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書 / 文學作品 / 文學 / 中國文學 / 散文/雜注

9931筆商品,4/497頁
喧嘩的碎片
滿額折
作者:周丹楓  出版社:香港文學館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平裝
《喧嘩的碎片》為香港年輕文學作者周丹楓首部長篇小說。周丹楓以理性與感性交錯的目光,遊走於城市的兩極,由黃大仙至中環,隨著如水的語言節奏,剪攝出一幀幀城市碎片,捕捉那些因無止盡的規劃與發展,被放逐到邊緣的人群——「我們是城市燈光要盡力抹去的污跡,我們是不存在於城市裡的那一部分」。每則敘事碎片,既是單獨的存在,亦是牽扯出荒誕現實的線索,釋放那些來自社會底層的無聲喧囂,以及這座無根城市的所有秘密。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庫存:6
用文化請客吃飯
滿額折
作者:李銳奮  出版社:燈塔出版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平裝
野火般的文字, 春風吹仍生的城市 《用文化請客吃飯》內的文章出自於李銳奮(Frank)自法國回澳不久,即開始於《澳門日報》副刊專欄「優質混沌」中撰稿。該專欄自1994年開始,由五位作者共同負責,每人每周撰寫一篇,持續接近十年。該書為這批文章第二本結集出版。 本書文章為編輯所選,一共七十二篇,皆為回歸前Frank在專欄所寫的文章。內容集中在Frank個人生涯中的主要面向:此地的文化藝術發展。不管手中拿的是筆、相機或是什麼工具,這始終是他牽掛於心,不斷觀察、思考,貫徹理念之中,不息訴諸於筆墨與行動的面向。 這次選的文章中有部份為回歸前澳門一些較引人關注的文化事件,Frank或為始作俑者,或參與其中,或敲鼓拍和,無論哪一個角色,他以坦率直白之姿以事論事,甚至與權力對峙,這種文化議政的力度,其實是平常不過且自然而然的事,是那個年代文化人的其中一項社會功能,但好像已在看似無事的虛空之處生起了一團野火。 澳門在回歸前確實存在某種獨特文化氛圍,在「用文化請客吃飯」的常態下,華人與葡人的文化動向,以及當時的能量流動,有些景況可能今天已不復見。但即使不再,文字仍能傳遞能量,讓我們今天仍能回望、反思和面對。 無論身處哪一個城市,他口中喃喃念著的都是那個城市。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3
老友寫老友 (增修版) (二冊)
滿額折
作者:蔡瀾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2023/11/20 裝訂:平裝
本書由已斷版的《老友寫老友》(上、下冊)、《倪匡閒話》及有關倪匡先生的文章重新輯錄而成。倪匡是一個妙人。他是科幻小說家,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在旁人眼中倪匡像是遊戲人間了一輩子,但他也有他的辛酸歷史。蔡瀾也是一個妙人。他是美食家,是電影人,也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別人覺得他也好像吃喝玩樂了一輩子,但其實他一直都在認真生活,感受生活,創造生活。蔡瀾與倪匡做了大半輩子老友。這本書是一位認真生活的人,對他老友最近距離的觀察,也是最深情的體會。
香港出版作家書展
定價:1070 元, 優惠價:79 845
庫存 > 10
食字餐桌
滿額折
作者:鄒芷茵  出版社:後話文字工作室(香港)  出版日:2023/11/17 裝訂:平裝
深夜、閱讀時餓了嗎?翻開《食字餐桌》吧! 無法解憂的時候來一客果醬蛋糕捲搭一杯紅茶;憶起舊地相思時吃一口陳皮紅豆沙;身在異地思鄉之夜嚐一碗沒有大地魚熬湯的雲吞;想要孤獨避世時憑空煮一碟意大利麵⋯⋯趁欲望仍未冷卻時盡快品嚐。《食字餐桌》與你回味字裡人間中逐漸消逝的味道與情感外,還娓娓道來飲食的知識與資訊:你知道村上春樹怎樣泡製意大利麵嗎?《脂胭扣》裡最毒的毒藥不是鴉片,你知道是甚麼嗎?《烈佬傳》其實遍佈道道佳餚,你有發現嗎?〈斷背山〉的牛仔談情時喝的野外咖啡怎樣煮出來,你有印象嗎?鄒芷茵會在書中逐一告訴你。 如果閱讀和思考令你愈來愈餓,書中還為你配搭了12個小食譜,簡易輕巧,只要拿出食材,動起手來,便能接通不同時代,跳進菜餚的記憶。