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96)
簡體書 (150)
電子書 (1)
政府出版品 (2)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247)
無法訂購商品 (100)
庫存狀況

有庫存 (55)
無庫存 (292)
商品定價

$199以下 (66)
$200~$399 (189)
$400~$599 (63)
$600~$799 (14)
$800以上 (15)
出版日期

2024年 (9)
2022~2023 (32)
2020~2021 (43)
2018~2019 (35)
2016~2017 (17)
2016年以前 (202)
裝訂方式

平裝 (257)
精裝 (41)
軟精 (3)
盒裝 (2)
袋裝 (1)
適讀年齡

學齡前 (1)
小學中年級 (3)
小學 (3)
高中 (2)
作者

吳國盛 (4)
方鴻輝 (4)
何丙郁 (3)
劉兵 (3)
加來道雄 (3)
戴瓦.梭貝爾 (3)
柯利弗德.皮寇弗 (3)
楊玉齡 (3)
費曼 (3)
麥可・巴菲爾、潔斯・布萊德利 (3)
(英)伊恩‧斯圖爾特 (2)
凱維勒斯 (2)
卡蒂亞.阿斯塔菲耶夫 (2)
威爾森 (2)
安歌 (2)
布德瑞 (2)
張建華 (2)
懷特 (2)
柯利弗德‧皮寇弗 (2)
出版社/品牌

時報文化 (79)
天下文化 (65)
左岸文化 (24)
商務印書館(大陸) (20)
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 (12)
上海教育出版社 (10)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8)
上海辭書出版社 (7)
北京大學出版社 (7)
知書房 (7)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6)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5)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5)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4)
小漫遊文化 (4)
科學出版社 (4)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
北京三聯 (3)
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3)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347筆商品,2/18頁
便宜沒好藥?一段學名藥和當代醫療的糾葛
滿額折
作者:傑瑞米・葛林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2018/07/11 裝訂:平裝
療效重要,還是成本優先,還是魚與熊掌可以兼得?收入繁體中文版 作者序郭文華(陽明科技與社會所 副教授)專文推薦醫藥支出不斷攀升是當今社會面臨的危機,專利過期之後的「學名藥」,能否減緩財政負擔呢?本身也是醫師的葛林,從歷史觀點出發,談及原廠藥與學名藥之間的爭議、醫藥專業的利益衝突、藥廠間的利害關係、專利的攻防戰,最後論及全球的藥品市場。在詳細的資料爬梳當中,呈現學名藥對當代醫療照護的意義。學名藥除了
定價:460 元, 優惠價:9 414
庫存:2
照護的邏輯:比賦予病患選擇更重要的事
滿額折
作者:安瑪莉•摩爾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2018/11/21 裝訂:平裝
與疾病共處,是我們逃不了的命運,但「什麼是好的照護?」 選擇的邏輯,病人跟悔恨綁在一起;照護的邏輯,如果出錯了,你不必責怪自己。 我們以為,醫護人員給予病人越多的資訊、越詳盡的解釋、越透明的知情同意,醫病關係就越順暢,病人越能做出正確的決定,過著更理想的生活,但實情比這個還複雜。 過去,我們共同抵抗醫療霸權,擘畫出更多病人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1
瘋狂簡史:誰定義了瘋狂?
