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345)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286)
無法訂購商品 (59)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14)
無庫存 (231)

商品定價


$199以下 (75)
$200~$399 (203)
$400~$599 (44)
$600~$799 (8)
$800以上 (15)

出版日期


2024年 (1)
2022~2023 (28)
2020~2021 (16)
2018~2019 (16)
2016~2017 (9)
2016年以前 (265)

裝訂方式


平裝 (283)
精裝 (53)
盒裝 (3)

作者


李奇 (12)
釋濟群 (12)
蕭振士 (11)
呂澂 (10)
李聰明 (9)
林崇安 (7)
忽滑谷快天 (6)
淨明 (6)
淨明編集著 (6)
鄭振煌 (6)
張子敬 (5)
呂尚 (4)
阿姜念 (4)
圓烈阿闍黎 (3)
宗喀巴大師 (3)
扎西雍措 (3)
智者大師 (3)
簡豐祺 (3)
許國華 (3)

出版社/品牌


大千 (322)
大千世界出版社(神州書局) (22)
王大千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345筆商品,2/18頁
高僧神通力運用大解密:你所不知道的神通度眾法則
滿額折

21.高僧神通力運用大解密:你所不知道的神通度眾法則

作者:梁崇明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20/08/21 裝訂:平裝
沒有「神」也可以「通」是真神通「妙用難測為神,自在無礙為通」如果神通需要依賴鬼神,那是鬼通不是神通,真神通不需要鬼神,而且能夠自己收放自如,這是自證神通也稱「智證通」,具不可測不可礙的自在任運能力,及千變萬化的不可思議境界。佛門修行所引發的神通不離於智慧,與外道邪定所獲得的邪通不同,高僧是經由正念禪定修行引發神通,然後從禪定產生智慧,明心見性之後,神通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是大智慧的成就。坊間許多聲稱
定價:280 元, 優惠價:9 252
庫存:2
因明好好玩:學佛一定要懂的佛教邏輯學
滿額折

22.因明好好玩:學佛一定要懂的佛教邏輯學

作者:剛曉法師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13/09/01 裝訂:平裝
因明很好玩研習因明二十年,我樂此不疲。我覺得佛教是個陷阱,一個美麗的陷阱,我心甘情願地往裡頭跳。因明是佛教的一部分,我越陷越深。這是怎麼回事呢?首先,因明很好玩兒。有不少的佛教人士有一個特別的能力,就是不說人話,故弄玄虛,這樣就使得我們覺得他不一般,沒有什麼能夠難倒他,所以你就有點兒佩服他了,你與他一比,就會覺得自己的困惑失靈,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可笑。因為閱歷的問題,當時我很有些佩服這些人,把他們當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 225
庫存:2
藏傳佛教思想體系速查表
滿額折

23.藏傳佛教思想體系速查表

作者:扎西雍措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18/01/25 裝訂:盒裝
藏傳佛教思想體系速查表,是為了對學習藏傳佛教有興趣的人,提供一個快速且方便的思想體系速查工具,能夠快速掌握認識藏傳佛教的思想脈絡,例如:各宗派傳承、藏傳佛教顯教思想體系、藏傳佛教密教思想體系、藏傳佛教因明學、菩提道次第廣論思想體系、密宗道次第廣論思想體系、藏傳佛教入中論思想體系、藏傳佛教俱舍論思想體系、藏傳佛教現觀莊嚴論思想體系,以及藏傳佛教釋量論思想體系等等。從上述這些表格中,能一目了然的快速查
定價:1500 元, 優惠價:9 1350
庫存:1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學佛鑰論
滿額折

24.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學佛鑰論

作者:宗喀巴大師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02/12/01 裝訂:平裝
本論將佛法的修學次第加以條理清楚的組織,周延而精妙的歸納。能令修學者迅速掌握修行要點與方向,是入門乃至進階修學者的基礎參考書。本書將佛法的修學依根性之差別歸納整理為三士道。又以「三要道」為骨幹,即:出離心、菩提心、清淨見。三士道次第,如整個房屋的結構,而三種要道,就是房屋的棟樑。
定價:290 元, 優惠價:9 261
庫存:1
正見的洗練:解脫道全景的重點
滿額折

