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
商品定價

$600~$799 (1)
出版日期

2022~2023 (1)
裝訂方式

平裝 (1)
作者

賴惠敏 (1)
出版社/品牌

八旗文化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筆商品,1/1頁
乾隆的百寶箱:清宮寶藏與京城時尚
滿額折
作者:賴惠敏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2023/11/01 裝訂:平裝
晚明是由士大夫引導流行時尚,而清代是北京的宮廷領導流行!透過朝貢和貿易等途徑,大量異域文明的物質成果進入中國宮廷視野,當清宮收藏的舶來品亦通行於北京城市,宮廷的品味甚至影響到北京市民,在在證明乾隆不只是戰功赫赫的十全老人,更是十八世紀兼容中西時尚唯一頂流!●●●繼《滿大人的荷包》,中研院研究員賴惠敏教授又一結合貿易與歷史學術巨作,走入乾隆引領時尚的幕後,以數據考究清廷接受外來文化的擴散歷程!=========================在近幾年流行的清宮劇中,因為強調場景、道具、佈景、服飾工藝的寫實和精緻,讀者對此並不陌生,甚至是倍感熟悉。然而這些清宮時尚是如何形成的?背後又有哪些力量的推動?如果把博物館的器物放在乾隆時代的經濟史脈絡來討論,北京的商鋪就像現今的法國巴黎香榭大道、德國的法蘭克福歌德大街,精品店林立。因此,要研究清代盛世的對外貿易與流行時尚的真相,不能不從西洋物品著手研究。▋清廷的洋貨來源為何?又是如何流通與創新?本書探討清宮寶藏之洋貨是採有層次的往外擴展,首先是帶動京城時尚,再由北京往外擴展到其他地區。最顯著的是北京蒙古王公每年到北京朝覲駐錫外館,附近有一、二百多家雜貨店,販售銅盆、銅器皿、銅佛像等;至今參觀蒙古共和國的博物館都可以看到各種銅器皿。其次,宮廷利用洋貨的材料,融入宮廷文化特質,再經設計、創新式樣,洋貨的用途已超乎西方人的想像。而經由貿易數量的變化來觀察西洋物品影響人們生活的品味,是近年來中西學者關注的焦點。像是彭慕蘭教授(Pomeranz Kenneth)在《大分流》中就討論歐洲和中國的奢侈消費,如糖、絲、棉產量影響城市居民的品味。此外,西洋的眼鏡、飾品、毛皮與食品魚翅、燕窩等舶來品也在中國迅速的成長。乾隆年間花費數千萬兩白銀和四、五十萬兩黃金打造的器物,宮殿巍峨的金頂成為北京城市新地標,北京的珠寶首飾店林立,如金銀寶飾有敦華、元吉樓;綵緞綾羅有廣信、恆豐號;貂裘狐腋,江米街頭;珊瑚珍珠,廊房巷口。宮廷的時尚式樣成為市民仿效的對象,說明清代流行時尚由上而下的發展,與明代由下而上的流行趨勢迥然不同。▋當舶來品成為清宮寶藏,工藝技術如何推陳出新?究竟用什麼角度來看十八世紀的洋貨?本書便是針對上述各種中西物資的清宮寶藏進入京城,再由皇帝訂立禮器規範、工匠成做器物,再流傳北京及全國各地的過程及其造成的貿易行為進行探討。充滿開放和探索精神的清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