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史記》講義(全二冊)(簡體書)
滿額折

《史記》講義(全二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68 元
定價
:NT$ 1008 元
優惠價
87877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史記〉講義》共選《史記》一百三十篇中的四十二篇,其中六篇為節選,占《史記》總量的四分之一強。選文五體皆備,計本紀六篇,表四篇(只選序文,表略),書四篇,世家六篇,以上共二十篇為上冊;列傳選文二十二篇為下冊。上、下兩冊總計約八十萬字。解讀內容宏觀與微觀相結合。每篇選文做“題解”“注釋”“段意”三項,為傳統的微觀解讀,著重在字面意義,疏解文字阻礙,以助讀者欣賞原書韻味。書前“序論”與每篇“講析”,這兩項則是宏觀闡釋思想內涵,系“解讀”作者的一家之言,助讀者思維。本書初系作者在20世紀80年代在蘭州大學歷史系開設《史記》專書課講義,積澱數十年教學體悟,可作為高校開設《史記》專書課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張大可

1940年出生,重慶市人。196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曾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現任陜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在中國歷史文獻學、秦漢三國史兩個學術領域發表學術論文近二百篇,尤長於“三國史”與《史記》的研究,在學術界獨樹一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個出版《三國史研究》與《史記研究》個人論文專集的學者。2011年獲中國《史記》研究會學術成就獎。出版學術論著十余種,主要有《三國史研究》《三國史》《史記研究》《司馬遷評傳》《史記論贊輯釋》《史記文獻研究》《史記精言妙語》《史記通解》《中國文獻學》等。主編《中國歷史文獻學》《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歷史人物評傳叢書》《資治通鑒新注》等二十余種著作,其中《中國歷史文獻學》《中國歷史文選》為高校教材。有六種學術論著獲省部級優秀圖書獎,《中國歷史文選》2008年獲*高教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201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張大可文集》十卷。

名人/編輯推薦

文史名著《史記》為二十四史之首,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備騷》”,是中國人人的一部國學根砥書。由於“史記》部頭大,內容多,載三千年歷史,閱讀全書有許多困擾,因此歷代以來產生了許多《史記》選本。本書《史記講義》就是一個《史記》選本,有三大特點:其一、五體皆備,是《史記》全歌的一個縮影。歷代以來的選本,只選《史記》紀傳名著迄今獨有本書選目五體皆備。其二、篇幅適中,《史記》原書一百三十篇本書選目四十二篇,約占全書的三分之一,反映了《史記》內容的系統性,全面的體現司馬遷的歷史觀。其三、微觀注釋與宏觀講析相結合,有很強的特代性。每篇的題、注釋、歌意是微觀解讀 ,書前“本論”與每篇講析是宏觀解讀全書還插有地圖,這都是首創。本書原是作者在上世紀執教蘭州大學時的高校講義,有很強的學術性,流暢的解讀又具有普及性,即既可作高校教材,又可供廣大愛好者閱讀。

前言

文史名著《史記》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中國人人的一部國學根柢書。由於《史記》部頭大,內容多,初學者難以閱讀全書。節選《史記》一部分獨立成書,這就是《史記》選本。東漢校書郎楊終奉漢章帝之命,節選《史記》十余萬字,相當於原書四分之一的篇幅,作為皇家子弟的讀本,這是我們已知的早的選本。歷代以來,不知有多少選本,讓一代又一代人受惠。新中國成立以來,半個多世紀中,前後有數十種選本流傳,以王伯祥的《史記選》、鄭權中的《史記選講》為有名。王伯祥的《史記選》初版於20世紀50年代,至今仍在重印,流傳了半個多世紀仍有生命力。由此可知,一部好的《史記》選本,造福於廣大讀者是多麼的有意義。但以往眾多的《史記》選本,都偏重於文學性強的人物傳記,不能全面地反映司馬遷的思想體系和《史記》的五體結構。因此本書選講,題名“《史記》講義”,要求吸收學術成果,編選一本全面反映司馬遷思想以及體現《史記》百科全書內容風貌的新選本,做到學術性與通俗性結合,雅俗共賞,既可作為中學文史教師以及廣大知識青年自修提高的讀物,又可作為高校中文、歷史兩系的專業教學參考書。若要實現這一目標,編選者必須在選目與解讀體例兩個方面都要有所創新,這也是本文所要說明的亮點。下面就從“選目”與解讀“體例”兩個方面略作說明,是為前言。

一、選目

本書編選的宗旨和目的,就是要在文史並重的基礎上,把司馬遷之所以為司馬遷的人格風格全貌反映出來。選目原則有四點:

1要完整地反映《史記》內容的系統性,全面體現司馬遷的歷史觀,並突出《史記》作為通史之“通”的優點。

2要反映《史記》體大思精的特點。體大是指《史記》內容的全面性、豐富性和五體編纂形式;思精是指《史記》思想的深刻性。為此,本書選目,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體皆備。本書選講,全書八十余萬字,分上下兩冊出版。上冊包括本紀、表、書、世家;下冊全為列傳,後附錄相關內容三篇。

3《史記》以人物為中心述史,創造了傳記文學的典範,是一部文學名著。因此,《史記》名篇要系統選入,而人物傳記仍是重點。

4司馬遷在《史記》中運用的述史的理論和方法,如述史斷限、詳今略古、詳變略漸、互見對比、縱橫比較等,均要通過選目反映出來。例如,秦始皇、李斯兩篇大傳入選,全面反映了秦統一王朝興亡的歷史與全過程;項羽、劉邦兩篇本紀均入選,含對比見義之例;孝文帝本紀與張釋之、馮唐兩人合傳入選,反映文景之治開明政治局面的構架。秦漢時期篇目入選比較多,以反映詳今略古。又如,《史記》首卷《五帝本紀》和末卷《太史公自序》以及各年表序,貫穿了司馬遷的思想脈絡,包含了《史記》的述史斷限理論,本書系統選入,這是一般選本所沒有的。

按上述原則,本書從《史記》中共選文四十二篇,約十三萬字,占《史記》全書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余字的四分之一篇幅,計:本紀六篇,表序四篇,書四篇,世家六篇,列傳二十二篇,五體皆備。 精選名篇,也是本書的主題之一。梁啟超評《史記》十大名篇:《項羽本紀》《魏公子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魯仲連鄒陽列傳》《淮陰侯列傳》《魏其武安侯列傳》《李將軍列傳》《匈奴列傳》《貨殖列傳》《太史公自序》,本書悉數入選。其中《匈奴列傳》是民族史傳。此外,《管晏列傳》《屈原賈生列傳》《荊軻列傳》《遊俠列傳》亦俱為千古名篇。在所選二十二篇列傳中,伍子胥、子貢、甘羅、司馬相如四位,是司馬遷“傳奇人於千秋”的經典杰作,本書只節選其“傳奇”片斷,以展示人物的智能、執著與敢闖精神。司馬遷筆下人物的人格魅力為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積澱為民族魂。《史記》的民族凝聚力與愛國主義思想源泉,就是這樣產生的。

