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篩選商品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257)
電子書 (220)
商品狀況

可訂購 (486)
無法訂購 (991)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80)
無庫存 (1297)
商品定價

$199以下 (64)
$200~$399 (711)
$400~$599 (415)
$600~$799 (128)
$800以上 (159)
出版日期

2025年 (35)
2023~2024 (116)
2021~2022 (114)
2019~2020 (133)
2017~2018 (72)
2017年以前 (993)
裝訂方式

平裝 (919)
精裝 (297)
線裝 (3)
軟精 (12)
盒裝 (9)
桶裝 (3)
適讀年齡

小學高年級 (2)
小學 (2)
國中 (3)
作者

康鍩錫 (15)
潘富俊 (15)
貓小姐 (14)
曹銘宗 (13)
妙卡卡 (12)
以撒‧艾西莫夫 (11)
林西莉 (10)
黎辛斯基 (10)
尼克.連恩 (9)
洪德青 (9)
珍奧爾 (9)
鐘詩文 (9)
Pierre Marchand (8)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8)
葛詹尼加 (8)
蘿賽 (8)
朝井遼 (7)
莎士比亞 (7)
貓頭鷹編輯室 (7)
出版社/品牌

貓頭鷹 (1477)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477筆,9/74頁
數學大觀念:全面理解從數字到微積分的12大觀念
滿額折
作者:亞瑟‧班傑明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3/03/02 裝訂:平裝
國中代數xy、高中三角函數sin cos到大學微積分,這些你曾經學過,卻好陌生的數學,TED演講10,000,000爆高點閱率數學翻轉教育大師,52個數學魔術,帶你完全了解12個重大觀念! ◎美國每個學生都有一本!美國數學協會(AMS)強力推薦!◎《普林斯頓期刊》美國TOP300教授◎賴以威(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超好評推薦序◎作者三度百萬點擊率TED演講,聽眾直呼「原來數學就這樣而已啊!」◎紐約時報暢銷書 橫跨國中到大學,十二個數學重要單元本書涵蓋了以下從國中到大學的所有重要數學章節: 1. 數字的意義2. 代數的變換3. 特別數字「9」4. 排列組合5. 費氏數列6. 數學證明法7. 幾何的推導8. π9. 三角函數10. 根號負一「i」和「e」11. 微積分12. 無窮級數 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講解基礎的數字意義、代數的出現,到使用數字做平面運算的幾何和三角函數,甚至是高等數學思考的無窮級數和微積分的概念等,全部共十二個中學到大學一年級整整七年所學到的重要數學觀念。再搭配五十二個數學小魔術,使你瞭解與實際操作某定理之特殊性質,像巴斯卡定理與費氏數列、黃金比例之間的微妙關係,讓你重新全面理解埋藏在這些數學中的大觀念! 美國數學鬼才教你看到數學規律,求解,更理解!作者被譽為美國數學鬼才,也被票選為美國最佳三百位教授,他曾上過三次TED演講,每一次演講都讓所有的聽眾折服於數學的神奇當中,第一個演講甚至達到六百萬個點擊率。本書為作者的最新作品,將不只教你如何求解得到正確答案,更是教你如何看透數學的規律,全面理解數學的x 與y。 專業推薦(按照姓氏筆畫序): 班傑明站在普羅大眾的立場,精挑細選出兼具趣味與生活的例子,活化了書中每一個章節要討論的數學主題。原本不易瞭解的數學觀念,總是
庫存:3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金融帝國的興衰:從暴發戶到跨國企業,梅迪奇銀行帶你見證資本主義的起源
滿額折
作者:德魯福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19/10/09 裝訂:精裝
歐洲史上第一豪門的金融帝國與致富機密 歐洲史上第一豪門、文藝復興的金主,資助教宗、王室,贊助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梅迪奇家族的財富從何而來? 經濟史泰斗德魯福,進哈佛前曾擔任會計的經驗,使他能以實務技術解讀中世紀財務報表和機密帳本,解密梅迪奇家族如何從暴發戶成為金融帝國,追溯今日的商業制度在500年前如何運作發明。 在德魯福之後,梅迪奇銀行的諸多研究都未能跳脫這本經典的
庫存:1
定價:1200 元, 優惠價:9 1080
讀建築的故事:建築詩人黎辛斯基探索人類史上百座經典建築的理念、技法與歷史
滿額折
作者:黎辛斯基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2/20 裝訂:平裝
帶你走過建築的故事,探索人類歷史上最巨大、實用且傳世久遠的藝術品◎英語世界最優秀的建築作家、國際建築大獎「文森斯庫里獎」得主◎繼《讀建築》後時隔10年又一力作◎跨越建築專業與大眾閱讀的最佳建築入門讀物本書對廣大讀者來說易於理解,對在職建築師來說則充滿智慧。——William Rawn 建築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 建築物與人有著密切的連繫,唯有建築物中有人,建築物才能合理存在。——黎辛斯基建築是你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座建築都反映其時代的美學與技術,是建築理念與工法相互配合與角力的結果。建築詩人黎辛斯基以七十九歲高齡精選了影響深遠且現在還能看得見的經典建築,探索建築理念如何受到社會、技術、經濟和品味變化的影響,且反映人類對於美與秩序的追求,以及最重要的是,建築能持續供人使用的價值。□7000年來最具代表性的百大建築奇蹟本書精選西元前5世紀到21世紀百大建築,包括你我耳熟能詳的萬神殿、聖母百花大教堂、桂離宮、阿爾罕布拉宮、林肯紀念堂、雪梨歌劇院等。從建造背景和技術知識帶領我們探索這些建築的形式結構及其轉變,比如:古希臘與古埃及的柱子、羅馬人發明的拱門、中世紀哥德式建築的創新、伊斯蘭建築的拼貼裝飾,以及文藝復興對古代建築的模仿。□建築是集合眾人之力的時代縮影,且影響久遠這些乘載人類美感與文化的建築,是建築師、工匠、投資者等人合作與妥協的成果,其高昂的造價與巨大的勞動力需求,促進了社會的經濟發展。此外,這些偉大建築不只供人欣賞,建造於8世紀的大馬士革清真寺裡今日仍舊有人做禮拜、每年有無數人到羅浮宮參觀藝術品,紐約公共圖書裡依舊有人在閱讀研究。因為有使用者置身其中、親身體驗,建築的形式與細節得以持續為人欣賞,並在不同時代以復古之姿重生。同樣地,建築也保留足以見證的歷史痕跡,各時代的文化美學技術都以各種形式記錄在我們眼前的建築上。在本書中,讀者將能與作者一同暢遊、思索這些跨世紀、跨文化的建築為何能保存至今且影響著一代代的人。
