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篩選商品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3)
電子書 (2)
商品狀況

可訂購 (5)
庫存狀況

有庫存 (3)
無庫存 (2)
商品定價

$200~$399 (2)
$400~$599 (3)
出版日期

2025年 (2)
2023~2024 (1)
2021~2022 (2)
裝訂方式

平裝 (3)
作者

大衛.朗西曼 (5)
出版社/品牌

臺灣商務 (2)
麥田 (2)
立緒文化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5筆,1/1頁
政治哲學的12堂Podcast:現代國家如何成形?民主自由如何誕生?性別平等如何發展?一探人類文明邁向現代的關鍵時刻
滿額折
作者:大衛.朗西曼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22/09/01 裝訂:平裝
12本撼動世界的經典著作X 12個改變歷史的關鍵時刻為何即便經過百年的淬鍊,我們卻仍時常掛心民主的瓦解?明明國家是人民所授權,為何我們卻對國家權威毫無招架之力?現代國家的最初型態,是在17世紀一連串內戰與暴力之下,人們為了自保創造的合法暴力體制,經過了百年的演變,才逐步變成今日的自由民主政權。然而,政府的暴力性格從未消亡,我們卻早已忽略了穩定之下淺藏的隱憂:從阿拉伯之春、太陽花學運到BLM運動,我們看到當政府要鎮壓群眾時,人民難以反制政府的暴力;社群軟體與AI科技的興起,不但沒有讓群眾更加自由,反而成為政府監控人民的利器。為何如此?政府明明是由人民授權所組成,為何人民卻難以反抗?極端思想與新興科技,為何一步步瓦解了民主政權?◆要理解民主政權的脆弱,就要先理解現代政治的本質◆在這個民粹主義、極端政治席捲的當今,民主政權看似下一步就要瓦解,成為極端政治的墊腳石──但若我們綜觀歷史,反而會發現潛藏在民主暗流中的波動,才可能是現代政治的常態。這,是否代表著我們誤解了現代政治的本質?在17世紀誕生的現代政治,追求的並不是民主,而是平等的保護。人們將權力交給由人民授權的政府,以尋求一個不被殺害、逃避內戰與革命的自由空間,並在其中安然過著自己的生活。然而,在平等之前,卻是人民授權國家合法使用暴力──國家對人民施加獨占的權威,人民也上繳了反抗的餘力:從疫情期間的人流控管、口罩政策,到抗議活動時的警察暴力,國家權威的行使,也切斷了人民插手與反抗的機會。這種全然壟斷合法暴力的形式,卻是現代政治的真正本質──既不是民主思想,也不是進步理念,而是平等的展現國家的控制權力。但,如果現代政治的本質並不是民主,而是平等的保護與國家專斷的權力,那在這個人人皆可發聲、人人皆受保護的時代,是否還有可能追求安穩且毫不波動的民主?民主的平穩樣態是否反而象徵了國家控制力的全面入侵?◆民粹主義、現代科技的興起,反而象徵了人類的歷史難以終結◆法蘭西斯.福山曾指出,自由民主政治的發展,是人類歷史所能企及的最終樣態,這種穩定恆常卻又充滿波動的政治形態,給予了人們發聲的尊嚴與共榮的可能,但最終卻使得人們難以再去尋求更好的下一步,人類歷史終將停滯。從民主型態的代議政治在十八、十九世紀生根發芽後,這種自由民主的政治體制便席捲了全球,立刻被視為是人類政治的進步象徵:比起極權或君主制,民主制度更加進步與平等,也更適合這個社會
庫存:2
優惠:臺灣商務印書館全書系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9 395
民主會怎麼結束
滿額折
作者:大衛.朗西曼  出版社:立緒文化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平裝
二十一世紀危機——民主空心化! 民主制度可以在完好無缺的情況下失靈! 二十一世紀所面對的問題是,當我們對民主的制度安排已經變得非常信任,以致在它們失去作用卻察覺不到時,民主還能維持多久? 這些制度安排除了定期選舉(它仍然是民主政治的基石),還包括民主立法、獨立法庭和出版自由。這一切都可以繼續運作卻沒有做到它們應該做的事。民主空心化的危險在於它會讓我們有一種錯誤的安全感。我們也許會繼續信賴它,向它尋求拯救——哪怕我們又會對它的無力回應呼求感到滿心憤怒。 ※ .民主制度已走到盡頭? 近年來,民主受到嚴峻的考驗,令人不禁思考,民主制度是否已走到盡頭? 沒有任何事物、制度是永遠不變的。在某些時候,民主總是消逝在歷史的史冊中。沒有任何人(甚至是國際政治學家法蘭西斯.福山)會相信,民主的美德,會使其永垂不朽。不過,今日西方民主國家大多數公民都會認為,民主的結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並不會戛然而止,至少在他們還在世時不會發生。只有極少數的人會想像,或許這一天將在眼前發生。然而就在這幾年,而且是突然之間(幾乎是憑空發生),我們卻都有了這個念頭:這就是民主的盡頭了嗎?如果是的話,我們要怎麼確定呢?本書即是幫助我們識別種種跡象,以及思考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麼事。 .民主未死,只是中年危機! 事實上,在全世界,民主已經死過幾百次。我們以為我們知道民主的死亡是什麼模樣:混亂降臨,軍隊出面恢復秩序,一些年後再還政於民(不還政的情形也所在多有)。