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書 / 社會人文 / 傳記 / 中國人物傳記 / 現代人物

1484筆,1/75頁
華年心緒從頭理:回憶從英殖到中國特區六十年的香港
滿額折
作者:王耀宗  出版社:一八四一  出版日:2025/06/18 裝訂:平裝
香港政治學者、公共知識份子王耀宗教授,以個人的生命經歷,及相交的各界知識分子,由個人成長寫至從嶺南大學退休,記錄了香港當代文人史重要篇章。王教授的生命史代表了香港戰後第一代大學畢業生從並不優渥的環境中成長、求學,憑藉對知識的熱情而晉身「天子門生」,繼而往外國留學開拓眼界,回港後任教於大學傳授知識,同時作為公共知識分子參與社會政治事務,推動香港民主進程,及後不得已離港,遠颺後回憶「再也回不去的香港」,有感而寫下本書。回憶錄將個人生命連結香港盛衰,既有萬馬齊喑的無奈,也有一簫一劍的活潑和銳氣,是香港歷史的重要一頁。香港從「個體主義」為核心的社會變成「集體主義」的社會,「國家安全」、「社會穩定」成為壓倒性的行為價值及標準,我們熟悉的「歷史真相」將會慢慢消失。歷史論述是選擇性的,可以多元並存,但「歷史事實」不可偽造。我決定寫回憶錄,個人的經歷是香港歷史的一部分,也是構成整體香港歷史的基礎。
預購中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420 元, 優惠價:79 331
胡耀邦:從國共內戰到天安門事件(1915-1989)
滿額折
作者:蘇葆立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5/06/04 裝訂:平裝
從紅軍少年到總書記從推動平反到改革幻滅重量級中國問題專家以十年完成權威傳記一部個人生命史道盡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一九一五年,胡耀邦出生於湖南。十五歲加入紅軍,從長征走入延安,在毛澤東麾下歷經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成為黨內少壯派的重要成員。改革開放初期,他被鄧小平提拔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大刀闊斧推動歷史平反與政治寬容,鼓勵知識份子發聲,被視為改革派的象徵性人物。然而,他也因此觸怒黨內的保守勢力,最終在風波中黯然下台,並於一九八九年去世。他的辭世,意外點燃學生悼念與抗議的浪潮,最終導致天安門事件的爆發。本書作者是美國資深中國問題研究者,曾任CIA中國分析專家,對中共內部的運作有深厚的理解,本書歷時十年完成,以嚴謹的方法與同理心重建胡耀邦的一生:從革命年代的黨內鬥爭,到改革年代的希望與幻滅,層層鋪陳出胡耀邦作為「中共改革者」的歷史意義。本書描寫胡耀邦個人的抉擇與掙扎,也直面中共黨內改革與保守的權力糾葛。胡耀邦如何在鬥爭與信念之間尋求平衡?他與鄧小平、趙紫陽之間的政治互動,如何形塑八○年代的改革路線?他倒台後的歷史評價,又為中國政治留下什麼影響?這是認識中國現代史不可或缺的一本書,不僅讓讀者理解胡耀邦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也讓人們重新思考改革、政治責任與歷史記憶。1. 橫跨七十年的中共政治核心觀察從紅軍少年到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一生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一面鏡子。書中以時間為經、政治事件為緯,系統整理其政治軌跡與思想轉變,為讀者呈現中國革命與改革過程中的關鍵轉折點。2. 首次全面勾勒胡耀邦的個人性格與政治理想作者蘇葆立透過細緻的筆法,深入描寫胡耀邦在重大歷史時刻中的選擇與掙扎,展現其作為中共領導人中少見的「良知與改革意志的化身」,揭示一位理想主義者如何在體制內行走與碰撞。3. 廣泛運用第一手中文資料,重建內部決策現場本書大量參考中英文文獻與黨內記錄,挖掘胡耀邦在黨內整風、知識分子平反、經濟改革等議題中的主導角色,呈現其與鄧小平等領導人之間複雜微妙的關係網絡。4. 打破對中共歷史人物的單一敘事本書挑戰將改革成果單純歸功於「鄧小平模式」的歷史框架,強調胡耀邦作為改革引路人、而非配角的歷史地位。這一觀點不僅重估其歷史貢獻,也為讀者重新理解八○年代的政治可能性提供關鍵線索。
庫存 > 10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700 元, 優惠價:79 553
重訪中國:鄧嗣禹回憶錄
79折
作者:鄧嗣禹-著  出版社: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出版日:2025/05/26 裝訂:平裝
