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滿額折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5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司馬遼太郎 戰國系列最令人擊節讚賞的作品
激勵人心、精采絕倫的 非典型武將傳記
洞悉人性、運籌帷幄的 最佳政治說客典範
能屈能伸、能死能生的 職場生存術

【名家推薦】
辜振豐 文化觀察家
劉必榮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豐臣秀吉的性格開朗、身段柔軟,擁有無人能及的商人智慧,在戰國日本武將爭霸史上,堪稱最懂得操弄人心的天才。他將天生的猴臉轉化成個人魅力,靠著了不起的表演天分逐一收服各地名將,終於稱霸日本六十餘州。這部歷史長篇小說生動描述戰國三英傑之一,秀吉「英雄不怕出身低」的戲劇性人生。
擅長以全新視角和現代口語表現歷史人物的司馬遼太郎,重現秀吉力爭上游、追求夢想的前半生涯,成為最具時代性的豐太閤傳奇。

作者簡介

司馬遼太郎(1923-1996)
一九二三年生於大阪,大阪外語學院蒙古語系畢業,本名福田定一,筆名乃「遠不及司馬遷之太郎」之意。
一九六○年以忍者小說《梟之城》獲直木賞,六六年以《龍馬行》、《盜國物語》贏得菊池寬賞,之後幾乎年年受各大獎肯定,並獲頒文化勳章。六一年辭去記者工作,成為專職作家,慣以冷靜、理性的史觀處理故事,鳥瞰式的寫作手法營造出恢宏氣勢。一九九六年病逝後,其徹底考證與百科全書式的敘述方法仍風靡無數讀者,堪稱日本最受歡迎的大眾文學巨匠。著作已編纂為【司馬遼太郎全集】(全68卷)。
中譯作品有:《鎌倉戰神源義經》《盜國物語》《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關原之戰》《龍馬行》《燃燒吧!劍》《新選組血風錄》《幕末:十二則暗殺風雲錄》《宛如飛翔》《項羽對劉邦:楚漢雙雄爭霸史》(遠流)等。

譯序
秀吉的戲劇人生 許嘉祥
 
身為一介專職日文譯者,能夠有機會翻譯到司馬遼太郎大師的作品,而且主角是豐臣秀吉,算是我翻譯生涯中的一個里程碑。不過,這篇譯者後記其實跟我的翻譯生涯無關,而是要談本書的主角豐臣秀吉和作者司馬遼太郎。
這部《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歸類為歷史小說。究竟是偏向歷史比較多?還是偏向小說比較多呢?個人認為,偏向小說的成分居多,在歷史方面則沒有非常詳盡的史書傳記式描述。在這部小說之中,當然最大篇幅是豐臣秀吉的人生,不過對其他戰國武將和國主也都有深刻的描繪,有時讀著讀著,發現主題開始偏離,談起某某武將的子孫後來被封賞在什麼地方,居城在哪裡,到了明治維新時代則是變成了公爵或是侯爵云云。不過不用擔心,主線很快又會拉回秀吉這邊,這種筆法反而讓小說更生動具體了。
