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386)
原文書 (31325)
簡體書 (62)
港版書 (27)
電子書 (2)
政府出版品 (19)
影音商品 (3)
紅利兌換 (4)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31329)
無法訂購商品 (476)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85)
無庫存 (31620)
商品定價

$199以下 (64)
$200~$399 (1154)
$400~$599 (1834)
$600~$799 (1639)
$800以上 (27114)
出版日期

2024年 (1613)
2022~2023 (5428)
2020~2021 (2544)
2018~2019 (2294)
2016~2017 (3072)
2016年以前 (16703)
裝訂方式

平裝 (20002)
精裝 (11111)
線裝 (4)
軟精 (33)
盒裝 (27)
有聲書 (190)
硬頁書 (32)
適讀年齡

嬰幼兒 (11)
學齡前 (32)
小學低年級 (19)
小學中年級 (5)
小學高年級 (7)
小學 (83)
國中 (1)
高中 (2)
藍思分級

220L-500L (2)
450L-620L (1)
550L-790L (6)
770L-910L (1)
950L-1040L (2)
650L-7075L (23)
1000L-1100L (4)
1050L-1150L (7)
1100L-1200L (6)
1100L-1300L (7)
作者

Anonymous (169)
Not Available (NA) (62)
William Ricketts (46)
Rudolf Steiner (35)
Asa Test Prep Board (COR) (29)
A. W. Tozer (27)
Nicholas Rescher (24)
Sharon A. Wynne (22)
Unknown (21)
Princeton Review (COR) (19)
S. Rao Vallabhaneni (18)
Thomas Hartwell Horne (18)
George Berkeley (17)
Henry Hickman (17)
Inc. Dorling Kindersley (COR) (16)
Georg Rehm (EDT)/ Hans Uszkoreit (EDT) (15)
Mel Waller (15)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15)
出版社/品牌

OUR KNOWLEDGE PUB (4370)
Cambridge Univ Pr (4081)
Springer Verlag (1469)
Taylor & Francis (1094)
John Wiley & Sons Inc (1054)
Routledge UK (778)
Independently published (773)
Lightning Source Inc (665)
LEGARE STREET PR (636)
Routledge (526)
Palgrave Macmillan (416)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 (366)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263)
Univ of Chicago Pr (263)
Oxford Univ Press USA (243)
SAGE Publications UK (243)
Rowman & Littlefield Pub Inc (240)
Mit Pr (232)
JOHN WILEY & SONS,LTD (225)
Cengage Learning (218)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31805筆商品,1/1591頁
認識至聖者:神的屬性,以及對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意義
滿額折
作者:陶恕  出版社:啟示出版社  出版日:2019/08/31 裝訂:平裝
★被譽為「二十世紀的先知、牧師們的牧師」,陶恕一生巔峰之作★與魯益士《返璞歸真》、華理克《標竿人生》齊名有些人可能會問:「認不認識神,對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裡,神的屬性對我有什麼意義嗎?」事實上,生命中所有的問題,都是來自對神的認識不足。對神的理解,影響著我們的生命、性格及命運。如果我們想要擁有健全的生活、想要對混亂時局有清醒的體認,就必須對「掌管整個宇宙運作的那一位神」有所認
定價:330 元, 優惠價:9 297
庫存:1
最後一個知識人:末日之後,擁有重建文明社會的器物、技術與知識原理
滿額折
作者:路易斯‧達奈爾  出版社:臉譜文化  出版日:2022/05/05 裝訂:平裝