來自兩個世界的眼睛 一位美籍華裔教授的文革中國觀察 「我不禁流下了眼淚,或許是因為返回闊別二十四年的祖國而興奮,也或許是出於恐懼――我的朋友們警告說,我可能會被中國共產黨扣押。」 鄧嗣禹清末出生於湖南,畢業於燕京大學,抗戰爆發後赴美留學,在內戰期間短暫返國執教,之後一直留在美國工作與生活。 中共建政以後,與美國關係不佳。直到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為了拉攏中共對抗蘇聯,造訪大陸。此後許多華裔美籍知識分子紛紛回大陸探親或旅遊,鄧嗣禹也是其中之一。 然而事隔多年,重新踏上故土的他心中滿是忐忑。在美國流傳的「文化大革命」情節相當令人不安,有人說代表舊傳統的建築與文物被大量破壞,也有人說知識分子們被批鬥與迫害。雖然這些流言虛實難辨,但橫立在自由世界與共產世界間的隔閡幾乎無法讓人證實或證偽。因此心懷傳統已然消失殆盡(以及可能被中共扣押)的恐懼,他鼓起勇氣「重訪中國」,就為了親眼看看文革的真實樣貌。 第一次訪問是正在文革的1972年,他從香港進廣州,去了包括杭州、上海、北京等各大小城市,以華僑的身分,而非美國人的身分,接受各種招待與行程安排,見了舊時師友、親人,也以教授身分做了學術交流。他除了記下所見所聞,也不斷回想起過去的中國,以及現在正生活著的美國,將他的兩種生活經驗與眼前的「新中國」不斷地相互比較。 而第二次訪問則是文革已然結束的1978年,匆匆一瞥,與六年前又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鄧嗣禹提筆記下的「重訪中國」,原稿是英文,明顯是為了向當時還在霧裡看花的西方世界,介紹文革發生後的當代中國樣貌。因此這本遊記可說是傳統的中國與現代的美國,兩種世界觀綜合後產出的寶貴紀錄。 本書並收錄鄧嗣禹1946-1947年在北京大學教書,以及1956年訪問港澳始末、1985年三度「重訪中國」的相關記述。 鄧嗣禹是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前輩,費正清第一代學生,研究晚清近代史有一定份量。這個回憶錄提供了1970年代第一批自美返中學者對中國的印象,算是少見的紀錄。譯筆流暢,對近代中美學術交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呂芳上
庫存:5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9 395
張元奇:晚清民初詩人.政治家
79折
作者:林伯謙; 張慶先; 林文強-編著  出版社:獵海人  出版日:2025/05/22 裝訂:平裝
本書介紹晚清民初知名人物張元奇,收錄他與家族相關照片,並解說他的著作,讓讀者認識其書其人。書中〈張元奇小傳〉、〈生平簡表〉及〈墓誌銘概說〉,闡明他一生的經歷與貢獻;〈會試硃卷概說〉對明清八股科考演變,及張元奇覆試一等第一名的詩文,有深入淺出的導讀;〈《知稼軒詩》概說〉簡介十一卷詩集、舉隅部分詩歌;〈《清外史》概說〉認為這部書是有計畫有目的寫作。自古多少英傑賢良如草木花葉般凋零,不為人們記憶,本書出版,相信能引發世人及文史學界對處於巨變中的這位「詩人.政治家」有更多關注。|張元奇簡介|張元奇(1860-1922),字君常,號珍五(又作珍午、貞午),晚號薑齋,福建侯官上街鎮厚美村人。光緒十二年(1886)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編修、監察御史、湖南岳州知府、奉天錦州知府、奉天民政使、學部副大臣;民國時期任內務部次長、福建省長(時稱民政長)、政事堂銓敘局局長、奉天巡按使(今遼寧省長)、內務部次長兼參政院參政、肅政廳都肅政史、中華民國第二屆國會議員、經濟調查局總裁等職。一生詩宦天涯,自偏鄉學優而仕,走入波詭雲譎的政壇,也走遍大江南北,結識各色人物,具膽識,篤情操,秉公任事,廉能自持。從宦三十餘年,不廢吟詠著述,有《知稼軒詩》、《清外史》等傳世。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9 395
展讀民國人文系列套書(共十冊)
滿額折
作者:楊照-策劃.主編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5/04/23 裝訂:平裝
重新發掘民國學思的精粹與價值,照亮現代社會蒙昧不明的暗處「民國」無論是1949年在中國大陸時期,或是1949年搬遷來臺之後,都是變化與動盪的。混亂的時局打破了所有既定的秩序與答案,逼使人們沒有後路,只能往前去尋找、創造自己的道路,因此造就民國成為一個出人物的時代,尤其是出人文思想人物的時代。在時代劇變的千錘百鍊下,民國學者們在極端高壓的環境中冶煉出各式思想觀點,期望為人民、為國家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而這些思想觀點,至今仍存續於臺灣的文化脈絡中,「展讀民國人文」系列便是希望重新發掘民國學思的精粹與價值,照亮現代社會蒙昧不明的暗處。