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52)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52)
庫存狀況

有庫存 (42)
無庫存 (10)
商品定價

$200~$399 (11)
$400~$599 (34)
$600~$799 (7)
出版日期

2022~2023 (21)
2020~2021 (28)
2018~2019 (3)
裝訂方式

平裝 (52)
作者

朱耀偉、吳國坤、李小良、林松輝、洛楓、馬國明、梁淑雯、梅家玲、郭詩詠、陳建華、陳清僑、陳智德、陳麗芬、游靜、黃念欣、楊佳嫻、葉蔭聰、劉人鵬、樊善標、蔡元豐、駱穎佳、謝曉虹、鄺可怡、羅貴祥 (12)
杜杜 (2)
黃燦然 (2)
余家強訪問、整理 (1)
勞緯洛 (1)
吳煦斌 (1)
周丹楓 (1)
周蜜蜜、何福仁、蔡倩怡、駱頴佳、羅貴祥、鄭政恆、洛楓、聞人悅閱、陳錦輝、梁芷珊、黃戈、劉偉聰、勞緯洛、徐雨霽、陳煒舜 (1)
岑朗天 (1)
崑南 (1)
張婉雯 (1)
李嘉儀、冒業、勞緯洛、葉梓誦、王証恒、王碧蔚、張紫茵、王璞、曾繁裕、鄭政恆、林皓賢、黃仲鳴、辛金順、陳燕怡 (1)
李敬恒 (1)
李智良 (1)
游靜 (1)
蘇苑姍 (1)
虛詞 (1)
謝曉虹 (1)
鄧小樺 (1)
出版社/品牌

