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戲臺上的中國(簡體書)
滿額折

戲臺上的中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1.中國是一個愛看戲的國度,戲曲蘊含中國人的性格基因和文化血脈
2.中國人從戲臺上獲取娛樂渴望、精神追求和知識見解,因而中華文脈在戲臺上延伸。
3.戲箱一卸、粉末一扮便鏗鏘登場、咿呀開唱,唱得千人萬人同悲同樂,九州萬方斂心動容!
4.戲曲是中國獨有的文化現象,它曾在中華大地上長期演繹流傳,催生了宋元明清至今地負海涵的民俗文化。於是乎,就把國人都耽在了裡頭。
5.幾百年來,要說中華大地上最有聲有色的一大景觀,就非唱戲莫屬了。
6.你就站在山頂上看吧,年年月月、朝朝暮暮、每時每刻,從城市到鄉村,從公共戲園到私家庭院,從街邊廣場到鄉下田邊,到處都在敲響著歡快鑼鼓、吹響著高亢喇叭、拉響著柔情胡琴、唱響著動人鄉調,一台台大戲在沒早沒晚、沒日沒夜、無寒無暑、無始無終地上演。
7.中國就是這樣一個把唱戲塞滿了一切角落的國家,古代中國人就是這樣把唱戲和幸福生活畫上了等號。
8.遍佈全國城鄉的神廟戲臺、會館戲臺、祠堂戲臺、私宅戲臺,加上街巷里弄人家,年節慶典婚喪嫁娶,還要臨時搭台演戲,一年中排著演,演戲就沒個停了。因而中華大地可謂朝朝燕舞、日日笙歌。
9.地方戲所具有的文化特性與審美特徵,就在當地人耳濡目染的過程中浸潤、滲透為其心理結構中的文化沉澱,成為其精神家園的珍藏。因為有這種情感需求,許多地方戲班都跟著本地人的流動走。人們出去經商、打工、賣藝,聚居在外鄉,本地戲班就會跟到那裡去演戲。走得遠的,就走遍五湖四海,走到了東南亞,走到了歐美,走遍了全世界。

本書由戲劇史研究名家,文化學者廖奔先生帶領我們從戲曲的歷史、地理、文化、民俗、藝術、舞臺演出、戲臺、演員生活、戲曲故事、名角、唱腔、行當、戲衣、臉譜、聲腔劇種、鄉音鄉愁、世界傳播、域外影響、藝術價值、生存現狀等各個方面,全方位細緻解讀戲曲對人民生活中的深入影響、走向世界的腳步、面臨的生存困境及出路。本書通過展現戲曲文化,追蹤其源流、觸捫其筋骨、探索其精神,力圖調動人們的家國情懷和文化自豪感。讓讀者感受到中華文脈在戲曲舞臺上的延展。

作者簡介

廖奔:戲劇史研究名家,文化學者,作家。先後擔任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有著作三十餘種。
廖琳達:英國布魯奈爾大學傳媒專業碩士、北京外國語大學跨文化戲曲研究專業在讀博士。編輯推薦

名人/編輯推薦

戲曲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傳承著中華民族活態的文化基因。中國戲曲種類繁多,至今在全國各地的戲臺上,戲曲仍綻放著奪目的光彩,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 本書內容豐富多彩的,旁徵博引,從戲曲和史料中提煉出戲臺上的異彩紛呈、後臺裡的酸甜苦辣。在中國從古至今芸芸眾生都愛看戲,看戲臺上的中國便是看芸芸眾生眼裡的中華文脈。 本書為讀者展現了中國戲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異彩紛呈,讀者在感受戲曲魅力的同時,可以觸碰到中華文化的根脈。