要趁熱,把腦中的幻想和欲望一一實現,讓閱讀滋養你的胃,和心。 郭詩詠、陳子謙、葉梓誦(《SAMPLE》雜誌總編)極度識食推介!好評推薦 本書作為一本飲食誌,它一方面來自作者的回憶、生活點滴和情感,另方面建基於豐富的知識和閱讀經驗。芷茵出入於中外文學和流行文化,從施耐庵、魯迅到張愛玲,從卡夫卡、海明威到村上春樹,從福爾摩斯、機動警察到湯川學,不同年代不同國家的食譜更是信手拈來。由口中的食物想到讀過的書,憑字裡行間的線索重構人間色香味。吃和閱讀,互相牽引,最後融於一體。——郭詩詠(香港學者及作家) 芷茵的筆法靈動,在知識之海中如魚得水,一個奇喻就上天下地。〈雲吞的年華〉寫離港詩人的鄉愁,從雲吞想到東方之珠,就是神來之筆︰「雲吞扁圓,形狀不大對稱,表面凹凸不平、佈滿皺紋,是顆有點乾枯的東方之珠。」東方之珠早就是發霉的老比喻了,但配上「不大對稱」、「凹凸不平、佈滿皺紋」以至「乾枯」的形容,盡洗美好的形象。 ——陳子謙(香港學者及作家) 《食字餐桌》所寫的,常是一些家常場景、個人瑣事,由此折入各類文學與影視作品。文本裡的飲食場景,也在對照間充盈起來,化作一頁頁食譜,盛載生存的欲念、時代的味道、感官的記憶。——葉梓誦(《SAMPLE》雜誌總編)
定價:450 元, 優惠價:85 383
庫存:4
小食部
滿額折
作者:鄒芷茵  出版社:後話文字工作室(香港)  出版日:2023/11/17 裝訂:平裝
再次進入《食字餐桌》奧妙而飢餓的文學餐桌時刻**請勿空肚閱讀**57款|主菜X點心X飲品,大啖中式、西式、日式文字與影像跟著食譜,動手配搭保證愈看愈滋味,愈讀愈餓這是一本會因為想看文學而令你動身走進廚房的書。作者延續上一部作品《食字餐桌》的風格與人間情味,並增添更多味道和菜式。本書以食物種類分輯,大大小小的菜餚都承載了不同年代的文學、流行讀物、影視文本的小故事,以及作者與身邊親友學生的溫馨互動時光,讀者可以自行配搭每個餐單:想要湯水的話有療養你的胃的清甜椰菜湯;海鮮部有千百種煮法,總令你滿足的三文魚/鮭魚;粥粉麵飯部有《龍珠》的天津飯或者聖誕限定的火雞粥,加上麥東記插畫,更加令你更垂涎三尺。如果工作、寫作累了,不如就接通不同的年代,品嚐不同的文字滋味。要是愈讀愈餓不能自拔,就不如自己動手做菜——書中附有小食譜,讓你可以和作者一同留住篇章中一些珍貴的味道和時刻。滋味推薦:陳靜宜(飲食作家)饒雙宜(廚師,文字工作者)回味推薦:林阿炮(台灣飲食文學文化研究者)郭詩詠(香港文學評論者,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陳子謙 (香港詩人,專欄作家)
定價:600 元, 優惠價:85 51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從前的優雅:紳士與小姐的絕代風華
滿額折
作者:李舒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3/11/16 裝訂:平裝
王家衛人生首序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什麼是「優雅」?優雅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人生態度。正如王家衛所說:「今天重看大半個世紀之前的非常人、非常事,意義何在?是可以參考他們在至暗時刻的堅守,在漫漫長夜的表裡如一。也許這就是李舒心目中的從前的優雅。」從前,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出身名門、品貌高雅。他們是見證了紫禁城最後歲月的末代皇妹,是引領一時風尚的畫壇才女、名門交際花,是為中國學術存續一脈希望的教授學者,是把生活過成藝術的藝術家和收藏家……他們風華絕代,一時無兩;他們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依然不輸時光,轉身留下優雅的側影與餘韻。張愛玲、邵洵美、陸小曼、林徽因、趙蘿蕤、林語堂、陳夢家、木心……這些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亮的傳奇人物,和普通人一樣有著平凡的一面,有著無數個生活的瑣碎和現實的困擾,也有著低潮時刻的苦苦掙扎。透過李舒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生活始終堅持自己的底線與追求,即便是在沉重的命運與逆境折磨下,也不忘維持風骨與修養,在亂世浮生中依然活出了自己的精采。他們的優雅,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中,尤顯可貴。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3