香港文學館 (52)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52筆商品,3/3頁
張岪與木心
滿額折
作者:陳丹青  出版社:香港文學館  出版日:2019/08/01 裝訂:平裝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8
斑駁日常
滿額折
作者:鄧小樺  出版社:香港文學館  出版日:2021/07/01 裝訂:平裝
《斑駁日常》出版於2008年,一年後賣完一版,書中文章為鄧小樺明報專欄結集。文章篇幅短小,每篇附有snap shot照片,傳達生活中的微妙瞬間。本書中從作者個人日常獨居,寫到人際情感,再到城市的熱門話題;以用個人私己的顯微鏡,看到在地的城市面貌和世界的規律。本書題材在地(local),寫法則較接近西方的隨筆試寫(essays),細膩情感中有哲理閃光。現實急速改變,過往的一切彷彿都有了無上的價值,些許斑駁,亦竟成為歷史,值得被更多人知道、共同保存。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庫存:8
渡日若渡海
作者:李智良  出版社:香港文學館  出版日:2020/09/25 裝訂:平裝
李智良於《房間》出版十二年後,再度結集短篇小說。《渡日若渡海》游走於城巿廢墟般的空間,出入於各種莫名速度,處處是被拘囿的身體,被文本以各種方式介入,從主體到他人,觸及寫作的不可能之邊際。在一切艱難中讀之,珍愛之情於心湧動。
缺貨無法訂購
回家
作者:韓麗珠  出版社:香港文學館  出版日:2020/08/20 裝訂:平裝
《回家》是韓麗珠的第一本散文集,共六萬字,散文擷取自專欄、網誌及臉書文字,文章長短參差不一。書分「心」、「島」、「城」、「K」、「L」、「貓」6章,內容關於作者獨居於島的生活記述,也有童年舊居、家人關係的回憶等。作者由情感與內心出發,由空間、物件、親近的人等多個面向切入,思考「家」的主題。
缺貨無法訂購
放風
滿額折
作者:黃仁逵  出版社:香港文學館  出版日:2020/10/01 裝訂:平裝
《放風》收錄黃仁逵九十年代中在《華僑日報》、《新報》、《現代日報》所撰專欄的散文,分為兩輯。第一輯為「四百擊」,共 65 篇,均為庶民人物的精妙速寫;第二輯為「畫外音」,共102 篇,主要從生活中的人事物起興,討論藝術,尤其是繪畫的問題。《放風》於1998年由素葉出版社出版,暢銷多刷、而至一度絕版;二十年後,2018年香港文學館修訂再版《放風》,黃仁逵並為「四百擊」部分重繪全部插圖。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方圓》:RE:復
滿額折
作者:李嘉儀; 冒業; 勞緯洛; 葉梓誦; 王証恒; 王碧蔚; 張紫茵; 王璞; 曾繁裕; 鄭政恆; 林皓賢; 黃仲鳴; 辛金順; 陳燕怡  出版社:香港文學館  出版日:2023/03/01 裝訂:平裝
《方圓》文學及文化專刊由香港文學館出版,每年四期,以文學為本位,兼顧其他文化藝術範疇,致力推廣優質、長篇的創作、評論及學術論文,建立民間與學院互相溝通、彼此推動的橋樑,為文化藝術注入新活力。「RE:/復」一詞語義曖昧,兼具重複、回覆,以至重新再來的意思。這一前綴詞將我們引向書寫、記憶,情感、信念和歷史視野等議題。當時間被賦予重新定義的可能,在重返過去和構想未來之間將形成一條更為迂迴的省思路徑,我們因而得以重讀、重寫與重構。
定價:440 元, 優惠價:9 39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看牛集
作者:吳煦斌  出版社:香港文學館  出版日:2020/09/22 裝訂:平裝
《看牛集》結集了吳煦斌一九八三年在《快報》專欄發表的短篇文章,內容包括作者對童年、香港舊貌的回憶,以溫暖自然的文字,獨特稚真的眼光,觀看我城百態。吳為生態學碩士,書中不少篇章均大量描寫繽紛的生態世界以及大自然與人的關係,每一種觀察都包涵著對生命的驚喜及智慧,其細膩的情感,豐富的哲思,都能觸動讀者用心靈去聆聽大自然的聲音。本書收錄了原版的也斯序言,李孝聰為再版提筆的〈跋:生物學家的散文〉一文,以及附
缺貨無法訂購
飲食魔幻錄
作者:杜杜  出版社:香港文學館  出版日:2021/03/25 裝訂:平裝
出自《明周》專欄的飲食文學隨筆● 本書自二零零五年絕版至今,為絕頂文作,今復刻再版可讓讀者再度投入杜杜的飲食世界和奇思妙想● 從飲食出發,全面探索與飲食有關的藝文世界,如文學、電影、繪畫等● 篇章內容高水平而又趣味盎然,文筆跳脫,深得讀者喜愛● 全書製作精美,封面經重新設計,華麗精緻;內頁除保留原書插圖外,再版新增作者珍藏圖片畫作● 除散文及插圖外,書中更附有食譜,給予讀者更實在的飲食體驗● 多位
缺貨無法訂購
另起爐灶
滿額折
作者:游靜  出版社:香港文學館  出版日:2020/11/01 裝訂:平裝