庫存:5
定價:888 元, 優惠價:9 799
教授的公園夢:打造都市之肺、復育螢火蟲,從零開始的第一本公園生態說明書
滿額折
作者:楊平世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6/10 裝訂:平裝
用生態的力量讓螢火蟲在都市公園現蹤◎第一本台灣都市生態復育全紀錄◎耕耘復育三十年,楊平世第一本都市公園生態說明書如何讓螢火蟲在都市現蹤?大安森林公園如何成為復育台灣魚木、台灣萍蓬草等原生種植物的基地?公園總給人蚊子很多的印象,但大安森林公園為什麼不會有這個問題?台北是台灣人口最稠密的城市,現在的水泥叢林以前曾有螢火蟲飛舞,但在都市化的過程中逐漸消失。在被稱為台北之肺的大安森林公園,正有人為螢火蟲重新打造乾淨的水源、減少光害,讓這塊市中心的大片綠地增添夜晚的微光。從山邊的一個小水漥開始:永建生態園區台北文山區永建國小現址原本只是一個看似單純的水窪,但在興建前現地調查的過程中,發現那竟是有四百年以上歷史的馬明潭古濕地。經過生態教父楊平世與共同調查學者的努力,保留下一塊與永建國小共生的濕地,重新變成完整的生態系。打造台北之肺:如何在都市中實現生態復育?在成為台北之肺前,大安森林公園裡的樹總是長不高,颱風一吹就倒,原本的人工生態池更因為鷺科鳥類棲息嚴重優養化,還充斥外來種魚類。以永建生態園區為起點,楊平世與新成立的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找出讓公園中樹木難以扎根的原因,改善生態池的鳥島問題,更嘗試在公園裡復育曾經在這裡出現過的螢火蟲。螢火蟲回來了,然後呢?本書以位於台北市的永建生態園區與大安森林公園為例,詳細介紹生態復育如何從環境調查開始,一步步重建原有的環境。但是生態復育,不僅僅只有一開始的棲地營造,後續的追蹤與維護都相當重要。本書也收錄大安森林公園與難纏的大理石紋螯蝦之戰,以及在疫情期間風靡全台的鳳頭蒼鷹直播,展示生態復育之後的經營。
庫存 > 10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540 元, 優惠價:79 426
與眾不同的大腦:為什麼我們能理解科學和藝術?電腦與AI會影響大腦的演化嗎?
滿額折
作者:葛詹尼加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6/07 裝訂:平裝
大師親授的大腦科普課,第一本整合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的經典巨著!◎認知神經科學之父葛詹尼加檢視大腦演化與人類的共同演化 我們懂得抽象思考,有同情心與道德感。我們創造藝術、研究自然現象,更發明工具輔助日常工作與生活。是什麼讓我們有了這些能力?為什麼我們喜歡美的東西? 我們對於美與藝術的欣賞,刻在大腦的演化軌跡中。大腦的演化讓我們喜歡規律的事物,讓我們能夠分析藝術的美。演化也使我們的大腦能夠將想像力與現實脫鉤,讓我們有了更強大的創作能力。這些能力在演化過程中讓我們能夠忖度情勢,更可以利用想像的彈性適應不同的環境。科學與迷信,原來有關係? 人類也是唯一能夠理解、思考未知,並試圖解釋的動物。對外界事物存在好奇使我們對於神話、都市傳說還有假訊息有濃厚興趣,卻也同時成為科學的基石。大腦的演化讓我們能夠用邏輯分析這些現象,進一步推進對世界的理解。與科技共同演化的大腦 認知神經科學之父葛詹尼加認為,人類大腦的演化與我們身體各個部分的演化相輔相成:兩足運動讓我們空出雙手,相對的拇指讓我們發展出精細的動作,獨特的喉頭讓我們說話;而我們的腦袋也經歷了其他改變……甚至人類的發明也可能反過來影響大腦的發展:我們發明語言與文字來記錄更多事情,也讓我們的大腦有機會處理更多資訊。然而,電腦、網路與AI究竟會讓我們更加聰明,還是變笨? 本書統整了神經科學、演化學、認知心理學、遺傳工程、人類學、動物行為學和語言學研究,融合社會科學的田野調查,試圖解釋人類與眾不同的真正原因。
庫存:10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570 元, 優惠價:79 450
建中為何是第一志願?:賀翊新校長與建國中學的故事
滿額折
作者:莊德仁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6/07 裝訂:平裝
只有前百分之一的學生才能進的建國中學以自由校風、狂狷精神為榮的建中何時成為第一志願?任期最長的賀翊新校長如何帶領建中從太保學校重返第一。◎雖然不叫一中,卻是臺灣實至名歸的第一中學,建中為何能做到?◎採訪錢復、白先勇、曾昭旭、焦仁和等多位校友回憶帶領建中重返第一的賀翊新校長*有中一中、南一中,卻沒有北一中建國中學今日是臺北市高中的第一志願,也是全臺錄取台大人數最多的名校。賴清德、馬英九、陳建仁、蔣萬安、楊德昌、羅一鈞、賴聲川、蔡明忠、楊照、連加恩等都是建中校友。建中的前身是成立於1898年的第四附屬學校,在日治末期成為臺北第一中學,在戰後「去日本化」的政策下卻沒有跟著中一中、南一中的路線,被第二中學成功取而代之。此外,你知道嗎?*建中居然曾經是太保學校?1949年許多流亡學生隨國民黨軍隊撤退來臺,他們經歷戰爭洗禮,習慣攜帶刀械防身、結黨成派自保,「十三太保」即是有名的外省幫。竹聯幫幫主陳啟禮曾回憶道,為了自保才會在學生時代就加入幫派。當時建中配合流亡學生政策,招收不少免試入學的外省學生,因而成為時人口中的「太保學校」。*聯合招生替建中打造第一志願的不敗之地1950年代初期,建中在校長賀翊新的政策下,學生人數擴張到6500人。賀校長不僅接納學生,也禮賢下士,安置了不少「流浪學者」,將他們聘為建中教師。雖然初期師生之間有過「莫宰羊、哇卡立供(我跟你說)」這些難以溝通的語言問題,但賀校長在白色恐怖與升學主義肆虐的威權時代,打造出「學生至上,課業第一」的自由校風,為建中打下第一志願的基礎。等到時機成熟,當臺大首次公布了入學考試的榜首姓名、畢業學校與各科成績後,首屆臺大師大雙榜首即是建中的畢業生。如此佳績,使建中一舉成為中學生心中的第一,建立了無可動搖的霸主地位。「建中、附中、成功」三校的排名也自此底定。*「升學主義、理工為重」氛圍下的中學教育除了回顧建中從日治末期到戰後初期的歷史,讀者也將看見臺灣的教育如何在冷戰時期強調軍事強國的風向下,走向以理工科為重的風氣,並發展成為重升學而非職業技能的教育觀。而升學主義又如何讓建中以受益者享受光環。同時也能從教育層面認識戰後初期臺灣社會的省籍情結、語言隔閡、升學困境、意識形態……。當然本書更為讀者揭開建中成為第一志願的關鍵時刻,也許其中一個環節改變,今日的第一志願就換人當了。◎校友推薦(依就學時間排序)錢復 前監察院長、蔣經國基金會董事