一本末日版「大人的科學」,得到英國《泰晤士報》、《新科學人》科學類選書、亞馬遜讀者5顆星推薦,售出全球十三國版權世界毀滅,只是一瞬間的事,突發海嘯、重量級地震、超級流感肆虐、核電廠大爆炸……如果你所知道的文明已經不存在了,你要如何在新世界活下去?★來自科學家的文明保存計畫,一部全景式科學簡史,一個重建文明社會的技術解決方案。★從現象觀察到作實驗,從科學原理延伸到工業應用,明白今日科學文明的背後,科技如何建構了生活。★書中從食、衣、住、行,農耕、水力風力發電到復興化學工業,還有如何重回電力生活,皆詳細解說,要給末日知識人最實用的建議。你是否曾經想過:*種子、農具及肥料哪裡來?冬天缺糧怎麼辦?*飲用水如何過濾、消毒?沒有冰箱,食物如何在土盆中保鮮?*為了重建家園,該怎麼從頭製造磚塊、水泥和鋼筋混凝土? *如何利用汽車引擎和廢棄零件,組成暖爐、臨時水上發電機等維生設備?*燃料耗竭,怎麼開車、烹飪,甚至燒製玻璃、煉鐵? *病毒肆虐,沒有顯微鏡和藥物,怎麼對抗微生物大軍?*欠缺電力設備,如何自行發電、製造能源?*如何組裝、架構通訊設備,與外面世界搭上線?*只用「公尺」就能推算出體積、容量、面積、溫度等度量衡單位 …………在末日,現代人類習以為常的事物,都會因資源匱乏而不敷使用。人類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會回到遠古採集漁獵的洞穴生活?還是從廢紙堆中撿拾各種被忽略的知識,重新發現生活日用品的發明之祕,盡可能早日重啟科學文明?◆ 如果身處戈馬克.麥卡錫《長路》世界中,你需要這本末日生存科普指南◆ 若是不幸成為《我是傳奇》中的地球最後一人,這本所說的生存技能最好盡可能記得◆ 不小心被捲入《瘋狂麥斯》的資源爭奪戰,除了活命還要守住機械工具和零件,保護重要的人事物……科學家路易斯‧達奈爾探討現代文明社會的物質基礎,發現已少有人能完整掌握建構器物的技術和原理,於是從農業、建築、材料、醫學、運輸、製造、通訊等面向,帶領讀者重新認識建構文明社會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在世界向人類反撲、末日來臨之前,我們要為成為「最後一個知識人」做準備,也讓你我思索:如果重新來過,科技該如何發展,世界又該演變成什麼樣貌?人們將告別用金錢換取商品的資本主義社會,來到人人都是科學家的大實驗室時代,你帶著化學及物理知識的操作手冊,四處探索,尋找能夠點石成金的物件和文明棄物,按
定價:399 元, 優惠價:9 359
庫存:2
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滿額折
作者:史蒂芬‧斯洛曼; 菲力浦‧芬恩巴赫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2018/06/01 裝訂:平裝
★《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 推薦★《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紐約時報》《出版人週刊》 一致好評世界愈來愈複雜,人類卻未正視自己的無知。如何才能避免自以為是,進而提高我們的決策準確率,獲得更好的結果?這是一本精準有趣的人類智慧使用手冊,將帶你從認知科學的全新角度去了解人的思考和心智,為生活、理財和未來,做出最佳選擇!其實我們沒有自己想得那麼聰明,但並不表示我們不能生活得更好。懂得在知識上謙卑、認清理
定價:340 元, 優惠價:9 306
庫存:1
博物日本:本草學與江戶日本的自然觀
滿額折
作者:費德里柯‧馬孔  出版社:衛城  出版日:2022/06/01 裝訂:平裝
走入江戶本草學者的世界認識近世日本探索未知,建構自然知識的歷程啟蒙運動、科學革命只發生在西方?德川幕府時代,日本也曾嘗試有系統地整理自然知識江戶時代累積的研究成果,明治維新後融入近代科學,也影響了臺灣重新認識在亞洲近代化過程中,被遺忘的一頁知識史★普林斯頓東亞研究專家費德里柯.馬孔顛覆認知、開創視野之作★深入江戶日本的社會文化,看本草學者如何掌握時勢,盤點自然,開創新知!★跳脫東西文化大分流的刻板印象,看見從江戶日本到近代科學的連續發展★科學史、環境史、博物學領域學者共同推薦在古代日本,未開發的自然被認為是神聖的空間,人類不能輕易跨入。但這樣的自然觀,到了江戶時代卻發生重大轉變。有一群本草學者,開始有系統地研究自然、認識自然。幕府時代的後期,也曾發展出與近代歐洲相近的開發自然、富國思想。明治維新之後,江戶時代累積的本草學研究成果,被吸納進西式的學科分類中,對台灣也曾產生深遠的影響。過往史家認為,科學革命、啟蒙運動都發生在西方。本書顛覆了這種刻板印象,指出在德川時期(一六○○―一八六八)曾經發生近似的知識革命。十六世紀末,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從中國傳入日本。日本的學者雖然深受影響,卻也很快發現:來自中國的自然知識在日本無法完全實用。時值戰國時代結束,德川政權穩固,社會經濟開始發展,新知識得到發展的空間。漸漸地,本地學者開始研究日本本草,發展出與中國不同的本草學。日本第一部原創藥物學百科全書――貝原益軒的《大和本草》,即是在這樣背景下問世。