● 香港文學經典,作者游靜為香港著名作家、學者、評論人、電影製作人● 本書自九十年代出版至今一直都是文化界的傳奇絕版書之一,是次復刻再版將令各界驚喜● 內含小說隨筆評論,篇章內容多元,視野廣闊,文筆鋒利、抒情細緻● 再版封面經重新設計,呈現出一幅香港地圖● 新加入游靜為復刻版本所書寫的〈滴水不漏(後後記)〉● 多位港台作家名人(王榆鈞、李智良、陳智德、黃衍仁等等)聯合推薦,界別橫跨文學、文化、音樂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方圓》:敵/ANTI
滿額折
作者:駱以軍; 吳國偉; 周思中; 楊慧儀; 朗天; 文滴; 譚詠瑜; 張穎恒; 李寧; 鄭政恆; 丁珍珍; 林偉恆; 張軒誦  出版社:香港文學館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方圓》:敵/ANTI(二O二二年長夏號 總第十三期)《方圓》文學及文化專刊由香港文學館出版,每年四期,以文學為本位,兼顧其他文化藝術範疇,致力推廣優質、長篇的創作、評論及學術論文,建立民間與學院互相溝通、彼此推動的橋樑,為文化藝術注入新活力。二十一世紀理應是追求自由、民主與和平的時代。時代巨輪的轉動帶來的看似是進步與理性,但一直螫伏在表層之下的敵對暗流卻似乎提醒了人們存於「敵」「我」二元的複雜性。俄烏戰爭的爆發震憾世界每一個角落,但滿目瘡痍的戰亂現實同時正好提醒了我們重新思考不可規避的敵對問題。從民族國家到個人的層面,「敵人」亦彷如幽靈的存在 -- 它的意義徘徊於帶來希望與催化仇恨之間。回到當下的語境,這或有助我們重新思考今天愈演愈烈的政治正確潮流,和其中盤根錯節的政治、權力與性別關係。今期特別收錄作家駱以軍最新長篇大作《大疫》之刪減篇章「一隻病毒的自白」,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丁珍珍的論文,細緻分析黃錦樹的馬共短篇《大象死去的河邊》。
定價:440 元, 優惠價:9 39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方圓》:元/Meta
滿額折
作者:馬家輝; 潘國靈; 紅眼; 李卓風; 袁兆昌; 洛楓; 朗天; 鄧正健; 劉杭霖; 周丹楓; 鄭政恆; 李海燕; 郭詩詠; 劉汝沁; 吳國坤  出版社:香港文學館  出版日:2022/10/01 裝訂:平裝
《方圓》:元/Meta(二O二二年秋季號 總第十四期)《方圓》文學及文化專刊由香港文學館出版,每年四期,以文學為本位,兼顧其他文化藝術範疇,致力推廣優質、長篇的創作、評論及學術論文,建立民間與學院互相溝通、彼此推動的橋樑,為文化藝術注入新活力。「元/Meta」是個指涉廣闊的概念,從近年興起的虛擬貨幣熱潮,到關於元宇宙的想像,再到文學中的後設書寫。種種背後所指向的,其實亦是存在於俗世人間的兩重需要──人如何游離在現實與虛擬(或虛構)之間。而更重要的是,我們應如何理解當中的權力架構,繼而逃逸或抵抗。本刊今期率先發表作家馬家輝將即將出版的長篇小說《雙天至尊》中的部分段落。他在小說以虛實相接的筆觸,引領讀者回到五十年代的舊香港,由此追慕葉問和李小龍兩位武學大師的流離與堅毅。學術論文方面,劉汝沁以華語語系為問題意識,分析了侯孝賢電影的語言表述問題,由此強調了多元表述的重要性。
定價:440 元, 優惠價:9 39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方圓》:後/Post
滿額折
《方圓》文學及文化專刊由香港文學館出版,每年四期,以文學為本位,兼顧其他文化藝術範疇,致力推廣優質、長篇的創作、評論及學術論文,建立民間與學院互相溝通、彼此推動的橋樑,為文化藝術注入新活力。《方圓》最新一期「後/Post」有作家周蜜蜜將即將出版的自傳的部分段落交予本刊率先發表,以第一身的角度追溯了文革期間的個人歷史記憶。黃戈的小說以幽默的筆調寫下了另一個似曾相識的香港的故事,暗暗流露出曾經不再的傷感。劉偉聰評說《余英時詩存》一書,以此引領讀者共同以詩歌唱酬的角度來閱讀余英時的詩歌,並帶出其與勞思光之間的文人情誼。本期評論有何福仁重讀《論語》的〈鄉黨〉,亦有勞緯洛談論杜斯妥也夫斯基的《附魔者》。兩位的經典重讀,將讀者引介至過去的文本世界,開拓視野、反思當下。「後/Post」是眾所共知的用語。這一前綴詞在英語語境中含有「已經過去」/「之後」的時間意義,它事實上也指向混雜的時式──線性與非線性的交匯。與此同時,關於「後」的討論亦可伸延至空間、文化、情感,以至歷史的範疇。在當下紛亂的時空,「後學」風潮和視野或能助我們思考過往與現在之間幽微的關係,並開啟指向未來的想像。
定價:440 元, 優惠價:9 39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 1
  • 2
  • 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