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紀錄
TOP
企業採購
會員登入
會員專區
購物車
0
通知
0
紅利兌換
客服中心
領券專區
藝文講座
學習平台
0
0
全部
商品名稱
ISBN
作者
出版社/品牌
促銷活動
書展
叢書
系列
標籤
代碼
商品代碼
繁體書
簡體書
外文書
電子書
港版書
文具/禮品
生活市集
紅利兌換商品
GO
進階搜尋
熱搜:
風之谷 豪華版
、
鐵橘兄妹開團中
、
恐龍博士的心情小教室
、
難哄
、
哥吉拉書展
、
段位
、
史坎德3
、
2025線上國際書展
、
特價字典展
、
公務員每月一書
全部
商品名稱
ISBN
作者
出版社/品牌
促銷活動
書展
叢書
系列
標籤
代碼
商品代碼
繁體書
簡體書
外文書
電子書
港版書
文具/禮品
生活市集
紅利兌換商品
GO
熱搜:
風之谷 豪華版
、
鐵橘兄妹開團中
、
恐龍博士的心情小教室
、
難哄
、
哥吉拉書展
、
段位
、
史坎德3
、
2025線上國際書展
、
特價字典展
、
公務員每月一書
暢銷榜
新品
推薦
中文
外文
簡體
三民東大
電子書
親子
文具選物
漫畫
教科考用
NEW
領券享優惠,最高88折起
165反詐騙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得獎作品
金鼎獎
第48屆
文學圖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非文學圖書獎
圖書翻譯獎
圖畫插畫獎
圖畫編輯獎
第47屆
文學圖書獎
非文學圖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圖畫編輯獎
圖畫插畫獎
圖書翻譯獎
政府出版品類
優良出版推薦
第46屆
文學圖書獎
非文學圖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圖書編輯獎
政府出版品類
第45屆
文學圖書獎
非文學圖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圖畫編輯獎
圖畫插畫獎
政府出版品類
優良出版推薦
第44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政府出版品獎
第43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政府出版品獎
第42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政府出版品獎
第41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政府出版品獎
第40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政府出版品獎
第39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政府出版品獎
第38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政府出版品獎
第37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第36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第35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金漫獎
第15屆
年度漫畫獎
跨域應用獎
漫畫新人獎
漫畫編輯獎
第14屆
漫畫新人獎
跨域應用獎
漫畫編輯獎
年度漫畫獎
第13屆
漫畫新人獎
漫畫編輯獎
年度漫畫獎
第11屆
金漫大獎
特別貢獻獎
漫畫新人獎
跨域應用獎
漫畫編輯獎
年度漫畫獎
第10屆
年度漫畫大獎
漫畫新人獎
跨域應用獎
兒童漫畫獎
少年漫畫獎
少女漫畫獎
青年漫畫獎
第9屆
年度漫畫大獎
漫畫新人獎
跨域應用獎
單元漫畫獎
兒童漫畫獎
少年漫畫獎
少女漫畫獎
青年漫畫獎
第8屆
年度漫畫大獎
漫畫新人獎
跨域應用獎
單元漫畫獎
兒童漫畫獎
少年漫畫獎
少女漫畫獎
青年漫畫獎
第7屆
漫畫新人獎
原型設計獎
單元漫畫獎
兒童漫畫獎
少年漫畫獎
少女漫畫獎
青年漫畫獎
第6屆
年度漫畫獎
漫畫新人獎
單元漫畫獎
兒童漫畫獎
少年漫畫獎
少女漫畫獎
青年漫畫獎
第5屆
年度漫畫獎
漫畫新人獎
單元漫畫獎
兒童漫畫獎
少年漫畫獎
少女漫畫獎
青年漫畫獎
第4屆
最佳少年漫畫獎
最佳少女漫畫獎
最佳一般漫畫類獎
最佳漫畫新人獎
第3屆
最佳少年漫畫獎
最佳少女漫畫獎
最佳一般漫畫類獎
最佳漫畫新人獎
第2屆
最佳少年漫畫獎
最佳少女漫畫獎
最佳一般漫畫類獎
第1屆
最佳少年漫畫獎
最佳一般漫畫類獎
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第46次
人文社科類
文學翻譯類
文學類
自然科普類
圖畫書類
漫畫書類
叢書工具書類
第45次
圖畫書類
自然科普類
人文社科類
文學類
叢書工具書類
第44次
圖畫書類
自然科普類
人文社科類
文學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書類
漫畫書類
第43次
圖畫書類
自然科普類
人文社科類
文學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書類
漫畫書類
評審精選
第42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社會類
文學創作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書類
漫畫書類
第41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社會類
文學創作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書類
漫畫書類
第40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社會類
文學創作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書類
漫畫書類
雜誌類
第39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社會類
文學創作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書類
漫畫書類
第38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社會類
文學創作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書類
漫畫書類
第37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及社會類
文學創作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書類
漫畫類
第36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及社會類
文學創作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類
漫畫類
第35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及社會類
文學類
叢書‧工具書類
第34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及社會類
文學類
叢書‧工具書類
第33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及社會類
文學類
叢書‧工具書類
第32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及社會類
文學類
叢書‧工具書類
第31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及社會類
文學類
叢書‧工具書類
第30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及社會類
文學類
叢書‧工具書類
好書大家讀