貝原益軒曾表示,他的研究目是提供本國人民具體幫助。到了德川幕府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在位時,更是對日本動植物物種發動了全面性的調查,由本草學者主導,各藩國配合提交「產物帳」。德川吉宗更參考普查所獲得的新知,進行農業改革,並建立國家贊助的藥園。本書帶領我們進入江戶時代蓬勃發展的本草學,一探其中豐富奇妙的知識史問題:◎日本為何能發展出與中國截然不同的本草學?――從以中國的《本草綱目》為典範,到注重觀察本地自然、發展本地知識。◎幕府、藩國怎樣贊助、培養新一代學者?◎貝原益軒、丹羽正伯等學者如何整理本地自然知識?◎日本學者為何在十八世紀進行全國的物種普查?◎幕府將軍,各地如何搜集資訊編纂「產物帳」?◎本草學問如何影響經濟改革?◎十九世紀的「薩摩經濟奇蹟」,背後有本草學者運籌帷幄?◎日本近世自然觀的轉變,與西方近代自然觀有何異同?◎明治維新之後,本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庫存:2
知識‧邏輯‧科學哲學(二版)
滿額折
作者:林正弘-著  出版社:東大  出版日:2023/09/27 裝訂:平裝
\\\林正弘教授經典著作重新再版/// \\知識論必讀論文集// 本書收集林正弘教授有關知識論、邏輯及科學哲學的四篇論文。 第一篇〈知識與合理的真實信念〉所討論是當年知識論的一個熱門問題:知識是否等於合理的真實信念? 第二篇〈邏輯悖論與公設集合論〉以羅素悖論做為邏輯悖論的代表,對各公設集合論系統解消邏輯悖論的方法做了簡略的說明與比較。 第三篇〈瑞姆濟的理論性概念消除法〉和第四篇〈克雷格定理及其科學哲學上的應用〉分別討論兩種消除抽象概念的方法,並討論這些消除法與科學工具論之間的關係。 透過此四篇專文,我們得以一窺林教授所熱切關注之問題,以及其在學術上之成就,來緬懷林教授的學者風範。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 > 10
奇異博士與哲學:另一本禁忌之書
滿額折
作者:馬克.懷特(Mark D. White)-主編; 威廉.歐文(William Irwin)-叢書主編; 葉文欽-譯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3/01/18 裝訂:平裝
◆禁忌哲學能量:哲學家的維山帝之書◆ 24位至尊哲學家,22章經典思考 神經醫學╳哲學╳祕術魔法 漫威的著名人物──奇異博士,躍上了世界的大螢幕,開始揮舞著靈環,劃出絢麗的魔法陣,抵禦狂徒的攻擊、傳送你我到世界各地。不管是超級尖端的神經醫學,或是神祕至極的祕術魔法,居然都與哲學脫不了關係!? ▍當科學與魔法相撞,史傳奇如何取得平衡? 史傳奇在經歷車禍之後,從神經醫學權威轉生為魔法師初階學徒,全部學習從頭來過!他要怎麼放下數十年的科學知識,臣服在自然之下,認清自己一無所知,接受全新的魔法體系,往至尊魔法師邁進呢? ▍星靈出竅!心物二元論是正確的? 失去一切的史傳奇,來到卡瑪泰姬尋求最後的希望,只有古一法師說明脈輪與針灸,連醫學儀器都沒有,這是最後的希望?我才不信!直到史傳奇星靈出竅,原來心靈真的存在!? 臣服在哲學之下吧! 現在開始戴上你的靈環, 伸直左手,右手畫圈, 放下你以為自己知道一切的想法, 提取另一次元的哲學能量, 橘紅色魔法火花迸現,你已經進入哲學宇宙! 本書特色 1. 書中錄入滿滿《奇異博士》的台詞,讓你回味大螢幕的感動,導入哲學方便又快捷! 2. 由24位哲學權威合力撰寫,術式安全、保證正確,不用擔心思考失靈!(當然警語都寫在咒語前!) 3. 受夠每本哲普書都是一樣的主題嗎?已經看第三遍「我思故我在」,只想大喊麥擱來?柏格森時間哲學、客觀主義……本書絕對有你沒聽過的哲學知識! 4. 跨領域的思辨,從科學到道德問題,讓你老少服用都適宜,學生增強思辨能力、青年強化靈活思維、老年獲得人生智慧! 專文推薦 冀劍制 │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授 魔幻推薦 紀金慶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膝關節 │ 台灣影評人協會副理事長 半瓶醋 │ 電影製片/影評人 超級歪 │ 影評YouTuber 羅比頻道 │ 影評YouTuber 奇異博士無疑是漫威宇宙中最具有「哲學性思考」的英雄,在生死面前,在自傲與無知之間,在學習祕術之後重新思考醫術的限制,從唯物主義變成唯心主義,史傳奇的故事如此令人著迷,彷彿也是你我一生的縮影,《奇異博士與哲學》帶領讀者重新穿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490 元, 優惠價:79 387
庫存 > 10
解鎖新「識」界:一個社會科學家的生活探索、建構及解決「我」與「知識」的問題
滿額折
作者:黃應貴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2/07/27 裝訂:平裝
