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7/10中午12點鄧紫棋首部科幻小說搶先預購中
篩選商品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6)
政府出版品 (5)
訂購與庫存狀態

可訂購 (6)
有庫存 (2)
無庫存 (4)
商品定價

$200~$399 (2)
$400~$599 (3)
$800以上 (1)
出版日期

2025年 (2)
2023~2024 (2)
2021~2022 (1)
2017年以前 (1)
裝訂方式

平裝 (6)
作者

王花俤、王建華、江柏煒、洪綉雅、傅朝卿、潘建國、郭美君、陳高志、陳妍君、陳泳翰、廖億美、黃貞燕、劉宏文、謝淑靖、謝仕淵-作;黃貞燕-主編 (1)
賴雯淑、黃貞燕、陳恆安、周政翰、張鈞傑、陳麗玲、鄭錫奇、黃瀚嶢、莊雅仲、榮芳杰、王俊秀 (1)
黃貞燕 (1)
黃貞燕-主編 (1)
黃貞燕、王嵩山、蕭新煌、林本炫、俞龍通、張正霖、蔡芬芳、林開忠、 (1)
黃貞燕、謝仕淵-主編-于孟代、王御風、王嵩山、王新衡、巫宛蓉、林正芳、林孟欣、邱健維、胡佳君、洪靖翔、夏聖禮、張育君、張柏宥、張隆志、陳妍君、陳芃伶、陳佩歆、陳怡菁、陳恒安、陳倩慧、陳碧琳、陳靜寬、曾婉琳、黃建圖、黃美惠、黃貞燕、黃 淥、黃裕元、溫欣琳、葉前錦、詹秀珠、劉育育、盧梅芬、謝仕淵、蘇美如-作 (1)
出版社/品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1)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1)
巨流圖書 (1)
臺灣博物館 (1)
連江縣政府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6筆,1/1頁
2025六燃文件展:洄游六燃・洄游頭前溪【活隱喻.活博物館系列】
滿額折
流淌三百年的頭前溪河水、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與其標誌性的大煙囪地景、經歷超過七十年跨度的三場戰爭記憶──二戰、國共內戰、冷戰政治、工業、水文、生態,如何交織出新竹的文化基因⮕ 荒廢的廠房如何吸引瀕危物種「霜毛蝠」在此生活?⮕ 頭前溪水作為工業與戰略資源,如何承接城市的記憶?⮕ 移動緩慢的植物群如何成為歷史迴游的線索?⮕ 在六燃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們,又是怎麼和這個戰爭遺址共存共融? 「六燃」是「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的簡稱,與日本本島的一至四燃,北韓平壤的五燃,同為二戰時生產軍需燃料的工廠。1945年日軍戰敗、國民政府來台,高雄六燃成為中油煉油廠,新竹六燃則先成為空軍軍舍、後成為眷村「忠貞新村」。眷村遷村後,六燃廠房一度成為廢棄之地,最後在藝術家與文史愛好者的奔走下,以博物館的形式保留。從文資保存,到共同的想像 為推廣與活化六燃文史空間,自2019年開始,陽明交通大學六燃博物館團隊便藉由藝術策展的形式,每三年推出一場展覽,藉以梳理新竹這座科技工業城的前世今生及發展脈絡。2025年的六燃文件展,以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的遺址為出發點,透過檔案、影像、藝術創作、環境數據與社群參與,構築一條橫跨歷史的洄游路徑,觀望軍事遺構與生態交纏的海軍動態網絡,理解遺址本身、及文資保存的再生產,是如何消化三場戰爭歷史記憶:二戰、國共內戰、冷戰,以及如何與流淌三百年的頭前溪河水呼應,成為眾人的共同想像。生態與文化的交織 書中打破過往文件展紀錄書之形式,邀請七位學者撰文,從行動網絡、生態保存、田野調查、水文地理、文化治理、歷史紀錄等角度,書寫人、地、歷史、記憶、物種、生態是如同時依附又彼此衝突的複雜樣態,並藉由策展論述與七篇論文之開展,回應「生態-文化」的永續概念,看見工業遺構與河流如何進入日常、文化記憶,如何在變動中不斷演進與轉化,以及其上的多元物種如何共存共融。透過生態與文化的對話,從六燃出發,認識「不只是人類」的歷史。【活隱喻・活博物館】系列書籍的展望 「活隱喻.活博物館」(Living Metaphor.Living Museum)系列出版品,是陽明交通大學自2018年起執行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與教育部高教深耕辦公室所支持的新竹六燃保溫睦鄰與博物館計畫,由陽明交大六燃團隊為「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新竹支廠」(簡稱新竹六燃)之保存活化議題所展開的大學社會實踐之成果。 「活隱喻・活博物
庫存 > 10
優惠:六燃文件展-單79三75
定價:350 元, 優惠價:79 276
博物館歷史學(Ⅰ+Ⅱ)(全套共兩冊)
