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鄧紫棋 首部科幻小說「啓示路」熱銷預購中!!
篩選商品
縮小範圍
搜尋結果 /

潘光哲

64
1 / 2
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
滿額折
出版日:2006/05/0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三民書局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 「華盛頓與櫻桃樹」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那麼,華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知道這個故事的呢?這本小書,既要揭開這個問題的謎底,也要講述美國國父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的形象,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流傳廣佈的故事。 「華盛頓神話」在近代中國綿延繁衍,千樣萬態,既讓美國式的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成為人們進行政治思考的思想刺激,更為「國父」形象的誕生,提供了取材模仿的靈感。而這正啟示
優惠價:79 126
庫存 > 10
學術大師的漏網鏡頭:中研院名家史話,你不知道的蔡元培、胡適、傅斯年、陳寅恪、董作賓、顧頡剛……
滿額折
出版日:2021/01/05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臺灣商務  裝訂:平裝
SSR出沒!有神快拜! 胡適、蔡元培、傅斯年、陳寅恪、董作賓、顧頡剛、張玉法…… 從近代中國到當代臺灣,看這群人如何撐起學術界的一片天! ───解密中研院的名家軼事,勾勒華人學術圈的發展輪廓─── ? 獨家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江仲淵│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粉專創辦人 陳建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劉維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謝
優惠價:79 316
庫存:2
胡適全集:齊白石年譜
滿額折
出版日:2023/12/05 作者:潘光哲-主編  出版社:中研院  裝訂:精裝
胡適(1891-1962)在廿世紀的華人社群裡,始終佔據著樞紐的領航者位置。環繞著胡適的話題,從來不曾間斷,說明了他永遠是人們感到興趣的人物。可以說,在瞻望我們未來進程的時候,胡適的生命旅程與思想世界,都是永不枯竭的「思想資源」。然而,胡適自身遺留的文字遺產,卷帙浩繁,實是令人望洋興嘆;更由於眾所周知的政治因素,胡適個人的檔案資料與相關文獻,分散於台灣海峽兩岸(乃至於世界各地),利用匪易。位於台北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承乏紀念、宏揚胡適思想與精神之責,整合分散於各方的胡適史料檔案資料,責無旁貸;目前胡適紀念館已經建立利用電腦網路檢索的「胡適檔案檢索系統」,讓與胡適相關的史料,愈形方便整理與應用。「胡適研究」的成果得以推陳出新,自須以堅實的胡適史料為基礎,讓胡適在歷史長河裡貢獻過的心血,還他一個本來面目。基於這樣的信念,自從2013年開始,胡適紀念館發動新版《胡適全集》的編輯出版事業,以「精益求精,後來居上」為目標,期可為學界提供最完整(毫無刪易)與最精確(匯總各種版本,進行編校)之胡適著作文本,以便利用。新版《胡適全集》既擬刊布胡適生前已出版之著作單行本的最佳版本,更致力發掘胡適未曾集結之文章著述,依據主題,期可總匯為一帙。胡適紀念館期望,無論對學者或對一般讀者而言,新版《胡適全集》都是他們研究和親近胡適最為方便與準確的依據,讓胡適的思想遺產,日新又新。
優惠價:85 425
庫存:2
經世與實業:劉廣京院士百歲紀念論文集
滿額折
