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社會人文

科學‧科普

三民網路書店 電子書 / 宗教命理 / 宗教類 / 佛教 / 論疏

36筆,1/2頁
釋量論略解(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法稱論師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5/04/01 裝訂:電子書
《釋量論》是法稱論師為解釋陳那菩薩之《集量論》而造之義疏也。內容分為四品:第一、自義比量品,解釋立論者自身引生比量智必要條件(正因等)。第二、成量品,解釋《集量論》的歸敬頌義,成立如來為世間之定量。第三、現量品,現量乃比量所依止之基礎,本品廣釋現量之定義、差別及似現量等。第四、他義比量品,廣釋能立因等之得失,闡明使他人引生比量智之方便。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750 元, 優惠價:7 525
成唯識論料簡(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唐)窺基大師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4/11/01 裝訂:電子書
《成唯識論料簡》,(唐)窺基撰。二卷。又稱《唯識論料簡》、《成唯識開發》、《成唯識論開發》、《唯識論開發》、《唯識開發》、《開發章》,略稱《唯識料簡》。「料簡」者,抉擇也。係依十門,分別判釋,抉擇宗要。疏中,除闡述各家學說外,亦舉印度外道、大小乘等異說,並援引經典,加以分析論述,或設問題,使其論義鮮明,易於理解。(佛光山電子大藏經)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 315
成唯識論別鈔(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唐)窺基大師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4/10/01 裝訂:電子書
《成唯識論別抄》,唐窺基撰。十卷(現存四卷,即卷一、五、九、十)略稱 《成唯識抄》、《唯識別抄》、《唯識抄》、《別抄》。係作者糅合《唯識三十)各本注釋時所纂之別義。内容以設問解答之方式進行。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 315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宗喀巴大師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4/09/01 裝訂:電子書
佛說法四十九年,全部精義實匯歸於般若大海。《中論》為渡般若之慈航;《入中論》乃達《中論》之梯階。總其要旨是在成立一切法無自性而建立因果緣起。惟文義幽邃極難通達!宗喀巴大師從而疏之,顯彼密意。全論以十波羅密配釋十地。其前五度及後四度與大乘各宗無大差異,而〈慧品〉中則詳辯正見廣為質難,不但不共瑜伽經有,且不共自續別於他生義中廣破唯識分及清辨精微奧妙歎未曾有,諸有智者幸善觀擇次封仰慕此論。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750 元, 優惠價:7 525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唐)窺基大師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4/09/01 裝訂:電子書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凡四卷。唐代窺基撰。略稱《成唯識論樞要》、《唯識論樞要》、《唯識樞要》。或單稱《樞要》。係闡述《成唯識》之中心綱要,明辨其旨,使令確切,如在掌中,故稱「掌中樞要」。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三冊。係唯識三種註疏之一,與《成唯識論演秘》、《成唯識論了義燈》併稱為「唯識三疏」,或「唯識三個疏」。卷首初以五門分科,即攝明時益、辨宗體、歸名乘、攝藏分、敘因釋,次以彰論同異、教歸所在、敘釋題文等三門分別論述。本書初敘成唯識論之成立、傳來、糅譯等因緣,次釋本論之題目及所被之根機,其次解釋論文,於《成唯識論述記》所說之未詳盡處,更詳釋之,特別對唯識三十頌科段、五種姓義、三類境等重要問題,均廣泛解其論意。文中處處揭有「如疏」或「如唯識章說」之語,可知本書似完成於《成唯識論述記》及《大乘法苑義林章》之後,然述記中亦有「如樞要說」或「如別章」等語;故可推知本書及述記應於同時完成者。註釋書有唐代智周之《成唯識論樞要記》二卷、憬興之《成唯識論樞要記》二卷等。【佛光大辭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650 元, 優惠價:7 455
俱舍九題:高階阿毘達磨串講(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王路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4/07/01 裝訂:電子書