選目詳今略古,詳變略漸,展現通史特點與太史公司馬遷的歷史觀。

選文的文本以中華書局點校本為依據,對段落、標點重新審示,有所改動。凡通用的通假字、異體字、繁簡字,一律改為標準簡化字,特此說明。

選文之後三篇附錄,一為《報任安書》,司馬遷留下的一封極為重要的書信,班固作《漢書》收入《司馬遷傳》,可視為《太史公自序》的補充,是探究《史記》主題升華的重要資料;二為《史聖頌》,是2016年立於陜西韓城市司馬遷文史公園廣場上的碑文,代表當今學術界對司馬遷全面的評價;三為《司馬遷年譜》,是司馬遷一生的簡歷,以及創作《史記》的經歷。這三篇文獻對讀《史記》具有重要的指引意義,故附錄於本書。

二、體例

本書解讀力求以闡明司馬遷的一家之言為旨歸,為此創設了相應的體例形式,包括序論、五體說明、題解、段意、注釋、講析六個部分。“序論”系統而扼要地評價司馬遷和《史記》。“五體說明”對《史記》五體特點以及篇目系統做了簡明的概說,寫在每體選目之前。單篇解讀各有“題解”“段意”“注釋”“講析”四個部分。解讀要求反映新見解、新成果,行文深入淺出,形成本書獨具的風格。

單篇解讀四個方面的內容,說明如下。

1題解。題解內容為解題與提要相結合,包括四個基本項:(1)釋題篇;(2)介紹傳主;(3)提示篇旨;(4)作者意向。“題解”與“講析”兩項有聯繫,而非重復。“題解”著重指出司馬遷的創造精神,反映《史記》編纂特色;“講析”具體分析正文內容。

2段意。段意是對段落結構內容的概括,具有點題、剖析、歸納的作用。“太史公曰”是作者的贊論,單獨作段意。

3注釋。注釋內容包括為難字注音,解詞,串譯,釋人名、地名、職官、掌故等。注釋要求具有通俗性,用白話注釋,一般不作引證,歧說只注一說。人名注釋,凡重要歷史人物正史中有傳者,均注出傳名,供讀者備查;《史記》中的歷史人物,只注傳名,一律省略書名;見於本書者的,則注明本書所選。地名注釋,凡行政地區只注治所在今天的準確方位,一律不注沿革;對於指稱人名的地名如“條侯”“絳侯”“臨汝侯”等中的“條”“絳”“臨汝”等地名,也一律不注,但傳主除外。官名注釋,只簡注其品位、職掌,不詳注其秩祿。各篇之間的注釋自成單元,重出條目不注互見,以省讀者翻檢之勞。重出條目行文有具體的語言環境,詳略不必求同,但釋義不能有抵牾。本書注文插入地圖,也是一個創新。

4講析。講析內容緊扣正文,分析其思想內容、歷史過程、藝術風格,評價其史料價值等。“講析”力求學術性,反映新見解。“講析”不進行爭鳴討論,而是扣緊正文做具體分析。

《史記》是一部文史兼長的名著,它應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占有、所享受的知識寶庫和藝術珍品,而不能只是文人學士的案頭物。因此對《史記》這部名著應當進行多層次的整理。所謂多層次的整理是指學術研究與普及相結合,編著或整理適應不同年齡和不同文化程度的讀者閱讀的多種讀本。本書是一種大型的選本,適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所以不附譯文以省篇幅。在古籍整理中如何做到學術性與普及性相結合,本書所採用的解讀形式是一個嘗試。

本書有四篇講析是引用的成稿。其中《李斯列傳》《荊軻列傳》《遊俠列傳》三篇講析,征得著名《史記》研究專家韓兆琦教授的同意,引自韓兆琦教授的名著《史記評議賞析》(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五帝本紀》講析為江南大學徐興海教授撰寫。此外,本書有若干幅地圖插入注文,為友人南京三江學院許盤清先生所繪。以上借本書出版之際予以說明,並致感謝。

本書所選《史記》正文一律採用規範簡體字,部分常用通假字改用正字簡體字。本書引文出處採用頁下注,出處皆為常用古籍,只注書名及篇名,僅供備查指引,一般不詳注作者、出版社、頁碼,特此說明。

選編者2021年6月於北京

目次

目錄

 

 

 

(上冊)序論——司馬遷和《史記》評介

 

十二本紀(選六篇)

 

  • 十二本紀簡介·

 

五帝本紀

 

秦始皇本紀

 

項羽本紀

 

高祖本紀

 

呂太后本紀

 

孝文本紀

 

十表(選四篇表序)

 

  • 十表簡介·

 

十二諸侯年表序

 

六國年表序

 

秦楚之際月表序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八書(選四篇)

 

  • 八書簡介·

 

律書序(節選自《律書》)

 

天官書論(節選自《天官書》)

 

河渠書

 

平準書

 

三十世家(選六篇)

 

  • 三十世家簡介·

 

孔子世家

 

陳涉世家

 

外戚世家

 

蕭相國世家

 

曹相國世家

 

留侯世家

 

(下冊)七十列傳(選二十二篇)

 

 

  • 七十列傳簡介·

 

伯夷列傳

 

管晏列傳

 

孫子吳起列傳

 

伍子胥列傳(節選)

 

子貢列傳(節選自《仲尼弟子列傳》)

 

商君列傳

 

甘羅列傳(節選自《樗裡子甘茂列傳》)

 

魏公子列傳

 

廉頗藺相如列傳

 

魯仲連鄒陽列傳

 

屈原賈生列傳

 

荊軻列傳(節選自《刺客列傳》)

 

李斯列傳

 

淮陰侯列傳

 

張釋之馮唐列傳

 

魏其武安侯列傳

 

李將軍列傳

 

匈奴列傳

 

司馬相如列傳(節選)

 

遊俠列傳

 

貨殖列傳

 

太史公自序

 

 

附錄(三篇)

 

 

附錄一報任安書

 

附錄二史聖頌

 

附錄三司馬遷年譜(附司馬談)

書摘/試閱

《史記》 講義(上冊)

 

序論——司馬遷和史記評介

 

序論

——司馬遷和《史記》評介

 

《史記》是我國部紀傳體通史,西漢司馬遷撰。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左馮翊夏陽(在今陜西省韓城芝川鎮)人,是我國偉大的歷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有著崇高的人格、堅強的毅力、卓越的創新精神與史才,在兩千多年前就寫出了《史記》這樣一部具有世界影響的歷史學和文學巨著,是人類文化史上的奇觀。兩千多年來有不可勝計的中外學者在閱讀它和研究它,給予它崇高的評價。對於這樣一份遺產,在閱讀和欣賞它之前,我們對司馬遷的品格和創新精神,對《史記》產生的歷史條件、其體例內容和思想價值、它的史論體系,以及司馬遷在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有一個整體輪廓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一、司馬遷的崇高人格和創新精神

司馬遷的崇高人格和創新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忍辱負重,發憤著書,實現了“成一家之言”的理想;二是勇於探索和創新,創作了劃時代的紀傳體通史;三是嚴格地忠實於信實可靠的歷史,不與聖人同是非。這種精神和品格,都是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的。

