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982)
原文書 (1)
簡體書 (5723)
港版書 (52)
電子書 (4)
政府出版品 (66)
紅利兌換 (55)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5629)
無法訂購商品 (1133)
庫存狀況

有庫存 (369)
無庫存 (6393)
商品定價

$199以下 (1292)
$200~$399 (2262)
$400~$599 (1347)
$600~$799 (461)
$800以上 (1400)
出版日期

2024年 (64)
2022~2023 (777)
2020~2021 (756)
2018~2019 (740)
2016~2017 (713)
2016年以前 (3401)
裝訂方式

平裝 (4332)
精裝 (1584)
線裝 (24)
軟精 (65)
盒裝 (28)
適讀年齡

小學 (1)
作者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編著 (84)
胡適 (23)
陳安 (23)
呂思勉 (22)
李敖 (21)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19)
肖雲儒 (16)
范金民 (15)
王承略、劉心明 (14)
季羨林 (13)
李儀祉、胡步川 (13)
梁啟超 (12)
費孝通 (12)
魯迅 (12)
北京大學《儒藏》與研究中心 編著 (11)
南懷瑾 (11)
梁漱溟 (11)
馮友蘭 (11)
張元濟 (10)
出版社/品牌

北京大學出版社 (250)
中華書局 (241)
商務印書館(大陸) (219)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86)
上海古籍出版社 (162)
人民出版社 (125)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07)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96)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90)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85)
鳳凰出版社 (75)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73)
上海人民出版社 (72)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65)
廣陵書社 (65)
復旦大學出版社 (61)
北京三聯 (56)
科學出版社 (56)
中國法律圖書公司(法律出版社) (55)
黃山書社 (52)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6762筆商品,336/339頁
吹鼓吹詩論壇五十四號:武俠專輯
滿額折
作者:楚狂; 蘇家立-主編  出版社: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  出版日:2023/09/01 裝訂:平裝
【卷一】本期主題:止戈人夾 「武俠」是漢文化的一種特殊題材,最早整理出比較有系統性的俠客故事,是西漢司馬遷撰述的《史記》〈遊俠列傳〉。於此,「俠」和「遊」相合為一個詞彙。另外,先秦諸子紀錄「俠」這一類群的人們,和「狂」(《論語》)和「義」(《墨子》)較為相關,談及俠客的「力量」問題,比較著名的便是《韓非子》這句話:「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五蠹〉)另外吳惠玲博士考察,認為《六韜》也有對「遊俠行為」的貶抑(2022)。由此淺見,「俠」在古典文獻的紀錄描述裡,有正面形象、也有負面形象。 本文不是學術論文,作為詩刊的引言,姑妄引用林保淳教授的論著《縱橫今古說武俠》(五南,2016)簡述「俠」是怎麼回事? 「『武俠現象』在中國存在已久,從歷史縱線而觀,上從先秦伊始,下迄當代社會,所謂『俠』的蹤影,不僅未曾斷絕過,同時更在各個時代以其蛻轉的形貌,發揮深切而顯著的影響;唐代以來,俠客文學肇興,歷宋、元、明、清到民國,體有代變,而精神則一脈相承;民初而下,『武俠』穎秀,興盛蓬勃,更極於一時。在這不絕如縷的發展脈絡中,『武俠』援引、吸收了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思想,並結合民間武術、雜學,在文學作品的渲染下,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而別具一格的特殊文化。此一文化,透過種種的管道,由上迄下,在整個中國社會引發出不同的效應。如果我們將中國的儒、釋、道三家思想,視為中國文化的『大傳統』,毫無疑問地,『武俠文化』就是一支隨機孕化的『小傳統』。」 上述講了那麼多,無非是希望在武俠專輯之前,找出「武俠」的意思。不然怎麼談「武俠詩」呢? 但有這麼簡單嗎? 本期邀請兩位詩人沈眠、李進文決戰紙上之巔。前者雙棲武俠小說家沈默、詩人沈眠角色;後者著述等身,倡言「玩詩」,新招不窮。沈眠首先斬釘截鐵:「詩歌與武俠小說的混種,是武俠詩。再進一步定義,武俠詩是以武俠語言所完成的類型詩作。」但李進文笑倡玩心:「不必先去思考和定義『武俠詩』──也許得先放開、放過武俠詩的『使命感』。」不過他也同意:「當代的新型武俠詩定然是『混種、雜食、雜種的跨領域概念』,武俠詩必須種植在有『雜質』土壤裡,長出連它自己都無法預設的模樣。」【卷二】特約專訪 而以「玩詩」來說,今年甫出第一本紙本詩集《肸蠁》的楊雨樵,當是佼佼者。專職為口頭傳統民間譚(oral traditional folktale)言說藝術表演者的楊雨樵,20
定價:200 元, 優惠價:9 180
庫存:2
中國象棋古譜(共二冊)(簡體書)
滿額折
出版社:甘肅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2014/05/01 裝訂:精裝
本書是明代著名象棋古譜《橘中秘》的詮注本。原著共分四卷,前兩卷為全域譜,包括得先、讓先讓左馬、讓雙馬,共51局,後兩卷為殘局譜,共137個實用殘局。原著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展現了當時象棋理論和規律,標誌著明代象棋發展的新階段。卷首的橘中秘歌括。著名特級大師、棋界元老楊官璘的詮注給原譜畫龍點晴、錦上添花。《中國象棋古譜全集》的出版創下了三個之*: *為強大權威的編輯陣容:本套叢書由中國圍棋泰斗陳祖德先生、中國棋院院長親自主編,編委幾乎涵蓋了當今象棋界的一流**國手,使其權威性毋庸置疑。對當今棋類運動實踐有著高度的指導意義和價值,對提高棋類運動對戰水準、認識棋類運動發展的客觀規律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為豐富全面的選題內容:《中國象棋古譜全集》經過十數位大師的斟酌考訂,選取的中國古代棋類典籍著述內容包括了中國棋類文化的各個方面,儼然一部生動的中國棋類文化史。 *為精緻高檔的印刷裝幀:本套叢書的裝幀和印製採用優良的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手段,內頁以檀香古墨印刷,捧卷閱來,墨香宜人;外包裝採用宋式真絲穿線裝裱,雕板套裝,古樸典雅,卓爾不群,具有極強的收藏價值。 在《中國象棋古譜全集》發佈會上,與會各界人士對圖書前所未有的出版規模、權威的編輯陣容、精美的裝幀品質盛讚有嘉,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認可。陳毅元帥之子、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陳昊蘇先生出席發佈會並做了重要講話,他認為《中國象棋古譜全集》的出版,為推動中國棋類文化、發揚傳統文化精神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孫懷山在發佈儀式上指出,本套叢書的出版為弘揚民族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中國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先生特此發來賀信,稱讚此書出版實為“功在當代、澤被千秋”之善舉;著名表演藝術家王剛先生認為此書彰顯著中國傳統文人的氣質和精神,並欣然為本套叢書擔任形象大使。 《中國象棋古譜全集》的出版,填補了中國棋界、圖書出版界的一項空白,在中國文化領域、中國棋界、中國圖書出版界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精選書法藝術書團
定價:36000 元, 優惠價:17 612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文化與抵抗:「巴勒斯坦之音」的絕響
滿額折
作者:愛德華‧薩依德; 巴薩米安  出版社:立緒文化  出版日:2022/08/05 裝訂:平裝
後殖民論述大師愛德華.薩依德最後訪談錄薩依德是當代最傑出的文化評論家,他以強大的言論火力,捍衛巴勒斯坦建國運動,其影響力巨大,被喻為「巴勒斯坦之音」。本書是他生前最後幾年接受美國知名媒體人巴薩米安的系列訪談。主張「文化是一種抵抗滅絕和被抹拭的方法。」說明大眾抵抗對文化、歷史、社會變遷的核心性。「巴勒斯坦之音」――薩依德最後的發聲「凡是政治認同受到威脅的地方,文化都是一種抵抗滅絕和抹拭的方法。文化是「記憶」抵抗「遺忘」的一種方式。」本書是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生前最後的文獻,薩依德於2003年9月25日因白血病逝世,本書於同年底出版,是他生前最後幾年接受美國知名媒體人巴薩米安(David Barsamian)的系列訪談。最早一篇始於1999年2月8日,最後一篇完成於2003年2月25日。其中經歷911恐怖攻擊事件,正是美國與伊斯蘭世界多事之秋。1969年以色列總理梅爾夫人的一番話;「看來沒有巴勒斯坦人這回事,……他們並不存在。」惹惱了這位當代大知識份子,自那以後薩依德以強大的言論火力,捍衛巴勒斯坦建國運動,成為該運動在西方的代言人。他高分貝的發言,並以其學術界的傑出成就,其巨大的影響力有如傳播網之發音,因此被喻為「巴勒斯坦之音」。薩依德是當代最傑出的文化評論家,也是西方學術界卓然特立的知識分子典型,兼具學者、美學家、媒體與國際政治觀察家、政治異議分子等多重角色,著述不輟,尤以「東方學論述」望重士林,開啟二十世末葉的後殖民思潮。其《東方主義》、《文化與帝國主義》可稱為他在文化研究工作上的雙璧。自1999年起巴薩米安與薩依德進行一系列的訪談,訪談記錄編輯成為本書。所有的訪談都是在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的KGNU電台播放,KGNU是美國首要的社區電台之一,其中兩個訪談曾經全國性放送,一次是透過「替代電台」(Alternative Radio),一次是透過「接觸」 電台(Making Contact)。最後的訪談是在2003年2月,半年後,薩依德即因糾纏十餘年的白血病逝世,舉世知識界痛為哀悼,《文化與抵抗》成為這位「巴勒斯坦之音」最後的發聲。多年來薩依德為巴勒斯坦所做的努力,讓他付出不少代價,他被污衊為「散播恐怖的教授」。猶太人防衛聯盟稱他為納粹,他的辦公室被縱火,收到數不勝數的死亡恐嚇。與巴薩米安的這一系列訪談,主題包含:反恐戰爭、美伊戰爭、以巴衝突,乃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1
吳景超日記:劫後災黎
滿額折
作者:吳景超-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2/01/13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吳景超紀錄民國三十五年飢荒實地考察日記,第一手史料重現!★文史大家蔡登山重新點校,撰寫專文導讀。★收錄吳景超珍貴史料照片!序編輯前言:吳景超的兩本著作/蔡登山 吳景超和聞一多、羅隆基並稱為「清華三才子」,他是胡適最為看重的年輕人之一,他被稱為「中國都市社會學第一人」,但和同代人的久負盛名相比,吳景超早已淡出人們的記憶。但他是一個漸被歷史塵封、卻不應該被所遺忘的人。我在十幾年前曾讀過學者謝泳的《清華三才子:聞一多‧羅隆基‧吳景超》一書,當時我最感興趣的是前兩人,因為吳景超所涉及的是社會學,並不在我研究的範圍。今年五月一日政大教授劉季倫告知我吳景超的《劫後災黎》是可以重新出版,他說他認為該書是記抗戰結束後中國慘狀的很重要的書籍。於是我二話不說從圖書館找到這本一九四七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影印本仔細拜讀。一九四六年吳景超出任中國善後救濟總署顧問,同年五月至八月間,他應善後救濟總署之邀,從重慶出發,到貴州、廣西、湖南、廣東、江西五省考察災情及各區善後救濟分署的救災工作。他記錄了旅途中的見聞,全書採日記形式寫成,真實感很強。後來他自己又寫了〈看災來歸〉一文發表於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日《大公報》,可視作這本日記的整體敘述,因此我把它放在日記的前面權充做一篇導言。 對於吳景超的成就,我實在無能為力去寫篇導讀,因為在這之前,他的著作我無一本讀過,更遑論它是社會學的領域。於是只好向老友謝泳求助,從他的大著中摘錄成〈吳景超的學術及人生道路〉一文做為導讀,蒙他應允,十分感謝。而書後我也補充了三篇附錄,分別是《清華暑期週刊》第七八期由佚名寫的〈吳景超〉和第十期吳景超自己寫的〈回憶清華的學生生活〉兩文,可做他生平的補充;而他在《新經濟半月刊》第二期發表的〈抗戰與人民生活〉則是由《劫後災黎》這本考察日記所延伸的論述文章,和本書有直接的關連性,故加以收錄。 吳景超著述的學術價值長期被忽視,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吳景超興趣廣泛,涉及社會學的多個領域,其著作大致如下:(一)《都市社會學》,世界書局一九二九年版;(二)《社會的生物基礎》,世界書局一九三○年版;(三)《社會組織》,世界書局一九二九年版;(四)《第四種國家的出路》,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七年版;(五)《中國工業化的途徑》,長沙商務印書館一九三八年版;(六)《中國經濟建設之路》,重慶商務印書館一九四三年版;(七)《戰時經濟鱗爪》,中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庫存:1