滿額折
作者:羅伊‧波特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2018/02/07 裝訂:平裝
即使是瘋狂,他們的瘋狂也是時代的產物。◎一本非典型的精神醫病史二十世紀初,《英國醫學期刊》以樂觀的語氣說:「比較1800年與1900年的醫學知識與技術,沒有一個醫學部門獲致的進展比得上治療瘋狂的專科。」然而,在另一本更為專業的期刊(因此更具權威性?)《精神科學期刊》中,語氣就不是那麼樂觀了。這本期刊在同一年指出「在瘋狂的治療上,醫學顯然無能為力」,「雖然醫學在十九世紀獲得極大的進展,但是相較之下,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2
物理之書
滿額折
作者:柯利弗德.皮寇弗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13/01/04 裝訂:平裝
史上最強、科普界全能鬼才皮寇弗力作 一本圖文並茂的物理百科/一本博古通今的物理歷史 一本趣味橫生的物理故事/一本條理分明的物理資料庫 關於物理世界裡最重要、最有趣的故事盡在其中 ●高涌泉、黃小玲專業審訂 ●中央研究院院士重量推薦 于靖(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李羅權(中央研究院院士/地球科學所特聘研究員) 陳力俊(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本書特色 1.豐富條目:25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庫存:3
電腦之書
滿額折
作者:西姆森‧加芬克爾; 瑞秋‧格隆斯潘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1/03/24 裝訂:平裝
史上最強系列之《電腦之書》從西元前兩千年的蘇美算盤,到個人電腦的發明,乃至21世紀的臉書等網路社群250則趣味的電腦科學故事+詳解歷史+精采圖片從閱讀中學習科學知識的百科一本圖文並茂的電腦科學百科.一本博古通今的資訊科技發展史一本趣味橫生的電腦科學故事.一本條理分明的資訊科技資料庫關於電腦科學世界裡最重要、最有趣的故事盡在其中電腦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各個層面。原本只用於破解納粹密碼、發展核彈的技術,
定價:680 元, 優惠價:9 612
庫存:2
地球之書
滿額折
作者:金貝爾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1/03/31 裝訂:平裝
史上最強系列之《地球之書》從45億年前地球的誕生到50億年後地球可能的終點250則趣味的地球科學故事+詳解歷史+精采圖片從閱讀中學習科學知識的百科一本圖文並茂的地球百科.一本博古通今的地球科學發展史一本趣味橫生的地球故事.一本條理分明的地球科學資料庫關於地球科學世界裡最重要、最有趣的故事盡在其中從深邃的過去到亙遠的未來,在漫長時間裡不斷嘗試了解萬事萬物如何運行,以及如何讓一切變得更好的人們,本書就
定價:680 元, 優惠價:9 612
庫存:2
科學之書
滿額折
作者:柯利弗德‧皮寇弗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0/09/30 裝訂:平裝
史上最強、科普界全能鬼才皮寇弗全新力作!史上最強系列第9集《科學之書》從西元前1萬8千年前的伊尚戈骨,到20世紀的複製人,250則趣味的科學故事+詳解歷史+精采圖片從閱讀中學習科學知識的百科一本圖文並茂的科學百科.一本博古通今的科學歷史一本趣味橫生的科學故事.一本條理分明的科學資料庫關於科學世界裡最重要、最有趣的故事盡在其中「經過演化的人腦,讓我們逃離非洲莽原上的獅子,但光憑人腦,可能無法揭開那籠
定價:680 元, 優惠價:9 612
庫存:4
再生:幹細胞治療、再生醫學,生命科學研究新趨勢
滿額折
作者:珍‧梅恩沙茵; 凱特‧麥蔻德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03/31 裝訂:平裝
一本好讀的入門書介紹再生的歷史、哲學與科學以及再生在醫學到生態學的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本書展現許多非凡傑出之處,也提出一種獨特的途徑,不僅讓廣大讀者受益,也是應對人類與全球生態發展當前挑戰所必需的。這是一項重要的貢獻。 ──沃爾利切克(Hanna Lucia Worliczek),奧地利維也納大學 一本真正發人深省的書,不只適合學生與科學家,也適合政治人物與一般大眾。 ──羅廷格(Eric Röttinger),法國蔚藍海岸大學癌症與老化研究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器官、組織,甚至生物在某些條件下,可以重新長出一部分或整個生命系統,然而有些器官、組織或生物,在任何條件下都無法再生。用正確的方式把蚯蚓切成兩半,你可能會遇到兩條扭動的蠕蟲。切除水螅的頭部,牠可能會長出新的頭,但切掉人類的一隻手臂,這個人會永遠少一隻手。為何有如此差異?有哪些因子和哪些規則主導再生過程?真的有一套再生邏輯,也就是一組規則,貫穿生物學的各個領域以及生命的各種尺度嗎?從每一種生命系統內的再生,我們能學到什麼,又如何把這些知識轉譯到其他系統並做比較?此外,我們可以應用再生醫學治癒帕金森氏症、脊髓損傷、多種神經退化疾病的病人嗎?這是一本探討生物再生的入門書籍,簡短易讀,環顧從細菌、神經、幹細胞,到生物個體與複雜系統的各種尺度,提出一系列啟發思考的深刻問題,不論是政策制訂者、生物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學生、教師及一般讀者,若能了解再生並想像這種過程怎樣在生命各尺度運作,都能從中獲益。並幫助讀者建立新觀點,把再生視為生命系統的一種過程,了解與幹細胞有關的科學和倫理問題。這種新觀點
定價:340 元, 優惠價:9 306
庫存:4
二十一世紀機器人新律:如何打造有AI參與的理想社會?
