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社工員的故事:傾聽助人工作者的心聲
滿額折

社工員的故事:傾聽助人工作者的心聲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0252
領券後再享91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他們如何走上社工這條路?什麼使他們堅持下去?

我是大學教授,寫作這本書的靈感出自我的教學工作。我負責教授社會工作實務課程。課堂中,我們討論社會工作是什麼?從事的人是誰?他們如何從事?社會工作非常多元,光靠我一個人有限的經驗來描述絕對不夠,因此,每年我都邀請不同社工員來班上參與座談,談談他們的工作。我和學生問他們:為什麼決定從事社會工作?工作中,你最喜歡的是什麼?最不喜歡的又是什麼?看到那麼多受虐兒,內心會不會沮喪?擔任專業社工員對你個人的意義是什麼?在聆聽社工員的回答之中,學生以此為職志的心也開始萌芽。

雖然本書並非以典型的方式介紹社會工作,卻讓人看見社工員的思想與靈魂:一群沒有拋棄使命的社工員。每天醒來,他們都有新的挑戰,包括幫助人們取得糧食、獲得醫療及社會服務、完成戒毒計畫、有尊嚴地面對死亡等。他們全心投入社會工作的理想、工作辛苦、薪水微薄、竭盡所能讓案主所處的世界變得更好。

書中每個故事都如實呈現社工員的想法,雖然有人建議我刪掉未正面描繪社會工作的部分,或是刪掉社會工作實務有問題的部分,但我不想那樣做。本書的目的在於真切掌握社工員的思想及所作所為,無論好壞。

這本書命名為 The Call to Social Work(中譯名另作《社工員的故事》),是因為我相信許多人都受到感召而從事社會工作。他們努力在世界上發揮同理心、伸張正義,努力追求社會變革,為更好的生活方式提供願景,每天工作都以同理心面對他人。他們把社會工作當成志業,大部分都充滿博愛與熱忱。

從這些故事你將獲得教科書所沒有的觀點;你將漸漸暸解社工員在做些什麼、學些什麼,也會漸漸了解社工員的想法與感受。這本書不只可以讓人認識助人者,也可以讓人認識為了讓世界更美好而努力追求願景的人。

作者簡介

Craig Winston LeCroy 博士

亞利桑納州立大學土桑分校社會工作教授。開授社會工作實務課程長達十五年。著作範圍廣泛,包括兒童精神健康、預防工作、社交技能訓練、青少年治療、方案評估。總共出版了六本書。

譯者簡介
李晏甄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系,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現任職於出版社

林立

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畢業,現為軟體工程師

名人/編輯推薦

全台社工 熱烈推薦(按姓氏筆劃)

王增勇(政大社工所副教授)
王篤強(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何素秋(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執行長)
余漢儀(台大社工系教授)
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陳麗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彭治鏐(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秘書長)
彭懷真(中華民國幸福家庭協會理事長)
顧美俐(輔仁大學社工系系主任)

社工:用生命影響生命

社工是一門助人的專業,面對人生百態,這個專業絕不是職業這麼簡單。這本書沒有教我們理論與實務操作,反而呈現的是社工真實的工作與生活。但是細細品嘗後發現,每一位社工的故事,就是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何素秋(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執行長)

了解社工等於了解甘苦人的苦痛

社工,是助人的專業,同時也是反抗的事業。社會工作者除要反抗服務對象所面對的不正義結構外,更要反抗社會加諸的無形枷鎖下被扭曲的勞動尊嚴。瞭解社工的勞動生活,你會更瞭解社會問題,以及甘苦人的苦痛。—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傳遞社工的使命感與生命的感動

本書透過故事,呈現社工日常生活經歷的生命歷程,故事不在於提供標準答案,而是讓讀者感受社工的生命而被感動。我個人以為這種生命的感動與使命感的傳遞才是社工得以延續的核心精神。—王增勇(政大社工所副教授)

展現人性的脆弱與強韌

無須粉飾太平,每個故事都展現了人性的脆弱和強韌,也讓人真實看到多位負傷療癒者的效能。讀者將從他∕她們的故事中重新得力、看到苦難世界中的一線希望。—余漢儀(台大社工系教授)

寫出屬於我們社會工作者的生命故事

我筆寫我口,寫出屬於我們社會工作者的生命故事,衷心期盼,這本書引發的不只是水仙花式的喃喃自語,而是社工和服務使用者一起合力、一起得益的正向力量。—王篤強(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充滿無奈但可能改變他人生命的一份志業