庫存:7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480 元, 優惠價:79 379
仇外:義和團、種族屠殺、英國脫歐、川普當選,仇外情結的歷史
滿額折
作者:喬治‧馬卡里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6/07 裝訂:平裝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為何我們會恐懼陌生人,排斥外來者?◎榮獲美國安斯菲爾德–沃爾夫圖書獎,表彰其提倡多元、反種族主義之價值◎榮獲伊莉莎白•揚•布魯爾獎,表彰以心理分析拓展對各種歧視偏見之理解◎彭博新聞社2021年度好書入選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反猶、恐同、伊斯蘭恐懼等歧視傾向都有個共通點,就是一種稱之為仇外情結(Xenophobia)的心理。排斥與自己不同者,或對外來陌生事物感到恐懼。此種心態與行為在人類歷史上屢見不鮮,21世紀後越發嚴重,隨著全球化、金融危機、中東和北非難民湧入歐洲,以及中美洲移民向美國前進,西方領導人承受巨大壓力。社會上也出現針對土耳其人、阿拉伯人、非洲人、墨西哥人和穆斯林等少數族群的極端仇恨言論。川普兩度當選總統、英國脫歐、新冠肺炎期間的排斥亞洲人現象,都可說是上述現象之回應。有人用經濟角度來解釋這些仇外行為:資源遭到瓜分、利益受到剝奪,所以才會排斥外來者。但本書作者告訴我們,仇外的理由不僅僅是經濟問題,而是與政治、社會、心理密切交織的結果。*舊概念新詞彙:仇外情結的誕生「仇外情結」自古有之,但這個詞彙真正浮上台面卻在19世紀末。當時遠在東方的中國發生了義和團事件,於是歐洲人將精神醫學界發明的「恐外症」(仇外情結)拿來解釋中國人的行為。他們譴責這種心態,卻沒想過是因自身的殖民侵略才造成此一後果。等到愈來愈多「外來者」從殖民地移入歐洲本土,「仇外情結」才轉為歐洲人對外來移民的排斥,甚至成為一種流行用語。「仇外情結」也與種族隔離、歧視相結合,19世紀的人認為這有利於族群存續,也是人之本性,沒想到卻替20世紀兩次大戰的殺戮埋下伏筆。*人為何會產生仇外的心理本書不僅爬梳仇外情結的歷史,也進一步討論仇外情結的產生過程,以及與歐洲百年來思潮的關係。「仇外情結」可能起自19世紀媒體報導遙遠異國的負面形象或是原始社會的野蠻,繼而在眾人心中植入了「刻板印象」,並透過不斷渲染而與「恐懼」情緒綑綁。「仇外情結」也可能是一種內心防禦機制的啟動,將負面情緒「投射」在「他者」身上,用以擺脫內心的衝突。歐洲理性主義認為人是「獨我」的存在,這與後來興起的民族主義,只關注我族、排斥他族同步發展。而本書將透過康拉德、佛洛伊德、沙特、波娃、法農等人的作品與思想,探討此一心理的演變。*捲土重來的仇外情結今日,全球面臨極右派勢力興起,仇外情結再次回歸,但並非是21世紀,或在2016年
庫存:9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699 元, 優惠價:79 552
與眾不同的大腦:為什麼我們能理解科學和藝術?電腦與AI會影響大腦的演化嗎?(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葛詹尼加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6/05 裝訂:電子書
大師親授的大腦科普課,第一本整合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的經典巨著! ◎認知神經科學之父葛詹尼加檢視大腦演化與人類的共同演化 我們懂得抽象思考,有同情心與道德感。我們創造藝術、研究自然現象,更發明工具輔助日常工作與生活。是什麼讓我們有了這些能力? 為什麼我們喜歡美的東西? 我們對於美與藝術的欣賞,刻在大腦的演化軌跡中。大腦的演化讓我們喜歡規律的事物,讓我們能夠分析藝術的美。演化也使我們的大腦能夠將想像力與現實脫鉤,讓我們有了更強大的創作能力。這些能力在演化過程中讓我們能夠忖度情勢,更可以利用想像的彈性適應不同的環境。 科學與迷信,原來有關係? 人類也是唯一能夠理解、思考未知,並試圖解釋的動物。對外界事物存在好奇使我們對於神話、都市傳說還有假訊息有濃厚興趣,卻也同時成為科學的基石。大腦的演化讓我們能夠用邏輯分析這些現象,進一步推進對世界的理解。 與科技共同演化的大腦 認知神經科學之父葛詹尼加認為,人類大腦的演化與我們身體各個部分的演化相輔相成:兩足運動讓我們空出雙手,相對的拇指讓我們發展出精細的動作,獨特的喉頭讓我們說話;而我們的腦袋也經歷了其他改變……甚至人類的發明也可能反過來影響大腦的發展:我們發明語言與文字來記錄更多事情,也讓我們的大腦有機會處理更多資訊。然而,電腦、網路與AI究竟會讓我們更加聰明,還是變笨? 本書統整了神經科學、演化學、認知心理學、遺傳工程、人類學、動物行為學和語言學研究,融合社會科學的田野調查,試圖解釋人類與眾不同的真正原因。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99 元, 優惠價:1 399
四季腰瘦好吃套書(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滿額折
作者:曹銘宗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4/10 裝訂:平裝