永不永不
滿額折
作者:亦舒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2023/11/14 裝訂:平裝
必須要做的事,怕也要做,厭也要做,不情願也得做。數年前亦舒停寫《明周》專欄後,就再沒寫新散文了。本書輯自九十年代未曾出版過的散文。重溫那個年代的人和事,是一份回憶,亦可以是一個時代的印記。如無意外,這是亦舒的最後一本散文集。
香港出版作家書展
定價:350 元, 優惠價:79 276
庫存 > 10
書信中的商務印書館:張元濟致王雲五的信札,一窺百年前出版經營甘苦談
75折
作者:張元濟; 王雲五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23/11/13 裝訂:平裝
王雲五基金會典藏中國近代出版先驅張元濟親筆書信獻給出版的過去與未來最新技術X珍貴手稿X保存原貌全新點校X圖文對照X重點摘要面對中國長達的十年戰亂、物價上漲、交通中斷,努力解決員工糾紛、節省編輯成本、拓展銷售通路,從超過一百三十封的信件往來,一窺堅持出版於不墜的精神!本書特色.收錄張元濟親筆書信,展現身為書法大家的深厚功力。.提供全部書信對照文字,了解張元濟與王雲五在十幾年間的通信內容。.揭露近百年前商務印書館的經營,展現古今出版社的變與不變。改版重點.新增十一封未發表過的信件。.最新高解析度掃描技術,忠實呈現信件的細節,包含紙張、摺痕、水漬、破損等。.採用圖文對照的編排方式,並重新校對信件文字與句讀,以利閱讀。信件主題*出版軼事此書為海內孤本,為宋代大家,毫無時間性……可望有銷路且可常銷者→獨家經典作品,肯定是長銷保證。王君覆稱照所排格式,依現在定價,恐全部須在六十元以上,據伊所見,恐難銷售 →書籍規格與定價之間千古不變的煩惱弟所編中華民族的人格,上海各報自動提倡,頗有銷路,請港處亦設法推銷。應付廣告費,由弟承認。→出版上市搭配媒體行銷,廣告投放也必不可少。*公司經營從前規定高級職員,郵船二等、三公司官艙。現在情勢不同,可否改為一律三公司官艙?。→減少非必要支出,節省經營成本。以後營業增加若干,(分為五級,現僅一半,每增百分之十為一級)薪折即提高若干,每兩個月(或三個月、四個月)結算一次……營業如回降一級,九、十兩月薪折,亦回低一級,以後升降,以此類推。→大環境不景氣,銷售業績連帶影響職員的薪水。*社會觀察葛君又言臺人如醫生、律師、各項工程師,為數卻不少,技術亦為可觀。獨於中國歷史及政治情形,與夫世界大勢、國際交涉,經數十年之錮閉,幾於一無所知……弟聞言之下,以為宜即為彼特別編授需用之書。→戰後初期臺灣的狀況,開始規畫在臺的編輯、出版、銷售方針。好評推薦王飛仙 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校區歷史系副教授溫楨文 佛光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何飛鵬 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國慶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詹宏志 作家(依來函順序排列)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750 元, 優惠價:75 562
庫存:7
斷層路徑
滿額折
作者:葉梓誦  出版社:後話文字工作室(香港)  出版日:2023/11/01 裝訂:平裝