社工,面對各種人。以我們幸福家庭協會的同仁來說,包括:監所裡的、未成年子女監督、強制性親職教育、地方法院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吸毒者、街友、低收入戶等,我們去法院急診室、火葬場、殯儀館,有時被案主砍、有時被媒體追著跑。我們的故事特別多,有些比犯罪現場、謊言終結者等還精彩,充滿無奈但可能改變人們的生命,使對方的故事感動了人。—彭懷真(中華民國幸福家庭協會理事長)

目次

推薦序—用故事捕捉當代社工的面貌.王增勇(政大社工所副教授)
導讀—向社工員致敬.鄭麗珍(台大社工系教授)
譯序—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林立
致謝

導論

∕第一章∕社會工作的藝術
沒有孩子喜歡離開原生家庭.Sue Brandt.兒保社工員
在南非遇見不平等.Elizabeth Day.學校社工員
在挫折與掙扎之中發現愛.Cathy Sammons.早療社工員
只要一個謝謝,一切都值得.Kay Stevenson.兒保社工員
如果我是他,會是什麼感覺?.Andrea Kushner.少年觀護人

∕第二章∕個人使命感
四十七歲才開始的社工人生.Karen Van Vuren.成人保護社工員
我的兒子被判死刑.Kathryn Norgard.倡導社工員
陪伴喪親孩子走過悲傷.Allen Cunningham.兒童治療社工員
每個人都做對的事,就不需要社工員.Danelle Joseph.醫務社工員

∕第三章∕追求倫理與正義
徘徊在生命倫理的十字路口.Anita Royal.公設辯護人及社工員
聽見社會工作的召喚.Hannah Freese.兒保社工員
留在體制內當共犯?或在體制外反抗?.Josefina Ahumada.醫務社工員
當社工要勇敢.Ryan Olson.兒童社工員
我患了同理心疲勞.Lisa Brasch.兒童社工員

∕第四章∕邁向有意義的人生
我想讓世界變得更安全.Linda Boles.成人保護社工員
陪他們走人生最後一段路.Melinda Olive.老人社工員
我在幫他?還是害他?.Joyce Morgan.少年觀護人
誰說壞事不會發生在你我身上?.Michael Pesce.寄養社工員

∕第五章∕追求同理心
一份需要團隊腦力激盪的工作.Marcy Albert.特殊教育個管員
將厄運化為改變社會的動力.Johna Reeves.愛滋社工員
難以承受的告別.Lori Skolnik.醫務社工員
社工必須為自己挺身而出.Sofia Ahmad.法院社工員

∕第六章∕連結社區
把案主當成資源.William Loftquist.社區社工員
發現韌性,看見復原力.Gail Gibbons.難民服務社工員
打破惡性循環.Maria Juan.學校社工員.原住民社工員
如果沒人伸出援手?.Loretta Jaeger.學校社工員

∕第七章∕療傷之旅
因為,曾有人給我機會.Pat Betard.團體治療社工員
將悲傷化為力量:喪女媽媽的社工之路.Kathy Lortie.醫務社工員
從劇場導演到出櫃社工.Robert(Bob) Kafes.愛滋社工員
不是只有完美的人才能助人.Levonne Gaddy.兒童社工員

∕第八章∕永不失去願景
一份責任重大的工作.Jane Jacobs Walton.監獄教誨師
找出對案主最好的方案.Carolyn Jackson.戒治社工員
真正棘手的不是案主.Kathryn Graybill.兒福個管員
你想怎麼改變世界?Michael Hutchins.少年觀護人.性別社工員
釐清自己的偏見,尊重案主的決定.Judy Bush.醫務社工員

∕第九章∕台灣社工員的故事
用在地的觀點做在地的事.黃盈豪.社區暨原住民社工員
當一個改變社會結構的社工.彭治鏐.同志機構社工員
專業信念與現實生存的兩難課題.陳俐蓉.家庭社工員
當人們聚在一起,就能長出力量.陳宗仁.街友社工員
社工面對的不只是案主.謝怡伶.醫務社工員
人心需要的是在一起.蕭靜惠.精神社區工作者
對任何案主都不該有偏見.葉珈語.愛滋社工員
不只是陪伴,也是學習.劉柏傳.青少年社工員
關係的糾纏,是彼此發展的開始.張佩雯.社區社工員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