出版日:2022/09/21 作者:黎志剛; 潘光哲-主編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收錄十九位當代歷史學者聚焦近代中國之專論,書末併附劉廣京先生學述及其履歷著作表。★紀念以十九世紀中國史研究獨步史壇,從內在探索中國如何在舊秩序崩解後成為「近代中國」的史家劉廣京先生。序〈緣起〉/潘光哲 2021 年,適逢中央研究院院士劉廣京(Kwang-Ching Liu, 1921-2006)教授百年冥誕;這部論文集是廣京先生的故舊門生謹懷敬意,奉獻紀念的成果展現。 最初,在2016 年廣京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時候,門生黎志剛教授發起這項紀念事業,並得到中央研究院王汎森院士、陳永發院士的支持,汎森院士尤為關懷備至,在在鼓勵編輯事業的進行。志剛教授廣邀同懷致敬意念的學界同仁,以成其業,迴響熱烈。不意,天喪斯文,文稿尚未匯集完全,全帙有待殺青之際,志剛教授意外於2021年4 月英年早逝,史林君子,悲憾無已。個人深受廣京先生提攜,有幸與志剛教授系出同門,彼此情誼濃郁,完成先行者之志願,絕對義不容辭。敬蒙史界前輩同仁信賴,個人得以接手這項事業,願能紀念告慰廣京先生和志剛教授在天之靈。 本書定名為《經世與實業:劉廣京院士百歲紀念論文集》,當然不能涵括廣京先生氣象宏大的史學全景。然而,「經世」和「實業」,始終是廣京先生關懷備至的課題。蓋中國現代意義「實業」之發展,與傳統「經世」意向,有若輪之二軸,彼此互存共力,方可驅動前行於美善未止之境。一旦失調,必至輪傾車覆而後已。正如廣京先生以史家客觀而宏大的視角,就李鴻章倡言的「官督商辦」企業方案為例證,提醒我們,李當時對於商人作用的眼光,與經世學者魏源早在1830 年代「官告竭,非商不為功也」的看法,實在可以媲美。較諸後世基於多重目標而將「官督商辦」企業(及其從業者)「漫畫化」乃至「妖魔化」的筆法,浸潤人心,馴至今日動輒將官府中人委商興利的舉措冠以圖利商家的罪名,竟還可以激動一時視聽,沸沸揚揚。廣京先生的慧眼,其實不是沒有現實意義的。也就是說,廣京先生的史學本身,就寄寓著無限的「經世」意涵。即便本書收錄的專論,未必率皆集中於斯,闡釋其間精義;只是,各方史家俊彥立足史學本分,奉獻一己心血,從不同的視角解析述說近代中國歷史進程的方方面面,正也是法式廣京先生史學的一種展現方式。 編者匯集文稿,考慮本書作者分處寰宇各地,行文自有風格,故不強為統一,但求本其理路,自成規範。書末敬附略述廣京先生學術文稿與著作目錄,有心之士倘願一窺廣
優惠價:9 648
庫存:2
中國現代史(增訂五版)
滿額折
出版日:2016/02/05 作者:薛化元; 李福鐘; 潘光哲-編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裝訂:平裝
現代中國歷經了長久的戰亂紛擾,最終演變為兩岸分治的局面,對於這段歷史的發展,其中的合縱連橫、談判妥協及民生的疾苦、社會的演變等,身處現代的我們,實應有深刻的體認與瞭解。 本書除詳盡論列中國現代歷史的發展外,並具有與坊間一般論著不同的特點:一、雖也以國民黨的發展為主軸,但在國共關的演變上,亦著墨甚多;二、除了詳述二次大戰後臺灣的發展之外,對於中國大陸政經演變,也有詳細的說明。全書不落俗
優惠價:79 284
庫存 > 10
李亦園先生訪問紀錄
滿額折
出版日:2024/03/01 作者:潘光哲-編著; 訪問; 潘彥蓉-紀錄  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裝訂:平裝
【本書簡介】李亦園先生民國20年(1931)生於福建泉州。17歲(1948)來臺,就讀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師事李濟、凌純聲、芮逸夫、董作賓、石璋如等人。自1953年畢業之後,進入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走上學術研究之路,後再赴哈佛大學留學,成為臺灣人類學界的奠基者。1984年因為在臺灣土著文化、華僑社會、宗教與儀式行為、中國民族、社會與文化,以及在人類學理論與方法之研究方面貢獻卓著,當選中研院院士。先生除了從事學術研究之外,還多方參與學術行政、教學工作、雜誌編纂,並撰文針砭當前的社會、文化問題,其中尤其重要者乃經營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規劃研究方向;創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培育人才;以及參與蔣經國學術交流基金會,推動學術研究與國際學術交流。先生於2002年底開始接受本所訪問29次,詳述畢生經歷與學術生涯的起伏轉折。稿成之後又往復修改、定奪,並親自增補照片。本書不但是先生個人成長之紀錄,亦為時代的重要見證。
優惠價:9 792
庫存:1
沒有顏色的思想:殷海光與自由主義讀本【臺大九十週年校慶版】
滿額折
出版日:2018/10/01 作者:殷海光-著; 潘光哲-編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裝訂:平裝
殷海光向被公認為台灣自由主義知識人的典範。他以繼承與宏揚「五四」思想文化遺產為志業,提筆為劍,投注心力於鼓吹民主自由的實踐路向,對黨國威權體制製造的愚昧與壓迫,始終長鳴異議,非僅激盪人心,更可啟人深思。 本書以殷海光闡釋自由主義理念的思想關懷為主題,以仍具現實意義並能激發讀者思考的原著為原則,收錄其著述精華十五篇,匯為一帙。編者潘光哲於每篇選文設計了「解題」與「延伸閱讀」兩個單元:前者摘述各文論說
優惠價:9 432
庫存:1