現代佛法十人(八):當代佛學的泰斗-呂澂
滿額折
作者:呂澂-作; 洪啟嵩; 黃啟霖-主編  出版社:網路與書  出版日:2021/10/27 裝訂:平裝
改變近代佛教發展的十位大師,若要了解他們的生平、他們帶來的影響、他們如何重振佛教,必不能錯過的經典文選!呂澂──承繼歐陽唯識,自修精通英、日、法、梵、藏語,當代佛學學力無出其右的佛學大師呂澂生於一八九六年,是歐陽竟無的弟子。一九一一年,當歐陽竟無擔任金陵刻經處編校出版工作時,當時就讀南京民國大學經濟系的呂澂常去購買佛書,因而結緣。後來呂澂退學之後,一度去歐陽竟無開設的研究部研讀佛法,再去日本短暫研讀美學後,回國擔任教職。一九一八年,呂澂受歐陽竟無之邀,協助創辦支那內學院,從此遠離世俗,專心於佛學研究與教學。到支那內學院正式創立,歐陽竟無擔任校長,呂澂擔任學務主任,與當時太虛所創辦的武昌佛學院,成為兩大佛教教育中心。呂澂智慧過人。他自修精通英、日、法、梵、藏、巴利語,研究佛學的視野寬廣,當時無人能及。也因此,呂澂的譯著和著作俱豐;不但能寫作入門書籍,也能有深入研究的專門論述,解決許多佛教遺留的歷史問題。他是繼楊仁山、歐陽竟無之後,依現代學術研究方法,在印度佛教《雜阿含》經典領域能超越日本乃至西方的研究型學者。早年他的研究跨足印度、中國、西藏,尤重唯識、因明,留下了可觀之成果給後世,可說是近代中國佛學研究無出其右,睥睨國際的大家。本書收錄呂澂重要著述,分為中國佛學、印度佛學、西藏佛學以及雜論等,對於綜觀清末民初整體佛學研究,可說有著絕佳的切入角度。【套書特色】《現代佛法十人》套書:楊仁山、太虛、歐陽竟無、虛雲、弘一、印光、圓瑛、呂澂、法尊、慈航․了解漢傳佛教如何從清末的衰頹至民國後的中興,再到現今的發揚光大,必不可錯過認識這十位佛學大師․無論隸屬何種教派、任何修行程度,本書皆為理解漢傳佛學橫切面的經典鉅著․民初四大師:虛雲、弘一、印光與太虛法師的精華文選皆收錄此中․聖嚴法師、星雲法師、證嚴法師、惟覺法師等影響臺灣佛學的重要宗教家,皆與十位大師有所師承或因緣․提供理解禪宗、臨濟宗、淨土宗、律宗在近代教義發展演變的途徑․漢傳佛教如何進入西藏、且藏傳佛教在近代的漢譯路線為何,也在本套書中可覓得解答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1
朱熹四書學思想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張偉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出版日:2023/03/01 裝訂:精裝
朱熹“四書學”是以儒家典籍為文本對“人”的一種解讀,目的在於探究人之所以為人、人之所必然之故以及人之所當然之則。可以說,朱熹“四書學”實際就是人學(就人自身而言)、政治學(就人與社會而言)、倫理學(就人與人而言)的結合體。朱熹對哲學的涉足源于幼年時期潛移默化地理學薰陶,對哲學的探究則是源於對儒學精神血脈之所在的“為己之學”的探求。而“為己之學”顯透著的道德動機又關係著天下之安危,於是,在宋代特殊的社會□□時期,逐漸形成了一種以道德動機和道德理性作為治國安邦、家國長治久安的救世之道。所以,在家學和時代思潮的影響下,朱熹致力於對多元儒學思想的汲取,始終以求內聖開外王為思想目標。那麼,如何找出通往“聖”學之徑?如何獲得儒家修養工夫的恰當進路?又如何通過內聖開出治世功業?就成了其思想的理論根本。這也是朱熹“四書學”的核心內容和價值所在。朱熹“四書學”涵蓋了哲學、經學、文學、社會學等多方面領域,是一門涉及領域極廣、涵蓋範圍極全、社會影響極大的學問。由於時間所限,難以對朱熹“四書學”展開全面地深入地研究,故本文主要就朱熹“四書學”的思想方面,從儒家修養工夫論的角度,本著探尋朱熹求內聖開外王的理論目標,對朱熹“四書學”進行了籠統解讀。文章大體上從朱熹“四書學”產生的時代背景、朱熹由“為己之學”向“四書學”的探索發軔與經學文本的建立、朱熹“四書學”“內聖外王”理學工夫體系的構建以及朱熹“四書學”的傳承和價值所在四個部分來把握朱熹的“四書學”思想。第一部分簡要對朱熹“四書學”產生的時代背景做了□□性梳理,並概括論述了內憂外患的南宋時期“明道”、“求理”思潮的興起以及由尊“五經”到重“四書”的轉□。第二部分主要論述朱熹“四書學”的發軔與經學文本的建立。首先,論述了朱熹在三先生理學指引下,求“為己之學”的展開進路以及如何在求“為己之學”的追求下開啟對“成聖”之旅的探索。其次,朱熹對“四書”及其單經的注解經歷了勘定再修改,修改再勘定的反復過程,《論語要義》《孟子集解》《論孟集注》《中庸集說》《大學或問》《中庸或問》《中庸輯略》等“四書”著述不斷問世。這是朱熹“四書學”成長目前一個重要的發展歷程。其中朱熹對《大學》所作補傳及其《大學章句》修養工夫的經學厘定尤為重要,在文中亦作了較為詳細論述。第三部分朱熹“四書學”內聖外王的理學工夫體系的構建是本文核心部分,主要分為四章論述,在文中占第四、五、
定價:570 元, 優惠價:87 496
庫存:1
國際公法英文教程(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雲鵬; 陳亞芸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01/01 裝訂:平裝
現有的國際公法教材雖然體系完備,但無法直接應用於雙語或者全英語教學實踐;國外教材存在價格昂貴、過於龐雜等問題。 本書主要具有以下特點:第一,理論體系完備,在教學內容上可與國內主流國際法教材相配套。通過本書的學習,學生可以迅速把握國際法學的基本學科知識體系,對國際法基本概念、基本原則和基本規範有更加清晰的瞭解。第二,凸顯思政意識,在內容編排、問題設定和案例材料編選上,強調中國問題、中國意識和中國立場,特別是通過與中國有關的國際熱點問題的國際法分析,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維護國家利益的法律意識。第三,順應課堂教學改革,強調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為案例教學和對分課堂等創新教學方法的實施創造條件。第四,以培養複合型法律人才為教學目標。通過問題設定和材料選擇,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強調語言能力與學科思維能力的綜合,以及國際法和國際政治理論與實踐的交融。 本書共十六章。包括國際法總論、淵源、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係、基本原則、主體、國家領土,國際法上的國家、個人和人權的國際保護,以及國際組織法、國際海洋法、國際空間法、國際條約法、外交關係法、國際責任法和國際環境法、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國際刑法和國際人道法等方面的內容。 