跟著「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產地到廚房,品嘗四季366道台灣美食!‧《蚵仔煎的身世》《一午二紅沙》《吃的台灣史》作者私房美食指南‧2023、2024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最新作品‧FB 36,000粉絲每日三餐必看的飲食攻略‧店家資訊索引帶你找到書中美食的所在不只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專精台灣語言文化,也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 2023、2024年連續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也時常大方分享他吃到的各種美食,目前在臉書有35,000名粉絲每天關注他的美味三餐。 從街頭小吃到經典私房菜,每一道都「腰瘦好吃」 《腰瘦好吃》依照春、夏、秋、冬分為四冊,集結了曹銘宗近十年間寫下的飲食隨筆,以及親自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品嘗台灣美食的四季好滋味 精選當季代表性食材與料理,四季共383道台灣美食,春天嘗鮮桂竹筍與新蒜,夏天享受海鮮與爽口佳餚,秋天大啖土魠、三點蟹,冬天則以薑母鴨、紅糟麻油雞酒暖身。更特別收錄那些你我不知的美味,如夏季的「台灣豬」、秋季的「外島海鮮」、冬季的「台灣牛肉」以及春季的「泡麵文化」,深入探索台灣飲食文化的多元面貌。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王浩一(作家)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馬世芳(作家/主持人)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婉玲(美食作家)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劉克襄(作家)劉書甫(作家)鄭順聰(台文作家)盧怡安(飲食作家)蕭秀琴(作家)謝忠道(居住巴黎飲食作者/臉書巴黎玩家) 推薦語讀曹銘宗的食記就像在看一本台灣飲食的專業調查報告,不只是文字上的味覺冒險,同時具有文化上的洞見,充滿知識性的飽足,餘味無窮。──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關於極致好吃,我都說「么壽好吃」,還能「腰瘦」那就更好了。──王浩一(作家)老師一本年輕耆老的無窮活力,卻
庫存:1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1700 元, 優惠價:79 1343
風物季語:尋味台三線客家餐桌,看見台灣淺山的料理風土
滿額折
作者:蕭秀琴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6/19 裝訂:平裝
客家人如何過日子、落地生根拓展人生、與淺山的四季相映唱和?78篇短文帶你看見台三線客家庄與台灣風土密不可分的關係。◎ 《料理台灣》《料理風土》作者蕭秀琴最新力作 要看見真正的台灣客家庄,就必須知道「浪漫台三線」。這是一段自桃園平鎮到台中新社,全長150多公里,全線依雪山山脈西緣而行的路徑。在此地生活的客家族群,從飲食習慣到年節祭典都有與眾不同的獨特性。客家人在兩三百年前自島嶼西部港口上岸,途經流域丘陵往山區逐漸拓殖所累積傳承下來的傳說,就是本書各篇章訴說的故事。風物詩:體現四季風情的事物 副熱帶島嶼五月即進入了初夏時節,此地自田野到伙房菜園自生的紫蘇蔓生延綿如織錦,山坡丘陵茶園上的小綠葉蟬跳騰。前者衍生了紫蘇梅,後者則造就了膨風茶(東方美人茶),這種脫胎自日常生活、卻具有時代性的風物,從在地飲食到轟動全球,所在多有。在橘園、茶園、竹園和溪流陴塘間隙中的水稻田構築的景觀之間、九降風、日光和山陵造就的微型氣候,讓此地的客家人以菜乾鹹菜乾、蘿蔔乾創造的飲食,深入族群肌理,成為台灣客家人獨特的文化遺產。 寄語:思想情感與季節事物結合的描繪方式,二者合一的寓意寄情 本書以大量的客語形塑風土人情與飲食風貌,因為定義客家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 「沒有客語就沒有客家人」,在這個島嶼上生活的大部分人,靜默不語時很難分辨誰是誰,然而即使聽不懂客語的人也能聽出這個九腔十八調的語言。客語的獨特性創造了某種情調,作者在回鄉生活後重新使用客語並抒寫它,在各個篇章中描述客語音韻,引述客籍作家、諺語和歌詞、詩歌,在詩性中展開客庄牧歌式的田園風光所創造的飲食文化。浪漫台三線:以風物、牧歌和樟之細道逶迤展開的路徑 本書圍繞著客家飲食鋪陳,作者以視覺、聽覺考古,以味蕾穿透客家人的人生價值,像是客家沒有菜尾湯卻有「菜頭菜尾」的概念,在家庭菜園仍然存在的台三線上,起鍋前才去菜園採一把香料一札青菜加到隔夜菜裡,就是一道新菜,豐裕的生活環境,對突然而訪的客人只是多一雙筷子的事。如此環境造就的族群特質與風貌,是硬頸客家人還是風神臭屁有自信,繁複的、非線性的人生,自是以複眼形貌、多重呈現。
庫存 > 10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540 元, 優惠價:79 426
仇外:義和團、種族屠殺、英國脫歐、川普當選,仇外情結的歷史(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喬治‧馬卡里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6/05 裝訂:電子書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為何我們會恐懼陌生人,排斥外來者? ◎榮獲美國安斯菲爾德–沃爾夫圖書獎,表彰其提倡多元、反種族主義之價值 ◎榮獲伊莉莎白•揚•布魯爾獎,表彰以心理分析拓展對各種歧視偏見之理解 ◎彭博新聞社2021年度好書入選 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反猶、恐同、伊斯蘭恐懼等歧視傾向都有個共通點,就是一種稱之為仇外情結(Xenophobia)的心理。排斥與自己不同者,或對外來陌生事物感到恐懼。此種心態與行為在人類歷史上屢見不鮮,21世紀後越發嚴重,隨著全球化、金融危機、中東和北非難民湧入歐洲,以及中美洲移民向美國前進,西方領導人承受巨大壓力。社會上也出現針對土耳其人、阿拉伯人、非洲人、墨西哥人和穆斯林等少數族群的極端仇恨言論。川普兩度當選總統、英國脫歐、新冠肺炎期間的排斥亞洲人現象,都可說是上述現象之回應。有人用經濟角度來解釋這些仇外行為:資源遭到瓜分、利益受到剝奪,所以才會排斥外來者。但本書作者告訴我們,仇外的理由不僅僅是經濟問題,而是與政治、社會、心理密切交織的結果。 舊概念新詞彙:仇外情結的誕生 「仇外情結」自古有之,但這個詞彙真正浮上台面卻在19世紀末。當時遠在東方的中國發生了義和團事件,於是歐洲人將精神醫學界發明的「恐外症」(仇外情結)拿來解釋中國人的行為。他們譴責這種心態,卻沒想過是因自身的殖民侵略才造成此一後果。等到愈來愈多「外來者」從殖民地移入歐洲本土,「仇外情結」才轉為歐洲人對外來移民的排斥,甚至成為一種流行用語。「仇外情結」也與種族隔離、歧視相結合,19世紀的人認為這有利於族群存續,也是人之本性,沒想到卻替20世紀兩次大戰的殺戮埋下伏筆。 人為何會產生仇外的心理 本書不僅爬梳仇外情結的歷史,也進一步討論仇外情結的產生過程,以及與歐洲百年來思潮的關係。「仇外情結」可能起自19世紀媒體報導遙遠異國的負面形象或是原始社會的野蠻,繼而在眾人心中植入了「刻板印象」,並透過不斷渲染而與「恐懼」情緒綑綁。「仇外情結」也可能是一種內心防禦機制的啟動,將負面情緒「投射」在「他者」身上,用以擺脫內心的衝突。歐洲理性主義認為人是「獨我」的存在,這與後來興起的民族主義,只關注我族、排斥他族同步發展。而本書將透過康拉德、佛洛伊德、沙特、波娃、法農等人的作品與思想,探討此一心理的演變。 捲土重來的仇外情結 今日,全球面臨極右派勢力興起,仇外情結再次回歸,但並非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89 元, 優惠價:1 489
