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西方左翼資本主義觀評析(簡體書)
滿額折

西方左翼資本主義觀評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2008年金融危機後,一場以反思資本主義金融危機及由其引發的群眾抵抗運動為內容,以尋求資本主義替代者為目標,以共產主義為主題的“新共產主義”逐步形成。“新共產主義”作為激進左翼的政治哲學,標誌著共產主義觀念的回歸。國內外學者把“回到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復興”作為核心主張的左翼理論家們關於共產主義的論述、討論和爭論稱為“新共產主義”。 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批判是“新共產主義”的核心思想。“新共產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進行了批判性反思,他們以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為依據,闡述了共產主義的潛在輪廓。“新共產主義”還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性質和特點進行了闡述,提出諸如當代資本主義是“債務資本主義”、“租金資本主義”、“交往資本主義”等等。這些論述對人們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本質和特徵具有借鑒意義。雖然他們提出的關於共產主義的方案總體上來講並不科學,但是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對未來社會的嚮往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書稿通過對“新共產主義”的研究,全面系統地把握“新共產主義”向共產主義的回歸,弄清其本質,批判借鑒其合理內容,積極反思後資本主義的社會替代形式,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書稿作為理論研究,弄清楚“新共產主義”的本質,可以為我們的意識形態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幫助學生分清理論上的是非,增強其堅持主流意識形態的自覺意識。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有助於讀者在批判分析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為我們的意識形態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幫助學生分清理論上的是非,增強其堅持主流意識形態的自覺意識,從而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2008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危機給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和衝擊,折射出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問題,表明新自由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已經破產,引發了規模空前的反資本主義的群眾運動。與此同時,民眾被程式化地排斥於經濟活動和政治參與之外,抵制、反抗和尋求解放的意識增強。問題是,反資本主義的群眾鬥爭往何處去?資本主義還有沒有前途?在此背景之下,共產主義觀念以其自身具有的巨大潛力和吸引力重新激發了當代左翼知識份子的熱情,他們認為資本主義已經走到了盡頭,同時也積極尋找替代資本主義的新社會形式,共產主義再次成為被關注的焦點。
在齊澤克的宣導下,左翼激進知識份子多次集會,持續討論共產主義觀念。到目前為止,規模較大的國際討論會先後在英國、德國、美國、韓國召開了四次,除此之外,還有幾次相關主題的小型學術討論會。會議前後出版和發表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專著和學術論文。不僅如此,關於共產主義觀念的討論一直在持續。
這樣,一場以反思資本主義金融危機及由其引發的群眾抵抗運動為內容,以尋求資本主義的替代者為目標,以共產主義為主題,以巴迪歐和齊澤克為旗手的“新共產主義”逐步形成。“新共產主義”的理論訴求,一是為資本主義尋求替代者,二是為共產主義“正名”。“新共產主義”作為激進左翼的政治哲學,標誌著共產主義觀念在資本主義世界的回歸。國內外學者把以齊澤克和巴迪歐為代表的,將“回到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復興”作為核心主張的左翼理論家們關於共產主義的論述、討論和爭論稱為“新共產主義”。
關於共產主義是什麼,一部分學者認為,共產主義是一種戰略性的假設,其中有人認為共產主義假設是一種哲學假設,有人認為共產主義假設是一種政治假設,應該致力於哲學和政治的分離,讓政治返回到政治本身。一部分學者認為,共產主義是具有現實性的批判性觀念,是變革資本主義的現實運動,應在理論與現實間思考共產主義。共產主義把反對資本主義和替代資本主義合二為一,即共產主義不是對資本主義的簡單否定,也不僅僅是給社會運動提供政治願景,而是要對資本主義進行歷史性變革。共產主義現實性與共產主義觀念並不是絕對對立的,共產主義觀念內在地包含了現實性的可能性和潛在性,現實性體現了共產主義觀念的力量。而另一部分學者更注重對共產主義實踐性的思考,提出共產主義視域的觀點,指出共產主義視域是定位方向和道路的分界線,是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區分的政治標誌,是理論見之於實踐的解放運動。
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批判是“新共產主義”的核心思想。“新共產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進行了批判性反思,他們以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為依據,闡述了共產主義的潛在輪廓。“新共產主義”還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性質和特點進行了闡述,提出諸如當代資本主義是“債務資本主義”“租金資本主義”“交往資本主義”等的觀點。這些論述對人們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本質和特徵具有一定意義。
共產主義的實踐主體,是一個依靠什麼人來實現共產主義的問題。巴迪歐強調,要在將個體納入主體的動態過程中來理解共產主義的主體;弗蘭克·魯達認為,主體必須有集體事業的觀念,即必須有共產主義觀念;洛瓦特則認為,主體必須有革命性,即作為革命主體進行共產主義實踐。“新共產主義”的代表人物還提出了諸如“我們是99%”“工薪資產階級”“尿溺”“非全”以及“平民”的概念,將其作為新社會運動的主體力量。與此同時,伴隨著新社會運動的興起,群眾的組織問題也被提上議事日程,政黨問題則不可避免地再次被提起。左翼理論家們認為政黨是忠於事件的靈活組織,是激進共產主義的主體性組織,也是團結而激進的國際組織。
關於人類社會的未來,“新共產主義”者紛紛將目光投向共產主義,並將其作為資本主義的替代者。那麼共產主義如何取代資本主義呢?即動力何在?他們提供了三個方面的答案:一是大眾渴望的動力。這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內在動力,主體的渴望和熱情在實現共產主義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激勵作用。然而,主體的渴望和熱情往往是自發產生的,僅僅作為階級意識的萌芽存在並生長。二是階級意識的動力。實現共產主義,階級意識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實現人民群眾整體的自我解放,首先需要喚醒群眾的階級意識,培養群眾集體行動的能力。三是理論見之於實踐的動力。共產主義的實現要依靠基於草根層次上的集體行動的力量。共產主義理論只有見諸實踐,才有實現的可能。
“新共產主義”提出並闡釋了一些重要觀點,如關於當代資本主義是“債務資本主義”“租金資本主義”“交往資本主義”等觀點,有助於我們深化對當代資本主義的認識;他們提出的“我們是99%”“工薪資產階級”“尿溺”“非全”等關於共產主義實踐主體的概念對我們具有啟示作用。但他們的缺陷也很明顯,如關於共產主義的現實性問題,只是強調要在理論和現實之間思考共產主義,就是最具現實意義的共產主義視域理論也讓人感覺共產主義可望而不可即。因此,他們提出的關於共產主義的方案還不令人滿意。但是,能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處於低谷時重提這一話題,本身意義就十分重大。實現共產主義,我們還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理論,因為只有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才是人類通向未來的現實之路。