每一章節由四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概念和基本規則,主要參考經典國際法學英文教材,對本章節涉及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規則進行簡要的描述,勾勒出基本知識體系,為課堂教學中的教師講授環節提供框架,並為之後教學環節的開展,如主題討論和案例討論等奠定基礎。第二部分是課堂討論題,具體圍繞國際法上的理論問題或者現實問題展開。這些問題可以作為教師教學設計所圍繞的問題線索,也可以作為學生課堂討論的話題。第三部分是閱讀材料,圍繞第二部分討論題涉及的法律問題進行選擇和編輯,主要是相關問題的經典國際法著述和國際法院近十年來的經典案例,提供學生課堂主題演講和討論的材料,闡明相關法律規則的現實價值,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和檢索英文國際法資料的能力。第四部分是延伸閱讀文獻,圍繞本章節教學內容和課堂討論的主題進行編寫。 本書在內容、體例上充分考慮中國學生學習國際法的認知特點,並與馬工程教材相配合,豐富國內現有的涉外法律教材體系。同時,問題意識突出,通過對國際熱點問題和經典國際法案例材料的選取,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去學習和理解國際法規則和理論。
定價:708 元, 優惠價:87 61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元曲傲骨張養浩:受皇帝七聘而不出,為官著述傳頌千古,筆墨之間揮灑一身凜然正氣
滿額折
作者:張熙惟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奮筆疾書三部《忠告》,東傳日本後成為江戶幕府必讀經典;一度遠離官海的齷齪虛偽,將滿腔抱負寄託於散曲作品中,最後卻為使飢民吃一口粥飯,在賑災過程中溘然長逝……蒙古人建立元朝後,為鞏固政權,在境內實施了種族制度,元代皇帝並不重視科舉,漢人儒生若想為官可謂難上加難,可是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張養浩不僅任官,還是中央要職!▎〈白雲樓賦〉價值千金,意外踏入險惡仕途 張養浩自幼勤奮苦讀、聰穎過人,但真正令他聲名大噪的,是至元二十五年遊歷珍珠泉、登臨白雲樓時所作的〈白雲樓賦〉。 傳說舜帝南巡病重之時,娥皇、女英堅持前往南方探視丈夫,臨行前所落淚水如同珍珠一般滾落,並化為一窪清泉。而白雲樓就在此處,這是元朝統一全國前夕,任山東行尚書省事兼兵馬大元帥、濟南知府的張榮府第中的一座樓閣。該樓雄偉寬敞,站在樓上極目遠眺,北可觀明湖碧波、黃河帆影;南可望梵宇簇擁、群山青翠。俯察泉城景物,更是歷歷在目。 雖身為有功之臣,但隨著元朝政府削奪漢族「世侯」勢力,張榮的子孫先後遷居外地。留在濟南的豪華府第「張舍人園子」此時已是人氣不再。張養浩登臨白雲樓時,心生感慨,借景抒情,遂作〈白雲樓賦〉: 吁其高哉!茲樓之有如此兮。括萬象於宏敞,飛四阿於鴻冥。初疑陽侯海底鞭出一老蜃,噴雲噀霧,扶輿五色凝結而成形;又疑大鵬九萬失羊角,踞茲勝境而不去兮,翼截華鵲之煙雨,背摩霄漢之日星。 …… 惜余才疏生晚後機會,不及奮筆為擬燕然銘。雄心霸氣、龍韜虎略見無復,空聞燕鵲鳴幽扃。當時風景今盡易,唯有風光山色無年齡。朱簾香歇桂花老,金鋪色暗苔痕青。長歌慷慨吊陳跡,風動彷彿來英靈。忽然暮色自遠而至兮,斷霞斜照互明滅,詩成欲掃雲間屏。貪徵興廢玩餘景,須臾不覺一輪古月升東溟。 既描寫了白雲樓的雄偉氣勢,還抒發了張養浩建功立業的鴻鵠之志與生不逢時的遺憾之情。此賦的流傳,使年僅十九歲的張養浩文名大振,譽滿士林。時任山東按察使的焦遂欣賞張養浩的才華,舉薦他出任東平學正。張養浩從此踏入仕途。▎一片閒雲無所拘繫, 不與小人同流合汙 我愛雲莊好,夕煙樹半腰。亭高無近矚,歲樂有新謠。農糞初開地,童梁已壞橋。眼前皆事業,何必立人朝。 我愛雲莊好,柴門俗客稀。行田蟲撲帽,坐樹蟻緣衣。雲水一銅鏡,霜林萬錦機。東崗陂故在,辭聘未全非。 我愛雲莊好,絕無聲利塵。林篁清耳目,編簡肅心
定價:350 元, 優惠價:79 277
庫存:3
戒律與僧伽生活
滿額折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出家修道解脫與出家光頭俗漢 這次和大家探討的,是關於「出家與解脫」的問題。在座的多數都已出家,那麼,這樣一種生活對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麼? 我想,多數人出家時,也是為了解脫,為了證道,為了實現人生的究竟意義。但從教界目前的情況來看,出家後還能繼續保有這份初心的並不多。更多的人,僅僅是將出家當做一種生活方式,逐漸淡忘了解脫的目標。換言之,只是過著一種獨身、素食、僧裝的生活,只是在形態上與世人有所區別。除此而外,每天依然忙於一些現實需要,比如衣食住行、待人接物。更有甚者,也會熱衷於爭名奪利,熱衷於結黨營私。 這樣的出家,不過是出一家而入一家,不過是貌似出家的光頭俗漢。身為出家人,我們必須瞭解這一身份的意義究竟在哪裡,知道出家究竟是為了什麼,究竟該做些什麼。惟其如此,才能賦予這一身份應有的內涵。 編者的話 濟群法師早年親近過弘公弟子圓拙老法師。一九八四年自中國佛學院畢業後,得圓老關心,法師與數位同道在莆田廣化寺小南山潛心學律,時稱「五比丘」。上世紀90年代初在閩南佛學院任教期間,法師又撰寫一系列律學論文,發表於《法音》《內明》《閩院學報》等刊物,在教界影響廣泛。 其後十數年,濟群法師在教學之餘積極面向社會弘法,法音廣宣,筆耕不輟。經過多年學修及弘法實踐,對佛法修學體系的思考逐步明朗。二○○四年春,法師發表《漢傳佛教的反思》,並陸續撰寫《一個根本、三大要領》等文,將修學核心歸納為「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五大要素,依此建構修學次第,為探索適合當代的修學模式提出了清晰的思路。 多年來,法師致力於修學基礎的引導,通過講座、著述、共修等形式,大力宣導皈依、發心、戒律的修學,將此作為各宗修行繞不開的共同基礎。正如法師所說:「見和止觀多有宗派特點,如見有唯識、天臺、中觀之別,禪修用心方法亦不盡相同。若將見和止觀比做不同的專業門類,那麼皈依、發心、戒律就是選 擇專業前必須接受的基礎教育。基礎扎實了,才有能力深入專業領域。」 為引導學人奠定扎實的修學基礎,法師特別將戒律作為戒幢佛學研究所預科教學的重要內容,並於二○○六年起為研究所學員開講「《四分律行事鈔》選讀」。此次教授戒律,距法師最初學律已有廿載。講課中,法師不僅對行文和事相有深入淺出的解讀,更一一剖析其中蘊含的修行原理。歷時一年多,共講授12篇116講。現有音像資料與大眾結緣,或可至濟群法師主頁下載。其後,法師又將講課內容整理
定價:540 元, 優惠價:9 486
庫存:3
與日本人的對話(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戴國煇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2021/09/23 裝訂:精裝
