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產業集群技術學習機制研究(第二版)(簡體書)
滿額折

產業集群技術學習機制研究(第二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面對很多產業集群在競爭中走向衰落的事實,如何通過集群卓有成效的技術學習來實現技術能力增長,進而提升集群競爭力,是集群中企業、機構和各級政策制定者需要認真面對和研究的問題。對集群技術學習機制的研究也正是出于這樣的思考。《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系列:產業集群技術學習機制研究(第2版)》重點分析集群技術學習動機、條件、途徑等核心問題,以求拋磚引玉。

作者簡介

遲文成,黑龍江哈爾濱人,1967年生。現就職于沈陽理工大學,管理學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產業集群理論、知識管理。主持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出版專著、譯著、教材30余部。三大檢索、全國核心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多次獲省、市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
馮永剛,遼寧沈陽人,1970年生。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MBA學位。現就職于政府公共管理部門,主要從事省內各企業、高校院所與國外科研組織單位的合作研究與管理工作。在企業引智開發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注重對前沿理論的研究和探索,有多篇譯著和學術論文發表。

名人/編輯推薦

《產業集群技術學習機制研究(第2版)》重點分析集群技術學習動機、條件、途徑等核心問題,以求拋磚引玉。

目次

第1章緒論
1.1問題的提出和研究的意義
1.2國內外相關文獻綜述
1.2.1對有關產業集群理論的綜述
1.2.2組織學習研究綜述
1.2.3集群技術學習研究現狀
1.3研究的方法與內容
1.3.1研究的方法
1.3.2研究的邏輯框架
1.3.3研究的主要內容
1.3.4創新之處
第2章產業集群的界定與分類
2.1產業集群的本質及其特征
2.1.1產業集群的本質
2.1.2產業集群的特征
2.2產業集群的結構及其分類
2.2.1產業集群的結構
2.2.2產業集群的分類
第3章 集群技術學習基本屬性及學習機制內在機理
3.1集群技術學習基本屬性
3.1.1社會性與集群生態系統
3.1.2強知識外部性與地理臨近
3.1.3途徑依賴性與知識積累
3.1.4動態整合性與區域財富創造
3.2集群技術學習機制內在機理
3.2.1 集群技術學習的動因與條件之間的關系
3.2.2 集群技術學習的動因與途徑之間的關系
3.2.3 集群技術學習的條件與途徑之間的關系
3.2.4 集群技術學習機制與技術學習績效的關系
3.3本章小結
第4章產業集群技術學習動因分析
4.1產業集群技術學習動因的一般性分析
4.1.1 交易費用節約效應
4.1.2資源競爭優勢
4.1.3知識溢出效應
4.1.4合作協同效應
4.2產業集群中不同位勢企業技術學習動因分析
4.2.1 高位勢企業技術學習動因
4.2.2低位勢企業技術學習動因
4.3集群式產業創新中的產業集群技術學習動因分析
4.4本章小結
第5章產業集群技術學習條件分析
5.1集群技術學習的基礎條件
……
第6章 產業集群技術學習途徑分析
第7章 產業集群技術學習的環境
第8章產業集群技術學習的績效:基于案例的一種分析
第9章 中國產業集群技術學習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第10章研究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書摘/試閱



1983年,瓦房店出現了第一家鄉鎮軸承企業,由瓦軸的退休高工張國福出任廠長,隨后相繼成立的一批鄉鎮軸承企業的負責人和技術骨干通常也是瓦軸退休或者停薪留職的技術人員。這些企業一般只具備生產能力而無產品開發能力,技術源于對瓦軸產品的模仿,通過技術人員兼職或其他渠道獲取產品的技術圖紙和生產工藝,依賴成熟的產品設計來生產相對低成本的軸承是鄉鎮企業的生存之道,這些做法在當時實行計劃經濟和缺乏知識產權保護的條件下,于法于理都沒有大的障礙。
瓦軸周邊的中小企業為了吸引企業發展急需的技術和管理人才,能夠為關鍵崗位的人才提供高薪,瓦軸的員工(主要是技術和銷售方面的專業人員)在更高收入預期的驅動下,不斷離開瓦軸加入到中小軸承企業,客觀上將在瓦軸積累的技術和管理知識移植到新的企業。同時,1997年至1998年,國家先后提出了“減員增效”和“國企脫困”的方針政策,地方政府也為此制定了相應的配套政策,在這一方針指引下,瓦軸進行了減員增效工作。1995年瓦軸擁有職工2.7萬人,到2003年已降至1.4萬人。在這一過程中,產業集群為瓦軸實施“減員增效”提供了“緩沖墊”,大部分下崗或提前退休的技術工人以及開發和管理人員在周邊的軸承企業實現了再就業,減少了改革的阻力和沖擊,而瓦軸的“減員增效”在客觀上為周邊的企業提供了大量技術和管理人才,而且在這些訓練有素的勞動力流動的過程中,隨之而來的大量技術知識與管理經驗在集群內實現了擴散。
人員間的密切交流也是鄉鎮軸承企業獲得技術和信息的重要途徑。對于軸承這種高精密度、高技術含量的產品,隱性知識顯得尤為重要。軸承生產不但依賴以技術圖紙、工藝文件等為載體的顯性知識,還需要技術訣竅、管理經驗等隱性知識的支持,這類知識與個人、社會及地域背景緊密相連,其傳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鄉鎮軸承企業分布在郊區及周邊農村,與瓦軸職工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甚至家庭不同成員同時在瓦軸和鄉鎮企業就業,這些聯系的廣泛存在使得瓦軸的技術訣竅。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