在某些方面,司馬老師會很詳細的描述過程。比方說水攻高松城的那一段,秀吉與官兵衛計劃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建造出堤防,如何填補裂口,等到敵方願意投降,卻突然爆發了本能寺之變,秀吉又該如何防堵消息走漏並盡速帶兵返回京都,討伐明智光秀。但是,有些劇情則是輕描淡寫帶過,甚至完全沒提到後來為他生下子嗣的茶茶(淀君)。在下覺得,司馬老師是刻意忽略了那些眾人皆知的秀吉人生經歷,轉而把重點放在描寫秀吉的心情、秀吉的商業頭腦等方面。離題一下,今年(二○一六)的NHK大河劇《真田丸》就演出了豐臣秀吉的後半生,呈現他親自把關白大位暫時讓給自己的養子,本人則是晉升成為更高一階的太閤。這些人人都知道的秀吉人生,被司馬老師給略過。至於那些沒有寫在歷史上的秀吉的心機與妙計,則是被司馬老師細細的寫下。
雖說秀吉不喜歡看到部下(甚至敵軍)在戰場上白白死亡,但是,本書描寫戰爭的場面倒是相當真實,在下翻譯戰爭過程的時候,雙手一面打字,腦海中竟然不自覺的出現了步卒拿著長槍、握著大刀、腳上穿著草鞋、踩踏在泥濘地上向前衝鋒的畫面。由此可見司馬老師的描述能力足以深入我的頭腦,文字想像形成畫面。也難怪他會被尊為大師了。
不知有多少讀者玩過「信長的野望」系列的電玩遊戲?很多人透過這套電玩遊戲瞭解日本的戰國史,瞭解那些武將的名字與才幹。但是,電玩遊戲和小說畢竟不一樣。電玩遊戲把武將和人物給數據化了,智能、武力、政治力等都變成數字,似乎太過於簡化人物。小說卻能夠精準的描寫人物性格和遭遇,而心思縝密的小說家司馬遼太郎,則是把人物誌給演活了,友軍敵軍間的分化懷柔謀略、恩怨情仇等種種曲折,是電玩遊戲無法用數字來量化的部分。
不過,這部小說只寫到秀吉費盡千辛萬苦收服了德川,之後就是一統日本的快樂結局,並且用人生如戲來打比方,這真的是很厲害的小說收尾。若是想瞭解秀吉的後半生、以及秀吉死後豐臣家的境遇,請參考司馬老師戰國三部曲之一的《關原之戰》(共三冊,遠流出版),更能全面了解豐臣家的崛起與殞落。

目次

〈上冊〉
 商人聖 10 
藥王子 35 
嘉兵衛 61 
上總介 84 
寧寧 107 
半兵衛 131 
謀略 155
利家 177 
善祥房 162
南殿 227 
北陸 250 
播州 276 
官兵衛 301
 
〈下冊〉
 禪高 4
 高松城 29
 噩耗 53
 瀨兵衛 78
 勝家 101
 羽柴少將 126
 紀之介 148 
大垣 170 
賤岳 193 
政略 215
家康 235 
尾張戰線 255 
狂言 278

書摘/試閱

謀略 
 
每年到了這個季節,美濃本巢郡的農民會戴著斗笠,扛著從田裡收成的甜瓜到鎮上叫賣。 
瓜呀、瓜呀,好吃的瓜呀,快快來吃喔。 
這是美濃的鄉土歌謠。甜瓜的名字其實叫真桑瓜,是美濃本巢郡真桑村生產。據說,真桑瓜原產於非洲,經印度傳入中國後變成西域的名產。之後又傳到朝鮮,大約在日本應神帝時期,朝鮮的歸化人把種子帶進了日本。美濃本巢郡真桑村屬砂質土,非常適合這種瓜的生長。久而久之,甜瓜就成了真桑村的特產。織田信長在佔領美濃之後,曾經把真桑瓜進獻給朝廷。 
由歷代天皇身邊的女官所傳寫的《御湯殿上日記》中,在天正三年(一五七五)六月二十九日這一項裡面寫道:
 
「信長進獻兩顆由美濃國真桑村生產的甜瓜。」
 