25.正見的洗練:解脫道全景的重點

作者:班迪達禪師禪師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11/12/01 裝訂:平裝
神射手不必特別努力瞄準,就能夠任意地射中目標:「念」一旦持續透過正見的洗練和導向,就不容易被「妄」沾上,成為「妄念」 由於覺支的力量,疾病不會停留在脫胎換骨後的色身,如同滴落在蓮花葉上的水不會停留在葉片上一樣。 在毗婆舍那三禪的階段,喜消失,因此心變得更穩定,同時眼等諸根也變得敏銳。所以注釋書說:「所造色被淨化」。由於「業生色」改變,眼、耳、鼻、舌、身淨色變得敏銳。因為血液循環良好,禪修者的外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2
佛陀的多元宇宙:佛經的宇宙真理與生命真相
滿額折

26.佛陀的多元宇宙:佛經的宇宙真理與生命真相

作者:呂尚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 愛因斯坦的老師、量子理論之父馬克斯普朗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說過:「我對原子的研究最後的結論是--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由快速振動的量子組成!」又說:「所有物質都是來源於一股令原子運動和維持緊密一體的力量,我們必須認定這個力量的背後是意識和心智,心識是一切物質的基礎。」 佛經就是宇宙生命科學 佛經描述的就是多元宇宙的萬象這位偉大科學家所說的正是2580年前佛陀所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此,佛經就是宇宙生命科學,佛經描述的就是多元宇宙的萬象。近年的科學新發現,尤其是在物理學跟天文學方面,包括相對論、量子力學、弦論、意識影響物質等主題,一連串的理論都讓科學界發現,整個宇宙的自然規律跟2580年前佛陀所講的沒有任何衝突,反而非常吻合。越來越多的科學家也承認,雖然現在的科學發展非常快速,多姿多彩,但不等於科學是萬能的。而且更不能想用科學來證明佛學,只能將佛學的一些道理用科學來理解,可以讓很多人知曉佛學與科學是可以吻合的。作者自己敢說,佛陀對整個宇宙的了解,遠遠超過現在任何天文學家。愛因斯坦說過:「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它的觀點,這就是佛教。」本書重要論述如下:論原始地球:遠古地球人來自光音天論海水:海水鹹的三種原因論宇宙:三千大千世界的成住壞空論時空:六道就是六種不同頻率的時空論佛國星球:宇宙多元世界所有眾生皆有生老病死論須彌山:宇宙時空中的柱狀空間論天界:宇宙蒼穹不同時空的不同生命論金輪寶:會發金光的宇宙飛行器論轉輪王:具足一切神通,威德長壽,依然不離無常論龍:多元宇宙中具有超能力的生物論金翅鳥:多元宇宙中形體最大的肉食飛禽論天龍八部:多元宇宙中其它時空的各種生物論阿修羅:多元宇宙其它時空的外星人類論四天王:帝釋天的守護神論三十三天:多元宇宙中玉皇大帝的世界論其它天:多元宇宙中的高層次生命形態論壽命:不可思議的天人壽命論婚嫁:不同的宇宙生命各有不同的戀愛方式論生育:不同星球各有不同出生方式論飲食:一切眾生各有其飲食方法論星戰:宇宙間的星際大戰論正反宇宙:無限宇宙時空,只是頻率不同論微塵:佛經極微就是科學的納米論五蘊:只是無窮無盡的緣
定價:399 元, 優惠價:9 359
庫存:4
藏傳佛教大師生涯-藏傳佛教系列TV9104
滿額折

