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滿額折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9.9 元
定價
:NT$ 599 元
優惠價
8752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 普魯斯特如何先於科學揭示了記憶的易錯性,這與他《追憶似水年華》中提到的瑪德琳蛋糕又有何種關係?
  • 喬治艾略特是如何發現大腦具有可塑性的?
  • 法國大廚埃斯科菲耶是如何憑直覺發現了鮮味(第五種味道)的?
  • 塞尚是如何參透了視覺的微妙之處的?
  • 斯泰因又是如何通過寫作實驗展示了語言的深層結構的?

在這個技術驅動的時代,人們很容易相信科學可以解決每一個謎題。畢竟,科學治癒了無數疾病,甚至把人類送上了太空。但正如喬納·萊勒在這部閃耀的處女作中所指出的那樣,科學並不是獲得知識的惟一途徑。事實上,在對大腦奧秘的探索過程中,藝術時常超越科學而捷足先登。在藝術與科學的角逐中,《普魯斯特找到了記憶的秘密》揭示了藝術一次次勝出的扣人心弦的故事。

作者喬納·萊勒列舉了19~20世紀聞名世界的8位藝術家——“自由體詩人”沃爾特·惠特曼、“英國心理小說先驅”喬治·艾略特、“西廚之王”奧古斯特·埃斯科菲耶、“意識流文學先驅”馬塞爾·普魯斯特、“現代繪畫之父”保羅·塞尚、“音樂界的畢加索”伊戈爾·斯特拉溫斯基、“現代主義之母”格特魯德·斯泰因、和“遊走在優雅和瘋癲之間”的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藝術家以敏銳的直覺和整體的把握能力,在科學家之前,揭開大腦的奧秘,發現人類思維和創造力的真諦,推動人類文化的發展。

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證明了跨學科跨界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藝術與科學的交融是達成卓越創造力的基本規律。

作者簡介

喬納·萊勒(Jonah Lehrer)

暢銷書作家。於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神經科學,曾跟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埃裡克坎德爾(Eric Kandel),在他的實驗室裡做有關記憶的生物學研究實驗。

曾獲得有“全球青年諾貝爾獎”美譽的羅德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成為牛津大學羅德學者,始終關注20世紀的文學藝術,對藝術與科學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研究。

曾多次為《紐約客》《華盛頓郵報》等媒體撰稿。擅長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眾介紹神經科學、心理學等方向的研究,尤其關注藝術與科學的關係。

名人/編輯推薦

亞馬遜年度蕞佳科學圖書,《洛杉磯時報》年度蕞佳圖書。

腦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弟子、暢銷書作家喬納萊勒重磅力作。

聞名世界的8位藝術家首度合體,解讀其藝術創作的靈感之源。科學並不是獲得知識的惟一途徑,藝術家以敏銳的直覺和整體的把握能力,在科學家之前,揭開大腦的奧秘,推動人類文化的發展。

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證明了跨學科跨界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藝術與科學的交融是達成卓越創造力的基本規律。

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信息社會50人論壇執行主席段永朝,物理學家、南方科技大學教授李淼,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新發現》主編嚴鋒,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哈佛大學教授、多元智能理論之父霍華德·加德納,著名神經學家、南加州大學教授、暢銷書《笛卡爾的錯誤》作者安東尼奧·達馬西奧,著名精神病學專家、“醫學桂冠詩人”奧利弗·薩克斯,美國知名廚師雅克·貝潘,兩屆美國桂冠詩人、紐約州立大學教授比利·柯林斯,紐約大學神經學教授、暢銷書《情緒腦》《突觸自我》作者約瑟夫·勒杜聯袂重磅推薦!