滿額折
自解嚴後,重探臺灣歷史的行動如風起雲湧般席捲全島,歷史在臺灣社會的重要性呈現前所未見的景象,歷史詮釋權的開放,往往也與社會民主化與本土化的進程亦步亦趨。然而,如何將歷史帶入公共領域中對話,進而形構成熟的公民社會之基礎,則必須探求更為有效的系統性方法與對話機制。具有多元書寫機制、對話平台性格的博物館,顯然是歷史學回應當代課題的重要媒介,更可以使博物館在歷史與當代關係之重要議題上找到施力點,讓做為社會工具、鼓勵公眾參與等原則性的博物館方法論,有了深化實踐意義的參照,發展出兩者間相互激盪、支援的方法論,回應社會議題,是一個日益重要的課題。本書架構2018年的系列課程以及後續的出版計劃,在上述問題意識下孕育而生。編輯群挑選了能反映前述博物館歷史學理念的臺灣實踐案例,分為五章、回應五個問題:第一章從不同角度談博物館歷史學的意義;第二章談博物館如何發展新的歷史資料、又如何詮釋;第三章與第四章談博物館典藏與展演,包括做為博物館的基本方法、到如何成為回應社會課題的方法;第五章讓數個指標性公民實踐的當事人現身說法,談談他們為什麼關注歷史、又如何行動。本書希望透過這三十多個本地案例的分享,打開博物館歷史學的大門,為更深入的論述與實踐踏出第一步。
庫存 > 10
優惠:72週年慶
定價:1140 元, 優惠價:8 912
日韓無形的文化財保護制度
滿額折
作者:黃貞燕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2008/05/01 裝訂:平裝
本書共分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成立與影響」、「日本無形的文化財保護制度」、「韓國無形文化財保護制度」及「附錄」四部分,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國際經驗談起,進而深度介紹台灣鄰國--日本與韓國在無形的文化財保護工作的法令規章、制度設計、行政執行與個案保護現況,供國內文化資產行政工作者參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優惠:72週年慶
定價:300 元, 優惠價:8 240
公共博物館學:公共性、新性與方法論的想像及其實踐
滿額折
作者:黃貞燕-主編  出版社:臺灣博物館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平裝
論文集以「公共博物館學」的視野,反思前述博物館當前的角色與課題,聚焦於「知識/藝術公共性的反思與博物館」、「公民參與、社群/社區主體性與博物館」、「地方視野、文化多樣性與博物館」、「社會議題的闡釋、對話與博物館」、與「專業治理、公共治理與博物館政策」五大議題。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優惠:72週年慶
定價:490 元, 優惠價:8 392
世界客家博覽會的前台與後台:定位、策展與客家意象
滿額折
作者:黃貞燕; 王嵩山; 蕭新煌; 林本炫; 俞龍通; 張正霖; 蔡芬芳; 林開忠  出版社:巨流圖書  出版日:2025/04/30 裝訂:平裝
臺灣第一個以客家族群為主題的「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世客博)」於2023年8月11日至10月15日在桃園登場,這也是全世界第一個以全球客家為對象的博覽會。世客博的重要性在於提升臺灣客家族群的知名度與能見度,讓臺灣民眾更加認識全球客家的發展與現況。本書主張在展後檢討,應檢視世客博在臺灣博覽會現象中的定位,尤其是世客博產生的「後台」,從客家文化治理的角度切入,解析世客博的經營想像與製作現實。值得注意的是,當代客家博物館與世界客家博覽會互為影響,保存與再現客家族群文化。「前台」則是世客博的策展內容和手法,本書分別從臺灣客家館和世界客家館展示內容作為分析對象,透視策展內容和手法,以及分析展示內涵所呈現的臺灣客家和世界客家意象究竟為何。未來若再舉辦世客博,期待本書能提供借鏡,讓世客博可以更進一步,臻於完善。※本書為客家研究叢書1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550 元, 優惠價:9 495
馬祖,我們的島嶼博物館
滿額折
大時代的戰爭使得島嶼定位劇變,從分屬不同縣治、以捕魚為生的小島群,變成擔負陌生國度戰地前線重任的一家人,解除前線任務後又驟然成為臺灣邊陲。馬祖是什麼樣的地方?馬祖人是誰?馬祖要往哪裡走?馬祖的文化工作從這樣基本而關鍵的問題出發,逐漸耕耘、發酵、整合,到2019年提出「馬祖島嶼博物館」做為上位政策,來到文化治理的新起點。本書梳理記錄馬祖島嶼博物館概念出現前後、一系列具有實驗性但紮實的文化實踐。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450 元, 優惠價:85 38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