27.藏傳佛教大師生涯-藏傳佛教系列TV9104

作者:周煒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02/07/01 裝訂:平裝
本書介紹十三位在藏傳佛教中擁有極高成就或影響力的大師,作者以詳實的資料和生動的事例,透過包括求學、修行,乃至圓寂與轉世等內容,讓讀者有系統地了解這些大師的修行生活,以及其博大才智、心路歷程和個人魅力等。 由於作者熟藏族歷史典籍資料,同時長於文字工作。因此本書內容不僅文筆優美且內容詳實。同時,通篇充溢著一種雪域特有的氛圍感,讓人彷佛親睹大師風範。此外,許多內容,均為首次披露。內容珍貴,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1
鐘鼎銘文的書法藝術-中國書法藝術
滿額折

28.鐘鼎銘文的書法藝術-中國書法藝術

作者:李聰明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06/05/09 裝訂:平裝
中國夏商周三代文化遺產的代表是青銅器。在三千五百多年以前,對青銅器的鐘鼎,視為金器大寶。而在這種金器大寶上鑄銘的文字,我們稱之為鐘鼎銘文,又因為鑄銘在金器上的文字,故又稱為金文。很多史料紀錄在此種金器大上面,作者將它稱為青銅器文化。而這種文化漫延約十五世紀之長,其中以銘文書法的創始與變化最具文化遺產價值。 本書專為討論鐘鼎銘文的書法藝術。並闡明中國書法藝術起源與演化,成為後世書法藝術理論先驅。並
定價:260 元, 優惠價:9 234
庫存:1
四念處內觀禪修法02:你從未正確知道的身念處
滿額折

29.四念處內觀禪修法02:你從未正確知道的身念處

作者:阿姜念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14/08/01 裝訂:平裝
隨時實踐,隨處奇蹟,每一刻,每個動作都蘊含解脫因子。 「由於不多修行四念處,如來滅後,聖教不能常存...」(相應部、大品) 「對於凡夫只有一條路可以導致清淨,克服憂愁哀傷,怯除苦楚悲痛,得到正當行為的準則,體證涅槃,這條路就是四念處。」(長部,四念處經) 如果四念處是一切實修法門的基礎,方便中的直接;那身念處就是基礎中的入門,直接中的直接。 身念處之所以為入門,是因為這門一開,你踏進去就是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2
西藏佛學原論
滿額折

30.西藏佛學原論

作者:呂澂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22/03/18 裝訂:平裝
本書是漢藏佛學溝通的第一步,隨著中國佛協的成立,漢藏佛教界的閣係日見密切,兩地佛學的溝通也益覺其有迫切的需要。在佛協的成立會議上,代表們討論到如何發揚佛教的優良傳統,就已提出了漢藏佛典翻譯的問題。但這問題過於專門了,一時難得有具體的結論。會後,我看到一些有關西藏佛教文獻的稿子,重新引起了注意,因而擬了這個「漢藏佛學溝通的第一步」題目來再發表些意見,以供當代漢藏佛學家的參考。的確,到現在這新時代來,要從「中國的佛學」裏,發揚它積極的,進步的,而又有助於文化建設的成分,道必須參合漢藏雙方的學說,認識它的全貌,才談得上正確,又必須有變方學者的合作,才做得到徹底。我們說藏佛學溝通的有其需要,它的意義就在於此。溝通的第一步,應該是彼此的互相了解。但以往多少年來,漢藏學者在這方面所做的準備工作就很不夠,有些漢地學人從西藏求學回來的,也曾做過些介紹說明西藏佛學的報告,或者還編譯了專書,但只有少數能深入。再說西藏的佛學文獻方面,東西洋的學者一向在關心研究,本來有不少好材料可以採取,而到現在,我們還沒見著一部用漢文寫成的西藏大藏經的完全目?(清代也有過西藏藏經目錄的譯本,但譯語怪僻,不可卒讀,當然是不合用的)。因此,我們要了解藏學而可用的漢文材料委實太貧乏了。至於在藏地的情形,那就更差。我不很清楚多年去西藏求學的人怎樣地介紹他們自己所知道的佛學,但就我個人見開所及,似乎藏地學者所藉以了解漢地佛學的,還離不開工布查的《中土佛法源流》和土觀的《西藏佛法源流》附篇等舊作,而那些作品都是充滿著錯誤的。我在一九四二年校印了土觀那篇文章,就曾做過一段導言,指出它的種種錯誤,這裡且不多談。至於有關漢地佛學文獻《大藏經》方面,西藏也只有工布查的著述裡做過《至元法寶勘同目?》的翻譯。但《至元?》本身問題就很多。它的勘同,可說是流於形式的。只要一看見西藏經錄裡或著述裡有那部書的相似名目,便認為西藏也有譯本,其實卻不盡然,好多真有西藏翻譯的,它反而遺漏了,據我們粗粗地統計,它裡面所收一千五百二十餘種書,誤勘的卻有一百五十多種,即是全數的十分一以上,到了工布查的翻譯,更替它添上好些錯誤:有處無端地遺漏了(如《心明經》、《種種雜咒經》、《百千印陀羅尼經》等),有處又隨意勘同而勘錯了(如以《華嚴經修慈分》危《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的同本,《莊嚴菩提心經》為《方廣普賢菩薩所說經》的同本等)。它還有最大的缺點,就是很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3
僧伽的定期潛修:安居策修篇
滿額折