湛廬文化出品。

藝術領先於科學,揭開大腦的奧秘

我曾在一個腦神經科學實驗室工作。我們致力於探究大腦是如何記憶以及細胞群是如何記載我們的過去的。當時,我只是實驗室裡的一名技術人員,一天中的多半時間都是在實驗室的工作臺上做一系列奇奇怪怪的動作:放大、渦流、移液、測序、蒸煮等。這只是些簡單的體力勞動,但讓我覺得意義非凡。難題經過“蒸餾”後變成了小問題,而且如果我的實驗沒有失敗的話,終究會得到一個答案。真理似乎需要慢慢地沉澱,仿若塵埃徐徐落定一般。

與此同時,我開始閱讀普魯斯特所寫的書。我常會把他的《在斯萬家那邊》帶到實驗室,在等待一項實驗完成的空當讀上幾頁。當時,我對普魯斯特的期待僅限於娛樂休閑一下,或者從他那兒學一些遣詞造句的藝術。對於我來說,他寫的那個關於一個人記憶的故事僅僅是一個“故事”而已。《追憶似水年華》只不過是一部與科學邏輯相反的虛構的作品。

“故事邏輯”與“科學邏輯”在形式上往往很難區分。比如,我常常用首字母縮寫詞來代表科學的相關內容,而普魯斯特則鐘情於使用那些遊移飄忽的散文詩語言。一旦看透了這一點,我便從兩者中發現了某種讓人驚訝的一致性。這位小說家預言了我的實驗,在腦神經科學如何闡釋人類記憶運作這一點上,普魯斯特與我的實驗不謀而合。你若細心聆聽就會發覺,它們用不同表達方式所講述的其實是相同的東西。

我在本書中所寫的正是早於腦神經科學獲得發現成果的那些藝術家,正是那些先行接觸到人類大腦真理的文學家、畫家和作曲家。當今的科學只不過是重新發現了這些可觸可感的鮮活真理而已。而這些文學家、畫家和作曲家的想象力早在彼時就已經預見了在未來才會驗證的科學事實。

當然,這並不是知識進步理應遵循的必然模式。藝術家為我們編織出了美麗的故事,而科學家則客觀地描述了宇宙。在科學論文高深莫測的行文中,我們期待的是其對現實的完美映射。我們相信,終有一天科學會解釋一切。在這本書中,我試圖講述故事的另一個版本。盡管這些藝術家見證了現代科學的誕生——惠特曼和艾略特思考了達爾文主義,普魯斯特和伍爾夫崇拜愛因斯坦,但是他們對藝術必要性的信念卻從未動搖過。當科學家開始把思想劃分為各個解剖部分時,這些藝術家則想要從內部理解意識。他們說,真理必須從我們自己開始,從我們對現實的真實感受開始。

對於感受現實,這些藝術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文學家普魯斯特整天躺在床上,在他大腦的記憶庫中“翻箱倒柜”;藝術家塞尚則連續幾小時盯著一個蘋果;美食家埃斯科菲耶 就想努力討好他的食客;音樂家斯特拉溫斯基則一直在努力不去取悅他的聽眾;而斯泰因則喜歡玩文字遊戲。然而,雖然這些藝術家感受現實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是他們所有人都共有一個濃厚的興趣,那就是對於人類心理奧秘的深層體驗。他們的創作就是在尋求這一體驗,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使之與自己尚未理解的神秘世界相連。

這些藝術家生活在一個充滿焦慮的時代。19世紀中期,當技術篡奪了浪漫主義文學藝術王國的寶座後,人性受到了質疑。由於科學取得了讓人痛心的發現——靈魂會隨著身體的消亡而消亡,不朽的靈魂會死去。人類可以證明自己是猴子的同類,而不是墜入人間的天使。在對人類屬性新型表達方式的瘋狂搜尋中,藝術家想出了一個新方法:照鏡子。(正如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所說的,“大腦意識到了它自己”。)這種向內的轉變創造了一種頗具敏感自我意識的藝術,它描繪的主題正是我們的心理。

現代藝術的誕生可謂百家爭鳴。但現實是,大眾既不習慣自由體詩,也不習慣抽象畫派,更不習慣沒有情節的小說。他們普遍認為,藝術就應該是美的、令人消遣愉悅的,最好兩者兼具。它應該向我們講述這個世界的故事,讓我們過上本該擁有的生活,或者我們可能擁有的生活。現實是困苦的,藝術本該是我們逃離困苦的避難所。然而,現實主義者卻拒絕提供我們想要的藝術。在一種令人驚訝的傲慢和野心的驅使下,他們試圖創作出一種能夠反映真實世界的小說。盡管他們的藝術很晦澀,但他們還是想要達到一種另類的共識——在他們作品的形式與片段中,他們想要我們看到另一個自己。

