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巴黎「莎士比亞書店」和世界各地的書店。對某些人來說,我只是一堆磚塊和幾片門窗,但當席薇亞發現我之後,我就不僅僅是一間房子!我變成一間有魔力的書店,作家們聚集於此,他們的書也能夠找到好歸宿…媒體推薦由書店自述,述說巴黎人最愛的「莎士比亞書店」及其創始人的故事。文字充滿神奇、童話般的魔力,與插畫家的印象派風格相得益彰。──學校圖書館期刊插畫家將書籍的神奇和作家華麗登場的夜晚,幻化成一場流動的饗宴。精采的圖畫使一個具有真實歷史的故事變得生動且有趣。──柯克斯書評內容簡介很久很久以前――在巴黎的一條小街上,我沉睡了多年。然後,席薇亞來了,改變這一切,用像春天般清新的美國自由精神。她是一位熱愛生活,也熱愛詩歌的人,帶著夢想來到巴黎,並且實現了夢想。席薇亞第一次見到我的時候,這裡沒有太多東西,兩把椅子、一張桌子、滿是灰塵的老鏡子﹔角落裡有個暖爐,當冬天的烏雲把白天變成黑夜時,暖爐的爐火帶來溫暖與光亮……《席薇亞的書店》講述了賦予它生命的女主人,以及聚集在書店的人們的故事。在20世紀初,席薇亞在巴黎開設「莎士比亞書店」,很快的,這家書店成為許多知名作家和藝術家的聚會場所,他們在這裡交談、辯論和分享彼此的想法。是的,書籍不僅僅是文字,它們也包含了重要的思想。同樣的,書店不僅是書的流通場所,也承載了自由和美好的夢想!書末附有資料性的文字,介紹了「莎士比亞書店」的時空背景,以及書中登場的文學家和藝術家。關於莎士比亞書店 Shakespeare and Company1919年,席薇亞‧畢奇(Sylvia Beach)在巴黎開設了「莎士比亞書店」,很快的,成為許多當代藝文人士喜愛的聚會場所。其中最知名的文學家為《老人與海》的作者海明威,還有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西蒙‧波娃。而這家充滿文學氣息的書店,被稱為「全世界最美的書店」,也是巴黎人最愛的城市地標。為什麼席薇亞會以大文豪「莎士比亞」為書店命名?她提到在識字不多的時代,莎士比亞(1564~1616年)的戲劇和詩文,讓大眾認識到文字的力量,她希望「莎士比亞書店」可以是作家與愛書人相遇的地方,也是一處可以激發人們創作靈感的地方。可惜的是,席薇亞的書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迫歇業﹔她因反抗納粹思想和幫助猶太朋友逃亡,而被短暫拘捕。現在的巴黎街頭仍有一家「莎士比亞書店」,雖然與當初席薇亞的書店地點不同,但創辦人同樣熱愛書籍和文學。下次拜訪巴
This is an edition of Christopher Marlowe's play Dr Faustus as it was printed in its revised and augmented form in 1616. It follows the publication of the Malone Society edition of the 1604 text in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