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篩選商品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5)
簡體書 (4)
港版書 (3)
電子書 (2)
政府出版品 (2)
商品狀況

可訂購 (13)
無法訂購 (1)
庫存狀況

有庫存 (2)
無庫存 (12)
商品定價

$200~$399 (8)
$400~$599 (4)
$600~$799 (2)
出版日期

2023~2024 (1)
2021~2022 (2)
2019~2020 (2)
2017~2018 (2)
2017年以前 (7)
裝訂方式

平裝 (12)
作者

吳偉明 (12)
吳偉明 著 (2)
出版社/品牌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4)
知出版有限公司 (2)
臺大出版中心 (2)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1)
北京三聯 (1)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1)
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1)
科學出版社 (1)
香港中華書局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4筆,1/1頁
東亞易學史論:《周易》在日韓越琉的傳播與影響
滿額折
作者:吳偉明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17/09/26 裝訂:平裝
本書從學術史及文獻分析這兩大角度探討易學在日本、朝鮮、越南及琉球的傳播與影響。除了嘗試勾劃這些中國近鄰的易學發展史外,它還針對日本、朝鮮及越南的重要易學著作作專題性的文獻分析,並提出「易學文化圈」的構想。這是首本研究東亞易學的專書,其開拓性的研究對了解易學、域外儒學史及東亞文化交流史都有極大幫助。
庫存:2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 225
易學對德川日本的影響
滿額折
作者:吳偉明 著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09/01/01 裝訂:平裝
本書旨在透過《易經》去探討傳統中國知識體系在日本德川(1603–1868)思想文化史所扮演的角色。《易經》早於上古便傳入日本,經過中世學者的鑽研及宋明理學的興起,易學在德川時代達到全盛期,它對德川政治、經濟、宗教、科學、醫學、軍事及文藝等影響深遠。本研究顯示德川時代日人將中國易學本地化(也可稱風土化或日本化),成為提倡實學的思想工具。在德川思想方面,易理滲透政治、經濟及宗教。政治家及學者引用它作為
庫存:5
定價:445 元, 優惠價:9 401
作者:吳偉明  出版社: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日:2007/02/01 裝訂:平裝
《知日部屋──吳偉明日本文化隨筆》是人氣網站「知日部屋」的文章結集,該博客網站主要介紹日本流行文化,也探討日本政治和中日關係,文章均簡短易讀。作者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副教授吳偉明博士。他曾在日本讀書和生活多年,對日本文化有相當認識,所介紹的文化現象均能做到深入淺出的探討,並提倡對日本政治和文化作出理性分析,「哈日反日不如知日」。 全書分為「動漫遊戲人間篇」、「聲色藝玩樂篇」、「衣食住行篇」、
缺貨無法訂購
作者:吳偉明  出版社:知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12/07/01 裝訂:平裝
香港人氣博客「知日部屋」精選文集到訪人次接近1400萬主張「哈日反日不如知日」內容大要:日本文化對香港人的影響之深,無須求證,因為人人或多或少都情傾在一兩個領域:電影、電視、音樂、書刊、動漫、時裝、飲食……有人「哈日」,當然亦會有人「反日」。作者吳偉明教授有感於兩派各走極端,決以「哈日反日不如知日」為宗旨,開設「知日部屋」博客。吳教授把自己對日本的文化觀察心得整理成文,與讀者分享及討論。此書論及日
缺貨無法訂購
作者:吳偉明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出版日:2015/04/01 裝訂:平裝
德川日本的文化在形成的過程中不斷與中國互動。中國對德川日本的作用從來不是單向的影響,而是日本按其主體性有選擇地吸納及改造中國文化。在高度的在地化下,中國文化只保留形式,內容及精神基本上都被日本的東西所取代。中日兩地即使名稱相同,日本的東西往往跟中國的本來意義與精神有天淵之別。本書從歷史人物、儒學經典及歷史詞彙為切入點,探討日本如何將中國文化據為己用。
絕版無法訂購
大學物理實驗(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吳偉明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1/12/29 裝訂:平裝