阿毘達磨,舊譯阿毘曇,簡稱毘曇,意譯為「無比法」、「對法」、「大法」,佛教著作分類之一,為「論書」的一種,結集為論藏,收入三藏之中。它通常是針對修多羅中的觀點,進行統整與探討。 阿毘達磨被解釋為「無比法」、「對法」,佛世時已有阿毘達磨這種用來解釋、分別經藏的分析方法。《摩訶僧祇律》稱「阿毘曇者九部經」,九部經即九部法、九分教,無比是佛法相對於世間法而言。在《大毘婆沙論》等中,阿毘達磨為「分別諸法自相共相」之「依增上慧論道」,是與戒律和契經相對而言的專門著作,這個術語的含義眾說紛紜。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60 元, 優惠價:7 252
認識與存在:《唯識三十論》解讀(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濟群法師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24/01/02 裝訂:電子書
水本來只是流動的液體,是低溫將它們凍成了冰。 執著就像低溫一樣,將妄想凝聚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世界。 唯識學是一種認識論,其修行是從改變認識入手。每個人只能生活在自己認知的世界中,離開自己的認識,這一世界就不存在了。除了個體之外,宇宙中還有無量無邊的眾生。每個眾生都有自己的世界,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世界雖然複雜,但歸納起來,不外乎「認識」與「存在」兩方面。《唯識三十論》正是解決認識與存在的關係。世親菩薩撰寫本論,就是為了破我法二執,以顯唯識中道之理——世間萬有只是心識的顯現,當證得我空、法空,就是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理。 《唯識三十論》的思想主要由四部分組成:1.八識,2.諸法唯識,3.三性、三無性,4.瑜伽止觀。現代人研究唯識,往往停留在前三項,忽略了唯識止觀的部分,這就使唯識趨向哲學化。但在學佛過程中,「見」和「行」是缺一不可的。唯有「解行相應,教觀並重」,才是正確的修行方式。所以本論也是強調學佛需「解行並重」的論典。 《唯識三十論》雖然只有短短三十個偈頌,但文約義豐,正所謂「含萬象於一字,約千訓於一言」,既是一部唯識學概論,也是唯識學集大成之作。本書附篇亦介紹唯識重要論典《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辨中邊論》、《攝大乘論》等,讓我們對唯識有更全面的認識。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20 元, 優惠價:1 320
學著做菩薩:《瑜伽菩薩戒品》講記(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濟群法師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23/12/05 裝訂:電子書
「發菩提心」就是開發覺醒的心 「行菩薩行」就是把菩薩品質變成自身人格 菩提心、菩薩行和空性見,是大乘菩薩道的三大內涵。其中,又以菩提心為核心,這是崇高的利他主義願望,是積極入世,幫助眾生解除輪迴痛苦,引導眾生走向覺醒的精神。 發起願菩提心之後,接著是行菩薩行。如何使菩薩行更有效,使願心真正落到實處?就形成了菩薩戒,以戒律對菩薩的行為作出規定。 「瑜伽菩薩戒」出自《瑜伽師地論》。按照漢傳佛教的觀點,作者是彌勒菩薩,因為這些內容是通過無著菩薩傳出的,根據藏傳佛教的觀點,就是無著菩薩所造。本論由玄奘三藏翻譯,共一百卷,介紹了菩薩的種種修行,如施品、戒品、忍品、精進品、靜慮品、慧品等,瑜伽菩薩戒就出自〈戒品〉。當年玄奘排除萬難西行前往印度求法,在那爛陀大學戒賢論師座下聞法。最主要目的,就是學習《瑜伽師地論》。 佛學經論中講到戒律的不少,例如出自《梵網經》的「梵網菩薩戒」,是盧舍那佛為釋迦牟尼佛及諸大菩薩所說,其見地和要求很高,屬於大菩薩的境界,做起來自然也很難。相比之下,瑜伽菩薩戒是彌勒菩薩為娑婆世界的眾生所說,更為善巧,也更容易落實。本書引導我們完整學習〈戒品〉,可以使我們對瑜伽菩薩戒有深入了解,進而走向入世的大乘菩薩道。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20 元, 優惠價:1 320
大乘起信論講義(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圓瑛法師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電子書
