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61)
簡體書 (537)
電子書 (9)
雜誌 (1)
政府出版品 (40)
生活市集 (14)
紅利兌換 (1)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658)
無法訂購商品 (63)
庫存狀況

有庫存 (70)
無庫存 (651)
商品定價

$199以下 (166)
$200~$399 (274)
$400~$599 (148)
$600~$799 (52)
$800以上 (81)
出版日期

2024年 (17)
2022~2023 (129)
2020~2021 (71)
2018~2019 (61)
2016~2017 (64)
2016年以前 (343)
裝訂方式

平裝 (482)
精裝 (74)
軟精 (2)
盒裝 (9)
適讀年齡

嬰幼兒 (1)
學齡前 (3)
小學中年級 (4)
小學 (12)
作者

王京明 (4)
王唯工 (4)
宋金虎 (3)
張海君 (3)
林伯強 (3)
潘致弘、張靜文 (3)
蔡博峰 (3)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3)
《動力管道設計手冊》編寫組 編著 (2)
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 編著 (2)
中國城市溫室氣體工作組 編著 (2)
中國標準出版社 編著 (2)
吳玉萍 (2)
孫景榮 (2)
徐幫學 (2)
戴建業 (2)
拓墣產業研究所 (2)
王獻紅 (2)
臺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2)
出版社/品牌

科學出版社 (69)
化學工業出版社 (68)
機械工業出版社 (27)
石油工業出版社 (24)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5)
玉米田 (14)
經濟科學出版社 (13)
中國石化出版社 (12)
中國電力出版社 (10)
人民出版社 (10)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9)
冶金工業出版社 (9)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8)
中國環境出版社 (7)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7)
電子工業出版社 (7)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5)
中國礦業大學 (5)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5)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721筆商品,3/37頁
4D百科:微生物奧祕
滿額折
作者:迪沃(Devar)教育娛樂科技公司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2023/04/12 裝訂:精裝
\一起探索顯微鏡下的小小世界!/臺灣學者審訂╳精美圖文解說╳4D擴增實境技術收錄18種浮游生物的關鍵知識,帶給孩子趣味滿滿的學習探索體驗!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不再遙不可及!沒有顯微鏡和實驗設備?就讓本書帶你一覽浮游生物的美麗身影,從一小滴海水開始,探索浮游生物如何演化至今、進而影響大自然的關鍵祕密!海底世界可不只有海洋生物,還有一大群浮游生物們!植物性浮游生物屬於食物金字塔中最底層,如果它消失了,所有海洋生物都會死亡,地球也仰賴這些重要生產者行光合作用製造氧氣;動物性浮游生物以植物性浮游生物為食,也餵養著眾多魚類和鯨魚,形成完整的食物網。這是一群隨波逐流的小傢伙――雖然有些會每天勤勞地進行垂直遷移,大大影響海洋生態。一起來認識這些微小卻重要的存在吧!◎地球現存最古老的生物――細菌,在嚴酷的氣溫下會怎麼應變呢?◎原來矽藻可以用來預測漲潮和退潮?它的結構甚至是建築師的靈感來源!◎是蟲還是藻?馬祖名聞遐邇的「藍眼淚」,其實是夜光蟲造成的!◎鈣板藻是延緩地球暖化的小小尖兵!它是用什麼方法清除過量的二氧化碳呢?◎草履蟲竟然還能淨化水庫?一起餵食草履蟲,認識它奇特的消化過程!◎水熊蟲的隱生狀態讓牠能在各種極端條件下生存,飛向外太空也不怕!◎喇叭蟲的再生能力好驚人,切斷的身體幾小時後又開始進食!打開本書,一手掌握超過100項趣味知識!透過附贈的應用程式還可以觀察微生物的構造與習性,讓栩栩如生的AR擴增實境技術帶你見識這些神奇的生物吧!*不保證Devar App在所有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上都能使用,如有任何疑問請來信:service@morningstar.com.tw本書特色※深入了解微生物的構造與習性,以及對於人類、自然環境及地球的影響或貢獻※全彩圖片呈現,從雪花、沙粒,到18種浮游生物逐一介紹※附贈AR應用程式,透過生動動畫、互動遊戲引發孩子學習好奇心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3
挪威烘焙師解密酸種麵包
滿額折
作者:卡斯柏.安德烈.蘿格; 馬丁.伊瓦爾.范.菲爾茲  出版社:瑞昇文化  出版日:2023/05/19 裝訂:精裝