31.僧伽的定期潛修:安居策修篇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23/06/09 裝訂:平裝
停止到處雲遊三個月 出家僧伽安居一處 精進聞思,勤修道業 安居,也叫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按印度的傳統,一年分為三季,每季四個月,分別是熱季、雨季和涼季。從這些名稱中,就可看出各自的氣候特點,即炎熱、多雨和涼爽。以中國的農曆計算,四月十六日到八月十五日這段時間為雨季。在此期間,僧人不能外出參學,而應定居一處,精進聞思,勤修道業,於戒定慧三學有所增長。 安居並不是佛教特有的,而是印度各宗教共有的傳統。佛教僧團成立之初,並沒有安居制度。律典記載,當時有些僧人終年在外雲遊,在雨季,由於暴雨漲水,涉水行路時就會漂失衣缽、坐具等,狼狽不堪,威儀頓失。結果引起居士們的譏嫌,認為鳥獸都有巢窟住處,僧人也應該定期潛修。所以,佛陀就確立了安居制度,規定僧人在每年雨季有三個月的定期專修,聞思法義,靜坐禪觀。安居的另一個緣起,則是為了避免傷害生命。因為夏季是草木生長、動物繁殖的季節,四處都是蟲蟻,行走在外,容易踐踏草木,斷他命根。只在特定範圍內活動,也是為了護生起見。 對於今天的出家人來說,安居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出家人事務繁忙,如果終年忙於做事,沒有一定時間用來專修,以此增長道業,檢討心行,時間長了,很容易陷入做事的串習中,做出一堆名聞利養和人我是非,甚至和在家人沒有多少差別。 本篇名為"安居策修",安居,即在事先劃定的界內安住,不能隨意外出。當然,有特殊情況也可請假,稱為受日。策修,即勤策三業,進修心行。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滅除。《資持記》的解說,是"形心攝靜曰安,要期在住曰居;隨時警勵曰策,三業逐善曰修",非常精闢。夫靜處思微,道之正軌。理須假日追功,策進心行。隨緣托處,
定價:330 元, 優惠價:9 297
庫存:3
僧團的管理制度:僧網大綱篇
滿額折