所有的知識都只是時代的產物,並非永恆不變的 本書帶你理解新時代的知識轉變及對你我的影響, 新知識來臨,你是否已準備好面對挑戰了呢? 什麼是當代新知識?它是怎麼發現、怎麼建構的? 每個人所具備的知識都受到當代時空環境的影響,並且由於人生經歷不同,每個人對於同樣的知識也會有不同理解,並進一步創造或發現可以面對時代問題的新知識。 再現對當代的想像?東埔社布農族獨創排球新規則告訴你! 在東埔社人創造的排球新規則中,第一局發球方同時發兩個球,只有兩個球都贏時才算得分,雙方各贏一球不算得分。第二局雙方各發一球,同樣是兩球都贏時才算得分,否則不算得分。這兩局都贏就算贏,只有平手戰到第三局時,才恢復平常大家所熟悉的規則來決勝負。 新規則的創造是用來再現他們對於當代的想像。他們常說,以前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成功,就如同過去打排球只打一個球,只要專心打這個球便可。但當代則完全不同,一個人必須同時注意許多事情而無法專心,就像同時玩兩個排球一樣。 在文學作品、日劇啟發下,試圖找尋有效再現當代的觀念與解釋方式 ◆大江健三郎在《燃燒的綠樹》中,描繪既沒有教義、又沒有儀式、只有個人的修煉及諸教合一、以及一旦擴大就沒落等當代新興宗教的新現象,讓人重新思考如何有效處理當代的「宗教」問題。 ◆村上龍的《希望之國》中,日本國中生在北海道創立「國中之國」,使人意識到民族國家已經過時、不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因它是會破產的。 ◆日劇「電車男」反映了網路不僅是新自由主義化的前提,更提示我們當代的人群結合方式早已超越了過去社會科學所強調的血緣、地緣,乃至於志願性團體等原則。 ◆「我們的教科書」中被霸凌的國中女生,創造出過去的我、當下的我、未來的我三個自我,來解決被同學視為不存在的透明人而導致自殺的問題,呈現當代多重自我的普遍化趨勢。 本書中,作者嘗試以自身生命經驗的體悟為基礎、以種種日常為啟發,提示我們現在與過去如何的不同,期盼人們也能從生活中體會新時代的痕跡。先感知才能有突破,才能思考如何創造「新知識」來面對新時代的挑戰,以及解答未來我們將何去何從?本書試圖提供您一個探索及思考的方向。 好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 丁仁傑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王甫昌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李丁讚 國立清華大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5 337
庫存 > 10
知識生產與傳播─近代中國史學的轉型
滿額折
作者:劉龍心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1/07/16 裝訂:平裝
現代中國史學與傳統史學究竟有何不同?如何轉型?這是本書要回答的兩個核心問題。 民族國家的出現,是構成現代史學有別於傳統史學最重要的差異,這個差異並不只是將民族國家視為現代史學形成的外在條件,抑且在近代中國歷史知識生產的過程中,不論時間、空間和記載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640 元, 優惠價:75 480
庫存 > 10
BBC專家帶你航向太空:從月球、火星到太陽系外,一覽宇宙探險熱區
滿額折
作者:《BBC 知識》國際中文版  出版社:紅樹林出版  出版日:2022/06/09 裝訂:平裝
選自近年《BBC 知識》國際中文版精華內容匯集而成。包括天文物理、世界各國探索宇宙之成果與計畫、未來願景。從蔚藍天際到幽暗星空,全球的航太機構從20世紀開始,幾十年來不斷朝宇宙更深處探索,希望能利用太陽系裡的資源、發現地球以外的生命、尋找各種神祕星體、解答宇宙起源之謎團。 【目錄】CH1 宇宙謎團 破解宇宙之謎 宇宙是否布滿不可見的暗星? 最古老的黑洞 放眼太陽系外 宇宙有邊緣嗎? 外星生命可能在「水世界」行星上枝繁葉茂 CH2 逛逛地球旁邊 SpaceX完成指標性飛行任務 私人太空旅行前景如何? 飛往太空是什麼感覺? &n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庫存:2
圓之書:知識發展的球狀視覺史
滿額折
作者:曼努埃爾・利馬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2021/03/03 裝訂:平裝
●這是一本圓圈的百科全書,結合「藝術和科學」、探究「圖像和資訊傳達」,囊括建築、都市規劃、設計、時尚、科技、宗教、地圖、天文學、物理學等!●全書收錄逾三百張古今東西珍稀圖像遺產,是從事圖像、設計、資訊視覺化、文化史等領域架上必備之一冊。●如果對資訊分類和大數據相關的知識發展有興趣,不能錯過這本書!跨界好評推薦――朱疋(裝幀設計師)何佳興(平面設計師)何景窗(書法詩人)怡海(平面設計師、城市盜賊團)
定價:799 元, 優惠價:9 719
庫存:1
焚書:遭到攻擊與在烈焰中倖存的知識受難史
滿額折
作者:理查.歐文登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4/20 裝訂:平裝