《大乘起信論》,略稱《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的一部論書,法性宗的提綱挈領之作,相傳為馬鳴菩薩依據《楞伽經》所造,依據真諦三藏之弟子曹毘為其所作傳記,此論為真諦於太清四年(公元550年)譯。篇幅凡一卷,是自隋、唐起對漢傳佛教影響很大的一部論著。 自唐代開始,出現質疑,認為此論是在中國所寫作,非由馬鳴所造。學者望月信亨、梁啟超、歐陽竟無、呂澂等人皆主張此經是在中國創作。境野黃洋、宇井伯壽、湯用彤等人則主張是由印度傳入,在中國譯出。 本論主要闡述了於大乘佛教生起正信的理論,簡明扼要地概述了如來藏唯識學派思想,體現了漢傳佛教部份宗派所推崇的即身成就見性成佛之宗旨。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20 元, 優惠價:7 224
你也可以做菩薩:《入菩薩行論》講記(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濟群法師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23/11/02 裝訂:電子書
菩提心是覺醒而利他的心,是開啟智慧的重要力量。 本論以偈頌的方式娓娓道來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修行原理, 帶你完整認識菩薩道的修行要領與實踐步驟。 《入菩薩行論》為印度和西藏佛教史上重要經典,由寂天菩薩所造,對於弘揚大乘佛法、彰顯大乘精神至關重要。濟群法師深入闡述《入菩薩行論》,並化為具體可行、有次第的菩提心完整修行。菩提心就是覺醒而利他的心,是開啟智慧的重要力量。 全論由十品組成,闡明了從菩提心生起到圓滿的完整修行。又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菩提心的生起,從營造心靈環境到生起菩提心,包括〈菩提心利益品〉、〈懺悔罪業品〉、〈受持菩提心品〉。第二部分是菩提心的心理建設,包括〈不放逸品〉、〈護正知品〉、〈安忍品〉。第三部分是菩提心的增長、提升和圓滿,包括〈精進品〉、〈靜慮品〉、〈智慧品〉和〈迴向品〉。 作者寂天菩薩出生於七世紀末,是南印度梭羅史吒國國王善鎧的王子。他自幼就得到文殊銳智成就法的傳承,並依此修行,親見文殊菩薩,得其加持。在《入菩薩行論》中,寂天菩薩以經典為依據,運用種種比喻,從不同角度揭示了其中蘊含的修行原理,以偈頌的呈現方式,融合理性和感性兼備的語言娓娓道來,表述非常生動,邏輯嚴謹而充滿詩意,且和生活息息相關,可謂引人入勝。 在印度和西藏佛教史上,《入菩薩行論》有著崇高地位,並留下眾多注釋。學習這部論典,不僅可以提升個人修學,為實踐菩提心提供系統、完整、深入的指導,還能弘揚大乘精神,促進漢傳佛教的健康發展,解決當今社會存在的種種問題,為眾生帶來究竟的利益。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960 元, 優惠價:1 960
甘露清淨:《大智度論》的故事(1)(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鳩摩羅什; 原典漢譯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04/01 裝訂:電子書
《大智度論》是《大論》與《智論》的簡稱,主要講述中道實相,以二諦解釋實相之理,發揮般若思想,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作系統解說及論証。 論中引經籍甚多,保存了大量當時流傳於北印度的民間故事和傳說,為研究大乘佛教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資料。 《大智度論》的文學部分相當顯著,全書插入相當多的文學故事,從這些具體的實例來說明艱深的概念和實踐德目等,所以也有人表示,《大智度論》等於是當時佛教思想的百科全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00 元, 優惠價:7 210
布施得福:《大智度論》的故事(2)(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鳩摩羅什; 原典漢譯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04/01 裝訂:電子書
《大智度論》是《大論》與《智論》的簡稱,主要講述中道實相,以二諦解釋實相之理,發揮般若思想,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作系統解說及論証。 論中引經籍甚多,保存了大量當時流傳於北印度的民間故事和傳說,為研究大乘佛教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資料。 《大智度論》的文學部分相當顯著,全書插入相當多的文學故事,從這些具體的實例來說明艱深的概念和實踐德目等,所以也有人表示,《大智度論》等於是當時佛教思想的百科全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00 元, 優惠價:7 210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研究(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藍傳盛  出版社: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電子書
