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愛的盲點:電影文學篇
滿額折

愛的盲點:電影文學篇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90 元
優惠價
90441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愛是甚麼?愛是基因還是文化的產物?人為什麽會自戀?人道主義、無私也是一種假象?浪漫是什麼?愛情竟有方程式?

愛的興發起迄無端,散佈在生活、藝術、小說、電影等作品之中,經想像力的渲染,愛與被愛是生命相續的一條鏈,但浪漫卻不走直線。

陶國璋在香港中文大學通識科講授「愛情哲學」多年,透過簡明的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以至生物學的進路,深入淺出地分析愛的多元現象,書中引薦了四十多部電影和文學作品,勾勒出古往今來種種的情愛現象,讓我們在感情的泥淖中,知己知彼,找著些微的曙光。

作者簡介

陶國璋,廣東惠州人。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興趣是人生哲學,主要教授通識課程:中國哲學主流思想、死亡與不朽、幸福論、思考的盲點、愛情哲學、電影、哲學與人生、存在主義等。著作有《開發精確的思考‧新編》、《思考的盲點》、《生命坎陷與現象世界》、《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哲學的陌生感》、《哲學的追尋》及《愛的盲點‧80後篇》等。

自序:愛存活於基因與文化之間

一些「老生常談」式的愛情金句,似曾相識,深思之後,卻又無從安穩。

1.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2.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4. 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

5. 情人眼裏出西施

6. 愛與恨是一體二面,你恨一個人有多深,就代表你曾愛他有多重。

7. 在微雨的午後,走在街頭,想着曾經牽手一起漫步的人,心中會有淡淡的哀愁與快樂。

8. 有此人花了一生的時間以了解愛情,卻有人在剎那間就刻骨銘心。

9. 戀愛使人年輕,失戀使人成熟。

這些「愛情金句」好像表達了許多,卻又似一無所說,詩人詠嘆渲染,不外加深它的漩渦,無法說出愛情牽絆糾結如許;我們試試從左腦去分析,對科學家來說,以上的浪漫詞彙,不外是遺傳基因的驅策播弄:

我們都知道,愛情與性有關,而性其實是基因的驅使,目的是驅動生物求偶,以延續其下一代。愛情是人特有的現象,持平一點:愛情是介乎本能與文化之間。它的確來自基因驅策,但人類的愛情現象卻又不僅僅服從於基因。

首先我們看看生物演化的論點:

人性中有本能一面,是不爭的事實。本能其實是生物的求生機制,例如狩獵、佔有、模仿等本能,目的是保衛自我的延續,而性本能,則是為了延續下一代;總言之,本能是大自然的設計,透過基因遺傳,目的是為了自我的延續。

基本遺傳是緩慢久遠的演化,依生物進化的描述,基因都是無意識的、盲目的複製自己。它們進行自身複製,為求生服務;但,能人、智人在近百萬年出現了,更為關鍵的,大約一萬二千年左右,人類「忽然」躍進了農業社會,因聚居、分工合作、語言溝通,於是高速發展了大腦;人類的大腦,開始以新的方式尋求生存的方式,甚至以超越基因為己務,人類為自由而奮鬥,創造文化、文明。

以下從對照表顯示這種人存在的二元性:

基因轉化為本能之表現

1. 吸啜

2. 覓食

3. 模仿

4. 合群

5. 攻擊

6. 操控

7. 佔有

8. 競爭

9. 居住

10. 性衝動

社會文化之表現

1. 美食

2. 實用的專業知識

3. 知識學習

4. 潮流

5. 語言中傷

6. 階級

7. 無盡的財富

8. 奧林匹克競技

9. 置業

10. 婚姻

 

性衝動是本能,而婚姻卻是社會行為的表現,於是愛情成了基因與文化的新生兒。

顯然,新生兒並非一帆風順,因為基因控制着原始的情慾;而情慾的具體表現為痛苦與快樂,所以愛情是快樂、痛苦的戰場。

甚麼是快樂與痛苦?痛苦包括生理飢寒之苦、神經痛楚、畏死的恐懼等等。痛苦的作用在於警覺生命體不要接近死亡,故我們稱之為驅逼因。至於求快樂,反而是本能反應的輔助動力;當我們嚐過食物,得受溫飽的滿足,此滿足感引動我們下回繼續追求,是為求生的誘動因。