雖然信長是個小氣的男人,不過只進貢兩顆瓜,含意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但由此可以看出,美濃的真桑瓜在當時有多麼貴重。猴子──藤吉郎――年輕時,曾經把美濃真桑瓜運到尾張販賣。後來,秀吉派兵進攻朝鮮時,在肥前名護屋成立大本營。在那段時期的文祿三年(一五九四)六月二十八日,他召集許多大將和女官一起參加扮裝大會。猴子本來就喜歡舉辦活動,會場就選在城裡的空地。參加者喬裝成各行各業,玩起辦家家酒的遊戲。德川家康扮成賣竹簍的商人、織田常真扮演行腳僧、前田利家是高野聖、蒲生氏鄉賣茶、前田玄以飾演身材肥胖的比丘尼、秀吉自己則是扮演買真桑瓜的商人。他戴著黑色小頭巾、穿柿子色的粗麻衫、背上掛著斗笠、腰纏短蓑挑著擔子,嘴裡喊著「瓜呀、瓜呀,好吃的瓜呀,快快來吃喔」。參加大會的大名和女官看到他的變裝都大吃一驚,因為實在是模仿得維妙維肖。 
不過那是好幾年後發生的事了。 
「這個男人吃瓜的模樣真是有趣。」 
竹中半兵衛這麼想。這時是猴子還在尾張織田家擔任墨股城守將的永祿七年(一五六四)夏天。 
猴子──木下藤吉郎――不曾或忘要奪取美濃國的主城稻葉山城的計畫。 
這個人遲早會向我開口吧。 
這正是半兵衛害怕的。個性堅毅的半兵衛,在藤吉郎鍥而不捨的懇求下離棄了美濃齋藤家,轉而投靠鄰國的織田家,但是他不願意擔當信長身邊的家臣。猴子讓半兵衛帶著妻子住進墨股城,擔任他的軍師。半兵衛心裡明白,猴子遲早會問他進攻稻葉山城的秘訣,但是他不希望這一天真的到來。再怎麼說,稻葉山城都是他祖父以來所侍奉的美濃盟主的主城。 
(就算我投靠織田,也不想背叛美濃。) 
半兵衛就是這麼一個重情重義的人。猴子也瞭解半兵衛的心情,所以他什麼也沒問,就這樣連續找他吃了三天的甜瓜。 
「吃瓜吧。」 
猴子只說吃瓜,其他什麼都沒問。也不知道他是打哪裡弄來這些瓜,瓜皮青中透黑,剝了皮後放進嘴裡咬一口,汁甜味美,果肉的香氣充滿整個鼻腔。 
「能夠吃到當令的鮮果,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啊。」 
猴子每吃一口瓜就會發出天滿足的笑聲,連吃瓜的模樣都是那麼天真可愛。 
(真是不簡單的人。) 
竹中半兵衛不得不佩服。猴子只和半兵衛一起吃瓜,完全不提進攻稻葉山城的計畫。 
猴子重情義,這是他的魅力,也是他的特色,半兵衛這麼想。猴子以前曾經對半兵衛這麼說過: 
「我不背叛人也不折磨人,這兩件事是我的優點。」 
這就是為什麼猴子會成謀略名人的原因。猴子若是無情無義,那麼他就只是一個陰險狡詐的騙徒。猴子有成為惡人的聰明腦袋,但是他的樂觀和重情重義的天性,把那個惡的部分轉換成了美德。 
說到重情重義,猴子把墨股城交給竹中半兵衛管理,自己幾乎不住在城裡,就是最好的例子。 
(只要我有二心,這座城就是我的了。) 
半兵衛這麼想。所謂人心隔肚皮,雖然現在他投靠了織田家,但是為時並不長,要奪下這座城對他來說並非難事,畢竟不久之前他還是敵國的臣子。但是猴子卻把墨股城交給半兵衛,自己在外四處奔波。說猴子膽子大也好,重信重義也行,總之,猴子就是與眾不同。 
(那就是藤吉郎的魅力,他絕非凡夫俗子。) 
比方說,猴子擅於運用謀略奪城這一點,就和其他武士不同。一般來說,武士靠的是武力,那是武士的作風。可是當過商人的猴子對奪城這件事卻有他獨特的做法。他的出發點和日本國內的武士完全不同,好幾年後,大家都這麼形容猴子: 
「空前絕後的奪城奇人。」 
