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16)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206)
無法訂購商品 (10)
庫存狀況

有庫存 (65)
無庫存 (151)
商品定價

$199以下 (4)
$200~$399 (115)
$400~$599 (78)
$600~$799 (15)
$800以上 (4)
出版日期

2024年 (5)
2022~2023 (10)
2020~2021 (12)
2018~2019 (12)
2016~2017 (16)
2016年以前 (159)
裝訂方式

平裝 (214)
精裝 (2)
作者

葉啟政 (6)
吉見俊哉 (4)
大衛.哈維 (3)
孫中興 (3)
布魯諾.拉圖 (3)
張君玫 (3)
臺灣社會學編輯委員會 (3)
Erik Olin Wright (2)
亞莉.霍希爾德 (2)
傅大為 (2)
吳嘉苓 (2)
愛里亞斯 (2)
朱道凱 譯 (2)
游勝冠 (2)
米歇爾.賽荷 (2)
謝世宗 (2)
謝國雄 (2)
陳俊宏、陳瑤華 主編 (2)
雪倫.朱津 (2)
出版社/品牌

群學 (216)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216筆商品,3/11頁
馬內的象徵革命:藝術場域的誕生
滿額折
作者:皮耶.布迪厄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2/10/06 裝訂:平裝
社會理論大師布迪厄繼《區分》、《藝術的法則》之後最重要的「文化社會學」、「作品研究」經典★書中附有42張馬內及同時期重要畫家的畫作彩圖,使讀者在鑑賞布迪厄的作品分析時,能夠圖文對照「藝術是沒有理論的純粹實作。」──涂爾幹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藝術圈正湧現一場寧靜革命。官方支持的學院派繪畫遭受各路新興派別挑戰,包括最具代表性的印象派在內。其中,馬內(Édouard Manet)在「落選者沙龍」展出〈草地上的午餐〉,更為這場藝術運動吹響了號角。自此,人們不再期望藝術要承載宗教或歷史等宏大敘事,而是能更追求技巧與形式。自此,世人對於「何謂繪畫」的觀念起了徹底的轉變。本書作者、知名社會學家布迪厄,將這種認知及實作上的變革,稱為「象徵革命」。然而,象徵革命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眾多條件才能達成。本書首先從「場域」的概念切入,探究革命發生的條件。當時,教育擴張導致學位過剩,連帶改變了創作者的人口結構,讓馬內為首的「異端」能吸納更多支持者。於是,原先被官方壟斷的審美標準,開始弱化並鬆動。另一方面,馬內出身上流社會所養成的「慣習」,以及他日後在沙龍、咖啡廳、畫室累積的社會「資本」,也都是他得以擔綱革命先知的條件。而這恰恰展現出象徵革命的弔詭:革命者往往是擁有優勢的人。以此,透過分析畫作風格、評論家的論述、行動者的階級屬性,布迪厄從法國繪畫的案例,見證現代藝術如何誕生。本書由未完成手稿與課程講稿集結而成,課堂上不時穿插對聽眾來函的回應。因此,即便看似是一部未竟之作,本書反倒更能讓我們窺見這名思想家鍛造概念的過程。本書特色◆布迪厄為提出文化資本與場域等聞名概念的學者,其代表作《區分》被國際社會學協會票選為20世紀前六大社會學重要著作。布迪厄發展的概念體系流傳甚廣,在社會學界、人類學界、哲學界、傳播學界、視覺文化研究等領域,都具有高度影響力。◆此書堪稱藝術史的翻案之作,不再將馬內歸類於印象派,而是從馬內的出身、人際網絡、畫作風格、與過往時期各畫家的關係等,將馬內定位成自成一格的象徵革命者。◆有別於既有的「作品研究」觀點,布迪厄並非單純從外部(如階級位置)定位馬內,也不只從內部(畫作內容)分析,而是融合兩種視角,轉而以場域的概念,主張藝術具有相對自主性,同時剖析馬內離經叛道的慣習,又是如何促成這個新興的場域站穩腳跟。◆對藝術場域的研究可作為對其他場域的研究之示範,因而有助於讀者瞭解在分化複雜
定價:850 元, 優惠價:9 765
庫存:2
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
滿額折