但我們也許看錯了威脅所在。 著名政治學家、劍橋大學教授暨本書作者大衛.朗西曼(David Runciman)在本書中審視了西方的政治地景,從古希臘和現代希臘的政變談到核子戰爭、環境災難和最窮凶極惡的罪行,分析民主制度遭受的威脅及其未來。 在這部銳利的著作中,朗西曼揭示出我們的社會已經發生改變(變得更富裕、年紀更長和更網絡化),不像從前那麼容易分崩離析。歷史從不會重演。代之以,制度的越來越衰敗才是民主的未來的真正威脅。 今日西方的民主制度正經歷一場中年危機,而這是場全幅度的危機。 .陰謀論、假新聞與民粹主義 本書首先探討以往對於民主遭致失敗的種種憂慮,並思考時至今日,這些憂慮是否過時。若聚焦在政變及災難上,我們是否擔心錯了方向?我們是否該轉而將重點放在陰謀論、假新聞或民粹主義? 並進而解釋,二十一世紀的種種作用力如何「成功
庫存:1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大衛.朗西曼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25/04/24 裝訂:電子書
☆★泰晤士報年度好書★☆ 現代最偉大的民主作家之一! ──普立茲獎得主安愛波邦盛讚 12位思想家 x 12部經典論著 x 300年的公民省思 ★《愛爾蘭時報》、《觀察家報》國際重量媒體好評如潮★ ★亞馬遜書店4.3星好評 × Goodreads讀者4.5星高分評價★ ★哲學新媒體年度最佳哲學書TOP1《民主會怎麼結束》作者千萬人氣Podcast改寫新書★ 周維毅(《小大人的公民素養課》作者、高中公民教師)、蕭育和(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專文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周詠盛(哲學開箱文版主、國立體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洪世謙(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黃大展(新竹高中歷史老師兼圖書館主任)、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教授)、劉珞亦(法律白話文運動行銷總監)、鄭凱元(哲學新媒體創辦人、執行長)──共同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本書特色 1. 作者大衛.朗西曼的《民主會怎麼結束》獲選由哲學新媒體主辦的2024最佳哲學書讀者票選第一名。朗西曼在深究民主空心化問題之後,持續思考此時此刻的社會,借鏡十八至二十世紀各時代哲人對「美好社會」的想像,推出這本寫給現代人的公民政治入門讀本。 2. 大衛.朗西曼不僅在劍橋大學教授政治及歷史科,於政治哲學領域深具建樹,也主持許多政治哲學Podcast節目,自此從學院走向大眾展開政治哲學思辨普及。 3. 作者書寫清晰有條理,對沒有哲學或政治理論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閱讀。各章透過政治思想家的生平鋪成出每位哲學家的思想理路,更可使讀者快速進入討論。 4. 全書共十二章,每章以一位哲學家及其代表作為題旨。一路從十八世紀的日內瓦哲學家盧梭,談到二十世紀美國政治學家史珂拉,不僅包含對各位哲學家、革命家、作家他們生平與思想深入淺出的介紹,時間跨度也相當寬廣。 ▍內容簡介 有感於女性受壓迫而寫下《第二性》的波娃、 在《道德系譜學》深究善惡根源及權力意志的尼采、 以《正義論》設想「無知之幕」期盼人人平等享有自由的羅爾斯…… 他們,都期待世界還能更好! 十二個推動歷史的思想家╳十二部劃時代的巨著 當前社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難以翻轉的貧富差距、性別不平等、政治極化對立等,這些議題不是我們這時代獨有的,而是歷史上積累已久的問題。彼時積極參與社會的哲學家、革命家,紛紛以論述、倡議、運動回應問題並超越當下視野,這些突破框架的思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64 元, 優惠價:1 364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到革命的關鍵思考
滿額折
作者:大衛.朗西曼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25/04/26 裝訂:平裝