《大學物理實驗》是作者在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目前學生學習的新特點,融合了多年教學研究成果編寫而成的。全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學物理實驗基礎知識,重點介紹誤差理論和實驗數據的處理。并兼顧力、電、光實驗的基本知識。第二部分按基本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的順序編排了近60個實驗,教師可根據專業和實驗室條件從中選擇適當的實驗安排教學。《大學物理實驗》適合高等學校理工科類學生學習使用,也可作為相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234 元, 優惠價:87 204
作者:吳偉明  出版社:知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12/10/01 裝訂:平裝
香港人氣博客「知日部屋」精選文集到訪人次接近1400萬主張「哈日反日不如知日」呈現3.11前後日本社會文化的眾生相內容大要: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是日本歷史的一椿大事,也許是個分水嶺。3.11後的日本不再一樣。日人對政府的不信、對核電的不安、災區重建帶來的沉重代價及災後社會文化的變化逐一浮現。此書從「知日部屋」嚴選百多篇文章,以不同角度及通過有趣的小故事,讓我們明白3.11前後日
缺貨無法訂購
中國小說與傳說在日本的傳播與再創(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吳偉明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8/10/01 裝訂:平裝
本書彙集了中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及地區知名學者的10篇論文,探討了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中國小說(諸如《三國演義》《剪燈新話》《竇娥冤》等)及傳說(諸如楊貴妃、關羽、大禹、九尾狐等)如何從中國傳播到日本,及在彼邦被重新演繹,最終蛻變成與中國大相徑庭的新形態。各論文都能深入淺出地挖掘世俗表像下深層次的文化基因,為探討中國對日本文化的影響及中日文化交流提供嶄新的研究角度。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08 元, 優惠價:87 355
和魂漢神:中國民間信仰在德川日本的本土化(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吳偉明  出版社:北京三聯  出版日:2022/10/01 裝訂:平裝
本書是有關中國民間信仰在日本德川時代本土化的開拓性研究。通過對“聖帝明君”“文武二聖”及“守護神靈”這三大範疇中八位“漢神”(伏羲、神農、大禹、孔子、關羽、媽祖、石敢當、鍾馗)的個案考察,探討中國民間信仰如何在近世日本入鄉隨俗,並產生跟中國不同的形象、傳說、文學、祭祀形態及文藝表現。這些渡海東遷的“漢神”雖然保留了中國的名字,但他們的形象及精神已逐漸本土化,紛紛被納入日本民俗傳承及宗教系統,成為當地文化的一部分。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270 元, 優惠價:87 235
日本流行文化與香港:歷史、在地消費、文化想像、互動(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吳偉明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2015/08/28 裝訂:電子書
首本談論日本與香港兩地流行文化互動的專書。 香港是東方一個文化全球化的重鎮,東西文化交匯,日本文化的影響尤大,生活各層面隨處可見日本的影子。 本書以日本流行文化在香港的在地消費及文化想像為兩大切入點,梳理近半世紀日本流行文化包括漫畫、動畫、遊戲、電影、電視劇及小說等,傳入香港的歷史及其與本土文化的互動。同時闡述日本人眼中的香港文化特色和城市形象。 作者認為香港的流行文化沒有趨向日本化,反而是透過挪用、在地化及混種化的策略,將新生命帶入本地的流行文化事業,表達香港的情懷。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80 元, 優惠價:1 280
中國非漢族易學史論
滿額折
作者:吳偉明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23/07/31 裝訂:平裝
《中國非漢族易學史論》是「亞洲易學史研究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部《易學對德川日本的影響》(2009年)探討易學在近世日本思想與文化的角色。第二部《東亞易學史論》(2017年)研究易學在日本、朝鲜、越南及琉球等「漢字文化圈」内的傳播與影響。《中國非漢族易學史論》介紹中國周邊及境內的非漢族群對易學的認識與應用。透過以上三部亞洲易學專著,作者嘗試建構一個脫中國中心主義的「亞洲易學文化圈」概念,對促進全球易學研究(global Yijing studies)有莫大貢獻。本書是首個非漢族易學的綜合性研究,它以原始文獻為基礎,以漢族與非漢族的文化互動及漢族文化在非漢民族的在地化為基本分析架構,以藏族、党項族、蒙古族、滿族、彝族、苗族及回族,一共七大族群為研究個案,探討中國非漢族易學的歷史軌跡、性質與特色。本研究按地緣政治及歷史因素,將中國周邊及境內的非漢民族分為三大形態:周邊帝國民族、統一王朝民族及境內少數民族。它們亦分別代表非漢民族對漢族易學的三種不同文化反應:在地化、漢化、雙軌化。在嶄新的研究領域及視角下,本書有助瞭解易學在非漢民族的歷史、文化上所扮演的角色及非漢族易學在「亞洲易學文化圈」的定位。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390 元, 優惠價:9 351