腰瘦好吃!(春限定)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曹銘宗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4/01 裝訂:電子書
氣候溫和的春天,適合新鮮、清爽的當季料理! 「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產地到廚房,品嘗84道春季美食。 ◎ 《蚵仔煎的身世》《一午二紅沙》《吃的台灣史》作者私房美食指南 ◎ 2023、2024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最新作品 ◎ FB 38,000粉絲每日三餐必看的飲食攻略 ◎ 春季特別收錄「泡麵」專題,以花式煮法帶你享用世界的特色泡麵 ◎ 店家資訊索引帶你找到書中美食的所在 春天天氣回暖,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許多農產品如茄子、韭菜、竹筍、番薯、蒜頭等,也是在春季最美味。此時的料理一反冬季的濃厚味道,主打清爽與食材的原味。 收錄台灣春季美食101篇,特別附錄泡麵專題 本書依照食物的文化典故、菜色、煮法、餐廳排序,收錄萬里烤玉米、香韭炒新蒜、黑糖粉粿、波蘿蜜茶等當季好食,以及花飛甘露煮、紅燒台灣鯛、鮭魚一夜干等春季海味。春季限定特別收錄宵夜首選「泡麵」專題,從台灣泡麵始祖「雞汁麵」、日本代表「日清」泡麵、韓國辛拉麵、泰國酸辣蝦麵、新加坡撈麵、印尼營多麵、全球網路票選第一名的馬來西亞檳城紅酸辣湯麵等,帶你享受吃泡麵的快樂,同時考察世界的泡麵文化。 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本書作者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他專精台灣語言文化,也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 2023、2024年連續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也時常大方分享他吃到的各種美食,目前在臉書有38,000名粉絲每天關注他的美味三餐。 完整公開美食筆記,教你吃也教你煮 《腰瘦好吃》依照春、夏、秋、冬分為四冊,集結了曹銘宗近十年間寫下的飲食隨筆,照片全部由他親自拍攝,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王浩一(作家) 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馬世芳(作家/主持人) 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 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黃婉玲(美食作家) 葉怡蘭(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79 元, 優惠價:1 279
從考古看甲骨:文字裡的古代中國(野生動物篇)
滿額折
作者:江柏毅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5/06 裝訂:平裝
甲骨文裡的動物和牠們的產地◎清大熱門通識課精華集結◎台大科教中心「甲骨文與金文」專欄延伸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記載了很多古代生活的資訊。但你知道嗎?古代有許多野生動物也都記錄在甲骨文裡。從甲骨文的字形,我們可以和現存的動物相對比,比如大象的長鼻、老虎的橫紋,都呈現在三千多年前的龜甲、獸骨上頭。當然也記載了已經滅絕或從中土消失的動物,供後人想像。本書作者為澳洲國立大學考古學博士。在國立清華大學開設極受學生歡迎的甲骨文通識課,他結合了最新考古挖掘資料與甲骨學,從甲骨文字的造字初義,帶領學生穿越到古代世界一窺那些在中國已滅絕或瀕危的動物。從狐狸、彌猴、黑熊,到神話動物龍與鳳以及名叫「虹」的怪物,讓我們一起從野生動物到想像生物,見證這個令人好奇且興奮的古代世界吧!*大象與人是夥伴還是競爭對手?我們經常使用的「為」這個字,其實和大象有關係。「為」的甲骨文字形是「一隻手牽著象鼻」,表示人在「馴象」,讓大象替人工作,引申為「有所作『為』」的意思。今日亞洲象是瀕危物種,只分布於中國西南和東南亞、南亞一帶。但其實在上古中國許多地方可能都有大象棲息,自古就跟人生活緊密,也因此當人類活動範圍擴大,大象就可能因棲地受破壞而被迫遷徙。*馬來貘不是來自馬來半島?除了受人類的活動影響,古代不少動物都因氣候變遷而滅絕或移居。比如名字很「外來種」的馬來貘曾活躍於中國大地。甲骨文中有個「貘」字,形狀是以略長而彎曲、下垂的鼻子為特色,跟今日貘的外貌相符,卻在古文獻中被認為是大貓熊,這可能跟牠黑白相間的毛色有關。其實,「貘」自古有之,從古代的貘型器皿就可看見今日馬來貘的樣子,而且在漢代早已是民間人士可以養的寵物了,直到唐代都活躍於中原。*龍與鳳是想像還是真實存在?「龍」「鳳」是華人社會最具象徵性的神話動物。不過,「龍」最初是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生物呢?商代晚期金文與甲骨文字裡的龍又隱藏著什麼訊息呢?其實我們現在所見的「龍」形象,是到了宋元時期才逐漸定型的。那麼最早的龍究竟又是什麼?其實「龍」很可能是起源於商代對「蟒」的崇拜,當時華北仍是暖濕適合「蟒」生活的環境。《左傳》中獻給夏王的「龍料理」應該就是「蟒料理」,因為「蟒」的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吃起來像雞肉,也可以當作中藥材。至於百鳥之王「鳳」,可從甲骨文字裡頭上與尾巴的羽毛特徵,判斷是在中國瀕危的綠孔雀。