滿額折
作者:法蘭克・巴斯夸利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2023/03/08 裝訂:平裝
美國出版商協會PROSE獎「法律和犯罪學」決選向艾西莫夫「機器人定律」致敬,為了二十一世紀而生的「AI機器人新律」人類如何在AI時代,避免失去自身利益?● 無人機因為打擊精準,運用在戰場上比較人道?● 醫療AI因為被輸入大量資料,比醫師的診斷還可靠?●當AI客服已經可以發出「嗯」「啊」幾可亂真的回應,可以解決最單純的餐廳訂位服務,為什麼會有倫理的問題?如果我們對AI的想像力只及於將AI自動化當作降低人力成本、替代人類勞動力的方法,我們不只被毫無創意的「成本病」綁架,還失去與AI一起邁向理想社會的契機。是時候該討論如何更積極介入由AI打造的新社會了,而不只是讓演算法黑箱作業。也不能只是批評演算法,而是要在政策、立法和倫理議題上,有具體的原則和作法,建立課責制度,當AI產品違反社會秩序時,我們有完善的制度可以追究責任。作者巴斯夸利不只在學術領域卓然有成,更在政府部門擔任諮詢委員,提供建議供現下邁向AI社會的指引。於書中,他先向艾西莫夫「機器人定律」致敬,再提出「機器人新律」,作為我們與AI互動的準則。第一、機器人系統與人工智慧應為補充與輔助專業人士的角色,而非取代專業人士的工作。第二、機器人系統與AI不應該假冒人性。第三、機器人系統與AI不得強化零和軍備競賽。第四、機器人系統與AI必須隨時標示其創造者、控制者及擁有者的身分。作者從健康照護、教育學習、新聞輿論、法律判決、信用評價、軍事國防等方面,示範如何將這四個原則應用在這些領域。這四個原則背後所揭示的是AI與人類社會的理想關係,不僅能揭露不遵守將帶來的惡果,更能使我們在確認大方向之後,維持人類的尊嚴,保衛我們的民主成果。
定價:550 元, 優惠價:9 495
庫存:4
石頭記:一位人類學家關於沉積、斷裂和失落的遐想
滿額折
作者:修‧萊佛士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2023/09/27 裝訂:平裝
石頭沒有生命,但會生長,他們說了什麼?包容悲傷和形成岩石都需要時間,記憶和地層都是層層堆疊,間或被不連續面中斷。結合個人記憶、地質學、人類學、歷史學、遊記、親身訪談,這是一本既私人又公眾的悼亡書。--榮獲J.I. Staley 人類學著作獎--作者的親密家人接續過世,令他直撞生命的斷裂,這種戛然而止的不連續,呼應著地質學裡的不整合斷面。愛石成癡的作者,展開如同朝聖般的生命遐想之旅,他行過北極圈現地考察,在「無言」的岩石世界,讀出被歷史遺忘的人群和生物,也在個人生命經驗裡提煉令人玩味的哲思。走過格陵蘭、冰島、蘇格蘭諸離島等地,作者透過六種岩礦(大理石、砂岩、片麻岩、磁鐵礦、鯨脂石、鐵),呈現人類與周遭環境互動的歷史,提出具批判性的自然史。大理石與城市紋理,砂岩和巨石陣,片麻岩和神聖崇拜,磁鐵礦和火山災難,鯨脂石和捕鯨業,鐵和伊努特人,岩層與故事會隱沒,但「岩脈的露頭」和證據會幫助我們尋找消失的曾經。身為人類學家,每一則紀事都親臨現場,不論觀察、訪談或與當地人實際相處,除此之外,還運用地質學、古生物學、歷史文獻和遊記挖掘歷史縱深。六種岩石、六個故事,在看似世界盡頭的北極圈周邊發生,但端視你從哪裡觀看,反而那有可能才是世界中心,例如:冷戰時,北極圈是各國勢力交鋒的熱區。作者還引領我們探尋幾個主題,像是人類的信仰、走入當代時間的原住民、大航海時代對未知的探險、捕鯨業如何影響自然環境等。每次消失和每段遺落都形成了我們的此時此刻。不論是因為瘋狂捕鯨時代而誕生的人造石「鯨脂石」,或者西方白人覬覦伊努特人秘密隱藏的「隕石」,或者納粹集中營為軍事產業「雲母片」而強迫人們勞動……岩石看似堅硬,但岩石背後是一個又一個不同角度和版本的故事,頓時把我們從堅硬的基礎拋向各種可能的詮釋。岩石看似無生命,但它的形成和運用,卻與人類的存在樣態息息相關。
定價:550 元, 優惠價:9 495
庫存:9
改寫人性的人:二十世紀,一群人類學家如何重新發明種族和性別
滿額折
作者:查爾斯・金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2022/10/05 裝訂:平裝
天才總是成群而來,文化人類學的誕生戰爭時,這群人類學家加入戰情局,破解敵人的文化密碼,承平時,加入「科學vs.文化」的論戰,挑戰大眾的敏感神經。Anisfield-Wolf 書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決選二戰爆發時,一群人類學家紛紛加入美國戰情局。戰情局的主要任務是對抗假訊息、製作影片和文宣提升士氣,其中有一個人還透過報章、電影和小說,破解敵人(日本)的文化密碼,寫成《菊花與劍》,她就是潘乃德(Ruth Benedict)。天才總是成群而來,潘乃德並不是獨自一人。從這群影響後世甚鉅的人類學家,可以追溯到他們的祖師爺——鮑亞士(Franz Boas)。