作者:ROBERT R. ALFORD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11/09/01 裝訂:平裝
如何提出值得探究的好問題? 許多研究者都同意:「好研究來自好問題」,只要問對問題,研究就成功一半;許多知識領域的突破,往往也不是因為有了什麼新發現,而是有了新的提問方式。社會學迷人之處,也在於提出眾多耐人尋味的問題。然而,「如何提出好問題」卻很少受到討論。在茫茫問題大海之中,你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題目?什麼題目,可以讓你心甘情願為之投入二、三年甚至更久?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之下,你要問得多深、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2
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
滿額折
作者:LINDA MCDOWELL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06/05/01 裝訂:平裝
法國女人創造沙龍,英國男人發明俱樂部。沙龍裡有男人,俱樂部中卻沒有女人? 地理學怎麼會和性別扯上關係?難不成男人和女人生活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如果性別屬性是社會建構的,那麼,女性氣質與男性氣概隨著時空不同又有什麼變化?女男社會關係能有多大的變異範圍?地理學家對這些議題有什麼意見? 這些是作者在本書中處理的核心議題。作者由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1
後殖民的人類世:生命的展演政治
滿額折
作者:張君玫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3/01/01 裝訂:平裝
「後殖民系列」第三部以界線問題和分子轉向為核心命題探討跨領域的生態纏繞和展演能動力 身處全球疫情時代,我們進入了什麼樣的新紀元? 到了這個世紀,或許我們正面對一個「病毒的行星」 某種意義上,現處的時代可以說是人類世和病毒世的後殖民內爆 大氣化學家克魯岑(Paul J. Crutzen)和生物學家斯托默(Eugene F. Stoermer)在本世紀開端指出,人類在地表上的活動已造成深遠影響,我們已進入「人類世」。「人類世」一詞的騷動是跨學科的,從地質學力量的重構到批判理論的重新想像未來,呈現出多尺度的分子地景。我們必須轉向跨物類的共同演化場域,重新反思人文和自然的對立關係。 在我們的時代,傳播、感染和免疫成為三大關鍵詞。透過全球資本主義,從病毒、基因、分子、資訊、能量、人類、非人類等個體和集體,都在不斷加速移動,參與行星尺度的跨界組構。恰如病毒跨越物種屏障的能力,我們的生存所體現和見證的乃是多尺度的界線動態及政治,以及複雜歷史意識的動態化成。在此,病毒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在各種意義相同或差異的生命類屬,橫跨時空物質的動態界線,進行多重意義的傳遞,同時展演著共生和鬥爭的生死活動。 本書呈顯出從分子轉向延伸到跨物種化成的旅程,通往更多異質的探索。每一章的勾畫都是這趟旅途的路線。第一章從新冠疫情切入,彰顯後殖民分子塗鴉的方法,畫出全書的概念地景。第二章思考我們做為生態化成的意義,追索社會新陳代謝的路徑。第三章探討「殖」的多重時空意義,描繪跨物種共構的政治圖像。第四章探問蓋婭的情動政治,刻畫反饋迴圈的行星情動圈。第五章在病毒世中重新想像生命,勾畫無所不在的延伸介面和物質記號動態。 讀者不妨把本書各章視為書寫者/實踐者仍在旅行中,分子繪製的航圖,彼此分立但又相連,在島嶼上,在島嶼之間,穿梭在可見與不可見的世界裡。 持續推擠著邊界,在碎裂中重新組織異質的複合體,是島嶼生存的基本實踐。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庫存:2
金融狂熱簡史
滿額折
作者:約翰.高伯瑞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13/10/10 裝訂:平裝