猴子奪城的手法,簡直可以說是一門藝術了。 
半兵衛不插嘴,只是觀察猴子的動靜。對半兵衛來說,看猴子辦事,就像是在欣賞一場精彩好戲。 
真桑瓜這件事也是如此。半兵衛明白,猴子的用意當然不是來找他分享瓜的美味。 
(這瓜,是引子。) 
他這麼想。為了證明,半兵衛試探性的這麼問:
「您在賣瓜嗎?」 
他知道猴子不是買瓜來給他吃,而是要他買瓜。猴子機靈,一聽就知道是什麼意思。 
「我在賣瓜沒錯。再過不久,瓜就要成熟,從藤蔓上掉下來了。」 
猴子說了自己在賣瓜,又說瓜就要成熟兩件事。猴子雖然粗鄙,卻是個奇才。 
半兵衛聽得出來「瓜從藤蔓掉下來」是個隱喻。因為不久前,他才從丈人安藤伊賀守那裡聽到了一件事。 
安藤伊賀守是西美濃三人眾安藤、稻葉、氏家的領頭老大。猴子用計收買了他們,要他們當織田家的內應。這件事是機密,稻葉山城被蒙在鼓裡。 
三人眾向稻葉山城的「主公」齋藤龍興進言:
「織田家遲早會進攻美濃,站在防守的立場,軍隊集結同一處非常不利。」
意思是,軍隊集中在稻葉山城,難以在短時間內趕到各地支援,不如分散兵力,駐守在不同據點才是上策。其實他們真正的用意,是要削弱稻葉山城的防禦力。 
「有道理,也許這樣比較好。」 
愚昧的齋藤龍興採納了這個建議。這一切都是猴子在背地裡下指導棋,他運用分化的計謀,佔領了一座又一座的敵城。這就是他的手段。 
之後,猴子又召集西美濃三人眾,要他們繼續向齋藤龍興進言: 
「為了預防尾張攻過來,應該先把城下的町人和財富全部聚集到城裡。」 
城下町人的財富就是主公您的財富。萬一落入敵人手裡,豈不是讓敵人更加富有?應該把町人和財富集中到城裡,進行籠城防衛戰才對。 
這又是猴子的另一招神妙戰術。就是把平民百姓送進城裡,消耗米糧。幾年之後,猴子又用同樣的手段奪下鳥取城。 
(這些戰術,都不是傳統的武士能夠想到的。)
在竹中半兵衛看來,猴子想出來的戰術,實在是妙不可言。 
猴子的主子織田信長決定進攻美濃的稻葉山城。永祿十年(一五六四)八月一日的黎明,信長率領大隊兵馬,在大風大雨中從小牧城出發。 
「眾將士聽令!勝負在此一役!」
信長在出發前,大聲吶喊著激勵軍心的口號。信長有個習慣,就是在出征前會喊一些即興的口號。例如,在桶狹間之役,這個無神論者突然把大串佛珠繞在脖子上,高舉長槍大喊「各位!今天請大家把性命交給我吧!」──現在,永祿十年,也就是這次攻打美濃的戰役中,信長已經有了破釜沉舟的心理準備。過去,信長攻打美濃的歷史,可說是一頁頁慘痛的教訓,至今已經過了十年,如果從他父親那一代算起,就是二十年。歷經這麼漫長的歲月,信長卻從沒放棄過攻打美濃的野心,光從這點就可以知道,信長的意志力絕非常人能及。
信長有信心,這次的作戰勝券在握,因為他在這場戰役中加入了不曾使用過的新要素。過去的二十年,織田家向來都是直接以武力攻打,但是這次,猴子使用的手段,讓情況出現了轉機。 
用當時的話來說,就是「謀略」。 
信長在幾年之後平定天下。為了穩定政權,他斷然剷除了手下幾名無能的部將。例如,在彈劾譜代老將佐久間信盛的無能和怠慢的文章裡,他是這麼說的: 
「你在石山城(本願寺)之役沒有盡力。即使無法靠武力攻取,也該對敵人進行謀略。就算不懂謀略,也該來請示我,可是你什麼都沒有做。」 