沃爾夫森歷史獎決選入圍《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年度圖書《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年度圖書今時今世至關重要的一部書。——彼德•梵科潘(Peter Frankopan),《絲綢之路》作者知識的失去是文明漸漸走向衰亡的警訊!知識具有強大的力量,追尋與保存知識是延續人類發展的終極任務。圖書館和檔案館自古以來就不斷遭到攻擊,但在現代尤其飽受威脅。今天,人們保護的知識面臨著有目的的破壞和故意忽視;除了戰火蹂躪,更由於缺乏資金,圖書館必須為自己的生存而奮鬥。《焚書》講述了讓我們走到這一步的歷史:從古代亞歷山卓到當代塞拉耶佛的圖書館中被蓄意焚燒的書本,從粉碎在伊拉克的亞述泥板到英國疾風世代被銷毀的移民文件,理查.歐文登從政治、宗教和文化等因素,考察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並爬梳塑造這段歷史的更廣泛的主題。《焚書》藉由許多人物的故事,探索圖書館員和檔案管理員為保存知識所做的努力,以及他們在此過程中遭遇的危險,甚至不惜犧牲生命以捍衛知識。理查.歐文登也透過具體建議,對保護知識的社會和政治重要性採取了爭論的立場,特別是向政府以及整個社會提出倡議,以凝聚制定公共政策的共識,並為這些重要的知識保存機構爭取該有的資源。名家推薦柯皓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陳光華(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館長)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蔡淇華(臺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鄭瑋(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助理教授)——愛書人誠摯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彰顯人類永遠需要圖書館和檔案館的理由,更凸顯二者在捍衛意見自由表達與開放社會、區辨真理與虛假,以及庋用知識與紀錄的樞紐角色。——柯皓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作者由歷史的宏觀縱面,講述可能以宗教、政治、思想、文化、種族為名,威脅破壞人類知識或是圖書館的重大事件,彰顯圖書館員、檔案館員、知識守門人基於使命的卓越行為,正如史家史筆精神的傳承。——陳光華(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館長)細讀《焚書》,除了讓我們在莎草紙燼中記取教訓,更提醒當代人及時拯救知識的方舟,以及我們永遠都需要圖書館的理由。——蔡淇華(臺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焚書》不僅是一部知識被攻擊的警世故事,更是一本教導我們需要用更長遠的眼光,來構建「知識基礎建設」(knowledge infrastructure),以確保未來人類能夠繼續無障礙取用知識的指南。——鄭瑋(國立臺灣大學
特殊書展B1
定價:560 元, 優惠價:75 420
庫存:2
人類知識原理
滿額折
作者:喬治‧巴克萊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3/03/28 裝訂:平裝
★「英國經驗論三大經典」--巴克萊《人類知識原理》、洛克《人類理解論》、休謨《人性論》。★存在即被知覺。──巴克萊 基於對洛克的「初性」與「次性」二分、物質實體、抽象觀念,及「實體」分為「物質、心靈、神」等學說的批判,巴克萊主張「唯心論」及有神論,認為物質和物質實體並不存在、抽象觀念只是出於語言的誤用,於本書提出:存在即被知覺、觀念與理念的區分、感覺觀念與想像觀念的區分、非物質論、唯名論與反抽象觀念、反動力因等論述。 巴克萊深知其理論一定會受到許多批評、反對和質疑,但抽象觀念形成錯誤的知識原理,實乃探究真正知識的障礙,而掃除這些認識上的謬誤,釐清人類知識原理,是哲學的首要課題,於是巴克萊在本書提出一系列論證和答辯,強調自己的說法真確無誤,接受他的理論可帶來莫大益處,擺脫陷溺於思辨學者們有害無益的空洞思想。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5 238
庫存:2
我們的知與不知:探索科學、歷史、人類心智的知識邊界
滿額折
作者:安東尼•克里佛德•格雷林  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2023/04/07 裝訂:平裝
