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結帳前領券,購書好優惠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43)
簡體書 (1)
電子書 (7)
政府出版品 (25)
紅利兌換 (6)
商品狀況

可訂購 (47)
無法訂購 (4)
庫存狀況

有庫存 (6)
無庫存 (45)
商品定價

$199以下 (13)
$200~$399 (8)
$400~$599 (8)
$600~$799 (15)
$800以上 (7)
出版日期

2023~2024 (7)
2021~2022 (2)
2019~2020 (1)
2017~2018 (4)
2017年以前 (28)
裝訂方式

平裝 (32)
精裝 (11)
軟精 (1)
作者

林富士 (16)
林富士-著 (3)
林富士 主編 (2)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古今論衡編輯小組 (1)
周玉山 (1)
林富士 等 (1)
江燦騰、張珣 (1)
游鑑明 (1)
牟宗三、薩孟武、林海音、逯耀東、琦君、林富士、許倬雲、白萩、吳怡 (1)
王汎森、田浩、丘慧芬、何俊、河田悌一、林富士、周質平、陳玨、陳弱水、彭國翔、葛兆光、鄭培凱、冀小斌、謝政諭、羅志田、陶德民 著/林載爵 主編 (1)
賴明詔 (1)
出版社/品牌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3)
三民書局 (13)
聯經 (6)
稻鄉 (3)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1)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 (1)
允晨文化 (1)
學生書局 (1)
廣東人民出版社 (1)
新北市文化局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51筆商品,1/3頁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
滿額折
作者:林富士-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4/07/10 裝訂:平裝
★作者林富士教授逝世三周年紀念★傳承自上古咒術療法的「祝由」,為何從正統醫學轉為「異端」? |專文推薦|杜正勝|中央研究院院士李豐楙|中央研究院院士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李貞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張 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康 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元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黃進興|中央研究院院士蘇奕彰|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 ◆起源於上古咒術醫療的祝由,是後世符咒療法的起源?◇曾為正統醫學之一,卻被視為招搖撞騙的騙術?◆令人嘖嘖稱奇的療效,究竟是真還是假? 在未有系統性醫學的時代,難治疾病常被視為因鬼怪作祟而生,因此多以禁鬼驅疾等法術作為醫治手段,使用咒術療法為核心的「祝由」,即是在此背景之下應運而生。祝由神祕的術式、奇妙的效果,不僅吸引眾人爭相求治,也被官方列為正統醫學之一。但隨時間進展,祝由不僅被官方除名,也漸被視以術愚人的騙術;祝由的形象與地位,為何會有如此天翻地覆的轉變? 【是正統,還是異端──祝由的歷史起伏】傳承自上古咒術療法的祝由,自先秦時代便通行於民間,並在隋代被納入官署,成為正統醫療體系的一環。但祝由嚴苛的鍛鍊方式,以及士人對療效的質疑,使其面臨人才短缺、遭官方除名的困境;與此同時,民間藉由「祝由術」惑眾斂財之例接連發生。原為正統醫學之一的祝由,竟轉為誣民惑眾的騙術,如此巨大的轉變,是社會變遷使然,還是政治角力下悲劇?作者以豐富文獻、嚴謹考證,追溯祝由的歷史脈絡、梳理咒術療法的形象流變,完整詮釋祝由於千年歷史中的起落史。 【從醫學、社會、宗教等多重視野,全面剖析「祝由」】 除了考證祝由的歷史淵源及相關文獻,本書亦從醫學、社會,以及宗教等多重角度切入,探究各朝代對祝由的態度、剖析傳統醫學社群對祝由的觀感,並蒐羅近代中國祝由科醫者以符咒、符法行醫之實錄,不僅重現祝由的神祕面貌,更為後世研究留下珍貴史料、拓展新視野。期盼讀者能從中見證祝由從「正統」到「異端」的歷史進程,一同認識源自上古時代的「神乎其技」。
優惠:2025國際書展-單79三75
庫存 > 10
定價:630 元, 優惠價:79 497
小歷史─歷史的邊陲(增訂二版)
滿額折
作者:林富士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18/06/01 裝訂:平裝
這本書沒有帝王將相的運籌帷幄,權謀計算;沒有英雄偉人的豐功偉績,功成名就,卻是將歷史研究的眼光投注在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婚喪喜慶、喜怒哀樂,走入芸芸眾生的世界,體會底層社會的主體和生命的核心,以小人物的生活、命運,寫就了「小歷史」。 小歷史的範疇包羅萬象,社會的邊緣人物如童乩、女巫、殺手,被視為奇幻迷信的厲鬼、冥婚、鬼婚
優惠:2025國際書展-單79三75
庫存 > 10
定價:320 元, 優惠價:79 252
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
