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尼姑譚(增訂本)(簡體書)
滿額折

尼姑譚(增訂本)(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72 元
定  價:NT$ 432 元
優惠價:87376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尼姑譚》是一部兼具可讀性與學術性的尼姑專題研究,正如作者開篇首句所說:“《尼姑譚》可說是閑書,但並非戲筆。”作者征引佛書、僧傳、筆記、詩文、地方志以及墓志、塔銘等文獻,或述,或考,或評,就有關尼姑的問題,抒發己見,試圖復原被歷史扭曲的尼姑之面貌。

本書分為三編,上編“暮鼓晨鐘的女性世界”從尼姑的歷史出發,細致探討了尼姑的生活;中編“清尼遺事考實”就嶺南三尼與清初政局、道光禁煙與靈官廟尼姑案等歷史事件作深入的探討;下編則為《比丘尼傳》評說。

此次增訂本在原書基礎上增添了部分新材料,並對部分內容作了修訂。全書內容豐富,文字平易,論點明晰,是一部優秀的學術普及著作。


作者簡介

蔡鴻生,1933年生於廣東省汕頭市。曾任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並主編《歷史大觀園》月刊,2006年退休。2011年獲“廣東省首屆優秀社會科學家”稱號。



長期從事中外關係史的教學和研究,重點探討下列課題:(一)唐代粟特、突厥文化,(二)俄羅斯館與中俄關係,(三)嶺南佛門僧尼史事,(四)廣州與海洋文明,(五)歷史研究的學理和方法。



主要著述有:《廣州海事錄》《蔡鴻生自選集》《蔡鴻生史學文編》《讀史求識錄》《學境》《中外交流史事考述》《俄羅斯館紀事》《仰望陳寅恪》《唐代九姓胡與突厥文化》《清初嶺南佛門事略》《尼姑譚》。

名人/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中山大學蔡鴻生教授兼具可讀性與學術性的尼姑專題研究

☆多角度多層次為詆誣叢生的尼姑歷史正名

☆內容豐富,增補部分新材料,對部分內容作了修訂


引言


《尼姑譚》可說是閑書,但並非戲筆。

中國尼姑史,是一個問津者少而又詆誣叢生的領域。在通常情況下,“尼姑”往往被等同於“花禪”或“淫媒”,名聲是不好的。什麼“禪室偷香”“尼庵私會”,作為傳統題材被演成話本、戲曲和時調,彈唱於市井,流播於鄉間。在說說唱唱中,一部尼史,幾乎完全變成艷史了。

任何偏見,一經社會化,就被賦予公論的面貌,世代傳承,根深蒂固。自宋代以來,隨著封建倫理的強化,尼姑被安排在“三姑六婆”的首席,不斷受到俗人的笑罵。甚至夢見尼姑,《占夢書》也視為不祥之兆:“夢見尼,所為不成。”在現實生活中,婦女與尼姑徹底隔離,成為《教女遺規》的金科玉律:“三姑六婆,勿令入門。此輩或稱募化,或賣簪珥,或假媒妁,或治疾病,專一傳說各家新聞,以悅婦女。暗中盜哄財物尚是小事,常有誘為不端、魘魅刁拐,種種非一。萬勿令其往來!”被放逐於女界之外的尼姑,成了一群不可接觸的人,似乎是罪有應得的。凌濛初的名著《拍案驚奇》,就有一段令人驚奇的議論:

其間一種最狠的,又是尼姑。他借著佛天為由,庵院為囤,可以引得內眷來燒香,可以引得子弟來遊耍。見男人問訊稱呼,禮數毫不異僧家,接對無妨;到內室念佛看經,體格終須是婦女,交搭更便。從來馬泊六、撮合山,十樁事到有九樁是尼姑做成,尼庵私會的。

凌氏用他凌厲的筆鋒,從兩方面來給尼庵定性:一是“引得內眷來燒香”,即銷金窟也;二是“引得子弟來遊耍”,即銷魂窟也。一庵兩“窟”,雙料功能,怎能不“狠”!真是“善哉,善哉”,尼被“泥”化了,變成漆黑一團。

如果說,這是諷世之言,難免有所渲染;那麼,以論世為己任的士大夫,又怎樣評論中國尼姑之命運呢?清初大詩人朱彝尊的《雜詩》二十首之一,竟然也是用灰色來給尼姑畫像:

至晉始有尼,入梁俗莫挽。

此輩僧易狎,為態亦婉娩。

一入富家門,內言出於梱。

挾伴湖山遊,積金寺塔建。

精舍累百區,有司豈能限!