如果只有空閱讀一本金融災難或金融投機史的書,《金融狂熱簡史》將是最佳選擇。在短短百頁的篇幅裡,高伯瑞簡單俐落地回顧三百多年來重大的金融投機事件,包括荷蘭的鬱金香熱、法國的駱約翰和皇家銀行大騙局、英國的南海泡沫、1920年代的大崩盤、1987年華爾街的股災。剖析每一個事件的前因後果,尤其是背後共通的社會心理機制。在翻閱事件章節,心領神會高伯瑞一貫的警世雋語和人文幽默之餘,將發現本書簡明的敘述背後,蘊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 225
庫存:2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
滿額折
作者:亞倫.強森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08/03/01 裝訂:平裝
繼《見樹又見林之後》,亞倫.強森再創佳作。 我們每一個人都住在違建的父權房子中,身上被千千萬萬纏雜不清的性別絲縷牽引著、束縛著。換言之,我們活在打結的性別關係中,看不清自己的處境,也不知從何解套。我們或許意識到自己深受社會制度與無所不在的文化承傳的限制,卻只能嘆息人微言輕、無力改變。若你對這種處境感到似曾相識、心有戚戚焉,那麼,你就非得好好翻翻這本書不可。 作者亞倫.強森(Allan Johnso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3
規劃理論的進階導引
滿額折
作者:羅伯特.波雷加德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3/11/28 裝訂:平裝
規劃=認識×參與×開處方×執行 都市設計、公共行政、組織管理 借鑒不同領域的經驗,以社科及哲學視角反思「理性」! 從都市計畫到參與式民主 公民投身政策規劃的第一本指南我們每天都在規劃(planning)。從處理日常庶務、進修,到安排出國旅遊,生活中的規劃無所不在。然而,若從個人層次上升到組織、企業或政府的層次,情況就截然不同了。規劃是什麼?它有哪些特質?尤其,規劃與政治的關係又是什麼?在規劃一件事情時,我們通常需要充分掌握資訊,才能夠對目標與程序進行安排。國家在規劃政策時看似也是如此。為此,規劃常被當作具有全盤的理性。然而,問題在於,政策的執行總是涉及「人」,這使得價值觀差異與倫理的問題無可迴避。例如,都市更新由於涉及土地徵收,我們不可能讓規劃完全出於政府的一己之意,而輕忽居民的意見。由此可知,在政策規劃的領域中,溝通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的面向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除了政府帶頭、由上而下施行的規劃之外,作為公民社會的一員,每個人其實都能憑藉自身的專業知識,提出更好的計劃方案,以便為弱勢群體倡議乃至於培力。近期台灣的路權運動者,與體制內力量合作的道路改善方案,即為一個明證。總之,規劃可以草根化,融入審議、參與、民主的要素,進而讓我們居住的空間,更朝著「正義城市」邁進一步。佳句摘錄☆規劃管理學▌應該將不確定性當成一項要考慮的條件來做規劃。▌規劃者不應該只是實質規劃領域的專家;他們也應該能創造解決問題的辦法、利用機會、與非規劃者合作以便就該做的事情達成共識。理論家提出,要做到這點,實務工作者需要反思自己是如何做計畫的;這是規劃能變得有效、公正且民主的唯一方式。規劃理論的目標之一,正是指導實作。▌五項與成功的計畫實施高度相關的要素:計畫的品質、規劃機構的能力、專案尺度、開發商與顧問的行動,以及規劃者與開發商互動的品質。▌群眾教育和社會學習是反叛的核心,而且,「在日常基礎上,鬥爭活動圍繞著交談、對話、說服、協商」。[...]一張基進規劃者可以貢獻事物的清單:對現狀的批判、轉型式解決方案的技術改良、策略性倡議的通用智識,以及過去採取類似行動的知識。☆規劃的政治經濟學▌政策制定的世界裡沒有全盤理性模型。相反,政策制定者往往「勉強過關」(muddled through):決策是漸進式而非概要式的。▌在一個理想世界中,規劃者只參與事物的管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2