2024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23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22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21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20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9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8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7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6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5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4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3年度
文學讀物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2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1年度
故事文學組
非故事文學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0年度
故事文學組
非故事文學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公務人員每月一書
2024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23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21-2022年
年度推薦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20年
年度推薦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19年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18年
年度推薦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17年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16年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15年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14年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13年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12年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金書獎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開卷好書
2017年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年度好書‧翻譯類
美好生活書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2018年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年度好書‧翻譯類
美好生活書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2015年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年度好書‧翻譯類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美好生活書
2014年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年度好書‧翻譯類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美好生活書
2013年
十大好書‧中文創作
十大好書‧翻譯
最佳童書暨青少年圖書
美好生活書
2012年
十大好書‧中文創作
十大好書‧翻譯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2011年
十大好書‧中文創作
十大好書‧翻譯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美好生活書
國際書展大獎
2023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兒童及青少年獎
2022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兒童及青少年獎
2021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兒童及青少年獎
2020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兒童及青少年獎
2019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2018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2017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2016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2015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2014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2013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2012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台灣文學獎
2024
金典年度大獎
金典獎
蓓蕾獎
2023
金典年度大獎
金典獎
蓓蕾獎
2022
金典年度大獎
蓓蕾獎
金典獎
2021
金典年度大獎
金典獎
蓓蕾獎
2020
金典年度大獎
金典獎
蓓蕾獎
2019
金典年度大獎
金典獎
蓓蕾獎
2018
長篇小說
散文
作品集
2017
長篇小說
作品集
2016
長篇小說
散文
作品集
2015
長篇小說
新詩
作品集
2014
長篇小說
散文
2013
長篇小說
新詩
2012
長篇小說
散文
2011
長篇小說
新詩
2010
長篇小說
散文
2009
長篇小說
新詩
2006
新詩
長篇小說
作品集
歷屆得獎作品
長篇小說
新詩
散文
Openbook
2024年
年度中文創作
年度生活書
年度青少年圖書
年度童書
年度翻譯書
2023年
年度中文創作
年度翻譯書
年度青少年圖書
年度童書
年度生活書
2022年
年度中文創作
年度翻譯書
年度青少年圖書
年度童書
年度生活書
2021年
年度中文創作
年度翻譯書
年度青少年圖書
年度童書
年度生活書
2020年
年度中文創作
年度翻譯書
年度青少年圖書
年度童書
年度生活書
2019年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年度好書‧翻譯類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美好生活書
2018年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年度好書‧翻譯類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美好生活書
2017年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年度好書‧翻譯類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美好生活書
閱讀起步走
2022年
2021年
活動專區
三民網路書店
得獎作品
/
國際書展大獎
/
2023年
/
非小說類
分類
顯示:
列表
並排
庫存:
不限
有庫存
共
7
筆,
1
/1頁
滿額折
1.