32.僧團的管理制度:僧網大綱篇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23/06/09 裝訂:平裝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原因不是責任分散導致,是因為沒有建立僧團的管理體制。按佛陀制戒的「十句義」中,第一就是「攝取於僧」,這代表了戒律的根本精神,就是以戒律來攝受僧眾,而不是依某個權威加以管理。 僧團是成就出家人修行辦道的團體,所以,它的管理也是依戒律制定的,是為修行和解脫服務的。我們要立足於這個原則,來理解僧團的一切管理規範。在原始僧團中,共住的前提就是懂得戒律。否則就沒有資格獨立生活,而要盡形壽依止。遺憾的是,雖然佛陀早就制定了一套詳盡的管理制度,可我們這些弟子並未有效繼承。尤其在今天,反而熱衷於社會上的工商管理之類,似乎這樣才與時俱進。 當然,社會管理也有其長處,並非一無是處,但畢竟和僧團管理的定位不同。因為僧團不是企業,也不是公司,不是以生產和做事為重點,也不是以把每個人管得服服帖帖為能事。作為僧團的管理,應該在瞭解並繼承佛教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適當吸收一些社會管理的長處,才不會失去本位,面目全非。如果定位不清,盲目引進,就可能成為企業化的僧團,或經營佛事的企業。 編者的話 濟群法師早年親近過弘公弟子圓拙老法師。一九八四年自中國佛學院畢業後,得圓老關心,法師與數位同道在莆田廣化寺小南山潛心學律,時稱「五比丘」。上世紀90年代初在閩南佛學院任教期間,法師又撰寫一系列律學論文,發表於《法音》《內明》《閩院學報》等刊物,在教界影響廣泛。 其後十數年,濟群法師在教學之餘積極面向社會弘法,法音廣宣,筆耕不輟。經過多年學修及弘法實踐,對佛法修學體系的思考逐步明朗。二○○四年春,法師發表《漢傳佛教的反思》,並陸續撰寫《一個根本、三大要領》等文,將修學核心歸納為「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五大要素,依此建構修學次第,為探索適合當代的修學模式提出了清晰的思路。 多年來,法師致力於修學基礎的引導,通過講座、著述、共修等形式,大力宣導皈依、發心、戒律的修學,將此作為各宗修行繞不開的共同基礎。正如法師所說:「見和止觀多有宗派特點,如見有唯識、天臺、中觀之別,禪修用心方法亦不盡相同。若將見和止觀比做不同的專業門類,那麼皈依、發心、戒律就是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庫存:3
僧伽的自新大會:說戒正儀篇
滿額折

33.僧伽的自新大會:說戒正儀篇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23/06/09 裝訂:平裝
修行精進的不二法門「反省、懺悔」 僧伽的最大好處,可以藉著僧團的力量, 檢點身、口、意三業的過失,在大眾中發露懺悔, 隨時修正自己,讓身心保持清涼自在。 戒律是出家人的行為規範,也是僧團大眾的共處原則。比丘在受戒後,不僅需要依止師父學戒,需要在修行和日常生活中持戒,還需要半月半月說戒,以此策勵道心,如法修行。《四分律》中,專門以《說戒揵度》來介紹相關內容。 說戒,也稱布薩,翻譯成漢語為淨住。主要內容是讀誦《戒經》,即二百五十條戒,以此檢點身、口、意三業。如有違犯,必須在大眾中發露懺悔,起到省己、治行、日新的作用,使大眾清淨共住。所以淨住又有兩層內涵,一是不失義,如果比丘能依戒生活,即可不失戒體,體常存故。二是依止義,能淨化身口意,令身心依戒安住,而非無拘無束,四處馳騁。 布薩制度並非佛教特有的,亦不是佛陀所開創,而是源于印度傳統的宗教集會。《四分律說戒揵度》記載:"爾時,佛在羅閱城。時城中諸外道梵志月三時集會,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眾人大集,來往周旋,共為知友,給與飲食,極相愛念,經日供養。"瓶沙王看到後,就向佛陀請求,希望佛教僧團也能定期集會,他和群臣將前來參加並供養。佛陀應允了這一請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規定今後應每月三次集會。 按印度曆法,以月之盈缺分為白月和黑月。月自盈至滿為白月,即初一至十五,月光逐漸明亮。十六日至月末為黑月,月自滿而缺,月光逐漸黯淡。所以印度的月三時,在中國就是月六時,再加下半月的二十三、二十九、三十,亦稱六齋日。 那麼,布薩日應該做些什麼?
定價:280 元, 優惠價:9 252
庫存:3
比丘資格的取得:受戒緣集篇
滿額折