可見此時的信長是多麼的重視謀略。但是,儘管日後信長是個擅長謀略的高手,也是在永祿十年攻打美濃之役時,才開始大規模使用謀略手段,差不多就是重用藤吉郎的那個時期。此時的信長,對藤吉郎的建言可說是言聽計從。 
說起來,這兩人的關係實在微妙。信長得到藤吉郎的協助,才開始重視新式的戰略思想,並且實地運用於戰場上。藤吉郎則是因為遇到信長這位史無前例的指揮官,才有機會施展抱負。總之,多虧這對主僕搭檔,才能創造出新式的戰略思想。 
「勝負在此一役。」 
信長之所以突然對美濃發動攻擊,是因為他確信,這次的突襲作戰絕對可以成功,也就是藤吉郎所說的「瓜已成熟」。
進攻美濃的一萬兩千名織田軍,是信長所能動員的極限。大軍頂著暴風雨抵達邊境,渡河到對岸。和過去不同的是,這次沿途經過的大小村莊都沒有人出來反抗,相反的,部分美濃的地侍還加入織田軍的陣容。而這一切都是猴子辛苦進行諜報工作的成果。靠著猴子的謀略手段,信長這次總算順利的攻下稻葉山城。
(藤吉郎真是了不起。) 
信長非常佩服猴子的奇才。猴子這回也不再只是留在後方當參謀,他跑到前線衝鋒,因為他必須有實際的戰功才行。 
(光是當一名謀略高手是得不到功名的。) 
儘管猴子也想衝鋒陷陣,立下汗馬功勞,可是他在沙場上的表現並不起眼,原因出在猴子沒騎馬衝殺敵人的力氣。 
織田軍放火焚燒城下,任何有可能變成敵軍據點的建築物,例如寺院、武士宅邸全都燒毀,稻葉山城頓時變成一座四面楚歌的孤島。信長在城外築起兩三層的木柵刺樁,將山城層層封鎖。另外,他還佔領了連接稻葉山的瑞龍寺山,在那裡設立織田軍的指揮本陣,和敵方主城對峙。 
「要在一夜之內攻下。」 
信長喊出這樣的口號,不過,稻葉山城畢竟是東國第一堅固的銅牆鐵壁,光靠武力實在難以攻破。信長開始心生焦慮,因為織田家的根據地尾張現在處於空巢的狀態,信長不能被牽制在這裡。 
「猴子,把半兵衛找來。」 
信長這麼下令。這是理所當然了,過去半兵衛曾經靠著十幾名手下輕鬆佔領稻葉山城,過程就像在變魔術。
「有攻城的秘訣嗎?」 
信長開門見山的問。沒有。從墨股城風塵僕僕趕來的半兵衛不願出賣前家主,只好這麼回答。半兵衛幫不上忙,只能打道回府,猴子也跟著回去。 
「我瞭解你的心情,你不需要透露攻城的秘訣,沒關係。」 
猴子一如往常,在墨股城裡和半兵衛促膝長談。猴子當然想知道有沒有通往山城的小徑,如果有的話又該從哪裡進去。 
不過他沒開口問,只是笑著閒話家常。如果半兵衛有心,應該知道猴子在想什麼才對。半兵衛不是笨蛋,當然明白猴子的用心。 
(這個男人真是可愛。) 
半兵衛這麼想。猴子出身貧苦人家,既無體力也沒家世,他唯一的財富就是可愛。就因為他很可愛,才能得到信長的賞識,爬到現在的位置。半兵衛當然也被猴子的可愛深深吸引。
(我一定要讓這個男人立下戰功。) 
「有一條長良道。」半兵衛終於脫口而出。 
那是沿著長良川的懸崖爬上稻葉山的野徑,可以通到稻葉山城的二之丸東北方。但沿途沒有道路可走,只有巨石和斷崖,連鹿和野豬都難以通過。 
「老實說,我自己也不曾親眼看過,只是聽人家說過而已。」 
半兵衛慎重的說。 
「那是白費力氣。」 
言下之意就是不可能帶著大隊人馬爬上那麼危險的懸崖,而且沿途曲折分歧,在戰術上沒有利用價值可言。 
「不過,如果只帶少數幾人倒是可以試試。萬一被發現,頂多就死幾個人而已。你認為呢?」 
(我都說得這麼明白了,這個人還是堅持要爬嗎?) 