紅房子:圓山大飯店的當時與此刻
作者:
李桐豪
出版社:
鏡文學
出版日:
2022/07/01
裝訂:
平裝
★從日治時期至國民黨遷臺,曾經發生於圓山飯店的人事物,豐富史料、老新聞、傳奇軼事,挖掘尚未為人所熟知的臺灣故事。美國駐軍殺妻、電影大亨墜機、中美斷交談判、黨外運動祕辛,少帥的壽宴、明星的喜宴,元首的管家、總統的理髮師,如今都隱沒在只屬於紅房子的時光密道裡……最會寫故事的記者李桐豪,首度揭露紅房子深藏半世紀的幕後故事。一九五五年,在臺外遇的美軍暗殺妻子未果,與小三登上法庭,妻子最終靠一紙圓山飯店的入房登記翻盤贏得官司,獲法院證明為唯一合法妻子;一九六四年,香港「電懋」電影大亨陸運濤在圓山飯店包場大宴賓客,未料眾人最後等到的是大亨墜機於臺中的消息;一九八六年,民進黨在圓山飯店成立的前一天,神祕的客服部人員告訴創黨元老:「我不知道你們要做什麼,但我會幫助你。」至今仍不知道那人究竟是誰……。從一座白色鳥居豎立於劍潭山起,臺灣神社至高臨上俯瞰著基隆河,神社傾頹乃至湮滅,蓋起一座兩層樓磚房,名為「臺灣大飯店」,後「臺灣大飯店」改組,「圓山大飯店」於焉誕生。超過半世紀,屹立於山丘上招待無數達官貴人的紅房子,流轉著山腳下人們無從得知的故事,也乘載著許多人一輩子的時光與回憶:飯店裡的理髮室,開張超過半世紀,孔二搶著幫蔣經國前總統付錢的畫面依然留在邱炎鐘的腦海裡,李登輝前總統的閒話家常也好似昨日;孔二小姐大半夜把劉興明叫去官邸,她一邊喝酒一邊擦槍,吩咐劉興明「說說關於臺灣的故事」給她聽;把醃漬白鰻魚拿出去掛著吹風,過年時再拿鰻魚乾去滷五花肉,這是舊時代圓山員工特有的美食,不外賣,如今已失傳……。從日治時期至國民黨遷臺,一代強人逝世、極權垮散,在紅房子裡勞碌兜轉的小人物卻從舊時代走進了新時代。一走進紅房子,宮殿裡的廊道間、轉角處,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終將一一被述說。
庫存:2
定價:480 元,
優惠價:
9
432
加入購物車
購買
滿額折
2.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隨書贈〈十九世紀臺灣輿圖〉&〈五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經典復刻】
作者: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策劃
;
蘇峯楠-主編
;
蘇峯楠
;
石文誠
;
張安理
;
鄭勤思
;
陳怡宏
;
李文媛
;
莊梓忻
;
莊竣雅
;
謝燕蓉
;
曾婉琳
;
曾明德-作
出版社: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
2022/06/02
裝訂:
平裝
★ 隨書附贈縮小35%之〈十九世紀臺灣輿圖〉 & 縮小65%之〈五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經典復刻《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時間、人間》首部曲橫跨 500 年、30 幅珍貴全彩地圖以全新角度認識臺灣歷史的面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收藏與研究之集大成完整呈現博物館歷史學的新高度如果說人類數百年繪製地圖的歷史有何規律,那就是新地圖永遠來自舊地圖的組裝與拼貼。在這個意義上,這三十幅地圖不會只是讓人們發思古之幽情的「史料」;它們或許可為新的「臺灣們」得以誕生的沃土,而這些臺灣可化身為盛 開的花朵,歡迎遠方的小王子回家。——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臺灣」是什麼?從島嶼到海洋,從城市到鄉村,從山林到平原,《看得見的臺灣史》系列第一冊「空間篇」,以30幅獨特的地圖,探索不同尺度、不同面貌的臺灣,探索從16到21世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如何描繪和想像這個島嶼國度,為它的外部與內部劃出政治的、族群的、文化的界線;島嶼上的人們又如何不斷突破和跨越界限,創造出多元而豐富的生活空間。本書由臺史博館員共同研究與書寫,訴說地圖與地圖背後的故事,透過歷史學與科學檢測等方式,除了介紹地圖的來龍去脈,更針對每張地圖的時代、人物或圖像細節,進行深入分析,從17世紀以前島嶼逐漸浮現的身影、各方人群的交織輪廓,到帝國殖民下的大製圖時代,與二戰結束至今的多元表述,讓我們對500年間的臺灣,有了不同焦距的觀看方式。有些地圖帶我們進入城市、街區或特定空間的微觀細節;有的彷彿觀景窗,呈現出不同人群對峙形勢下的特殊視野,展現臺灣歷史舞臺上不同人群交會互動;有些地圖全力追求「精確」與「完整」,為現在的我們提供不少歷史細節,有些地圖卻不乏有虛幻之景的存在。隨著政治上的開放,更有些人使用地圖,傳達自己的聲音與意見,見證了臺灣愈來愈寬廣與自由的未來道路。專業推薦吳密察(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李毓中(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
庫存:10
定價:490 元,
優惠價:
85
417
加入購物車
購買
滿額折
3.