☆★泰晤士報年度好書★☆現代最偉大的民主作家之一! ──普立茲獎得主安愛波邦盛讚12位思想家 x 12部經典論著 x 300年的公民省思★《愛爾蘭時報》、《觀察家報》國際重量媒體好評如潮★★亞馬遜書店4.3星好評 × Goodreads讀者4.5星高分評價★★哲學新媒體年度最佳哲學書TOP1《民主會怎麼結束》作者千萬人氣Podcast改寫新書★周維毅(《小大人的公民素養課》作者、高中公民教師)、蕭育和(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專文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周詠盛(哲學開箱文版主、國立體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洪世謙(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黃大展(新竹高中歷史老師兼圖書館主任)、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教授)、劉珞亦(法律白話文運動行銷總監)、鄭凱元(哲學新媒體創辦人、執行長)──共同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本書特色作者大衛.朗西曼的《民主會怎麼結束》獲選由哲學新媒體主辦的2024最佳哲學書讀者票選第一名。朗西曼在深究民主空心化問題之後,持續思考此時此刻的社會,借鏡十八至二十世紀各時代哲人對「美好社會」的想像,推出這本寫給現代人的公民政治入門讀本。大衛.朗西曼不僅在劍橋大學教授政治及歷史科,於政治哲學領域深具建樹,也主持許多政治哲學Podcast節目,自此從學院走向大眾展開政治哲學思辨普及。作者書寫清晰有條理,對沒有哲學或政治理論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閱讀。各章透過政治思想家的生平鋪成出每位哲學家的思想理路,更可使讀者快速進入討論。全書共十二章,每章以一位哲學家及其代表作為題旨。一路從十八世紀的日內瓦哲學家盧梭,談到二十世紀美國政治學家史珂拉,不僅包含對各位哲學家、革命家、作家他們生平與思想深入淺出的介紹,時間跨度也相當寬廣。▍內容簡介有感於女性受壓迫而寫下《第二性》的波娃、在《道德系譜學》深究善惡根源及權力意志的尼采、以《正義論》設想「無知之幕」期盼人人平等享有自由的羅爾斯……他們,都期待世界還能更好!十二個推動歷史的思想家╳十二部劃時代的巨著當前社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難以翻轉的貧富差距、性別不平等、政治極化對立等,這些議題不是我們這時代獨有的,而是歷史上積累已久的問題。彼時積極參與社會的哲學家、革命家,紛紛以論述、倡議、運動回應問題並超越當下視野,這些突破框架的思辨往往立基於幾項重大探問:社會是如何、又是為何變成現在這樣?該如
庫存:5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520 元, 優惠價:79 410
政治哲學的12堂Podcast:現代國家如何成形?民主自由如何誕生?性別平等如何發展?一探人類文明邁向現代的(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大衛.朗西曼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22/09/01 裝訂:電子書
12本撼動世界的經典著作X 12個改變歷史的關鍵時刻 為何即便經過百年的淬鍊,我們卻仍時常掛心民主的瓦解? 明明國家是人民所授權,為何我們卻對國家權威毫無招架之力? 現代國家的最初型態,是在17世紀一連串內戰與暴力之下,人們為了自保創造的合法暴力體制,經過了百年的演變,才逐步變成今日的自由民主政權。然而,政府的暴力性格從未消亡,我們卻早已忽略了穩定之下淺藏的隱憂:從阿拉伯之春、太陽花學運到BLM運動,我們看到當政府要鎮壓群眾時,人民難以反制政府的暴力;社群軟體與AI科技的興起,不但沒有讓群眾更加自由,反而成為政府監控人民的利器。為何如此?政府明明是由人民授權所組成,為何人民卻難以反抗?極端思想與新興科技,為何一步步瓦解了民主政權? ◆要理解民主政權的脆弱,就要先理解現代政治的本質◆ 在這個民粹主義、極端政治席捲的當今,民主政權看似下一步就要瓦解,成為極端政治的墊腳石──但若我們綜觀歷史,反而會發現潛藏在民主暗流中的波動,才可能是現代政治的常態。這,是否代表著我們誤解了現代政治的本質? 在17世紀誕生的現代政治,追求的並不是民主,而是平等的保護。人們將權力交給由人民授權的政府,以尋求一個不被殺害、逃避內戰與革命的自由空間,並在其中安然過著自己的生活。然而,在平等之前,卻是人民授權國家合法使用暴力──國家對人民施加獨占的權威,人民也上繳了反抗的餘力:從疫情期間的人流控管、口罩政策,到抗議活動時的警察暴力,國家權威的行使,也切斷了人民插手與反抗的機會。這種全然壟斷合法暴力的形式,卻是現代政治的真正本質──既不是民主思想,也不是進步理念,而是平等的展現國家的控制權力。 但,如果現代政治的本質並不是民主,而是平等的保護與國家專斷的權力,那在這個人人皆可發聲、人人皆受保護的時代,是否還有可能追求安穩且毫不波動的民主?民主的平穩樣態是否反而象徵了國家控制力的全面入侵? ◆民粹主義、現代科技的興起,反而象徵了人類的歷史難以終結◆ 法蘭西斯.福山曾指出,自由民主政治的發展,是人類歷史所能企及的最終樣態,這種穩定恆常卻又充滿波動的政治形態,給予了人們發聲的尊嚴與共榮的可能,但最終卻使得人們難以再去尋求更好的下一步,人類歷史終將停滯。 從民主型態的代議政治在十八、十九世紀生根發芽後,這種自由民主的政治體制便席捲了全球,立刻被視為是人類政治的進步象徵:比起極權或君主制,民主制度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 35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