言語盡處,必有意義如地火奔湧前《Sample》總編輯葉梓誦 第一本個人文集知識✕感性 科技✕文藝 從未對立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以嶄新機器接收死後之聲; 1980年,羅蘭.巴特出版《明室:攝影札記》,探討影像如何留存逝者之愛。關係的斷裂,以及對他者的思念,使科技和文藝發展有了交集。如果說,急速變動的時代,訊息消隱於通信的洪流,嘗試接通未知的另一端,或會有專屬於我們的方式?從林夕的歌詞切入德希達的理論;閱讀卡爾維諾、湯姆.麥卡錫的小說;解構基斯杜化路蘭、濱口龍介的電影;聚焦羅蘭.巴特的寫作,探討書寫和重讀,如何成為哀悼的出口。《斷層路徑》(Faultlines)是葉梓誦首本個人文集,收錄31篇散文 / 札記 / 評論,思考溝通、記憶和哀悼等主題。在旁徵博引的同時,仍不乏對香港城市經驗的省察,日常的散步和小巴行程,化作承載情感的對象。書名的關鍵詞「Fault」標示過錯與缺陷,同樣是指地層之間的斷裂,也是電路上的異常與故障。裂縫鑽深,就抵達意想不到的地方。如是,書名所謂的faultlines,正正指向了錯誤的話語、錯落的地層、錯駁的線路。覺察這些區隔與間隙,就有了跨越的必要。「若有斷層,也就可以相信,兩端有接通的可能」—或許,碎片化的生活成為交流的阻隔,但若能解讀種種媒介的密碼,則未必不能跨越絕境;靜聽事物的細微雜訊,重組文本的碎片,仍可創造出這世代的抒情路徑。
定價:480 元, 優惠價:85 408
庫存:1
淡瑩散文集(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淡瑩  出版社:八方文化創作室  出版日:2023/11/01 裝訂:平裝
淡莹散文写人、写情,不离人情;淡莹散文有花、有鸟,自成天地。—— 白先勇
定價:390 元, 優惠價:9 351
庫存 > 10
漂流手記
滿額折
作者:劉再復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2023/11/01 裝訂:精裝
本卷由《漂流手記》和《遠流歲月》兩書組成。前者寫於一九九二年,由香港天地圖書於同年首次出版;後者寫於一九九三年,由香港天地圖書於一九九四年首次出版。之後北京三聯又出版了這兩部著作。《漂流手記》是劉再復十卷本《漂流手記》的第一卷。去國他鄉之後,劉再復在《漂流手記》中又發現了故鄉,這個故鄉,就是漂泊的故鄉。他背負着黃土地漂流的時候,世界人文經典書籍,就是他的根,他的精神家園。用他的話來說,「這個家園不是坐落在地上,而是漂浮在我的頭頂和我的眼中,它沒有泥土的香味,但有乳汁和果實。我從小就在這些家園裏採集過童話、文彩和思想。」著名學者李歐梵先生認為,劉再復先生的《漂流手記》,是一部心靈的自傳,主體性鮮明,標誌着他的第二生命的開始,是「一個生生不息、不斷求索的高貴的靈魂的記錄」。《遠流歲月》是劉再復十卷本《漂流手記》的第二卷。選擇出走後,劉再復在海外的生活漂泊無定,他的漂流散文,全與「遊」字有關,遊學、遊思、遊覽、遊藝、遊記都包含其中,文字與靈魂息息相關。他把自己的漂流定位於中西文化的兩間:「我成了一種特殊的生命,既脫離了東方的母體,又未進入西方的母體,於是,就在兩個母體的隙縫之間徘徊、漂泊、遊蕩。『投胎』變成了『投荒』,生命就在兩個母體之間的荒野地裏存活,本來就怪的胎兒變得更怪,思想和文字大約都帶着縫隙中的怪味和荒草味。」這種「隙縫人」和「邊緣人」的姿態,使劉再復對東西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而他的漂流手記成為只屬於他自己的「心靈孤本」。
2023香港新書上市書展
定價:800 元, 優惠價:79 632
庫存 > 10
西尋故鄉
滿額折
作者:劉再復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2023/11/01 裝訂:精裝
本卷由《西尋故鄉》和《漫步高原》兩書組成。前者寫於一九九六年,由香港天地圖書於一九九七年首次出版;後者寫於一九九九年,由香港天地圖書於二零零零年首次出版。之後北京三聯又出版了這兩部著作。《西尋故鄉》是劉再復十卷本《漂流手記》的第三卷。在《西尋故鄉》中,劉再復不再把生命固定在地圖上的一個點上,不再局限於國家地理位置上的故鄉,告別「鄉愁」的模式和族群的土地觀念,而是贏得了一雙漂動的眼睛,一個漂動的視野,叩問的是故鄉的意義和生命存在的意義,尋找「生命的永恆之海,那一個可容納自由情思的偉大家園」。著名學者余英時評論道:「就『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而言,再復的『漂流』自然與中國知識人的傳統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余英時先生認為劉再復已經超越了中國古代漂流文人的感時憂國的傳統,達到了莊子的「逍遙遊」的境界。