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脈學正義(簡體書)
滿額折

脈學正義(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張山雷醫學叢書:脈學正義》是張山雷先生的傾力之作,是他診斷學、特別是脈學方面成就的集中體現。《張山雷醫學叢書:脈學正義》共分六卷,約四十萬言,是一部系統而又全面的脈學專著。作者引經據典,纂輯古今中外著名脈學專著和醫籍達六十餘種。博採眾長,並融會新說,結合經驗閱歷等,對脈學作了深入細緻的論述。全書共分四章,“先以綱領以挈其要,繼之診法以立其成,而諸脈之形象次之,諸脈之主病又次之”;一改前人論脈“好談神理……過求精深,反令初學者興望洋之歎”之陋,讀來自能心領神會,易於自學。

名人/編輯推薦

《張山雷醫學叢書:脈學正義》由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目次

脈學正義卷第一章 脈學綱領第一節 緒言第二節 脈源第三節 寸口第四節 寸關尺三部定位第五節 寸關尺三部分診臟腑[附]分診臟腑別說[附]分診臟腑活法第六節 分診胸腹背膂第七節 分診上下左右表裡第八節 脈合五臟第九節 脈合四時第十節 和平不病之脈第十一節 脈象主病生死第十二節 真髒脈第十三節 胃神根[附] 胃之大絡第十四節 人迎氣口第十五節 趺陽太溪第十六節 陰陽虛實第十七節 表裡左右第十八節 奇恒諸脈脈學正義卷二第二章 診法第一節 平旦診法第二節 診脈宜在安靜之時第三節 診脈宜平其臂第四節 下指按脈之法第五節 下指當分輕重第六節 調息第七節 候脈五十至第八節 舉按推尋第九節 審察尺膚第十節 七診第十一節 諸家診法大要第十二節 脈之稟賦不同第十三節 脈有真假第十四節 脈有變遷第十五節 診脈宜久候第十六節 久病脈象第十七節 老人脈象第十八節 問證第十九節 望 色第二十節 聞 聲脈學正義卷三第三章 諸脈形象第一節 緒 言第二節 脈浮形象第三節 脈沉形象第四節 脈遲形象第五節 脈數形象第六節 脈大形象第七節 脈細脈小形象第八節 脈長形象第九節 脈短形象第十節 脈虛形象第十一節 脈實形象第十二節 脈洪形象第十三節 脈微形象第十四節 脈滑形象第十五節 澀脈形象第十六節 緩脈形象第十七節 緊脈堅脈形象急脈附見第十八節 弦脈形象第十九節 軟脈形象濡脈附見第二十節 弱脈形象第二十一節 芤脈形象第二十二節 脈促形象第二十三節 革脈形象第二十四節 牢脈形象第二十五節 脈動形象第二十六節 脈伏形象第二十七節 散脈形象第二十八節 結脈形象第二十九節 代脈形象第三十節 附錄:清濁脈象脈學正義卷四第四章 諸脈主病之第一節 緒言第二節 脈浮主病第三節 脈沉主病第四節 脈遲主病第五節 脈數主病疾急躁駛同見脈學正義卷五第四章 諸脈主病之二第六節 脈大主病第七節 脈小脈細主病第八節 脈長主病第九節 脈短主病第十節 脈虛主病第十一節 脈實主病第十二節 脈洪主病脈盛附見第十三節 脈微主病第十四節 脈滑主病第十五節 脈澀主病脈學正義卷六第四章 諸脈主病之三第十六節 脈緩主病脈靜附見第十七節 脈緊脈堅主病第十八節 脈弦主病 脈搏脈勁脈喘主病並見第十九節 脈耎主病脈濡並見第二十節 脈弱主病第二十一節 脈芤主病第二十二節 脈促主病第二十三節 脈革主病第二十四節 脈牢主病第二十五節 脈動主病第二十六節 脈伏主病第二十七節 脈散主病第二十八節 脈結主病第二十九節 脈代主病第三十節 脈上魚入尺主病

書摘/試閱



《脈經》:代脈來數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脈結者生。代者死。
又:脈五來一止。不復增減者死。《經》名日代。
【正義】代脈中止,既有一定之晷刻,已足征五臟之氣,不能噓吸無間。故《難經》直謂四十動一代,一臟無氣;三十動一代,二臟無氣;然猶未至三五動而即止也。如僅五來一止,不復增減,則氣機短促,尤有明征,其死宜矣。蓋如老年人氣血已衰,固有脈代而其人無恙者,然其歇也,必相去數十動之間,尚可勉延歲月,如果五動一止,則短期至矣。
《千金翼》:脈動而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名日代。代,陰也。代者死。
滑氏《樞要》:代,更代也。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由是復止,尋之良久,乃復強起為代。
楊仁齋:代者,陰也。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由是復止,尋之良久復來,如更代之代。
《脈訣刊誤》:代者,此脈已絕,而他脈代之之義。蓋一臟之氣不至,而他臟之氣代之也,故其中止,必久而再來。
【正義】代取禪代之義,不過言其停歇有定,如相禪代耳,非真別有他物以來為之更代。《難經》一臟無氣,二臟無氣云云,亦是意逆之。推想其理,殆必臟氣之不相聯屬,故亦不能明言一臟二臟,果是何臟(《脈經》渭一臟無氣,腎氣先絕;二臟無氣,肝氣不至;則以《難經》之言,而強為證實之,究屬臆說。辨已見前)。何以后人竟謂一臟之氣已絕,而他臟之氣代之,須知果是臟氣已竭,其人又安有可以茍延歲月之理?認得太泥,反覺窒礙難通。
士材《正眼》:代者,禪代之義,如四時之禪代,不愆其期也。結脈之止。一止即來;代脈之止。良久方來。
【正義】此更于歇止有定以外,補出良久方來一層,亦代脈中應有之義。
錢天來《傷寒溯源集》:代。替代也。氣血虛憊。正氣衰微,力不支給,如欲求代也。止而未幾復動,若有不復動之狀,故謂之不能自還。又略久則又動矣,故曰因而復動。
【正義】此錢氏為《傷寒論·太陽篇》代脈一節作注,立言頗為清晰。
【備考】脈之有代見于《素問》,其名最古,《宣明五氣篇》謂脾脈代,是脾之平脈,當非歇止之象。景岳嘗謂土寄旺于四季,脾脈當隨四時而轉移,如春應微弦,夏應微洪之類,以其與四時相為禪代,故謂之代,此解最合脈理之正。蓋后人所謂歇止之代脈,且是五臟氣衰,不相貫通,安可誤認為脾臟無病之本色,是脾脈代之必不當以歇止論者也。然《平人氣象論》謂長夏胃微軟弱曰平,弱多胃少日脾病,但代無胃日死,則又明言長夏時之脈代,既不能以四時禪代之義為解,又不能謂代脈即是軟脈,又不可強作歇止解,且上文不謂長夏胃微代為平,真是莫名其妙。啟玄注競謂動而中止,殊不可通,此與《宣明五氣篇》之脾脈代一句,王注直以為軟弱,皆是望文生義,隨心所欲,而不顧事理之安否,胡可為訓。考《脈經》引《平人氣象篇》此節,本作“但弱無胃日死”,與上文長夏胃微軟弱日平,弱多胃少曰脾病,原是一氣貫注,亦與春夏秋冬四時脈象,句法一律,則《素問》但代無胃一句,明是淺者即以《宣明五氣篇》脾脈代一句,而妄為改竄。不知脾隨四時而遞為禪代,于彼可通,于此必不可通,證之《脈經》,痕跡已露,此《素問》代脈之不以歇止論者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