《戴國煇講臺灣》系列,是一套全新講述臺灣歷史的文集,也是海內外知名學者戴國煇先生作品在大陸的首次出版。在所收入的12種圖書中,從縱向的歷史與橫向的文化比較視角看臺灣,將臺灣100多年歷史放在亞洲史、世界史進程中,正當定位。作者以臺灣出身的中國人的立場,對兩岸人民的共生關係進行了形象論述,對臺灣歷史,包括少數民族歷史進行了具有宏大文化視野的研究,對像“二二八”等歷史事件進行了史料基礎上的客觀分析,對臺灣與日本殖民者之間的關係,作者立足于在日本學習、工作與生活的40餘年的經歷,進行了充分而翔實的闡述。 戴國煇生前著作多用日文寫作,2011年臺灣組織近百位專家學者參與,將其著作翻譯成中文,在臺灣出版了700萬字的《戴國煇全集》(27冊),自此中文世界才有機會瞭解戴國煇全部著述情況。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出席新書發佈會,評價戴國煇先生是“一位具有獨立人格的知識分子”,其作品“讓臺灣歷史真相攤在陽光下”,“兼具臺灣精神與民族正氣”。在戴國煇生前,國內多家出版單位看重戴國煇作品,但一直未能出版。此次九州出版社聯合中信出版社,傾力推出《戴國煇講臺灣》系列作品。在當前複雜多變的臺灣政局和“柔性台獨”活動猖獗的局勢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面臨挑戰。《戴國煇講臺灣》對臺灣歷史和日本殖民統治臺灣史實的深刻分析,對“臺灣人認同”及其與大陸的關係的深入研究,有助於對被當前 “台獨”歪曲的臺灣歷史正本清源,撥亂反正。《戴國煇講臺灣·與日本人的對話》是戴國煇有關日本、日本民族以及日本殖民統治臺灣、台日關係等內容討論的論文集。作者以出生在臺灣並親歷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的立場,以在日本生活幾十年的特殊經歷,對他觀察的日本社會存在的弊端和問題,提出“堅忍而溫和地質問”,同時作者對中國文化與制度等層面的不足也做了辯證而深刻的反思。作者站在曾經是日本殖民地的臺灣的立場和日本學者的對話,在日本引起了日本學者的多次回應與討論。
定價:528 元,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桑塔格
滿額折
作者:本傑明‧莫瑟  出版社:衛城  出版日:2022/03/03 裝訂:平裝
★二○二○年普立茲傳記文學獎 得獎鉅著★☆蘇珊.桑塔格生平最完整重要傳記☆她的著述,犀利而挑釁,引領思辨,永遠地改變了我們「看見」事物的方式。然而在這背後,卻是桑塔格為「看見」事物、「看見」自我真貌而掙扎的一生。「從一生深刻而漫長地接觸美學所獲得的智慧,是不能被任何其他種類的嚴肅性所複製的。」──蘇珊.桑塔格「……我們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桑塔格〕,而這本傳記讓她繼續挑釁地活著……」──《衛報》書評蘇珊.桑塔格出生在一九三三年的紐約。父母是立陶宛與波蘭猶太人的後裔,兩人婚後曾經短暫居住在中國,但父親在中國時死於肺結核病,使得母親因而必須孤身踏上漫長的旅途回到美國。桑塔格的母親美麗優雅,但一生深受不安全感所苦。桑塔格非常早就展現出不凡的聰穎天賦。生活在如她母親這般受困的大人當中,她憑藉超齡早熟的閱讀,讓自己進入到文學、藝術、哲學的世界。十八歲就從芝加哥大學畢業,並被選為學術菁英團體Phi Beta Kappa的一員。大學畢業後,桑塔格首先在學院從事教學,但很快地,她便重新定義了二十世紀「作家」所能發揮的巨大文化影響力。一九六○年代起,桑塔格陸續發表小說、評論。她以一種全新的語言、全新的光芒照亮了當時文化界的天空。對於美國高雅文化圈的圈內人而言,桑塔格是一股嶄新的源頭活水。經她介紹的歐洲作者、小眾藝術家的名字,與經她描述的作品與現象,幾乎一定會引起關注與討論,成為下一波潮流。彷彿她總能看見醞釀中的、尚未成形的風暴,指認那還未有名字的事物。她的目光超越高雅文化的圈內與圈外,看見事物的價值,將旁人未能理解的人物或作品帶入文化圈內。很長時間她就是高雅文化的象徵,她的評論代表著支撐起高雅文化的嚴格標準。不僅如此,從《反詮釋》、《論攝影》、《疾病的隱喻》,到《旁觀他人之痛苦》,桑塔格一本又一本觀點精闢的評論集,擴大了人們「看見」的範疇,改變人們「看見」事物的方式。然而少有人知的是,外人眼中聰明絕頂的桑塔格,私下深受焦慮所苦。她經常感到自己身心分離,羨慕更加憑藉身體與直覺行動的人。經常恐懼自己「看不見」真正重要的事物。★ 她的一生中有過許多情人,同性和異性都有,當中不乏政治、藝術、文學、電影各界的名人,當中有些人與她維繫了終其一生獨特的關係。然而,也有不少失戀令她陷入痛苦深淵。★ 她對「看不見」真相的恐懼,也包括對被冷戰意識形態、被國家宣傳所遮蔽的事物。這使得她走到歷史現場。親自
定價:1000 元, 優惠價:9 900
庫存:1
直面內心的恐懼(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德)弗里茲‧李曼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18/01/01 裝訂:平裝
如果你是心理學的門外漢,對心理學一竅不通,卻想認識人類性格的差異,那麼本書所概括的內容和易於理解的敘述方式,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性格心理學”入門書。 作者弗裡茲·李曼以地球的行星運轉原理——自轉、公轉、向心力和離心力為模式,分類出四種恐懼的原型: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做自己、害怕改變以及害怕既定的規律。由這四種恐懼原型為出發點,書中分類出四種與之對等的人格類型——精神分裂、憂鬱、強迫和歇斯底裡人格。每一章都以理論為開端,從情感、侵略性、環境的角度,並輔以他行醫多年搜集到的真實故事,微視每種人格的心理衝突、運作機制,及其行為表征。進而深入患者自幼及成長的環境因素,用重新建構的方式,恢復支離破碎的原始經驗,給患者以治療。 分裂、憂鬱、強迫、歇斯底裡四大人格心理分析。 有時候我們為什麼會莫名害怕、拒絕與人交往、在人群中也會覺得不安全、過橋或走過廣場時就會驚慌不已、害怕尖銳的東西、最簡單的事情也做不了選擇、擔心和異性相處、努力相愛卻傷害更深…… 這本書是為每一個人而寫的,目的在於幫助大家多了解自己與他人,有助於探索自身恐懼的來源,撫慰我們受傷的身心,並在四種恐懼之間取得健康的平衡點。本書兼具文人之筆、學者著述的雙重美感。 本書要探討這四種恐懼,從另一角度來看,假使我們放棄基本動力中的任何一種,就會失衡,把我們導向其中一種人格。我們將逐步介紹每一種人格,並且詳述每個人個性中,或多或少的傾向。若明顯地偏向某一種人格類型,表示與幼年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而一個活在這四種基本動力中,處處和諧均衡的人,就能夠遠離四大恐懼原型。 一開始這四種人格只是有些微的偏向,若片面性明顯且突兀,就超過了極限值,成為四種基本人格的變體,心理治療和精神分析學上稱之為分裂、憂鬱、強迫與歇斯底裡人格。當然,這並不表示大部分人都得了神經官能症{1}。 本書在敘述四種關於生命的病症時,也逐一討論健康的人的片面人格,以及輕微、嚴重、極端嚴重的心靈創傷。人的性格氣質是討論時的一個要素,我也把重點放在我們的成長背景上。 其次要提醒讀者,本書以精神分析、心理治療的知識與經驗的理論為基礎,來介紹四種人格的典型特質,不采取宿命論或驟下斷語的方式,而是從人的特質或性情著手;性情與生俱來,難以扭轉,只有安之若素。我要談的與此略有出入。 本書也介紹其他的矛盾,生命中不合理的要求:同時追求永恒與多變,因而要克服
定價:234 元,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救恩論