劉再復追求的「故鄉」是精神的,不是地理的,因此可以達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漫步高原》是劉再復十卷本《漂流手記》的第五卷,其中收入作者給香港和台灣報刊撰寫的專欄文章。在玩語言玩形式的時代,劉再復沒有跟着時代跑,還是緊緊抓住生命中最真實的部份。他沒有把自己裝扮成拯救者,而是用平常心和自由之輕去承擔社會責任之重,把學問看成是生命深處的燃燒,面對個體生命的大困惑和人類整體生命大困惑而提出詰問。一方面他擁抱社會,關注民瘼,另一方面他傾聽天籟,在冥想中,讓心靈飛升。
2023香港新書上市書展
定價:890 元, 優惠價:79 703
庫存 > 10
獨語天涯
滿額折
作者:劉再復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2023/11/01 裝訂:精裝
本卷由《獨語天涯》和《面壁沉思錄》兩書組成。前者寫於一九九九年,由香港天地圖書於同年首次出版;後者寫於二零零三年,由香港天地圖書於二零零四年首次出版。之後北京三聯又出版了這兩部著作。《獨語天涯》是劉再復十卷本《漂流手記》的第四卷。劉再復在《獨語天涯》中採用了片段寫作的方式,是一種新文體嘗試,類似於泰戈爾的《飛鳥集》、《園丁集》和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擺脫專業者的權威面孔,解構他自己八十年代所運用的理論體系方式的書寫,不受大結構和程序的束縛,直言自己的感受和感悟。在本書中,他完全撤退到個人個體的立場,叩問「人群」的真實,質疑「多數」的權威,鞭撻暴力的遊戲和各種時髦的假象。這種完全個體的立場,是天真永在的原始宇宙,是最本真的生命所在,並非狂妄的個人主義,而是守住童心視角與思想者的最深邃的關懷。《面壁沉思錄》是劉再復十卷本《漂流手記》的第九卷。《面壁沉思錄》的寫法類似《獨語天涯》,但更厚實一些。從寫作上說,劉再復用心處在「立意」和「文體」,力求每一則都有一點新的意思,在文體上則避免格言式的空洞,力求每篇都言之有物有思想,堅持詩意的思索。劉再復認為,漂流海外,並非反抗,而是自救。逃離各種陰影與噩夢,贏得時間的空曠和空間的空曠,就是自救,就是得大自在。面壁沉思正是面對內心的大自由。
2023香港新書上市書展
定價:800 元, 優惠價:79 632
庫存 > 10
共悟人間
滿額折
作者:劉再復; 劉劍梅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2023/11/01 裝訂:精裝
本卷由《共悟人間》和《滄桑百感》兩書組成。前者寫於一九九九年,由香港天地圖書於二零零零年首次出版;後者寫於二零零三年,由香港天地圖書於二零零四年首次出版。之後北京三聯又出版了這兩部著作。《共悟人間》是劉再復十卷本《漂流手記》的第六卷,收集了劉再復和他的大女兒劉劍梅的往來書信和對話,所涵蓋的主題非常廣泛,不僅有對文學的慧悟,而且有對人生的深刻思索。在《共悟人間》中,文學家的父親與同樣是文學教授的女兒,像是以文會友的忘年交,又像是借筆談心的知音,一起談人生,談文學,談理論,觸摸生命的質地和肌理,用「心」來分享關於文學與人生的經驗,側重於心靈,而非側重於知識。父女兩代人的對話,思路雖然有區別甚至有衝突,但互相補充、互相豐富,互相激活思維的靈犀,有學術上的共鳴和心靈上的默契,在當代文壇似不多見。此書獲得「二零零二年香港電台十大好書」之一。《滄桑百感》是劉再復十卷本《漂流手記》的第八卷,收錄了劉再復從一九九九年至二零零四年,往返於中國香港和美國之間的散文與雜文。作者在本書中,打破體系之隔和知識、語言之隔,追求學術與生命的銜接,把學問定義為「人類對生存困境、心靈困境、精神困境的叩問」,充滿了「生命的蒸氣與思慮的活氣」,自成一種散文體和雜文體。劉再復即使寫歷史、時代、社會、人生世相等「客體」,也一樣側重於「內向性」的散文,重在抒發作者「主體」內心的神遊與雲遊。
2023香港新書上市書展
定價:800 元, 優惠價:79 632
庫存 > 10
潮平兩岸闊:張憲文往來函札集
滿額折
作者:呂晶-主編  出版社: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出版日:2023/10/31 裝訂:精裝