半兵衛看著藤吉郎。 
藤吉郎的臉上還是保持一貫開朗的笑容。 
「我去爬。」 
猴子神情輕鬆的回答。此行可是九死一生,驚險的程度,絕不亞於義經的鵯越奇襲。 
「走那條路是會出人命的。」 
半兵衛再一次慎重的提醒猴子。武士不都是要活著才能享受功名嗎?若是死了,什麼都沒有。萬一藤吉郎死了,沒有生育的寧寧就會變成孤單的寡婦。如果猴子有留下子嗣,寧寧還有個依靠,但是沒夫沒子的寡婦,日子要怎麼過下去啊。 
「即使是這樣,你還是要去爬嗎?」 
「本來就該如此。」 
藤吉郎的眼神閃爍著犀利的光芒,彷彿在說,我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猴子並不想說什麼深奧的哲理,他本來就是從危險邊緣活過來的人。比起小時候為了混一口飯吃,過著水深火熱的非人生活,現在為了求功名所冒的險,實在算不了什麼。他那句「本來就該如此」就是這個意思。 
(這個男人是條好漢。) 
半兵衛震驚不已。他開始認真的思考,也許他可以把自己和妻小的未來託付給這個矮小的男人。事實上,日後半兵衛真的把自己的孩子重門交給猴子。重門長大之後,還替這個矮小的男人寫傳記。 
藤吉郎的家臣越來越多了。像竹中半兵衛、蜂須賀小六這些人,都是猴子引薦給信長,讓他們可以用「木下藤吉郎與力」的身分留在尾張。另外,藤吉郎也會用自己的俸祿雇用自己的人馬,例如異父兄弟的木下小一郎秀長(日後的大和大納言豐臣秀長),和寧寧的哥哥淺野彌兵衛。 
(想要立下戰功,一定得從外面招攬人才。) 
猴子隨時都在留意,哪裡可以找到有用的人才。 
堀尾茂助這名少年就是一例。他原本是信長在尾張山區打獵時收留的獵人,茂助年紀雖輕,個性卻成熟穩重,他的父親是岩倉織田氏的浪人,由於這層關係,藤吉郎於是向信長請求,讓茂助當他的手下。茂助就是日後成為出雲二十四萬石大名的堀尾帶刀先生吉晴。 
猴子在挑選攀登「長良道」的敢死隊時,堀尾茂助是第一個被挑中的。茂助是獵人出身,對山區的情況一定非常瞭解。 
「你願意參加嗎?」 
藤吉郎慎重的再問一次,茂助點頭答應。在山林裡長大的茂助為人沉默寡言,這是他一輩子的特色。就算和一大群人同座,也極少開口交談。到了晚年,鮮少對自己的子孫輩聊到自己的經歷和戰功。秀吉在制訂豐臣家家規時,茂助被選為中老(可參與政事的職位)。大老是政治職位,奉行是行政職位,而位於兩者之間的中老則是監察職位。儘管茂助惜口如金,卻能洞悉事物和人性,這是他被授予這個職位的原因。 
敢死隊的成員,除了帶路的茂助,還有六名野武士:蜂須賀小六、蜂須賀又十郎、稻田大炊助、加治田隼人、青山小助、日比野六大夫。這批人就是世人眼中雞鳴狗盜、不學無術之徒,最適合執行這個任務。
留在木下的陣營內負責統籌作戰的,是猴子的弟弟小一郎和淺野彌兵衛。 
「計畫是這樣的。」 
猴子和大家一起研討作戰計畫。猴子登頂成功之後,會把葫蘆倒過來掛在竹竿上面揮動。手下的步卒看到信號之後就沿著瑞龍寺山的尾根道,前往二之丸城門前等待。等城門的門閂打開,大家就一齊衝進城裡。 
「千萬不能走漏風聲。」 
猴子叮嚀再三。這次,他要立下偷襲的戰功。 
「這個計畫可行嗎?」 
淺野彌兵衛側著頭,有點懷疑。這名年輕人是個思慮嚴謹的務實派,有時不免拘泥小節。
「這是一場豪賭。」 
猴子這麼說。他回想起信長揮兵桶狹間的心情,那次戰役能夠獲勝,可以說是百分之一的僥倖。但也因為贏得太漂亮,反而讓信長感到害怕,之後再也不願意做這樣的賭博。可是對猴子來說,這是他往後人生的轉捩點,他必須放手一搏。這次的偷襲行動,等同於信長的桶狹間之役。 