激流與倒影(平裝雲門《水月》雙面書衣)
作者:
林懷民
出版社:
時報文化
出版日:
2022/06/01
裝訂:
平裝
台灣文學獎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獎首獎梁實秋文學大師獎散文大師獎優選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亞洲週刊全球華人十大好書(非小說)藝術大師 人生代表作 雲門舞集《水月》雙面書衣 50張珍貴照片 全彩印刷跳舞是末路,寫作是窮途他都豁出去了吳淡如、林奕華、桑布伊、桂綸鎂、莫子儀、連俞涵、曾寶儀、焦元溥、童子賢、楊照、詹朴、詹宏志、謝盈萱、簡文彬、簡靜惠、聶永真 一致讚譽肯定(按姓氏筆畫排序)他十四歲發表第一篇小說。二十二歲出版的《蟬》,仍是華人世界必讀的長銷傑作。二十六歲創辦雲門舞集,成為國際級的編舞大師,讓世界看見台灣。半世紀,他編了許多舞,卻惜墨如金,偶爾發表的文章屢屢驚豔文壇。《激流與倒影》精選的二十五篇散文,顯影林懷民的狂熱靈魂,以及他所創造的風起雲湧的時代,是「文青小林」到「編舞家老林」的人生代表作。林懷民:「大疫中,準備出書,重讀舊作,才意識到雲門四十六年,我竟然去過那麼多地方,做了那麼多事,編了九十齣舞,文章卻極稀少……七八○年代,台灣的舞蹈資訊很少,我找不到聊舞蹈的對象,就認真閱讀舞蹈家的傳記和西方媒體的舞蹈訊息,並把心得寫出來,跟大家分享。如今閱讀,發覺我敬仰的舞蹈大師各個特立獨行。他們篤信,堅持。書寫這些偶像,其實是孤獨中的自我勉勵。九○年代後,年輕的舞蹈寫手倍增,我歇業,不再寫介紹西方舞蹈的文字,偶然的書寫多是新舞創作的背景與心境。真正讓我徹夜思索,不得不寫的是悼文,像儀式,寫過了才能保住親長師友的體溫,記住他們的風範與囑咐。上下飛機,幕起幕落,江湖匆忙,趕場隙縫寫就的文字──像瘂弦〈深淵〉的詩句『激流怎能為倒影造像』──都沒寫好,沒寫下來的事,更如過眼煙雲,忘了……」林懷民 六十年精選輯 天才小說家+國際級編舞家的人生歲月本書特色★雙面書衣,展現雲門舞集《水月》舞台印象,可作為海報珍藏。★精選六十年來林懷民的經典文章及近年散文新作。★林懷民人生歷程與內心情感最真實的文字呈現。★記錄了台灣文化藝術的歷史,刻畫時代的變遷。★紀念東西方舞蹈、藝術、文化界的多位大師,重現其身影風範。★收錄五十張珍貴照片,全彩印刷。
庫存:1
定價:480 元,
優惠價:
9
432
加入購物車
購買
滿額折
4.