▍系列特色★兼具民國學術的深度與廣度精選十位民初重量級學者梁啟超、章太炎、陳垣、呂思勉、王國維、歐陽竟無、蔣夢麟、馬一浮、張君勱、熊十力的著作,內容涵蓋國學、史學、哲學等領域,使系列叢書兼具民國學術的深度與廣度。★主編楊照撰寫「導讀」與「提要」每冊前附有楊照老師撰寫的長篇「導讀」,說明作者的時代意義,及其思想、經歷的重點,有助閱讀時能得到更深切的體會。每輯前則有「提要」,提供文章的出處背景,並連結「導讀」內容,進一步刻畫作者具體的思想面貌。▍齊聲推薦王汎森/中研院院士呂芳上/中研院近史所兼任研究員李隆獻/臺灣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蔡長林/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江仲淵/「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粉專創辦人廖彥博/《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共同作者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展讀民國人文」系列作品解讀梁啟超(中國近代思想家)解讀章太炎(國學大師)解讀陳垣(「國寶」史學家)解讀呂思勉(寫作第一本白話通史)解讀王國維(國學大師)解讀歐陽竟無(佛學研究的先鋒)解讀蔣夢麟(代表作《西潮》)解讀馬一浮(一代儒宗)解讀張君勱(新儒學代表)解讀熊十力(新儒學的奠基者)
庫存 > 10
優惠:展讀民國人文
定價:5610 元, 優惠價:75 4207
【疾風魅影-造飛機的人】王助:讓夢想飛向雲端
79折
作者:寬和影像; 古雯  出版社:秀威少年  出版日:2025/03/24 裝訂:平裝
他是馭風的工匠、他是乘風的導師。 他是風暴中的智者、燃燒著飛向太陽, 只為了讓黑夜中的人們、更接近光。 1909 年,16 歲的王助與巴玉藻、王孝豐、曾貽經一同前往英國留學。王助除了造船技術,也赴荷蘭、美國學習機械工程,被聘為美國波音公司第一任航空工程師,由他改良設計的 B&W-C 型水上飛機,更接獲美國海軍的大量訂單,前途一片光明。 同時在遙遠的故鄉中國,卻正經歷了清末民初的政治動盪、軍閥割據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亂紛擾等── 「要是能駕駛自己做的飛機,保衛家園與國土,守護千千萬萬的百姓安居樂業,那樣該有多好呢?」 1917 年,王助與友人決定歸來,在北洋政府資助下建立福建「馬尾飛機工程處」,在這塊土地上從零開始製造飛機,他們建造工廠、測試材料、尋求資金,還得兼任學校航空課程講師。然而一次次試飛意外,死亡的陰影始終籠罩著他們,與好友意見相左,在在令王助感到挫折與動搖。他們是否能順利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飛機,帶著所有人的夢想飛上青空呢? 【疾風魅影-造飛機的人】 ★王 助──讓夢想飛向雲端 ★華錫鈞──以鐵翼扛起臺灣 獻給那些被地心引力、權威束縛,卻依然勇敢飛向高空的鬥士們。 願他們的心念,帶領我們朝著更廣闊的天空展翅、翱翔! ★美國波音公司第一任航空工程師王助──與巴玉藻、王孝豐、曾貽經等好友從零打造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的故事。 ★紀錄片《疾風魅影-黑貓中隊》團隊策畫,20 幅插畫如實呈現歷史場景,書後附王助生平簡介,以及他回國後研發的 13 架飛機攝影、歷史年表等,開啟一段飛向雲端的旅程!
庫存:5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390 元, 優惠價:79 308
周作人日記(一)~(八)
滿額折
作者:周作人-著; 周吉宜; 周吉仲等-整理; 止庵-顧問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5/03/13 裝訂:精裝
現存周作人珍貴日記,一百五十萬字首度完整呈現從晚清到近現代(1898-1966),時間跨度長達六十八年重訪歷史現場,紀錄近代中國文化、社會、經濟、氣候領域之史料 透過《周作人日記》,我們可以走進周作人「自己的園地」,看周作人如何通過希臘古國、日本文化與中國傳統涵養,交織出他豐富多元的知識地圖,藉由琉璃廠與各家新舊書店、好友協助購藏中外書刊,廣泛涉獵神話學、人類學、童話、心理學等領域。周作人在〈我的雜學〉裡,回憶他的文學生涯說:「我從古今中外各方面都受到各樣影響。分析起來,……在知與情兩面分別承受西洋與日本的影響為多,意的方面則純是中國的,不但未受外來感化而發生變動,還一直以此為標準,去酌量容納異國的影響。」若是喜讀《知堂書話》的朋友,更可見到一位嗜書癮君子是如何養成的。1922年,胡適在回顧「五年以來白話文學的成績」時,曾盛讚周作人等人提倡的「小品散文」,徹底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話的迷信。