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
滿額折
作者:吉見俊哉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09/09/01 裝訂:平裝
「媒介」(media)這個概念, 絕對不只是報紙、廣播、海報、雜誌、電話、電腦……等各種資訊設備的累加,而是將我們在社會經驗世界中的技術面和意義面同時媒合中介;透過技術與意義的中介,個別的媒體裝置與編制才成為可能,技術也才能與意義、論述、解釋等相接觸,而成為指向社會實踐的結構性場域。 現代的媒介知識,應該要站在一個既超越且含蓋新聞、廣電、電影、出版等各個領域的新視野,也可以這麼說,媒介研究的最終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4
茶室交易
滿額折
作者:洛德.韓菲瑞斯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16/08/30 裝訂:平裝
歧視與污名年代下的幽微抵抗顛覆護家盟們迷思的深刻書寫 「好,讓我們這麼說吧,沒有一個自尊自愛、腦袋清楚的同性戀會寬貸公共場所裡的性。但,承認吧,那真的很爽。……危險挾著冒險、狩獵、釣人、幽會的一場美妙的小遊戲。然後,往往來場『即時性愛』。就是這樣。」~同性愛戀雜誌《Vector》 一九六〇年代,恐同氛圍瀰漫的美國,男男性愛於「茶室」中,正如火如荼展開。不少男人冒著遭到逮捕、名聲敗壞的風險,來到人煙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庫存:1
我們從未現代過
滿額折
作者:布魯諾.拉圖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12/09/01 裝訂:平裝
本書展現宏大的企圖心,以科學為切入點,進而企求全面檢討「現代性」這個核心問題 拉圖重新審視現代性論述中一系列的「大分裂」(自然 vs. 文化、主體 vs. 客體、事實 vs. 價值、現代的我們 vs. 傳統的他者),從而得出「我們從未現代過」這個聳人聽聞,卻又全然不同於後現代主義的重要結論。在孔恩的鉅作《科學革命的結構》出版五十週年的今天,閱讀拉圖的《我們從未現代過》,更可以深切感受到「科技研究」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1
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
滿額折
作者:ALLAN G. JOHNSON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06/10/01 裝訂:平裝
社會學帶給我們最重要的東西並不是一套特殊的事實或理論,而是一種威力無窮的方式,讓我們能夠觀察世界、思考世界、思考我們和世界的關係。社會學為我們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也給了我們一面鏡子,反映出在與世界的關係中,我們是誰。這本小書就是關於認識這扇窗和這面鏡子,以及如何學著使用他們,使我們看得更清楚。 三位學界知名的社會學學者,為何選譯這本小書?光是這一點就讓人很好奇。說穿了,這是一本「反教科書」的教科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 225
庫存:2
社工員的故事:傾聽助人工作者的心聲
滿額折
作者:Craig Winston LeCroy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13/10/01 裝訂:平裝
他們如何走上社工這條路?什麼使他們堅持下去?我是大學教授,寫作這本書的靈感出自我的教學工作。我負責教授社會工作實務課程。課堂中,我們討論社會工作是什麼?從事的人是誰?他們如何從事?社會工作非常多元,光靠我一個人有限的經驗來描述絕對不夠,因此,每年我都邀請不同社工員來班上參與座談,談談他們的工作。我和學生問他們:為什麼決定從事社會工作?工作中,你最喜歡的是什麼?最不喜歡的又是什麼?看到那麼多受虐兒,
定價:280 元, 優惠價:9 252
庫存:3
民粹的理性
滿額折