以探索人類大腦奧秘為己任的藝術家,並不只是本書所寫的這8位人物。我選擇他們是因為經過歲月的洗禮,他們的藝術是最精確的,尤其是他們的藝術早已使然領先於神經學領域的相關發現。然而,這些藝術家的原創性也受到了其他形形色色的思想家的影響。這些思想家來自不同領域,例如惠特曼從愛默生那裡汲取靈感,普魯斯特吸收了柏格森 a 的思想,塞尚研究了畢沙羅的作品,而伍爾夫則受到了詹姆斯·喬伊斯的鼓舞。我試圖勾勒出塑造了他們創造過程的知識氛圍,剖析使他們的藝術得以成長的那些人物和其思想產生的土壤。

對所有這些藝術家影響最深的一個因素,同時也是他們共享的唯一一個影響因素,就是他們那個時代的科學。早在查爾斯·斯諾哀悼兩種文化分裂之前,惠特曼就已經在忙著研究腦解剖教材並觀摩血淋淋的手術了,艾略特已經開始閱讀達爾文和麥克斯韋的著作,斯泰因也已經在威廉·詹姆斯的實驗室裡做心理實驗,而伍爾夫當時就在探究關於精神疾病的生物學根源。如果看不到他們的藝術與科學的聯繫,我們就不可能理解他們的藝術。

對於科學研究來說,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時代。從20世紀初開始,將啟蒙時代的舊夢打造成真的日子仿佛近在咫尺。但凡科學家涉足探究的領域,神秘的迷霧似乎都會慢慢散開。生命只不過是場化學反應,化學反應只不過是個物理現象,而整個宇宙也不過是由一大堆活躍的粒子組成的。從很大意義上來說,這一新興知識體系代表了一種方法的勝利——科學家發現了還原論(reductionism),並且將之成功地運用於現實。依照柏拉圖的比喻,這些拆解分割者致力於“在大自然的關節處將其切開,恰似一名訓練有素、刀法精準的屠夫”。只有把事物的整體拆分,把現實解剖到它趨於化解的程度,我們才能夠理解整個事物。這樣看來,我們自己也不過是下面的這些東西而已:茫茫物質形態中的一個稍有特性的部分、首字母縮寫詞、原子。

但是,這些藝術家不僅僅是把科學事實轉換成了一種美的新形式——那未免也太簡單了。通過探索他們的親身經歷,這些藝術家表達出了一種任何科學實驗也看不到的東西。從那時起,新的科學理論飽經潮起潮落,然而人們對藝術的前衛性探索卻經久不衰、歷久彌新,像以往一樣充滿智能並且活力四射。

我們直到現在才知道,原來普魯斯特關於記憶的觀點是正確的,塞尚關於視皮質(visual cortex)的論斷也極其精準,斯泰因的思想領先於諾姆·喬姆斯基,而伍爾夫則洞悉了意識的奧秘。最終,現代腦神經科學證實了這些藝術家的直覺。在接下來的各章中,我會盡力跟隨科學的進程,探討科學家是如何從他們收集的數據中淬煉出嚴密的新假說的。與任何一件偉大的藝術品一樣,一切卓越的科學實驗也都源自對想象的實踐。

遺憾的是,我們現有的文化定義的“真實”卻非常狹隘。那就是,如果某件事情不能夠進行量化、計算,那麼它就不是真的。因為這種嚴密的科學手段已經解釋過許許多多的現象,於是我們便假設它能夠解釋一切。然而,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甚至連實驗法也不例外。以人類大腦為例,科學家描繪我們大腦的物質細節時說,我們不過是由帶電流的細胞和突觸間隙(synaptic space)組成的複雜之物。但科學所忽略的是,我們實際上並不以這種方式感受世界。(我們的感覺往往虛無縹緲,而不像機器運轉那樣一板一眼。)科學家無力去拆分的那個現實恰恰是我們切身經歷著的唯一現實,這很諷刺,卻是真的。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需要藝術。通過表達我們的真正感受,藝術家提醒我們,科學並不完整,任何探索物質奧秘的導航圖都不能夠囊括我們意識的非物質性“景觀”。