殷海光與自由主義 (家用版DVD*8 + 演講手冊)
滿額折
出版日:2013/12/01 作者:顧忠華; 潘光哲; 蕭高彥等主講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裝訂:平裝
自由思想者――殷海光,其「不與時人彈同調」的風骨 直至今日,仍召喚著這個時代的理想主義者,走上通往他的道路 殷海光教授以「自由思想者」的自我定位,發揮五四精神,在教學之餘,舉其如椽大筆,闡揚義理,批評時政,針貶社會。雖享年僅及49,就當今《殷海光全集》蒐羅所及,已有《中國文化的展望》等專著三種,學術與思想論文三集,政治與社會評論三集,《到奴役之路》等譯著四種,書評與書序二集,雜憶與隨
優惠價:9 1800
庫存:1
新民說
滿額折
出版日:2011/10/10 作者:梁啟超 著; 黃克武; 潘光哲 主編  出版社:文景  裝訂:平裝
十九世紀中葉以來,帝國主義帶給中國的威脅,曾無已時。梁啟超從世界歷史的趨勢著眼,結合西方現代文明與中國傳統智慧,申論中國如何以「新民」之道,回應帝國主義的侵略,開啟中國文明的再生契機。
優惠價:95 266
庫存:2
傅正《自由中國》時期日記選編
滿額折
出版日:2011/05/0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裝訂:平裝
選錄整理傅正(1927-1991)在一九五八年一月九日至一九六○年九月二日之日記。本書是傅正親聞歷見的紀錄,對研究他個人這段時期的生命史、《自由中國》雜誌和一九五○年代的台灣史,都是最基礎的史料之一。
優惠價:9 270
無庫存
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
滿額折
出版日:2021/12/0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裝訂:軟精
本書是漢語世界第一部閱讀史專著,初版榮獲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中山學術著作獎」(2015);現經修改再版,彌失正誤,愈形完整,當可以較臻理想的面貌,奉獻史林。作者取徑閱讀史,以具體的個案,「濃描細寫」晚清士人尋覓接受西學的讀書歷程,從而為西學究竟如何東漸,拓展愈形精致的知識視野。在西力東漸的大背景下,有心知悉世事時局的晚清士人,開展追求世界知識的事業,追索與西學相關的書報,猶如進入一方積蘊豐富的知識倉庫。士人漫步其間,覽其美富,入目所及,既增廣見聞,亦可汲引繁富多樣的思想資源;他們的閱讀實踐,大有改變。讀書求知固是樂趣無窮,士人讀書世界的變化擴展,有賴物質條件的配合,否則難免遭遇「書本地理學」的障礙;先行者意欲建立讀書秩序的努力,又承受既存價值系統的挑戰反擊。士人閱讀致知的理由,更與一己的功名之路,息息相關。當讀書成為「生意」,書本的生產、流通、消費與閱讀,自然與文化市場的運作邏輯脫離不了關係。本書扭轉了既存的歷史成見,具體顯示晚清士人求索西學,閱讀求知的個體經驗和思想回應,諸相並呈,錯綜複雜,不該被後世的史學工作者一刀切平;西學東漸的歷史過程,實非水到渠成。本書藉閱讀史的取向,對如何描摹晚清中國的歷史圖象,展示了別顯新態的獨特風華。
優惠價:9 450
無庫存
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簡體書)
87 折
出版日:2020/03/0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裝訂:平裝
《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 是漢語世界的第一部閱讀史專著。作者以具體的個案,“濃描細寫”晚清士人尋覓接受“西學”的讀書歷程。
容忍與自由:胡適思想精選
90 折
出版日:2009/04/0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南方家園文化  裝訂:平裝
胡適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提倡懷疑主義,並以《新青年》月刊為陣地,宣傳「民主」、「科學」。胡適同時也是「五四運動」的領袖之一,更是首位提倡「白話文」的學者,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九一七年返回中國的胡適,面對風雲變幻莫測的政局,認為在從事政治改革之前,應先致力於文學、思想、社會的改造,所以他一度主張不談政治,不幹政治。不過,當胡適在一九一九年六月接
何妨是書生:一個現代學術社群的故事(簡體書)
滿額折
出版日:2010/01/0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裝訂:平裝