34.比丘資格的取得:受戒緣集篇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23/06/02 裝訂:平裝
大丈夫的認證社會上有許多專業資格,都必須經過考試取得認證。出家的比丘資格取得,同樣必須經過落髮、皈依、受戒、破結使、羯磨等程序獲得認證。其嚴格的程度比世俗的任何專業要難上好多倍。因此,出家比丘名為大丈夫。佛教有七眾弟子,分別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彌、沙彌尼和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每種身份的獲得,都取決於所受的不同戒律。在道宣律師撰寫的南山三大部中,還有一部《羯磨疏》(亦名《業疏》),其中的《諸戒受法篇》,便詳細介紹了各種戒的受法,包括在家的三皈、五戒、八戒,出家的十戒、具足戒。《受戒緣集篇》主要講述比丘戒的受法。其中,"受"是能領之心,"戒"是所納之法,"緣"為相關條件,"集"指眾緣和合,說明受戒須具備種種因緣方能成就,也就是以下將要說到的能受有五、所對有六等。缺乏任何一項條件,都會影響得戒,影響比丘身份的獲得。佛陀在世時,比丘戒大體有五種受法。一、 善來比丘。對前來依止佛陀的求道者,佛陀只須說一句"善來比丘!于我法中快修梵行,得盡苦源",對方即可出家受具。這是佛陀直接為之認證,無須繁複手續,便在佛力加持下"鬚髮自落,法衣著身,瓶缽在手,威儀具足"。關於"鬚髮自落",也有兩種不同觀點。一是理解為在佛陀法力加持下鬚髮當即掉落,顯現僧相;一是理解為在佛陀認證後自己剃去鬚髮,披上袈裟。二、 三語,即宣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由三皈得受比丘戒。即使佛 陀在世時,也不是所有發心出家者都有因緣直接到佛陀身邊受戒。《毗尼母經》記載,當時有些比丘前往各地弘化,人們聽聞佛法後,從四面八方前去拜見佛陀。但因路途遙遠,其中一部分半路就退失信心,返回家鄉。因此,佛陀便為發心出家者提供了"三語受戒"的方式,並對比丘們說:"汝等各各還去,彼方若有求出家者,當為剃除鬚髮,教著法服,與三語受戒:'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來應正覺是我師。'此即三語受戒法也。"發心受戒者只須宣說三皈,即可獲得戒體。三、 破結使。結使,為煩惱異名,煩惱纏縛眾生使其不得出離,為結;驅役並擾亂眾生,為使。有些人慧根深厚,希求解脫之心也極為迫切,當他對佛法生起猛利信心時,慧根同時顯發,結使當下破除,由此獲得戒體。四、 八敬,這是特別為女眾制定的。佛陀成道後,姨母摩訶波闍波提率眾多釋迦族貴婦請求出家。當時印度尚無女眾出家的先例,故佛陀始終未予應
定價:330 元, 優惠價:9 297
庫存:3
出家剃度及沙彌生活:沙彌別行篇
滿額折