二十世紀初,種族主義瀰漫,當權者常常借用時興的種族科學理論(例如:顱型長短),對非我族類(例如:原住民、黑人、移民)歧視排外。二〇年代美國盛行的種族主義,連德國納粹都從中汲取相對應的概念來對待猶太人,甚至覺得美國的種族認定標準太過苛刻(一滴血原則)。鮑亞士一反當時美國蔚為風潮的種族優越論,也抨擊受美國優生學添柴火的納粹種族政策,他認為應該採用更為科學的方法才能下結論。他的路數是強調「出田野」,到當地和被研究者一起生活。他認為各個種族內部其實本身就存在許多巨大差異,如何可能將某個種族標籤化?如何可能斷言某個種族比較落伍,或天生野蠻?他的結論是,這一切都是我們用自己打磨過的眼鏡評價異族,事實應該是,每個族群擁有不同的——文化。他用「文化」這個概念分析不同的人群,文化沒有高下之分,文化是相對的。他開創了文化人類學這門躋身科學殿堂的新學科。在文化人類學這門知識的奠基者裡,還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米德(Margaret Mead)。她相繼前往薩摩亞和新幾內亞進行田野,在原住民身上想要探究「性」這件事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她《薩摩亞人的成年》《新幾內亞人的成長》成為暢銷書,替性別解放運動提供思想的彈藥。不過,米德的研究興趣並不只是客觀學術上的追尋,而是和她個人如狂風暴雨般的多角情感關係有那麼一層關聯,這增添她的研究動機和信念,最後更解放了她自己。不只米德有切身的困頓,身為非洲裔、寫過《他們眼望上蒼》的賀絲頓(Zora Neale Hurston),以及身為原住民的德洛莉亞(Ella Cara Deloria),也為他們自己社群的困難處境做出貢獻。在鮑亞士的鼓勵下,賀絲頓前往美國南方進行黑人民俗的採集,她還在中美洲海地(非洲奴隸最早到達美洲的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庫存:4
父產科:孩子的健康不能只靠卵子,男性生殖醫學重磅登場
滿額折
作者:雷內.阿爾梅林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8/09 裝訂:平裝
婦科蓬勃,男科無力? 生命的孕育來自精子+卵子,母體的年齡、健康、生活環境會影響胎兒,那父體呢?為什麼沒有「父產科」?男性生殖健康遭到漠視,是真的不重要,還是我們不想談。揭密男性生殖醫學的重要性,翻轉母親決定胎兒健康的迷思,男性生殖醫學重磅登場!凍卵話題延燒,關注女性要在黃金生育期留住健康的卵子,但會影響卵子健康的因素同樣也會影響精子——不過似乎沒人在意,婦產科單獨成科已有百年歷史,但男性生殖醫學卻似乎銷聲匿跡,導致生殖的風險與責任都落在女性的錯誤迷思。本書將引領讀者認識「男性生殖」的重要與影響,進而為我們的下一代帶來更健康的未來。一百多年來,醫學界為了解以及治療女性的生殖,莫不全力以赴。而有關男性的生殖健康卻長期遭到輕忽,近期才開始從一些基本問題著手研究,諸如父體(精子)對流產與兒童遺傳疾病等等。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知識上的巨大鴻溝?本書作者雷內.阿爾梅林爬梳了整個男性生殖醫學的發展,從這個學科的誕生、傳播到被民眾接受的狀況。她從十九世紀有心人士努力建立一個名為「男科」的醫學專科,結果以失敗收場,講到當代生殖醫學關於父親方面影響的研究。一直以來,人們對男性年紀、健康狀況以及接觸環境風險對於生殖健康的重要性長期缺乏關注。不僅僅在專業領域內,作者還透過蒐集文獻與實地訪談,呈現出社會大眾普遍對男性生殖醫學無知的景況。本書的最終目的,是激勵大家針對這個遺失的環節提問。在我們的社會裡,生殖風險與生殖責任主要落在女性身體裡,若能調整光圈,讓男性在生殖中的角色也能成為清晰的焦點,不僅可能改善男人與他們孩子的健康,也能重塑社會對於女性與生育之間的關聯,以及由此而來的性別不平等待遇。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于若蓉|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家瑋|王家瑋婦產科院長朱伯威|生殖醫學博士、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院長吳嘉苓|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鈺萍|協和婦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好孕工作室負責人曾凡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烏烏醫師│禾馨婦產科醫師黃于玲|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副教授鄭丞傑|臺北秀傳醫院院長、高雄醫學大學婦產科教授、臺灣性教育學會榮譽理事長蔡友月|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陽明交大、北醫、國防人文講座師資謝昌志|王家瑋婦產科副院長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甫看到書名《父產科》(Guynecology),瞬間就吸引以生殖醫學為志業的我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3