司馬遷在青年時期,就是其父司馬談發凡起例修撰通史的得力助手。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司馬談臨終時,拉著司馬遷的手垂泣囑教,希望司馬遷完成他的未竟事業。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馬遷繼任太史令,這使他有機會閱讀皇家圖書館的藏書,有了修史的便利條件。司馬遷為太史令的第五年,漢武帝改官制,頒布了新歷,即太初歷,改元太初。改歷象徵著西漢王朝的鼎盛。司馬遷主持了太初歷的制定,並加緊了《史記》的撰述。七年後,即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司馬遷由於李陵案牽連下獄,慘遭腐刑,蒙受了極大的屈辱,痛不欲生,但每當此念萌生,他耳邊就響起了父親臨終的遺教,眼前就展現了一幅幅古人發憤著述的畫面:西伯拘羑裡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遭放逐賦《離騷》,左丘失明著《國語》,孫子臏腳論《兵法》,《詩》三百篇,大多是聖賢發泄憤懣的作品。自古以來,權貴富人生時顯赫,死而名滅,多到不可勝記,只有那些具有堅強毅力、崇高品格而做出了一番事業的人才能名垂後世。這就是司馬遷在《報任安書》和《太史公自序》裡一唱三嘆、反復申說的“發憤著書”說。他從個人的悲怨中解脫出來,忍辱著書,把自己的憤懣和不平傾注在《史記》中,成為“一家之言”,愛憎鮮明;他同情人民的苦難,揭露專制統治的黑暗,留下了寶貴的實錄作品,這種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脊梁,是值得我們敬仰的。

司馬遷的偉大,還體現在他創作實踐中的不斷創新。司馬遷非常尊敬他的父親,也十分推崇孔子,但是,他並不墨守父訓和死抱經文。他的創新精神突破了父親的規劃和聖人的遺則。如《史記》的斷限,“述陶唐以來,至於麟止”,這是司馬談效法孔子編《尚書》祖述堯舜,修《春秋》絕筆獲麟的程式。而司馬遷延伸上限,“起於黃帝”,宣揚大一統的歷史觀;延伸下限“至太初而訖”,實錄西漢鼎盛的歷史。

創新既是司馬遷品格的集中反映,也是《史記》的成功。《史記》之所以是一部劃時代的偉大著作,簡以言之,就是這部巨著從內容到形式是劃時代的創新:

1首創紀傳體,形象地照映了封建社會的等級序列;

2首創貫通古今的通史,建立了歷史發展斷限理論的年代學;

3首創“太史公曰”的史論形式,提出了系統的史學理論;

4首創經濟史傳,發展了古代樸素的唯物史觀,意識到經濟發展狀況對社會歷史起決定性的作用;

5首創軍事史傳,系統地總結了古代的戰爭理論,詳盡地敘述了戰史內容;

6首創學術史傳,辨章學術源流;

7首創民族史傳,提出了民族一統的思想;

8首創各色人物的類傳,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

9首創語譯古文,使艱深古奧的語言通俗化;

10首創歷史文學,使歷史人物的實錄成為生動的典型形象。

其他還包括如首創禮、樂、歷、星等各種專題的文化史傳,擴大了歷史記敘的範圍;首創《大宛列傳》,載述外國史事;等等。

司馬遷的創新,概括地說就是司馬遷創造了“紀傳體通史”,這是史學發展史上的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從此奠定了史學的獨立地位。在司馬遷以前,史學只是經學的附庸。《春秋》是六經之一,它別嫌疑,明是非,寓褒貶,以當一王之法,司馬談和司馬遷都十分推崇《春秋》,並把自己的著作看成是繼《春秋》的事業;但《春秋》僅僅是記載了一些歷史事件的標題,且以一字寄寓褒貶,因而讀之如讀無字天書,算不上一部真正的歷史書。《左傳》是解經述史,雖然詳載歷史事件,但記載的範圍和時間都是有局限的,它的內容也只是偏重於春秋各國間的會盟和征伐,而很少有社會各階層代表人物的活動,也缺乏制度沿革和經濟、地理、天文、歷法等知識的系統敘述。《國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資料匯編,遠不及《左傳》有深度。《戰國策》記載了戰國時期的階級矛盾和社會內容,而重點卻是記錄縱橫家的說辭,既不是系統的戰國史,也不完全是信史。至於其他先秦典籍,除《尚書》外,更說不上是歷史書。《史記》次綜合古今典籍成一書,匯總百科知識成一體系,是一部體大思精的歷史著作。所謂體大,是指它的五體形式;所謂思精,是指它內容的全面性和系統性。《史記》五體,本紀、表、書、世家、列傳,分開來看,各自成為一個獨立的系統,首尾完備,貫通歷史發展的線索,各有不同的側面和重心;合起來看,又是組織嚴密互相交融的一部著作,自成一家之言。正因為它體例完備,才能容納豐富的歷史素材,在有限的篇幅內使政治、經濟、文化、學術、民族、社會以及自然界的星象、歷法、地理等無所不包。晉人張輔說,司馬遷作史,“辭約而事舉,敘三千年事,唯五十萬言”《晉書》卷六○《張輔傳》。。清趙翼稱它為“全史”,並說:“自此例一定,歷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範圍。”《廿二史札記》卷一。

司馬遷所以能夠創新,在於他立意高遠,能夠堅持實錄的寫作精神。西漢一代大儒都推崇《史記》為實錄。班固說:“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堅持實錄是司馬遷的崇高史德,為他高遠的述史理想服務。司馬遷的述史理想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報任安書》,載《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以獨到見解來回答歷史是怎樣變化發展的,所以他不與聖人同是非,突破了舊的思想傳統和官方哲學的框架。這種創新思想,集中地表現在贊揚道家以及為商人、遊俠立傳等方面。班固評價司馬遷:“是非頗繆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此其所蔽也。”《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贊》。班固所批評的司馬遷的“蔽”,恰恰是司馬遷思想中光彩奪目之“長”。司馬遷“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是肯定文景之治的升平而否定漢武帝的多欲所造成的衰敗;述貨殖為商人立傳,是肯定商人促進生產發展,對社會經濟的繁榮所作的貢獻;頌遊俠是肯定這一類人能夠犧牲自己、救人之急的道德。事實上,司馬遷通過頌黃老、商人、遊俠來表達他對開明政治的向往,對人民求實利和反強暴的肯定。這些思想正體現了《史記》褒貶人物和歷史事件的尺度不是受統治階級“正統思想”的約束,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從被壓迫人民的利益來立論的,這無疑是那個時代進步的思想。

二、《史記》成書的歷史條件

司馬遷的生卒年,學術界爭論很大,有五六種觀點,迄今無定論。據王國維的考證,他生於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約卒於昭帝之初(公元前86年),享年約六十歲。司馬遷一生恰與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相始終,適值西漢鼎盛時期,這是中國封建制度確立以後的個盛世,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都出現了空前蓬勃的發展局面。司馬遷降生在這個盛世,完成了空前的歷史巨著,正是應運而生。

