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社會人文

科學‧科普

三民網路書店 電子書 / 科學‧科普 / 自然科學 / 生物 / 細胞論

10筆,1/1頁
細胞之歌:探索醫學和新人類的未來(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辛達塔.穆克吉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4/06/28 裝訂:電子書
「我們終歸要回到細胞」 我們得要了解細胞,才能了解人體。 我們需要它們,才能了解醫學。 但最基本的是,我們需要細胞的故事,來講述生命和我們自己的故事。 普立茲獎得主、《萬病之王》《基因》作者——辛達塔.穆克吉最新作品,本書是一部生命基石的歷史,交織了他擔任醫師的生涯。 《細胞之歌》融合了尖端研究、無可挑剔的嚴謹學術、勇敢無畏的報導,和流暢優美的散文,形成百科全書式的研究,讀起來就如文學作品般扣人心弦。~《歐普拉日報》(Oprah Daily) ◆ 2023年美國PROSE Awards生物與生命科學卓越獎 ◆ 2023年肖托誇獎 ◆《經濟學人》、《歐普拉日報》、紐約公共圖書館等評為《紐約時報》著名圖書和年度最佳書籍 本書談的是細胞的故事,是發現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物體都是由這些「基本粒子」構成的記述。這是關於這些自主的生命單位——組織、器官和器官系統合作,有條不紊地累積,能夠促成深奧形式的生理功能:免疫、生殖、知覺、認知、修復,和再生的故事。而反過來,它也是講述在細胞功能失調,使我們的身體由細胞生理變為細胞病理——細胞的功能障礙導致身體功能失常,會是什麼樣的故事。最後,這是關於我們對細胞生理學和病理學日漸深入的了解如何引發生物學和醫學革命,促成革命性的醫藥誕生,以及人類如何因這些醫藥而改變的故事。 在《萬病之王》(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中,穆克吉寫到尋求治療或預防癌症的痛苦追尋,《基因》(The Gene)一書則是由破解生命密碼的追求而推動寫作。《細胞之歌》帶我們踏上截然不同的旅程:以生命最簡單的單位——細胞,來理解生命。本書談的並不是尋找治療方法或破譯密碼,書中沒有單一的對手。書裡主要的人物想要藉由了解細胞的結構、生理、行為及與周圍的細胞的相互作用來了解生命,這是細胞的音樂。他們的醫學探索是尋求細胞療法,用人類的基礎材料來重建和修復人類。 於是,與其讓本書按時間順序展開,穆克吉選擇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結構。本書的每一部分都是針對複雜生物的一個基本屬性,探索它的故事。每個部分都是一段迷你歷史,是發現的年表。每一部分都說明存在特定細胞體系的一個生命的基本屬性(繁殖、自主、新陳代謝),而且都包含新細胞技術的誕生(比如骨髓移植、體外受精、基因治療、深層腦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免疫療法),它們都源自於我們對細胞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680 元, 優惠價:7 476
細胞及基因治療白皮書:我們與新興醫療科技的距離(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劉韋博 等  出版社:生物技術  出版日:2023/11/01 裝訂:電子書
人口高齡化已經是個無法避免的全球趨勢,臺灣於2025年將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所衍生的慢性或退化性疾病、癌症治療,加上仍有許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新興醫療科技例如細胞及基因治療,將有機會成為主要的治癒方案。 然而,細胞及基因治療產品價格昂貴,若無政府醫療體系或保險給付支持,一般民眾恐難使用;為減緩整體醫療預算的衝擊,各國藉由醫療科技評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HTA),針對高價新興醫療科技的特性、療效及衝擊影響進行系統性評估,以作為納入政府保險給付或藥價修正調整之重要依據。 本書透過與細胞及基因治療專家學者、臨床醫師、產業領袖以及病友團體代表等之深度訪談,探討臺灣細胞及基因治療產業的現況與困境,研擬產業發展之關鍵策略。此外,於2023年6月發表初版後,即促成多項政策推動,包含新興醫療科技之加速收載給付、暫時性收載給付提升用藥可近性、創新藥物基金設立籌劃等多項後續效應,為衛福部於新藥加速收載給付之政策推動的重要支持論述。 例如,針對新興醫療科技之加速收載給付,健保署於2023年8月起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治療藥物Zolgensma®納入健保給付品項;同年11月亦公佈給付首個CAR-T細胞治療產品Kymriah®用於治療25歲以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及成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其中,Kymriah®的收載給付採用「有條件納入暫時性給付(conditional listing)」之方式,如同英國、澳洲等國家採取之策略,健保署針對具臨床急迫性之罕見癌症藥物給予暫時性的收載,提升民眾用藥之可近性,並於收載期間內蒐集真實世界數據(RWD),兩年後進行再評估。此外,衛福部參照英國癌症藥物基金(Cancer Drugs Fund, CDF)及創新藥物基金(Innovative Medicines Fund, IMF)之運作模式,規劃成立癌症新藥基金,以建立新興醫療科技多元給付機制。 希望透過本書讓臺灣的新興醫療科技獲得更充分的政策支持及產業資源,協助加速臺灣細胞及基因治療產業接軌國際,提供國內病患和其家屬新的治癒希望。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 315