◎《大乘起信論》為一本能夠引起眾生「信仰大乘」的重要典籍,尤其經法藏大師以《義記》及《別記》二書,加以深入發揮闡述,益見大乘正知正見之發露。 ◎藍傳盛醫師再援引法藏大師二書對《大乘起信論》做現代研究與詮釋,能引導現代初學進入大乘佛法。 《大乘起信論》對漢傳佛教影響巨大, 主要闡述大乘佛教生起正信的理論, 對中國八大宗之華嚴宗、天台宗、三論宗、禪宗等影響至為深遠, 同時也提出與唯識宗不同的心識看法及熏習見解, 另外,也體現了部分宗派所推崇的「即身成就」「見性成佛」的宗旨。 《大乘起信論》歷代註疏甚多,其中 唐朝法藏法師又稱賢首國師、華嚴三祖, 其所著《起信論義記》與其餘二書被合稱為《起信論三疏》, 為研究《大乘起信論》必讀必修。 今藍傳盛醫師將其研究心得, 以白話曉暢的語言,對重點提綱挈領, 對您進入《大乘起信論》與大乘佛教頗有助益。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 350
無上菩提正行道:《大乘莊嚴經論》解說(下冊)(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卓格多傑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2/07/01 裝訂:電子書
《大乘莊嚴經論》,是古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僧人無著所撰(或說彌勒造頌,無著傳出,世親造釋),唐朝波羅頗迦羅蜜多羅漢譯。是唯識宗的「六經十一論」之一。現代另有經索達吉堪布比較藏文版本潤飾文字的漢譯本,另取漢譯名稱為《大乘經莊嚴論頌》:具足七大,稱為大乘,以圓滿所有大乘經藏之密意的五種無上義理而成為開顯莊嚴,所以此論名謂「經莊嚴」,因為它以偈頌闡釋,故謂「頌」(理由類似窺基大師)。 藏文本由吉祥積所譯出,藏傳佛教認為此書作者為無著菩薩於兜率天法宮中,直接受補處彌勒菩薩親傳《慈氏五論》之一。1907年,法國學者Sylvain Lévi在尼泊爾發現了此經的梵文寫本。 此論的註釋有藏譯本的《世親釋》、《大乘莊嚴經論•無性釋》與《大乘莊嚴經論•安慧釋》。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50 元, 優惠價:7 385
無上菩提前行道:《大乘莊嚴經論》解說(中冊)(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卓格多傑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2/06/01 裝訂:電子書
《大乘莊嚴經論》,是古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僧人無著所撰(或說彌勒造頌,無著傳出,世親造釋),唐朝波羅頗迦羅蜜多羅漢譯。是唯識宗的「六經十一論」之一。現代另有經索達吉堪布比較藏文版本潤飾文字的漢譯本,另取漢譯名稱為《大乘經莊嚴論頌》:具足七大,稱為大乘,以圓滿所有大乘經藏之密意的五種無上義理而成為開顯莊嚴,所以此論名謂「經莊嚴」,因為它以偈頌闡釋,故謂「頌」(理由類似窺基大師)。 藏文本由吉祥積所譯出,藏傳佛教認為此書作者為無著菩薩於兜率天法宮中,直接受補處彌勒菩薩親傳《慈氏五論》之一。1907年,法國學者Sylvain Lévi在尼泊爾發現了此經的梵文寫本。 此論的註釋有藏譯本的《世親釋》、《大乘莊嚴經論•無性釋》與《大乘莊嚴經論•安慧釋》。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 315
入中論講記(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月稱論師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1/10/01 裝訂:電子書
「入中論」之組織,依於「華嚴經.十地品」。龍樹菩薩著有「十住毗婆沙論」以釋經,此土所譯,只有前二地之文。空宗著述,多釋般若深見,釋般若廣行甚少。龍樹菩薩所造,只有「集經論」、「法界讚」、「寶鬘論」,指示修行次第,不但談空。本論於空宗正見,及修行次第,甚深廣大二種教門,均有解釋。自初地乃至佛地,依次排列。每一地中,敘菩薩修行成就之功德已,復配以初發心修行法,指學者以修行次第。二空之理,則在般若度中廣釋。云何學「中論」?學般若者,應具清淨信心,則雖聞四句一偈,亦有無量功德,故應先培信心。生信之法,常觀三界輪迴流轉不息,無纖毫之樂可以貪著。次觀眾生,若知求出離,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無上佛果亦終有成就之一日。若醉生夢死,作生死業,則一期報盡,隨業受生,或往人天,或墮惡趣,自無主宰。應及此未至臨命終時,自有智慧、能力、自在,將此生死大事,作一解決。勿待臨時,手忙足亂,一墮三塗,欲求正法,不可得矣。次當思惟有暇圓滿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五濁惡世聞大乘法,尤為希有。「般若經」云:學般若者,從生至生,受用無盡。生生得生有大般若之處,得遇善知識為說般若法門,具足一切學般若之增上緣,自然喜近善士,樂聞正法,樂修菩薩行。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50 元, 優惠價:7 175