滿額折
作者:郭文池  出版社: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文字部  出版日:2014/08/01 裝訂:平裝
當我們傳福音,向人講解救恩的時候,或許心裡對這份白白的恩典仍有不少疑問,想把箇中問題弄個清楚,例如:人的得救,是基於神的揀選還是人自由意志的選擇?人到底能不能憑良心做好人獲得救恩?自小夭折的小孩能否上天堂?水禮可否洗去人的原罪?聖靈的洗是否有條件的?從來没有聽過福音的人是否可以得救?信徒若晚節不保,離棄真道,他們會否失去救恩?本書將帶你穿梭古今不同學說,深入淺出地為你解開這種種困惑,值得我們細讀,更珍惜這寶貴的救恩!這是一本生命性的系統神學著作。閲讀此書的人因明瞭救恩的義理而得以過著一個「出死入生」的生活。本書特色︰易讀易明,讓我們了解現代文化對基督救恩的種種挑戰,更解開我們心裡種種一直存疑的結,讓我們珍惜所獲得的救恩。好評推薦:「筆者對郭牧師有以下幾點的認同和讚賞:第一,欣賞作者視聖經為至高權威:真理與教義必須建立在明顯的經文上,而不是建立在任何人的神學體系上。第二,作者引用學者的著述,清楚道出他們的立場之餘,亦絕不含糊地講出自己的看法及原因。第三,也是筆者最欣賞的,是作者在引用經歷時,很自然地流露出他是愛人靈魂、盡心竭力用神的話去牧養和建立門徒的好牧人。」——蘇穎智牧師(恩福聖經學院院長)「《救恩論》是一本生命性的系統神學著作。它是一本學術的書、易讀的書、屬靈的書。細讀這書,我們看見一位牧者、系統神學的思想者、神學院院長,如何在香港的土地上辛勤地繼承『播道』神學的精彩之處,更欣喜地瞥見華人神學傳統的一些寶貝得以傳承。更重要的,也誠如作者所期望的,是讀此書的人因明瞭救恩的義理而得以過著一個『出死入生』的生活。這是作者真誠、沉實的心願,也是我對此書的衷心期許。」——曹偉彤博士(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院長)「郭文池牧師的著作有以下幾方面的特色:首先是易讀性,其次是現代性,最後是最重要的就是作者使用大量相關的聖經,將經文分析和整理,幫助讀者清楚知道教義的基礎是聖經。」——李日堂博士(播道神學院神學科副教授)
定價:900 元, 優惠價:9 810
庫存:2
圖像中國建築史(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梁思成  出版社:北京三聯  出版日:2023/10/01 裝訂:精裝
一本理解中國古代建築有機結構的入門讀物;一部不甚完備卻獨一無二的圖像中國建築史。梁思成先生是我國有名的建築學家、建築史學家、建築教育學家,畢生致力於中國古建築的研究和保護。他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對中國古建築進行了長時間的、科學的調查,他和營造學社的同仁一起,在那個社會動盪、物質資料匱乏、交通極其不便的條件下,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對全國近兩百個縣城的兩千餘個古建築項目進行了考察和詳細的測繪,為中國古建築的研究積累了大量翔實的文字與圖片資料,並撰寫了詳盡的科學研究報告。《圖像中國建築史》是與《中國建築史》一起,抗日戰爭時期寫作于四川省李莊,其時“宿不蔽風雨,食只見菜糲”,“貧病交加,故人寥落”,而梁思成正是懷抱著殉國者的心態,為中華文明和傳統文化的保存發奮著述。因種種原因,書稿未能及時出版。梁思成逝世十多年後,在費慰梅的努力下,這本著作終於得以面世。《圖像中國建築史》以英文寫作,目的是向西方讀者和建築研究者講述古代中國的建築技術,因此文字生動、深入淺出,對中國古建築“有機的”結構體系的發展及其形制演變有一個概要性的呈現。本書還有大量營造學社成員在測繪中拍攝的珍貴影像以及梁思成、莫宗江繪製的精美插圖。通過閱讀這部著作,可以使西方讀者對中國古建築特有的精神內涵和外在形式有深入的瞭解,對當代中國人理解傳統文化和建築的關係,也有極大地啟發意義。本書為中英文雙語版,由梁思成之子――梁從誡先生――翻譯成中文,從誡先生的名字即從《營造法式》的修撰者李誡而來。從誡先生雖然沒有繼承父業,但通過《圖像中國建築史》的中譯,也與父親一道,為推動中國古建築的研究與傳承做出了貢獻。本書包括費慰梅(Wilma Fairbank)撰寫的《梁思成傳略》,以及吳良鏞撰寫的英文版序言和梁從誡撰寫的“譯敘”。另外,此次新版還特別約請了梁思成先生的學生、助手傅熹年先生撰寫了導言,對《圖像中國建築史》以及梁思成先生的學術成就做出了整體性的評價。
定價:648 元, 優惠價:87 56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諸子一吵,直接把你考倒:太極八卦×幾何力學×兵法韜略,諸子不是只會談論哲學,他們的技術你都不一定會!
滿額折
作者:韓品玉-主編; 莊琪-編著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3/05/02 裝訂:平裝
屈人之兵戰術×五行相生相剋×白馬非馬的詭辯諸子的思想與技術不只著重在國家政策,不論是外交、醫藥、謀略,甚至物理光學,樣樣都強到不行!▎諸子「百家」,其實有上千家!先秦時期各種學派與思想體系蓬勃發展,呈現「百家爭鳴」的情況,但「百家」不是真的100家,也不是將近100,居然有上千家!《漢書.藝文志》:「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意指當時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後來的《四庫全書總目》書目記載的「諸子百家」有上千家,然而不管是「百家」還是「千家」,先秦時期所闡發的文化思想都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儒、道兩家的學說更對文化和社會有深遠影響。▎古代就有碩班博班?學士、碩士、博士稱謂是這麼來的!大學畢業後的學士再上去就是研究所的碩士,再來就是博士班,但學士、碩士、博士的稱呼到底是什麼意思,是從哪來的?「學士」最早出現在周代,指在學校讀書的人,六朝時多指與文字、文學撰述相關的官吏;到了唐代更不得了,「翰林學士」是文學侍從之臣,「翰林院士」更是明代詞臣的榮銜!而「碩士」很簡單,就是指品節高尚、學問淵博的人!「博士」在古代是一種官職,但必須是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的人,這個官職最主要只要做三件事:擔任皇帝顧問,參與朝政;保管朝廷文獻、編撰著述;傳授學問、培養人才……等於是國家請的超級教授!▎百家各說各話,卻追尊同一人為宗師?儒家崇禮、道家主張自然、墨家尚同,還有法家農家各種家……,每個學派對政治的主張大相逕庭,但他們怎麼都尊姜太公為宗師?姜太公輔佐周朝取代殷商有功,受封齊國,乃齊文化的締造者,更是中國古代一位影響久遠的韜略家、政治家、軍事家,其歷史地位為歷代典籍所公認,儒、法、兵、縱橫家都追他為本家人物,姜太公對當時的思想有很大影響,因此有了「百家宗師」的名號,就算不是他一己之力創了百家眾思想,基本上百家也可以說因他而來!【本書特色】春秋戰國時代局勢動盪,當時各學術流派的思想家、實踐家紛起,擁護各自的學說與對時局的思考,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現象,學術思想得以蓬勃發展,對文化、哲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書分別談論諸子思想中最為重要的幾派,包括其代表人物、相關著作、思想內容、流傳典故、發展概況等部分。