其一,如何鞏固西漢王朝的統治,需要總結歷史的經驗,作出學術的綜合。早在高帝之初,即讓陸賈總結“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史記》卷九七《酈生陸賈列傳》。的歷史經驗,尋求長治久安之術。陸賈總結亡秦的教訓是:秦“事愈煩天下愈亂,法愈滋而奸愈熾,兵馬益設而敵人愈多。秦非不欲為治,然失之者乃舉措暴眾而用刑太極故也”《新語·無為》。。這一套治國理論,劉邦“稱善”,左右呼“萬歲”,確立了漢初的無為政治。孝惠皇帝和高後繼續執行這一治國方針,“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天下晏然,“民務稼穡,衣食滋殖”《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贊》。。到武帝即位時,民則人給家足,而府庫余貨財,農業技術提高了,手工業發展了,城市興起,商業發達,全國一片欣欣向榮。可是,一百年前,在秦漢之際,“三十年之間,兵相駘藉”,“死人如亂麻”《史記》卷二七《天官書》。。陳涉發難,項羽滅秦,劉邦興起,“五年之間,號令三嬗,自生民以來,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史記》卷一六《秦楚之際月表·序》。。翻天覆地的歷史變化是怎樣發生和發展的?這需要對學術做出綜合的研究來回答。與司馬談同時而與司馬遷相及的淮南王劉安,就糾集學者編集了一部“觀天地之象,通古今之事”《淮南子》卷二一《要略》。的《淮南子》,進行學術綜合的工作。董仲舒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治《公羊春秋》,宣揚大一統,也是做學術綜合的工作。司馬談、司馬遷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追溯到春秋戰國之世。《十二諸侯年表·序》云:是以孔子明王道,幹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興於魯而次《春秋》,上記隱,下至哀之獲麟,約其辭文,去其煩重,以制義法,王道備,人事浹。……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鐸椒為楚威王傅,為王不能盡觀“春秋”,采取成敗,卒四十章,為《鐸氏微》。趙孝成王時,其相虞卿上采“春秋”,下觀近勢,亦著八篇,為《虞氏春秋》。呂不韋者,秦莊襄王相,亦上觀尚古,刪拾“春秋”,集六國時事,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為《呂氏春秋》。這段議論把學術總結與現實的政治緊密相連,表明了司馬談、司馬遷的學術思想,效《春秋》撥亂反正,綜合學術為治政服務,司馬談臨終執遷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後世中衰,絕於予乎?汝復為太史,則續吾祖矣。”又說:“自獲麟以來四百有余歲,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余甚懼焉,汝其念哉!”司馬遷也說:“余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以下引文凡未注者即出自《太史公自序》。歷史使命感,使司馬談、司馬遷父子自覺地肩負起述史的任務,並且確定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的述史原則,探究歷史之變,回溯以往,推察未來,用以回答漢朝之所以興以及如何鞏固、發展的問題。清代學者錢大昕說,《史記》的“微旨”有三:“一曰抑秦,二曰尊漢,三曰紀實”《潛研堂文集》卷三四《與梁耀北論史記書》。。這正是司馬遷所處時代的精神和時代的使命。

其二,西漢文化的發展,提供了修史條件。司馬遷修纂《史記》,是“長期的歷史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參見白壽彝:《史記新論》,求實出版社1981年版。。如果沒有《春秋》《尚書》《左傳》《國語》《世本》《戰國策》等史書的先後問世,就不可能憑空冒出《史記》這樣的巨著來,司馬遷能夠運用這些典籍,是西漢的文化發展提供的條件。秦漢時期,書籍的傳布,主要用簡策書寫,得書十分困難,昂貴的縑帛書更非一般人所能得。秦始皇焚滅詩、書、史記,以愚黔首,還不準民間讀書、藏書,又製造了人為的困難。《漢書敘傳》云:“(班)斿以選受詔進讀群書,上器其能,賜以秘書之副。時書不布,自東平思王以叔父求太史公、諸子書,大將軍白不許,語在《東平王傳》。”成帝之時,尚且如此,何況武帝之世?但司馬遷卻能“史記石室金匱之書”,這些圖書是西漢王朝長期收聚起來的。班固說:“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而稱曰:‘朕甚閔焉!’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顏注引劉歆《七略》云:“外則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內則有延閣、廣內、秘室之府。”《漢書》卷三○《藝文志》及注。早在惠帝四年,漢朝就廢除了挾書律,獎勵獻書,提倡講學。漢文帝曾派晁錯到濟南記錄整理九十余歲老人、故秦博士伏生口授之《尚書》。漢武帝即位之初,就“征天下舉方正賢良文學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漢武帝還下令:“天下計書,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序事如古春秋。”《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如淳說引衛宏《漢儀注》。所謂“序事如古春秋”,就是進行年月日的編纂整理,使天下計書皆為有用史料。漢成帝時劉向校書,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漢武帝“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實際上就是進行典籍整理。這個工作由太史令主持。司馬遷說:“百年之間,天下遺文古事靡不畢集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續纂其職。”司馬談、司馬遷相繼主持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得以閱讀秘籍圖書。《史記》雖為司馬遷私撰,實際上動用了整個太史府的力量。太史府等於是國家給司馬遷設立的書局。

其三,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加強了中央集權的統治,宏闊昂揚的時代,是《史記》成書的直接背景。漢武帝擊胡攘越,開拓疆土,內興功作,改革了上層建築,加強了大一統的皇權統治,造成了西漢王朝的博大氣象。司馬談、司馬遷父子,原本是漢武帝身邊的親信,積極參與了漢武帝事業的興作。司馬談對封禪制禮有重要作用。司馬遷從巡武帝,目睹各種盛大的典禮、閱兵儀式,領受了宏闊昂揚的時代精神。司馬遷還奉命出使西南夷設郡置吏。《報任安書》說:“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務一心營職,以求親媚於主上。”這是青年時期司馬遷思想的真實記錄。“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修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紀》第十二。”司馬遷充分肯定了漢武帝的事業。他在答壺遂問中說:“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堯、舜之盛,《尚書》載之,禮樂作焉。湯、武之隆,詩人歌之。《春秋》采善貶惡,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獨刺譏而已也。’”司馬談計劃述史至於麟止,就是這一思想傾向的鮮明體現。司馬遷繼承這一思想,認為“漢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符瑞,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於穆清,澤流罔極,海外殊俗,重譯款塞,請來獻見者,不可勝道”。《史記》載武帝一朝史事,篇目和字數均占四分之一,許多篇章都有司馬遷活動的足跡。《史記》的體大思精是和司馬遷直接參與漢武帝宏偉事業的實踐分不開的。也就是說,武帝一朝的宏偉氣象是《史記》成書的直接背景。