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就是,我們是由藝術與科學共同構成的。一方面,我們是夢一般的精神世界的造物;另一方面,我們仍舊是物質世界的造物。現在,我們對大腦所擁有的認知足以讓我們意識到,它將永遠保持神秘。仿若顏料與繪畫作品之間的關係一樣,我們超越了構成我們自身的那些物質。雖然科學需要藝術去表達它的神秘,但是藝術同樣也需要科學,因為只有有了科學,世界上的每一個事物才不至於始終是一個謎團。作為我們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兩個方面似乎缺一不可,因為我們的現實正是以多維的形態存在的。

我希望關於藝術發現的故事能夠揭示出一個真理:任何對大腦的描述都需要借助兩種文化——藝術與科學。科學中的還原論必須與承載我們體驗的藝術探究相結合。在下面的各章中,我將盡力通過想象去重構兩者的對話,既以藝術的眼光去審視科學,也在科學之光的照耀下去詮釋藝術。科學實驗與詩歌構想會彌合彼此,心智就這樣日臻完善。

目次

推薦序 創造力源於想象力

前 言 藝術領先於科學,揭開大腦的奧秘

第1章 感受的基礎

“自由體詩人”沃爾特·惠特曼

所有的詩歌源於自己,身體就象徵著自然

身體與精神彼此融合

感覺產生於大腦與身體的交互

我們就是詩歌,是從身體與精神結合中萌生的詩歌

第2章 自由的解釋

“英國心理小說先驅”喬治·艾略特

實用的科學理論不能完美映照現實

做自己命運的決定者,你總是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

以略新的大腦開始每一天,我們永遠不會停止進化

DNA 創造我們,卻不支配我們

自由源於我們的內心世界

第3章 味覺的本質

“西廚之王”奧古斯特·埃斯科菲耶

鮮味的秘密,舌頭更喜歡那些身體需要的東西

無法解釋的氣味通感,用鼻子感受烹飪的交響樂

科學鞭長莫及的個人口味

第4章 記憶的途徑

“意識流文學先驅”馬塞爾·普魯斯特

激發頓悟的瑪德琳蛋糕,從直覺中獲取大腦的奧秘

記憶只是對現實的不完美復制

多愁善感的蛋白質,奇妙變化的記憶

第5章 視覺的過程

“現代繪畫之父”保羅·塞尚

在大腦面前舉起一面理性的鏡子

大腦創造視覺,把打碎後的景象重建起來

大腦創造了世界,正如畫家創造了畫作

視覺就像藝術,我們永遠也無法解釋我們看到了什麼

第6章 音樂的源頭

“音樂界的畢加索”伊戈爾·斯特拉溫斯基

不協和音的誕生,聽覺是一部一直在改進的作品

動態的噪聲,連貫的旋律

音樂的發動機是衝突

從不協和音到協和音,大腦會學會詮釋噪聲

改變大腦的是藝術的聲音

第7章 語言的結構

“現代主義之母”格特魯德·斯泰因

現代主義的“胡言亂語”

語言最重要的特性不是內容,而是隱藏的結構

讚美語法錯誤,找到句子中的秘密骨架

無法喪失意義的語言,沒有詞語能夠形單影只地存在

第8章 自我的浮現

“遊走在優雅和瘋癲之間”的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

自我不是孤立的事物,我們的意識流動在其中自我通過觀察逐漸浮現

科學將我們拆分開來,藝術則將我們重新組合

結 語 藝術與科學融合,創造力的靈感之源

注 釋

譯者後記

書摘/試閱

激發頓悟的瑪德琳蛋糕,從直覺中獲取大腦的奧秘

普魯斯特並不會對自己的先知能力感到驚愕。他相信藝術與科學雖然都通過“事實”說話(“印象之於作家就如同實驗之於科學家”),但是只有藝術家才能夠描述真正被體驗過的現實。普魯斯特確信他小說的每一位讀者都會“在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這一點就見證了小說的真實性”。