中國人有一個癖好:看戲。
從古到今,從南方到北方,從山林到曠野,從鄉村到城市,從普通百姓到文人墨客,從達官貴人到宮廷皇族,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精英名士、芸芸眾生,大多都好這一口兒。
說來也怪,許多人生下來是不愛看戲的,長著長著,不定哪一天看了一個戲,許是就聽了一嗓子唱,一下子就迷進去了。還有人年輕時看見唱戲就煩,聽見吊嗓子就膩,一遇鑼鼓弦子鬧喧天掉頭就走,到後來經了事,受了挫折,遭了白眼鄙夷,曆了溝坎起伏,嘗了離鄉背井,品了悲歡離合,轉回頭來再看戲時,聽見了幼時熟悉的鄉音俗曲,心中一時間七葷八素、翻江倒海、苦辣酸辛、五味雜陳,“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唐張祜《宮詞》),終究又溺到裡頭。
於是,愛戲的人就越積越多。日日天天攢下去,歲歲年年攢下去,世世代代攢下去,中國就成了一個愛看戲的國度。
早年間還不這樣,周公、孔子的時代,辛勤耕作的人們歲月艱難、糊口不易,還只在一年裡農活忙完了的時候,祭神慶豐搞搞迎神賽社,吹拉彈唱地放鬆放鬆。到後來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他們玩詩,一下子把唐宋搞成了詩詞的國度,“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唐李忱《吊白居易》),“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南宋葉夢得《避暑錄話》),使得詩人歌伎、販夫走卒都會吟詩作賦,讓外國來賓個個羡慕嫉妒恨,豔羨天朝的文化豐厚。
誰知從那以後又轉了風向,人們開始青睞鑼鼓弦子,明清大地上到處搭的都是戲臺子,戲子們走路挑擔乘車坐船四處趕場,終日裡奔波,到一個地方扁擔一撂戲箱一卸,勻臉勾眉粉撲墨描一扮,霸王虞姬呂布貂蟬們就鏗鏘登場、咿呀開唱,唱得你心旌搖曳、熱耳酸心,唱得你淒清悲咽、涕淚漣漣,唱得你努舌瞠目、血脈僨張。那一刻,千人萬人同悲同樂,大地長天齊笑齊哭,九州萬方斂心動容!
戲曲是中國獨有的文化現象,它曾在中華大地上長期演繹流傳,催生了宋元明清至今地負海涵的民俗文化。於是乎,就把國人都耽在了裡頭。
國人都耽在戲裡頭,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本來是好事,愉情悅性嘛,休息放鬆嘛,生活一張一弛,才能調劑人生緊張的奔命節奏。何況看了戲,目不識丁的人也都懂得了些唐堯虞舜、水滸三國、忠貞節義、子孝妻賢,知道了些歷史人生的道理,提高了文化水平。普通百姓也都從歌調弦音裡得到了審美愉悅。
人和貓狗牛馬豬羊不同就在於,人有娛樂渴望、審美需要和精神追求,人更希望獲得知識和見解。這些都能從戲臺上獲取,因而中華文脈在戲臺上延伸。
但是,如果一味耽情耽性、沉浸在戲裡,忘記了人生的真實目的,甚至像清末的遺老遺少那樣,海岸線上炮火連天聽不見,清政府接連割地賠款不幹我事,終日裡只知道泡戲園子消遣尋開心,那就成了最讓人痛恨的事了。
於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新青年們就把戲曲看成了墮落藝術,一度欲滅之而後快。當然,百姓藝術是不會湮滅的,中華文脈也是不會斷絕的,於是人們又試著探討戲曲改良,一直發展到後來的戲曲改革,倒是獲得不少成功,創作出許多人們愛看的新戲。
不管怎麼說,看戲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一件事。
但是,你真正瞭解它嗎?你真懂它嗎?你知道它裡面有多少故事和內涵嗎?或許,這些值得聊一聊。
筆者不揣淺陋,就以自己所知,把它的歷史和故事跟你絮叨絮叨,由我們充任導遊,咱們一起在它的崇山峻嶺裡周遊一圈,也許你會看到些什麼、聽到些什麼、想起些什麼,總會有所收穫的。
讓我們開始。
五、在線試讀