細胞與幹細胞:解碼你身體裡的神奇生命科學(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王佃亮; 陳海佳  出版社:大旗  出版日:2023/04/01 裝訂:電子書
一本帶你輕鬆了解本世紀影響人類命運的最大關鍵,從基因編輯、腫瘤疫苗、器官修護、標靶及細胞療法、人造器官、美容抗衰老、糧食危機解方到神祕的複製人,為你一一揭開細胞與幹細胞的奧祕。 本書特色 《細胞與幹細胞》講述了細胞與幹細胞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技術,內容通俗易懂,講解深入淺出,圖文並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科普讀物,我向喜歡閱讀、熱愛科學、希望了解細胞與幹細胞的朋友們推薦本書──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專業推薦 臺灣大學 生化科技學系 系主任|李昆達 花蓮慈濟醫院 基因暨幹細胞研製中心 主任|孫立易 成功大學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副院長|黃浩仁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小兒遺傳科 主任|楊晨 生物人類學家|王道還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80 元, 優惠價:7 266
再生:幹細胞治療、再生醫學,生命科學研究新趨勢(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珍.梅恩沙茵; 凱特.麥蔻德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03/31 裝訂:電子書
一本好讀的入門書 介紹再生的歷史、哲學與科學 以及再生在醫學到生態學的應用 有些器官、組織,甚至生物在某些條件下,可以重新長出一部分或整個生命系統,然而有些器官、組織或生物,在任何條件下都無法再生。用正確的方式把蚯蚓切成兩半,你可能會遇到兩條扭動的蠕蟲。切除水螅的頭部,牠可能會長出新的頭,但切掉人類的一隻手臂,這個人會永遠少一隻手。 為何有如此差異?有哪些因子和哪些規則主導再生過程?真的有一套再生邏輯,也就是一組規則,貫穿生物學的各個領域以及生命的各種尺度嗎?從每一種生命系統內的再生,我們能學到什麼,又如何把這些知識轉譯到其他系統並做比較?此外,我們可以應用再生醫學治癒帕金森氏症、脊髓損傷、多種神經退化疾病的病人嗎? 這是一本探討生物再生的入門書籍,簡短易讀,環顧從細菌、神經、幹細胞,到生物個體與複雜系統的各種尺度,提出一系列啟發思考的深刻問題,不論是政策制訂者、生物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學生、教師及一般讀者,若能了解再生並想像這種過程怎樣在生命各尺度運作,都能從中獲益。並幫助讀者建立新觀點,把再生視為生命系統的一種過程,了解與幹細胞有關的科學和倫理問題。這種新觀點也會讓讀者體認到,所有生命系統是如何交織相連且互相影響。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40 元, 優惠價:7 238
23對染色體(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馬特.瑞德利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21/11/04 裝訂:電子書
生物醫學的里程碑、重大的科學發現 第一本詳實介紹人類基因組,既叫好又叫座的遺傳學科普書 全球銷售逾百萬冊 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紐約時報》編輯十大最佳選書 「以充滿創意的手法,把極端學術性的人類遺傳學知識寫成人人可讀的科普讀物……不用一張圖片,也能帶領讀者很愉快地走進人類遺傳學的殿堂。」 ——武光東教授 人類的基因組(genome)是由23對染色體所組成的完整基因組合,也可以說是人類的一部自傳。這套基因組採用四個英文字母(A,T,G,C;代表四類鹼基對)來組合,DNA(去氧核糖核酸)總計包含了三十億個這類字母。 三百多萬年以來,我們的基因組代代相傳,並經過編輯、刪除、突變與增添。 作者從人類的23對染色體裡各選出一個新發現的基因,述說其故事,並將人類與其遠祖的歷史,由生命誕生之初娓娓道來,鋪陳到未來醫學的啟蒙之際。 他羅列了我們與細菌共有的基因、使我們有別於黑猩猩的基因、讓我們罹患重疾的基因、可能影響我們的智力的基因、賦予我們語言文法能力的基因、指引我們的身體與頭腦發展的基因、讓我們具有記憶力的基因、促使我們展現先天與後天之神妙融合的基因、為達其自私目的而侵犯我們的基因、相互爭鬥的基因與記載人類遷徙歷史的基因……全書深入淺出,諧趣盎然,帶領讀者一窺人類遺傳之堂奧,自2000年出版以來,一直是遺傳學領域最受歡迎之科普讀物。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60 元, 優惠價:1 360