想烤出好吃又漂亮的酸種麵包就要從起種開始養起挑選天然食材、溫柔混合、耐心等候麵包開始膨脹,表皮變得金黃酥脆……一起來感受挪威烘焙師對酸種麵包的熱愛與堅持!#4.6萬人追蹤超人氣Instagram帳號@illebrod酸種麵包是一種古老且原始的烘烤麵包,本書所提供的方法與食譜,是建立在超過五千年的實作經驗上,基本的要素至今為曾改變:將麵粉和水進行混合,然後讓麵團自行發酵並膨脹變大。任何人都有能力烤出好吃的酸種麵包,自己動手烘焙美味的自製麵包,也絕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只是需要足夠的耐心和充分的練習。為此,在Instagram有4.6萬人追蹤,兩位來自挪威腓特烈斯塔的年輕家庭麵包烘焙師傅,帶著對食材的堅持與熱忱,致力於使用歷史悠久的技術以及古老品種的穀物和麵粉。透過本書,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一起進入酸種麵包的美好世界。【天然酸種起種】只需要新鮮麵粉和水,加上適當的溫度還有時間讓它發酵,透過適當的餵養,一天一點一滴的,你就能培養出充滿生機的起種。這個時候你就已經準備好,開始你的第一次烘焙了!【魯邦酵種】有了起種後,就可以開始製作魯邦酵種,也就是讓糖分被澱粉酶分解,當酵母菌開始攝取糖分時,這個過程就會產生二氧化碳,使麵包麵團變得膨脹並且充滿氣孔。空氣會被困在由麵團的麵筋結構形成的空間中。簡單來說就是讓麵包形成獨特味道的重點~【基本麵包食譜】所有的麵包基礎:魯邦酵種、麵粉、水、鹽。透過這最重要的基本食材,分解成10個步驟,讓你一步步地熟練基本功。【疑難排解】往下進一步發展各種歐式麵包之前,若有任何疑難雜症,都可以先從這裡排解!【更多配方】在熟悉基本麵包食譜後,是時候挑戰其他麵粉與配方了!斯佩爾特小麥、輕裸麥、二粒小麥、胚芽裸麥、法國鄉村麵包、麩皮麵包、高拉山小麥、錫模吐司、單粒小麥、全裸大麥、烘焙燕麥到新研發的麵包品種,讓你輕鬆從中找出喜歡的配方。【專家好評】「這本美麗書中的食譜邀請人們進入一種和平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這裡,我們最瘋狂的烘焙夢想成真了。」――TOM HERBERT – SOURDOUGHNATION.COM「我看了一眼這本書,就不禁愛上了它。它不僅僅有美麗的照片,還搭配簡單而純粹的文字。非常激勵人心!。當你翻頁時,你幾乎可以碰觸到濕潤細膩的麵包屑,並聞到新鮮烘焙麵包的金色溫暖味道。此外,本書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指南,只需很少的時間、精力
定價:1350 元, 優惠價:79 1067
庫存:5
樹的韌性:渥雷本帶你認識樹木跨越世代的驚人適應力,與森林調節氣候,重建地球生態系統的契機
滿額折
作者:彼得‧渥雷本  出版社:地平線  出版日:2022/10/05 裝訂:平裝
沒有人類,樹木可以輕鬆生存, 沒有樹木,人類卻無法生存。 而時間已刻不容緩…… 「最懂樹木語言」的守林人彼得.渥雷本, 27篇散文謳歌樹木之愛與生態保育的希望 ★德國亞馬遜暢銷書、蟬聯《明鏡週報》暢銷榜29周 ★德國銷售超過十萬本、17國語言版本 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偉文(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董景生(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林華慶(林務局局長)、柳婉郁(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胖胖樹王瑞閔(植物科普作家)、徐嘉君(《找樹的人》作者) 聯合推薦 當全球暖化帶來極端天氣, 樹木卻展現了適應乾旱、忍受嚴寒或高溫的強大生命力…… 讓樹木聚集成森林,發揮他們呼風喚雨的本事, 成為拯救氣候終局的英雄! 德國守林人渥雷本,在最新作品中以一貫引人入勝、又令人大開眼界的書寫風格,透過不同樹木的故事,引導我們觀察樹木如何學習面對威脅、適應環境,進而發展出各種生存策略: ●伊凡內克橡樹是在冰河期消退後,從西班牙移到北邊的德國落地生根。研究人員發現,在德國連續三年旱災下,老橡樹在分支條木上長出了老祖先庇里牛斯山櫟的葉子,果實也變化成無梗花櫟的樣貌。 ●在原始林地中,大樹會透過根部與鄰居互相輸送糖液,幫助體力衰弱或是生病的植株,再度恢復健康。復元的樹木會與其它森林植群攜手,共同維持涼爽濕潤的微氣候 ●在人工林中,樹木因為被砍伐而失去彼此的連接,改以自保為生存策略。就連樹冠羞避的禮讓現象,也只會在天然林間出現。 人類開墾土地、砍伐木材、清除老樹等作為,已使森林在當下陷入危機。本書引用最新的研究與實驗成果,證明森林不僅是負責鎖住二氧化碳的保險庫,還有調節全球水文、減緩溫差的影響力;渥雷本疾呼,以生態體系的角度來看,森林真正的價值遠比我們想像的高。 當我們降低自然資源的需求,減輕大自然的人為壓力,願意放手讓森林回歸大地、相信「天賦樹權」,處於氣候危機中的森林必能自行復育,也能拯救我們與地球的未來。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1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13年02月第47卷第02期554
95折
出版社: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中心)  出版日:2024/02/01 裝訂:平裝