宣淫青豆房,飽食香積飯。

因之壞風俗,詎可偕息偃。

婦人有婦功,蠶織乃其本。

如何水田衣,娑拖出祗苑!

在朱氏筆下,自東晉到清初1000多年的尼姑史,除了狎、遊、淫、食之外,似乎就無事可記了。尼姑從婦女中異化出來,被他不問青紅皂白地當作離棄“婦功”的蛻化現象,簡直一文不值。這首詩反映出來的尼姑觀,很有代表性,也很有傾向性,可說是封建士大夫的共識。它既然立足於禮教和男權,就很難有全面的觀察了。事實上,幽幽尼寺,萬境千緣,固然有人設騙局,開淫窟,但也不乏善行、深情和睿思,怎能一律扣上“壞風俗”的罪名!

佛教的包容性,帶來佛門的蕪雜性,這原是釋氏一個老大難問題。柳宗元在《送玄舉歸幽泉寺序》中早已指出:“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志乎物外而恥制於世者,則思入焉。故有貌而不心,名而異行,剛狷以離偶,紆舒以縱獨,其狀類不一,而皆童發毀服以遊於世,其孰能知之!”隨著佛教日益世俗化,僧尼良莠不齊的情況,到明代後期更加嚴重。凈土不凈,佛頭著糞,確實可悲可嘆。出人意表的是,“螺螄殼裡做道場”:本來是敗類玷辱了群體,她們的丑行卻被好事兼好色之徒加以群體化。於是,“天下尼姑一般黑”的虛構,便成了振振有詞的裁判,把一切遁入空門、含辛茹苦的女性,統統打進十八層地獄了。用如此武斷和輕薄的態度對待尼姑群體,不僅缺乏歷史感,也缺乏正義感。

尼姑來自蕓蕓眾生。她們之中,大有被侮辱和被損害者在。弱女、棄婦、寡妻、舊宮人,乃至風塵中的賣笑者,這群無告的生靈,要不是絕望,怎麼會厭世呢!“霓裳和淚換袈裟”,尼姑史實質上是一部血淚史,濃縮著婚姻悲劇、家庭悲劇和社會悲劇。從總體來說,尼姑不是淫邪的化身,而是苦難的產物。清初的滿族作家和邦額,在《夜譚隨錄》中,對尼姑出家因緣及其心路歷程作過如下分析:

顧念伊剃度亦有因緣:或多病而誤信星書,父母忍心割舍;或早寡而情傷破鏡,閨門絕意修容;或失琴瑟之調,逞小忿而烏云輒剪;或抱琵琶之恨,恐中棄而白發靡依。於是禮金粟以向空門,本圖懺悔;擁蒲團而課靜室,漸覺孤清。暮鼓晨鐘,翻出凄涼之響;春花秋月,暗生活潑之機。既而托缽以延門,每致桑間之約;假安禪而閉戶,頻來月下之敲。

這些脫離紅塵的女性為何又再墜紅塵,其中包含著市井之民津津樂道的種種“機密”。表面上這是心理和生理問題,實質上是社會問題,即人性與佛性的衝突。青燈古佛旁,任何時候都不是婦女的世外桃源,這裡所能提供的,只是用新的壓抑形式(戒律)去代替舊的壓抑形式(禮法),並未締造過什麼自由的生存空間。女性出家人的失落感是永恒的,因為,“宗教只是幻想的太陽”(馬克思語)。

“嘉孺子而哀婦人”,是《莊子•天道篇》倡導的一種智者的慈悲。尼姑屬於不幸的婦人,當然應該在“哀”之列。按個人的記憶,自己與尼姑盡管無緣可言,但寄予某些同情,卻似乎蓄之已久。兒時依母,愛跟媽媽上外婆家。沿堤而行,走近村口,榕蔭下有座破敗的庵堂,偶爾看見三兩個尼姑在裡面走動,只覺不男不女,莫名其妙。後來識得幾個字,草草讀過《阿Q正傳》,對那個被阿Q調戲、咒罵他“斷子絕孫”的小尼姑,也曾流露過幾分同情和悲憫。念大學的時候,有幸趕上聽雙目失明的陳寅恪教授講史論詩,又讀了他的論文《蓮花色尼出家因緣跋》,這才茅塞頓開,曉得應當從梵、漢兩種文化的差異中去認識尼姑出家現象。到了史無前例的“破四舊”運動,有一天在廣州街頭,遇見一個老尼姑正遭“勒令”,當眾焚毀自己供奉過的經書和法器。“檻外人”淪為甕中鱉,欲訴無門。她孤零零地撥著火灰,那副沮喪的樣子,那種哀怨的眼神,不知不覺地竟在我心中激起一陣酸楚。直到今天,我還弄不清當年這種奇特的反應,是不是悲人正所以自悲。