菊花如何夜行軍
作者:
鍾永豐
出版社:
春山
出版日:
2022/01/04
裝訂:
平裝
農村、音樂、運動的交織從社會運動到政治實踐,不離農、不離土,唱自己的歌鍾永豐散文集錦.《我庄》三部曲的底蘊與注腳 一九八○年代中,我受三件事嚴重衝擊,跟彗星撞地球一樣,得耗上長長歲月,氣候生態方可再平衡。首先是我家南邊兩公里的山丘──獅形頂腳下出現奇景:一畦畦菊花頂著一排排日光燈管,夜夜通明。難道現在連作物都不得日落而息了嗎?我心中感到哀憐且不祥,隱約覺得某種異變正在蔓延,但又不明何以。每回傍晚經過,我不安地遠視山腳下那一片詭譎的光明,彷彿是一群藏著祕密動機的無聲軍隊在夜裡行軍……──鍾永豐交工樂隊與生祥樂隊作詞人鍾永豐,在臺灣首本散文集錦。一位投入社會運動的農村子弟,由音樂蔓生出對土地的關懷,在政治路上不離農、不離土,唱自己的歌。本書從鍾永豐的「我庄」──高雄美濃龍肚庄起始,呈現兒時那商業不發達、人際關係卻繁複綿延的客家庄,無論是拿橡皮筋當籌碼的頑皮小鬼永榮哥、賣豬內臟賺大錢的添富、地方黑道老大阿欽、移民南美洲又返鄉的貢祥哥……,都與美濃土地有著緊密的羈絆。而在村人的故事裡,也嗅出農村變化的端倪,鋪上紅毛泥的院子、蚯蚓沒辦法鑽地的水泥地、柏油水蛭般開進村裡的縣道一八四,還有「把人從土地上解開」、「把人從農地上支開」的各種農業擠壓政策,都預示著農村的轉變。青春期的的鍾永豐,透過崇尚「阿美仔」的二叔開始接觸西方民謠、搖滾,這對於農村來說過於「新潮」,對於農村小孩來說卻是令人著迷的豐富世界。作者像是騎著野狼一二五,踏上狂飆的青春,從Bob Dylan、Leonard Cohen、Woody Guthrie等席捲全球的音樂人,認識動盪的世界局勢,以及音樂所能產生的巨大影響力。鍾永豐與樂隊朋友,澆灌土地的歌,投下「文化原子彈」。一邊唱歌、一邊運動,將「以農養工」政策下,劇烈變化、扭曲的農村──夜晚開日光燈養菊花的歪曲景象,透過歌曲表露無遺;也將北上抗議反水庫的末代老農,在立法院前唱山歌的堅毅神情,用他生猛有力的文字記錄下來。循著鍾永豐的散文,我們彷彿聆聽一曲又一曲農村變遷民謠。一位農村出身的青年,走向反抗者、創作者、政治工作,仍掛心鄉土,這是一本引領讀者反思土地、自我與全球化的散文集。【封面設計說明】一隻鯨魚的死亡,不是終點,而是滋生。牠的屍體緩緩落下,沉至海底,在這緩慢的──「鯨落」過程中,形成孕育其他生命的生態系統。牠的滋養可長達百年
庫存:3
定價:420 元,
優惠價:
9
378
加入購物車
購買
滿額折
5.
我的黑手父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與生命
作者:
謝嘉心
出版社:
游擊文化
出版日:
2021/11/03
裝訂:
平裝
「不好好念書,長大就跟我一樣當黑手!」──父親「父親用他的技術養活了一家子,為什麼卻把自己和自己的工作當成負面教材?」──女兒工人女兒對於父親最深情的疼惜深刻動人、具有台灣味的黑手師傅民族誌看見技術工人的驕傲、自豪與矛盾吳曉樂、張慧慈、謝國雄、林文蘭、宋世祥、劉清耿 感動推薦身為工人之女,她與工人最近的距離,不是父親,而是父母親的告誡:「不好好念書,將來就跟你爸一樣做工!」從小,父親的工作就隔絕在她的生活之外,父母親總是以父親的職業當作反面教材,「工人」、「黑手」是她必須依靠讀書全力避免的未來,而父親的職業,包含父親本身,則成了展示不堪、讀書失敗的負面教材。直到大學接觸了社會學,「工人」這兩個字浮出檯面,成為她認識自己的的線索,並促使她在研究所階段,開啟了認識父親與拖車師傅的旅程。她以疼惜的口吻探問著:「父親用他的絕活養活了一家子,為何卻把自己與自己的工作當成負面教材?」同時也思索著:「為什麼在台灣社會,技術的價值總是不如學歷?當人們認為取得好文憑是為了獲得好工作時,文憑真的可以做到這件事嗎?而什麼又是好工作?技術工真的就如此不堪嗎?」本書以作者父親的工作與家庭為背景,描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史與生命史,書寫他們如何走上拖車師傅之路,又如何放棄向上流動,甘願做師傅就好。而在他們以自身技術為豪時,回到自家屋簷下,為何又處處貶低自己的職業?★臺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佳作獎、碩士論文田野工作獎★★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碩士論文優秀獎★【本書特色】 翻轉工人悲情的刻版印象,呈現技術工人驕傲自豪的一面。 展現師傅的學藝經歷,從小學徒、半桶師到出師。 師傅可以辨識自己製造的產品,每台車子上面都有師傅的「胎記」。 內行看焊道,師傅可以透過看焊道,評價做工品質,而在工廠師傅之間則是透過「手路」,判斷彼此技術的高低。 在拖車產業,實力和品質,才是讓人衣食無虞的「鐵飯碗」。 在黑手的世界,跳槽與轉業是人人必走的加薪之道。 口碑和情報很重要,薪資低的工廠吸引不到好師傅,打混摸魚的師傅,也難以一案接過一案。 技術為王道,師傅不用看老闆臉色,遇到亂砍價的雇主,還可以透過罷工來維持行情。【齊聲推薦】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一個以技術為傲的車斗師傅,不時恐嚇女兒:如果不好好唸書,以後就像我一樣做工。這個女兒認真唸書了,拿到社會學碩士,然後寫了這本書。不像1970年代的成衣業、
庫存:1
定價:380 元,
優惠價:
9
342
加入購物車
購買
滿額折
6.