其四,漢武帝後期階級矛盾尖銳化,為司馬遷“原始察終,見盛觀衰”的方法論提供了現實的依據。“原始察終,見盛觀衰”,是司馬遷研究歷史的一條重要理論原則。司馬遷用這樣的方法,認識到漢朝對秦的繼承和發展,肯定了秦朝的統一之功。同時,從分析秦朝覆亡的原因,又看到了當時政治的危機,在《平準書》中就指出漢武帝步秦始皇的後塵,“竭天下之資財”以恣其欲,並不以為怪。因為皇帝視天下“子民”為一人之私產,毫無節制地揮霍,把天下人民推入了火坑,其源頭蓋出於皇帝高度集權之弊。“事勢之流”,就是指漢武帝效秦始皇專制縱欲,導致了社會危機。他從各個方面揭露了當時社會矛盾,得出“物盛而衰,固其變也”《史記》卷三○《平準書》。的結論。當漢武帝和臣僚們正在慶賀豐功偉績的時候,司馬遷卻看出了漢王朝統治的危機,在《酷吏列傳》中直言不諱地批評嚴刑峻法激起了農民起義,實屬卓識。可以說“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具有辯證法的思想光輝。司馬遷既尊漢而又批判,既看到它的興盛而又看到它的弊病。兩千年前的司馬遷有如此不凡的卓見,源於他對現實社會演變的深刻觀察。西漢社會在“文景之治”的升平時期,就已隱伏著對立的階級矛盾。賈誼、晁錯在政論中就發出了呼喊。到武帝之世,矛盾有了進一步的激化。“當此之時,網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並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史記》卷三○《平準書》。到了漢武帝後期,由於漢武帝過度使用民力,造成了“海內虛耗,戶口減半”《漢書》卷七《昭帝紀·贊》。的殘破局面,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各地爆發了農民起義,動搖了漢王朝的根基。司馬遷目睹這一時勢的變化,不能不對“天命論”產生懷疑,不能不對“今上聖明”的述史主題進行修正。所以《史記》內容呈現出尊漢與批判的矛盾,正是司馬遷所處時代劇變的反映。

其五,文景之治開明政治的流風余韻,啟迪了司馬遷自成“一家之言”的思想。漢文帝即位,開始對秦王朝暴政的批判,吸取“雍蔽之傷國也”賈誼:《過秦論》。的歷史教訓,鼓勵臣民直言極諫,並定為舉賢良方正的基本條件。漢武帝專制有別於秦始皇的根本之點,就是還能容忍臣下直言,故有晚年悔征伐之事。汲黯在廷對時說:“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史記》卷一二○《汲鄭列傳》。漢武帝怒而不降罪。在漢武帝時代,雖罷黜百家,而文網未密,臣工士庶,尚能直言議政。故司馬遷述史,漢武帝未予干涉。衛宏記載了武帝削除景紀、今上紀的流言,但漢武帝未禁司馬遷著書。在這一環境下,司馬遷才敢於直言,實錄史事,雖有忌諱之詞,而能終成一家之言。

以上各點,是為《史記》成書的客觀條件。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西漢著名的學者和歷史學家,曾任太史令。他首先提出並構思創作一部融會百家學說、貫通古今的歷史巨著。《太史公自序》載“於是卒述陶唐以來至於麟止”,就是司馬談發凡起例的規劃。從這一述史斷限,可知司馬談作史起於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

司馬談用司馬氏祖先“世典周史”的光榮家譜教育司馬遷,啟發他肩負歷史使命,成長為一個自覺的歷史學家。司馬遷沒有辜負父親的厚望。他少小立志,要和父親一道來完成這一曠世大典。司馬遷勤奮攻讀,十歲時就能閱讀古文書籍,如《春秋》《左傳》《國語》《世本》《戰國策》等。司馬遷為了熟悉社會,了解民情,網羅天下放失舊聞,二十歲時就廣遊祖國名山大川,搜奇訪古。事在漢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重點在南方,故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自述為“二十而南遊江淮”。二十壯遊讓司馬遷深切地感受到漢王朝盛大的時代氣息,領略了山川的豪氣,開闊了視野,拓展了胸懷,增長了見識和才幹。同時他也接觸了下層社會,不僅吸收了民間的語言,而且了解到人民的疾苦。當他後來受李陵案株連遭迫害時,自然也會聯想到下層人民生活的悲慘景況,從而對殘酷暴虐的統治者發出控訴。

司馬遷壯遊回到長安。接著他又向當時著名的大儒孔安國學習《古文尚書》,向董仲舒學習《公羊春秋》,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學者。漢武帝征求文學材力之士,司馬遷做了郎中。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司馬談病死。這時司馬遷三十六歲。司馬談臨終囑咐司馬遷繼承自己的事業,一定要完成通史著作。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馬遷繼任太史令,獨立擔當起了修史任務。至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基本完成。這一年司馬遷寫《報任安書》,透露了他寫作《史記》的情況,因李陵案而親身體驗了專制暴政的荼毒,升華了《史記》的主題。

《報任安書》是研究司馬遷思想和其寫作《史記》直接的資料。《文選》所載《報任安書》,論及《史記》五體序列為表、本紀、書、世家、列傳,與《太史公自序》不合。《太史公自序》所載五體序列即今本《史記》序列,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此可證司馬遷寫《報任安書》時,《史記》還沒有後編訂。其寫作順序,十表先完成,作為綱目,是在全書定稿後才將本紀提前的。

《史記》記事上起黃帝,下迄太初,重大事件如李陵、貳師之降匈奴,征和二年巫蠱案,武帝封禪巡遊等訖於天漢征和之際。征和之後,《史記》仍在刪訂改削,有記事訖於後元二年者。《史記》中有十五篇涉及太初以後記事盡武帝之末,從天漢元年至後元二年(公元前100—前87年),前後十四年,總計一千三百六十六字,這只是司馬遷對歷史變遷“綜其終始”的簡略附記,與作為時代斷限的太初並不矛盾。《史記》各體所記史事大勢,斷限均在太初,故太初之後名臣顯宦,概不作傳。《史記》斷限太初,正說明司馬遷從太初元年起正式定稿《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列諸侯王事至太初四年而訖,此為下限太初元年之發展,也是“至太初而訖”的極限。

司馬遷作史分為三個階段。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司馬談發凡起例。從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到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司馬遷壯遊、受學,協助父親司馬談修史,前後十八年,是為助手階段。從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其間十六年,是為司馬遷發憤著書階段。這期間時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漢王朝由盛而衰,司馬遷受李陵之禍,這都激發著他發憤著書。征和之後至武帝之末六年為第三階段,司馬遷後編訂《史記》,繼續刪訂改削,補苴罅漏,死而後已。司馬談發凡起例,司馬遷鑄就輝煌,父子兩代共同寫作了三十多年。《史記》是司馬談、司馬遷父子兩代人心血的結晶。

唐劉知幾論良史必須具備才、學、識三長,清章學誠又加之以德。才、學、識、德四大要素,司馬遷可謂兼備一身。司馬遷聰穎勤奮,十歲誦古文,養育了他的才。得天獨厚的家學淵源和師承,培植了他的學。壯遊與受禍錘煉了他的識。史官世家的血統和氣質,司馬談盡忠盡孝的教育,臨終遺言的囑托,涵育了他的德。這些就是《史記》成書的主觀條件。

總之,《史記》之所以成為一部不朽的名著,乃是主客觀條件的統一。西漢的大一統和文化高漲,漢初的無為政治與言論開放,漢武帝的雄才大略及其宏偉事業,這是大一統社會形成後的歷史必然。《史記》中波瀾壯闊的歷史圖景就是對這一歷史必然的描述。司馬談領會了時代的要求,立下述史壯志;司馬遷以他的超群識見通古今之變,在創作過程中不斷追尋歷史之變,升華述史主題。在司馬遷手中,《史記》主題有了兩次飛躍式的升華。一為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修改《史記》斷限,增強現代史內容,以“見盛觀衰”;二為司馬遷受李陵之禍發憤著書,擴展了《史記》的社會內容,面向下層社會,吐發不平際遇,形成了“是非頗謬於聖人”的異端思想,使《史記》熔鑄了人民性的成分。雖然我們無法考證司馬遷作史的先後篇目,對《史記》主題思想的升華過程也不能做出具體的描繪,但其發展脈絡有如上述,具有清晰的輪廓。