「快樂─痛苦」本為求生機制的簡約驅使力量,它們讓過去的經驗綜括起來:凡能產生滿足的行為,同時都是有益於求生的;凡是產生不適感的行為,同時都是會危害生存的。例如我們吃腐壞食物時,嗅覺即引生不愉快的感覺,並引發嘔吐,此因為腐壞食物跟害生有關。

甚至人之好美色,見美色而有一種興奮感,一方面是青春腺的激發,一方面是對方健碩或豐滿的體形,面目姣好英俊,其實是一種優生的表徵,以致基因中設定了訊息,見美色而產生好感,以誘動生物追求之,以便結合而得優生的下一代。不過,人類既然稟賦了智力,就懂得透過搏奕的方式,以爭取個體最大的優生機遇,形成複雜的競爭。愛情就是一場戰爭。

可是愛情就是等值於基因本能嗎?不,用一生活例子來反駁:求性愛不遂,戀人會感到不甘,甚至影響自我的形像,但是求愛不遂的話,戀人竟可以絕望而自殺!

愛情正是人類超越動物本能的昇華表現。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人若果硬將人完全看成動物,這已經太遲了,我們雖然擁有自然的軀體,卻活在文化之中。」

當然我們仍然感受到本能的驅使,不過文化的塑造,讓人的生存模式已經遠離自然世界;順此脈絡,性是愛情的生物表現,而婚姻則是愛情的社會表現。愛情刻劃出人存在的二元性,其實,我們是活在基因本能與文化之間。

說了許多,究竟文化是甚麼?

文化的定義非常多,普遍的,例如社會學的定義:文化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不論是具體的物質現象,如手杖、工具、器皿等,還是抽象的社會現象,如風俗習慣、思想意識、社會制度等,都具有滿足人類實際生活需要的作用。

人擁有高度的想像力,想像力可以表現為抽象能力、美感欣趣、善惡判斷……文化其實是,想像力就是文明的匙鑰;我們創造了金字塔,創造了文字,更創造了社會、政治、經濟、歷史、宗教、藝術、哲學、科學……想像力創造了第二自然。我不打算詳究各種定義的內涵,只想指出,文化是一組龐大的複合系統,簡分為三個層次:

1. 共同的生活秩序;

2. 知識世界;

3. 價值信念。

1. 共同的生活秩序:人是活在政治、經濟、社會的共同生活秩序之中。政治體制確定了族群的安全感與資源分配,人有權利、義務關係;經濟是人類選擇了分工合作的群居模式,利用厚生,再引伸為消費行為,市場效益成本;社會中有不同的利益集團,婚姻、族群等人倫關係。

2. 知識世界;人類開拓了豐碩的知識世界:實用知識、歷史、地理等資料性知識,更有龐大的科學知識,表現出人類高度的抽象能力,抽象能力則表現為應用符號的能力,例如數學、幾何、邏輯。

3. 價值信念:人類更且擁有高層次的價值信念:道德、宗教、藝術、哲學等。人以價值信念來指導自己:認為神是我的明燈,便成為宗教信徒;認為人皆有尊嚴的,便主張平等愛人;認為生命在於美的昇華,便成為追求完美的藝術心靈……。

總言之,在文化的不同層次中,其中有一點很特別的,在龐然的文化現象群中,可以倒溯出人是具有「超越性」(transcendence)之存在。超越性是指人類有一種很強烈的,不惜一切,要衝破其現實的處境;現實上,人存活於種種限制之中:人受其遺傳基因所設定,受其生物本能所驅使,受到社會潮流所模塑,甚至受到命運遭逢所播弄;只不過,在人類的歷史裏,這裏卻是波瀾壯闊,人不斷超越其恐死之本能,探險蠻荒;為浪漫的愛情犧牲;放棄其安穩的生活,到非洲行醫,志士仁人為政治理想而奮鬥……簡言之,人希望超越其現實的封限,這就是超越性。對反說之,我們能想像動物有超越性嗎?貓能立志將來成為一隻偉大的貓嗎?牛會發出愛心,關懷其他動物嗎?動物能發出慈悲、博愛,為不認識的他人犧牲嗎?因此愛與愛情永遠充滿着人性的光環。