定價:320 元, 優惠價:79 253
庫存:2
被消失的中國史(共八冊)【盒裝版】
滿額折
作者:白逸琦  出版社:好讀  出版日:2022/11/12 裝訂:盒裝
現在課本已經讀不到的內容,一樁樁動人精彩的故事,就藏在這些被消失的中國史中。以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為內容,生動、活潑、有趣的白話描述,最好看、最好懂的中國史故事──《被消失的中國史》,全套八冊。第一冊 開天闢地到亂世智者第二冊 合縱連橫到楚漢相爭第三冊 鳥盡弓藏到赤壁之戰第四冊 三國鼎立到混亂分裂第五冊 隋唐盛世到安史之亂第六冊 藩鎮割據到靖康之難第七冊 十二金牌到靖難之變第八冊 鄭和下西洋到最後盛世【從盤古開天的神話傳說,到封建王權最後的盛世】最早的歷史,是口耳相傳的神話傳說,後人則運用各種方法,尋找前人的著述,發掘先人的遺跡,尋找中華文明的真相......從史前時代、信史時代、封建王朝、君主專制、少數民族王朝......本套書試著呈現一個完整的中華文明,用說故事的方式,期帶給讀者一個嶄新的視野。【你知道這些話是哪些人說的嗎?這都是中國史上最精采動人的故事】「你這個太陽啊,還是快點滅亡吧!我們寧可和你同歸於盡,也不要再受到這樣的荼毒啦!」「可以在城穎宮中,挖掘出一個深達泉水的地道,然後與武姜夫人在地道中相見,如此,你們不是就在黃泉路上相見了嗎。」「你把你最差的馬,拿去和對方最好的馬比賽,再用你最上等的馬……如此保證會贏。」「如果,我現在能夠立一個國君,買下一個國家,我做這個國家的丞相,您說,這樣可以獲利幾倍?」「丞相糊塗了吧?這明明是鹿呀,怎麼說是馬呢?」「如果我把皇帝接來,豈不是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了嗎?」「依我來看,當今天下稱得上英雄的,就只有你劉玄德與我曹操二人而已啊!」「我得到孔明,就有如魚得到了水一樣!」「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主公以此為口令,我估計就要撤軍啦!」「再怎麼勇猛,總要睡覺吧!我看那張飛睡覺的時候,中軍帳內也沒什麼守備,一定很容易得手的。」「我抬起頭來,看得見太陽,卻看不見長安。」「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希望下輩子,那姓武的變成老鼠,我變成貓,生生世世扼住她的喉嚨!」「臥榻之外,全都是別人的地盤,這叫朕如何能夠安歇呢?」「壞人也不會認為自己是壞人啊!你們除了自抬身價之外,難道就不會別的了嗎?」人類有機會證明自己懂得記取教訓,懂得從前人的錯誤中學習,懂得繼承過去的文化,開拓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本書作者/白逸琦
定價:2300 元, 優惠價:9 2070
庫存:1
問就對了:一次解開各種生命困境之謎!為何尋求支援是你最大的力量
滿額折
作者:安迪‧洛帕塔  出版社:菓子  出版日:2022/05/25 裝訂:平裝
如果有人問起「你好嗎?」,這本書將讓你從此有了不一樣的回答。也許不只該找人聊聊, 找到勇氣是開口最大的力量!是時候啟動念頭、接納不足了。化為行動之前,你需要這本書!從個人發展到組織困境,本書宛如梳理各種實際方法的解困全書。改變想法,並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解法,世界才能繼續運轉!‧本書入圍2021年商業書獎決選(SHORTLISTED FOR THE BUSINESS BOOK AWARDS 2021.)‧《金融時報》稱為「歐洲領先的商業網絡戰略家之一」,‧《獨立報》和《富比士》網站稱為「真正的人際網絡大師」安迪‧洛帕塔最新作品「你好嗎?」這樣的關心問候,有時你不該只對他人說一次。而如果你正需要援助,也許你也不該輕易錯過回答這個問題的契機。一本探索為何無法開口求助的書, 不只給孤立無援的人,更可用於自助與助人, 解開各種文化迷思與各行各業中,那條難以鬆脫的韁繩! 作者因受生活事件啟發,決定著述探討不敢開口的原因,與走出困境的解方。他不只分析各種個人發展困境,也擴及組織發展難題,讓本書成為陪伴自己與他人,並能成為勇於求助者的實用寶典。 「這種想體面示人的渴望,常常會成為我們與他人吐露心聲的阻礙。我們希望人們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但這份渴望也可能令人無視於得到支持或意見的機會,或錯過改變現況的時機。」 在書中作者探討應如何改變思維模式,以擁抱來自我們人際網絡的支持,從中取得力量。他探討公開透明不論對團體或個人領域的成就都至關重要,透過獨家訪談的案例研究,也說明這點如何影響各行各業的人們。 社群媒體使我們習於展現較好的一面,卻也容易讓人忽略示弱或尋求支持的重要,如何以對的方式向對的人更透明、舒坦地分享脆弱,不僅可以增加幸福感,還可增強心理韌性及實現目標的可能性。 「我們的優點或許會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連結,卻是由我們的弱點銜起。」 ──美國生命教會創辦人暨牧師 克雷格.葛洛契爾(Craig Groeschel)本書特色• 簡單實用,專業觀點提出建言。• 要點清晰,改變思維盲點。• 案例豐富,多層面探討,深入不同處境者內心。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庫存:1
全球金融治理困境及其破解(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李國安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1/04 裝訂:平裝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逾十數載,關於金融風險和金融危機及其防範的著述汗牛充棟。本書以全球金融治理為切入點,在剖析現行全球金融治理體制困境及其根源的基礎上,嘗試從國際政治和國際法律的視角探尋破解和解決全球金融治理困境的可行路徑和對策。本書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探討當前全球金融治理存在的諸多困境,包括金融全球化與金融監管國內化之間衝突的困境、全球金融治理主體碎片化困境、全球金融治理規則碎片化困境以及全球金融治理體制中的不公平困境,進而剖析困境背後之根源,並從宏觀視角提出可資借鑒的解決思路。第二章主要分析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對全球金融治理的影響,介紹新興經濟體的崛起與新型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剖析新型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對穩定國際貨幣金融秩序的貢獻和局限性。第三章主要研究國際金融治理理念,指出現行國際金融治理機制代表性和有效性不足的困境。