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簡體書 (6)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6)
庫存狀況

有庫存 (2)
無庫存 (4)
商品定價

$400~$599 (2)
$600~$799 (1)
$800以上 (3)
出版日期

2022~2023 (6)
裝訂方式

平裝 (2)
精裝 (4)
作者

何兆武 (1)
倪玉平 (1)
廖名春 (1)
戚學民 (1)
方朝暉 (1)
李伯重 (1)
出版社/品牌

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6)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6筆商品,1/1頁
中國早期思想史與文獻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廖名春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出版日:2023/10/07 裝訂:精裝
《中國早期思想史與文獻研究》是關於中國早期思想史及相關文獻研究的論文集,共三十二篇。其中與《論語》相關者六篇,與《周易》相關者四篇,與《尚書》相關者四篇,與《老子》相關者三篇,與《禮記》相關者五篇,與《孟子》相關者四篇,與《荀子》相關者六篇。主要是通過文字、音韻、訓詁等小學手段,考證、解決思想史上的重要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廓清思想史上許多後人疊加的誤說。本書特色為:由小學切入,以解決思想史上的重大問題。值得古典文獻研究者、思想史研究者、出土文獻研究者、普通文史愛好者、大專院校文史哲專業的本碩博學生參考。
定價:1008 元, 優惠價:87 877
庫存:2
性善論新探(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方朝暉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出版日:2022/10/01 裝訂:精裝
人性問題是人類思想史上的永恆主題。孟子早在2300多年前提出的性善論在此後幾千年歷史上引發了無數爭論,不僅影響到日本、朝鮮、越南等東亞國家,也在20世紀西方學界產生了廣泛影響。本書在全面研究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及歐美國家有關孟子性善論的各種觀點的基礎上,對孟子性善論進行了新的闡釋,在如何理解古人人性概念的含義,性善論應該從性之善還是性善的角度理解更好,為何可以從成長法則的角度看性善論,以及兩千多年來各種西方人性學說的主要問題及爭論焦點上均提出了新見,許多觀點發學界所未發,對於深化和重新認識孟子性善論有重要價值。
定價:708 元, 優惠價:87 616
庫存:1
清史檔案中的清代文史書寫(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戚學民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出版日:2022/06/01 裝訂:平裝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歷史理性批判論集(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何兆武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出版日:2022/05/01 裝訂:精裝
本書選取何兆武先生的50篇論文,分為“思想與歷史”“書前與書後”兩大部分,為讀者呈現**系統性、最能代表何先生學術觀點、**有影響力的作品。。何兆武的生前發表的論文數量並不算少,我們盡可能挑選了**系統性、最能代表他的學術觀點、**有影響力的作品。這部文集面向的,是受過基本文史哲訓練,或是對西方思想文化以及中西文化交流有一定興趣的讀者。編訂這部文集的目標之一,是希望讀者能夠直接、全面地對何兆武先生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成果有一個基本的瞭解。
定價:894 元, 優惠價:87 77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新視野下的中國經濟史(英文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李伯重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出版日:2023/10/01 裝訂:精裝
本書所選論文在內容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比較宏觀的,如在2010年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國際歷史學大會開幕式上的主題講演《Water and the History of China》 (後來發表於《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和在2019年日本大阪舉行的第四屆亞洲世界史學會大會開幕式上的主題報告《The Termination of the Silk Road: 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Silk Road from a New Perspective》 (後來發表於《Asian Review of World Histories》)。另一類是是經濟史專題研究成果,特別集中于明清江南經濟史和中西比較經濟史。這些發表於不同刊物、不同場合的論文在海外一經發表,立刻在學術界引發積極的反響。此次匯成文集出版後,將促進中國經濟史的國際交流,以及提高我國年輕一代經濟史學者的國際視野。適合經濟學、歷史學學者和大學研究生閱讀。
定價:1008 元, 優惠價:87 87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大分流”視域下的清代經濟發展模式(英文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倪玉平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出版日:2023/10/01 裝訂:平裝
本書試圖探討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的清朝中國與西方國家相比較,其經濟發展道路是獨特的還是相似的問題。正文部分分為五章:第一章分析了“馬爾薩斯奇跡”發生之前的清代人口膨脹及其對策。第二章以主要商品的市場流通量和關稅記錄,估算19世紀上半葉的商業總產值。關稅收入隨時間的變化,實際上反映了19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上升趨勢和社會制度的加強。第三章集中探討清朝財政制度的變遷。第四章分析清朝鹹同年間的政府借貸活動。第五章分析了清朝1823年大水災的情況。結論部分對現有的歷史GDP研究和“大分流”研究進行批判,強調利用第一手史料進行研究的重要性。帝國晚期的中國是相當特殊的國家,有著很強的傳統和獨特的文化傳承,但這種“獨特”並沒有強烈到讓中國可以違背普適的政治經濟規律。清代中國仍然是一個非常“相似”的國家,仍然遵循著“普遍農業國家”的發展道路。這種發展道路,一些西方國家早已完成,一些國家則直到現在還在完成過程之中。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