*

近年教學,講授思想理論之餘,更喜歡播放一些電影片斷,讓同學左右腦都得到激活。本書選取了四十多部電影及一些文學作品,以場景來輔助講論種種愛的誤區,希望讀者自行觀賞,加深我們的情感記憶,其中包括(依序):American Beauty(美麗有罪)、The Talented Mr. Ripley(心計)、Match Point(迷失決勝分)、慾海慈航(Samaria)、Fight club(搏擊會)、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月黑高飛)、Kill Bill(標殺令)、Apocalypse Now(現代啟示錄)、《海角七號》、Paradise Now(立見天國)、《春光乍洩》、Julus and Jim(祖與占)、《阿飛正傳》、Gloomy Sunday(歌曲)、Piano Teacher(鋼琴教師)、《金鎖記》(小說)、《影武者》(The Shadow Samurai)、《死亡筆記》、Memento(凶心人)、Space Odyssey 2001(2001 太空漫遊)、Tristan and Isoldle(傳說)、An Essay in Love(愛情筆記、小說)、500 Days of Summer(戀夏500日)、《山楂樹之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秒速五厘米》、《小王子與狐狸》(小說)、《志明與春嬌》、《春嬌與志明》、《2046》、Before Sunrise(情留半天)、Before Sunset(日落巴黎)、Before Midnight(情約半生)、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追憶逝水年華、小說)、《情書》、《八月照相館》、Lolita(一樹梨花壓海棠)、Symposium(柏拉圖對話錄)、Faust(詩劇)、《豐饒之海》(小說)、《活着》、Breaking the waves(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The Kite Runner(放風箏的孩子)、《原罪犯》、Closer(誘心人)、Nader and Simin:A Separation(伊朗式分居)、Blue(藍)、A Taste of Cherry(櫻桃的滋味)、Eternity And A Day(一生何求)、The Story of Pi(少年Pi的奇幻漂流)。

因疏懶本書下篇拖延了許久,原擬稱《愛的盲點下篇.人性篇》,因內容變動了許多,現改稱《愛的盲點.電影文學篇》。特別感謝執行編輯鄭傳鍏先生費心整理校對。本書部分篇章是輯選自同學的論文作業:同性戀部分輯自羅國平同學,《志明與春嬌》選自費麗婷同學,《藍》選自蔡千紅同學,《豐饒之海》撮自梁肇麟同學,還有其他同學的資料片斷,都夾雜用上了,在此一起致謝,承諾出版大家的篇章已是多年前的事,現在你們都已畢業,在社會上各有崗位,經歷着每一天,仍然尋求存在意義……祝願大家生活實在而豐饒。

目次

自序:愛存活於基因與文化之間

 

第一章 逃避自由

引言:逃避自由現象

1.「 一般人」的沉淪軌跡

2. 不願有我

3. 自欺的詭局

4. 販賣自我

5. 奴隸的道德

6. 自殺迷思

7. 暴力美學

8. 人道主義的假象

9. 民族身份的焦慮

10. 宗教狂熱

11. 女同性戀流行趨勢

12. 飄移的男同性戀

13. 癮癖沉溺

 

第二章 過度的自我專注

引言:自我中心的依據點

1. 再談自戀

2. 自暴自棄

3. 憂鬱陷溺

4. 無私的假象

5. 愛的金鎖

6. 名位權勢

7. 替天行道

8. 自我意識的詭論

9. 人類中心化的危機

 

第三章 浪漫泥濘路

引言:何謂浪漫?

1. 浪漫故事的典型──崔斯坦與伊索爾德(Tristan and Isolde)

2. 愛情生物學

3. 愛情宿命論

4. 愛情公式

5. 青澀之戀

6. 青澀之愛下篇

7. 距離的馴服

8. 啱Channel

9. 愛情輪迴

10. 浪漫與後浪漫

11. 愛在異域蔓延時

12. 愛的異域記憶

13. 愛欲至死(Liebestod)

14. 忘年戀

 

第四章 完美主義的幻象

引言:完美的根源地

1. 溫情完美主義

2. 柏拉圖式愛(Platonic love)

3. 浮士德精神(Faustian Spirit)

4. 藝術與孤獨

5. 死亡的淒美

6. 追求終極的幻相

7. 烏托邦的劫難

8. 道德聖賢的泥濘路

 

第五章 愛的維修

引言

1. 負罪感

2. 救贖罪疚

3. 仇恨與報復

4. 愛情三角形

5. 怨憎會之苦

6. 愛與自由

7. 詰問自殺

8. 最後的一天

9. 心靈的回歸

10. 心靈復甦法

11. 幸福方程式

 