張憲文教授,1934年10月出生於山東泰安,1954年考入南京大學歷史學系,1958年畢業後留校從事歷史教學與研究,歷任歷史學系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1974年,參與創建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學科,1993年建立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並擔任主任一職。2000年,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成為人文學科重點研究基地。長達數十年的治學生涯,張教授與海內外各大學、研究機構建立廣泛的學術聯繫,積極推動民國史學術研究的發展,先後獨立完成或主編《中華民國史綱》、《中國現代史史料學》、《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蔣介石全傳》、《中國抗日戰爭史(1913-1945)》、《中華民國史》、《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南京大屠殺全史》等一系列學術著作。2010年至2015年,與中央研究院張玉法院士共同主持,攜手兩岸四地七十位學者撰寫了十八卷的《中華民國專題史》,意義非凡,為兩岸學界學術合作的一件盛事。《潮平兩岸闊:張憲文往來函札集》正是他四十餘年對外學術交往的一個縮影。本書選取張教授所藏與臺、港、澳地區學者往來書信,彙編而成。能使讀者如同墜入時代的洪流,感受到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與海內外之間的變化,尤其是學術交往上的重大突破。在幾十年的進程裡,不是單向的發展,而是涉及制度變革和社會變遷等各個領域的全面展開。此間,人們思想轉變、學術關注流轉,無一不顯示了對美好生活、學術真理的追求,以及中國大陸與世界加強聯繫的努力。這些通信可謂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和臺灣三通前後學界實現往來的先行者。信稿裡說的人和事,展現了中國大陸民國史研究從無到有、從有到興的歷程,更見證了兩岸四地中華民國史學科幾代學者的成長道路。不僅是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學科篳路藍縷發展歷程的親歷者,或也可成為觀察198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學界對外開放交流的一個側影。
定價:700 元, 優惠價:9 63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半在陰影裡 半在陽光下:華文環境文選
滿額折
作者:古碧玲-主編  出版社:一卷  出版日:2023/10/25 裝訂:平裝
《上下游副刊》精選之作 X 2022建蓁環境文學獎得獎作品以文字織出生機盎然的當代環境光影開啟自然書寫的新篇章本書由《上下游副刊》副刊總編輯古碧玲精選細編,集合41位作者透過書寫探索環境,涵蓋範圍有:蟲魚鳥獸、水土草木、同伴動物、城市建築,展現出人於荒野不再的人類世處身環境之中的多重感知。人類既趨光,然而,當光過強時,又閃避入陰影裡。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亦如時而在陽光下,時而在陰影裡。41位作者用文學暈開了人與自然的距離,有描寫與山海萬物相遇碰撞時的熱情與好奇、自我回望與反思,如同挺身陽光下,以訴說己身經驗召喚讀者對自然的共鳴;有描繪對大地生態的細緻觀察,彷彿己身隱沒於陰影裡,讓萬物生機置於舞臺前景,邀請讀者一同凝視四周環伺的聲息。這些敘事,紛呈每位書寫者所發出的多元聲音,開啟人類感受與想像環境的無限途徑。讓作者們帶我們進入萬物棲地,或在陰影裡,或在陽光下,聆觀「蟲遊鳥飛」,知曉「陪伴動物」,踏查「草木道」,泅泳「水中事」,舉足「遠上山」,惜「安土」之難,深索「人類事」。本書作者(依文章編排順序排列):蕭舜恩/潘鎮宇/曾達元/蘇婕/許明涓/馮孟婕/張庭怡/陳泓名/姚若潔/徐振輔/林毓恩/何瑞暘/林大利/劉克襄/湯苞/童育園/胡燕倫/黃瀚嶢/方梓/陳議威/游旨价/廖珮岑/廖鴻基/杜盈萱/陳翠玲/林敬峰/胡冠中/李政霖/雪羊/陳姵穎/劉崇鳳/廖昀靖/方秋停/許哲齊/曾琤//陳牖心/李盈瑩/郭彥仁/鄭育慧/古乃方/半覺羊。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4