35.出家剃度及沙彌生活:沙彌別行篇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23/06/02 裝訂:平裝
為何要出家呢!在家不是也可以修行嗎?佛法要住世,就得要有專人主持佛教。出家不受家庭負擔,以及種種在家事務的纏縛,可以一心一意弘揚佛法。而佛門龍象必須從沙彌開始培養,從小就努力修行將身心奉獻給佛教。《華嚴》云:「若有不識出家法,樂著生死不求脫,是故菩薩捨國財,為之出家求寂靜。五欲所縛不離家,欲令眾生解脫故,示現不樂處五欲,是故出家求解脫。」以此文證,故知出家功由菩薩。這段經文出自《華嚴經.賢首菩薩品》,是文殊菩薩「以偈問了達深義淨德」,賢首菩薩所作的回答。「《華嚴》云:若有不識出家法,樂著生死不求脫,是故菩薩捨國財,為之出家求寂靜。」菩薩,此處指佛陀因地的修行。捨國財,佛陀出家前本為王子,為求道而捨棄一國之君的地位。《華嚴經》說,如果不懂出家意義,不知解脫之路,就會耽于居家生活,執著五欲六塵,從而造作生死之因,於輪回中長劫沉淪。正因為認識到世俗生活的過患,認識到出家修行的殊勝,菩薩才甘願捨棄王位,捨棄國土,出家尋求解脫。這裡所說的寂靜就是涅槃,是對輪回和輪回之因的平息。所謂輪回之因,就是無明、惑業,就是我們內心的種種躁動。涅槃正是對這種迷惑的平息,對迷惑引發的種種躁動的平息。沙彌是出家身份的起點。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個人來說,當好如法的沙彌,將給未來的僧伽生涯奠定良好基礎。從整個佛教來說,這一階段的學修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僧團的總體素質,進而影響到佛教的興衰。因為僧人是住持三寶的基本元素,有什麼素質的僧人,佛教就會在世間呈現什麼面貌。僧團的素質建設主要在於兩方面。一是僧眾來源必須把關,如果出家者缺乏向道之心且素質低劣,甚至只是為了來此謀取衣食,勢必令僧團魚龍混雜,參差不齊。所以中國古代有試經制度,度僧時,令其讀誦經論並陳述大義,通過相應考核方能出家。這一制度自唐代實行後,宋、元、明各朝相繼行之,對保障僧團素質起到了一定作用。二是僧眾教育必須加強,出家人都是從社會走入僧團的,或多或少帶有某些世俗習氣,這就必須從外在威儀到內在品質加以改造,通過戒定慧的反復熏修,方能成就如法如律的出世品格。《沙彌別行篇》主要圍繞這兩方面展開闡述,並在開篇部分就出家意義作了介紹。在家人同樣可以學佛,為什麼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3
僧伽的教育問題:師資相攝篇
滿額折

36.僧伽的教育問題:師資相攝篇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23/06/02 裝訂:平裝
佛教教育的最高境界佛教教育與傳承一直是解脫道的基本途徑,師資道合,方能達到「說聽究竟圓滿」的理想境界,老師應機施教,弟子資質契合,方能說聽究竟圓滿。《師資相攝篇》的內容,出自《四分律·受戒揵度》。在《行事鈔》的順序為第九篇,緊接在《受戒緣集篇》之後。佛教是一種教育,一種法的傳承,所以,受戒後需要進一步接受教育,所謂"五年學戒,不離依止"。只有這樣,才能使法身慧命得以滋養,成長為合格僧才。本篇主要告訴我們,為人師表者應該如何指導弟子,身為弟子者又該如何依止師父。在《菩提道次第論》中,這些內容是作為"依止法"的部分,為入道根本。戒律中,也是將此作為僧格養成的關鍵。所謂依止,依即依教奉行,止即安住於法。因為有師長指引,我們才能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心行,使身口意三業清淨如法。作為佛弟子,從走入佛門到成就佛果的整個修學過程,始終離不開善知識的指導。在《瑜伽師地論》所說的四法行中,也是以依止善知識為先。因為有善知識的指導,才能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對於出家者來說,依止法還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首先,感情的需要。一個人離開父母、家庭,放棄世俗感情進入僧團,剃髮出家,雖然身份和環境改變了,但在他尚未真正得到佛法受用之前,還需要有感情上的寄託。否則,心是不容易安住的。有和尚作為依止師,建立一種類似父子的感情聯繫,對於多數初出家者,也是安心修道的必要條件之一。其次,學法的需要。出家要培養僧格,在這個階段,需要依止師的悉心教導和監督。就像初生嬰兒,既離不開父母的哺育,也離不開他們的保護。而在獲得正見的階段,更得益於善知識的悉心指引。先是由聞思獲得正見,然後還要通過禪修將正見落實於心行。這是一種用心技術,在實踐過程中,特別需要師長耳提面命,保駕護航。所以,修學的整個過程都不能缺少依止。有緣得到一位具格善知識的指導,不僅是修學捷徑,同時還有安全保障。如果僅僅靠自己摸索,靠所學的有限教理去選擇,去判斷,必然困難重重。這正是很多人不斷走彎路,甚至南轅北轍的原因所在。第三,傳承的需要。依止善知識,能使佛陀教法得到全面繼承。佛法不只是言教,也包括身教;不只是理論,也包括實踐。其中,實踐部分需要靠師父和弟子間的直接傳授,不是文字可以完全承載的。就像古代很多傳統工藝,是由師徒間的代代相傳才得以延續,如果這種關係中斷,某些工藝就可能因此
定價:280 元, 優惠價:9 252
庫存:3
佛陀教學的智慧:當好老師必修的7個教育學分
滿額折