庫存:3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630 元, 優惠價:79 497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康鍩錫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4/10 裝訂:電子書
台灣廟宇一本通! 精選最具代表性的古蹟廟宇29座,教你重點看懂台灣的廟宇文化。 ◎ 深入介紹台灣最具代表性29 座廟宇的歷史沿革、裝飾特色與最新古蹟分級。 ◎ 帶你全面了解台灣來自泉、漳、粵等地先民的信仰體系。 ◎ 延請古蹟手繪建築達人徐逸鴻、熊藝蘋,以古建築繪圖方式表現廟宇3D結構。 ◎ 18開大版面閱讀友善,清晰呈現廟宇裝飾珍貴細節。 你知道嗎?台灣現今保存的古蹟中,以廟宇為最多,這是因為許多來自閩粵各地的移民在台灣初次落腳時,就帶來了他們原鄉的神祇。也因此從歷史悠久的古蹟廟宇中,才能真正看見台灣不同族群的信仰最為鮮明的特色。 收錄29座最具代表性廟宇,追溯台灣400年開發軌跡 本書收錄台灣最早的佛寺(鹿港龍山寺)、台灣第一座孔廟(台南孔廟)、全國創建最早的媽祖宮(澎湖天后宮)、台灣最大的王爺廟「天下第一府」(南鯤鯓代天府),以及雖非古蹟卻贏得國際藝術地位之三峽長福巖(祖師廟)等29座代表性廟宇,貫穿台灣歷史400年,深入剖析台灣各族裔先民的工藝成就、信仰與社會生活。 收錄作者田調四十年珍貴歷史影像,以遊賞動線導覽廟宇整體結構 作者從積累四十年的大量資料照片中,精選近600張專業建築攝影,帶你全覽廟宇的整體外觀、周圍環境與各角度的外部格局,以及一般信眾難以得見的廊柱上方、匾額、壁畫等裝飾細節。並延請新生代古蹟手繪建築達人徐逸鴻、熊藝蘋,精製29張全面導覽圖,復刻古建築圖繪法呈現廟宇結構,並為每間廟宇畫出正確的參觀動線,帶領讀者鑑賞殿堂與庭廊,並剖析風水環境、建材、風格及裝飾元素等,完全掌握廟宇文化的精髓。 搶救國寶手澤,留存珍貴記錄 在古蹟不斷因無知或不得不之修建,而遭到破壞或改頭換面之餘,作者以四十年的執著,一步一腳印不斷累積記錄。本書即收錄了早期台灣廟宇建築相關各領域的大師代表作,舉凡王益順、陳應彬、陳玉峰、郭新林、潘麗水等等,彌足珍貴。這不只是一本屬於台灣人的代表性神聖建築導覽,更是台灣傳統社會與文化發展軌跡的小縮影。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41 元, 優惠價:1 441
為何信任科學:科學的歷史、哲學、政治與社會學觀點
滿額折
作者:娜歐蜜.歐蕾斯柯斯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4/04/11 裝訂:平裝
科學是什麼?為何我們要相信它? ◎重量級STS學者哈佛教授歐蕾斯柯斯主筆,來自歷史、哲學、政治與社會學的各方討論◎特邀台灣學界STS專業學者陳瑞麟導讀 科學與科技的發展是人類文明發展至今的重要推力,但在社會高度發展之下,文化與政治也開始反向影響著科學的進展,甚至對科學本身提出質疑:歐美對於疫苗的反對聲浪甚囂塵上,世界各地對於核能的態度與認知也莫衷一是,各方論點打著科學與理性的大旗,卻造成愈來愈多的紛爭與歧見,讓科學漸漸失去公信力。為什麼會這樣?科學還值得信任嗎?科學是什麼? 要解開這個問題,就必須從源頭開始尋找答案。本書起自重量級STS學者、哈佛大學教授歐蕾斯柯斯2016年在普林斯頓大學丹納人文講座(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的兩場演講,她首先回顧「科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在時代變遷中的演變,顯示出各個時代對於科學典範的認知其實不斷演變,也藉此提出「為何需要相信科學?」的疑問:當作為圭臬的典範不斷轉變,我們相信的「科學」是否有個單一的目標,又或者是一種社群間的共識?科學還值得信任嗎?來自歷史、哲學、政治與社會學的觀點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本書收錄各方人士從不同角度探究科學值得信任的原因。科學史教授蘇珊・林蒂以歷史的經驗找出科技與科學為何脫節,更提醒我們每天使用的科技都來自科學史上的重大成就。也許可以由此感受到科學「是真的」、「很有用」,從而相信科學。但即便科學與科技掛勾讓科學可信,認可現在科技與科學方法的又是誰?哲學家馬克・藍格提出面對質疑,找出競爭科學理論間共享的前提可能才是找尋答案與共識,讓科學可信的基礎。此外,本書也涵納公共政策與社會學領域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並由主筆歐蕾斯柯斯針對這些看法提出回饋與反論,說明「科學基本上是一種共識」,指出科學社群達成共識的方式(例如學術論文的同儕審查)本身就是科學應該受到信賴的原因。繁體中文版特邀導讀與編排 從回顧科學本質開始,一步步找出科學的信任問題來源,本書是針對科學與社會關係的重要讀本,貓頭鷹此次出版廣邀STS重要學者陳瑞麟導讀,並以特殊編排讓讀者更方便對照評論與回饋。若要了解如何讓科學在現代社會重新獲得信任,這是一本必讀的思辨紀錄。
庫存:4
優惠: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660 元, 優惠價:79 521
建中為何是第一志願?賀翊新校長與建國中學的故事(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莊德仁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6/05 裝訂:電子書