聯合國為促進各國共同解決全球性的環境、經濟、社會問題,於2015年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並以此為標準衡量實踐情形。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是目前全世界急需努力解決的問題,聯合國已經將氣候問題定義為一個綜合性的永續議題,其中17項目標中的第13項「氣候行動」,成為影響全球永續發展之關鍵。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報告證實,2023年全球氣溫比工業化之前的均值高了1.4℃,已逼近「巴黎協定」本世紀末目標升溫1.5℃之上限。2023年年底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進行各國提交之「國家自定貢獻」(NDCs)的首次全球盤點。該盤點報告指出,預估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上升2.4~2.6℃,顯示國際間減碳成果雖然有所進步,然為了要達成減碳目標,必須再減少203~239億噸的二氧化碳,大約是全球一年排放量的60%,因此就目前的政策來看,各國應該訂定更積極的國家自定貢獻。呼應國際永續發展與氣候治理趨勢,我國自2021年宣示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2022年陸續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及「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2023年公告施行《氣候變遷因應法》,將淨零排放目標入法,從政策宣示到法律規範,提升氣候治理層級、逐步建構碳定價機制及多元經濟誘因,引領企業低碳永續發展。推動永續發展與淨零轉型,需要公私協力,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合作,並結合民間力量以能達成。本期專題藉由探討聯合國SDG13氣候行動,掌握國際永續發展氣候治理趨勢,並檢視我國國家及淨零轉型重要關鍵之能源、製造及運輸部門減碳行動,地方政府因應氣候變遷與企業爭取永續商機推行ESG之策略方向,以全面盤點我國永續淨零實踐之課題與因應作為。
定價:200 元, 優惠價:95 190
庫存:8
如果史記這麼帥01:帝國風雲【超燃漫畫學歷史+成語】
滿額折
作者:戴建業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2022/07/20 裝訂:平裝
讓青少年愛上《史記》的「美色」巨作!歷史人物都變大帥哥了,你還不看!?猛男霸總大叔鮮肉御姊★「美色」史記,爆笑演繹!不准你再說史記看不下去!★‧堯禪讓帝位給舜,居然是因為沒人想接?‧禹居然被排擠,不准加入三皇五帝天團?‧史上最值錢的二氧化碳!周文王只是嘆口氣,居然導致商朝覆滅!‧周公無奈:「我明明是過勞代表,但大家只有想睡覺跟解夢時才來找我!」‧秦始皇怒吼:「我統一六國、度量衡、文字、貨幣,還發明皇帝與朕的稱謂,我這麼強,想長生不老『臭』了嗎?」‧人稱戰神的項羽,畢生經典之作居然不是打仗,而是辦了一場宴會!?‧人人稱頌的「文景之治」,居然被漢武帝嫌太窩囊!?──以上八卦小料,皆出自大漢第一史官司馬遷(司馬遷本人表示:這是我拿命來寫的史記耶……)★史記中的故事,全都變成有趣漫畫!不管大人小孩,都能在笑聲中「讀史記」!★本書各章設計了各種專欄提示重點、引導思考、強化記憶:要認真讀史記,有清楚漫畫了解史記故事、有人設圖闡明人物關係;要增進國學常識,有史書體例介紹與「詞語大富翁」學習成語典故;要輕鬆爆笑,有「歷史神吐槽」、「史記小劇場」……等小八卦提振精神。如此一來,不單單是學歷史,讀者們也可以在輕鬆的閱讀過程中,不知不覺提高閱讀能力,提升歷史與國文成績!
《萌漫大話水滸傳》延伸書展-單79雙75
定價:399 元, 優惠價:79 315
庫存:4
SDGs系列講堂綠色經濟學碳中和:從減碳技術創新到產業與能源轉型,掌握零碳趨勢下的新商機
滿額折
作者:前田雄大  出版社:臺灣東販  出版日:2022/07/27 裝訂:平裝
去碳永續不只是氣候變遷的對策, 更是推動世界經濟的轉捩點! 究竟碳中和是什麼?該如何具體實踐? 減碳浪潮在為經濟、社會帶來挑戰的同時, 背後又隱藏了哪些全新的商機與創新機會呢? 為了阻止全球規模的氣候變遷,各國無不陸續相繼宣布碳中和目標,「碳中和」這個關鍵詞因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碳中和是指透過節能減排、能源替代、產業調整等方式,讓排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實現正負相抵,最終達到「零排放」。 要達到碳中和目標,對於企業而言,商業模式轉型、新技術開發、創造就業、ESG評估等管理問題都會對投資產生重大影響。而消費者也勢必要在生活中做出巨大的改變,包括使用能源的轉換和食物等等。本書涵蓋了廣泛的視角,包括國際社會政策、受影響的行業(能源、運輸、製造)、最先進的減碳技術、消費者生活的變化,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什麼是碳中和。 ◎什麼是碳中和?為何會備受矚目? carbon neutral直譯即為「碳中和」。在全球性氣候變遷中,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增加已然成為一大問題,而其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於石油與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CO2是主要的溫室氣體,所以全世界都將CO2的排放視為一大問題。 在現代社會中,所到之處都不斷往大氣中排放CO2。不光是工業或能源領域,駕駛使用汽油的汽車或人類的呼吸也會排放CO2。不過有些存在是可以減少CO2的。