37.佛陀教學的智慧:當好老師必修的7個教育學分

作者:楊婷壹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16/05/01 裝訂:平裝
像佛陀一樣善於教學零體罰,無霸凌,從教育靈性做起。2500年前失傳的佛陀智慧教育法,如今再被有緣人掘藏,並且有系統地呈現。 天不生佛陀,億劫如霜夜。 佛教,是佛陀的圓滿教育。圓滿--在於讓人們學會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有品味的教育,除了愛與毅力勇氣,更需要創造力。佛陀每個量「心」訂做的教學設計,都蘊含著這些智慧元素。個性化的教案,精準啟迪人們的覺性。 教育是每位父母與師長的天職,佛陀用實際行動告訴您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1
古梵文千句大悲咒:青頸大悲咒集校註
滿額折

38.古梵文千句大悲咒:青頸大悲咒集校註

作者:簡豐祺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12/10/01 裝訂:精裝
本書以現有佛部、蓮花部、寶部隨誦隨驗之大咒為主,不包含大日經,金剛頂經之純密教陀羅尼。佛教咒力不可思議,誠心持誦自能感知(持咒之前,請先詳細研讀相關咒語全部經文) 。本書附贈古梵文持誦CD,幫助初學者學習持誦。 本書特色 本書是簡豐祺老師十五年來研究古梵文經咒的精華之作,此間老師從個人持誦經咒數十萬遍的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4
楞嚴經咒威德力的科學觀:輕鬆快速背誦楞嚴咒
滿額折

39.楞嚴經咒威德力的科學觀:輕鬆快速背誦楞嚴咒

作者:林同啟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13/06/05 裝訂:精裝
《楞嚴經》素有經中之王的美譽,更是行者的修行手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楞嚴經》的宗旨在於「破妄顯真」!經中以多聞第一的阿難為發起眾,其用意如阿難言:「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呼籲行者們當解行並重,理論與實踐合一,不可偏一而行,如鳥之雙翼,偏一即不能飛翔。 經中 世尊諄諄教誨,不厭其煩地運用種種地善巧方便,循序漸進地告知大眾,真妄之別與種種境界相。破妄才能顯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庫存:4
梵文常用咒語彙編
滿額折

40.梵文常用咒語彙編

作者:黃力查-編譯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10/02/01 裝訂:精裝
本書豐富收錄日常生活最常實用咒語。獨家採悉曇、天城體、羅馬拼音、漢字對讀。可輕鬆讀懂兩種梵文字體,並且藉由當今普遍使用的天城體,直接得知悉曇之古梵文,這是學習梵文必要的方法,也是梵文咒語最新的編譯法。本書特將梵文翻譯為中文義理,讓修持咒語者,直接契入佛法。本書收錄最常實用咒語有三皈依三種,常用咒語六十七種,基本咒語二百六十八種,共計三百三十八種。詳細如下:三皈依三歸依真言、皈依三寶、趣三皈依。常用
定價:680 元, 優惠價:9 612
庫存: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8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