滿額折
作者:林富士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03/06/01 裝訂:平裝
在當代臺灣,我們看到許多宗教團體介入醫院的經營,看到民眾生病時求神也求醫的行為模式,也看到各種「養生」功法的風行。這些,都顯示了醫療和宗教在臺灣社會中糾葛不清的境況。 這並不是現代才有的社會現象,而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習性。這種習性的養成,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元第二至第六世紀的中國社會。在當時瘟疫橫行的期間,各個宗教積極以醫療佈教;而「道醫」的出現,更將中國醫學帶入一個新的階段,也帶給漢人社會深
優惠:2025國際書展-單79三75
庫存 > 10
定價:150 元, 優惠價:79 118
紅唇與黑齒:縱觀檳榔文化史
滿額折
作者:林富士-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3/10/18 裝訂:平裝
«古代的檳榔,其實是南洋舶來品? «近代佛教禁戒檳榔,古代僧人卻是檳榔文化主要推手? «檳榔從藥品、宗教聖品、餽贈禮物到致癌毒品,為何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轉變? 過去檳榔時可見於人們日常生活中,更被應用於宗教祭祀或多項中醫藥方等面向。然而,隨著時代進展,檳榔逐漸從藥品貴重物轉變為毒品致癌物,最終更被定調為健康殺手、敗壞風俗及影響水土保持的罪魁禍首。為何檳榔的地位會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轉變? 【從語言學、生物學、考古學驗證到歷史文獻記載,全面探索檳榔的前世今生】 本書從歷史語言學、生物地理學、考古學等角度重新探究檳榔文化的原鄉,分析檳榔在東亞地域的年代分布,藉此推論出檳榔文化的擴散及傳布方向。作者以豐富的文獻資料,全面且不失嚴謹的學術考證,從多元角度深刻探究檳榔在數千年人類嚼食的變遷過程。 【了解檳榔的功能及特性,理解古人嚼食原由】 人類嚼食檳榔的習俗已逾千年之久,中國南方住民及臺灣原住民皆有此習俗,不只是日常生活中的零食,也能作為社交、婚宴餽贈禮物或是進行宗教祭祀的祭品用具、廟會活動的僧佛供養品;而古代中國則注意到它的醫療功效,如驅蟲、壯陽、防疫等。作者以中國的檳榔文化為主體,從歷史角度探討檳榔文化意涵與發展,進一步的釐清檳榔的古今之變,帶領讀者重新審視檳榔的價值所在。 |專文推薦| 杜正勝 中央研究院院士 蘇奕彰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 |彙 編| 陳元朋 東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陳藝勻 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人員 |好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王汎森 中央研究院院士 皮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李貞德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張 珣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兼所長 曾齡儀 臺北醫學大學校史室主任 黃進興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雷祥麟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員兼所長 謝國興 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研究員 【楊照談書】20240105 林富士《紅唇與黑齒:縱觀檳榔文化史》第1集【楊照談書】20240105 林富士《紅唇與黑齒:縱觀檳榔文化史》第1集 【楊照談書】20240108 林富士《紅唇與黑齒:縱觀檳榔文化史》第2集【楊照談書】20240108 林富士《紅唇與黑齒:縱觀檳榔文化史》第2集
優惠:2025國際書展-單79三75
庫存 > 10
定價:430 元, 優惠價:79 339
巫者的世界
滿額折
作者:林富士-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3/06/21 裝訂:平裝
★作者林富士教授逝世兩周年紀念,精粹之作重磅上市 ★撕掉巫者「迷信」、「荒誕」、「瘋狂」標籤,全面剖析巫覡信仰的今昔流變 |專文推薦|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李貞德 |齊聲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列)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康 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瀟湘神|妖怪小說家 ★《巫者的世界》一書,是富士多年來爬梳史料、尋訪考掘、反覆思辨之後,對傳統中國和近代臺灣巫覡信仰的精道剖析。……雖然,富士已在2021年遠颺,但他留給學界的遺產豐厚,我們將透過他的著作,和他,以及他所探討的巫者世界繼續對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李貞德 ★本書是故摯友富士兄三十餘年研究精髓之作。他以宗教、醫療的視角,加上田野調查的成果,使得本書成為巫覡研究最傑出之著作。