從哲學家柏格森那裡,普魯斯特找到了一種信念,他相信藝術具有神奇的力量。a 普魯斯特在寫作中進行“大追尋”的起步階段正與柏格森名氣漸長的時期相吻合。這位形而上學學者劇場演講的門票總是被一搶而光,那些文化型遊客像著了魔似的傾聽著他對生命哲學、喜劇和創造進化論的闡述和論辯,柏格森著有一本名為《創造進化論》(Creative Evolution)的書。他的哲學在本質上是對宇宙機械論的一種激烈反抗。柏格森曾說過,科學定律的確適用於無生命的物質,能讓我們認識到原子與細胞之間的關係。可是,宇宙機械論難道還要把科學定律應用於人類嗎?要知道,我們可是有意識和回憶的,並且是鮮活存在的生命啊!柏格森認為,現實——我們自我意識中的現實是不能夠以機械的方式被分解還原,或作為實驗品被切割解剖的。柏格森還相信,我們只能通過直覺了解自己,而這個過程則需要大量的內省作為依托,需要我們在許多散漫的日子裡放任自己的思緒,聽任它們遊絲般懸浮於內心不同板塊的縫隙處。這基本上可以被歸類為一種帶有中產階級色彩的冥想了。

普魯斯特應該算是第一批接受柏格森哲學思想的藝術家了。他的文學成了直覺“精靈”們集體誕生的一場慶典,往日裡那些我們躺在床上就能夠靜靜思考出的所有真理,如今都生機勃勃地蹦跳出來,一起加入這場慶典狂歡的遊行隊伍中去了。普魯斯特對柏格森為他帶來的影響不無焦慮,他在一封信中寫道:“除了把柏格森的哲學寫成一部小說,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然而,普魯斯特還是無法抗拒地選擇了柏格森生命哲學的理念作為寫作的主題。實際上,通過對柏格森哲學透徹地吸納與理解,普魯斯特得出了這樣的結論——19世紀的小說裡所描繪的所有東西其實都是本末倒置、顛倒錯位了的,原因是小說家們習慣於讓客觀事物先於主觀思考闖入讀者的眼簾。普魯斯特寫道:“這種文學的旨趣只在於‘臨摹實物’,從外部賦予它們寥寥幾個抽象的線條和表面就停筆了。雖然他們宣稱自己是‘現實主義作家’,可他們與現實的距離其實是最遠的。” 正如柏格森所堅持的那樣,只有從主觀角度才能最貼切地了解現實,只有直覺之路才能引領我們走向事物的本真。

可一部被杜撰出來的小說又如何能夠展示出直覺的力量呢?柏格森認為,現實生活“歸根結底是屬於精神領域的,而不是物理學範疇的”,那麼一部小說該如何證實柏格森所說的這種現實呢?普魯斯特為此發明了一件能夠穿越時空的“神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件“神器”竟然是一種形狀酷似貝殼的檸檬味奶油糕點。就是這個小東西悄然無聲地顯露出其“精神架構”之玄機。一塊小點心能使人“穿越時空,回歸到最基本、最純粹的心理世界中去”。“追尋”就這樣開始了——被這塊叫作“瑪德琳”(madeleine)的糕點觸及了穴位之後,“我”的整個思緒便漸漸舒展、彌漫開來了。

帶著點心渣兒的那一勺濃茶碰到了我的上腭,頓時使我渾身一震,

我注意到我身上發生了非同小可的變化。一種舒坦的快感傳遍全

身,我感到超凡脫俗,卻不知何故。我只覺得人活一世,榮辱得

失都清淡如水,背時遭劫亦無甚大礙,所謂人生短促,不過是一

時幻覺;那情形好比戀愛產生的作用,以一種可貴的精神充實了

我。也許,這感覺並不是來自外界,而是它本來就是我自己。我

不再感到平庸、猥瑣、凡俗。這股強烈的快感是從哪裡涌現出來

的?我感到它與茶水和點心的滋味有關,但又遠遠超出了滋味的

局限。那麼,它從何而來?又意味著什麼?哪裡才能再次感受到

它?喝第二口時的感覺比第一口要淡薄,第三口比第二口的感覺

更趨於微弱。該到此為止了,飲茶的功效看起來會隨著時間的流逝

每況愈下。顯然,我所追求的真實並不在於茶水之中,而在於我的

內心。

這段華彩樂章濃縮了普魯斯特藝術之魂的精華——存在的本真就如同一杯清茶的氣息,香氣四溢,隨風飄逝。激發出普魯斯特心中頓悟靈光的雖然是瑪德琳蛋糕,但這部小說卻並不是以它作主角。這種蛋糕僅僅是一個天造地設的合理緣由,讓他信手拈來地探索自己最心儀的主題——自己。