探索生命能量的來源 細胞大電廠:粒線體的奧祕(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王剴鏘; 鄭漢中  出版社:釀出版  出版日:2021/11/01 裝訂:電子書
王剴鏘 .中西結合醫學專家 .台大醫學士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分班 .王剴鏘醫師診所院長 .台灣百大良醫 .台灣不老協會創會理事長 .台灣中醫抗衰老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曾任教於:陽明大學、台北醫學大學、國防大學醫學系 .著作:《健康之道》、《補氧不生病》、《臟腑力革命》、《動出自癒力》、《八段錦自癒療法》 鄭漢中 .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現任董事長 .國立清華大學工學博士 .國立成功大學碩士 .國立交通大學EMBA .多項國際證照(NPDP、PMP) 鄭漢中博士擁有多年生技公司經營資歷,主導多項再生醫學產品(如幹細胞/粒線體)開發案、建立相關品質系統及臨床試驗推動等經歷。 並率領凃啟堂博士、許智凱博士、曾惠卿博士、楊舜傑博士與薛國偉博士等研發團隊,建立粒線體檢測與應用平台開發,並致力於開發創新粒線體重建技術之再生療法,為未滿足的疾病需求帶來新希望。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20 元, 優惠價:7 294
幹細胞營養學:幫助高齡老化族群 翻轉慢性病的健康密碼(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林佳靜  出版社:柏樂出版  出版日:2021/10/01 裝訂:電子書
有慢性病只能吃藥打針一輩子? 癌症、失智症真的不可逆轉嗎? 連醫生都趨之若鶩的健康革命, 讓無數家庭找回幸福健康生活, 掀起營養學革命,啟動自體幹細胞活化的鑰匙, 渴望健康的你,不可不認識的關鍵密碼CD34! 我們對人類身體不能無知,身體是誠實的,這群組成你器官組織的數十兆細胞們也會不斷地發出訊號告訴你:它有事了!如果我們能多一點警覺,多一點保健,如同汽車般,注重保養,這輛車子就可以絕佳的稼動率陪伴我們更長、更久。 面對健康多點心眼,所謂「不養生就養醫生,不保健就住醫院」,千萬別肆意跟身體健康作對,財富滿貫,加官進爵,也換不來身體的健康。期待本書可以讓更多人增進對再生醫學、預防醫學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自身健康。 21世紀的健康關鍵密碼──CD34 活性蛋白微晶球 林佳靜博士有感於婆婆是一個典型的阿茲海默失智症患者,而母親則為巴金森氏症所苦,起心動念希望二位親愛的長輩身體健康,所以傾盡所學數十年,潛心研發出口服的 CD34 活性蛋白幹細胞生長因子,一舉將人類的健康帶進全新境界。提供許多對現代人來說相當難纏的慢性病,更是對於建立正確健康觀念有實質的幫助。 臨床實證案例發現,在癌症患者治療期間,伴隨 CD34 營養品的保養,竟然五年來紅、白血球正常,肝、腎指標正常,口腔沒有潰爛,皮膚沒有變黑。也有另外的案例,顯示CD34 營養品對阿茲海默的風險指數,也有下降及停損惡化的現象。 CD34 營養品是具有國際性的需求及應用性,相信可以讓老年化、慢性疾病的社會成本降低,讓人們延遲老化,體質更年輕。本書作者林佳靜博士與陳昌平醫師同發此書,呼籲社會大眾以正確的觀念及生活習慣,幫助自己身體產生幹細胞,增加自己的免疫力、造血力、修復力,對於降低老年慢性疾病的社會成本是非常有實質的獻力度,非常值得推廣。 翻轉醫療不可逆,掀起營養學革命, 給你啟動自體幹細胞活化的鑰匙,一起活出健康新人生! 雙林博士的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H1ajsPYx3s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 315
能量、性、死亡:粒線體與我們的生命(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尼克.連恩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0/11/12 裝訂:電子書
我們的能量從哪裡來?為什麼會有兩種性別?我們為何會成長、死亡? 這所有問題的解答,都是——粒線體。 ◎魏耀揮(台灣粒線體醫學暨研究學會創辦人)專文推薦 ◎科普書最高榮譽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大獎決選入圍 ◎Pansci 泛科學選書推薦 ◎《經濟學人》2005年度好書 本書作者尼克.連恩是榮獲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大獎的生化學家,在這本《能量、性、死亡》中,他以一個非常微觀的角度(十億個粒線體只有一粒沙那麼大),來回答生物學的重大問題——也就是我們的生、老、病、死。 粒線體雖然微小,卻是生物不可或缺的重要胞器。我們每個人的體內都帶有一萬兆個粒線體,約占體重的百分之十。粒線體對生物的重要性,可以用以下幾個例子來說明: ⚡生物的發電廠:粒線體會利用氧氣將食物徹底燃燒,產生我們生存所需的所有能量。 ⚡ 粒線體夏娃:粒線體的基因只會透過母親遺傳給子代,因此一直追溯粒線體的基因,我們就能找到現存人類的母系最近共同祖先,也就是十七萬年前在非洲的「粒線體夏娃」。 ⚡犯罪鑑定:不管是活人還是死屍,都可以利用粒線體基因來進行親緣鑑定。俄羅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失散的女兒安娜公主,還有九一一事件的遺體,都是藉由粒線體基因來鑑定身分。 ⚡ 老化理論:粒線體運作時會滲漏出「自由基」,研究指出,自由基會攻擊細胞內的基因,而這也是造成我們老化和退化性疾病的原因。 ⚡ 細胞凋亡:人體內老化的細胞會進行所謂的「細胞凋亡」,這是細胞為了個體的整體利益,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自殺行為。如果細胞在該凋亡時不凋亡,可能就會演變成癌細胞。而這個重要的自殺機制,正是由粒線體所掌握的。 這個微小的胞器曾經是自由生活的細菌,卻在二十億年前被吞噬進更大的細胞中,從此和宿主細胞共同生活在一起,形塑了生命的紋理。透過這個微小的東西,我們可以窺視生命完整的面貌,了解生命的本質。就像尼克.連恩在本書結尾所說的: ……粒線體告訴了我們:在這個星球上,分子如何迸發出生命,細菌又為何會長久稱霸地球;第一個複雜細胞如何誕生,溫血動物為什麼會崛起;為什麼我們有性行為、有兩種性別、有孩子,還會戀愛。它還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的時日有限,終究會老會死,而我們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老化的苦難。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99 元, 優惠價:1 399
細胞種子:幹細胞和臍帶血的故事(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林正焜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19/09/03 裝訂:電子書
第五屆吳大猷科普獎著作類金籤獎得主作品、開卷十大中文創作好書得獎作品 從1996年的桃莉羊、2012年山中伸彌研究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再到2018年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幹細胞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你怎能不關心? 幹細胞猶如細胞種子,擁有可以不斷自我更新與分化成為成熟細胞的能力。 那麼,幹細胞療法真是人類疾病的救星? 胚胎幹細胞又蘊涵著怎樣的生命奧秘? 血液疾病患者除了骨髓移殖,周邊血幹細胞移植也是一種選擇? 臍帶血移植可以取代骨髓移植嗎? 作者深入淺出地娓娓道出你該知道的幹細胞和臍帶血的故事。 1996年,不透過精卵結合而誕生的桃莉羊,在科學界引起高度重視。因為桃莉羊的誕生,揭示科技新時代來臨,無性生殖不再是神話! 2012年,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因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研究,獲頒諾貝爾醫學獎,這個研究代表著再生醫療出現了另一種新的可能。 2018年,中國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改造了胎兒的CCR5基因,讓先生是愛滋病患者的夫妻產生一對雙胞胎。這個事件一方面讓人訝於基因科學的進展,也不得不產生對科學倫理的反思。 本書於2006年出版之後,幹細胞科學在這十幾年間不斷有一些突破性的技術問世和研究發表、有一些爭議獲得新的共識、也有一些可能的用途引人注目,而科學界也逐漸調整了見解,作者在最新增訂版中寫下這些改變與進展,希望能滿足讀者對幹細胞常識與新知熱切的渴望。 本書探討各種與幹細胞、幹細胞醫療有關且我們該懂的問題,從幾個等待幹細胞醫學解救的神經系統問題,看神經幹細胞如何打破「成人神經系統壞了就無法再生」的傳統說法;介紹骨髓裡可以造血、可以製造其他組織的各種細胞種子,慈濟幹細胞中心就以骨髓成就了非常了不起的功德;同時探討由於組織相容的骨髓不易取得,來源不虞匱乏的臍帶血移植可否取代骨髓移植?書中也詳細討論是否需要花錢保存孩子的臍帶血,以及可能的利弊;告訴你當今製作幹細胞株的方法,並且探討幹細胞研究衍生的倫理與法律問題;最後介紹了幹細胞醫療在哪些方面可能取代器官移植?以及近年成功的實例和最新的幹細胞應用說明。 ※好評推薦 精神科醫師 李宇宙 臺灣大學醫學院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教授 何弘能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國家衛生研究院頭頸癌委員 陳培榕 專業背景、臨床經驗、文采過人、旁徵博引、有條不紊、結構完整、言簡意賅。書中一篇篇出色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24 元, 優惠價:1 224
实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郑卫东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2013/10/31 裝訂: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690 元, 優惠價:7 48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