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蒙特梭利育兒全書:高層次服從、語言爆發期、潛意識活動、大腦潛能開發⋯⋯蒙氏獨特教育法!
滿額折

蒙特梭利育兒全書:高層次服從、語言爆發期、潛意識活動、大腦潛能開發⋯⋯蒙氏獨特教育法!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99 元
優惠價
79394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3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孩子們的生命猶如繭中的蝶蛹悄悄蛻變為蝴蝶,
正一步步從內部開始慢慢發展並且完善

傳統教育是成人不斷教導兒童如何去做,兒童便「遵命式」服從;
蒙特梭利教育是讓兒童發揮自身的生命潛能,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本書被譯成20多種語言,全球2萬多所學校實施此教育法】
義大利心理學家瑪莉亞.蒙特梭利改寫成千上萬的命運,
每位父母及幼教工作者都必須讀過的幼兒教育經典之作!

【出生恐懼】兒童特殊心理能力
──「我要回到媽媽肚子裡!」

►如果嬰兒能說話,他一定大聲質問
「為什麼要把我帶到這個可怕的世界?」
「天啊!我要如何忍受這可怕的噪音?」

►說實話,嬰兒可能超討厭這世界
佛洛伊德認為「睡眠時間過長是失常的表現」,他說嬰兒睡眠是出於「逃避」。嬰兒睡醒後通常會大聲啼哭,這被認為是渴望回歸的另一個症狀――「他似乎難以獨自面對這世界並深感恐懼」。另外,嬰兒經常做噩夢,這種經歷很多人都有過,這也顯示出嬰兒不喜歡這個世界。

►用一句話形容他們:「人,生而痛苦」
如果嬰兒在早期對周圍環境心存恐懼,勢必會影響他的成長。長大後會難以融入現實生活,無法正常地理解世界。這種人厭惡所有事物,他們的消化能力很差,連呼吸都覺得困難,他們所做的事情往往悖於常理。

▎那些年我們做過的荒誕事

◎培養兒童的意志力
──我叫你不動,你就不動,這就是意志力!
原本是為了培養兒童的意志力,結果我們卻扼殺了他的意志力。我們始終在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我們隨意命令孩子靜止不動或不停地動。我們還會代替孩子做選擇,給予他所需的一切主意。我們還會把偉人故事強行灌輸給孩子們。因為我們以為「只要孩子們效仿這些人的行為就能創造出奇蹟!」

◎培養兒童的注意力
──我告訴你!不喜歡也得喜歡,習慣就好!
許多教育專家的觀點是「兒童必須養成注意各種東西的習慣,就算是他們不喜歡的東西」。但是被如此控制的孩子如何擁有自己的想法?如何應對生活中的困難?另一方面,孩子因為在童年時期有很多難以被滿足的欲望,潛意識裡便會把滿足這些欲望當成最大的追求目標,等他長大以後就會無節制的想辦法索取。
•每一個兒童都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內在潛力」!
教育的任務是激發兒童的內在潛能,並使之獲得自然和自由的發展。

★本書特色:本書從多方面向讀者闡述了新生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使我們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會經歷哪些關鍵階段,讓父母充分的去呵護孩子、愛孩子並妥善照顧。蒙特梭利教育目的是「使人成為人」,也就是指人格形成才能成為真正的人。

作者簡介

瑪麗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 ,西元1870-1952年),義大利著名醫生及教育家,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被稱為「幼兒教育改革家」。