1983年,楊牧的〈周作人論〉稱許周作人是「近代中國散文藝術最偉大的塑造者之一」。周作人提倡小品文,開拓散文的現代性邊界,摸索白話文的可能性。而近代中國知識建構的轉型是一大議題,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如何摸索、形塑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文學理念的追求,通過閱讀日記與作品,或許幫助我們可以找到線索,回到現場。藉由周作人的視角與筆墨,展卷瀏覽清末到近現代的社會、文化、經濟領域的紀錄與他個人情思趣味的生活軌跡。關於《周作人日記》的整理情形,周作人的長孫周吉宜先生在〈關於周作人研究史料──周作人後人保存的部分〉曾說:「關於《周作人日記》排字版的發表情況,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有一些機構組織錄入並陸續刊載過,日記年代自1898年開始,大概限於水準,文字的誤讀和斷句、標點錯誤很多,發表至1922年中止。近十幾年來,我們(家人)對全部日記進行了整理和電腦錄入,從2016年開始在大陸學刊上陸續發表了1939、1945、1949、1955、1959、1965、1966諸年加標點的簡體排字版日記。發表後海內外反映良好,日本學者還據以在九州大學發現了僅存的冰心手稿,並召開了關於周作人與冰心以及日本學者濱一衛的國際研討會。」《周作人日記》1898至1966年,約一百五十萬字,手稿共4,651面,排版整理,計為八冊出版。
庫存:2
優惠:聯經全書系書展
定價:8000 元, 優惠價:79 6320
相聚難忘:懷念林家聲先生
滿額折
作者:徐蓉蓉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2025/03/11 裝訂:平裝
「數十載與林氏伉儷相處之情景,每回見面之所喜所得,一頁一頁,在我腦海翻飛……那份思憶,永誌不忘。」林家聲,著名粵劇文武生、電影演員,醉心藝術創作和表演,舞台上卓爾不群,舞台下則待人以誠,曾以紅葉寫上「相聚難忘」四字贈戲迷,寄託友儕之誼。作者徐蓉蓉為資深娛樂新聞記者,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起經常訪問林家聲及其妻子紅荳子,繼而成為友人。她親歷林家聲輝煌的舞台光影,亦見證林氏夫婦待人以真,生活悲喜中互相扶持之情。珍惜相聚一刻,本書記錄的吉光片羽,除了展現一代粵劇宗師對此門藝術的熱愛,致力傳承的心蹟,亦顯見其待人真誠、謙恭慷慨的性格。難得一見的珍貴生活照片、聲哥親手拍攝的幻燈片亦首次在書中曝光。
庫存 > 10
定價:850 元, 優惠價:79 672
善惡矇矓的邊界:夏濟安精選集
滿額折
作者:夏濟安; 王智明-主編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25/02/01 裝訂:平裝
夏濟安係1950年代重要的文學創作者與評論家。然而,其重要性不僅限於臺大外文系教授與《文學雜誌》主編之身分,更在於其生命經驗橫亙了跨海峽及太平洋兩岸形成的學術網絡,同時其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則深刻反映了冷戰文化的歷史脈絡。基於夏濟安兼具編輯、教學、研究、翻譯與創作等領域,本精選集從三個面向突出他的貢獻:現代文學的建設、善惡朦朧的邊界、中國左翼文學運動與共產主義詞彙研究,以彰顯他對於白話文與新詩創作的見解、文學思想的主張與實踐。本書特別翻譯了此前沒有中譯的〈天堂裡的惡魔〉與兩篇「中共詞彙研究」,希望立體地呈現其在美國冷戰框架下開展出來的研究成果,豐富我們對於夏濟安諸多面向的理解。
庫存 > 10
定價:565 元, 優惠價:9 509
性事.政治家:歌舞伎町的人權主張
滿額折
作者:李小牧  出版社:一八四一  出版日:2025/01/22 裝訂:平裝
有時現實比藝術荒誕,真實經歷會比故事精彩,李小牧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他出身湖南長沙,文革動盪期間,從批鬥中活下來。改革開放,一家人從萬元戶被打成詐騙犯。赴日留學,第一份工作就在時鐘酒店當清潔,然後是跨性別俱樂部當舞伴,再者就在歌舞伎町街頭。在新宿之中最繁華亦最危險的地方,他是個案內人,是個時裝記者,也是個專欄作家。他不會打字,卻辦過華文報紙,寫了二十二本書。他與五個女人有著七段婚姻,每次都是淨身出戶。他三度競選新宿區議員,耗資無數,加入了維新會,只為追求一種曾經遙不可及的「民主夢」。舞女、陪酒女、男公關、跨性別、移民工、「雅酷扎」、這些大眾社會眼中的「異鄉人」匯集在歌舞伎町,在李小牧的後半生中,造就了他對身分認同的剖析,對人性慾望的探索。這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一耦地方的恩怨情仇,也是李小牧來自歌舞伎町的人權主張。
庫存:3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張愛玲的電影史