 

三、史記的體制內容及其價值

《太史公自序》概括《史記》的創作宗旨有四點:(1)“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即總結古今一切人間社會史事,考治亂之源。(2)究“天人之際,承敝通變”,即探討天道與人事的關係,展現歷史的變化和發展。漢代流行天人感應學說,自然要給司馬

 

 

(下冊)

七十列傳

 

(選二十二篇

附錄三篇)

【說明】《史記》七十列傳內容豐富,重點記載了除帝王諸侯外的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跡,並開創了少數民族史傳體例,而西域《大宛列傳》,更是放眼世界,突顯了司馬遷的進步歷史觀。

 

《史記》 講義(下冊)

 

七十列傳(選二十二篇)

 

司馬貞曰:“列傳者,謂序列人臣事跡,令可傳於後世,故曰列傳。”(《伯夷列傳·索隱》)。張守節曰:“其人行跡可序列,故云列傳。”(《伯夷列傳·正義》)

列者,陳也。列傳,即眾多人物之傳。傳,本為注經之名,司馬遷借以傳人,記功臣賢人死義之士的言行以注“本紀”,表示人臣拱衛主上。《太史公自序》云:“扶義倜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傳。”所以劉知幾以《史》《漢》之紀傳比於《春秋》之經傳,議論是很精辟的。

《史記》七十列傳分為四個類型:(1)個人專傳;(2)二人以上合傳;(3)不以人物命篇的類傳;(4)附傳。其列正傳人物一百三十九人,附傳人物九十二人七十列傳附傳人物實多於正傳人物,這裡所列九十二人僅舉其要,主要是因事或連類而附。至於附載的子孫、親戚、朋友,以及雖因事連類僅附其名者未錄。,加孔子弟子七十七人,總計三百零八人。類傳人物古今同傳,以類相從;合傳與類傳為同一類型,或對照或連類,故合傳人物往往打破時代界限,上溯下及。《白起王翦列傳》《魯仲連鄒陽列傳》《屈原賈生列傳》等是下及;《扁鵲倉公列傳》是上溯。《孟子荀卿列傳》附列人物十一人,實質是一篇先秦的“諸子列傳”。《汲鄭列傳》實質是漢代的“黃老列傳”。匈奴、南越、東粵、西南夷等周邊民族史傳分插在人物列傳中,與相關的人物並列,等同天子臣民,此四海一家之觀念,表現了司馬遷民族一統的進步歷史觀。《大宛列傳》所述為外國民族,單列於類傳中。總之七十列傳具有組合義例,可分為二十組,序列如下:

列傳目次①伯夷列傳列傳一……卷六一

 

②管晏至仲尼弟子列傳二至七……卷六二至六七

 

③商君至田單列傳八至二二……卷六八至八二

 

④魯鄒至屈賈列傳二三至二四……卷八三至八四

 

⑤呂不韋至蒙恬列傳二五至二八……卷八五至八八

 

⑥張耳陳余至田儋列傳二九至三四……卷八九至九四

 

⑦樊酈滕灌至季布欒布列傳三五至四十……卷九五至一百

 

⑧袁盎晁錯至扁鵲倉公列傳四一至四五……卷一○一至一

 

○五

 

⑨吳王濞至韓長孺列傳四六至四八……卷一○六至一

 

○八

 

⑩李將軍至衛將軍驃騎列傳四九至五一……卷一○九至一

 

一一

 

列傳目次平津侯主父至淮南衡山列傳五二至五八……卷一一二至一

 

一八

 

循吏至汲、鄭列傳五九至六十……卷一一九至一

 

二○

 

儒林至酷吏列傳六一至六二……卷一二一至一

 

二二

 

大宛列傳六三……卷一二三

 

遊俠列傳六四……卷一二四

 

佞幸列傳六五……卷一二五

 

滑稽列傳六六……卷一二六

 

日者至龜策列傳六七至六八……卷一二七至一

 

二八

 

貨殖列傳六九……卷一二九

 

太史公自序列傳七十……卷一三○

組伯夷列傳,是的三代人物入傳。此傳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文章,可以稱之為論傳,是七十列傳的總論。第二組,管晏至仲尼弟子六傳,傳春秋時代人物。第三組,商君至田單共十五傳,傳戰國時代人物。戰國四公子排列一起,蘇秦與張儀蟬聯,都有以類相從之意。第四組,魯鄒至屈賈兩人合傳,表彰品德高尚、壯志不伸、而能以言論德行留照人間的人物,連類相及。魯仲連、屈原均戰國之世人物,故編列於此,下及漢代的鄒陽、賈誼。第五組,呂不韋至蒙恬四傳,序輔佐秦國興起的人物,他們的特點是注重暴力權詐取天下,固輕百姓力,都不得好下場。《刺客列傳》是類傳,應排在《循吏列傳》之後,而司馬遷有意穿插在輔秦人物中間,這是對比見義,表現了司馬遷反暴政的思想。刺客都是反暴人物。司馬遷在李斯、蒙恬兩傳的贊中,既肯定他們的功績,又直接地批判他們輕忽百姓的罪責,是值得注意的。白起、王翦有大功於秦,白起冤死,王翦善終,因白起坑降,王翦卻無此暴行,所以兩人合傳以示對比。白起坑降不同於李斯、蒙恬的輕暴百姓,故司馬遷將王翦前置白起傳,而不是將白起下連王翦,以與第五組的暴政人物分開。第六組,張耳陳余至田儋六傳,敘楚漢相爭人物。第七組,樊酈滕灌至季布欒布六傳,皆輔漢功臣義士。第八組,袁盎晁錯至扁鵲倉公五傳,敘文景時代忠勤於王室的人物。倉公傳上連扁鵲以表現醫學的承傳。第九組,吳王濞至韓長孺三傳,敘景、武之際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韓長孺卷入魏其與武安兩侯的糾葛中,故排列於此。第十組,李將軍至衛將軍驃騎三傳,序伐匈奴的專題人物。第十一組,平津侯主父至淮南衡山七傳,序武帝時的人臣傳記和開疆拓土。第十二、第十三組,循吏至酷吏四傳作兩兩對比。循吏傳無漢代人,酷吏傳無漢以前人。汲鄭古樸贛直而不喜儒,武帝倡儒學而多用酷吏。司馬遷用這樣的強烈對比來譏刺武帝的政治。第十四至第十九各組是各種專題類傳。《大宛列傳》是敘外國史事的類傳,西域各國附載於該傳中。第二十組是總括全書要旨的自序傳。

由上分析,七十列傳基本以時代為序排列,符合通史原則,但有組合義例,或以類連及,或對比見義。用八個字概括就是:“時代為序,以類相從。”上面的分組與評論,未必完全符合司馬遷的原意,但總原則的分析不會有錯。趙翼評論《史記》篇目是“隨得隨編”,其說絕不可信。“時代為序”,勾勒歷史發展的線索,是司馬遷“通古今之變”的思想反映;“以類相從”是司馬遷“成一家之言”的一個方面,反映了他用歷史類比法進行古今縱橫排比論證,探尋治亂興衰的規律,這也是一種先進的研究方法。古今類比,有利於吸取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即以古為鑒之意。我們掌握了司馬遷的歷史類比法,以此為解剖刀去閱讀和研究《史記》,許多疑難問題,便迎刃而解。例如合傳、類傳就是以某人物或以某時代為中心上溯或下及,是連類而附。《史記》各體的附記法,實質也是類比法的引申。