張勁松,專職譯者。

前言
西元1870年8月31日,瑪莉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生於義大利的安科納省。1894年,蒙特梭利畢業於羅馬大學醫科,成為義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名震全國,但當時仍然無法改變社會對女性的成見,她只能在羅馬大學精神病診所擔任助理醫師。
在任羅馬大學精神病診所助理醫師期間,蒙特梭利開始對智力遲鈍兒童的教育問題感興趣。她開始研究智障兒童的治療及教育問題,奠定了她教育理論中「發展智力需要透過雙手操作」的基本理論。並且由這兩年的體驗了解到「要克服智慧不足,主要還得靠教育的手段,不能只用醫藥去治療」,從而一改傳統的完全以藥物治療遲緩兒的偏執做法。
西元1899至1901年,蒙特梭利任羅馬國立心理矯正學校校長以後,把自己的方法實際應用到這些孩子身上,同時,也為她學校的同事和羅馬的教師們,預備了一套對遲緩兒童的「特殊觀察法」以及教育法。並針對這些孩子們的問題,用心研製了各式各樣的教育工具,幫助他們「手腦並用」增進智慧,每天從8時到19時她親自和兒童相處,觀察他們、了解他們並做筆記分析和比較,不斷研究出更好的辦法。結果證明,她的方法非常成功。
蒙特梭利發現,對遲緩兒所使用的方法,既然能使較低的心智狀態成長,它背後的「教育原理」必定也能更廣泛地運用在正常兒童的身上,會使較高的心智狀態達到更高的境界。為了證明這種方法應用於正常兒童的可能性,她決心重新研究「正常教育學」。經過沉潛苦研的7年,她逐漸地找出了人類生命發展的規律,逐步地形成她的初步思想和理論,所缺乏的就是驗證的機會了。
1907年1月6日,第一所「兒童之家」在羅馬的貧民窟桑羅倫多區正式開幕,3個月後,第二所蒙特梭利「兒童之家」相繼設立。在以後的歲月裡,蒙特梭利與兒童教育專家一起,對雜亂無章的蒙特梭利教育著作根據教育原理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去蕪存菁,用最少的篇幅、最精練的語言、最具體的案例、最有效的方法展現蒙氏教育的真諦,幫助家長們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地了解並學會蒙氏教育方法,這就是本書的出版。
1990年代,有關蒙特梭利的教育方法傳入東方,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本書從很多方面向讀者闡述了新生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讓我們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會經歷那些關鍵的階段,讓父母充分的去呵護孩子、愛孩子並照顧得當。本書認為從出生到3歲,是人生最關鍵的時期,大腦裡裝進去什麼東西就會影響孩子一生,就像軟體的品質影響電腦的功能一樣。最重要的是,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一旦錯過,誰都不能重來一遍。
書中認為,要改變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要喚醒宗教或提高教育程度,我們必須仰賴孩子,他們具備無限的可塑性。但在孩子一歲半這段時間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人為干涉兒童的發展過程,打亂生命的自然規律。我們應該讓兒童完成自己的事情,因為這是他們的心理需求。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或「內在潛力」這種生命力是積極的,活動的,發展著,具有無窮無盡的力量。教育的任務是激發和促進兒童的「內在潛能」,並使之獲得自然的和自由的發展。然而,天才人物所具有的注意力方面的特徵,是不能被任何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喚起的,無論他的教學技藝多麼巧妙和高超。
兒童的語言能力的培養是發展高級心理活動的先決條件。蒙特梭利認為,兒童的語言能促進智力的發展,任何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十分重視對兒童語言能力的培養。蒙特梭利強調要是透過創設某些適宜的語言環境(軟環境或者硬環境),來逐步培養孩子聽、說、寫、讀的能力與習慣。比如:讓孩子在學習母語的同時學習第二語言,或引導孩子在理解運用口語的同時學習書面語言,以此來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蒙特梭利還提倡透過引導孩子操作設計合理的教具,來使他們形成更主動、更專注、更獨立和更自信的良好個性。
蒙特梭利教育目的是使人成為人,即第一個人是剛剛出生的生物性的人;第二個人是為人,為人就是受過教育,具備了教養、具備了人格的人。這就是蒙特梭利教育的意義,也就是人格形成才能成為真正的人。
人之所以有學習的欲望,就是受到與生俱來的智慧所驅使,也就是孩子內在有一種執著追求知識和求發展的衝動。那是內部發生的原動力,透過人格的選擇及行動而表現出來。如孩子熱衷做某一件事時,大多會不知不覺地進行「分析、比一比、合起來、集在一起」的工作。如果這種內在衝動不透過教育去啟發他,將會使幼兒本身存在著的巨大能量遲滯、消磨。
人類在未成熟的狀態出生,其後要靠以後的努力去創造自己的工作,因此人類不只是有創造性,還在不斷發揮創造性。其實,這可以說是人類的一種自然性,對人類而言,創造是自然而生的。蒙特梭利認為手的活動及語言在不斷地保持調和,最後才能培養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長過程中發揮各種創造能力。
成人給兒童的教育是協助兒童自我發展,是為他出一己之力。傳統的教育則是成人在那裡不斷地教導兒童怎樣去做,兒童就遵命式地去服從。那麼,蒙特梭利教育就是讓兒童發揮他自身的生命潛能,透過自身的實際的這種活動來發展自己各個方面,包括人格的養成,這是教育的真諦。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嬰兒的出生
做好接待嬰兒的準備
孩子降臨時你在做什麼
心理胚胎的發育
心理與身體密切相關
兒童時期小腦的發育
兒童獨立意識完善自身
為獨立意識提供環境

第二章 生命最初的動力
了解孩子早期的生命過程
選擇是一種高智慧活動
創造是自我完善的唯一途徑
語言對兒童大腦的開發
想像力對兒童潛能的影響
兒童是研究人類的第一個藍本

第三章 嬰兒的成長
扔掉捆綁孩子的繩索
解放雙手激發腦細胞
兒童對細節的感知能力
兒童對外部秩序的熱愛和認知
兒童對內部秩序的特殊敏感性
心靈器官尤需母愛的呵護
關心兒童的精神世界
兒童的潛意識活動
兒童特殊心理能力

第四章 尊重個體生命
認識你的孩子
別為孩子代勞
切記不要強制
相信孩子的自覺性
恪守教育原則
尊重孩子的本性
維護孩子的自尊
放開孩子邁出的腿

第五章 如何帶好孩子
讓孩子安然睡去
用你的愛心培養孩子的愛心
讓孩子自己做主
讓孩子在高層次上服從
正確看待孩子犯的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教師與學生的精神交流
教師如何做好孩子的工作

第六章 如何愛孩子
兒童是愛的起點和源泉
把充分的自由還給孩子
關心覺醒了的成長意識
讓孩子展現愛的力量
如何對待遭遇不幸的兒童
充分尊重孩子的存在
施教者要理清觀念摒棄偏見
為孩子提供適宜的環境

第七章 兒童能力的培養
嬰兒語言機制的形成
培養兒童良好的性格
培養兒童的自覺自律意識
培養兒童的意志力
培養兒童的注意力
培養兒童的想像力
培養兒童的運動神經
兒童智力發育的特徵
兒童行為的特點
兒童的模仿與準備
運動使兒童身心協調
引爆潛能造就天才

第八章 如何教育孩子
運動是兒童的使命
觀察兒童的節奏
察覺兒童的秩序感
透過有益練習完善兒童的能力
為初級階段的活動提供場景
閱讀和書寫教學方法
讀書和寫字表達了兒童的心音
如何教育富裕家庭的兒童
建成第一所「兒童之家」

書摘/試閱

1~3歲的小惡魔,父母應該這樣帶:孩子的「放電」時間,其實是教育的大好機會

我讓十四歲的孩子上了劍橋大學:史賓賽的育兒日記

別成為孩子精神世界的陌生人:還在「以愛為名」控制你的孩子?你可能養出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巨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9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