悲傷幾何學:思索數學、失去與人生
滿額折
作者:麥可‧法瑞姆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05/19 裝訂:平裝
【推薦人】洪萬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創辦人以幾何學思考人生有種美好且形而上的領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有時會感受到,對某事突然理解或頓悟而產生的瞬間快感,但伴隨著興奮之後的是一種失落感,因為領悟的剎那永遠不會重複,也就是幾何學談的「不可逆轉」,我們對此情境變化的反應就是悲傷。但對《悲傷幾何學》作者而言,悲傷可能是人們生命中充滿可能性的時刻,讓我們能夠了解,失去親人或生命中各種事物,與失去頓悟的快感之間有相似之處。透過幾何學的放大對稱性,我們依然會看到原始形狀。同樣的,鑲嵌在大損失中的是較小的損失。這種領悟有助於減輕人生痛苦,重新定向我們的思維。作者認為,悲傷有兩種意思。首先,悲傷是對永久失去的反應:它是不可逆轉、帶有情感重量,且是超凡的;此外,悲傷是自我相似:譬如,喪母之痛包含許多「比較輕微」的悲傷,因為再也不能促膝長談,或一起用餐、散步。然而,每一個微小悲傷都是對失去母親的反應之縮影,可以當成尋找有效投射的實驗室。向外在投射,悲傷就有可能指向可以助人的舉動。在這本意義深遠且充滿希望的書中,作者為讀者陳述幾何學如何幫助我們理解與應對悲傷,即使你是排斥數學的人,也能理解書裡淺顯易懂的敘述。作者在書中穿插了原創插圖、對基礎幾何學的清晰介紹,以及從他自己人生中汲取的智慧,是穿越數學與美麗人生之旅。藉著人類純善的心靈與幾何學的優雅,本書幫助讀者了解,我們可以如何放膽大步前行,勇敢面對未知的崎嶇道路。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庫存:2
爆笑萌科學1~3:不可思議的地球生活+人類生活+星空宇宙(三冊合售)
滿額折
作者:麥可・巴菲爾; 潔斯・布萊德利  出版社:小漫遊文化  出版日:2024/02/01 裝訂:平裝
超可愛角色 帶你上天下海探索宇宙萬物超有梗 300篇連環漫畫 X 一頁就知識滿點在大笑中掌握自然、生物、地球科學、歷史等先備知識,輕鬆接軌國小國中學習!內附108中小學自然領域、社會領域課綱對應表如果你的大腦、眼睛、便便,或是大自然裡的豪豬、藍鯨,甚至一道彩虹、一座火山、外太空的星球,都能夠開口說話了,他們會想告訴你什麼呢?第1冊:不可思議的地球生活小嬰兒的骨頭比成人要多出近一百根,後來那些骨頭去哪裡了?紅鶴打瞌睡時為什麼只用單腳站立?有一種動物居然會大出方形的便便!為什麼龍捲風力量大卻只能維持10分鐘?第2冊:不可思議的人類生活羅馬人的娛樂活動是去競技場看奴隸和罪犯打架戰鬥到死。埃及人為什麼在寵物貓死去時把遺體抹上油包成木乃伊?法國大革命就是平民把國王送上斷頭台?第3冊:不可思議的星空宇宙星星會閃爍只是人的幻覺?人類如果太靠近黑洞,會陷入「義大利麵化」?太陽風暴真的會帶來世界末日?人類為了遨遊宇宙、定居其他星球,做過哪些奇怪實驗和厲害發明?【爆笑萌科學】系列特色1.300個科學人文主題:涵蓋自然、生物、天文、地理、歷史的豐富內容,滿足孩子對萬物的好奇心。2.沉浸式學習:每頁聚焦一個主題,故事情節加上圖解,讓孩子3分鐘就能認識最具代表性的人事物。3.圖像閱讀輕鬆有趣:充滿趣味梗和幽默對白的漫畫連環圖,讓孩子翻頁間充滿樂趣。4.精華知識點:以「不一樣的生活」、「歷史筆記」、「新聞提要」、「祕密日記」等單元說明關鍵人事物的專有名詞,也補充延伸資訊。5.全球暢銷與權威肯定:英國100,000 冊銷售、譯為全球23種語言版本,獲2021年BBC兒童圖書獎,入圍塞恩斯伯里兒童圖書獎、LaughOutLoud好書獎等各界讚聲推薦,知識掛保證李貞慧(貞慧老師的繪本花園)、陳培瑜(閱讀推廣人)、野人窩科普閱讀、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李昫岱(屋頂上的天文學家/中正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劉志安(台北市天文協會理事長)、蕭翔耀(鹿林天文台觀測員)、柚子醫師陳木榮(小兒科醫師)、徐老師的男宿育兒日記、噗噗X磨娘三寶の虧雞every day、Oliver(晨熹社闆寶)、編輯小姐Yuli(圖文作家)
定價:1050 元, 優惠價:9 945
