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者」一書為「混蒼生」思想系列的書籍其中之一,主要就是針對「混沌悟」部份的加強寫作,與「混蒼生」一書不同的是,「索引者」是定義「索引學」這種學問的「首發」書籍,讓大家知曉世界上還有一種知識學問科目叫「索引學」。精通「索引學」的人可以輕鬆達到「第八感生滅」境界的知識學問修習,輕易看破各種人世的知識學問關節所在,進而基礎於其上來延展出各種可能性,而精通「索引學」的人也稱為「索引者」,本身就是一個知識「宇宙黑白洞」或「漩渦暴風」之類的「矛盾融合」存在。只需要正確的相關實驗數據資料形成的資訊,就可以自行拓荒研發出解決之道,是一門不太容易練成的知識學問技藝,至少沒個10年以上的「自我思考」經驗技藝熟練能力的輔助,可能達不到修習「索引學」有所成就的水準,是屬於「研發」、「設計」、「顧問」、「資詢」…等,需要一把年紀才可能坐鎮有所成就的職銜者才需要擁有的學問。廢話不多說,有興趣了解,「混蒼生(Nature Mind Chaos Life)」思想及精通「索引學(Indexology)」的人,才需要閱讀本書的內容,希望對所有仍處於眾生相煎人世的無奈人群有所幫助,這是我不吝寫作「索引者」的原因。
※圖書簡介本書內容以詩詞體裁紀錄作者耄齡在北美生活點滴,採紀年方式。正是:往事過烟雲,今已耋老人,生活多少事,點滴望留痕。This book is dedicated to my familyHolly,Anna,Joe,Emilie,Joy,Eric,Scott,Ellie,Sheree,Jon,Ruby,Patricia,Zach,Lucy,Julian。
●序言●“我衷心希望,飛虎隊的旗幟能夠永遠飛揚,並成為太平洋兩岸偉大的美中兩國人民共同奮鬥的象徵,永被銘記。” - 克萊爾•李•陳納德 陳納德將軍,我的外祖父,在1949年寫了一本述說其經歷的自傳。上面 的句子就是自傳的結語。當我們紀念飛虎隊成立80周年時,也藉此回顧他偉大成就的原因。 我的外祖父工作賣力並克服許多困難。他其中一項特質就是永不放棄所堅信的,也不輕易滿足,總認為可以做得更好。 當他決定去中國時,他給弟弟寫了一封信:“生活周而復始,生活必須在成就中找到方向。當一條眾所周知的舊路徑被阻塞時,必須開闢一條新路徑。”他離開家人去中國時,告訴他們他將離開三個月,卻待了8年多。當到達中國時,他被眼前的破壞景象感到驚訝。他看到了一個面對強大敵人卻毫無防備的民族,但也看到了一個永不放棄、願意戰鬥到最後的民族。他知道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虎隊成立80週年是中美兩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它表明人們拋開政治分歧,為共同目標而努力的重要性。 飛虎隊在中國取得第一場胜利之前美國和日本就已開戰,但這些勇士繼續為中國戰鬥了七個月。他們與中國人建立的關係持續了一生。我們現在是他們的聲音。許多中國人和美國人在戰爭中共同犧牲了生命,我們必須透過他們的鮮血建立聯繫,為我們的子孫後代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前言●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二戰日本侵華戰火煙硝早已散去,但許多英雄事蹟至今仍然被人們傳頌。1930年代,日本軍力雄厚,中國根本不是對手。但是幸運之神似乎同情中國,賜給她一位與中國毫無關聯的外國人–退休的美國上尉戰鬥機飛行員Claire Lee Chennault(中文名陳納德)。陳納德的軍旅生涯並不如意,且有慢性病的問題,例如長期受到引擎噪音影響,聽力受到損傷。陳納德熱愛飛行,在20世紀初轟炸機理論為主流的年代裡,陳納德就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提倡戰鬥機追擊術,但他的創新思維並未獲得重視。 當時中國最高統帥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給退休的陳納德一封邀請信。這封信從此改變他的命運,也改變了中國的命運。我們製作這一本畫冊,向陳納德將軍、飛虎隊以及所有願意流血與失去生命的人致意,因為他們的犧牲奉獻,讓我們今天得以在民主的國度裡呼吸自由的空氣。 利他之美基金會 – 創辦人楊宜誠●跋文●On 4 July, 1942, the AVG was disbanded and replaced by the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