作者:厄尼斯特.拉克勞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3/08/22 裝訂:平裝
為何近年各國的重大政治變革,都能看見民粹運動的影子?看似空洞、激情的民粹口號背後,背後竟有社會理性的邏輯在運作?繼《霸權與社會主義策略》,後馬克思主義奠基者Laclau的政治哲學再創高峰!從普遍/特殊、認同/差異、敵/友等基本區分探索「何謂政治」、「民主何為」、「如何代表人民」等大哉問「智識工作存在著一項倫理使命,達文西稱之為『頑固的嚴謹』。實務上來說,這意味著個人在探討政治議題時,尤其是探討會極度引發情緒的議題時,必須要抗拒若干誘惑。……當譴責取代了解釋,會讓這類異常現象的發生原因,被當成沒有任何理性可循。只有當我們將法西斯主義視為當代社會固有的可能性之一,而非超出任何理性解釋的事物時,我們才能開始理解它。」英國脫歐、川普旋風,乃至於台灣近年的若干政治熱潮,都曾被貼上「民粹主義」的標籤。然而,到底什麼才是民粹?許多論者把民粹連結到保守右翼,然而,從昔日的美國人民黨(Populist)、阿根廷的裴隆(Perón),到當今西班牙的我們能(Podemos),都讓人見證了左翼民粹政黨的活躍。由此可知,我們很難從左/右或統/獨等政治立場的「內容」來界定所謂的民粹;民粹,毋寧是一種政治邏輯,而每種政治形態多少都含有民粹主義的成分。本書指出,當民粹發生時,社會將被一分為二:一方是「人民」,而其敵對陣營則是統治集團。然而,現代社會高度複雜,每個群體都有各自的訴求,要統合它們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唯有從中確立彼此的「最大公約數」,讓各方團體願意求同存異,並指認共同敵人,「人民」才能被建構起來,進而演變成支配階級不得不正視的力量。如果說常規政治意味著權力集團盼望以差異化邏輯,滿足主張各不相同的人群;那麼民粹政治,就是抵禦權貴的「各個擊破」,並企圖以等同性(equivalence)接合眾多殊異訴求的結盟嘗試。這正是民粹理性之所在。一旦代議政治失靈,民粹確實有機會挽救民主。本書架接了豐富的歷史案例與理論取徑,展現出左翼民粹實踐的可能性,因此有助於公民團體思索,如何讓自身訴求銜接到更異質的群眾?【本書特色】◎涵蓋豐富的經驗案例,從大革命前後的法國、民粹初試啼聲的美國與俄國農民運動,到「敵人」(南美的地方侍從、東歐的外來政權、歐美的自由派、土耳其的伊斯蘭主義)面貌各不相同的晚近民粹變體;在乍看離散的異質案例之間,本書為有意義的比較賦予了宏觀的框架,遂有助於讀者深入理解政治浪潮興衰的動力。◎扭
定價:560 元, 優惠價:9 504
庫存:4
窮人的經濟學:如何終結貧窮?
滿額折
作者:阿比吉特‧班納吉; 艾絲特‧杜芙若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16/02/01 裝訂:平裝
窮人需要的不只是食物,而是一次翻身的機會! 在許多國家,貧窮線最初的設定是以食物的攝取為標準,認為飢餓是窮人生活的主要困境。隨之而來的扶貧政策,目標也在於解決飢餓問題,因此編列預算配發糧食或補助窮人購買糧食。這套政策背後的邏輯相信,攝取足夠的熱量之後,就能投入工作,賺取薪資養活自己,最後擺脫因飢餓而沒有體力工作的惡性循環。 然而真是如此嗎? 兩位作者蒐集資料後,卻發現糧食補助政策並未增加窮人對於主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2
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
滿額折
作者:史考特‧瑟諾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0/12/04 裝訂:平裝
在舊秩序崩壞的年代,窺見不平等如何加劇並束縛你我,而作為公民的我們,又有哪些反抗的可能性!?自從步入全球化的時代以來,世界的政治經濟秩序已有巨大轉變,其中社會不平等的加劇與轉型更是引人注目。《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即是聚焦在此一議題,本書透過社會學之眼,談論從美國到世界各地的不平等現象。全書分成上下兩冊,探討的範圍涵蓋甚廣,從國家間的不平等,到特定社會內部的階級、種族、性別不平等,甚至是更新興的不
定價:800 元, 優惠價:9 720
庫存:1