後記:感性的情人

書摘/試閱

第一章 逃避自由

引言:逃避自由現象

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 Fromm)有兩本名著,一本是《愛的藝術》(Art of Loving ),另一本是《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 )。在《逃避自由》中,他分析人類存在着一種很奇怪的行為現象,就是拒絕接受選擇;我選了「逃避自由」來剖析現代人的心態。

極權社會中爭取公平選舉,要求人權,自由對許多人來說,是一樣寤寐以求的目標。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中,提到自由對生活在自由社會跟生活在極權社會的人來說,完全是兩個不同的詞彙。他是捷克人,經歷過失去客觀自由的痛苦,所以他自覺有資格去討論自由問題。他諷刺那些已經生活在自由社會的人,往往遺忘了過去的歷史,遺忘了人類為奮鬥自由民主而付出沉重的代價;於是我們不再珍惜自由,甚至開始逃避自由。這表示人雖然擁有客觀的自由,卻不一定能承擔得起自我抉擇的自由,我們不一定能自覺地主宰自由去生活,原因在於人之存在,有升進亦有沉淪。

人為何會逃避自由?根源地說,在於成長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人是由孩提逐漸成長的,成長既是生理的,同時是心理的;人的成長是一「個人化」(personalize)歷程,每個人都有他的青少年階段。

所謂個人化,就是孩童要從自我中心的世界脫穎而出,他必須調節其視野。但,此調節是痛苦的,他只會感到日益的孤獨,他愈認識自己,愈發覺他是一個與他人隔絕的個體。而他生活的世界常常是具有威脅性和危險的,成長代表個體的獨立,獨立即與他人的分離,孤獨襲來,青少年會產生一種無力感和焦慮感。

青少年如果無法調節其適應能力或者改變其原初的自戀思維,很容易就想到放棄,不願意成長;他們會退縮,會把自己完全隱沒於自我之內或者完全順從外界,隱沒於潮流、群體之中,自我的隱沒就是逃避自由,藉以克服其孤獨及無力感。

我們的社會,已經轉化為「輕不着地」的狀態,失缺迫切的生活謀生問題,我們獲得了存在的自由,例如我可以辭去工作,到歐洲旅行三個月,我可以放下愛情的追求,到寺院裏禪修,我更可以將自我收藏起來,以宅男自居……現在的自由,對許多人來說,它已成為一種威脅,因為自由可以讓人陷入不確定中,一份輕鬆,卻是不能承擔得起的承擔—我要怎樣活下去?於是,人有意無意間將自我削平,混入一般人的生活模式中,逃避真實的自我。

「一般人」不是指某個人,沒有人稱自己為一般人的。它是一種生命存在的樣態,人活在不自覺的狀態,營營役役中工作;為些微利益拼個你死我活;他投閒置散,無所事事;或者,他自以為是,對任何問題都予絕對的論斷……。最重要的,他不斷逃避自由,就成了一般人。

「一般人」喜歡交談,交談中卻很少有真正的溝通,卻又不會讓交談停頓;大家總是泛泛而談,爭相發表議論,不斷作自以為是的表達,言談中無法領會聆聽的可貴。

「一般人」每天趨鶩新奇,無所事事之餘,況且一切看來已經是熟悉而可理解,他們唯有向外窺探新奇新鮮的事物,不斷從某一新奇對象轉移至另一新奇對象,以保持一種熱烘烘的新鮮感,以引發自己的興趣。

「一般人」必須將自己納入穩妥的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的特徵就是規律性,朝九晚五的上班下班,星期天上茶樓「飲茶」,假日擠到機場出遊……規律性是周而復始地運轉,逐漸引生穩定性。平穩性的特質就是習以為常,一切看起來都是如此熟稔,如此明明白白,一般人開始進入一種平均狀態之中。

平均狀態即是削平大家的差異性,混同彼我,最後為着保持人我一致而喪失了自我的面目。海德格特別重視語言現象,在平均狀態中,大家都以閑話的方式交談,以一種平均而可理解的方式泛泛而談。語言給荒廢了,言不及義的交往,讓大家陷入一種含糊化(ambiguous)之中。