一群書生聚集“中央研究院”,留下多少逸事篇章:蔡元培、胡適、丁文江、傅斯年、郭沫若、趙元任、陶孟和、董作賓、李濟、顧頡剛、吳?、周一良、王叔岷、王世杰、郭廷以、雷震、王世襄、費正清……這些曾經與“中研院”有過緣分的讀書人,他們為學問而執著追求的悲喜故事,他們對社會事務孜孜關懷的入世情懷,成為后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何妨是書生:一個現代學術社群的故事》依據多方面史料,輯錄“中研院”大事及組織規程,并配
優惠價:87 136
無庫存
中華民國專題史‧第二卷:文化、觀念與社會思潮(簡體書)
滿額折
出版日:2015/04/0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裝訂:軟精
七十位專家,十八個專題,重構民國歷史,兩岸四地歷史學者首次合作完成。《中華民國專題史·第二卷:文化、觀念與社會思潮》叢書的第二冊,著重研究民國建立後,民國的文化脈絡和發展演變,以及當時的主要的社會思潮,分析民國的文化發展與思潮之間,以及思潮與政治發展趨向之間的複雜關係。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優惠價:87 616
無庫存
「華盛頓神話」與近代中國政治文化
88 折
出版日:2020/07/0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國史館  裝訂:精裝
本書探究孫中山被尊崇為國父的緣由。華盛頓為美國開國元勳之一,且有國父之稱。嗣後,孫中山先生被尊崇為國父,經作者探究,似仿華盛頓的先例,由此引述晚清知識分子對華盛頓的認識,為中國民主思想發展史之重要一章,並對孫中山先生的歷史意義提供新視角。
 
創造近代中國的“世界知識”(簡體書)
滿額折
出版日:2019/07/0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裝訂:精裝
在近代東亞世界,西學東漸,凡是有心知曉世事,探究世變由來,思考因應之道,共向同循的,乃是可以名之曰追求“世界知識” 的思想道路。畢竟,在時人具體身處的生活世界裡,確實存在著前所未知的知識天地,或是寰宇情勢,或為新興學問,乃至於新式傳播媒介提供的訊息,好似廣袤無涯,總可吸引有心好奇之士探其究竟,明其奧妙。他們就像是進入了一座包羅萬象的“知識倉庫” ,只要願意信步直入,披卷展讀,隨意閱覽,各色信息、思
優惠價:87 512
無庫存
黨國體制的批判-自由中國選集6
90 折
出版日:2004/11/0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稻鄉  裝訂:平裝
共黨語言可以襲用嗎?吳國楨事件發展中的平議,敬以諍言慶祝蔣總統當選連任,這是國民黨該反省的時候,國民黨應如何領導從政黨員,走向民有、民治、民享的大道。搶救教育危機,建立自由教育必須剔除的兩大弊害,青年反共救國團的健全發展的商榷。為國民黨改造進一言,確立文人治軍制度,謹獻對於國防制度之意見,撤銷軍人之友社。
遙想「德先生」:百年來民主與知識份子的歷史格局
90 折
出版日:2011/12/2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南方家園文化  裝訂:平裝
一九一二年,東亞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建立。中國這個古老的文明,脫離朝代統治,告別專制獨裁,與世界現代文明潮流同波共行,隨後,人類共同追求想望的「德先生」(民主,democracy)在五四運動中正式出場。這場知識與文化的革命,跨越時空,來到一九五零年代的台灣,以此基礎展開對黨國威權體制的論戰,亦影響了一九七O代的保釣運動,成為台灣政治與民主運動重要的思想資源。德先生在台灣,引領著一代又一代的台
胡適全集:胡適時論集(1-8冊不分售)
90 折
出版日:2018/10/05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裝訂:精裝
胡適(1891-1962)在廿世紀的華人社群裡,始終佔據著樞紐的領航者位置。環繞著胡適的話題,從來不曾間斷,說明了他永遠是人們感到興趣的人物。可以說,在瞻望我們未來進程的時候,胡適的生命旅程與思想世界,都是永不枯竭的「思想資源」。然而,胡適自身遺留的文字遺產,卷帙浩繁,實是令人望洋興嘆;更由於眾所周知的政治因素,胡適個人的檔案資料與相關文獻,分散於台灣海峽兩岸(乃至於世界各地),利用匪易。位於台北
近代中國的政治與外交(POD)
滿額折
出版日:2016/01/0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裝訂:平裝
近代中國的歷史變遷,錯綜複雜,政治與外交領域更是倏忽轉易,風雲詭譎。然而,不論是內政經略抑或是外交折衝,往往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衝突矛盾,也難免是力量和利益的競逐交換。得失成敗,一時之間,驟難論斷;身處其境的參與者,在歷史長河裡曾經激起的浪花波濤,卻總可發人深思。本書集結第四屆漢學會議的相關論文而成,各篇作者江夏由樹、吳翎君、松浦正孝、許文堂、陳紅民、陳慈玉、黃自進、潘光哲(依姓名筆劃序),俱為當前