例如植物會透過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CO2轉換成氧氣,以此減少大氣中的CO2。 由此可知,CO2有「增」也有「減」,當兩方剛好達成平衡的狀態,也就是碳排放量相抵後為零,這樣的狀態便是所謂的碳中和。只要達成碳中和,大氣中的CO2就不會增加,所以被視為極其重要的氣候變遷對策。 ◎在去碳化潮流下,企業的新商機與新挑戰為何? G7將去碳化所引發的變革命名為「Green Revolution(綠色革命)」。從可再生能源的導入、汽車的電動化、蓄電池的進步,乃至於碳循環,這類綠金商機在無數領域中蓄勢待發,並引發技術革新。 如今已進入「無去碳對策則零經濟成長」的時代。在金融領域,ESG投資正旺,投資者開始以去碳為核心來評價企業。日本也在公司治理守則中追加了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專案小組)等,據此實施的去碳化對策還包括揭露氣候相關財務資訊。 企業必須根據今後去碳化的趨勢與氣候變遷的進展等,看清商業的機會與風險所在,並將其融入企業戰略之中。例如考慮採購可再生能源或投資去碳相關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5
圖解全球碳年鑑:一本揭露所有關於碳的真相,並即時改變之書
滿額折
作者:賽斯‧高汀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2022/09/15 裝訂:平裝
你不可不知的綠金知識,全都在這本書中 所有關於碳的名詞 ╳ 科學統計數據 ╳ 現在可以做的行動步驟 亞馬遜完美評價,珍‧古德盛讚! 行銷創新大師賽斯‧高汀登高一呼,全球環保志士群起響應之作 什麼是「碳權」、「淨零」? 什麼又是「碳匯」(carbon sink)、「漂綠」(Greenwashing)? 當2025年全球淨零碳排啟動,將全面改變你我生活…… 一個即將到來,而你非做不可的事實, 一本地球上每個公民的必讀之書。 本書由行銷創新大師賽斯‧高汀總編纂,集合世界41個國家,翻譯成38種語言,總計超過300位作家、科學家、插畫家、環保志士……,跨領域、跨時區、跨地區的權威之作。 內容橫跨企業經營策略、全球環境經濟、環境工程、氣候學、氣候變遷,總結當今世界所有關於碳的研究成果以及最新數據資料,該如何具體行動的行動方針。 │內容摘要│ 什麼是碳? ‧只要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就會產生碳,當碳與氧混合形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捕捉地球上空的熱能,導致溫度上升,接著引發一連串連鎖效應。 ‧只是用手機充電、做餅乾、開車購物、開電腦看Netflix就會產生碳排。 未來將在新聞聽到、會議討論到、商品包裝上看到的新名詞 ‧碳權個人或企業透過資助其他地方(通常是發展中國家)等量的二氧化碳減排,來抵消他們現有的碳足跡。常見的碳抵換有造林計畫。 ‧漂綠(greenwashing)打著環保的旗號,實際做法卻對環境造成傷害。 ‧淨零大氣中人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零。通常做法有盡量減少碳排,以及刪減碳排的積極做法,或購買碳權抵銷碳排。 你知道後會很驚訝的氣候變遷真相 ‧回收塑膠沒有你想像得那麼好,只有9%塑膠會真正被回收再利用,不使用塑膠才是真正對地球好。 ‧碳排不僅影響氣溫,也會增加大氣中的濕氣,造成異常大雨,並加速傳播病毒,造成疫情大流行。 ‧只需要法國大小的太陽能發電板,就能供應全球的電力需求。 2020 年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 全球碳排放量下降5.8%,相當於歐盟總碳排放量,這是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也表示現在開始,還不算太晚! 「我們是感受氣候變遷效應的第一代,也是還能為它做點什麼的最後一代」 ───歐巴馬(Barack Obama),美國前總統 │本書特色│ 1. 賽斯高汀主編,地球村居民們共同參與製作: 本書創下同類書籍中先例,來自41個國家300多位作者共同創作,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庫存 > 10
哈佛醫師養生法
滿額折
作者:許瑞云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2013/03/01 裝訂:平裝
你已經很努力地注意飲食、作息、運動,為什麼身體還不能恢復健康?答案就在「細節」裡,唯有掌握關鍵的一步,養生才能達到真正的功效!*早餐最好吃鹼性食物!人體在睡眠時,會製造二氧化碳,經過一夜的代謝後,身體會偏酸。所以,醒來的第一餐一定要吃鹼性食物!建議吃些養生的粥品,及新鮮蔬菜、堅果、海帶等鹼性食物來提振一天的精神。*生食正午時段吃對身體最好!有些人一大早就喝冰涼的精力湯,因此體質變得太寒,對身體反而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 225
庫存:3
極境生機:小小濱鷸&古老的鱟,貫穿億萬年的生態史詩 【《寂靜的春天》繼承者‧囊括多項環境寫作大獎】
滿額折
作者:黛博拉‧庫雷莫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2023/07/05 裝訂:平裝