滿額折
作者:河本美紀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2025/01/16 裝訂:平裝
電影是最完全的藝術表達方式,更有影響力,更能浸入境界,從四面八方包圍。──張愛玲以張愛玲為核心的華語電影史,再現她一生對電影的熱愛,以及曾經投注心力,卻少見討論的十多部電影劇本。張愛玲的劇本比小說更通俗易懂,多是以愛情為主題的輕鬆浪漫喜劇,充分展現她幽默睿智的一面,大量借鑑歐美電影元素,為華語電影的發展帶來深厚影響,更是一九六○年代香港電影的幕後功臣。日本的華語電影史研究者河本美紀自稱是「非正統張迷」,她看了張愛玲編寫的電影《情場如戰場》、《六月新娘》和《小兒女》而迷上了張愛玲的另一面,在影片首映相隔半世紀之後,成為她最忠實的影迷。她去上海參觀了張愛玲故居和老電影院,到香港看遍張愛玲參與的電影與舞台劇,仔細翻查上海、香港、台灣、美國和新加坡等地的報章雜誌,以及各地館藏張愛玲文獻諸多未曾公開的檔案資料,逐字逐句比對不同語言的文本,完成這部將近三十萬字的《張愛玲的電影史》。二○二三年《張愛玲の映画史》在日本出版,河本美紀親自翻譯成中文,選擇在台灣推出中文版,希望最懂張愛玲的華語讀者,也記得她對電影的愛。
庫存:8
定價:700 元, 優惠價:9 630
韓復榘 : 傳說與史實對比研究
滿額折
作者:(美)劉正  出版社:元華文創  出版日:2024/12/26 裝訂:平裝
本書從撰寫之初,就立志於對原始檔案文獻的使用,完全排除了既有的又似是而非的觀點。利用真實可信的原始檔案文獻,努力恢復韓復?的歷史本來面目,不掩非,不飾是,不拔高,不貶低,一切評價皆首先考慮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和其他人的橫向對比,再得出結論。而且,力爭每一章都是先從有關韓復?的傳說入手,在傳說和檔案文獻的對比研究和考證,逐漸得出真實可信的結論和原始事實經委。 本書利用真實可信的原始檔案文獻,努力恢復韓復?的歷史本來面目, 不掩非,不飾是,不拔高,不貶低, 每一章都從有關韓復?的傳說入手,在傳說和檔案文獻的對比研究和考證, 逐漸得出真實可信的結論和原始事實經委。
庫存:3
定價:550 元, 優惠價:9 495
一代名將王靖國將軍的故事
滿額折
作者:王壽來  出版社: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出版日:2024/12/23 裝訂:平裝
論戰爭規模,國共戰爭計有三大戰役,即遼西會戰、徐蚌會戰、平津戰役,太原戰役並不包括在內,然而根據中國大陸2009年所攝製的紀錄片《決戰太原》報導,太原之役,是其所謂「解放戰爭」中,歷時最長、戰鬥最激烈、付出代價最大的攻堅之戰。對岸軍事學家在評述太原戰役時,亦曾如此說:「此一戰役,論其難度、強度、激烈程度,是可以放在解放戰爭中的第一位。」 在1949年國共內戰的最後階段,被三十多萬共軍團團圍困的太原城岌岌可危。是時,共軍最高指揮官徐向前一再修書勸降,時任第十兵團司令,兼太原守備司令的王靖國將軍,回信告以如今除決一死戰外,別無他話可言。此外,對通過封鎖線,銜命入城進言的女兒說:「你可革你的命,我要盡我的忠。」 太原孤城在國軍死守六個多月後,於1949年4月24日,城破淪陷,王靖國將軍被俘,兩年多後病死於中共獄中。半世紀多來,此一悲壯、忠烈之史實,無形中竟被湮滅,成為一件至為不公不義、令人扼腕之憾事。 本書作者王壽來,是王靖國將軍在臺的哲嗣,為紀念其父,多方蒐集與爬梳資料,始完成此書,並洽承前總統府資政胡為真以〈難得的兩代緣〉為文,以及劉維開教授以〈丹心照青史〉執筆推薦,也算是為此書作了極其精闢的導讀。
庫存:4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彭真:毛澤東的「親密戰友」(1941-1966)
滿額折
作者:鍾延麟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4/12/19 裝訂:精裝
彭真是橫跨毛澤東、鄧小平兩個強人時代的中共要員。彭真早於延安時就進入中央最高決策圈,在1949年中共取得勝利至「文化大革命」以前,身兼多項要職、權傾一時;「文革」後也以黨國大老身分繼續問政。彭真不但在當代中國的歷史、政治發展上扮演要角,他對現今中國大陸的法律與制度造成的龐然影響,也仍清晰可辨。 西方的中國研究基於派系政治分析,認定彭真是劉少奇的頭號大將,隨其一道抵制、抗衡毛澤東,因而遭之用計接連打倒,如此也是對「文革」起源的流行解釋。中共官方則將彭真定位為:信從領袖但不懼堅持原則而遭難,力推國家法制發展而居功厥偉,更譽之為「社會主義法制的主要奠基人」。 本書基於大量史料的嚴謹分析指出:彭真藉由整風機制與方法,打造與維護毛澤東的最高領袖地位;緊隨毛氏旨意,對法制建設之路淺嘗則止,反而助之形塑固化「以言代法」局面,並擇定群眾運動作為治國主要方式;在中央和北京市戮力推行毛氏愈趨激進的重大決策、運動和政策。