優惠價:9 450
無庫存
出版日:2018/10/05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裝訂:精裝
胡適(1891-1962)在廿世紀的華人社群裡,始終佔據著樞紐的領航者位置。環繞著胡適的話題,從來不曾間斷,說明了他永遠是人們感到興趣的人物。可以說,在瞻望我們未來進程的時候,胡適的生命旅程與思想世界,都是永不枯竭的「思想資源」。然而,胡適自身遺留的文字遺產,卷帙浩繁,實是令人望洋興嘆;更由於眾所周知的政治因素,胡適個人的檔案資料與相關文獻,分散於台灣海峽兩岸(乃至於世界各地),利用匪易。位於台北
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
90 折
出版日:2014/09/0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裝訂:軟精
本書是漢語世界的第一部閱讀史專著。作者以具體的個案,「濃描細寫」晚清士人尋覓接受「西學」的讀書歷程。在西力東漸的大背景下,有心知悉世事時局的晚清士人,開展追求「世界知識」的事業,追索與「西學」相關的書報,猶如進入一方積蘊豐富的「知識倉庫」。
「華盛頓神話」與近代中國政治文化(電子書)
70 折
出版日:2020/07/0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國史館  裝訂:電子書
本書探究孫中山被尊崇為國父的緣由。華盛頓為美國開國元勳之一,且有國父之稱。嗣後,孫中山先生被尊崇為國父,經作者探究,似仿華盛頓的先例,由此引述晚清知識分子對華盛頓的認識,為中國民主思想發展史之重要一章,並對孫中山先生的歷史意義提供新視角。
優惠價:7 350
容忍與自由-胡適思想精選(電子書)
70 折
出版日:2009/05/0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南方家園文化  裝訂:電子書
胡適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提倡懷疑主義,並以《新青年》月刊為陣地,宣傳「民主」、「科學」。胡適同時也是「五四運動」的領袖之一,更是首位提倡「白話文」的學者,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九一七年返回中國的胡適,面對風雲變幻莫測的政局,認為在從事政治改革之前,應先致力於文學、思想、社會的改造,所以他一度主張不談政治,不幹政治。不過,當胡適在一九一九年六月接替《每週評論》的編務之後,他再也無法避免談政治。因此,他決定就若干基本的問題,特別是針對當時思想界的流行風潮,痛下針砭,從此拉開了自己論政的序幕。胡適向來主張「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不過,在共產主義浪潮好似澎湃無已的時候,為了「時代的需要」,胡適不再墨守己律,反而奔波於中國大地,到處宣講「自由主義」。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是廿世紀中國史的大事,在日後的歷史敘述裡,「五四」彷彿象徵著一個不言自明的時代。那年五月四日在北京街頭遊行示威的三千多名學生,點燃了後續全國性的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工人罷工等等社會運動的火種;在那一天之前已是蓬勃而興的思想文化運動(或如約定俗成的提法「新文化運動」),更藉著這場熾烈的社會運動,席捲中國大地,勢不可擋。 本書將胡適所提倡的理念、最精華的文章及言論,系統性的分類、集結,並緊扣台海和國際當前時局發展,羅列三大部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明?」、「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自由?」、「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會?」 做為選文指標,希冀作為當前社會發展的映照讀本,並在詭譎的政治對立及社會亂象裡,引領大眾進入一個新的思考領域。
優惠價:7 252
遙想德先生:百年來知識份子的歷史格局(電子書)
70 折
出版日:2011/12/2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南方家園文化  裝訂:電子書
優惠價:7 224
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電子書)
70 折
出版日:2021/12/01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裝訂:電子書
