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桃塢繡譜(簡體書)
滿額折

桃塢繡譜(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  價:NT$ 528 元
優惠價:87459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名人/編輯推薦

 《桃塢繡稿(民間刺繡與版刻)》的作者為著名民藝學家張道一,全書共分為兩個部分:概述與圖版。概述部分著重介紹了我國刺繡的發展及其與版刻繡稿的關系;圖版部分有大小紋樣300個以上,都是版刻繡稿,來自于蘇州桃花塢、江西南昌、山東平度、河北武強等地。這些資料非常珍貴,是目前所僅見的版刻繡稿,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本書介紹了各地版刻繡花樣稿的源流和特點并加以點評賞析,其中以蘇州地區桃花塢所制為主,因以為名。

目次

書摘/試閱

中國的刺繡
織彩成紋為錦,刺彩為紋稱繡。錦與繡本是不同的工藝所制作的兩種物品,但經常連稱,用以形容美好的事物。因為兩者的制作雖然不同,可是所用的材料一樣,成品的用途又接近,都是最華美的結晶,譬如稱祖國的山河之美為“錦繡l山河”,祝人的光輝前程為“錦繡前程”。錦繡成了美好的代詞。
織錦和刺繡的花紋之美固然視其意匠功夫,但作為載體的絲線和絲綢也是很重要的,所謂“材美工巧”,兩者是結合在一起的,都是得益于蠶絲。我們的祖先在很早的時候就發現了蠶這種小小的昆蟲能夠吐出很長很長的絲,將數根絲捻合在一起成為光潔的線,既可以用于縫紉,又能編織成布,在解決穿衣問題上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關于蠶絲的特點和繅取,陳維稷在《中國紡織科學技術史(古代部分)》巾介紹說:“蠶絲的主要成分是絲素和絲膠。絲素是近于透明的纖維,即繭絲的本體,絲膠是帶粘性的物質,包裹于絲素之外。絲素不溶于水,絲膠易溶于水,而遇冷又會凝固。必須置于一定溫度的水里,使之溶解,方才能夠使絲纖維分離,便于抽引。我們的祖先在夏代以前就已經認識到這一點.最初取得的絲,大概都是比較短的斷絲,用紡墜加工成絲線,再用于織造。開始發現抽絲的原岡,估計是多方面的:有人認為可能和當時人吃蠶蛹有關系,也有人認為可能開始利用的是野蠶的蛾口繭。這兩種情況都會有。蠶蛹可食,夏代以前可能也曾用作食品,當人們剝食蠶蛹時,必須撕掉繭衣,并用口中唾液潤濕和松解繭層,扯破繭殼。在這兩個過程中,都能把絲牽引出來。牽引出來的絲,是長短不一的。同樣的,當野蠶繭殼浸入水中之后,由于日曬雨蝕和微生物的作用,使絲膠分解,也能比較容易地把絲緒牽引出來.在這些現象的啟發下,人們逐漸意識到水溫對蠶繭舒解的重要性,便形成了原始的利用熱水繅絲的技術.”(陳維稷主編,《中國紡織科學技術史(古代部分)》第12、13頁,科學出版社,1984)
這是古代“經驗型”的技術,從偶然到必然,隨著認識的深入而逐漸完善,在農耕社會,由植桑、養蠶、繅絲到絲織和刺繡,人與蠶親密結緣,對這種昆蟲愛護得無微不至,稱作“蠶兒”、“蠶花”、“蠶寶寶”。
在新石器時代河姆渡的象牙盅上和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上,已以蠶形為裝飾。甲骨文中的“蠶”、“桑”等字,也是象形的。《說文解字》解釋“蠶”字,稱為:“任絲蟲也。”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