古往今來,名演員千千萬萬,其中一些藝人的絕藝,在歷史上傳為永久的佳話。
清代康熙年間,有一位叫陳明智的昆曲演員,演技極其出色,留下一個生動的故事。
陳明智是江蘇長洲人,演大淨行當,就是裝扮項羽、張飛、尉遲恭一類歷史英雄的。
他最初在一個鄉下戲班裡挑大樑,只在農村廟戲上演出,沒有名氣,城裡人都不知道他。
當時蘇州城裡有許多戲班,最有名的是寒香班、凝碧班、妙觀班、雅存班四個,士
紳富戶設宴演戲,不是這四個戲班的戲不看。有一次,寒香班到一家人家演戲,臨時班裡的淨腳病了,班主馬上派管衣箱的人到其他戲班去請人代替。那人找遍了城中戲班,人家的淨腳都有戲演,沒法替補。正在百般無奈之時,正好遇到陳明智進城,有認識的介紹給管衣箱的,就臨時拉他來替補。
到了地方,班主和其他演員見陳明智身材矮小、形容萎瑣、衣裳破爛,嘴裡又不會講話,都十分不滿意,也不跟陳明智打招呼,一起詬罵管衣箱的人,說:“你會找人不會,什麼人都拉過來湊數?”陳明智也不吭氣。
可是馬上就要開演了,也只好如此。大家還抱著一點兒僥倖,心說:“我們班裡生旦末醜都齊全,只要主人家不點淨腳的戲,就沒太大關係。”
主人家傳喚過來,班主過去呈上戲摺子,讓人家點戲。誰知人家千不點萬不點,偏偏點了一出《千金記》,正是淨腳戲,而且表演難度極大。
全班一片恐慌,大家只好對陳明智說:“《千金記》你能不能演?不能演別逞強。要是真不能演,咱們就去求主人換一齣戲,戲錢照樣付給你。”
陳明智說:“這個戲我常演,就是不知道演得好不好。”
也沒別的辦法了,大家只好忐忑地等著他裝扮,盼著他登臺別露醜就行。
陳明智用墨和顏料把臉畫得顯大了一圈,又從包袱裡掏出自己帶的棉抱肚穿在身上,套上項羽穿的大靠,一下顯得壯實多了。再穿上自己帶來的厚底靴,一下增高了不少。
他提上霸王槍,昂首闊步,儼然就是一個魁梧雄壯的楚霸王項羽!戲班裡的人看了,心裡稍稍安穩了一些。
於是,陳明智振臂登場,在戲臺上龍跳虎躍,旁邊執旗幟的兵丁都手忙腳亂跟不上他的步伐。
然後陳明智放開嗓子高歌一曲,聲如黃鐘大呂,震得梁上的塵土撲簌簌往下掉,直掉到了客人們吃的杯盤菜肴裡。
座客一個個驚得屏息靜氣、面色如土,大氣也不敢出地觀看。
等到他一齣戲唱完,客人們一片連聲地叫好,紛紛稱讚他的絕技如神。直到這時,戲班裡的人才徹底放下了心。
過後,寒香班全體演員為陳明智擺酒賠罪,並邀請他加入寒香班,陳明智從此成為寒香班的挑梁淨腳。
後來康熙皇帝南巡,蘇州織造署貢獻寒香班給皇上演戲。康熙看了陳明智的表演,特別賞識,把他征入宮廷,在升平署裡當戲曲教習,一當當了 20 年,清宮戲班的演員許多都是他的徒弟。(清焦循《劇說》引《菊莊新話》)
陳明智從一個先天身形條件不好的鄉村戲子,到在蘇州唱
出大名,並一直當到內廷教習,是因為他會合理地利用裝扮技術來彌補自己的缺陷,並極度地充實和提高自己的演技,所謂勤能補拙。
另外一個生動的例子,是南京名班興化班的主角馬錦在生活中刻苦練藝的故事。
一 次,興化班和 另一個戲班華林班唱對臺戲,都演《鳴鳳記》,興化班的馬錦和華林
班的李伶都扮演奸相嚴嵩。
唱著唱著,比出高低來了,馬錦戲臺下面的觀眾慢慢都被吸引到李伶台下去了。馬錦覺得很丟人,戲還沒演完就溜走了,戲班裡的人從此再也找不著他了。
三年之後的一天,馬錦忽然回來了,找到華林班的李伶,要求再比一次。
這一次的對臺戲,馬錦的演技大長,把嚴嵩演得活靈活現,台下的觀眾齊聲喝彩,李伶那邊的觀眾也全部都跑到了馬錦台下來觀看。
過後李伶匍匐在地,對馬錦自稱弟子,詢問他演技為何增長如此之大。
馬錦說:“我聽說如今的宰相顧秉謙,是和嚴嵩一樣的人,於是去往京城,找門路給顧相國當了三年門卒。每天伺候他,觀察他的行為舉止,聆聽他說話的口氣,細心琢磨,注意模仿他的一舉一動,久而久之,就得到了他的神韻。”(清侯方域《壯悔堂文集》卷五《馬伶傳》)
原來,為了提高演技,馬錦竟然給人當了三年僕人!
馬錦的事蹟成為中國戲曲史上一則練藝佳話而久遠流傳。

目次

目錄
引子 1
唱戲 7
戲史 35
演戲 73
看戲 121
戲班 165
戲子 203
戲臺 239
寫戲 269
《竇娥冤》 301
《西廂記》 311
《琵琶記》 329
《牡丹亭》 341
《長生殿》 357
《桃花扇》 369
梅蘭芳 381
尾聲 43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