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65)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14)
無法訂購商品 (51)
庫存狀況

無庫存 (165)
商品定價

$200~$399 (162)
$400~$599 (1)
$800以上 (2)
出版日期

2020~2021 (11)
2018~2019 (18)
2016~2017 (22)
2016年以前 (107)
裝訂方式

平裝 (163)
精裝 (2)
作者

黎建球 (4)
劉千美 (3)
尤煌傑 (3)
黃信二 (3)
黃雪霞 (3)
劉千美、幽蘭 (2)
幽蘭、劉千美 (2)
張雪珠 (2)
曾春海、吳進安 (2)
李開濟 (2)
汪惠娟 (2)
汪文聖 (2)
潘小慧 (2)
申寅燮、尹錫珉 (2)
陳文政 主編 (2)
陳福濱 (2)
黃筱慧 (2)
黃雪霞 主編 (2)
黎建球、尤淑如 (2)
出版社/品牌

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165)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65筆商品,6/9頁
中西相遇下的中華文化發展及其難題專題
作者:黃光國; 邱建朔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19/10/01 裝訂:平裝
本期共收錄了11篇論文、2篇書評及1篇學界訊息。本專題「中西相遇下的中華文化發展及其難題」希望能夠呈顯出文化相遇的可能呈顯的幾個不同面貌與引發的問題。黃光國教授嘗試對這樣主題,做出一個可以統整中西思想的系統性處理,其工作所要面臨的困難與挑戰,說明了這個主題所指向的,是一個值得進一步關注並挖掘的領域。 在一般論文的部分,共收錄有王定安教授〈彌撒是否祭祀:明清之際被抑制話題之重新展開〉、傅玲玲教授〈
缺貨無法訂購
朱光潛、宗白華與美學專題
滿額折
作者:宛小平-主編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19/09/01 裝訂:平裝
在西方美學原屬哲學的分支,但因其地位日漸重要而獨立為一個學科;然而,在中國文化脈絡下,中國美學的性質與研究方法,以及其文化語境、研究範型、哲學背景仍處在活力充沛、建構自身體系的新階段,本期《朱光潛、宗白華與美學》專號即在此背景下形成,也很榮幸邀請到曾春海、尤煌傑、鄒元江、韓清玉等兩岸美學專家惠賜鴻文,以饗讀者。
定價:220 元, 優惠價:95 20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二十一世紀臺灣新士林哲學的發展動態專題
作者:樊志輝; 陳德光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19/07/01 裝訂:平裝
台灣的哲學研究從二十世紀以來,在眾多學者孜孜不倦的鑽研之下,取得了極為顯著的學術進展。從對中國哲學的國故整理;到西方哲學論理分析,乃至於對二者的貫通與對話等等皆有所成。這不僅在華人文化圈中已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思想巨流,甚至在世界的尺度之下,亦為具有融滙文明的特殊貢獻。然而在這個承繼與創新的架構之下,還有一個將中西文化貫通的關鍵力量是絕對不可被遺漏的,那就是士林哲學在台灣的研究與闡揚。 士林哲學在
缺貨無法訂購
中國哲學的人權觀專題
作者:曾春海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07/07/01 裝訂:平裝
人權的概念是西方啟蒙運動之產物。法國大革命時,於1789年公布的〈人權與公民權宣言〉是有關人權的第一份正式文獻,人權觀在西方的發展歷程,可略分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十七、十八世紀,訴求在法律上保障個人自由;第二個時期是社會主義流行的十九世紀,以實現個人自由所需的基本社會及經濟條件為訴求。第三個時期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三世界國家以全球資源重新分配為訴求。企求自決權、發展權、和平權以及對資源共享、
缺貨無法訂購
五百期特刊:論述.視野.反思專題
滿額折
作者:黎建球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16/03/01 裝訂:平裝
本文並不企圖描繪出本期所刊載文章的大概內容,而是希望能夠說明本期以如此方式呈現的理由。五百期特刊嘗試結合歷任與現任主編們以及多位曾任多期專題主編的學者們來共同完成,其原因在於希望能夠藉由這樣的方式呈顯《哲學與文化月刊》的面貌。《哲學與文化月刊》的面貌究竟是什麼呢?一個可能的回答是:「所有曾經在月刊發表的文章共同譜出了它的面貌。」這意謂著只要將所有曾經出版過的期刊擺在面前,這個問題就被回答了。但這有
定價:200 元, 優惠價:95 19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郎尼根之知識論及其神學實踐專題
作者:柏殿宏; 陳文祥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18/01/01 裝訂:平裝