普魯斯特從具備了先知般啟示的甜點、面粉和黃油渣兒那裡學到了什麼呢?他其實憑直覺獲知了許多關於我們大腦的奧秘。1911年,也就是普魯斯特寫出“瑪德琳蛋糕”的那一年,心理學家們並不知道感覺是如何在顱骨中相互連接的。普魯斯特一個最深刻的洞見就是,我們的嗅覺和味覺擔負著記憶所施與的一個獨特的擔子:

即使物是人非,久遠的往事了無陳跡,雖說氣味和

滋味更脆弱,可它們卻更有生命力,唯獨氣味和滋味會

在形滅之後依舊長存;雖說更虛幻,卻更經久不散,更

忠貞不渝,它們仍然對依稀往事寄托著回憶、期待和希

望,以幾乎無從辨認的蛛絲馬跡,堅強不屈地支撐著整

座回憶的巨廈。

神經學家現在意識到普魯斯特是正確的了。布朗大學心理學家蕾切爾·赫茨(Rachel Herz)發表過一篇科學論文,並將它巧妙地取名為《檢驗普魯斯特式的假說》(Testing the Proustian Hypothesis),主要展示了我們的味覺和嗅覺是如何以極為先入為主的獨特方式去進行運作的。其獨特性主要歸因於:味覺和嗅覺直接與海馬相連,而海馬正是大腦長期記憶的中心,它們的印記是不可磨滅的。丘腦是語言之源,是通往意識的第一道大門,所有其他感官的運行(視覺、觸覺、聽覺)都要首先經過丘腦。所以說,單憑這些感官是沒有能力使我們的往昔復活的。

普魯斯特憑直覺知曉了這一原理。雖然一塊瑪德琳蛋糕的味道與茶香帶他回到了悄然遠逝的童年時光,但只是盯著貝殼狀的小點心看,還不足以勾起記憶中的任何東西。普魯斯特甚至為此怪罪起了自己的視覺,認為這是由於視覺先入為主地淡化了童年的記憶。“也許是因為瑪德琳蛋糕對我來說很常見,我卻從來沒有品嘗過它們吧,”普魯斯特寫道,“它們的形象已經與小鎮貢布雷(Combray)毫無幹系了。”對於文學史來說,幸運的是,普魯斯特決定把這塊小點心放在自己口中。

當然,普魯斯特一旦開始追憶過去,就失去了對瑪德琳蛋糕味道的所有關注。相反,他開始沉迷於自己對這塊點心是懷有什麼樣的感覺,它對他意味著什麼?這些糕點渣兒又會啟迪他想起關於過去的什麼事情?一口一口吃下這些充滿魔力的面粉和黃油,還有其他什麼記憶會跳出來呢?

在普魯斯特眼裡,瑪德琳蛋糕之所以值得他賦予哲學上的闡釋,是因為大腦中的一切都是相互關聯的。於是,瑪德琳蛋糕輕易地成了一種神的啟示。雖然普魯斯特那些接踵而至的精神聯想是合乎邏輯的(例如,瑪德琳蛋糕以及對貢布雷的記憶),但是其他聯想卻讓人感到異常隨性。為什麼小點心還會讓他想起“日本人自娛自樂的一種遊戲——在一個瓷碗裡裝上水,水中浸著一些紙條”?為什麼上過漿的餐巾紙會讓他想到波瀾起伏的藍色大西洋?可以說,普魯斯特是自己大腦中那個忠實的編年史記錄者,他欣然接受這種奇異的聯想正是因為自己無法解釋它們是怎麼回事。普魯斯特懂得,個人特質是人格特性的精華所在。不管自己大腦中那些若隱若現的神經聯繫有多麼荒謬,但只有謹小慎微地追溯它們的始末,我們才能了解自己,真正的自我正是如此隱隱呈現的。普魯斯特從一杯下午茶裡采集到了這些關於智能的樣品。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21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