高教崩壞:市場化、官僚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滿額折
作者:戴伯芬; 林宗弘; 吳燕秋; 陳思仁; 林凱衡; 揮塵子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15/07/20 裝訂:平裝
高等教育崩壞是臺灣社會當前無可迴避的危機,在官僚化、商品化以及少子女化的衝擊下,高等教育即將面臨全面崩解的命運。隨著官僚化治理機制的擴張,假教改之名的高教治理、扭曲的評鑑制度,迫使大學轉向追求學術聲望、排名的官僚體制,教師與學生淪為建制化學術生產線的底層勞工;技職升格、企業大學興起,放任大學展業經營、擴張校地;國家、財團、派系政治以及高等教育機構聯手開發教育地產經濟,危害生態環境、斲傷土地正義、擴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庫存:1
真實烏托邦
滿額折
作者:Erik Olin Wright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15/03/01 裝訂:平裝
E. O. Wright,曾任美國社會學會理事長,被譽為美國最著名的左派學者及公共知識分子之一。在為期四年、巡迴十八個國家、發表五十場演說並與群眾交流後,Wright集數十年研究及實踐的心得,交出這本《真實烏托邦》大作,激盪了這個看似已被資本主義所終結、但實則有許多人仍在嘗試尋找新出路的世界。 Wright在本書中診斷並批判了資本主義,他直陳單靠國家或資本主導的經濟活動,既不民主也不平等,無法促使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庫存:1
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
滿額折
作者:大衛.哈維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14/02/01 裝訂:平裝
重返地理學、人類學及生態學的知識教育 探索實現真正寰宇主義的困境與可能性 自主(liberty)與自由(freedom)經常被召喚來正當化政治行動。世界霸權總是將政策奠基於這些尊貴概念的某種版本。但實際上,理想主義的議程經常在面臨特殊具體環境時就變了調。各地美軍監獄的虐囚事件、伊拉克佔領造成的劇烈傷害,一再顯示出對於自主和自由的追尋,會導致暴力與壓迫,破壞世人對於寰宇主義的信賴。 哈維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庫存:1
理解階級:二十一世紀階級論
滿額折
作者:Erik Olin Wright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2/06/10 裝訂:平裝
邁向經濟正義的社會民主終結剝削才能消弭不平等截長補短、指出皮凱提《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盲點。知名公共知識份子、「真實烏托邦」概念發想者、新馬克思主義大師Erik Olin Wright集大成之作!「唯有像Wright這樣聰慧的思想家,才能在提出人們亟需的政治想像時,又不讓分析失去清晰與精準性。」──布若威/《製造甘願》作者「二十世紀後半葉最重要的階級理論家。」──黃崇憲Erik Olin Wright為知名社會學家,早期以計量經濟學結合馬克思主義所進行的階級分析聞名,1990年代起開展了「真實烏托邦」計畫,摸索抵抗資本主義的出路。本書結合Wright數十年的研究結晶,旨在釐清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概念內涵,諸如:階級、剝削、集體行動。與此同時,藉由探索真實存在的烏托邦,本書亦剖析了在當今資本主義的背景下,有哪些解放的契機。關於如何界定階級,各學派向來莫衷一是。Wright試圖截長補短,整合各路學說,以便解釋經濟不平等的多種層次與維度。他提出的全新框架以遊戲為隱喻,將階級研究化為多重分析層次:要玩哪種遊戲,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其次,遊戲規則怎麼制定才好,要像美國,還是像北歐?