1964年《人民日報》將彭真列入「毛主席的親密戰友」,乃實至名歸,絕非枉稱。不料未及兩年,毛澤東出於欲另闢新徑的政治需要,再加上彭真本身舉措的不無可議,竟引發毛氏對之嚴厲批鬥,進而成為其發動「文革」的主要事由。 本書既是一本顛覆成說、創新突破的彭真政治傳記,同時也是一部具有相當新意的中共歷史論述,包括:有助認識彭真深度與聞的早期重大事件如延安整風、東北爭論;細膩重建中共建政後在訴諸群眾運動與經由法制正常管理之間搖擺、拉扯,終而步上「文革」的政治歷程;益於檢視中共政法、經濟、統戰、對外關係、首都管理等多方面的政策摸索和得失,並生動重現一批中共要人的群像。最後,本書對探索中共「改革開放」初期歷史,如「元老政治」、再建法制,提供一個重要的基點;並用寬廣的視野,增進了解中國法制曲折發展和別具特色的歷史緣由,這在中共1954年頒布首部憲法70週年之際,亦有一定的反思意義。
庫存:4
優惠:聯經全書系書展
定價:950 元, 優惠價:79 750
一代才女林徽因,生命與靈魂之歌:詩人✖畫家✖教授✖建築師……林徽因以筆繪製夢想,以才成就人生
滿額折
作者:趙一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4/12/18 裝訂:平裝
➤愛情聚散皆由心,文情濃淡總相宜➤美貌與才華並舉,溫婉與堅毅並行➤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在煙雨江南與亂世動盪中她以智慧點亮屬於自己的璀璨人生【林徽因的家世與成長】林徽因天生麗質又聰慧過人。她的早慧心智與迷人風采,為她贏得了「一代才女」的盛名。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的她擁有敏銳的洞察力與藝術天分,並展現出傑出的審美能力。這一段成長歷程,不僅為她後來的才華與成就奠定了基礎,也讓她成為世人眼中天賦與努力兼備的典範。她的優雅氣質與豐富內涵,使得愛慕她的才俊如雲,許多人為她傾倒終生不渝。 【愛情、事業與命運的抉擇】在風華正茂的歲月裡,林徽因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尤其是與徐志摩的純美情愫,以及與梁思成攜手相伴的平凡深情。她的感情生活並非一帆風順,但她在愛情中保持著清醒與獨立,並在丈夫的事業中成為堅定的伴侶。無論是愛情還是事業,林徽因都以剛柔並濟的態度,追求著自己的理想,展現出一種不屈於命運的篤定力量。【創作與精神的璀璨華章】林徽因是民國時代文學與藝術的代表人物,她的詩歌、散文充滿靈性與知性,她的文字如同她的人格,堅韌而燦爛。她以詩人、教授、建築師等多重身份,活出了多彩的人生。即使在病中,她仍然筆耕不輟,書寫著對文化與藝術的熱愛,並以堅強的意志將自己的才情發揮到極致,成為時代文化風尚的領袖人物。【永恆的精神與啟示】林徽因的一生,不僅是個人風華絕代的傳奇,更是女性力量的最佳詮釋。她突破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舊時觀念,以堅韌與柔美成為那個時代的文化象徵。在動蕩的時代中,她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剛毅與泰然的人生詩篇。她告訴我們,內外兼修,心懷夢想,方能在繁華與孤寂之間游刃有餘,成就一個獨立的生命。林徽因的精神永遠如「人間四月天」,溫暖了無數人的心靈。本書特色:本書以優美細膩的文字勾勒出一代才女林徽因的多面人生:她的才情、浪漫與堅持。人生巔峰的光輝、病痛中的堅韌,林徽因以智慧與勇氣突破了傳統對女性的局限,成為詩人、建築師、教授等多重角色,傳遞出剛柔並濟的女性力量。本書結合傳記與作品,還原一個不妥協於命運的民國女子,啟發讀者思考自我價值與文化精神的意義。
庫存:3
定價:375 元, 優惠價:79 296
西潮與新潮:從清末動盪、民國分裂到抗戰歲月,蔣夢麟筆下的中國如何走向民族復興之路
滿額折
作者:蔣夢麟  出版社:複刻文化事業公司  出版日:2024/12/18 裝訂:平裝
「青年們,不要想找萬靈丹啊!因為世界上是沒有服了能使百病消散的萬靈丹的。我們要眼看天、腳踏地,看得遠、站得穩,一步一步地前進、再前進!」從外來「西潮」到內生「新潮」,蔣夢麟以個人經驗見證中國在百年動盪中的改革!▎〈西潮〉與〈新潮〉 本書是中國教育家蔣夢麟以親身經歷與深刻觀察為基礎所撰寫的作品,內容涵蓋中國在過去百年中的歷史變遷。作者以生動的筆觸回顧清朝末年到抗戰期間,中國從封建社會向現代化轉型的艱難歷程,同時也剖析了西方文化對中國的深遠影響。作品分為〈西潮〉與〈新潮〉兩部分,前者記述西方勢力的衝擊如何掀起「西潮」,而後者則聚焦於中國內部自發性的「新潮」運動,展現了作者對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思索。▎百年歷史中的風雨動盪 〈西潮〉部分以清朝末年為開端,描繪了自1842年香港割讓以來的一百年間,中國所經歷的劇烈動盪與變遷。