「要是失敗,是會沒命的。」 
「如果那樣就麻煩了。」 
異父弟弟小一郎皺起眉頭。小一郎是猴子的母親和竹阿彌所生,個性敦厚聰慧,是猴子的好輔佐。他活到豐臣政權的末期才去世,得年五十一歲。他生前是豐臣家中最受人敬愛的老家臣,要是他能多活幾年,也許豐臣家就不會步上滅亡之路了。 
「由我代替兄長前往吧。」 
小一這麼說,猴子聽了忍不住大笑。
「小一郎,你想想看,既然是我要立戰功,怎麼能讓別人代替我出馬呢?」 
猴子把話一丟就出發了。事實上,這個任務別人的確無法代勞。年少的時期,猴子曾經跟著一群不學無術的野賊,在山林之間奔走討生活,爬山是他的拿手功夫。 
猴子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次的夜間行動。包括他自己在內,一行八人趁著黑夜,跑到長良川的河灘,把船推進河裡,在月光之下渡河,然後把船駛進斷崖的裂縫中。月光照不進那個死角,漆黑的岩洞裡瀰漫著嗆鼻的苔蘚味。 
「岩洞肚腸臭味飄。」 
猴子在像在吟詩般的唸著。猴子的機智,帶有江戶時代談林派俳諧(帶滑稽趣味的一種和歌)的低俗趣味。他很喜歡這種詼諧的幽默,晚年時經常召集家臣到他住的地方,要大家聽他吟歌頌詩,家臣都感到不勝其擾。 
終於要開始攀岩了。同行的蜂須賀隊員之一的加治田隼人家信是攀岩高手。 
「由我帶頭先爬吧。」 
他腰間繫著繩子,抓住岩縫間的雜草,一挺身就開始往上爬。 
加治田隼人在戰亂中失去了主公,變成浪人。後來加入蜂須賀小六的組織,當跑腿的小嘍囉。儘管做的不是什麼光彩的工作,但他並不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他的宗家在尾張國春日井郡篠木村。這位攀岩高手要是沒有遇到藤吉郎,也許一輩子只能留在尾張當個地痞流氓吧。秀吉把兒小姓福島正則拔擢為大名時,曾經對他說: 
「你把加治田隼人收為家老吧,他這個人懂得察言觀色。」 
加治田隼人在福島家領有二千三百二石六斗的俸祿,人稱加治田出雲。他的兒子是七之助家忠,父子倆都參加了後來的關原會戰。 
猴子跟著加治田往崖頂上爬。一行人費足了勁爬上頂端,潛入山林。接著由茂助憑著他靈敏的嗅覺,帶領大家在黑暗中繼續前進。 
「茂助不會弄錯嗎?」 
蜂須賀小六對茂助的能力感到懷疑,卻被藤吉郎制止。 
「放心的交給茂助吧。」
旁人的七嘴八舌只會擾亂茂助的直覺。 
「可是茂助對這座山並不熟,光靠一名孩子帶路,萬一有個閃失,我們有可能墜谷啊。」
 「大不了一死。」 
猴子把這次的行動當成一場豪賭,與其議論紛紛,不如相信孩子的直覺,還有自己的運氣。
 茂助像田螺般小心翼翼的循路前進,偶爾他會停下腳步仰望星空,像是在確認方位。
 當一行人跨過無數溝豁,爬上最後一道懸崖時,天色已經微微發亮。 
眼下的霧靄中,可以看到幾棟炊煮軍糧的伙房突出於其間。 
猴子把青山小助叫了過來。 
「青山兄,聽說你擅長忍術。」 
青山小助原本是個盜賊,是猴子年輕時,在蜂須賀家吃大鍋飯的時代認識的。 
「大哥一展長才的機會來了。」 
猴子這樣暗示青山。能被猴子喊一聲大哥,青山開心得不得了,馬上就消失在晨霧中。沒過多久,青山又跑了回來,捧著焦黑的飯菜分給兄弟享用。米粒上沾了血跡,這是小助殺死伙夫的證明吧。猴子把沾血的米粒撥到一邊,用手抓起飯吃。 