藉此,讀者便能從更完整的角度,思索階級如何在各方面都左右著人們的選擇。最後,本書指出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與金融化,使貧富差距再度擴大,破壞了戰後數十年間勞資雙贏的局面。然而,目前已有許多挑戰資本主義的構想,舉凡工人合作社、ESOPs(員工持股計畫)、甚至無條件基本收入制,都讓我們看見「並非以剝削為基礎」的經濟關係,確實有可能存續。綜上所述,本書不僅診斷了資本主義如何加劇了不平等,更替公民指明了經濟民主之路。本書特色◎與多位重磅級學者「交手過招」,包括《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知名歷史社會學家蒂利(Charles Tilly)與麥可.曼(Michael Mann)。讓真理愈辯愈明。◎反省古典馬派理論過時要素(如經濟決定論),卻同時保留了馬克思主義的獨特性,亦即一方面探問導致不平等的因果機制,另方面也懷抱著規範性的關懷,不斷構思人民應當如何以集體之力,消弭社會不平等。◎打破想當然耳的經濟迷思,例如工人結社程度與經濟績效為負相關;反之,證據指出,結社程度不上不下的地區,市場表現才位於低點。◎反思21世紀階級兩極化加劇的現況,以作者曾深入研究的北歐模式為典範,對照出當前主宰全球的美式資本主義,為何令同為「9
定價:540 元, 優惠價:9 486
庫存:2
技術與社會理論
滿額折
作者:史提夫.馬修曼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3/01/01 裝訂:平裝
STS×社會理論,迸出哪些新滋味?眾多技術物案例,捕捉社會與「非人類」的交引纏繞人類世時代必讀的科際研究入門書 「人性始於物。」──賽荷(Michel Serres) 「若是物質性、人造的世界不存在……我們這些解剖學意義的現代人類,幾乎不可能慮及社會。」──拉圖(Bruno Latour) 何謂技術?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是什麼?是新技術的出現,無情地推動社會變革,抑或,技術僅僅是社會的工具,受到人類意圖的擺佈,正所謂: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上述兩種想法分別反映出技術決定論及社會決定論的觀點。前者對科技抱持「反人文主義」(anti-humanism)的立場,認為技術具有絕對的自主性,位於社會關係之外,技術帶給文化的後果則是線性的,像是「網路必能摧毀極權政府」之宣稱即屬於此觀點。反之,「人文主義」(humanism)則強調技術無非是社會的建構,儘管這點正確,然而此類推論一旦走向極端,物質性的現實將遭到忽略,彷彿自然或人造物本身的性質,在社會變遷中所扮演的角色微乎其微。 近期,在科學與技術研究(STS)的領域,逐漸浮現出一種更能兼顧物-社會複雜性的取徑,也就是「後人類主義」(post-humanism)。後人類主義不只認為技術具有能動性,還認為人或社會本身就是一種各種異質存在物交錯形成的網絡。這個觀點把技術與社會視為交互纏繞,而非互斥二分。從所有權、控制權、近用權、使用方式及非意圖後果這五大面向出發,有助於我們全方位分析技術物的效應,而非落入決定論的陷阱。 最後,本書具有豐富的實例,從橋樑、錄影帶、腳踏車到3C產品,這些人造物的發展史往往超乎大家想像;再者,相較於坊間的STS文本,本書更涉入了社會理論的領域,探討馬克思、涂爾幹、班雅明、阿多諾、傅柯、麥克魯漢、拉圖等人如何構思技術與物。在這個科技變革日新月異的時代,與公民權益切身相關的「技術與社會」議題早已成為顯學,而此書則期盼能提供讀者實用的概念工具。 佳句摘錄 ☆論技術與社會 解蔽(revealing)是技術的本質。據此,技術是一種認識的形式,其重要性是形上學式的,但此處的形上學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義:否認真理即是揭露,以及,認為每次揭露也都伴隨著隱蔽(Heidegger, 1969)。令現代技術獨特的是它們牽涉的特殊解蔽形態。一切技術皆嘗試去挑戰自然,去解鎖、轉化和貯藏其能量。 技術是社會焦慮的主要來源
定價:520 元, 優惠價:9 468
庫存: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