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
作者:
鄭安齊
出版社:
沃時文化
出版日:
2022/06/01
裝訂:
平裝
如果暴政的受害者已然消逝,我們該何從哀悼? 如果加害者的面目模糊,我們該如何指認? 如果不義的塑像已被高高豎起,我們的選擇是否只剩拆除? 如果受難者的紀念碑遲遲無法建立,我們怎麼一起合作? 閱讀本書,重新審視台灣百年的不義歷史與暴政結構。藉由德國轉型正義中的文化實踐案例,作者走訪、爬梳、研究,嘗試指出一種可能的方向:一個不再需要紀念碑的時刻。──共同思索未來,跨領域推薦必讀──前端傳媒台灣組主編何欣潔/作家吳音寧/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林木材/駐德自由記者林育立/中山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林傳凱/中研院歐美所助研究員邵允鍾/轉角國際專欄作者阿潑(黃奕瀠)/作家馬翊航/不義遺址研究者張維修/C-LAB 策展人、前《藝術家》雜誌總編輯莊偉慈/新加坡電影節前策展人、台灣國際人權影展選片人郭敏容/政大台文所助理教授陳佩甄/東吳政治系教授陳俊宏/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陳虹穎/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創會理事長、《台灣同運三十》作者喀飛/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彭仁郁/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RCA員工關懷協會組織工作者賀光卍/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黃丞儀/台大城鄉所副教授黃舒楣/台灣文化法學會理事長、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廖凰玎/藝術家、台藝大雕塑學系助理教授劉千瑋/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劉文/策展人、東海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蔡明君/陽明交大人社系副教授蔡晏霖/鄭南榕的女兒、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竹梅/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劇作家、大慕影藝內容總監簡莉穎/《毋甘願的電影史》作者蘇致亨/北藝大助理教授、作家顧玉玲/策展人、南藝大藝創所副教授龔卓軍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720 元,
優惠價:
9
648
加入購物車
購買
滿額折
7.
再凝望:戰後太平山
作者:
李瑞宗
出版社:
農委會林務局羅東管處
出版日:
2021/12/05
裝訂:
精裝
太平山過去以森林木材資源繁榮地方,今日依舊以其秀麗連綿的山林風光,帶領國人走入更深一層的體驗。本書作者李瑞宗教授具有深厚植物學的專業,更曾參與眾多古道的闢建,為了撰寫本書,除了廣蒐文獻,拜訪太平山林場第一線伐木集材運材工人、林場沿線住民與眷屬,多次實地溯溪,勘察太平山荒跡淹沒的森林鐵路,攀爬陡坡,尋找土場至太平山舊日的軌道與索道,試圖拼出當年的狀況。以其敏銳的視角,感性的筆觸,相信本書必能對太平山過往歷史做更真實的陳述,讓大家了解這片山林更深刻、更感人的內涵。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550 元,
優惠價:
85
468
加入購物車
購買
共
7 筆
1 頁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瀏覽紀錄
會員專區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客服中心
領券專區
首頁
網站導航
暢銷榜
新品
中文書
外文書
簡體書
三民東大
親子館
文具禮品
漫畫館
教科考用
政府出版
香港出版
大學出版
得獎作品
套書
紅利兌換
加價構
主題書展
三民書局
關於我們
門市專區
藝文講座
學習平台
異業合作
圖書採購/編目
人才招募
禮券兌換處
瀏覽器資訊
三民網路書店服務
會員服務條款
資訊安全警語
隱私權政策
新手購書
圖書分類
中國圖書館分類
空中大學購書
好站連結
企業會員專區
加入企業會員
服務條款
會員須知
圖書目錄下載
三民・東大・弘雅三民
小山丘童書(0-6歲)
兒童・青少年(7歲以上)
古籍圖書目錄
古典圖書目錄
畢業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