含糊化的具體表現為游離狀態。游離狀態描述人與人的交往狀況。人之在世,並非孤離自存,必待與外物、他人交往。交往的過程中,利用厚生,促進生活質素,而人亦可以互相欣賞、互相感通而成為知己,這是正面的;但依從平均狀態、好奇狀態而形成的人際關係,人我之間卻構成疏離的深淵。

以下,我們從電影的場景中尋找人性中逃避自由的影子。

 

1.「 一般人」的沉淪軌跡

《美麗有罪》(American Beauty,1999)

導演:Sam Mendes

血緣是人的天倫秩序,由親及疏,人首先活在家庭的結構裏,可惜的是,現代社會的家庭,往往是人與人最交戰逼迫的前線,家庭的疏離塑造出「一般人」的面相。

電影主線描述現代的美國家庭,表面上平靜,私底下卻互不關心。男方主角Lester人屆中年,事業無成,家庭關係疏離,終日感到空虛無聊,更一時迷惑愛上了女兒的同學,青春美艷Angela,展開一段不倫的曖昧之戀。

Lester

在開段中之旁白,Lester已經死了,靈魂飄蕩於所住的社區之上空:「這是我的社區,這是我的街道,這是我的生命……在某方面說,我已死了。」總結了自己一生的痕跡。

他死後才明白,生前他雖然活着,其實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他受到妻子、女兒及上司的唾棄和不屑,在失去了親情、愛情和事業後,他徹底地崩潰了,甚至失去了自身的人生目標和意義。他不斷的自我壓縮,自卑和自傷,以致他有一種昏昏欲睡,沉睡多年的感覺,遺忘了以前的生機、生趣,他驚訝他如何無聲無息地成為「一般人」的模樣。

「性」的衝動彷彿喚醒了沈睡中的Lester,使他重新感覺到快樂的泉源,當他得知Angela(女兒的同學)仍然是「處女」之身的時候,他才赫然發現那完美身軀所發出的光彩,其實是出自她的純潔和天真。此瞬間,他因慚愧而觸動久遠的遺忘……現在他只不過忘記了而已。他一直所追求的幸福,早就埋藏在伸手可及的地方!當他回想起這一切,慢慢地,他便由自卑,頓悟為自覺。當他的生命結束時,真正生命的快樂,就如片中最後一瓶「玫瑰花」的花香般,淡淡的溢出。

Carolyn

Lester的太太Carolyn代表另一種的「一般人」。她不願接受現下的家庭關係,她要逆轉失去的時光,重拾當年的幸福感,於是事事要求操控,盡心規劃,要將生命中的一切安排得完美無瑕。家中整齊陳列的華麗傢俱,花園裏盛放的玫瑰,一塵不染的樓盤,連跟丈夫情到濃時還顧及沙發保持潔淨。她一生想要營造一個美滿的家庭,成功的事業,所有都在她的控制之中,她知道「應該」要做什麼事:女兒的表演,父母應該去觀看;應該要攜眷出席酒會;應該要今天賣出這所房子;應該,應該……她把一切都完排得太好了,但卻得不到她「應該」得到的幸福。

完美主義者的盲點是All or Nothing,不能容忍任何瑕疵,但我們訂下的所謂「完美」標準究竟是否唯一的美?如果每個人都只依着這些標準來進行,生活就會變成了一具標本,完美卻死氣沉沉。

Ricky

Ricky是住在隔鄰的宅男。他只願透過攝錄機的假象來看假象的世界,由旁觀者的角度觀看大世界中的真實,並藉這種行為,去抒發自己對父親的反抗。這其實是許多失落的一般人的自我放逐心態。

他從攝錄機中看到了世界的真實,對生命的敏感,使他能夠在摒棄現實。影像與假像呼應,風與膠袋共舞、死人的臉孔,這些人們認為是醜陋和恐怖的事物在Ricky 的心中卻是從上帝眼中看世界。膠袋在半空中獨自飛舞,好像一個小孩在央求自己跟他玩耍。

Angela

Jane的同學Angela代表另一類的一般人,她就是American Beauty的徵符。她是一個不甘平凡的人,在她的生命哲學裏,「世上沒有什麼比平凡更糟」。因此,她恃着自己的美色,對其他人擺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態,她的「效益主義」催化她憑藉「性」去使自己變得不平凡。