只有前百分之一的學生才能進的建國中學 以自由校風、狂狷精神為榮的建中何時成為第一志願? 任期最長的賀翊新校長如何帶領建中從太保學校重返第一。 ◎雖然不叫一中,卻是臺灣實至名歸的第一中學,建中為何能做到? ◎採訪錢復、白先勇、曾昭旭、焦仁和等多位校友回憶帶領建中重返第一的賀翊新校長 *有中一中、南一中,卻沒有北一中 建國中學今日是臺北市高中的第一志願,也是全臺錄取台大人數最多的名校。賴清德、馬英九、陳建仁、蔣萬安、楊德昌、羅一鈞、賴聲川、蔡明忠、楊照、連加恩等都是建中校友。建中的前身是成立於1898年的第四附屬學校,在日治末期成為臺北第一中學,在戰後「去日本化」的政策下卻沒有跟著中一中、南一中的路線,被第二中學成功取而代之。此外,你知道嗎? *建中居然曾經是太保學校? 1949年許多流亡學生隨國民黨軍隊撤退來臺,他們經歷戰爭洗禮,習慣攜帶刀械防身、結黨成派自保,「十三太保」即是有名的外省幫。竹聯幫幫主陳啟禮曾回憶道,為了自保才會在學生時代就加入幫派。當時建中配合流亡學生政策,招收不少免試入學的外省學生,因而成為時人口中的「太保學校」。 *聯合招生替建中打造第一志願的不敗之地 1950年代初期,建中在校長賀翊新的政策下,學生人數擴張到6500人。賀校長不僅接納學生,也禮賢下士,安置了不少「流浪學者」,將他們聘為建中教師。雖然初期師生之間有過「莫宰羊、哇卡立供(我跟你說)」這些難以溝通的語言問題,但賀校長在白色恐怖與升學主義肆虐的威權時代,打造出「學生至上,課業第一」的自由校風,為建中打下第一志願的基礎。等到時機成熟,當臺大首次公布了入學考試的榜首姓名、畢業學校與各科成績後,首屆臺大師大雙榜首即是建中的畢業生。如此佳績,使建中一舉成為中學生心中的第一,建立了無可動搖的霸主地位。「建中、附中、成功」三校的排名也自此抵定。 *「升學主義、理工為重」氛圍下的中學教育 除了回顧建中從日治末期到戰後初期的歷史,讀者也將看見臺灣的教育如何在冷戰時期強調軍事強國的風向下,走向以理工科為重的風氣,並發展成為重升學而非職業技能的教育觀。而升學主義又如何讓建中以受益者享受光環。同時也能從教育層面認識戰後初期臺灣社會的省籍情結、語言隔閡、升學困境、意識形態……。當然本書更為讀者揭開建中成為第一志願的關鍵時刻,也許其中一個環節改變,今日的第一志願就換人當了。 ◎校友推薦(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36 元, 優惠價:1 336
我們可以透過閱讀學習情感嗎?百年來,經典兒童文學如何引導孩子認識感覺、學習情緒
滿額折
作者:烏特.佛瑞維特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5/08 裝訂:平裝
從兒童文學出發,跨越時代理解孩子,認識自己📖兒童文學研究與情感史的必讀之作📖耶魯大學德國歷史系、柏林自由大學名譽教授佛瑞維特主編📖重量級人文社科跨領域比較分析典範作品📖前版書名:《情感學習》你是否曾忘了小時候讀過的小說情節,卻依然對某些閱讀時的情緒與感受記憶猶新?那些感覺,可能深深影響你日後如何理解「悲傷」、「恐懼」、「快樂」、「愛」或「痛」這些情緒與情感。童書與兒童文學,為我們尚未經歷、還不明白的世界,提供了經驗的舞台。我們在大人打造的書本中,透過閱讀與故事,認識我們的感覺,甚至主動產生新的詮釋。以經典兒童文學為橋樑本書主要由十二篇章節組成,每章標題以小說人物為開頭,探討單一具體的情緒與情感。我們將看見這些來自19至20世紀的德、美、英、荷、法、義、挪、俄、瑞典、瑞士、印度,共一百多本暢銷兒童文學與三十本教養手冊,如何傳遞情感的意義,引導兒童學習情緒。這些情感,在跨時代與文化中,有各自的詮釋,兒童在閱讀時也會產生自己的模仿與理解。像是在《彼得潘》裡看見親子之情,在《蒼蠅王》中學到「羞恥」、「痛苦」與「同理心」,在《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中懂得何謂「分離焦慮」;或是曾經被鄙視的「膽小」,在《綠野仙蹤》裡有了新的詮釋,獅子成為第一個膽小男孩的榜樣。兒童研究的黃金年代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是人們對兒童情感的討論,最蓬勃發展的黃金歲月。早期學界的討論將兒童當作實驗的觀察研究對象,當時許多兒童文學的創作也會參照這些關於童年、育兒的教育和心理學知識來創作;同時間,大量的教養手冊和指南文學也都在爭先恐後告訴家長該如何養育孩子,引導他們的情感。到了20世紀關心的重點來到親子關係的互動,孩子和家長都是在變動中學習。然而,不管研究如何轉向,這一百多年來,人類開始將兒童視為獨立於大人的個體,有自己的情感,能夠教育和引導,逐漸往社會期待的「健全合適」人格發展。從人類心智到情感教育本書認為情緒、情感是由文化塑造,與我們身處的社會環境、政治經濟相互影響。透過豐富的歷史研究,旁徵博引文本分析、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與社會學等知識,從「兒童」出發,我們可以看見不只教養與教育的跨時代進展,也可以認識我們對人類情緒、情感與心智的想像。近幾年,面對許多來自心理困境、同儕互動的社會問題時,情感教育成為了大家急於了解、著力的地方,或許可以從19世紀以來,人類共同為這些教育和教養問題的煩惱與思辨中,理
庫存:5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680 元, 優惠價:79 537
我繼承了一座莊園(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保羅托迪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5/08 裝訂:電子書
等待多年,他終於得到了屬於他的遺產, 但是他不知道,很快他將會失去一切…… ◎ 全球銷破百萬本暢銷作《到葉門釣鮭魚》保羅.托迪人生倒數代表作 ◎ 英國幽默文學「波林傑.人人文庫.沃德豪斯獎」(Bollinger Everyman Wodehouse Prize)得主新作 ◎ 細緻描寫英國殖民時期崛起的貴族,令人難以想像的奢華生活。 ◎ 特製「保羅托迪六部曲」人物關係表,讓你看見書中主角更多精彩故事 終於盼到的龐大遺產,卻是噩夢的開始 艾德出生於英國豪門中,向來不管事,被教育成只需優雅地品味生活。父親過世後許久,他終於收到通知遺產稅處理完畢,他可以接收那座貴族莊園了。 沒想到,除了莊園內住進一名陌生老婦,讓他備感焦慮。連律師也突然說:因為父親的天文債務,莊園保不住了。艾德想力挽狂瀾,天天在銀行間奔波,開始面對現實的世界。這個消息似乎已經傳遍鄰里,各方土狼皆對這個土豪地產虎視眈眈,無所不用其極想要在艾德最落魄的時候咬他一口。 即將一無所有的他,要如何看待往後的人生? 艾德常常在想,為何他不能像父親一樣,鎮日在豪宅內散步,於長廊裡喝著不知何時結束的下午茶?為何他不能順利地接收這些遺產,一樣慷慨的救濟佃農,並且每年春天都舉辦盛大的野雞獵宴?這座莊園,以及這座莊園所代表的時代,那個養育艾德的時代,真的就這樣一去而不復返了嗎?現在,艾德面對的,又是什麼樣的未來? 《到葉門釣鮭魚》作者又一力作,帶你看見豪門崩落的人生百態 繼暢銷鉅作《到葉門釣鮭魚》後,作者以豐富的人生經歷架構了這本《我繼承了一座莊園》,帶你看見殖民時崛起的英國貴族,如何在現代社會中逐漸走向衰亡,以及豪門崩落時充滿算計的人生故事。最後又似乎意味深長地向讀者提問:人看似失去一切時,真的什麼都沒有了嗎? 國外好評推薦 「這是本描寫衰頹與毀滅的小說,但帶給讀者的卻是堅強多於感傷,而且意外的動人。」 ──《泰晤士報》 「托迪的小說中更迷人的共通點是,原本負面、糾結的情緒,總能隨著故事的進行,慢慢煙消雲散…」 ──《文學評論》期刊 「保羅.托迪又寫了一本角色刻劃精彩無比的好小說。」 ──《私藏愛書》網站 「優雅的黑色喜劇。」 ──《好書導讀》網站 「近年來最出色的作家之一。」 ──《每日快報》 「托迪早在他的首部作品《到葉門釣鮭魚》就讓我們體會到,他是個才氣縱橫的作家。」 ──《週日郵報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94 元, 優惠價:1 294