《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 本書是漢語世界的第一部閱讀史專著。作者以具體的個案,「濃描細寫」晚清士人尋覓接受「西學」的讀書歷程。 在西力東漸的大背景下,有心知悉世事時局的晚清士人,開展追求「世界知識」的事業,追索與「西學」相關的書報,猶如進入一方積蘊豐富的「知識倉庫」。士人的閱讀實踐,從此大有改變。然而,士人讀書世界的變化擴展,往往遭遇「書本地理學」的障礙;意欲建立「讀書秩序」的努力,又承受既存價值系統的挑戰反擊。閱讀致知的理由,更與士人的功名之路息息相關,自然和「文化市場」的運作邏輯脫離不了關係。本書以閱讀史取向而描摹展示的圖像,不僅扭轉了既存的歷史成見,更為如何認識理解晚清中國的歷史世界,提供了另一個思考方向。
優惠價:7 350
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電子書)
60 折
出版日:2022/01/26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三民書局  裝訂:電子書
「華盛頓與櫻桃樹」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那麼,華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知道這個故事的呢?這本小書,既要揭開這個問題的謎底,也要講述美國國父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的形象,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流傳廣佈的故事。 「華盛頓神話」在近代中國綿延繁衍,千樣萬態,既讓美國式的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成為人們進行政治思考的思想刺激,更為「國父」形象的誕生,提供了取材模仿的靈感。而這正啟示著我們,歷史人物形象承載的意義,本來是多元複雜的。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其形象及意涵,會被簡化,會被扭曲,會被轉化為「國家偶像」,儼然神聖不可侵犯。在我們的生活裡,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政治符號與象徵,已經「習以為常」的政治儀式,其實是特定的政治勢力在具體的時空裡建構操弄而成。我們的先祖前輩,可未必認為它們是「理所當然」或是「習以為常」呢!
優惠價:6 96
學術大師的漏網鏡頭:中研院名家史話,你不知道的蔡元培、胡適、傅斯年、陳寅恪、董作賓、顧頡剛……(電子書)
60 折
出版日:2021/01/05 作者:潘光哲  出版社:臺灣商務  裝訂:電子書
SSR出沒!有神快拜! 胡適、蔡元培、傅斯年、陳寅恪、董作賓、顧頡剛、張玉法…… 從近代中國到當代臺灣,看這群人如何撐起學術界的一片天! ───解密中研院的名家軼事,勾勒華人學術圈的發展輪廓─── 為您獨家幕後直擊:原來這些學術大神也有超展開? 在那個權威的時代,敢跟蔣介石「頂嘴」的人,只有他! 到底誰欠傅斯年稿費?居然還逼得他親口「討債」? 女友探班是大忌?被發現之後為何大家都搶著辭職? 第一屆中研院院士選舉開跑!到底是哪些神仙在打架? 創立於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中研院),向來是華人學術圈裡領袖同倫的巍峨殿堂。對二十世紀的華人來說,開創建立現代意義的學術社群,舉步維艱,長路迢迢。中研院的發展歷史,是最好的一頁見證。 走過近百年歲月的中研院,一路上風風雨雨,積蘊了無數的逸事篇章,足可啟迪後世。青史故蹤,深富意趣。作者以第一手的史料,層層解密中研院早期的學術糾葛及重大爭端。 從自由主義者胡適,中研院首任院長蔡元培、《自由中國》雜誌創辦人雷震、史語所創辦人傅斯年、殷商考古專家董作賓、古史辨派代表顧頡剛、美國漢學家費正清,以至陳寅恪、吳晗、何炳棣、王叔岷、劉廣京、張忠棟、張玉法等人,名家薈萃各有專精,治學之餘亦與政治人物互相往來,機鋒處處,誕生許多不為人知的奇聞軼事。他們建立了一整個近代學術圈。本書補實並還原人際網絡,描摹了這頁璀璨歷史的吉光片羽。 想認識中研院的歷史,哲人間的交往,進而勾勒出臺灣、以至華人圈的學術發展概況,本書是不可多得的讀物。
優惠價:6 240
胡適全集:丁文江的傳記
90 折
出版日:2019/12/01 作者:潘光哲-主編  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裝訂:軟精
一、 《胡適全集‧丁文江的傳記》以重新精校出版《丁文江的傳記》爲目標。二、 《胡適全集‧丁文江的傳記》以臺北胡適紀念館1973年增訂版爲工作底本;另參考:《丁文江的傳記》(臺北:中央硏究院,1956)與《丁文江的傳記》(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略予竅校。三、 《胡適全集‧丁文江的傳記》的編輯格式,皆與《胡適全集》各冊相同,不另說明。