書中提到的重大歷史事件,如軍閥割據、北洋政府的腐敗無能,以及國共兩黨的分裂與抗爭,均使國家陷入困境。蔣夢麟透過個人經歷,記述了這些時期的民眾生活、社會組織以及文化變遷,尤其是知識分子在時代變革中的覺醒與奮鬥。作者強調,在這段動盪的歲月中,外來勢力的侵略與國內政治的不穩,迫使中國逐漸從傳統的封建社會向現代化的道路邁進,儘管過程艱辛,但仍為後續的改革奠定了基礎。▎抗戰期間的堅韌與掙扎 書中亦著重於抗日戰爭期間的艱難生活。蔣夢麟描寫了中國在日軍入侵前夕的社會景象,以及在敵機轟炸下所展現的堅韌精神。昆明的民眾避難生活、長沙的戰時現狀,均真實反映了民眾如何在苦難中奮起。作者不僅記錄戰場上的軍事成就,更透過日常生活的細節,勾勒出民眾在殘酷戰爭中的情感與心理,展示中國人不屈的民族精神。作者指出,這八年漫長的抗戰雖然給國家帶來巨大損失,卻也讓中國人更加團結,成為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蔣夢麟在此不僅描述了歷史,更希望向世人展現中國人的不屈抗爭。▎展望未來的理想與實踐 〈新潮〉部分則轉向探討國內自發性的社會改革,尤其是蔣夢麟將「五四」運動提倡的「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理念從學術領域引入現實社會,特別是在臺灣農村實踐的經驗。作者認為,中國的富強之路必須依賴自身的努力,外來援助雖重要,但不能完全倚賴他人。他警示青年人不要幻想有萬靈丹,而應腳踏實地,一步步走向進步。蔣夢麟認為,真正的改革需要相互理解與合作,需要深入了解中國的真實背景,了解民眾的心理、情感與道德。作
庫存:3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愛而不貪,林徽因的詩意人生與理智愛情:平凡歲月中,純粹的愛與理性
滿額折
作者:沈念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4/12/11 裝訂:平裝
愛而不貪,情而不戀民國才女林徽因以理智引領愛情在愛中守住界限,活出一場清醒詩意的人生一、林徽因的詩意人生與愛情選擇本書刻畫了民國才女林徽因在愛情、婚姻和生活中的抉擇與態度。林徽因在面對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時,既保有對詩意的追求,又始終冷靜自持。年輕的她一度被詩人徐志摩的浪漫吸引,但因對方已婚,她果斷選擇抽離,未讓情感逾越界限。這樣的抉擇展現了她既追求美好又不沉溺其中的理智,使她的愛情觀成為特別的存在。二、與梁思成的深情相伴林徽因與建築學者梁思成的婚姻是細水長流般的陪伴和理解。她與梁思成共同學習、成長,並且在時局動盪、生活艱難的日子裡相互扶持。面對梁思成,她不是為愛而迷失的女性,而是一位與丈夫共進退的伴侶。這段關係正是她所追求的「清潔」愛情──平靜但深厚,不貪不戀。兩人的婚姻融入了友情和事業的相知,在共赴未來中展現了溫暖與篤定。三、理智對待金岳霖的守候金岳霖對林徽因的默默守護,成為書中令人動容的一筆。然而,林徽因並未因金岳霖的深情而改變自己的選擇,而是始終保持著理智與禮貌的距離。她選擇把這份濃厚情意深藏於心,沒有因感動而背離自己的生活軌跡。她對自身生活的掌控力,對感情的理智和克制也成為她動人的特質之一。四、愛情的清潔本質書中以「清潔」形容林徽因的愛情觀,這是一種純粹且不帶占有欲的情感。林徽因的愛情觀是「愛而不貪」,她既欣賞愛情中的詩意美好,又堅持自己不背負情感的枷鎖。她的生命歷程充滿愛與美好,但她不沉迷於其中,沒有讓情感的瘋狂左右生活,並且最終全身而退。五、愛情中的詩意與理智本書是一本關於愛情、理智與人性的作品。林徽因在愛情中理智又不失詩意的態度,啟發了現代讀者:愛情不僅是激情的體現,更需要理智的平衡。書中刻畫的這種清潔之愛,或許正是林徽因人生的獨特魅力,她並不貪戀情愛中的瘋狂,而是冷靜自持地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性與詩意交織的生活。本書特色:本書描寫了林徽因的愛情觀與她在情感中的冷靜自持。林徽因在面對愛情時始終保有理智,無論是初遇詩人徐志摩,還是與建築學者梁思成攜手一生,她都以冷靜與克制來處理這些錯綜複雜的情感關係。在這場「愛而不貪」的感情歷程中,林徽因就像流水般靈活地避開了執著的利刃,既保持心靈的詩意,又始終全身而退。
庫存:3
定價:299 元, 優惠價:79 236
趙雅芝的永恆優雅,不老女神的美麗智慧:從螢幕經典到生活典範,優雅的祕訣並不難!趙雅芝背後的智慧,教你活出從容的美麗
滿額折
作者:沈念  出版社:財經錢線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4/12/11 裝訂:平裝