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康豹 ◆古代的巫者,曾經是權力核心的代表? ◆官方對巫者的禁令越多,代表巫風越盛? ◆古代巫者以醫療見長,今日巫者竟被當成病人? 咒法祭儀、占卜吉凶──古代巫者肩負溝通天、地、人、鬼的職責,以「神靈代言人」的身分接近政治權力核心,甚至能為人們消災解厄、醫病除疾。然而,隨著時代進展,巫者卻因技能奇巧、神秘難測,漸被貶斥為怪力亂神,還遭到宋代官方嚴令禁止,成為社會邊緣人。為何巫者的地位與角色會歷經如此翻天覆地的轉變?是政治因素或社會變遷造成?還是巫者的本質已然扭曲? 【從政治、社會地位到儀式變遷,全面剖析巫者的世界】 本書由巫者的政治、社會地位與其形象切入,分析巫者自傳說時代到隋唐盛世,地位曾歷經四次重大轉捩點,中間雖有起伏,但其重要性逐漸減弱,及至宋代甚至全面禁巫,最終由遠古時期的政治核心,轉變為社會邊緣人物。作者以豐富的文獻、嚴謹的學術考證與多元角度,從政治、社會地位、形象、信仰特色與地位變遷等方面,為相關研究主題另闢蹊徑,深度刻畫巫覡信仰在漫漫歷史中的起落無常。 【認識歷史上的巫者,理解當代臺灣童乩】 童乩是臺灣民間信仰常見的宗教人物,更是早年醫療不發達時,民眾常求醫的對象。但隨時代變遷,進入日治時期後,行為難以被科學解釋的童乩,往往被貼上「迷信」、「瘋狂」等標籤,形象逐漸從「醫者」變為「病人」。作者透過考察史料及人類學、
優惠:2025國際書展-單79三75
庫存 > 10
定價:600 元, 優惠價:79 474
品味經典套書(共十五冊)
滿額折
作者:牟宗三; 薩孟武; 林海音; 逯耀東; 琦君; 林富士; 許倬雲; 白萩; 吳怡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1/03/19 裝訂:平裝
9位文壇大師15部不朽著作上百篇傳世經典值得您細細品味經典,是經久不衰的典範之作——無畏時光漫長的淘選,始終如新,每每帶給讀者不一樣的閱讀感受。閱讀經典,可以使心靈富足,了解歷史,並加深思考,從中獲取知識與能量;可以追尋自我,反覆探問,發現自己最真實的樣貌。經典之作不是孤高冷絕,它始終最為貼近人心、溫暖動人。隨著時代更替,在歷經諸多塵世紛擾、心境跌宕後,是時候回歸經典,找尋原初的本心了。本局秉持好書共讀、經典再現的理念,精選了牟宗三、吳怡深度哲思探討的著作;薩孟武與傳統經典對話的深刻體悟作品;白萩創造文學新風貌的詩作,以及林海音、琦君溫暖親切的抒情美文;逯耀東、許倬雲、林富士關注社會、追問過去的研讀。以全新風貌問世,作為品味經典之作的領航,讓讀者重新閱讀這些美好。期望透過對過往文化的檢視,從中追尋歷史的真實,觸及理想的淳善,最終圓融生活的感性完美。這些作品,每一本都是值得珍藏的瑰寶——它們記錄著那個時代臺灣文化發展的軌跡,以及社會變遷的遞嬗;以文字凝結了歲月時光,留住了真淳美好。「品味經典」邀請您一起品 味 經 典。套書明細:世界、華夏、臺灣─平行、交纏和分合的過程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紅樓夢與中國舊家庭水滸傳與中國社會小歷史─歷史的邊陲紅紗燈琦君小品讀書與生活肚大能容禪與老莊白萩詩選生命的學問兩地琦君說童年文與情 商品除瑕疵品外,恕不接受退換貨因拍攝略有色差,圖片僅供參考,顏色請以實際收到商品為準
庫存 > 10
定價:4310 元, 優惠價:85 3664
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林富士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03/06/01 裝訂:電子書
在當代臺灣,我們看到許多宗教團體介入醫院的經營,看到民眾生病時求神也求醫的行為模式,也看到各種「養生」功法的風行。這些,都顯示了醫療和宗教在臺灣社會中糾葛不清的境況。 這並不是現代才有的社會現象,而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習性。這種習性的養成,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元第二至第六世紀的中國社會。在當時瘟疫橫行的期間,各個宗教積極以醫療佈教;而「道醫」的出現,更將中國醫學帶入一個新的階段,也帶給漢人社會深遠的影響。 金爐煉丹,煉出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也創造了中國傳統社會特有的道教醫理。從修身道士到救世良醫,從煉丹養生到治病救疾,從調和陰陽的房中術到長生不老、羽化升仙的追求,道教醫學看似神秘,卻是中國人疾病觀與身體觀的重要根源。 作者簡介: 林富士 1960年出生於臺灣雲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歷史學研究所碩士,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小歷史──歷史的邊陲》、《孤魂與鬼雄的世界》、《紅色印象》和《漢代的巫者》等。
優惠:三民精選電子書展-單70雙65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30 元, 優惠價:7 231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林富士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4/07/10 裝訂:電子書
在未有系統性醫學的時代,難治疾病常被視為因鬼怪作崇而生,因此多以禁鬼驅疾等法術作為醫治手段,使用咒術療法為核心的「祝由」,即是在此背景之下應運而生。祝由神祕的術式、奇妙的效果,不僅吸引眾人爭相求治,也被官方列為正統醫學之一。但隨時間進展,祝由不僅被官方除名,也漸被視以術愚人的騙術;祝由的形象與地位,為何會有如此天翻地覆的轉變?