本書內容包含郎尼根之知識論及其神學實踐專題導言:郎尼根之知識論及其神學實踐專題以郎尼根理智、道德與宗教之三重歸依之理解論生態歸依與宗教他者的真實相遇所需要的認知治療:特別參考郎尼根的思想郎尼根神學方法的傳承與創新根尼根神學方法的八項功能專務評析潛能與目的-郎尼根《洞察》第十五章第五節釋義多瑪斯主義與科學思想的同態結構:郎尼根的觀點 *專題書評書評:Elizabeth Johnson, Ask th
絕版無法訂購
哲學諮商與人文療癒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11/09/01 裝訂:平裝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研究群」、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人文臨床與療癒研究室」近年來積極推動人文療癒的研究與教學活動,探討各種人文臨床活動的可能性。「哲學諮商」及哲學這門人文學科走向實踐、接近群眾的一種人文臨床活動,從人文療癒的觀點探討「哲學諮商」有其必要,一方面可以更了解哲學諮商的定位,另一方面也有助於積極拓展哲學諮商的發展。因此,本期以「哲學諮商與人文療癒」為題,廣邀加拿大、
絕版無法訂購
中西會通境域下的儒耶對話專題
作者:李安澤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20/09/01 裝訂:平裝
早期現代新儒家對西方宗教的立場和態度-以康有為、梁漱溟為例唐君毅與儒耶會通-兼論心靈主體的超越性當代新儒家論儒學的宗教性及跨文化對話-以杜維明、劉述先、成中英為中心人性與天道:李震的易學思想羅光對儒家「宗教哲學」的闡釋與建構
缺貨無法訂購
柏拉圖專題
作者:劉小楓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13/11/01 裝訂:平裝
悉心閱讀古代經籍,尤其是柏拉圖傳世之作,關乎現代之後的我們如何葆養讀書人的德性和心性。倘若如此,如何閱讀仍是首要問題。當今學界用各種「主義」肢解柏拉圖作品並不乏見,這種問學方式並未讓我們走進經典中活生生的精神世界,反而徹底破碎了古典學問。柏拉圖的經書涉及恒古不移的人世問題,對我們理解自己所面臨的人世問題仍然具有當今各種「主義」不可替代的智識啟發。在現代各色理論的遮蔽下,柏拉圖洞識人世幽微的銳見已被
缺貨無法訂購
啟示與實踐:天主教哲學觀點專題
滿額折
作者:黎建球; 陳文祥-專題主編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19/01/01 裝訂:平裝
基督宗教,特別是以天主教為主的思想在哲學的發展史上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做為一個以絕對與超越的實體作為真理的根本,使其思想一方面必須肯定來自至高者的啟示,另一方面卻據此開創了普世性的開放與理性體系。這樣看似衝突的二端在其哲學神學中如何平衡地共存,無疑是一個有趣與深刻的論題。在此專題中,我們以啟示的神學以及在歷史中的宗教實踐為主題,集結了各方專家從此二面向展開討論。包括天主教哲學體系的建構到實際發生的罪
定價:220 元, 優惠價:95 20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韓國儒學的人物性同異論之研究專題
作者:高在旭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14/08/01 裝訂:平裝
1 導言:韓國儒學的人物性同異論之研究專題 高在旭3 導論:人物性同異論爭在韓國儒學史上的意義——人物性同異論之發生、展開及意義 高在旭23 栗谷哲學與人物性同異論之成立 姜真碩41 農巖金昌協、三淵金昌翕「人性與物性同論」之研究 金哲運63 巍巖李柬人物性同論與心性一致論之研究 朴勝顯81 韓元震哲學與人物性異論 林明熙99 湛軒洪大容的「人物均」論探究——朝鮮後期人物性同異論爭的演變與其意義
缺貨無法訂購
中國近世的理欲之辨專題
作者:彭傳華; 陳振崑-主編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20/01/01 裝訂:平裝
從宋代以來,天理人欲之辨成為新儒學的重要議題,其存在基礎源自人文的「禮制」與人對「自然」欲求的追求兩者間所形成「內在張力」。此問題從先秦的「禮之本」的探問到魏晉的「自然」與「名教」之爭,再到清戴震批評宋儒「以理殺人」,再顯示天理人欲之辨問題的重要性;而近世以來新儒家的密集性探討,更顯示出此問題亦屬具歷史循環廣度的議題。本專號即透過宋明清三代儒者理欲觀的分析,詳盡地的檢討「理欲合一」、「理在欲中」、
絕版無法訂購
多元他者中一神信仰的諮商輔導專題
作者:黎建球; 蘇嫈雰-主編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20/04/01 裝訂:平裝
1 導言:多元他者中一神信仰的諮商輔導專題 黎建球、蘇嫈雰5 身心靈整合的躍昇 黎建球23 哲學踐行的對象與方法之反思 潘天群、楊春瑰37 三一原型宗教交談:產生連結並展現亮光 林瑜琳53 試依《華嚴經》建構生命境遇的哲學諮商與靈性關懷模式 許鶴齡73 儒釋耶的交談:以韓愈〈論佛骨表〉和夏大常〈泡製闢妄闢〉為例 蘇嫈雰專題書評89 書評:黎建球,《哲學與諮商論文集》 陳靜姿一般論著95 黑格爾辯證