➤任歲月流逝,她美麗依舊➤任時光荏苒,她容顏不改➤優雅造就美麗,始終保持初心趙雅芝用她的堅韌與從容書寫人生智慧跟隨她的步伐,學會成為最優雅的自己【趙雅芝的傳奇人生與螢幕形象】本書以趙雅芝的傳奇人生為主軸,從她年輕時參加香港小姐選美,到進入演藝圈並塑造無數經典角色,逐步展現她的成名歷程。書中回顧她的代表作,如《倚天屠龍記》、《楚留香傳奇》和《上海灘》,尤其著重於1992年《新白娘子傳奇》中的白素貞一角,這個角色使她成為華人影視圈中的不老傳奇。透過梳理她的螢幕形象,讀者可以窺見她如何憑藉實力和魅力成為永恆的女神。【戲裡戲外的優雅之道】趙雅芝之所以受人愛戴,不僅是因為螢幕上的形象,更是因為她在生活中流露出的優雅。本書探討她在感情、婚姻與家庭中的智慧,展現了她在愛情中柔情果敢、在家庭中溫暖包容的一面。從早年婚姻失敗後的果斷重生,到與現任丈夫攜手多年的恩愛相伴,趙雅芝的生活哲學是愛就珍惜,不愛就放下,這份從容自在的優雅也成為她個人魅力的重要來源。【優雅的修煉:內外兼修的祕訣】本書分享趙雅芝在外表保養、儀態訓練、內心修練上的心得。她認為優雅不是天生,而是經過不斷努力的結果。從護膚習慣到身形管理、從心態建設到情緒管理,書中提供實用建議,鼓勵讀者修練內外兼修的優雅。趙雅芝的故事告訴我們,內心的自信和堅定是優雅的基石,任何人都可以透過修練,展現從容與美麗。【成為女神的智慧與責任】趙雅芝的成功之道不單是在家庭及事業上的豐收,也有她在公益與社會責任上的付出。在眾人的心中,趙雅芝溫暖而優雅,身為家喻戶曉的明星,她並未將自己局限於螢幕,而是用影響力回饋社會,長年積極投入公益活動,讓她成為具有深度的榜樣、真正的「不老女神」。無論面對多少粉絲與觀眾,趙雅芝始終保持溫和、真誠的態度,傳遞溫暖與正能量。本書特色:本書以女明星趙雅芝的傳奇人生為主題,剖析她如何在演藝事業、婚姻生活及個人魅力中保持一貫的優雅姿態。從她年輕時的出道經歷,到生活中出現過的種種波折,不僅詳盡描述趙雅芝的代表性作品,更深入探討她對生活和愛情的態度。全文貫徹一個核心概念,那就是──優雅並非天生,而是透過智慧、修養與堅持而來的獨特力量。
庫存:3
定價:299 元, 優惠價:79 236
張忠謀自傳:上冊(一九三一-一九六四)
滿額折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24/11/29 裝訂:軟精
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 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 一代半導體巨人張忠謀,一生底氣深厚的蓄積與征戰, 開創了專業晶圓代工的商業模式,成就了一個偉大的企業, 推進了世界科技的進程,改變了幾十億人的生活方式。 張忠謀寫張忠謀,以「簡單的字句,真實的感情」,寫下最真實的自己。 《張忠謀自傳:上冊 一九三一—— 一九六四》,歷時兩年,寫他的青春、半導體的青春,和一個大時代從蒼涼到繁盛的軌跡。看戰亂中的文藝少年在文科與工科中徘徊抉擇、壯志青年在職場現實中練得一份堅強和智慧、明日將才在無法拒絕的機會面前,思忖前途的得與失。風雨前半生,已見巨人智慧的身影。 這部回憶人生的巨著,是一趟情感之旅,也是一場智慧的盛宴,像是他留給世人,再創下一輪科技盛世的備忘錄。
庫存 > 10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張忠謀自傳全集(上下冊)
滿額折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24/11/29 裝訂:軟精
★含典藏書盒★ 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 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 一代半導體巨人張忠謀,一生底氣深厚的蓄積與征戰, 開創了專業晶圓代工的商業模式,成就了一個偉大的企業, 推進了世界科技的進程,改變了幾十億人的生活方式。 張忠謀寫張忠謀,以「簡單的字句,真實的感情」,寫下最真實的自己。 《張忠謀自傳:上冊 一九三一—— 一九六四》,歷時兩年,寫他的青春、半導體的青春,和一個大時代從蒼涼到繁盛的軌跡。看戰亂中的文藝少年在文科與工科中徘徊抉擇、壯志青年在職場現實中練得一份堅強和智慧、明日將才在無法拒絕的機會面前,思忖前途的得與失。風雨前半生,已見巨人智慧的身影。 《張忠謀自傳:下冊 一九六四—— 二?一八》,歷時七年,寫他德儀二十五年生涯的風華與憔悴、台積電從蓽路藍縷的孤寂到大放異彩的歷程。看他在最好的中年,創辦台積電,苦思每一個策略,精心布局每一次戰役,以誠信正直為盾,優越技術為劍,帶領台積電的精兵,締造了咆哮的九○年代和絢爛的二十一世紀,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晶片製造公司。 這部回憶人生的巨著,是一趟情感之旅,也是一場智慧的盛宴,像是他留給世人,再創下一輪科技盛世的備忘錄。
庫存:9
定價:1100 元, 優惠價:9 99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7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