那些你不懂的(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保羅托迪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5/08 裝訂:電子書
繼《到葉門釣鮭魚》後,保羅托迪深入描寫愛 × 恐怖主義的最新力作! ◎ 英國現象級暢銷小說《到葉門釣鮭魚》保羅‧托迪最後遺作之一 ◎ 英國「波林傑.人人文庫.沃德豪斯獎」(Bollinger Everyman Wodehouse Prize)得主新作 ◎ 英國亞馬遜四顆星評鑑、美國亞馬遜四顆半星評鑑 ◎特製「保羅托迪六部曲」人物關係表,帶你完整看見系列作環環相扣的龐大故事架構。 自暴自棄的他,加入了一場無聊的賭局…… 一名從阿富汗反恐戰爭退役的英國士兵,因為酒肉朋友的一個賭局,在深夜迷霧中徒步從倫敦趕往百公里外的牛津。一路上,他不停思索為何自己的人生會如此失敗,退役後,不僅脾氣變幻無常,毀去各種人際關係,甚至也毀了與女友常相廝守的承諾,日漸沉浮於賭博與酒精之中……。 人生陷入不可解的謎霧,真的能走出來嗎? 漫漫長夜,他不知道自己將因為一起意外遇到一名來自阿富汗的女子,這名女子的背景將完全勾起他在戰場的那段回憶。在內心發誓保護這名女子的同時,他也將踏上一段殘酷卻非比尋常的人生旅途。 繼《到葉門釣鮭魚》後反向書寫中東主題,帶給你另一齣黑色人生悲喜劇 以詼諧荒誕筆法撰寫暢銷小說《到葉門釣鮭魚》的保羅托迪,在這個故事中,繼續從相互理解的可能性,切入他一直關心的中東議題。描寫在伊斯蘭與西方國家的衝突中,具有不同信仰的平凡人物,在經歷戰爭後所背負的傷痛。當他們在戰場外彼此相遇,會發生的是原諒還是悲劇? 【溫暖推薦】 吳維寧(以色列自由作家) 張桂越(「周刊巴爾幹」總編輯) 張翠容(《中東現場》作者) 張鐵志(作家) 【國際媒體好評】 「保羅.托迪顯然勢不可擋……作者的溫暖和好奇充滿了感染力,要是不相信他,就顯得太失禮了。」 ──《週日泰晤士報 》 「探討恐怖主義的政論書不計其數,但以小說形式作探訪的空間可能更大,保羅‧托迪 這部遺作,鑽進了有關人物的心理活動,不僅是恐怖分子,也有反恐軍人,以及戰爭受害者之間的互相糾葛、關係張力,重回到人性層面,總比標籤、刻板認知來得觸動。 究竟你與我有何分別?就在轉念之間。我較喜歡這部作品的英文原名「More Than You Can Say」,沒錯,這個世界的確難以言轉,荒謬得令言語也變得蒼白。用文學去了解恐怖主義,或許會帶來新的體會。」 ──張翠容(《中東現場》作者)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52 元, 優惠價:1 252
腰瘦好吃!(春限定)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滿額折
作者:曹銘宗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5/04/03 裝訂:平裝
氣候溫和的春天,適合新鮮、清爽的當季料理!「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產地到廚房,品嘗84道春季美食。◎ 《蚵仔煎的身世》《一午二紅沙》《吃的台灣史》作者私房美食指南◎ 2023、2024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最新作品◎ FB 38,000粉絲每日三餐必看的飲食攻略◎ 春季特別收錄「泡麵」專題,以花式煮法帶你享用世界的特色泡麵◎ 店家資訊索引帶你找到書中美食的所在 春天天氣回暖,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許多農產品如茄子、韭菜、竹筍、番薯、蒜頭等,也是在春季最美味。此時的料理一反冬季的濃厚味道,主打清爽與食材的原味。收錄台灣春季美食101篇,特別附錄泡麵專題 本書依照食物的文化典故、菜色、煮法、餐廳排序,收錄萬里烤玉米、香韭炒新蒜、黑糖粉粿、波蘿蜜茶等當季好食,以及花飛甘露煮、紅燒台灣鯛、鮭魚一夜干等春季海味。春季限定特別收錄宵夜首選「泡麵」專題,從台灣泡麵始祖「雞汁麵」、日本代表「日清」泡麵、韓國辛拉麵、泰國酸辣蝦麵、新加坡撈麵、印尼營多麵、全球網路票選第一名的馬來西亞檳城紅酸辣湯麵等,帶你享受吃泡麵的快樂,同時考察世界的泡麵文化。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本書作者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他專精台灣語言文化,也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 2023、2024年連續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也時常大方分享他吃到的各種美食,目前在臉書有38,000名粉絲每天關注他的美味三餐。 完整公開美食筆記,教你吃也教你煮 《腰瘦好吃》依照春、夏、秋、冬分為四冊,集結了曹銘宗近十年間寫下的飲食隨筆,照片全部由他親自拍攝,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王浩一(作家)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馬世芳(作家/主持人)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婉玲(美食作家)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劉克襄(作家)劉書甫(作
庫存:2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399 元, 優惠價:79 315
  • 1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7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