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簡體書 (5)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5)
庫存狀況

無庫存 (5)
商品定價

$200~$399 (1)
$400~$599 (4)
出版日期

2022~2023 (3)
2020~2021 (1)
2018~2019 (1)
裝訂方式

平裝 (5)
作者

(丹麥)馬爾科‧內斯科烏 (1)
(希臘)施皮羅斯‧G.查夫斯塔 (1)
(德)托馬斯‧梅辛格 (1)
(美)戴維‧J.貢克爾 (1)
北京大學機器人標準化總體組 編著 (1)
出版社/品牌

北京大學出版社 (5)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5筆商品,1/1頁
自我隧道:心靈科學與自我神話(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德)托馬斯‧梅辛格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05/01 裝訂:平裝
我們究竟有沒有“自我”?如果“自我”並不存在,那麼被稱之為“自我”的又是什麼?它與意識、心靈和大腦有著何種關聯?在本書中,德國哲學家梅辛格教授利用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和哲學的理論,結合大量的前沿科學研究成果,為我們展示了一場正在發生的“意識革命”,即“自我的祛魅”。他認為,我們的“自我”根本就不存在。“自我”是由大腦所產生的意識模型中的內容,而這個意識模型是大腦為處理外部世界“信息”所產生的虛擬模型,它就像一個隧道,我們無法直接接觸真實的外部世界,僅僅在這個虛擬的隧道中與世界產生聯繫。那麼,這種“意識革命”對於我們的人類形象意味著什麼呢?這種對“自我的祛魅”在技術和文化上的後果是什麼呢?我們除了神經倫理學還需要意識倫理學嗎?本書用散文化的語言講解科學和哲學,以豐富生動的實例,帶領讀者進入神秘的人類意識領域。
定價:534 元, 優惠價:87 46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機器人倫理學導引(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希臘)施皮羅斯‧G.查夫斯塔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9/19 裝訂:平裝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製造業的不斷發展,機器人已經逐漸走出科幻作品或實驗室,和人們的現實生活產生越來越密切的聯繫。從娛樂到社交、醫療乃至戰爭,機器人的參與已經為人類傳統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諸多變革。機器人的廣泛應用為我們帶了哪些便利,又造成了什麼問題?未來我們又可能面對怎樣的挑戰?本書從倫理學的基本原理出發,展示了醫用機器人、助力機器人、社會化機器人、戰爭機器人等機器人在各領域的實際應用和前沿突破。同時對中日韓特別是日本的機器人學傳統作了深入梳理,力求對機器人倫理學作全方面、多角度的討論,頗具前瞻性和指導性。既可以作為工程學和機器人技術課程的理想教育資源,也可用作該領域的入門參考。
定價:474 元, 優惠價:87 4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中國機器人倫理標準化前瞻(2019)(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北京大學機器人標準化總體組 編著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9/12/06 裝訂:平裝
本書是北京大學哲學系受中國國家機器人標準化總體組委託,承擔制定的“中國機器人倫理標準”,也是我國首部“機器人倫理標準”。世界機器人業的發展已逾半個世紀。中國早已成為全球首要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今天專業服務機器人和個人或家用機器人也在迎來蓬勃發展的曙光。機器人業正在為各國經濟增長、人類生活質量提升以及人類能力增強做出自己的巨大貢獻。歷史上,新的科技發明總會帶來世界整體圖景的深刻轉變並廣泛重塑人類社會生
定價:300 元, 優惠價:87 26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機器問題:從批判視角看人工智能、機器人與倫理學(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美)戴維‧J.貢克爾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10/01 裝訂:平裝
簡單來說,“機器問題”是這樣一個問題:機器能夠被納入道德共同體嗎?本書詳細考察了各種解答機器問題的可能方案,但到最後也沒有告訴我們機器到底“能”還是“不能”被納入道德共同體。這種選擇是出於對康德意義上“批判哲學”的贊同,更是基於機器問題自身的內在要求,即道德共同體恰恰是通過對機器的排斥才得以建立。或許可以說,《機器問題》是一部以機器為視角的倫理學著作。正是由於機器自始至終都是倫理學的他者,機器因而也就能夠持續地為我們提供一個“不合時宜的視角”。從這個視角出發,我們能夠對倫理學本身的根基和限度進行持續的發問和反思。
定價:474 元, 優惠價:87 4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社交機器人:界限、潛力和挑戰(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丹麥)馬爾科‧內斯科烏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1/11/15 裝訂:平裝
在當今這個時代,我們經常默認社會交往空間僅僅屬於人類以及人際交往關係。然而機器人作為全新交往“伙伴”——不管是作為人類伙伴的替代還是補充——的出現,都在挑戰著我們在各個層面上對自身作為個體和共同體成員的自我理解。本書就是在這些科技發展及其前景的大背景下,從哲學的角度,探索我們與這種全新類型的社交伙伴之間的相遇所涉及的的界限、潛力和挑戰。社交機器人學的誕生以及它在未來的發展導向,都會對所有學術領域帶來挑戰。而由於這門學科不斷地將技術和想象力推至極限,因此很多對它的短期和長期應用,以及這些應用的語境都只是概念性的。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是不相關的內容。恰恰相反,我們必須不斷地去思考這些帶來潛在風險的技術的界限、潛力和挑戰,並以此來勤勉地保障所有利益相關方都能繁榮發展;這些利益相關方既包括個體,也包括公司和機構,甚至包括社會和人類整體。
定價:474 元, 優惠價:87 4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