明清《因明入正理論》珍稀注釋選輯(下冊)(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出版社:佛光文化  出版日:2021/05/01 裝訂:電子書
本選輯收錄了四種明清《因明入正理論》珍稀注釋,即明・真貴《因明入正理論集解》、明・永海《因明入正理論會義》、清・慧善《因明入正理論略疏》,以及清・吳樹虛著、錢伊菴補、江了因手訂之《因明入正理論後記》,另附日本江戶・佚名《因明入正理論直解講記》一種,由陳帥博士與簡凱廷博士合作整理。這些文本之中,有些屬於初次發現,有些則雖曾被提及,但尚未得到學界足夠的關注,均有待於進一步的深入探究。此四種明清珍稀因明注釋為明清因明學術史的研究提供了意義重大的新材料,而另附的《因明入正理論直解講記》則可直觀地呈現當時仍保存有窺基《因明大疏》的日本江戶學僧如何看待明末復興的漢傳因明注釋,將視野拓展到中國之外的東亞地區。期盼本書的出版能夠對明清因明等領域的研究有所推進。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00 元, 優惠價:7 210
唯識三十頌白話(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無知  出版社: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1/02/01 裝訂:電子書
唯識學最高成就,玄奘大師親譯,學佛之人不可錯過的經典 ◎作者精研佛學義理三十餘年,對於佛理知見、修行生活等頗具心得,以此疏解《唯識三十頌》,於修行者對唯識學之領會,頗有助益。 ◎經典原文、譯文及釋義三者並行,方便讀者對照參悟,體會真實法義。 ◎原典共120句,簡約而精要,涵蓋廣泛的佛理系統,值得修行者仔細研究。 《唯識三十頌》為大乘佛教重要典籍,由世親撰寫,玄奘翻譯。 世親通習佛教大小二乘思想,著述豐富,《唯識三十論》是世親最後的作品,也是一生智慧的精粹,總結整理了前期各種經論中的唯識思想,是唯識學上的最高成就。 譯者玄奘則是唯識學的權威,宏揚唯識學不遺餘力,創立中土唯識宗(又名法相宗),《成唯識論》即為立宗之作。 《唯識三十頌》全文只有一百二十句,但含義深廣,能連結各個系統,共有三大主題:唯識相、唯識性、唯識位。前二十四頌是明唯識相,說明世間一切法相,皆不離識,萬法之相歸屬唯識。 第二十五頌是明唯識性,說明萬法的特性,相是事,性是理,有相必有性。最後五頌是明唯識位,說明修學唯識的證果,內容包括由資糧位至究竟位等五位。如此依相、性、位勤修勤習,融會貫通,而能引至境行果。 修學唯識若不修證,便止於幻想;若沒有次第階位,便流於空談戲論,所以必須有證有果才有意義。即此可知,本頌是能實踐力行的佛法,而本書則是您進入唯識的最佳輔助。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160 元, 優惠價:7 112
阿毘達磨佛教思想論(電子書)
75折
  • 電子書
作者:木村泰賢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20/06/08 裝訂:電子書
全球最新中文譯本 知名佛教學者 江燦騰教授專文導讀 東亞現代佛學研究權威——木村泰賢,奠基於《阿毘達磨論之研究》文獻辯證,以阿毘達磨為論述中心,從佛陀、宇宙、世界、心理、倫理、修道等六個主題,有系統地說明各部派的起源與發展,並予以比較、檢討,深入經藏,探求阿毘達磨真義。 木村泰賢畢生致力研究阿毘達磨佛教思想,先前已將前人研究阿毘達磨佛教的文獻資料寫成《阿毘達磨論之研究》一書,並另有諸多著述是為了闡明大小乘思想上的關聯而作的準備,本書可謂是阿毘達磨佛教研究的精髓之作。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630 元, 優惠價:75 473
中觀根本論釋.佛護論(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佛護論師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19/08/08 裝訂:電子書
中觀應成派始祖「大中觀師」佛護最重要的代表作,修學中觀的必讀論釋。 附《中論》新譯/藏中對照 ■依《中觀根本慧論》所做註釋,助修行者破除自性、證悟空性 ■應成派最重要的代表論著,闡明隨應破之立場 ■深入淺出完整呈現中觀的內涵 ■藏中對照,鳩摩羅什及蔣揚仁欽漢譯版本並陳,具學術研究價值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尊者應亞洲團請法,講述《佛護論》時所用漢譯版本講義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900 元, 優惠價:1 900
  • 1
  • 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