優惠:三民精選電子書展-單70雙65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630 元, 優惠價:7 441
「數位人文學」白皮書White Paper on Digital Humanities(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林富士 等  出版社: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  出版日:2017/01/01 裝訂: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作者:林富士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00/01/01 裝訂:平裝
在這本書裡,有社會的邊緣人物,如巫者、童乩、女人和殺手;有被視為「迷信」而神奇的厲鬼、巫術、冥婚和鬼婚;有匿名檢舉、自殺、殺人和吃人的犯罪故事;有關乎身體的夢、屎尿、廁所、頭髮、人肉和疾病;有關乎習俗和信仰的殺狗、掃墓、中元普渡和義民爺;還有落魄的書生和被士大夫所鄙視的「妖女 」。這是一本探討靈媒、信仰、身體、女性和群眾的歷史書;是歷史研究的小品,寫的是芸芸眾生的「小歷史」;這也是傳統的、主流的歷史學者足跡罕至的邊陲地帶,但都是尋常百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雖然細碎,卻是底層社會的主體和生命的核心。
舊版無法訂購
作者:林富士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2000/01/10 裝訂:平裝
本書共數錄十二篇論文,作者包括台灣、中國、馬來西亞、法國、荷蘭和美國等地的學者。這些論文的共同焦點在於利用中國的聖者傳記(hagiography)和地域史材料,探討中國大陸、台灣和東南亞華人社會崇拜『遺跡』和『聖者』的宗教現象。
缺貨無法訂購
作者:林富士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11/12/21 裝訂:精裝
什麼是流行病?什麼是造成疾病流行的原因?流行病對於人類社會和文明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人類如何因應流行病所帶來的衝擊?「疾病」是一種客觀存在還是一種文化或社會建構?人類如何看待、詮釋、利用或療癒「疾病」? 疾病是人類共同的生物性經驗之一,其存滅與盛衰,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文明的變遷,有著緊密而複雜的關係。我們不僅隨時隨地在「感知」,也在「製造」疾病;不僅在「界定」(frame),也在「建構」(cons
缺貨無法訂購
作者:林富士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11/12/21 裝訂:精裝
即使已進入科學昌明的時代,宗教的幽靈似乎無處不在。許多宗教團體都介入醫院的經營,新興的宗教團體也以替人治病或教人養生吸引信徒,民眾生病之時,不但求醫也求神,為什麼宗教與醫療會如此緊密相連? 本書收錄了十二篇論文,探討中國傳統宗教、道教、佛教、基督宗教在中國與臺灣社會的醫療布教活動,介紹其疾病觀念與治病方法,並分析宗教醫療與世俗醫學之間的關係模式。透過本書,我們可以了解,無論是宗教人物從事醫療工作
缺貨無法訂購
作者:林富士  出版社:新北市文化局  出版日:1995/06/01 裝訂:平裝
這是一本有血、有肉、有骨架、有靈魂的史學作品。作者將大家所熟知的有應公、萬善爺、大眾爺、臨水夫人、關聖帝君、各種王爺,以及台北縣境內幾座比較奇特的廟宇(如十八王公廟、廖添丁祠、姑娘廟)所供奉的鬼魂,全都放在「厲鬼信仰」的文化脈絡中。 作者一方面探索這種信仰和漢人文化圈血脈相連的關係,另一方面則極力釐清其與台灣獨特的歷史發展過程,及特有的生態、文化、政治、社會、和經濟環境之間的關聯。 全書析論北
再版中無法訂購
作者:林富士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08/06/01 裝訂:精裝
從西元第二到第六世紀,中國社會至少遭遇到三十八次「大疫」的侵襲,數以百萬計的人口接二連三的死亡或是在瘟疫的陰影下過活。在這段期間,東漢帝國崩解,中國的政治由大一統的格局走向分裂與多元。而在宗教方面,新興的本土道教和外來的佛教逐漸茁壯長大,傳統的巫覡信仰則大力推動厲鬼崇拜,並廣設祠廟與神像。這些歷史現象,彼此之間究竟有什麼樣的
缺貨無法訂購
作者:林富士  出版社:稻鄉  出版日:1999/01/01 裝訂:平裝
這是一本以宗教社會學的角度研究中國古代靈媒的史學作品。作者一方面竭盡所能,將各種材料搜羅殆盡,另一方面則運用諸法,細密的分析相關的記載,清晰的勾勒出漢代巫者的面貌。全書探討了漢人對於巫者的認識和態度,評估了巫者的政治社會地位、社會功能和社會影響力,描繪了巫者在「社會空間」和「地理空間」中的分佈情景,並具體說明巫者在漢社會所扮演的角色。
缺貨無法訂購
食品科技與現代文明
90折
作者:林富士  出版社:稻鄉  出版日:2010/05/01 裝訂:平裝