她渴望成為特別的,因為特別的人不會被人忽視,只要成為那特別的,就不用再擔心會得不到愛。她開始不斷的自我催眠,為自己編織一些虛構的經歷,以提高自己的安全感。

最後,Angela遇上Lester這個認為她是全世界中最不平凡的男人,她儼然找到真正存在的理由—被愛,因此很快便陷入了戀上別人父親的不倫之戀。

全片最深刻的一幕是Lester尋找自我的存在意義,正因為Angela的誘惑,他驚訝這無瑕的肉身,竟是如斯沉重,生命沉淪原來是無底的……他重新反思自我的價值。我們本來就不自由地活着,日常生活的平均狀態,削平了人我的差異,我們併命想為自己而活,卻成為別人的存在理由,一方面人互相需要,又使相互之間交織許多糾結。

在結局Lester臨終,印證了《美麗有罪》的網狀倫理關係結構,每個人均有不同的意義和價值,從而體悟過去的死亡一直影響着現在的生命。畫外音自白︰「死亡是一直延長下去,一個時間的海洋」,他從死亡之中,回憶起自己童年時看到流星雨墜落的驚訝,憶述Jane的出生、成長時的感動,和Carolyn熱戀、新婚時的喜悅,這一切一切,都是Lester一直以來忘卻了,卻是最重要的快樂。

電影喻意「一般人」的迷失路徑,終生營役而不見自我的本相;Lester在死亡的一刻回顧了自己的一生,從幼年到中年,漂亮的藍天白雲,母親溫柔的手,妻子開心大笑,天真爛漫的女兒,世界曾經是那麼美好。Lester死時平和,靜觀着這些美麗的回憶。在經過這一切一切醜陋不堪的猜度、背叛、隱瞞和愛恨情仇後,Lester 最終發現了生命的美。不過,人是否需要死亡的呼喚,才體悟生命的本相?

2. 不願有我

當自我作出抉擇時,即感到人生的限制,抉擇相等於風險,當人感到沒法承擔自我,便會放棄自己的身份,不願意有我而逃避自由。一般人「不願有我」會逃避入愛情、瘋狂購物、遊戲玩樂、狂逸放縱、酗酒、藥物癮癖……沉迷於各種分心的方式,有一種「不願有我」,卻有意識地取代別人,偷竊他人的身份。

在黑澤明早年的電影《天國與地獄》中,描寫住在山腳下貧民窟的一戶人,他們每天仰望山上富商的豪宅,就不斷反問:為何命運如此不公平,那些富人享受奢華,生活無憂,而自己失業無着,家人疾病纏身;他們一天的消費就是自己整年的開支,富人究竟有何了不起?為何世間會貧富懸殊?不斷怨懟,不斷疑問,卻抹殺富人也曾經歷奮鬥,忘記了歷程,只從結果看待別人的成果。最後,其中一人竟然鋌而走險,綁架富人,勒索家財……。

《心計》(The Talented Mr . Ripley,1999)

導演:Anthony Minghella

電影改編自Patricia Highsmith的同名小說The Talented Mr. Ripley。

故事講述出身寒微的年輕人Tom Ripley,在一次演唱會為他人伴奏後,Tom穿了一件借來的普林斯頓大學的校服,遇上普林斯頓出身的造船富商,富商對他另眼相看,Tom受其所託,到意大利南部一小鎮去游說他輕狂不羈的兒子Dicky回家。湯到了意大利,不但沒有盡責勸Dicky回美國,反倒被Dicky養尊處優的生活所吸引,甚至嫉妒Dicky的富裕生活。

Tom Ripley具有特殊的天份,他聰明機智、巧言善辯、模仿力強,當Dicky問他有何長處時,Tom以Dicky父親嚴肅的腔調表明到意大利的來意,形神肖似,令Dicky稱嘆不已。此外,Tom為了投Dicky所好,他在出發前聽大量的爵士樂,在很短的時間內已能把歌唱者,歌曲名稱倒背如流,取得Dicky歡心。

富二代的Dicky表面擁有感性者所有的優勢,每天擁抱陽光與海灘,無憂無慮,且有一位漂亮聰明的未婚妻,酒色財氣集於一身,羨煞旁人,以致另一感性者湯覬覦他的身份。

短暫的寄居令Tom捨不得那無憂的生活,妒忌與戀慕夾雜之下,Tom竟殺了Dicky,真的佔用了他的身分。

一幕,Tom在船上跟Dicky的好友Peter說:「老是認為裝腔作勢去扮別人,總比做個真正的一無是處的人好」。正如祈克果形容的感性者,感性者開始欺騙別人之同時,也欺騙自己。