突破視野與想像,由鳥、鱟與人類共同建構的生物自然史失落與韌性、堅強與勇氣 鼓舞人心的故事★美國國家科學院最佳圖書(Best Book,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環境記者協會瑞秋卡森圖書獎(Rachel Carson Environment Book Award)★里德環境寫作獎(Winner of the Reed Environmental Writing Award)★麻州圖書獎指定必讀“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寂靜的春天》之後的繼承者與遺產代表”――環境記者協會瑞秋卡森圖書獎評論◎飛翔數千英里的濱鳥和在海洋活了4億多年的鱟,牠們之間有著什麼令人稱奇的交集?◎體重僅140克左右的紅腹濱鷸,每年貫穿子午線長途飛行,能量從何而來?◎鱟以神奇的藍色血液保護了全人類健康?Covid疫苗也受惠於鱟?◎首探全球生物科技、藥品與醫療器械市場◎親歷第一線科學家與保育志工們的動人故事一部錯綜複雜、視野罕見的生物自然史。迷你的紅腹濱鷸如一只咖啡杯,每年會從地球極南的火地島飛到北極再返回,完成奇蹟般的3萬公里旅程。這場數百萬濱鳥的大遷徙需要的巨大能量,竟是來自一種已存活4億多萬年的古鱟。濱鳥與鱟令人稱奇的交集揭示了地球生物史的重要一環,連結起過去到未來,更與人類的健康福祉緊密相關。本書作者跟著鳥的飛行路徑與停棲之地,描繪鳥、鱟、人類這三個物種建構起的生態系如何交織纏繞;以及鱟和鳥正面臨巨大的生存危機,數量急劇下降。紅腹濱鷸是在1千多萬年前形成的物種,上一個冰河期演化出今天已知的六個不同支系,巨型動物滅絕後,紅腹濱鷸卻生存了下來。在歷史的某個時刻,紅腹濱鷸和另一種古老動物相遇了――鱟。鱟是地球歷史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的倖存者,牠們曾在炎熱、酸性、富含二氧化碳的海洋中生活過,也曾在小行星撞地球時倖免於難。這種古老生物非常奇特,牠們的藍色血液是一種優異的細菌汙染測試劑,全球生技公司紛紛利用此生產鱟試劑,運用於疫苗以及各種藥物與器械。鱟有十隻眼睛,荷馬史詩中的獨眼巨人就是美洲鱟的學名,凱弗‧哈特賴(H.Keffer Hartline)曾以鱟進行視覺神經生理研究得到諾貝爾獎。人類出現後,鳥類和鱟的命運改變了。問題雖然層出不窮,我們仍看到許多了不起的人們,包括科學家、農民、原住民、獵人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庫存:2
導引術自癒力
滿額折
作者:健康研究中心-主編  出版社:新視野New Vision  出版日:2023/11/13 裝訂:平裝
求取身心平衡的「氣」控制術現代人一般在聊天時,往往會談自己身體的狀況……,時下的社會已經掀起了各種健康風潮。不過,這並不表示現代人已真正地了解健康。例如:一般人以為―—「運動量不足會有損健康」,而使健身房與韻律教室到處林立。不過,基本上,這些運動雖然能鍛鍊肌肉,但若勉強運動,就會產生反效果。此外,近來由於飲食健康法極為流行,人們趨之若驚。但是,僅僅攝取香菇或胡蘿蔔,不可能得到健康。即使是對百病都有療效,但也不可能適合腸胃不好的人。藥物也是相同的道理。我認為服用醫生的處方約一週,如果還是沒有效,就沒必要再服用了。西洋醫學的藥物是依照症狀來細分,命中這人的罩門時,就會產生特效作用。但是,如果持續服用一週以上,反而會成為毒素。一些長年向醫生求診,長期服用藥物的人的臉色,看來就像是「藥罐子」一般。這些對於健康的觀念,都是不自然的。本書所介紹的「氣」健康術,是基於中國長久以來的歷史孕育完成的「導引術」而產生的。若人類一直過著違反自然的生活方式,那就一定會罹患疾病,感到痛苦,也會因壓力而煩惱。以導引術來看,「胃不舒服」、「肝臟不好」等身體的失調,以及「睡不好」、「與他人溝通不良」、「害羞膽怯」、「焦躁」、「不安」等心靈的煩惱,都是由於沒有過著自然的生活方式,或是沒有過著純樸的生活所造成的。「健康」的「健」指的是「強壯的身體」,而「康」即「安詳的心靈」的意思。兩者兼備,才能獲得真正的健康。換言之,健康即自然的生活方式。那麼,何謂自然的生活方式呢?這就是「氣」能充分發揮作用的狀態。所謂「氣」是自然的能量,疾病或老化則是惡氣積存在體內所造成的。要使邪氣排出體外,就必須要刺激穴道,並進行呼吸,這就是導引術的要領。藉著充分的呼吸,能把老舊血液中所含的老舊廢物與二氧化碳排至體外,同時把新鮮的氣納入血液中。新鮮的氣與血液合為一體,導引術稱之為「氣血」。如果血流出體外,是單純的血。但是,在活生生的體內循環的時候,與氣合為一體在循環。這狀態的血就稱為氣血。由於寒冷或過度疲勞等原因,而導致體調不良時,身體的一部分如內臟、關節等氣血會停滯,形成邪氣,進而產生疾病或痛苦。本書係站在導引術的立場,為各位說明生活中的各種痛苦、減輕症狀的方法,以及根本治療的方法。而且,都是一些能使忙碌的現代人在短時間內就產生效果,不需要太充沛的體力,而且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的方法。也許,你會覺得不可思議,而暗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庫存:4
以肺為宗(改版):跟科學家學養肺自救,做好體內環保抗老化
滿額折
作者:王唯工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23/03/23 裝訂:平裝