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嗎?我們又如何知道我們知道?三大領域。12種思想難題。跨越知識邊界的可能性!▶ 人類如何累積知識▶ 以及三大關鍵知識領域近百年知識快速發展,發現並學習了大量關於宇宙、過往歷史和人類自身的知識,而人類探問的工具和技術也大幅進步中,儘管如此,卻發現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例如現有科學只能解釋宇宙中5%的奧祕;有數以千計的遺址尚待發掘,史前史仍不斷改寫中;而心智和大腦的新興神經科學才在起步。然而,我們對於我們自己、所置身的地球,甚至整個宇宙夠瞭解嗎?我們對於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理得出頭緒嗎?在《我們的知與不知:探索科學、歷史、人類心智的知識邊界》一書中,作者格雷林指出,人類甚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只有在跨出知識邊界、取得一點進展時回頭看,才會發現過往的不知與無知。面對「知道越多,就越會發現自己的無知」這種知識悖論,作者提出關於知識積累的關鍵問題:我們究竟知道什麼,又是如何知道的?此外,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嗎?什麼樣的難題阻礙了我們知道更多?作者在書中分別以涵蓋人類「知識」的三大領域――關於空間的知識(物理學、宇宙學)、時間的知識(人類史、考古學),以及關於人類自身的知識(神經科學、認知科學)回答上述問題,帶領讀者瞭解人類知識累積與擴張的歷程,目前的知識版圖以及邊界何在,以及邊界以外的未知領域位在何處。▶ 12種思想難題作者提出人類探問知識常見的12個知識難題,包括:針孔難題:我們是透過一個受限範圍內的針孔觀測宇宙的。比喻難題:人們引用隱喻來建立的思考模型,有可能會誤導我們。準則難題:使用「簡單」、「最適性」甚至「優雅」等外在準則認可一個理論是否正當托勒密難題:理論就算不正確,某方面可能依然有效?我們要如何避免被實用性誤導。燈光難題:人們在路燈下找鑰匙,因為黑暗處什麼也看不到。我們往能探問的地方去提問,是因為到不了別的地方。讀入難題:我們詮釋資料時往往局限於所處的時代和其經驗。……此外,還有地圖難題、真實難題、槌子難題、好事者難題、巴門尼德(Parmenides)難題、解脫難題。本書討論的探問之三大領域,都受到上述知識難題所阻礙,若想擴展知識的邊界就需要辨識並面對各種知識難題。至於這三大知識領域受到哪幾個難題的影響及其影響程度多寡則各有不同。比如宇宙物理學受限於針孔難題,必須面對目前實驗儀器的精細度和發展,可能跟不上理論假說的窘境,並回答「我們看見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庫存:2
專業之死:為何反知識會成為社會主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由此而生的危機?
滿額折
作者:湯姆.尼可斯  出版社:臉譜文化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平裝
▍美國亞馬遜書店年度非虛構類好書、長踞知識論/哲學類暢銷榜 ▍後真相時代的最大病灶——「反知識」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讀賣哲學(哲學新媒體)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李取中(《大誌雜誌》、《The Affairs 週刊編集》總編輯)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馮勃翰(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蔡淇華(作家、高中教師)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謝宇程(【真識】知識內容服務創辦人)謝青龍(南華大學生死學系、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冀劍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授)顏擇雅(作家、出版人)——推薦反智像一道綿延不絕的線,蜿蜒貫穿著我們生活中的政治與文化面,至於滋養著這條線的謬誤觀念則是: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艾西莫夫(Isaac Asimov)隨網路科技與高等教育的普及,現代人可取得的資訊及知識量遠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但這也是所有人最不願學習、最不尊重專業的時代。人們即使確實比以往聰明,卻以為只要靠Google、維基百科就能和專家並駕齊驅,對各種學識成就反唇相譏,面對專家建言也往往冷眼以對,從醫療、法律、教育到國家預算,人們都對專業採取不信任甚至鄙視的態度,這些應要公民和專家對話的事務因此失去了辯論的機會。此外,眾人也將「民主」的意涵誤解為每種聲音、即使最荒謬的意見也應該受到公平認真對待,否則就是不民主,就是搞菁英主義。 面對這種人們拒絕學習、懷疑專家的現象,本書作者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與哈佛推廣教育學院兼任教授湯姆.尼可斯將他的觀察與見解寫成文章刊登於網路報《聯邦主義者》後,迅速累積了上百萬的閱讀人次,也因此受到牛津大學出版社注意,進而邀請他將這個主題擴充撰寫成本書。▍ 專家與公民關係的瓦解,就等同於民主制度的失能在書中,他將告訴我們人類拒絕溝通的天性加上網際網路普及、高等教育商品化、新聞產業娛樂化的推波助瀾,是如何讓大眾並未變得更有知識,反而變得憤怒、無知而反智。而專家當然也有可能出錯--究竟專家為何犯錯、如何犯錯,身為公民的我們又該怎麼面對、進而建立起與專家的健康關係,他在書中也有詳細的探討。面對「專業之死」,我們如果
