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萬物皆假設(簡體書)
滿額折

萬物皆假設(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你有過這些“腦洞”嗎?

人類是計算機虛擬世界中的一串代碼;

地球每年都在膨脹;

疾病是外星人投放的生化武器;

耶穌是誤食蘑菇產生的幻影;

人類每一天都在變笨……

如果說這些全是真的,你敢相信嗎?

一部顛覆常識的萬物科普,一部包含了天文學、地質學、生物學、人類學、考古學等十幾個學科的“腦洞”合集。從宇宙的創造到人類的進化,從意識的誕生到文明的興起,以反主流的視角重新觀察世界,即使荒誕不經的假設,也能被驗證成真。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埃裡克斯•伯依斯(Alex Boese)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科學史碩士。1997年創立了“惡作劇博物館”網站,全球累計用戶過億。美國IT雜志《個人計算機》將其評為“世界上100個你不能錯過的網站”之一。他已出版了多部作品,內容涉及物理、化學、心理學等領域。

譯者簡介:

馬盈佳

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廣告學專業。曾於某傳媒公司從事電視紀錄片腳本翻譯一職。翻譯領域涵蓋天文科普、動物與自然、歷史人文等。譯作有《瘋狂的科學實驗》等。

名人/編輯推薦

★用大膽的想象力撬動宇宙的無限邊界,以不可思議的方式探索人類的未來,在科學假設中感受真實的生活。

★挑戰主流、反叛傳統的科學“腦洞”大集輯。違背常識?異想天開?奇葩另類?帶你回顧那些古怪理論的曲折驗證之路。

★5大科學主題,25個奇妙設想,涵蓋了宇宙學、地質學、生物學、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等多個領域的“另類科學發展史”。

★《每日郵報》《出版人周刊》《波士頓環球報》《匹茲堡郵報》等多家媒體推薦的有趣科普,火爆全球的“惡作劇博物館”創始人埃裡克斯·伯依斯全新力作。

★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奇怪想法,都可能是真實的未來場景!

前言

這是一本講述有史以來不可思議、離奇古怪和著名的反主流理論的書。在接下來的篇章裡,我們將探究諸如此類的新奇問題:我們是生活在計算機虛擬世界中的嗎?疾病會不會來自外太空?行星如果偶爾爆炸將會怎樣?恐龍有沒有可能死於一場核戰爭?人類會是水猿猴的後代嗎?另外,耶穌其實是愷撒大帝嗎?

這些念頭或許聽起來過於離譜,以至於沒人能把它們當真,但是它們並非玩笑。長久以來,學者們以認真的態度提出這些古怪的猜測,他們聲稱:不論這些猜測對普遍觀念的挑戰有多大,實際上它們都有可能是真的。對於這一觀點,主流科學家自然強烈反對。他們堅持這些想法都是胡說八道。有人提出這些想法已經使一些主流科學家怒火中燒了,更別提去相信這些“胡言亂語”了。雖然如此,奇怪的理論仍然在科學史中長久地存在著。它們就像古怪而奇異的植物一樣,持續不斷地從知識文化的土壤中涌現。

作為對非正統觀念的探索,本書的題材屬於一種非常古老的類別—關於錯誤的歷史。在傳統上,這一題材的目的在於描述和批評愚蠢或錯誤的信念,所以才列舉這些有缺陷的思想作為案例,以便在未來避免此類情況的出現。然而,我在本書中並無此意。另一方面,我並不想為這些奇怪的理論辯護或代言。我與它們的關係更加複雜。我承認這些主張都十分離譜,也願意承認其中的大多數,抑或全部可能都是徹頭徹尾的錯誤。然而,我對這些理論並不反感。事實上,它們還令我著迷,這也正是我寫下這本書的原因。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宇宙難題

若宇宙大爆炸從未發生

我們的宇宙其實是計算機虛擬世界?

全宇宙只有一個電子?

我們生活在黑洞中?

我們會永遠活下去?

第二章 不尋常的暗淡藍點

地球位於宇宙的中心?

行星會爆炸?

太陽系有兩個太陽?

每年有千萬顆彗星撞擊地球?

地球在膨脹?

第三章 它是活的

萬物都有意識?

疾病來自太空?

地球擁有不竭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

另類生命是否存在於地球上?

我們已經找到了地外生命?

第四章 迷幻猿的崛起

恐龍滅絕於一場核戰爭?

我們的祖先是水猿?

我們的祖先是豬和黑猩猩混血?

迷幻藥使我們演化成人類的?

人類在變笨?

第五章 蘑菇上帝和幻影時代

古代人類受幻覺指引?

荷馬是女人?

耶穌是蘑菇?

耶穌是愷撒大帝?

中世紀早期從未存在過?

後記

致謝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太陽系有兩個太陽?