和魂漢神:中國民間信仰在德川日本的在地化
滿額折
作者:吳偉明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0/11/01 裝訂:平裝
伏義原來是忍術和茶道的始祖、神農竟然變成兩神及溫泉之神、關帝化身為佛教護法及海上保護者、鍾道則成了武士的時尚指標……一眾「漢神」離鄉別井、遠渡東洋,祂們如何接受日本文化的洗禮?又怎樣改變當地文藝和民俗面貌? 渡海而來的中國神靈,在日本披上神道及民間習俗的外衣,成為日本文化及宗教系統的一部分。在地化後的中國民間宗教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其名字雖被保留,但內容已由日本元素所主導。「和魂漢神」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定價:615 元, 優惠價:9 554
和魂漢神:中國民間信仰在德川日本的在地化(電子書)
60折
  • 電子書
作者:吳偉明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0/11/01 裝訂:電子書
渡海而來的中國神靈,在日本披上神道及民間習俗的外衣,成為日本文化及宗教系統的一部分。 本書是有關中國民間信仰在日本德川時代(1603–1868)在地化的開拓性研究。通過對「聖帝明君」、「文武二聖」及「守護神靈」這三大範疇中八位「漢神」(伏羲、神農、大禹、孔子、關羽、媽祖、石敢當、鍾馗)的個案考察,本書探討中國民間信仰如何在近世日本入鄉隨俗,並產生跟中國不同的形像、傳說、文學、祭祀型態及藝文表現。這些渡海東遷的「漢神」雖然保留了中國的名字,但祂們的形象及精神已逐漸在地化,紛紛被納入日本民俗傳承及宗教系統,成為當地文化的一部分。本書對「和魂漢神」現象提供綜合性分析架構,不但揭示日本吸納中國文化的機制,而且勾劃出近世中日宗教交流的輪廓,嘗試為中日文化交流史提供一個嶄新的視角。 ----------- 本書分析中國民間信仰之神祇,在日本民間社會「在地化」之過程與特徵,提升學術界對「東亞文化圈」(Sinosphere)之多元性之瞭解;更能開拓研究新視野,使讀者對中日文化交流中之「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現象,獲得具體理解,貢獻卓著。 ——黃俊傑,國立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本書論述中國民間信仰在德川日本在地化的經緯,彙整德川時代的文獻,對「和魂漢神」現象作綜合分析,勾劃出近世中日宗教文化史的整體圖像,除了對中日文化交流史提供嶄新視角,更利用中國元素構建日本文化的特殊性,具有深遠的參考價值。 ——徐興慶,中國文化大學校長 吳教授此書不僅推進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而且對深入理解日本文化,尤其日本神道的中國因素,具有開拓性的學術價值。其研究以原始文獻為基礎,也重視實地考察,這與我歷年來強調的「回歸原典」的精神非常契合,特此推薦。 ——劉岳兵,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教授 本書可貴之處有二:一是讓諸多「漢神」散落在日本民間文化的孤獨線索,串連成一本深有連結意義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另一是對「和魂」一語的概念,採用將中國文化吸收以豐富日本文化的意涵,不僅解除近代「和魂」一語被國學者操弄成的一元化政治信仰,也讓「和魂」飛入尋常百姓的民間信仰中,還原了其豐富、多元且具跨國性的本來面目。 ——張崑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 吳教授長年研究十七至十九世紀之間漢學在德川日本的流轉、流變,近年更擴及此時期文化交融的其他面相,可謂碩果累累。本書視角獨特、內容新穎,為其又一力作。 ——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優惠: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精選電子書展-單60雙56
定價:520 元, 優惠價:6 312
作者:吳偉明 著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2/12/01 裝訂:平裝
這是一部跨學科的研究成果。執筆者具有不同的學術背景,從歷史、考古、思想、書法、教育、電影及流行文化等不同角度,探討近現代中日兩國如何在對方身上尋找及塑造現代性及身份認同。尤其精彩的是,本書以中日歷史互動為切入點,而不是單方面強調日本如何影響近現代中國。本書包括三大部分:文化交流篇、思想交流篇及政經交流篇。文化交流篇重新檢視近現代日本對中國的複雜情懷及從考古與流行文化之中反映的中日文化互動;思想交流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