排濕、排酸、排毒,重點是要排出超標廢料──CO2身體中的酸鹼平衡,二氧化碳居絕對主導地位。食物酸鹼性只是說著好玩的,缺鈣也不是吃鈣片就能補足,力行體內節能減碳,提高血中含氧量,減輕肺的負荷,才是保健王道。 你有以下的困擾嗎?□手腳無力 □走路變慢 □步伐變小 □記憶衰退 □思考能力退化 □皮膚粗糙 □眼睛失神 □骨質疏鬆 □消化不良 □容易便秘 □失眠 □內分泌失調 □體型圓胖 □新陳代謝變差 □免疫力降低……注意!你體內的二氧化碳堆積已接近飽和,骨骼中的鈣大量釋出,吃進的鈣無法再增加吸收二氧化碳了。體外空汙拉警報,體內CO2到處亂竄,怎麼辦?關鍵中的關鍵,就在「養肺」。肺要平衡體內酸鹼度,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做到!●肺虛是現代人失眠的主要原因●人體所有老化都和缺鈣有關●體質與血液酸化最大禍首是體內堆積的二氧化碳●身形像氣球一樣圓滾滾,也是二氧化碳無法充分排出造成 汽車要開動上路,需要能量;人體器官要有效運作,更要能量。60兆個粒線體,相當60兆個以上爐子,日夜運作排放多少廢氣?二氧化碳(CO2),是身體產生能量的最終廢棄物,是麻煩製造者!正當全球積極進行二氧化碳減量計畫,解決地球暖化、動植物生存危機的同時,主攻神經科學、投入中醫研究30多年的物理學家王唯工教授呼籲,身體也需要進行節能減碳,以避免毒素、酸水堆積。本書以相當篇幅剖析二氧化碳在人體流竄的嚴重後果,分析「濕的堆積」、「鈣的消耗」造成老化過程,歸結提出:「人的老化,最明顯又不斷堆集的是二氧化碳排不出去,其主要原因就是肺的功能退化了,無力將多餘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出。」最後,從運動及飲食兩方面開出養肺、節能減碳復健處方,提供養生保健參考。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庫存:1
建築鋼結構焊接(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張鵬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2024/04/16 裝訂:平裝
本書共10個教學單元,內容包括:焊接前的準備、焊縫的質量檢查、焊條電弧焊、埋弧焊、栓釘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熔化極氣體保護焊、電渣焊、氧氣切割、碳弧氣刨。
定價:270 元,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地球2.0淨零革命:氣候緊急時代的永續之路-綠色經濟.韌性調適
滿額折
作者:葉欣誠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出版日:2023/11/01 裝訂:平裝
在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20 ppm,全球升溫約1.1°C~1.2°C的現在,我們正在與時間賽跑。挑戰與機會同時擺在我們面前,需要採取快速有效的氣候行動!面對氣候緊急時代,世界各國終於定調:以2050年達到全球淨零排放為目標。相較於10年或20年前,科學共識、政治決心、資本市場都更能夠支持我們規劃與執行任何減緩或調適作為。氣候變遷的特性就是「全面性」,沒有人是局外人。減緩與調適是正視地球氣候失調的兩大行動總綱,採取減緩作為可以避免氣候變遷發生或惡化,力求減少碳排放是關鍵;同時,提升具備風險管理思維的韌性調適,將有助於儘早回復到原先的生活狀態,讓長期風險降得更低。為了不讓淨零排放目標失敗,建議廣納各世代、族群與不同屬性的利害關係人的意見與想法,讓氣候解決方案更具創意、更與時俱進、更能落實。本書作者台師大環教教育研究所葉欣誠教授,長期深耕鑽研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等議題,是第一線的環境教育者,也曾在政府核心部門參與氣候政策規劃,透徹瞭解來龍去脈,因此他坦言:想要在2030年到2050年降到零碳排放,難度之大、前所未有,關鍵在於政府的政策與行動,加上企業的響應與轉型之外,還必須要有現在還不存在或不成熟的創新技術或機制,打破舊思維的顛覆式創新,例如能源使用型態與模式的完全改變、運輸與運具搭配的全新模式、網路概念的跨代、農業與食物的智慧化,甚至國家與區域界限的重新框架……,就會看見不一樣的機會。此外,我們需要隨時自我檢視與反思,科學共識是否遭受一些利益團體的刻意破壞、政治決心是否淪為口號而無法實踐、資本市場扭曲調適資金需求的狀況是否持續?國際、國家、地方、社區各層次的調適工作都需要有效,且是正面的效果,才能累積加成為全球的整體績效。希望控制全球升溫不超過1.5C°,但整體情況不容樂觀;若這門檻未能守住,下一個「終極門檻」就是升溫2°C。這一切關係著是否我們會進入「地球2.0」?!機會之窗正在快速關閉中。【永續推薦】沈慶芳 臻鼎科技集團董事長林華慶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邱祈榮 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學會理事長許乃文 CIP臺灣區董事總經理程淑芬 國泰金控投資長黃正忠 KPMG安侯永續董事總經理彭啟明 臺灣氣候聯盟秘書長葛望平 歐萊德國際創辦人暨董事長蔡玲儀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書籍特色1.綜觀全局!正確且迅速掌握氣候變遷的首選必讀工具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專家葉欣誠教授為你我而寫的第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3
全球價值鏈發展報告(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邢予青; 王苒; (美)杜大偉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24/05/01 裝訂:平裝