科技真的只帶給人類繁榮與幸福嗎?只怕未必。事實上,不少科學研究社群的成員、探討「科技與社會」(STS)的學者,以及關心人類文明走向的人文學者與宗教家,都曾經對此有過省思並提出建言,但是,一般的大眾卻很少有機會接觸這樣的訊息。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人社會科學講座」乃決定從2008年起推動「現代科技文明發展的反思:人文及社會科學的觀點」系列講座,並委由國立台灣大學、國立中興大學與國立成功大學分北、中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作者:林富士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18/01/01 裝訂:精裝
《巫者的世界》探索巫者在中國古代社會各階段的發展、變遷及其與政治、社會的互動,並以臺灣地區的巫者與巫俗為個案進行精細化研究。既有縱向上從古及今的全面敍述,也有橫向上對關鍵問題的深入研究;既有全國範圍內的普遍考察,也有以臺灣本土為物件的個案剖析,體現了作者廣闊的學術視野和深厚的專業學識。
缺貨無法訂購
紅唇與黑齒:縱觀檳榔文化史(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林富士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3/10/18 裝訂:電子書
★古代的檳榔,其實是南洋舶來品? ★近代佛教禁戒檳榔,古代僧人卻是檳榔文化主要推手? ★檳榔從藥品、宗教聖品、餽贈禮物到致癌毒品,為何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轉變? 過去檳榔時可見於人們日常生活中,更被應用於宗教祭祀或多項中醫藥方等面向。然而,隨著時代進展,檳榔逐漸從藥品貴重物轉變為毒品致癌物,最終更被定調為健康殺手、敗壞風俗及影響水土保持的罪魁禍首。為何檳榔的地位會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轉變? 【從語言學、生物學、考古學驗證到歷史文獻記載,全面探索檳榔的前世今生】 本書從歷史語言學、生物地理學、考古學等角度重新探究檳榔文化的原鄉,分析檳榔在東亞地域的年代分布,藉此推論出檳榔文化的擴散及傳布方向。作者以豐富的文獻資料,全面且不失嚴謹的學術考證,從多元角度深刻探究檳榔在數千年人類嚼食的變遷過程。 【了解檳榔的功能及特性,理解古人嚼食原由】 人類嚼食檳榔的習俗已逾千年之久,中國南方住民及臺灣原住民皆有此習俗,不只是日常生活中的零食,也能作為社交、婚宴餽贈禮物或是進行宗教祭祀的祭品用具、廟會活動的僧佛供養品;而古代中國則注意到它的醫療功效,如驅蟲、壯陽、防疫等。作者以中國的檳榔文化為主體,從歷史角度探討檳榔文化意涵與發展,進一步的釐清檳榔的古今之變,帶領讀者重新審視檳榔的價值所在。 |專文推薦| 杜正勝 中央研究院院士 蘇奕彰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 |彙 編| 陳元朋 東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陳藝勻 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人員 |好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王汎森 中央研究院院士 皮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李貞德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張 珣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兼所長 曾齡儀 臺北醫學大學校史室主任 黃進興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雷祥麟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員兼所長 謝國興 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研究員 作者簡介: 林富士(1960-2021) 出生於臺灣雲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士、碩士,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學術研究領域為宗教史、醫療史、文化史、數位人文學。著有《小歷史——歷史的邊陲》、《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紅色印象》、《漢代的巫者》與《巫者的世界》等。
優惠:三民精選電子書展-單70雙65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30 元, 優惠價:7 301
巫者的世界(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林富士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3/06/21 裝訂:電子書
優惠:三民精選電子書展-單70雙65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600 元, 優惠價:7 420
  • 1
  • 2
  • 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