外太空有什麼東西在殺死地球居民。每兩千六百萬年,它就殺死一大批生靈,已經造成許多物種徹底滅絕了。

20世紀80年代初,芝加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約翰·塞普考斯金和戴維·勞普次發現了這一外星殺手的存在,他們將沉積巖中發現的海洋化石匯集成了一個巨大的數據庫。這是同類數據庫中完整的一個,使他們得以查看各種大範圍的演化模式,諸如某些科的海洋生物是何時滅絕的,滅絕事件發生的頻率是怎樣的等等。

在繪製數據時,他們發現了令人震驚的東西。大滅絕有明顯的周期性。他們圖表中的峰值不可能有錯。在過去的兩億五千萬年裡,大約每兩千六百萬年,一整批物種就會突然間消失。他們再三檢查了數據,但這種周期性看起來是真實存在的現象。

他們感到奇怪,是什麼引起了這種周期性的大滅絕呢?他們想不出有任何地球上的自然現象會以兩千六百萬年為周期重復出現。於是,當1983年公開這一發現時,他們暗示這種大規模的死亡肯定是由某種地球以外的事物造成的—有個宇宙連環殺手正在行動。

宇宙的殺戮之謎迅速吸引了科學家的注意。隨著“偵探”接過案子,他們迅速認定,如果有什麼來自宇宙的東西正在周期性地殺死地球生命,那麼幾乎可以肯定是這兩者之一:小行星或彗星。小行星本質上是巨大的岩石,而彗星是大塊的冰、塵埃和岩石的混合物。若兩者中的任一個足夠大,撞擊了地球,都能造成嚴重的死亡和破壞。

但這些僅僅是殺戮的武器。更令人迷惑的問題在於到底是什麼力量“揮動”了這些武器。肯定有什麼天文現象,周期性地將這些天體拋向我們的方向。但宇宙中到底是什麼能在如此漫長的時間尺度上,顯現出這樣規律性重復的模式呢?

勞普和塞普考斯金提出了一種想法,認為銀河系的旋臂或許是罪魁禍首。我們的太陽系每兩億三千萬年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一周,但是我們運動的速度比銀河系旋臂的旋轉速度要稍微快一點。其結果是,在我們運動的過程中,我們會進入和脫離旋臂。很有可能,每當我們進入一個旋臂時,那裡密度略高的物質從引力上干擾了小行星和彗星的公轉,造成許多這些天體落入太陽系內部,其中一些撞擊了地球。

這是一個有趣的想法,但分析顯示其周期完全是錯的。我們僅在每一億年才穿行進入一個旋臂。這給了旋臂一個很好的不在場證明:它們不可能是殺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邁克爾·蘭皮諾和理乍得·史托瑟提供了另一種想法。他們提出,罪犯可能是銀河系的扁平銀盤。銀河系是一個物質構成的巨型扁平圓盤,圍繞中心自旋。我們的太陽系隨著它一起移動,但是在移動的同時,它還會上下波動,輕微浮起到銀盤表面上方,隨後沉降到表面以下,如此循環往復。兩位研究者聲稱:每當我們的太陽系穿過銀河系的銀盤,都可能會造成引力擾動,干擾彗星的公轉,將它們送上與地球相撞的軌道。

這個周期的長度大致正確。我們每三千三百萬年穿過銀河系的銀盤一次。但是看起來還有其他問題存在。銀河系銀盤中的物質分散得很開。天文學家很難相信穿過它會產生多少擾動。而且,我們目前正處於銀河系銀盤的中間。如果蘭皮諾和史托瑟的假設正確,那麼我們應當正在經歷一場大滅絕,但是根據勞普和塞普考斯金繪製的時間表,下一次大滅絕還得再過一千三百萬年才會到來—我們很走運。因此,這兩個周期不能吻合。這名“嫌犯”還是有不在場證明。

在銀河系旋臂和銀盤被排除之後,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物理學家理乍得·穆勒帶著一個更激進的假說站了出來。他主張,我們的太陽系有兩顆太陽。一顆我們已經很熟悉,我們都了解且熱愛它,但還有一顆伴星,一個邪惡的孿生兄弟,周期性地將彗星拋向我們。

就連那些認為自己對天文學一無所知的人也至少確信一個基本事實:我們的太陽系只有一個太陽。抬頭望向天空,它就在那裡,發出耀眼的光輝。並不會像盧克·天行者的故鄉星球塔圖因那樣有兩個太陽。因此,聲稱我們的太陽系實際有兩個太陽可能看似有悖常理。然而,穆勒卻有合理的論證來支持他的主張,而天文學家們願意聽取他的論證。

這一假說主要是穆勒的創想,但他也得到了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馬克·戴維斯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皮耶·胡特的幫助,完善了假說的細節。1984年刊載於《自然》期刊上的一篇文章詳述了該假說,三個人都作為共同作者,在文章中署了名。他們解釋道:我們的太陽或許有一顆遙遠的伴星,沿一條極長的橢圓形軌道繞太陽運轉,完成一次公轉需要花去整整兩千六百萬年的時間。在遠的位置,這顆伴星會距我們的太陽十四萬億英裡,但是它會漸漸靠近,近時只有三萬億英裡。