Tom模仿Dicky的衣着、簽名,在羅馬、威尼斯等地盡情享用Dicky的一切。他也知道被識穿的後果,Tom既要假扮別人,因此常常要對着鏡子模仿,更深一層的寓意,鏡中影像倒影了Tom的迷失,他把握不住自己,Tom仿彿成為鏡中的Dicky,而鏡中的自己又不是真正的自己。他開始希望消耗自己,正如祈克果所說,「自我」是不可能消耗的,人清醒時,自我就要顯現,「不願有我」只會塑造絕望感;電影中段,他經過鏡子商店,彷彿看到魑魅的Dicky,驚惶失措,回到酒店後湯即回復自身的打扮、形象,但,「我」已失去本真性了。

泥足已經深陷,為了掩飾自己的罪行,Tom再殺害了兩條人命,憑藉他的聰敏與心狠手辣,一次又一次逃過了警方的調查,且博得Dicky的父親、未婚妻及友人的信任,外在各種巧合的條件又好像造就了Tom,幸運之神總眷顧着他,使他得以逍遙法外,這是導演刻意要呼喚良心的出現。

電影近尾聲,他再與Peter說了一番話,道出他的沉淪心境:

「只有帶着罪疚感的人,永遠沉寂在他的黑暗世界。你會把往事埋在地下室,把門關上,永不進去? 我就會了。……我只是想把門打開……讓光線射入,把一切照亮……但願我有一塊巨型擦膠抹掉一切,然後重新做人。」

不願有我,而自我又無法被抹掉,Tom在開場時追溯往事:「倘若時光可以倒流,倘若往事皆可抹掉,倘若一切可以從新開始,便從借校服開始」,三次反復的「倘若」,顯露了他的內心世界,對所作的行為的追悔。

Tom後來把家中的鑰匙給了Peter,象徵着他希望懺悔,在善與惡之間掙扎,重拾真我,感性者能否回到道德階段?電影首尾呼應,開始時他獨自在黑暗的地下室,畫面漆黑一片,結尾他依然是選擇回到了黑暗世界,自欺者隱沒於虛無深淵之中。

3. 自欺的詭局

欺騙是一嫉妒的變形,欺詐者自視為社會的受害者(victim)。人不能接受別人比我優勝,別人較我富裕,而我又「看穿」別人的庸碌,只不過是幸運使然,含着金鎖匙出世,我就有理由去欺騙,取回我「應有」的利益。

欺騙有兩類:欺騙別人與自欺。表面上,都是欺騙,性質卻不同。

欺騙別人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因為欺騙者和被欺騙者是不同的個體。欺騙者是明白到事情的真相,只不過為着自己的利益着想,於是透過謊言進行蒙騙;蒙騙是不道德的,但行為與動機卻是一致的。相比之下,自欺則難以理解:人怎能欺騙自己呢?我既同時知道事情的真相,卻又將真相掩蔽起來,使自己不明白真相的情況。但,現實上,人類每每活在自欺之中。

存在主義者沙特(J.P. Sartre)解說:動物不能自欺,牠們的意識是統一的,所以牠們只活在現實的當下;而人類卻能進行自我蒙騙,將自身受制於自己所塑造出來的投影。其根源的原因,是人的意識可以抽離於當下的處境,使當下與思想分隔起來。

沙特說:人類同時具有事實性與超越性。事實性指當下現實的處境,我雖與他人共存着,他人並不同時明白我的內心;而此處的超越性就是抽離的能力,人可以藉口拖延或者顧左右而言他,我透過分心的投射,將自我分解為內在的自我意識與他人心目中的自我形象。只有人能夠將自我外化為對象,他仿似站在自己以外旁觀着自己,於是他能夠將自己視為外物,出賣自己。

《迷失決勝分》(Match Point,2005)

導演:Woody Alan

《迷失決勝分》是一部與《心計》呼應的電影,兩者都是描述欺騙者逐步陷入自欺泥淖的軌跡。

一位從愛爾蘭來到倫敦當起網球教練的青年Chris Wilton,想方設法要進入上流社會。一次機緣巧合,認識了富家公子Tom後,他更有機會被邀請參加他的家庭活動,對方的姐姐Chloe更對他一見鍾情。