缺貨無法訂購
草稿思維與藝術實踐
作者:幽蘭; 劉千美-主編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20/03/01 裝訂:平裝
本期專題由幽蘭教授(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藝術與語言研究所、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研究指導)及劉千美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共同主編,專題主題為《草稿思維與藝術實踐》,共收錄了六篇專題論文及兩篇專題書評,發表語言包括了中文、英文和法文。正如專題主編在導言中所言,此專題並非以藝術史的觀點來探討「草圖」或「草稿」的概念內涵,而是從美學的觀點討論草圖、草稿、草略的理論與實踐間的關係。 雖然,這個專題
缺貨無法訂購
中國先秦「知」與「明」概念專題
作者:辛正根-主編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20/02/01 裝訂:平裝
當代科技透過大數據、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與資料科學(Data Science)的發展,其功能與運作在今日無遠弗屆、影響全球;在此背景下,理性與數學所代表的知性發展,即成為詮釋人類文明與社會的重要判斷指標。以哲學範疇言,即知識論的進路的研究未來的重要性必定提升;以中國哲學言,即傳統上「知」或「致知」的概念必須受到重視。而對「知」的歷史的掌握,亦須先從其根源的先秦
絕版無法訂購
自然道德律專題
作者:潘小惠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06/03/01 裝訂:平裝
「自然道德律」專指人性所固有的內在道德律,是一個道德的普遍標準。「自然律」一詞,按照其狹義的解釋,不能用來稱呼人理性所反省的那些人性的自然趨勢和傾向,只能用來稱呼人理性所宣佈的那反省的結果,亦即理性藉此而頒示的命令。因此,按照多瑪斯,所謂「自然律」,不是別的,正是「理性受造物所分享的永恆律」。這樣意義下的自然律,其實更好說是「自然道德律」。
缺貨無法訂購
朱王對比專題
作者:曾春海; 蔡龍九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14/05/01 裝訂:平裝
朱熹與王陽明的思想,在整個中國儒學內部脈絡代表了兩個方向成果。一是從先秦以來,儒者受《易傳》、《中庸》、《大學》,或兼涉佛、老思維,混含著陰陽、五行之思想之交融後,過渡至周敦頤、張載、二程兄弟……等學者之豐富談論,而至朱熹「集大成」之後的「性理」系統。另一則是王陽明,透過朱熹思想系統之下批判與反思,回溯孔、孟之心性談論為主軸,所帶出的「心學」系統。兩人的思想,呈顯關切的議題之視角切入處與強調處自有
缺貨無法訂購
出土文獻與陰陽思想專題
作者:郭華梨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15/10/30 裝訂:平裝
陰陽思想在先周時期以迄秦漢時期以來,都居於重要地位。舞陽賈湖的骨笛顯示先民已有陰陽的認識,公元前約4,500年的河南濮陽西水坡M45號墓的蚌殼所堆砌之形象,可知其與古代天文曆數之建制有關,而距今約5,500年約紅山文化與凌家灘出土之玉版,也知其已有天地、方位之陰陽觀念,襄汾陶寺之長竿、二里頭文化之青銅鉞所標示的曆法,這些都與後世司馬談〈論六家之要旨〉中論及陰陽之術時,所言「天道之大經」、「序四時
絕版無法訂購
天主教社會哲學專題
滿額折
作者:沈清松-專題; 周明泉-主編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18/08/01 裝訂:平裝
1 導言:天主教社會哲學專題 沈清松、周明泉5 天主教社會哲學的形上基礎及其本地化 沈清松27 The Four Principles of Catholic Social Doctrine in the Light of the Philosophy of Zhu Xi Edmund RYDEN SJ (雷敦龢)51 論後世俗的社會正義:天主教社會哲學的觀點 周明泉69 從單國璽的「第七倫」論教
定價:220 元, 優惠價:95 20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宗教與公共論域專題
作者:沈清松; 周明泉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2017/04/01 裝訂:平裝
在當代各國社會內部、國際政治,甚至個人內心中,宗教問題重新獲得了關注。相較於上個世紀六、七○年代,當時人們對於宗教,或將之私人化,或置之不聞不問,好似於己無關;學者更以科學為由,將宗教視為非理性的。但如今,宗教變成熱門的議題。不但種族衝突因宗教而起;國際戰爭有宗教的暗由;而且許多社會問題,也因為社會上無信仰甚或反信仰,人心浮動,虛無主義盛行,有以致之。另一方面,各宗教也愈益涉入與其教義、教規有關的
絕版無法訂購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