目次

導論
0.1選題背景與意義
0.1.1選題背景
0.1.2選題意義
0.2論題研究綜述
0.2.1國內研究現狀
0.2.2國外研究現狀
0.3研究思路和方法
0.3.1研究思路
0.3.2研究方法
0.4研究難點與創新之處
0.4.1研究難點
0.4.2創新之處
第1章“新共產主義”由來
1.1“新共產主義”興起的背景
1.1.1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
1.1.2反資本主義的群眾運動
1.1.3左翼代表人物對共產主義的長期關注
1.2“新共產主義”觀念辨析
1.2.1共產主義觀念
1.2.2“新共產主義”的理論訴求
1.2.3“新共產主義”之“新”
第2章“新共產主義”的共產主義理念
2.1共產主義假設
2.1.1馬克思主義的革新在於共產主義的戰略性假設
2.1.2共產主義假設是一種政治假設
2.2共產主義現實性
2.2.1應在理論與現實間思考共產主義
2.2.2共產主義是變革資本主義的現實運動
2.3共產主義視域
2.3.1視域是定位方向和道路的界線
2.3.2視域是區分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政治標誌
第3章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批判
3.1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問題的揭露
3.1.1資本主義是虛假的世界
3.1.2用“創造性共同體”替代資本主義
3.2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批判
3.2.1新興資本的內部矛盾
3.2.2資本主義的四個對立
3.2.3超越資本主義的平等、民主、自由和權利
3.2.4當代資本主義的社會運動
3.3對當代資本主義本質特徵的分析
3.3.1當代資本主義是“債務資本主義”
3.3.2當代資本主義是“租金資本主義”
3.3.3當代資本主義是“交往資本主義”
第4章對“新共產主義”實踐主體的探尋
4.1對實踐主體的理論探討
4.1.1關於主體的批判性評論
4.1.2主體必須具有集體事業的觀念
4.1.3主體必須具有革命性
4.2新階級理論
4.2.1“我們是99%”與“工薪資產階級”
4.2.2“尿溺”與“非全”
4.2.3“平民”
4.3政黨
4.3.1政黨是激進共產主義的主體性組織
4.3.2政黨是團結而激進的國際組織
第5章對“新共產主義”實現動力的探索
5.1大眾渴望的動力
5.1.1對渴望(desire)的探討
5.1.2共產主義者渴望什麼
5.1.3主體的熱情
5.1.4直接實現無國家的共產主義社會的願望
5.2階級意識的動力
5.2.1基於集體行動力量的群眾自我解放
5.2.2階級意識的形成是一個教育過程
5.2.3外國移民與共產主義
5.3理論見之於實踐的動力
5.3.1理論如何見之於實踐
5.3.2共產主義與現存事物
5.3.3防禦性暴力與非-軍隊紀律
5.3.4階級與階級鬥爭
5.3.5共產主義與國家消亡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