《全球價值鏈發展報告(2023)》是雙年度系列報告的第四期。本報告的主題是,在外部衝擊下,全球價值鏈如何發生演變,以及如何使之更具韌性和可持續性。報告評估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新冠疫情對全球價值鏈的影響,以及更廣泛的貿易壁壘如何在全球價值鏈上傳遞與積累。報告分析了能源供應鏈、半導體價值鏈等備受關注的熱點。報告指出,全球價值鏈是一個基於精細分工和專業化的高效創新網絡,沒有任何一個經濟體能夠獨自維持完整且有競爭力的供應鏈。並呼籲各方在能源轉型和技術創新領域的合作。此外,報告重點探討了氣候治理議題下的碳排放責任分攤問題,呈現了通過全球價值鏈追蹤二氧化碳排放不同方法的結果,並提供了全球價值鏈綠色化政策行動的概念框架等。 報告還強調沒有包容性就無法實現韌性和可持續性。
定價:1128 元, 優惠價:87 98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劑(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魯統部等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5/01 裝訂:精裝
《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劑》介紹了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劑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歷程,結合作者研究團隊及國內外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劑的研究成果,重點介紹了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二氧化碳還原制化學品和氮還原制氨的最新進展,包括催化劑的設計合成、結構表徵、催化性能和催化機理,並且提供了相關實例、數據、圖表和文獻資料。
定價:768 元, 優惠價:87 66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中長時儲能技術(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耿學文; 賀徙; 徐超; 劉凱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2024/05/22 裝訂:平裝
未來在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將超過50%,這對儲能設施提出了具備十幾小時乃至幾天的儲能時長的新需求,以滿足GW級別的可再生能源並網和長時間削峰填穀的需求。 《中長時儲能技術》一書旨在向儲能行業從業者及對此行業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中長時儲能技術系統性的介紹。本書共10章,涵蓋了長時儲能綜述、抽水蓄能、鋰離子和鈉離子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液流儲能、氫儲能、熱儲能、重力儲能、移動長時儲能及二氧化碳儲能等行業內技術路線,系統而詳盡地剖析了各技術路線的理論基礎、關鍵技術、應用分類、經濟性分析、政策支持、工程項目案例等,每章通過對產業鏈現狀及未來各技術路線深入淺出的介紹,淺析國內外電力行業環境下各技術路線的優勢及未來發展方向,探討了中長時儲能的必要性、前瞻性及可廣泛部署性。
定價:900 元, 優惠價:87 7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科學基礎(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袁文平等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4/01 裝訂:平裝
《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科學基礎》將系統講授實現國家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所需的基礎科學知識,主要包括我國“雙碳”目標提出的科學和時代背景、碳減排計劃和預期氣候效應、化石燃料燃燒和土地利用變化碳排放源核算、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碳匯核算、中國“雙碳”目標的實施路徑,以及甲烷和氧化亞氮兩種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源匯特徵和核算方法。
定價:828 元, 優惠價:87 72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大氣
滿額折
作者:曾國輝  出版社:建宏  出版日:1995/10/01 裝訂:平裝
這本書從大氣的組成講起,談到在大氣中,氮,氧,與碳的循環,特別重視近數十年來,由燃燒化石燃料所可能導致的溫室效應。第2章談跟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空氣污染,使高中學生對於空氣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烴,以及微粒有深刻的瞭解,光化學煙霧與酸雨也在這一章詳加說明。第3章,空氣的化學,主要討論的有氮氣(其及重要化合物),惰性氣體(及其一些化合物),與二氧化碳。氧的化學則在水一書中的第4章與
定價:150 元, 優惠價:9 135
庫存:4
SDGs系列講堂生物多樣性:守護生態基因庫,一同為地球物種共生努力
滿額折