新書特惠
定價:420 元, 優惠價:79 331
庫存 > 10
知識地圖:古典理念的遺失與發現
滿額折
作者:紫兒‧莫勒  出版社:廣場文化  出版日:2019/07/24 裝訂:平裝
一段歷史公案:歐洲文藝復興從何而來多數關於「文藝復興」的歷史作品,幾乎沒說明它是如何從伊斯蘭文明汲取養份的。可能提到從東羅馬出走到義大利的希臘文學者的貢獻,介紹西班牙與西西里的幫助並不多見,願意承認伊斯蘭在古典文明與知識的傳承角色少之又少。這樣便給世人「文藝復興」有如橫空出世般的印象。事實如此嗎?《知識地圖》作者紫兒‧莫勒以歷史偵探的精神,透過時間跨度一千年的七座城市,追溯古代最優秀的三位科學家的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庫存:1
「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
滿額折
作者:蘇碩斌; 顏杏如; 曾文亮等 作; 承機; 李育霖 編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15/12/21 裝訂:平裝
過去的,並未真正地「過去」;它只是轉換形式,在我們的生活中存續著。 日本帝國對臺灣的殖民統治,如何滲透進入庶民生活的知識與文化肌理?後殖民的臺灣在今日又應如何看待這一段曾經被殖民的歷史經驗? 時空╳知識╳情感,殖民地的三種帝國描圖本書鎖定日本帝國統治之下的臺灣,並同時涵蓋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在地觀點的研究視角,亦即將殖民地的文化狀況當作是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在地觀點的相互指涉與相互交疊的結果。書中以討論的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庫存:2
編織聖草:滿溢生命語法的自然書寫!與萬物建立神聖關係,創造生生不息的禮物經濟
滿額折
作者:羅賓・沃爾・基默爾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2023/01/09 裝訂:平裝
出版至今長據亞馬遜網路書店自然書寫類/植物學類/生態學類 第一名榮獲2014年美國自然文學指標性獎項 Sigurd F. Olson自然寫作獎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暢銷書,亞馬遜網路書店全5星、破萬則高度評價原住民植物學家兼詩人作家基默爾,繼《三千分之一的森林》後,結合植物學、人類誌和自然書寫的重磅巨作。大自然是不斷流動的循環,而整個世界,就是一場你來我往的豐盛餽贈。交織著靈性、科學和原住民智慧,當代環境危機下最發人深省的生態書寫! 身為受過嚴謹科學訓練的植物學家,基默爾學習以客觀理性的系統工具認識自然,但這些知識無法讓她跟大自然產生共情。後來,她發現來自先祖的傳承,彌補了科學的空缺。印第安智慧讓她懂得世界的靈性,讓她看見萬物的聯繫,讓她相信動植物都是人類的導師,必須以感恩互惠的方式,去與自然雙向交流。 本書中,基默爾融合了不同的知識系譜,藉由動人神話、儀式和童年經驗,展示印地安文化如何在萬物身上看見自然餽贈的禮物,並揭示重要的生命課題。她不斷提問:如何在現代世界找到方法,再次認知到土地是一份禮物,以恢復我們和世界的神聖關係?編織「聖草」的文化意涵Sweetgrass又名茅香草,是美洲原住民重要的精神象徵。在每年固定時節採收野生茅香草,將之編成髮辮贈與親友,並在儀式前焚燒,以此淨化、祝禱並獲得力量。本書以「聖草」這個文化象徵作為全書架構,從種植、採收、編織、焚燒等儀式和步驟,於各章中開展多元植物經驗,貫徹時序遞嬗、萬物循環的精神。萬物有靈、對土地的愛與依戀以近乎回憶錄形式的真摯筆法,追溯童年記憶與家族部落史,緬懷失落的文化、語言和土地傳統。透過「天空女神」創世神話、波塔瓦托米傳說到你我的日常經驗,開啟人與土地植物的深刻連結,並結合四季儀式生活背後的價值。生命的語法反映尊重萬物的思維原住民語言不同於英語中將動植物等非人類以「it」來代替,而是將萬物視為主體生命而存在,展現平等包容的精神。此外,印第安語70%為動詞和動態表述:如Puhpowee一詞意為「讓蘑菇從土裡一夜間破土而出的力量」、wiikwegamaa一詞意為「成為海灣」,無不充分展現從充滿生命力的角度來認知世界的立場與態度。世界以「禮物經濟」的方式運作原住民的採集依據「神聖採集」準則,只取被給予的,善用之,懷抱感謝並報答回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庫存:1
知識的癲狂:人類的心智為什麼受知識吸引,同時又被它制約?