其後,在對方的父親的相助下,他順利混入上流社會。

偶然相遇,其實是感性者的必然貪婪,Chris被Tom的女友,來自美國的女演員Nola所吸引,二人發生婚外情。

故事發生在當今的英國上流社會,而十九世紀的《罪與罰》,也變成了廿一世紀的情與慾、階級和身份、一男和二女之間的糾紛。故事大綱是參照杜斯妥也夫斯基名著《罪與罰》,因此,片中一幕,Chris躺在床上看《罪與罰》,是對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致敬。

Chris的球技雖不足以成為網球明星,卻足以成為富人的網球教練;在網球場上,他終於結識到一位富家子弟,Chris承認自己是一機會主義者,每一個機會都不會放過,他努力學習歌劇,刻意投其所好,自詡熱愛歌劇,於是攀入豪門,輾轉與富家子之姐戀愛、結婚。野心的他名利雙收之餘,卻又對富家子的未婚妻發生慾情。這個出身平凡的美國失意演員和他打得火熱後懷了孕,步步進逼,要暴露真相,逼他離婚,於是他想出一個謀殺情婦的辦法,靈感正來自《罪與罰》。

Chris帶了獵槍,借故走進情婦所住的那幢公寓的老女房東屋,先把她殺了──這一段完全抄自《罪與罰》,然後再把剛進門的情婦也一槍打死,造成一個謀財害命的假象,電影神來之筆,就是把原作中的偶然殺人,變成預謀的一部分,如此才可以嫁禍而脫身。

《罪與罰》在小說後段,當警探步步進逼接近真相時,卻安排了另一個狂人假認罪,真正的兇手反而得到解脫。

然而,在《決勝分》中,罪與罰的因與果,卻成了新的主題:一個人命運中的幸與不幸是否像打網球一樣,靠偶然的幸福因素所決定?在影片中,殺人的威爾頓從被殺者手中拿下來的金戒指成了最關鍵的物證,他最後的一擲,沒有把戒指丟到河,導演讓觀眾聯想到天網恢恢,他將逮到,但,戒指落在河畔被另一個吸毒者撿去了,而此人剛好又曾有前科,這一個偶合扭轉了主角一生的命運,令他可以逍遙於法網之外。

電影開頭以畫外音方式大談所謂「幸運」哲學問題,網球決勝分,網球剛好觸網,此一刻若它向前跌下,我就贏,向後跌則我就輸掉比賽,寓意說人生的幸福是偶然的。末段,Chris在睡夢中面對三個被殺者(老婦、情婦、腹中嬰兒),憂鬱的神情為自己辯護,他對被殺的婆婆、情婦說:人生是偶然的,當機會到來的時候,他只能扳下鎗掣,清除任何阻障,這是殘酷的機遇世界,又若他被捕了,他倒不害怕,反而感到安慰,因為這證明公道尚存。Nola再詰問:那麼未出世的無辜嬰孩呢? Chris引希臘悲劇家嘲諷人間世的荒謬,索福克里斯(Sophocles, 496B.C.-406B.C.)說:沒有甚麼比從沒有出生過,來到這個殘酷的世界更幸福的。如果沒法改變殘酷的命運的話,最好是早點死掉。

表面上,男主角得了「勝分」,是人生的幸運者,但此後他是否可以無憂無慮地活下去?片中最後一個鏡頭,Chris呈現出一種無奈,其實指涉的就是一種道德困境──男主人翁今後的一生將被困在一個表面上看似幸福的婚姻,其實永遠生存於自欺之中。導演刻意要我們參考《罪與罰》的結局,小說的第一部結尾的謀殺高潮只是全書情節的開始,後面還有五百多頁描述主人翁的種種遭遇和良心上的譴責。世間的律法只不過是「理性」制度的表徵,終極的贖罪不在坐牢,心靈上的罪疚感,才是內在的意涵,人面對着個人的良心,這個過程更艱苦。

人成長時,因着種種曲折的遭遇,性情開始扭曲,便會質疑良心的存在。其實,良心並非像上帝般監察着我們內心,良心毋寧是人自覺地要活得真實,真誠地面對自己,《中庸》謂:「誠者,自誠也。」真實性只不過是裏內一致,毋自欺;反之,自欺卻將自我撕裂,「我」在逃避自由的掩飾過程中,放棄了自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41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