閒書:雜文、書話、評論、遊記,郁達夫生前最後一部散文集
滿額折
作者:郁達夫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3/10/18 裝訂:平裝
散文、書話、評論、遊記郁達夫生前最後一部散文集有限與無限的矛盾對稱,便是人生的幽默之源,唯達觀者,有信念者,遠視者,統觀全體者,得從人生苦與世界苦裡得到安心立命的把握,而暫時有一避難之所。▎說「沉默」在遠道回家,別離在即,大喜臨頭,生命終息,或大大的不幸,將次到來的一瞬間,沉默總在我們的先頭,所以人們在人數多的時候,最怕的也就是這一個沉默。沉默的嚴肅,就是愛和死和運命的嚴肅。▎寂寞的春朝一冊一冊地翻閱下去,覺得中國的現狀,同南宋當時,實在還是一樣。外患的迭來,朝廷的矇昧,百姓的無智,志士的悲哽,在這中華民國的二十四年,和孝宗的乾道淳熙,的確也沒有什麼絕大的差別。▎玉皇山細想想,玉皇山的所以不能和靈隱三竺一樣地興盛,理由自然是有的,就是因為它的高,它的孤峰獨立,不和其他的低巒淺阜聯結在一道。特立獨行之士,孤高傲物之輩,大抵不為世諒,終不免飲恨而終的事例,就可以以這玉皇山的冷落來做證明。▎故鄉的秋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清新的小品文字原來小品文字的所以可愛的地方,就在它的細、清、真的三點。細密的描寫,若不慎加選擇,巨細兼收,則清字就談不上了。▎MABIE幽默論抄急智只在事物的外表上徘徊,而幽默能入它們的深處,洞徹到底,並不有意識地探握到它們的隱祕。急智是沒有聲色,不動情感,乾燥抽象的;但幽默卻係全人格、全身心的表現,有柔情,有同情,有憐情,有哀情。即使撩人作笑,卻也並無惡意與狠心。 本書特色:《閒書》是郁達夫的散文集,集結四十篇散文,囊括雜談古今中外各種題目,引經據典,間雜自己於故鄉、異鄉的所見所聞,並描繪遊賞山水的景色。書中或針砭中國文化,或憂國憂民,或記日常瑣事,或感懷境遇,或評論文藝書籍。他筆觸細膩,隨寫隨談,一舒胸懷抱負;收錄的五篇日記,又使讀者一窺作家的寫作生活,情感自然流露。
定價:320 元, 優惠價:79 253
庫存:2
劫中得書記:亂世烽煙漫天,所念一紙書頁
滿額折
作者:鄭振鐸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3/10/18 裝訂:平裝
一場空前的劫難,對國家、社會、愛書之人的無情摧殘,名家藏書閣不敵戰火,經典古籍在亂世只供取暖……一個痴情的愛書人,懷中能保護的就那麼幾本,更多的,是眼睜睜看著黃白紙頁火化成蝶,在空中祭奠過去,或許一個朝代,也就如此過去。▎一個「書痴」對書本的百封情書 你知道嗎?為了你,我賣掉了大半家當,只因當我看見你那一眼,就知道我必須要保護你一輩子──當愛書人終得一書,大約心境如此。動盪的清末民初,多家書閣被戰火焚毀,珍貴典籍散佚不全,每有所得,愛書人便欣然忘食。典賣家當之事司空見慣,只為讓自己小小的懷抱,可以再多保護一點,再多蒐集一點。 每一篇得書記,都是一個愛書人寫給書本的情書。▎一件最微小的事,一件最重要的功業 我跑遍上海北京苦苦追尋,為的是那套從戰爭劫火中拯救出來散佚的書,費幾年周折都微不足道,只為等待重新圓滿的那一天,因為我明白,那不只是一套書,是飽含著書籍作者、出版產業、文化背景的絕代風華──我只是個偏執的購書者,但我完成的事情,定是人間一大功業。▎砲火轟在我心上 那是一場空襲,一場大戰,八月十三日的砲彈,打在書閣上,打在我心上。「每一彈下擲,窗戶盡簌簌搖撼,移時方已,對語聲為所瘖啞不相聞。東北角終日夜火光熊熊。燼餘焦紙,遍天空飛舞若墨蝶。數十百片隨風墮庭前,拾之,猶微溫,隱隱有字跡。此皆先民之文獻也。余所藏竟亦同此蝶化矣。」那漫天的墨蝶,是我的愛人臨別前對我最後的道別。 一介書生,投筆卻無力從戎,「處此淒厲之修羅場,直不知人間何世,亦未省何對更將有何變故突生。於所失,殆淡然置之。唯日抱殘餘書,祈其不復更罹劫運耳。」我只能選擇放手,活下去。總有一天,我失去的寶貝,終將回來。 如此一念,數十年也就如此過了。〔本書特色〕本書為鄭振鐸散文集,除了標題的《劫得書中記》外,亦收錄了《劫中得書續記》。身處二戰時期的中國,作者目睹許多珍貴古文物、建築園林、典藏書籍,皆不幸於這炮火連天的歲月中付之一炬,令他心痛不已。作為一個「書痴」,鄭振鐸提筆記錄下自己對散佚之書的無限哀戚、如何展開「救書」行動,以及對殘存文本的欣慰感慨。