到了這個距離,它會穿過奧爾特云—也就是在太陽系邊緣圍繞著我們,由萬億顆彗星組成的巨大的云團。每當它穿行過這裡時,都會使數十億顆彗星脫離自身軌道,令它們落入太陽系中。這幾十億顆彗星中的一些會不可避免地終撞上地球。在造成這種大破壞之後,這顆死亡星球會重回深遠的太空,踏上其弧形的漫長旅途,在下一個兩千六百萬年之後再度返回。三位作者暗示,這一循環已經重復數億年了。

作為反復發生的大滅絕事件的一種解釋,這個假說確實能說得通。這回不存在能給“死亡星球”開出不在場證明的周期不吻合的問題了。更值得注意的是,還能有什麼其他的解釋嗎?天文學家已經想不出宇宙中還有什麼東西有可能每隔兩千六百萬年向我們拋來彗星了。

三位作者同時提出,已知恒星中的大部分—超過三分之二都被認為有伴星。因此,從統計意義上來說,我們的太陽屬於一個雙星系統的可能性更大。確實,太陽的伴星需要有極為異乎尋常的軌道,才能使它每兩千六百萬年才穿過奧爾特云一次,但這並非不可能—只是有點反常而已。

三位作者建議將太陽假設存在的伴星命名為“涅墨西斯”(取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復仇女神)。同時,他們還寫道,如果這個名字不好,可以用喬治替代。這顯然是在試著表現科學幽默。然而,喬治沒有通過編輯審核。《自然》的編輯做出決定,選擇了涅墨西斯這個名字。

這個假說只有一個問題,他們用略顯輕描淡寫的口吻提到了這一點:“我們的模型的主要難點在於,太陽顯然缺少一顆明顯的伴星。”

這確實是重要的細節。如果我們的太陽系有第二個太陽,你會認為現在或許已經有人注意到它了。但不一定,他們聲稱:涅墨西斯有可能是一顆紅矮星。這些紅矮星是銀河系中常見的一類恒星,但它們比較小而且非常暗淡,大小僅僅是我們更熟悉的太陽的一小部分罷了。這能解釋為什麼從來沒人看到過它。它在背景中與所有其他恒星混在一起,因而你找不到它。然而,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其存在的可能性,尋找它的行動可以開始了。

對涅墨西斯的論證完全合理。如果這第二個太陽確實存在,它可以很好地解釋令人困惑的周期性重復的大滅絕的謎題。因此,科學界很認真地考慮了這個假說。然而,懷疑者中間有些人對它有點不以為然。不僅是因為人們普遍對死亡星球的想法持謹慎態度,而且因為他們在此前聽過類似的主張。20世紀80年代,已經有了一種穩固確立但輕微邊緣化的天文學傳統,懷疑某種巨大的天體—經常被稱為行星X—位於太陽系邊緣,尚無人發現。

尋找隱藏事物自然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它激發人們的想象力。有相當一部分學科恰恰以這種搜尋為特點。生物學有一種活躍的神秘動物學家亞文化,這些研究者確信自然界充滿尚未發現的生物,這些神出鬼沒的生物中著名的當屬大腳野人和尼斯湖水怪。類似地,考古學的探險者長久著迷於尋找諸如黃金國等失落的城市。這些搜尋很容易就會帶上狂熱、癡迷的味道,而對行星X的尋找也不例外。

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在1781年發現天王星時,種下了尋找行星X的種子。在那之前,還沒人想到過太陽系還會有未經發現的行星。每個人都以為太陽系的名單已經完整了。在意識到事實可能恰恰相反之後,搜尋開始了。

搜尋很快就收獲了豐碩的果實,法國天文學家於爾班·勒威耶跟隨天王星軌道不合常規的線索,於1846年發現了海王星。但他的發現不僅沒有滿足人們對失蹤行星的期待,反而更是吊起了人們的胃口。行星、衛星和小行星很快都被拿來檢查,其運轉軌道有無反常的地方。發現了任何異常,都會被聲稱是又一顆行星存在的證據。

20世紀初,富有的美國商人—天文學家帕西瓦爾·羅威爾造出了行星X這個詞。他認為在海王星之外存在一顆巨大的行星,這就是他為這顆行星取的名字。他花去了自己人生的後十年試圖找到它。雖然直到他去世也沒能成功,但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繼續了他的搜尋。1930年,湯博發現了冥王星。然而,科學家後來意識到冥王星僅僅是一顆矮行星,甚至還沒有我們的月球大,由此行星X的愛好者們又開始躁動起來了。這不是他們在找的木星大小的巨大行星。於是,搜尋繼續了下去 。

1984年,當穆勒提出涅墨西斯假說時,腦中想到這段歷史的懷疑者們不禁猜測,這是不是對行星X也是的一輪搜尋。除了現在,神秘的失蹤天體不再僅僅是一顆行星了,它升級成了一顆太陽。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