庫存:2
智慧之源:從哲學到神經科學的探索
滿額折
作者:史蒂芬.霍爾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12/06 裝訂:平裝
智慧從何而來?怎樣的人是真正的智者?用現代科學顯現智慧的奧妙橫跨人文與科學領域,探討智慧的關鍵課題我們這時代是否可望變得更有智慧?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謝伯讓(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家)愛智推薦史蒂芬.霍爾利用他的廣博學識和文學技巧,帶給我們一部敏銳有力的綜合著作,說明了在人類歷史悠久的智慧源泉探索中,哲學家、神學家和二十一世紀的科學家作出了什麼貢獻。這是一部結合洞察力與藝術的作品,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許爾文.努蘭(Sherwin Nuland),《死亡的臉》(How We Die)作者人類文明歷史發展到現代,累積了許多智慧的成果,終於在二十世紀開始有科學家試著透過實證方法和科學儀器分析「智慧」。智慧可以被測量嗎?它有什麼特徵?智慧的運用如何反映在神經結構中?我們是否可以由此尋找智慧在大腦裡的源頭?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智慧和科學的對話又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作者史蒂芬.霍爾悉心拆解並重組了智慧最關鍵的科學命題。他立基於深厚的人文傳統,查覽重要的智慧文獻,包含荷馬史詩、哲學、《聖經》及古典文學,並援引蘇格拉底、佛陀、耶穌、孔子、甘地等人類史上公認的智慧典範。在他嚴謹的梳理下,智慧的種種概念跟心理學、生物學及神經科學的關注點一一連通起來。霍爾將智慧概念分成八個神經支柱,分別是情緒調節、判斷力、道德推理、憐憫、謙遜、利他、耐心、處理不確定性,他援引相關主題的重要科學研究,詳實地加以論述。透過這樣的分析策略,霍爾引導讀者探勘了人文與科學互通的新領域,讓智慧在實證科學的檢驗下顯現其微妙之處。在這段知性旅程的最後,霍爾為智慧的時代意義作了發人深省的陳述。各界好評本書是全面認識人類心智的一趟黃金旅程,由歷來最有洞察力和最值得信賴的其中一位科學記者擔當領隊。本書是一場盛宴,而不是一些零食。請作好準備消化超出你想像的大量腦科學知識。──大衛.申克(David Shenk),《別拿基因當藉口》作者本書展現了驚人的才智、令人難以置信的寫作技巧,以及非常傑出的綜合能力。你可以不同意部分內容,但很難否定整本書。智慧仍與我們同在。──麥可.葛詹尼加(Michael Gazzaniga),《大腦、演化、人》作者史蒂芬.霍爾並非只是傑出的科學作家,他根本就是一位傑出的作家。──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雜食者的兩難》作者史蒂芬.霍爾再次做到了。他巧妙地解釋了
定價:440 元, 優惠價:9 396
庫存:2
生物之書
滿額折
作者:麥可‧傑拉德; 葛羅莉亞‧傑拉德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16/11/22 裝訂:平裝
史上最強系列第6集《生物之書》從生命起源到表觀遺傳學250則趣味故事+詳解歷史+精采圖片從閱讀中學習生物知識的百科 圖文並茂的豐富百科.博古通今的中外歷史趣味橫生的常識故事.條理分明的資料寶典 【本書特色】●豐富條目:250則生物學史上重大里程碑一次收錄。●編年百科:條目依年代排序,清楚掌握生物發展演變;相關條目隨頁交叉索引,知識脈絡立體化。●濃縮文字:每篇約700字,快速閱讀、吸收重要生物學觀念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庫存:2
神的方程式:對萬有理論的追尋
滿額折
作者:加來道雄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4/27 裝訂:平裝
一段史詩般的旅程——以加來道雄特有的熱忱和清晰文筆寫成,娓娓道出了歷來科學家們前仆後繼追尋「神的方程式」的故事。具有權威性又明晰易懂的出色之作!讀過此書,相當於將整個物理發展史走過一遍。神的方程式——「萬有理論」,它是科學的巔峰成就、物理學的聖杯,從這則公式可以推導出其他所有方程式,那會是自從古人問道:「世界是以什麼組成的?」以來,歷經兩千年科學探尋所成就的最終產物。這是個令人屏息的願景。加來道雄寫出這一段求知的故事——努力追尋「萬有理論」,一個革命性的「神的方程式」。愛因斯坦投入一生致力尋覓這個難以捉摸的物理聖杯,想藉此要把宇宙間所有力聯繫在一起,但他始終沒有找到它。物理學界幾位最偉大的心智,從霍金到布萊恩•葛林(Brian Greene),也接手展開搜尋,但迄今仍沒有人成功。