此外,《史記》命篇,司馬遷不作統一標準。《漢書》列傳一律以人物姓名命篇。司馬遷以姓名、封爵、謚號、別名兼用,其義無法考實,但可以肯定司馬遷絕不是隨意使用,而是根據當時所理解的善惡是非所表現的愛憎感情來決定命名的。例如“循吏”與“酷吏”兩類傳之命名尤為明顯。又如漢初三雄,彭越、黥布皆以其名命篇,而韓信用“淮陰侯”之爵名命篇,表現了一種親切感,示同情韓信。對石奮用“萬石”之別號命篇,是口語化的反映。其他就不必一一述論了。

 

《史記》 講義(下冊)

 

伯夷列傳

 

伯夷列傳

 

【題解】這是七十列傳中的篇,夾敘夾議,是一篇提示義例的論傳。列傳借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伯夷、叔齊的高風亮節為議題,糾正了關於他們餓死無怨言的說法。列傳還將伯夷、叔齊與許由、務光對照,指出伯夷、叔齊是由於孔子稱頌而聞名於後世的,示例七十列傳中的人物也將因太史公之筆而垂名後世。司馬談臨終遺言:“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余甚懼焉,汝其念哉!”(《太史公自序》)。司馬遷創作七十列傳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神聖的使命。

夫學者載籍極博①,猶考信於六藝②,《詩》《書》雖缺③,然虞、夏之文可知也④。堯將遜位⑤,讓於虞舜。舜、禹之間,岳牧咸薦⑥,乃試之於位,典職數十年⑦,功用既興,然後授政⑧。示天下重器⑨,王者大統,傳天下若斯之難也。而說者曰堯讓天下於許由⑩,許由不受,恥之逃隱。及夏之時,有卞隨、務光者。此何以稱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聖賢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

【注釋】①載籍:書籍。②六藝: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③《詩》《書》雖缺:相傳《詩》《書》是孔子刪定的,《詩》三百零五篇,《書》一百篇。由於秦始皇焚書,《書》已殘缺,漢代伏生所傳之今文《尚書》只有二十八篇。④虞、夏之文:指《尚書》中的《堯典》《舜典》《大禹謨》等篇。⑤遜位:退位。⑥岳牧:岳:指四岳,即四方諸侯的首領。牧:指九牧,九州的行政長官。⑦典職:掌理政務。⑧授政:傳讓帝位。⑨重器:象徵國家權力的寶物,如鼎等。⑩許由:傳說的堯時隱士。堯打算把天下禪讓給他,他拒不接受,逃到潁水之北、箕山之下隱居起來。有卞隨、務光者:均夏桀時人,傳說湯讓天下於卞隨、務光,卞隨不受,投水而死;務光以為恥,因而逃隱。何以:拿什麼,該怎樣。稱:贊揚。箕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南。蓋:傳疑副詞。冢:墳墓。云:語末助詞。吳太伯:周太王長子,讓位於弟季歷而逃至勾吳,事詳《吳太伯世家》。倫:類。文辭不少概見:記載卞隨、務光的文辭連少許的梗概都沒有。少:少許。概:梗概。

(以上為段,對儒家典籍不載許由等人事跡提出了疑問。)

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稀①。”“求仁得仁,又何怨乎②?”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③。其傳曰④: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⑤。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⑥,盍往歸焉⑦。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⑧,號為文王,東伐紂⑨。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⑩:“父死不葬,爰及幹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由此觀之,怨邪非邪?

【注釋】①“孔子曰”句:引文見《論語·公冶長》第二十三章。怨是用稀:仇怨很少。稀,很薄,很少。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引文見《論語·述而》第十五章。③軼(yì)詩:指下文的《采薇歌》,因其不見於“詩三百”中,故稱軼詩。④其傳曰:其事跡如下。這裡的“傳”做事跡解,也可能是摘取的司馬談原作。當然也可以解為《韓詩外傳》《呂氏春秋》等古書上的記載。⑤孤竹:傳說湯所封之國,在今河北省盧龍縣一帶。孤竹國君姓墨胎。⑥西伯昌:周文王姬昌,當時被紂封為西方諸侯之長,故稱西伯。⑦盍(hé):通“蓋”,於是。⑧武王:文王的兒子姬發,西周開國之君。木主:木牌位。⑨紂:商朝的末代帝王,名帝辛,字受德,以暴虐亡國。⑩叩馬而諫:在武王的行軍馬前,攔路扣住馬韁繩進行勸諫。爰:乃,於是。兵之:用兵器擊打伯夷、叔齊。太公:即姜尚,又名呂尚,字子牙,文王尊稱太公望。宗周:歸服周朝。首陽山:在今山西省永濟市南。一說首陽即河南省偃師市西北的邙山,因日出先照而得名。薇:可生吃的野菜。西山:即首陽山。神農:傳說中的遠古帝王,即炎帝,教民稼穡,故稱神農氏。殂(cú):死。

(以上為第二段,敘述了伯夷、叔齊的事跡,錄《采薇》之歌對孔子稱述伯夷“無怨”之說提出了質疑。)

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①。”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②!且七十子之徒③,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④。然回也屢空⑤,糟糠不厭⑥,而卒早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跖日殺不辜⑦,肝人之肉⑧,暴戾恣睢⑨,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⑩,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注釋】①“無親”二句:無私,不偏愛。與:贊助。②絜:同“潔”。③七十子:孔子的高足弟子七十二人,身通六藝。《仲尼弟子列傳》載七十七人,七十是舉其成數。④仲尼:孔子的字。獨薦顏淵:有一次魯哀公問孔子,他的弟子中誰好學,孔子獨以顏淵回答,見《論語·雍也》第三章。⑤屢空:經常貧困。⑥不厭:吃不飽。⑦盜跖(zhí):相傳春秋時反抗貴族的領袖,名跖,歷代統治者誣為大盜,史稱盜跖。不辜:無罪的人。⑧肝人之肉:挖人心肝當肉吃,見《莊子·盜跖篇》,此系寓言。⑨暴戾:殘暴,兇狠。恣睢(suī):放肆行兇。⑩忌諱:避忌諱言之事,指法律禁令。擇地而蹈之:看準地方才踏步走路,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徑:小路。

(以上為第三段,以伯夷潔行遭困頓,盜跖恣睢壽終,聯想到近世以來社會的種種不平,從而對懲惡佑善的天道提出了質疑。)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①。”亦各從其志也。故曰:“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②。”“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③。”舉世混濁,清士乃見。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

【注釋】①道不同,不相為謀:引語見《論語·衛靈公》第四十章。②富貴如可求:引語見《論語·述而》第十二章。③“歲寒”句:引語見《論語·予罕》第二十八章。凋:凋落,衰謝。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①。”賈子曰②:“貪夫殉財③,烈士殉名,夸者死權,眾庶憑生④。”“同明相照,同類相求”;“云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⑤。”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⑥,附驥尾而行益顯⑦。巖穴之士⑧,趨舍有時若此⑨。類名堙滅而不稱⑩,悲夫!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