滿額折
作者:史蒂芬‧康納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0/09/30 裝訂:平裝
我們所知的事物,決定了我們是誰!人類為什麼受知識吸引,同時又被它制約?不相信真理的年代,求知的欲望如何為我們的心智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求索知識對人類存在的重要意義,英國劍橋大學教授 史蒂芬.康纳 啟迪思想之作──徘徊在全知與無知之間,我們既永遠無法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又因知曉這項事實所帶來的屈辱而成為人類。所謂的知識,必定讓我們明白自己對某些事物一無所知。從過去到現在,許多人都曾思考過知識的力量
特殊書展B1
定價:580 元, 優惠價:75 435
庫存:1
交易聖經:六大交易致勝通則,建立持續獲利的贏家模式
滿額折
作者:布倫特‧潘富  出版社:大牌出版  出版日:2019/05/22 裝訂:平裝
資金控管、交易技術與心理,糧草一次到位十有九虧的金融市場,贏家不說的祕密,都在這裡本書將有系統地幫助你脫離虧損陣營、擴展思考維度,打進10%贏家圈!投資/投機者必備的一本書───★★★★★「這本書道盡所有成功交易者的核心!」───全球金融市場十大技術分析師 戴若‧顧比多數市場參與者,對於所謂「交易聖杯」都有認知上的偏誤。攫取豐厚收益的贏家,其交易系統並非取決於單一指標或祕技──跟市場選擇無關、跟選
定價:550 元, 優惠價:9 495
庫存:2
叛逆之韻:台灣饒舌樂的敘事與知識
75折
作者:沈梅  出版社:行人文化實驗室  出版日:2024/04/01 裝訂:平裝
●這是一本描述台灣饒舌音樂如何震垮威權政治的故事。●台饒前輩現身說法,回憶八零年代初萌發的音樂類型,以及當時亟需突破的社會限制。本書起源自2009年9月27日的一場演唱會,是饒舌歌手大支在台南舉辦了「玖貳壹.八七勿忘傷痛饒舌慈善義演」,這是一場針對災害對台灣造成的影像的演唱會。(玖貳壹代表1999年9月21日重創台灣的強震;八七代表8月7日,也就是莫拉克颱風侵台的日子。)在那場演唱會上,本書作者沈梅聽到大支、拷秋勤、Brotherhood等樂團的歌曲,不斷思索饒舌這種音樂形式、音樂語言在那個時空脈絡下的特殊意義,在台灣聽到的「饒舌」如何不同於在美國聽到的饒舌,反抗的又有什麼不同。本書像是一部不斷圍繞這場演唱會的慢速攝影,藉由各種音樂人訪談,慢慢揭露出饒舌音樂在台灣「初」現的淵源,台北的MC HotDog、台南的大支、台中的林老師等等台灣各地饒舌團體與個人的種種故事,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得以看到這些饒舌歌手,如何一個字一個字、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把當時威權時代的最後殘餘敲碎,並在歌詞中建起了台灣人對新的自由世界的想像。作者沈梅的研究領域是20與21世紀東亞流行音樂,特別關注台灣後解嚴時期音樂敘事中的性別與文化政治。她在哈佛大學主修音樂與東亞研究,畢業論文以鄧麗君與紀曉君為題,探討台灣流行音樂中混雜多元的文化展演。2013年取得哈佛大學音樂學博士學位後,獲安德魯‧W‧梅隆人文學科獎學金(The Andrew W. Mellon Fellowship in the Humanities),到麻省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2015年進入埃默里大學任教至今。回憶2006年剛進碩士班,台灣尚未成為區域研究關注的課題。她在哈佛的指導老師大多研究中國音樂,第一次出席音樂民族誌研究學會的會議時,有位老師很直白地告訴她,做台灣研究是不可能找到工作的,勸她把研究重心放在中國音樂。對此,她覺得即使做台灣研究不一定可以順利找到教職,也不想隨波逐流,轉向中國研究。除此之外,她認為傳統上把台灣音樂放在中國音樂的脈絡是值得質疑的。以大支的演唱會為始,以318學運為終,沈梅的研究以音樂形式為切入點,呈現了台灣政治發展的一段極其關鍵時刻,同時也是一段音樂發展的特殊起點。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5 337
庫存:5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59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