在《神的方程式:對萬有理論的追尋》這本書中,知名理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帶領讀者踏上一趟令人難以置信的旅程,走過一段史詩般蜿蜒曲折的路途,那也是他終身大半期間都興味盎然的謎團。他引領我們走過現代物理學的關鍵爭執,從牛頓的重力理論經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乃至於弦論領域的最晚近發展,讓讀者了解這段物理學家們前仆後繼探尋萬有理論的辛苦過程。這是一段講述令人眼花撩亂的突破,以及山窮水盡的死胡同的故事,由加來道雄秉持感人肺腑的熱情,以他的生花妙筆清楚道出。【專文導讀】侯維恕|臺灣大學物理學系講座教授【專業推薦】從古到今,「神」一直存在於人類的各種文化裡。對於科學家而言,「神」是造物者或大自然的代稱,而神的方程式即是大自然運行的規律。這本書介紹了科學家們努力追尋的過程,與發現規律的感動。正是這些過程與感動,讓科學家們樂此不疲,也將使讀者如身歷其境般地踏上探險之旅!—— 江瑛貴|清華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科學家們有個夢,夢想有一天能找到將四種自然力統一的萬能方程式,期待它能解開萬物的規律,宇宙的起源。這是一項艱鉅但充滿驚喜的工作。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故事敘述,展現了科學家們追根究柢的態度、鍥而不捨的科研歷程, 引人入勝。—— 李景輝|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到底是否存在著一個萬有理論,能解釋我們整個宇宙的所有現象?弦理論似乎是目前最有可能的候選人。身為相關理論研究的先驅,加來道雄博士在本書中從早年的物理研究,一直論述到弦理論目前的發展,讀過此書,相當於將整個物理發展史走過一遍。儘管加來教授為從事弦理論的研究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1
人類死亡史:從瘟疫到失智症
滿額折
作者:安德魯‧鐸義格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04/21 裝訂:平裝
我們如何死去,正反映我們如何活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泰晤士報》(Times)、《觀察家報》(Observer)票選2022年最值得關注重點書《衛報》( Guardian)、《經濟學人》(Economist)、《展望》雜誌(Prospect)2022年度選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德魯‧鐸義格(Andrew Doig)這本探討人類死亡的書,筆調出奇樂觀;他對人類如何死亡的研究,展現了人類的聰明才智。」──《經濟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21 世紀,人類大多死於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或罹癌、車禍而往生,但在舊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因為游牧、打獵,而遭到野獸襲擊、被巨石砸死,或部族衝突而喪命。到了14 世紀,莊園小農因黑死病而亡,15 世紀皇家海軍可能死於壞血病,18 世紀巴黎市民則受天花侵害,而當今市井小民,雖剛剛承受冠狀病毒肆虐,卻已鮮少受大型傳染病威脅。我們都認為是因為科學革命、醫學進步大幅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古早病毒無法威脅我們,但僅此而已嗎?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安德魯‧鐸義格(Andrew Doig),從人生終點「死亡」出發,回溯自舊石器時代迄今人類死因的變遷。他認為,除了醫療知識、公衛建設等科技進展,國家治理技術、社會規範、生活型態、糧產效能等變革,也是促成人類壽命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但人類真正了解「死」這檔事,也不過一百多年。1850 年以前,人們認定無呼吸心跳就是死亡,導致活埋事件層出不窮,19 世紀倫敦「預防過早埋葬協會」甚至推廣「安全棺材」,以避免慘案。直到生命偵測儀器、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問世,人類才對死亡有更精準的生理判斷。在本書,作者以1900 年為分水嶺,對比今昔人類的歷「死」,在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科學革命與工業革命漸趨尾聲之時,更能清楚人類近代社會的劇變。武力衝突、謀殺、飢荒、瘟疫、霍亂,是20世紀前人類的主要死因,而且是人為所致。根據頭骨標本紀錄,近四分之一舊石器時代人類因遭重擊而死,暴力衝突頻繁;《漢摩拉比法典》頒布後,美索不達米亞的犯罪率和謀殺事件大幅減少,飢荒也隨農業革命趨緩,雖然傳染病因定居聚落而傳播,但瘟疫傳染因港口的隔離措施而阻絕
