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篩選商品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
電子書 (1)
商品狀況

可訂購 (2)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
無庫存 (1)
商品定價

$200~$399 (2)
出版日期

2023~2024 (2)
裝訂方式

平裝 (1)
作者

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 (2)
出版社/品牌

寶瓶文化 (2)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2筆,1/1頁
無人知曉的房間:長期照護下,走投無路的家人的自白
滿額折
作者: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2023/01/30 裝訂:平裝
2007到2014年間,日本每八天就有一起照顧殺人案件;根據本書採訪小組調查,兩成照顧者「曾有過殺害家人、共同自殺的想法」,七成照顧者「因長期照護而身心俱疲」。在台灣,則是十年間發生了近百件的照顧殺人慘案,其中許多加害者選擇在殺人後自殺。★內容簡介「我殺死了我的家人。」精神壓力 / 睡眠不足 / 身心俱疲 / 絕望 /經濟困難 / 獨自承擔 / 有苦難言 / 共同自殺……家中最有責任感的人,被長期家庭照護擊潰的瞬間。▍被長期家庭照護擊潰的瞬間,因愛而生的照護創傷──●為了不讓母親痛苦,早苗拿來了最鋒利的刀子。被殺害的母親,此時已臥床十二年半,身上卻不見絲毫褥瘡。●木村殺了一直深愛著的妻子,他說:「當時應該有能幫助我的人,但是,我獨自一人承受了所有壓力,沒有時間考慮向他人求助。」●老後再也無法負荷照顧工作的芳子,殺了腦性麻痺的兒子,她在法庭上供述:「就像慢慢往水杯裡加水,不停加水的話,水最終會溢出來。我也到了極限,無法再承受更多了。」▍悉心照護家人的照顧者,卻變成了殺人犯。▍他們是最有責任感的「加害者」,▍悲劇發生,受譴責與制裁的,也是他們。● 70歲老人照顧80歲的「老老照顧」●為照顧父母而自願犧牲未來的「照護離職」●老人照顧病中子女的「老病照護」●一人同時照顧多位家人的「多重照護」●從自信到絕望,男性照顧者有苦難言的困境……家庭照護這件事,愈想努力做好,愈容易將自己逼入絕境。進入「大照護時代」的我們,法律、社會福利制度是否已與時俱進、足夠完善?法庭對於相關案件的審判,是情理法,還是法理情?2007到2014年間,日本每八天就有一起照顧殺人案件;根據本書採訪小組調查,兩成照顧者「曾有過殺害家人、共同自殺的想法」,七成照顧者「因長期照護而身心俱疲」。在台灣,則是十年間發生了近百件的照顧殺人慘案,其中許多加害者選擇在殺人後自殺。最初因為愛與責任而承擔起的照護工作,若沒有尋求協助與宣洩出口,在缺乏支援與支持下,身心終究會到達極限,甚至演變成「照顧殺人」的人倫悲劇。「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深度採訪多起照顧殺人案件中的相關人士,傾聽「加害者」的沉痛悲鳴,揭開家庭照護慘烈的現實困境,探尋預防慘案再度發生的可能。★ 名人推薦王婉諭(立法委員)陳乃菁(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景寧(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專文推薦大師兄(《你好,我是接體員》作者)伊佳奇(認知症整合照護
庫存:4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無人知曉的房間:長期照護下,走投無路的家人的自白(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2023/01/30 裝訂:電子書
2007到2014年間,日本每八天就有一起照顧殺人案件;根據本書採訪小組調查,兩成照顧者「曾有過殺害家人、共同自殺的想法」,七成照顧者「因長期照護而身心俱疲」。在台灣,則是十年間發生了近百件的照顧殺人慘案,其中許多加害者選擇在殺人後自殺。 ★內容簡介 「我殺死了我的家人。」 精神壓力 / 睡眠不足 / 身心俱疲 / 絕望 / 經濟困難 / 獨自承擔 / 有苦難言 / 共同自殺…… 家中最有責任感的人,被長期家庭照護擊潰的瞬間。 ▍被長期家庭照護擊潰的瞬間,因愛而生的照護創傷── ●為了不讓母親痛苦,早苗拿來了最鋒利的刀子。被殺害的母親,此時已臥床十二年半,身上卻不見絲毫褥瘡。 ●木村殺了一直深愛著的妻子,他說:「當時應該有能幫助我的人,但是,我獨自一人承受了所有壓力,沒有時間考慮向他人求助。」 ●老後再也無法負荷照顧工作的芳子,殺了腦性麻痺的兒子,她在法庭上供述:「就像慢慢往水杯裡加水,不停加水的話,水最終會溢出來。我也到了極限,無法再承受更多了。」 ▍悉心照護家人的照顧者,卻變成了殺人犯。 ▍他們是最有責任感的「加害者」, ▍悲劇發生,受譴責與制裁的,也是他們。 ● 70歲老人照顧80歲的「老老照顧」 ●為照顧父母而自願犧牲未來的「照護離職」 ●老人照顧病中子女的「老病照護」 ●一人同時照顧多位家人的「多重照護」 ●從自信到絕望,男性照顧者有苦難言的困境…… 家庭照護這件事,愈想努力做好,愈容易將自己逼入絕境。進入「大照護時代」的我們,法律、社會福利制度是否已與時俱進、足夠完善?法庭對於相關案件的審判,是情理法,還是法理情? 2007到2014年間,日本每八天就有一起照顧殺人案件;根據本書採訪小組調查,兩成照顧者「曾有過殺害家人、共同自殺的想法」,七成照顧者「因長期照護而身心俱疲」。在台灣,則是十年間發生了近百件的照顧殺人慘案,其中許多加害者選擇在殺人後自殺。 最初因為愛與責任而承擔起的照護工作,若沒有尋求協助與宣洩出口,在缺乏支援與支持下,身心終究會到達極限,甚至演變成「照顧殺人」的人倫悲劇。 「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深度採訪多起照顧殺人案件中的相關人士,傾聽「加害者」的沉痛悲鳴,揭開家庭照護慘烈的現實困境,探尋預防慘案再度發生的可能。 ★ 名人推薦 王婉諭(立法委員) 陳乃菁(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陳景寧(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52 元, 優惠價:1 25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