劉象山先生訪問紀錄
滿額折
出版日:1998/09/01 作者:陳存恭; 潘光哲  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裝訂:平裝
劉象山先生1911年生於山西盂縣,幼從祖父及名師熟讀經書典籍,十三歲負笈滬濱,入上海大學英國文學系,並即加入中國國民黨,四年卒業北返。民國二十三年協助苗培成先生處理安徽黨務,此後二十餘年擔任地方及中央黨部幹部,民國四十九年榮任考試委員,又二十餘年仍兼任黨職,默默奉獻。本書忠實紀錄先生生平事跡,並附詩文四種,供學者參考。
優惠價:9 225
無庫存
胡適雷震來往書信選集(簡體書)
滿額折
出版日:2014/06/01 作者:萬麗鵑; 潘光哲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裝訂:平裝
《胡適雷震來往書信選集》系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萬麗娟女士,將胡適與雷震之間,自1949年4月至1961年10月,來往的書信147封編注而成。透過這些書信,可以瞭解這段時期臺灣當時的政治、文化氛圍,尤其是有關《自由中國》的內情;也可以瞭解當時雷震、胡適等人私下的交往和情誼。因此,本書作為歷史研究的史料,為讀者提供了關於胡適、雷震與《自由中國》以及1950年代以及1960年代初臺灣政經社會情形的資料。本書作為普及讀物,為讀者更真實地瞭解胡適,尤其是胡適的晚年的活動和思想,提供了窗口。透過這些書信,讀者可
優惠價:87 287
無庫存
近代中日關係史新論
滿額折
出版日:2017/03/01 作者:黃自進; 潘光哲  出版社:稻鄉  裝訂:平裝
近代中日關係學叢書:新境與新論」總序近代以來的中日關係,剪不斷,理還亂,錯綜複雜。特別是兩國俱受西方帝國主義侵略,風疾濤怒,以西方經驗為初始藍本的「現代性」亦由暴力夾帶而來,雙方應接不暇。西方帝國主義的對外擴張侵略,本即是現代世界史的主調旋律,寰宇大地的對應取向與結果,多樣難盡;中日雙方承受之影響與回應方式,自然是這段歷史裡獨特的一頁。然而,隨著日本意欲努力加入帝國主義的霸權隊伍,中國卻首當其衝,
優惠價:9 630
無庫存
近代中國的政治與外交
90 折
出版日:2013/10/01 作者:潘光哲 主編  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裝訂:軟精
胡適與現代中國人權觀念資料彙編
90 折
出版日:2017/03/01 作者:潘光哲-主編  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裝訂:精裝
本書定名為《胡適與現代中國人權觀念資料彙編》,涵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重行編輯整理久已絕版的《人權論集》(上海:新月書店,1930);第二部分,分為兩卷,選錄脈絡相承,確可彰顯人權觀念之重要史料。這些文獻資料,涉及領域多元而豐富,當年確曾引領風騷,擴張開展,導引澎湃的時代思潮。本書選精取要,執此一編,期便利研究與教學工作。
中日戰爭和東亞變局(共二冊)
滿額折
出版日:2018/07/01 作者:黃自進; 潘光哲  出版社:稻鄉  裝訂:平裝
本研討會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蔣介石研究群、英國劍橋大學東亞系、日本日中關係史研究會及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共同籌辦,負責甄選與會發表學者。本所蔣介石研究群代表為:黃克武、黃自進;英國劍橋大學東亞系代表為方德萬(Hans van de Ven);日本日中關係史研究會代表為波多野澄雄、西村成雄、久保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代表為杜繼東、汪朝光。對各位代表先進之辛勞,一併謹此致謝。以上四
優惠價:9 1080
無庫存
蔣中正總統五記
88 折
出版日:2011/12/01 作者:黃自進; 潘光哲  出版社:國史館  裝訂:平裝
胡適全集:胡適文存 第1集
90 折
出版日:2019/12/01 作者:潘光哲-主編  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裝訂:平裝
胡適全集:胡適文存 第2集
90 折
出版日:2019/12/01 作者:潘光哲-主編  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裝訂:平裝
胡適全集:胡適文存 第3集
90 折
出版日:2019/12/01 作者:潘光哲-主編  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裝訂:平裝
  • 64
    2
  • 1
  • 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