定價:620 元, 優惠價:9 558
庫存:3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滿額折
作者:詹姆士‧波斯克特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04/28 裝訂:平裝
前所未見、具高度爆發性的科學史本書遠遠偏離了我們多數人被教導的西方經典情節,但卻真正拓展了我們就過往與現今的全球科學眼界。波斯克特巧妙地將默默無聞人士的成就融入更廣泛的科學史……篇幅內容論述明晰。」——《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當我們說到現代科學的起源時,習慣從歐洲開始,我們記得哥白尼、牛頓、達爾文和愛因斯坦這些思想巨擘。然而科學的歷史並不是、也從來不是歐洲特有的努力歷程。哥白尼仰賴根源自阿拉伯和波斯文本的數學技術;牛頓的運動定律用上了亞洲和非洲進行的天文學觀測成果;當達爾文撰著《物種起源》之時,他參考了一本十六世紀的中國百科全書;還有當愛因斯坦研究量子力學時,他受到了來自孟加拉物理學家薩特延德拉•玻色的啟發。《被蒙蔽的視野》是前所未見的科學史,講述了科學發展中的無名英雄,披露最重要的科學突破是來自全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思想交流。在這部雄心勃勃,啟迪思維的歷史當中,詹姆士.波斯克特重塑了科學史,揭示了非洲、美洲、亞洲和太平洋上科學家對這段全球故事做出的重要貢獻。本書將科學史安置於世界史的核心地位,也為現代世界的形成提供了一個嶄新視角,不再聚焦於某些菁英,也不再只看著歐洲,撥開被刻意蒙蔽的視野。要更深刻認識現代史,我們就必須關注全球科學史。【專家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林俊良|中興大學副校長、電機系講座教授林敏聰|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臺大物理系特聘教授 孫維新|臺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張國暉|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曾耀寰|中研院天文所研究副技師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劉怡維|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現代科學的起源來自歐洲,這是人們自十五世紀以來既存的迷思。大家普遍認為,重大科學突破出自哥白尼、伽利略、牛頓、達爾文到愛因斯坦。其實在望遠鏡被發明前,人們早就以肉眼進行天文研究。地球上各地區也都有泛科學的文明足跡,例如美索不達米亞、希臘、波斯、印度、中國和埃及天文學家都曾建構天文觀測站,啟動宇宙的探討。甚至西元前一五○~八○年就有類比計算機的概念被提出,用於計算特定日期的太陽、月亮和行星位置。現代科學發展,其實仰賴世界各地不同文化間的思想交流,這本書說明了這個事實。科學可以不斷進展而且影響人類文明,重點在於學理發展過程被有系統地以學術論文呈現與保存,為什麼人們認為科學的起源來自歐洲,這是主因。直到近百年,華人世界才有所認知。這也告
定價:680 元, 優惠價:9 612
庫存:3
萬病之王:一部癌症的傳記,以及我們與它搏鬥的故事
滿額折
作者:辛達塔.穆克吉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18/07/25 裝訂:平裝
獲普立茲非文學獎、《衛報》新人奬、《紐約時報》年度好書《衛報》評審盛讚:(本書)應該提名「僅此一部作品獎」! 穆克吉:「寫《萬病之王》耗盡了我所有故事,沒收了我通往寫作國度的護照,扣押了我未來做為作者的權利,我再沒有事物要說了。」 ★ 2010年《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2011年普立茲獎非文學類★ 2011年英國《衛報》新人獎★《時代雜誌》評選為最具影響力的100本書★ 美國亞馬遜讀者4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庫存: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8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