定價:299 元, 優惠價:79 236
庫存:3
立春以前:既談學問,也說情感,以真摯的筆觸表達對生活的關注
滿額折
作者:周作人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3/10/12 裝訂:平裝
一窺周作人豐富的思想情感、悠遊於世界萬物風情 談文學、談教育、談風土、談美…… 周作人獨具風格的經典散文集 ▍談寬容 大度弘量,均是以上對下而言,其原因大抵可歸於我慢,若以下對上,忍受橫逆,乃是無力反抗,其原因當然全由於怕,蓋不足道,唯由於懶者殊不多見,如能有此類例子,其事其人必大有意思,惜乎至今亦尚無從徵實耳。 對人寬大,此外還有一種原因,雖歸根亦是我慢,卻與上邊所說略有不同,便是有備無患之感,亦可云自恃。 ▍女人的禁忌 女人的所謂不潔淨與聖人的神聖,由原始民族想來,實質上並沒有什麼分別。這都不過是同一神祕的力之不同的表現,正如凡力一樣,在本身非善非惡,但只看如何應用,乃成為有益或有害耳。這樣看來,最初的意思是並無惡意的,雖然在受者不免感到困難,後來文化漸進,那些聖人們設法擺脫拘束,充分的保留舊有的神聖,去掉了不便不利的禁忌,但是婦女則無此幸運,一直被禁忌著下來,而時移世變,神祕既視為不潔淨,敬畏也遂轉成嫌惡了。這是世界女性共同的不幸,初不限於一地,中國只是其一分子而已。 ▍蚯蚓 達爾文計算在英國平常耕地每一畝中平均有蚯蚓五萬三千條,但如古舊休閒的地段其數目當增至五十萬。此一畝五萬三千的蚯蚓在一年中將把十噸的泥土悉自腸胃通過,再搬至地面上。在十五年中此土將遮蓋地面厚至三寸,如六十年即積一英尺矣。這樣說起來,蚯蚓之為物雖微小,其工作實不可不謂偉大。古人云,民以食為天,蚯蚓之功在稼穡,謂其可以與大禹或后稷相比,不亦宜歟。 ▍國語文的三類 我看《雜鈔》的十一類中,只有其一論著,其三序跋,其六書牘,其十一雜記,這四類的文章現在我們能夠寫,其餘的便有點困難,實在也是不大有此需要。例如其二詞賦,這就為才力所限,用國語文又難用韻,只好敬謝不敏,其四五詔令奏議,現已不用,其七八哀祭傳志,雖尚有用處,也總不是人人來得,其九十敘記典志,屬於史事典章,更是專門之事了。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了周作人創作的三十三篇散文。內容既探索文學也緬懷故人;在談論價值觀時,關注教育、寬容精神與性別關係,亦抒發對於生活裡的天氣、和紙之美等等的閒適之情,是周作人獨具風格且富於思想的作品。藉由作者優美流暢的文字,讀者可以一窺其豐富的思想情感與對世界的思考,值得珍藏、細細品讀。
定價:320 元, 優惠價:79 253
庫存:3
請勿大聲喧嘩
滿額折
作者:李彩琴  出版社:一方山水文  出版日:2023/10/11 裝訂:平裝
繼《行進間的喧囂》後,作者的第二本散文集。或可歸納作「一個旅人,在台北」(有時也在其他國家城市),種種風土人情之體驗,甚至在「檢討」別人當下,也可悟出一些人生哲理,間中也免不了於生命的某個段落停頓,留下了省思的戳記。以庶民角度審視俄羅斯與柬埔寨(吳哥窟),這幾年在台灣最惡名昭彰的國家,遊記篇圖文並茂有精采敘述。莫斯科地標中的地標,宛若童話世界的聖巴索大教堂(St. Basil’s Cathedral),您是否會納悶,建物內裡到底長甚麼模樣?若有路過切莫錯過,現已開放為博物館,可購票進入參觀;第二大城聖彼得堡,台灣旅遊團一踏入哪個景點參觀,在地銅樂隊熱情迎賓,立即氣勢十足演奏起中華民國國歌(絕對會讓人大嚇一跳)?傳說中的「小吳哥」(Angkor Wat)」,好一座浮在熱氣蒸鬱的城池,若近似遠、神秘莫測⋯⋯赴巴戎寺(Bayon)覲見諸佛,諸佛與我相互觀照⋯⋯,吳哥遺跡群固然令人心馳神往,那片國土更有許多創傷的記憶與靈異體驗,且聽當地導遊小周哥娓娓道來。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庫存:5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497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