在此基礎上,提出全球金融秩序穩定與金融利益共享的新治理理念,倡議互利共贏和全球合作的價值觀。第四章主要探析現行國際貨幣體制的弊端,包括大國對多邊主義的操縱和負面影響、IMF作用的弱化、國際貨幣秩序區域化與分散化、國際貨幣關係的高端政治特性與當代國際經濟關係社會化的矛盾等。第五章在剖析現行全球金融治理體制存在的不公平性、缺乏合法性與透明度等缺陷的基礎上,提出構建“多元一體”的全球金融治理新體制的思路,特別是中國作為崛起中的負責任大國,應擔負起構建全球金融治理新體制的歷史使命,凝聚發展中國家的合力,為發展中國家爭得應有的國際金融權益。第六章主要探討全球金融治理視角下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第七章借鑒全球金融市場順週期性理論,考察了全球各主要國家實施逆週期監管的實踐。第八章集中討論國際金融治理體制中的硬法與軟法及其實施問題,提出構建國際金融硬法與軟法協同的治理體系,強調巴塞爾銀行監管協議等軟法性國際規則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在全球金融治理規則執行方面,提出構建全球金融治理軟法規則的法律位階和法律執行評估機制,形成與硬法的“遵守”不同的主動執行理念。本書嘗試凝聚多元化的治理主體和治理法制的合力,構建“多元一體”的全球金融治理體系,以期形成一個維繫全球金融秩序長期穩定的長效治理機制。
定價:396 元, 優惠價:87 34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摩訶婆羅多的故事:印度神話學家帶你讀懂經典史詩【完整圖文故事版】
滿額折
作者:德杜特.帕塔納克  出版社:地平線  出版日:2021/10/06 裝訂:平裝
印度最知名神話學家杜特.帕塔納克重新詮釋最值得一讀的印度經典史詩 完整故事重述 × 背景補充知識 × 200張手繪圖引領你快速領略古老文明的史詩與傳說,還有暗藏故事之中,等待打磨的智慧。【各界共同推薦】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 黃柏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授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版本特色】◆最精闢權威:作者為印度知名神話學家,對神話與傳統文化有深入研究與見解◆最完整易讀:以散文形式完整重寫史詩,讓故事更易於閱讀理解◆最深入理解:每篇文章皆有補充資料,幫助讀者全面了解史詩與印度文化◆最生動有趣:收錄200多張作者手繪插圖,生動刻畫人物,讓讀者快速融入故事情境【本書介紹】「這是讓你讀完會感受到祝福的經典史詩,也是現代人面對生命課題時,最有智慧的指引。」◆印度最偉大的史詩與文化寶庫《摩訶婆羅多》是印度最偉大的史詩,全長近十萬頌,也是世界第三長的史詩。與另一部經典《羅摩衍那》齊名,被尊為古印度兩大著名梵文史詩。「摩訶」是偉大的意思,「摩訶婆羅多」則是意指偉大的婆羅多王後裔。這部引人入勝的經典,編纂於西元前三世紀至西元五世紀之間,以列國紛爭時代的印度社會為背景,講述創立印度王國的婆羅多王後裔——般度、俱盧兩個族人,為了王位而爭鬥不休的過程。故事的主幹,則是兩族紛爭在最終引發的「俱盧之野」大戰。在整部作品裡,頌揚以般度族首領「堅戰」為代表的正義力量,譴責以俱盧族首領「難敵」為代表的邪惡勢力,描述當「法」和我們對善惡行為的預期產生衝突時,所引發的難題。其中尤以第六卷最為知名,也就是後世所熟悉的另一部經典,《薄伽梵歌》。《摩訶婆羅多》內容包羅萬象,除了主要情節以外,還有許多插話、神話、傳說和哲學思想的敘述穿插於其間,為的是闡明人生四個目標:愛、財、法和解脫,也傳遞最終目標的思想:「解脫」。這部史詩的誕生,不僅對印度古代和現代的生活與思想產生深刻影響,更流傳到泰國、柬埔寨、印尼、柬埔寨、斯里蘭卡等東南亞各國,在其神廟或是戲劇舞蹈上,都可以看到《摩訶婆羅多》帶來的啟發和影響。◆知名神話學家 × 故事重述 × 補充知識 × 手繪插圖本書作者德杜特.帕塔納克是印度當今最知名的神話學家,他的著作數量頗豐,專精於對印度教傳說、民間傳說和寓言的著述。《摩訶婆羅多》自傳世以來,印度各地便流傳了許多重述版本,於是他參考這些版本,用他對史詩深入的研究,將古
定價:599 元, 優惠價:9 539
庫存:3
義相大師:海東華嚴初祖
滿額折
作者:郭磊 編撰  出版社:經典雜誌  出版日:2021/11/15 裝訂:軟精裝
在韓國佛教史上,義相是與元曉齊名的新羅時代的高僧,被譽為海東華嚴初祖,一個華嚴的踐行者,華嚴三祖法藏尊其為「海東新羅華嚴法師」。 雖曾於前往大唐途中成為階下囚,義相仍不捨初衷, 以勇猛心,排除萬難,孤身渡海,入唐求法。 跟隨華嚴二祖智儼大師學習華嚴奧義,受到智儼印證。 學成後,返國弘傳華嚴,培養佛教人才,開創新宗門。 義相於講席之餘,精勤修行,三衣一缽之外別無長物; 少欲知足、嚴持律儀,體現眾生平等,深受國主敬重。 凡弟子請益,無不觀機逗教,隨疑釋結; 門下十大弟子傳承,於韓國延續漢傳華嚴法脈。 著作雖寡,仍被尊為「海東華嚴初祖」,盡顯宗師本色。 「天台」與「華嚴」為漢傳佛教之「雙璧」,開創出有別於印度佛教思想之深廣精微的教觀體系。 西元七到八世紀中葉,在新羅歷史上大放異彩的正是義相(六二五~七二年)赴唐跟隨華嚴二祖智儼大師學習後、回到新羅所創立的華嚴宗。不同於元曉大師著重於平民教化和思想著述,義相則更加關注培育人才和發展教團。高麗、朝鮮時代華嚴宗日漸衰落;時至今日,雖然海東華嚴宗的外形已經不復存在,但禪(禪宗)教(華嚴)融合的佛教思想早已成為韓國佛教的傳統。 義相及其十大弟子、徒孫等師資相承,延續華嚴法脈,輩出眾多華嚴學僧,使得海東華嚴成為韓國佛教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宗派。其所著《華嚴一乘法界圖》,於千載後的今天,在韓國佛教儀式裡,仍是以持誦《法界圖》中的〈法性偈〉作為迴向,可見其重要性。 如果說中國佛教的特質在於禪,日本佛教的特質是密(唐密),韓國佛教的特質則是教(華嚴),可說華嚴思想是韓國佛教思想的基礎。 就此而言,義相大師,功不可沒! 名家推薦 中韓兩國佛教的交流已有一千五百年歷史,很多高僧為了兩國的佛教文化發展做出了貢獻。義相是新羅佛教裡出類拔萃的佼佼者之一;他不僅將中國佛教引入新羅,還讓許多中國已經佚失的佛典在新羅得以保存,對中國佛教的貢獻可謂至偉。為義相立傳,就是要將他於中韓兩國的佛教、對世界文化的貢獻等悉數寫出來,讓更多的人瞭解這一段歷史,讓古老的中韓兩國文化交流煥發出新的活力。 ──黃心川(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郭磊博士編撰的義相大師傳記,能很好地揭示出義相所具有的文化特性。……這本書在二十一世紀這個人類的新時代具有特別的意義,期待這文化交流之光明能擴散到華語圈乃至世界。 ──鄭炳三(淑明女子大學校名譽教授)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2
  • 1
  • 331
  • 332
  • 333
  • 334
  • 335
  • 336
  • 337
  • 338
  • 339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