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簡體書 (1)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
庫存狀況

無庫存 (1)
商品定價

$400~$599 (1)
出版日期

2016~2017 (1)
裝訂方式

平裝 (1)
作者

張純剛 (1)
出版社/品牌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筆商品,1/1頁
築與居:震後居住空間的建構(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張純剛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7/05/24 裝訂:平裝
受2008年5·12汶川地震影響,四川章村93.2%的房屋倒塌,居住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被迫中斷,農房重建成為震後恢復重建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災害這一特殊社會情境下,村落邊界開放,國家和社會組織等多主體介入章村農房重建,共同形塑了統規統建的村落空間格局。審視章村住房重建過程可以發現,章村住房重建明顯區別於個體建造活動:建造行為由基金會等外部力量主導,建造目標更強調作為整體的村莊重建,農房重建所依據的是外部機構的制度性邏輯,而非本地村民的日常邏輯。 張純剛著的《築與居--震後居住空間的建構/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認為,震後章村居住空間的生成不僅僅表現為物理空間的生成過程,更是作為話語性實在被社會地建構的過程。震後居住空間作為話語性實在,是經由參與式話語、規劃話語、技術話語、建築話語、機構話語、政府官方話語、災害話語等多重話語建構而成的。外部力量通過話語與權力的相互建構性,介入章村空間秩序的生產與干預,從而表明空間爭奪成為章村震後居住空間生產的核心內容,即震後居住空間的生產表現為外部力量與社區爭奪空間並實現意義表徵的過程。這一空間爭奪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特定空間形式的生產,二是由此空間形式所實現的特定的意義表徵。空間爭奪同樣能夠用於理解新農村建設、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等社會工程中空間實踐的運作邏輯。
定價:414 元, 優惠價:87 3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