作者:InfoVisual研究所  出版社:臺灣東販  出版日:2023/05/15 裝訂:平裝
地球透過生物多樣性,供給人類繁衍壯大的資源。 但隨著人類發展而滅絕的物種、毀壞的生態, 開始漸漸反撲,要怎麼幫地球恢復生息呢? ※生物多樣性是什麼呢? 所謂的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生物的豐富特性及其連繫。從人類的祖先到發展成智人,開始一步步發展,最終人類成為地球史上最強的生物。人類一直以來都是從地球索取食衣住行、醫藥、能源等等的物質,舉凡智人時期的採集、狩獵,人類擊落形成後的農業、畜牧,再到近現代工業革命後的化石燃料。地球以土地的養分滋養植物萌發、以草木果實餵養動物生長,死後屍體回歸大地成為養分與能源,不同的物種形成群體、再形成生態系統。可以說我們如今所享受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地球的各個生態系統之上、由各類生物所提供,這些價值與成果都是仰賴生物多樣性提供。 ※人類活動加快生物滅絕速度,如今問題開始反撲 自約38億年前生命誕生以來,無數生物物種誕生而又逐漸滅絕。其主要原因在於自然環境的變化,不過近年來的滅絕現象則明顯是我們人類的活動所致。因濫捕、引進外來物種使得生態系統崩壞;因開發使得陸地、海洋棲地被破壞、汙染或耗竭;因品種改良高價值物種而使得病蟲害橫行,這些人為的原因都加快了物種滅絕的速度。缺乏生物多樣性最直接的後果,將導致糧食危機。 接連爆發來自動物的新傳染病SARS、MERS、伊波拉出血熱或是COVID-19,也完全是人類過度接近野生動物所致。人類砍伐森林或隨意開發,破壞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又捕捉並販售野生動物,就此開啟了未知傳染病的大門。 地球暖化也是源於人類消耗地球生物多樣性所致。遠古時期的生物遺骸成為了化石燃料,燃燒化石燃料產生二氧化碳(CO2),因溫室效應導致氣溫上升;隨著石油化學工業的發達,又催生出名為塑膠的新素材,創造出無數難以分解的垃圾問題,進而威脅到現代的生物多樣性 ※守護生物多樣性等同於拯救人類的未來 人類於約700萬年前出現在地球上,如今立足於生物界的頂端,一直以來從各式各樣的生物索取資源。但時至今日人類引發地球暖化、導致氣候變遷,世界已陷入的危機之中,唯一的避免之道在於恢復並持續維持地球原有的「生物多樣性」,讓陸地、海洋等的各個生態系統發揮吸收碳、儲存碳的功能。 本書將會帶著大家認識這門學問,就從理解猶如地球寶藏的「生物多樣性」開始,踏出守護地球的第一步。 ‧認識身邊出現的動植物→學會尊重與愛護生物 ‧認識餐桌上的食品來源→愛惜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1
這個世界運作的真相:以數據解析人類經濟和生存的困局與機會
滿額折
作者:瓦茲拉夫‧史密爾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22/05/19 裝訂:平裝
全球百大頂尖思想家;橫跨能源、人口、科技領域的權威專家「史密爾是我最喜歡的作者。」──比爾・蓋茲病毒肆虐、晶片短缺、電力不穩、過度使用燃料……我們必須看清撼動全球經濟根基的七大困局何為全球經濟的大挑戰?絕對是能源、小麥、病毒和氣候。能源概括整個世界的運作,使人類可以生產糧食和材料,種植一顆溫室番茄需要5茶匙柴油,1公斤的麵包需要80毫升的柴油;能滿足全球需求量的鋼鐵、塑膠、水泥需要多少燃料?作者呼籲人類應從過於樂觀的預測、政策中甦醒:各國的脫碳目標不可能實現,人造食物取代不了農作物……世界真正的現實面,影響經濟最主要的七大關鍵:1.能源:人類有多依賴化石燃料?從19世紀起,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為60倍,20世紀增加為16倍,在過去的220年中,大約增加1500倍。2020年,全球有一半以上的電力來自燃燒煤炭和天然氣。2.食物生產:如何養活全球80億人口?由於投入的化石燃料和電力日益增加,作物收穫量才會如此豐富,也能夠預測產量。如果沒有這些人為的能源補貼,就無法為90%的人類提供足夠的營養。3.材料:氨、鋼鐵、混凝土和塑膠,如何主導世界經濟?大型的基礎建設和消費者需求,都需要靠大規模的基本材料(塑膠、水泥、鋼鐵、氨)才能達成。生活中的塑膠材料無所不在,你摸摸手邊的滑鼠、筆電或正坐著的旋轉椅;1952年全球塑膠產量只有約2萬噸,1950年增加到2百萬噸,2000增加到1.5億噸,到了2019年,增加到3.7億噸。4.全球化:運輸和通訊如何讓世界緊密連結?在1973年油輪運輸以原油和精煉過的產品為主,占總運輸量的一半以上,但是到2018年,貨物的運輸量增加到約70%,這個轉變不僅反映出亞洲(特別是中國)日漸成為全球主要消費品的來源地,而且反映出各國的整合和相互依存度都提高。5.風險:病毒、飲安到天災,為何文明進步沒讓世界更安全、更健康?現代社會已經消除或減少許多會致命或造成殘疾的風險,例如小兒麻痺症和分娩,但很多危險仍會繼續存在,天災人禍、飲安、疾病和日常活動中的風險。從食物中殘留的農藥到玩具或地毯中的致癌物,隱藏在牆壁和嬰兒爽身粉裡的石棉,到人為破壞的全球暖化現象。6.全球暖化:脫碳言之過早?富裕國家正落實減緩氣候變遷?早在1958年,我們就清楚二氧化碳濃度加倍與實際暖化程度之間的關連,但我們選擇加倍燃燒化石燃料,過度依賴的結果導致我們很難斷然捨棄,否則就得耗費更高的成本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庫存: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37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