【注釋】①“君子”句:引語見《論語·衛靈公》第二十章。②賈子:即賈誼。以下引語見《鳥賦》。③殉:犧牲生命。④憑(pínɡ):仗恃,引申為貪求。⑤“同明相照”句:引語是從《易·乾卦》中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萬物睹”脫化而來。⑥篤學:深深地好學。⑦附驥尾:喻追隨賢者之後。驥:千裡馬。⑧巖穴之士:隱士。⑨趨:進取,指成名於世。舍:棄舍,指湮沒無聞。⑩堙滅:埋沒。閭巷之人:普通的人。閭巷,指窮鄉僻壤。砥:磨刀石,用作動詞,磨煉的意思。青云之士:德高望重立言傳世的人。惡:何。施:延續,留傳。

(以上為第四段,引前哲聖賢砥礪道德操行以自勉;但若立名後世,必附青云之士,慨嘆世情,寄寓自己述史立言責任之重。)

講析

《伯夷列傳》全文不足千字,而內容卻極其豐富,論列歷史

人物達十余人之多

。列傳雖以伯夷命篇,而記載伯夷、叔齊行事的“其傳曰”云云一節只有二百一十五字,四

分之三是感慨議論。其實質是一篇序贊論文,故其體與十表序、類傳序相同,冠於七十列傳

之首,用以提示義例,也就是七十列傳的一篇序論。

既是一篇序論,所以有多層次的義例,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思想內容:

(一)對天道質疑,強調重人事。本來“究天人之際”是司馬遷“一家之言”的組成部分

。《史記》五體,各有重心。八書重在究天人之際,七十列傳重在講人事功利。按傳統的天

道觀念,是懲惡佑善。但現實社會卻往往是好人遭殃,壞人享福,對這不公平的世道,司馬

遷提出了憤怒的質問。蒼天佑善嗎?像伯夷、叔齊那樣的人,“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

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蒼天懲惡嗎?“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

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司馬遷對蒼天發出了尖銳的質問:“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

是邪非邪?”這一質問,表明七十列傳載述人物,重在行事,論其功利,在這裡是看不到天

道的影子的。又,“考信於六藝”“折中於夫子”,這本是司馬遷述史的取材原則。但《

伯夷列傳》對經典所載,聖人之言,也提出了質疑。孔子稱道伯夷、叔齊,求仁而得仁,不

念舊惡,“怨是用稀”。可是伯夷、叔齊留下的《采薇》之歌,充滿了怨情,那伯夷、叔齊

不食周粟而死,到底“怨邪非邪?”這一質問表明司馬遷論載人物,將衝破傳統的禮義規範

,以實錄他們的行事,進行全面的褒貶來反映複雜的社會。以上兩層義例是司馬遷“是非頗謬

於聖人”的進步歷史觀,也是《伯夷列傳》第二、第三兩段所蘊含的中心內容。

(二)頌揚“奔義”“讓國”,譴責“爭利”“爭國”。《太史公自序》云:“末

世爭利,維彼奔義;讓國餓死,天下稱之。作《伯夷列傳》。”故陳直曰:“世家首吳

太伯,列傳首伯夷,推崇讓德,其意至微亦至顯。”(《史記新證·自序》)伯夷、叔齊

,視榮華富貴如浮云,他們不惜獻出生命來立名立節。這和近世以來,尤其是漢代建國以來

君臣、父子、兄弟、叔侄之間的“爭利”“爭國”形成鮮明對照,寓意良深。

(三)說明自己為歷史人物樹碑立傳,使之留傳後世的寫作目的。《伯夷列傳》明寫伯夷

,暗襯孔子,一明一暗,兩條線索,交叉互證,闡明義例。伯夷和孔子兩人都是本傳的中心

人物,而伯夷卻又只是用來陪襯孔子,借以抒發議論的。全傳五個自然段,可分為三大結構段,表達三層義理。自然段為大結構段,以“考信於六藝”起首議論,將伯夷、叔齊與許由、卞隨、務光對照,提出了一個懸案,許由、務光義

至高,而經傳不載,其名不顯,是什麼原因呢?第二、第三自然段,以“孔子曰”起論至“是邪非邪”止為第二大結構段,假借伯夷抒發牢騷憤懣,

對天道、對不平的社會提出了尖銳的質問,行文跌宕起伏,夾敘夾議,悲嘆、感慨、質問、

反詰,撲朔迷離。乍看似無中心,仔細咀嚼,文章氣勢連貫,議論縱橫,引人馳騁古今,浮

想聯翩。第四、第五自然段為第三大結構段,響應篇首,得出結論,“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惡能

施於後世哉?”以此示例,七十列傳也將以得太史公之筆而名垂後世。也就是說,論載各類

立名立節的歷史人物是史官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所以司馬遷十分注意砥行立名的閭巷之人

。七十列傳除載述輔佐帝王的功臣將相、賢士大夫之外,還記述了農民起義的領袖陳涉,下

層社會的俠客、醫卜、隱士、商賈、俳優、博徒、屠夫、婦女等等,呈現出絢麗多彩的豐富

容。司馬遷有感於許由、卞隨、務光不遇孔子而其名不顯,托以自傷其不遇明主而蒙恥,故

述往事,思來者。

以上分析,可知《伯夷列傳》是一篇“明述作之本旨”的史論,可以看作是與《太史公

自序》前後呼應的引言,若當人物傳記讀,則矛盾百出,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清梁玉繩《史

記志疑》考列十大矛盾,認為“史所載,俱非也”。殊不知司馬遷本來就視伯夷、叔齊同許

由、卞隨、務光一樣,其事跡都在疑似之間,只不過是借題發揮罷了。

 

《史記》 講義(下冊)

 

管晏列傳

 

管晏列傳

 

【題解】本篇是春秋時期齊國賢相管仲、晏嬰二人的合傳。兩人都是齊國的大政治家。管仲名夷吾,字仲,死後謚敬,故又稱管敬仲。管仲相齊四十多年,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個霸主。晏嬰,字平仲,歷仕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使齊中興,顯名諸侯。兩人都有著述流傳,足以垂名後世,故管晏列傳不載兩人功業,僅載幾則軼事,用典型的生活片斷來表達兩人的思想境界,並突出知人薦賢的主題。篇末贊語,司馬遷抒發了自己內心深處的無限感慨,寓意深刻。這表明《管晏列傳》當作於司馬遷受腐刑之後。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①。少時常與鮑叔牙遊②,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③,鮑叔終善遇之④,不以為言⑤。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⑥,管仲事公子糾⑦。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⑧。管仲既用,任政於齊⑨,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⑩,管仲之謀也。

【注釋】①潁上:古邑名,在潁水之南,隋置潁上縣,在今安徽省潁上縣南。②遊:交遊。③欺:占上風,即下文的“分財利多自與”。④終善遇之:始終對管仲很好。⑤言:口實。⑥小白:齊桓公之名。⑦公子糾:齊桓公兄。⑧進:薦舉。⑨任政:執政。⑩一匡天下:使天下歸於正。匡:正。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①,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②。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③,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7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