從所見所讀和所感中,我逐漸地意識到,被扭曲的尼姑面貌應當復原,尼姑史的重建是不妨一試的。不過,在認識的現階段,還難以作出嚴格的歷史敘述。因此,只能散論漫談,抒發有關尼姑問題的若幹己見。全書三編,或述,或考,或評,終算湊成一個“三合一”的思維結構。流傳至今的古代文獻,儲存著形形色色的尼姑史料,佛書、僧傳之外,還有語錄、筆記和詩文,以及數量龐大的地方志。甚至石頭也不甘沉默,出土的墓志和塔銘,斷斷續續傳來尼姑往事的新信息。所憾識見未廣,掌握的事例離詳備尚遠。更何況,作為一名塵世學人,我的尼姑觀其實是相當“空”的,既未到過尼庵實地調查,也無權向佛門女弟子散發“問卷”。有關尼姑史的全部探索,始終跳不出文獻的圈子。這本百衲式的《尼姑譚》,盡管想寫成隨筆性的文字,卻依然帶著欲罷不能的學院腔,這是要請讀者多多包涵的。它的特點和缺點,一言以蔽之,就是“紙上談尼”。尚祈諸君諒察,謝謝。


目次

目錄


引言


上編 暮鼓晨鐘的女性世界

 

 一、青燈古佛旁的女人

 二、尼姑參禪

 三、尼姑思凡

 四、尼姑之死

 五、亂世尼姑

 六、花禪

 七、文人與尼姑

 八、尼姑與文化

 九、尼姑臨終偈

 十、尼姑詩


中編 清尼遺事考實

 

 一、嶺南三尼與清初政局

 二、錢柳與尼姑的因緣

 三、“吸鴉片煙始於尼”辨證

 四、道光禁煙與靈官廟尼姑案


下編 《比丘尼傳》評說


 一、寶唱及其時代

 二、晉尼列傳評說

 三、宋尼列傳評說

 四、齊尼列傳評說

 五、梁尼列傳評說


附錄


 一、中國尼姑大事記

 二、尼論輯要


後記


新版後記


書摘/試閱

後記

從文化史和社會史方面觀察中國尼姑的往事,對作者來說,純屬嘗試,而且只是粗淺的嘗試。本書的原始構思,曾於1992年6月13日在中山大學宗教文化研究所的學術講座上提出,聽取過與會學者的批評和建議。現在看來,這本《尼姑譚》雖對中國尼姑的命運有所論述,但未能深入探索尼姑的精神世界,寸心自知,甚覺辜負此題。

本書定稿付印之際,胞姊麗娜女士不幸病逝於汕頭老家。她一生賢淑,對人寬厚。早年生活清寒,用極其微薄的收入支持我念完高中,免於失學之苦。每當想起這段歲月,我就不能自已,深感對她回報太少了。這本有關女性研究的書,如果可以有個題辭,我想說的一句心裡話就是:“獻給逝去的姊姊。”

自1992年至今,本書三易其稿。在修訂、加工過程中,海外友人詹益邦先生寄望甚殷,陳春聲博士屢加關注,蔣曉耘女士傾力支持,郭德焱、王川兩位青年朋友也幫過不少忙。中山大學出版社劉翰飛先生、楊權先生和鄧啟銅先生,不辭辛勞,奔波策劃,使本書得以盡快面世。作者除深致謝意外,可說也因事悟理,從中領會到:小我只有在大我中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

1996年6月,麗日南天

蔡鴻生寫於廣州中山大學


新版後記

我是校園中人,離佛寺遠,離尼庵更遠。用俗眼觀察青燈古佛旁的女人,並非好奇,而是因為這個獨特群體的歷史,反映出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交融,不可漠然置之。

“尼姑”之名,晚唐詩人李商隱在《義山雜纂》和《義山文集》中已用過兩次,均含貶義。本書選取“尼姑”這個俗稱,則是由於其中包含梵漢二元結構,可以作為佛教中國化的描述工具。從六朝到唐宋,無論河西還是江南,都可以在暮鼓晨鐘的女性世界中,發現印度比丘尼戒律所禁絕的“佛門織女”“佛門孝女”和“佛門才女”。誠如陳寅恪先生所言:“橘遷地而變為枳,吾民族之同化力可謂大矣。”出家人不離世間覺,這種“以華情學梵事”的天路歷程,調節了宗教性與世俗性的矛盾,正是尼姑往事值得一“譚”的理由。微獲小識,質之高明,可乎?

蔡鴻生

2019年8月19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7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