猴子有個奇妙的習慣,就是討厭殺人。雖然晚年時作風有所改變,但是在奪取天下之前,討厭殺人是猴子的一大特徵,這點一直深受世人稱頌。當時,有不少敵國就是衝著猴子討厭殺人這點,對他卸下心防,選擇站在他這邊。現在,猴子為了唆使青山去殺伙夫搶米飯,故意稱他為大哥,原因就是他不想讓自己的雙手染血。 
過沒多久,煮飯的伙房突然燒了起來。原來青山在離開之前,在伙房內動了點手腳。這種偷雞摸狗的伎倆,是猴子和蜂須賀這幫打家劫舍的混混才有的智慧,有身分的武家是不屑這種行為的。猴子他們還從伙夫的屍體上扯下袖章,綁在自己身上,假裝成運糧的士兵潛入二之丸。 
城裡的士兵聽到山上的伙房燒得嗶啵作響,立刻陷入一陣恐慌。猴子等人趕緊趁亂混進二之丸城門內,打開門閂,撐起綁著葫蘆的長竿,打信號給在外面等候的盟軍。計畫進行得非常順利。 
率先衝進城裡的是藤吉郎的手下小一郎和彌兵衛率領的士兵,柴田勝家的軍隊緊跟在後。很快的,二之丸就陷落了。 
二之丸位於稻葉山的主峰。山城被攻陷時,城主齋藤龍興不在山頂的本丸,而是在山下的宅邸。龍興聽到敵人已經攻進城來,嚇得趕緊棄城,逃到近江躲了起來。 
就這樣,信長的勢力一下子從尾張延伸到美濃。 
這漂亮的一役,讓猴子在織田家的地位和勢力更為穩固,不過猴子的俸祿並沒有因此增加,因為猴子拒絕了。 
「猴子,我給你增加封賞吧。」
信長這麼問。但是猴子看得出來,信長有口無心。他瞭解信長這個人非常精打細算,不隨便提高家臣的封賞。 
「不不不,只是小小的戰功,不需要增加封賞。猴子的那份,就請主公先幫猴子保留吧。」 
既然猴子自己都這麼說,信長也不堅持,繼續讓猴子領五百貫的俸祿。不過其他的家臣都有按照軍功的大小,給予少許的封賞。 
信長不像其他大名,會賞賜家臣豐厚的俸祿,這是織田家的特色。 
一般傳統的大名,會遵守室町時代流傳下來的社會規範,執行完全的封建制度。小名(土地支配者)負責管理領地內的土地和百姓。數個小名聯合起來,推出一位盟主為大名。遇到戰事爆發時,各地的小名會率領家臣集結於城下,結為軍團。美濃就是這種情況。 
可是,信長並不甩這一套。他命令家臣搬到城下町定居,由織田家派遣奉行管理他們的領地和收稅,不讓家臣插手領地內的行政事務。也就是說,所有的土地和百姓,都是由織田家直接管理。織田家的家臣也不像其他大名,旗下有數名小名,大家清一色都是隸屬於信長的公務員,或是因應信長的需要才出動的軍事人員。所以,這不是封建制度,而是中央集權。 
比方說,柴田和丹羽這些歷代老臣,他們擁有的封地和旗下家臣就少得令人難以置信。 
開戰的時候,柴田家率領的三、四千名兵馬,也都是由信長撥給的。而這些軍隊有個名稱,叫做「與力」。 
以藤吉郎為例,之前提到的竹中半兵衛、蜂須賀小六也算是與力,就連堀尾茂助這名少年,都是信長的直屬家臣。這種不同於傳統、由中央集權管理的軍事體制,讓織田家在戰爭時動員的速度比別國快了許多,而且信長的號令可以直接傳達到最低階的小兵。 
──不要增加封賞。 
猴子會說這句話,是基於織田軍特殊的軍事背景。因為,就算沒有增加兵員,只要信長沒有被蒙在鼓裡,他一定會撥給足夠的與力,有時候還會提供大軍給手下的大將指揮。 
「猴子,做得很好。」 
一句話就是賞賜。這是信長的作風。有時信長在論功行賞時還會說: 
「這個給你。」 
然後拿起兩三顆柿子送給對方,這樣就算是封賞了。信長的目標是當天下的霸主,想奪天下就需要儲備大量的士兵,這也是他給家臣的封賞會那麼小氣的原因。幸好家臣都共體時艱,他們的心裡都抱著這樣的期待: 
(有朝一日,等主公成為天下的霸主,我們就能加官晉爵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