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958)
原文書 (5)
簡體書 (6192)
港版書 (18)
雜誌 (8)
政府出版品 (167)
生活市集 (2)
影音商品 (2)
紅利兌換 (38)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7465)
無法訂購商品 (712)
庫存狀況

有庫存 (754)
無庫存 (7423)
商品定價

$199以下 (3403)
$200~$399 (3006)
$400~$599 (1232)
$600~$799 (288)
$800以上 (248)
出版日期

2024年 (141)
2022~2023 (1234)
2020~2021 (848)
2018~2019 (802)
2016~2017 (666)
2016年以前 (4067)
裝訂方式

平裝 (5493)
精裝 (401)
線裝 (4)
軟精 (57)
盒裝 (16)
有聲書 (1)
袋裝 (1)
適讀年齡

學齡前 (15)
小學低年級 (1)
小學中年級 (13)
小學高年級 (4)
小學 (27)
國中 (1)
高中 (1)
作者

中國法制出版社 編著 (42)
中國法制出版社 (39)
法律出版社 (27)
說詞解字辭書研究中心 編著 (26)
田英章 (22)
崔鐘雷 (20)
陳琳 (19)
法律出版社法規中心 (18)
北京教育學會語文教學研究會 編著 (17)
文心 (17)
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專用系列教材編委會 (16)
童心文化辭書研究中心編 (14)
博爾 (13)
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組 編著 (13)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余琴 (13)
陸建非 (13)
何雲峰 (12)
姜世明 (12)
于風華 (11)
出版社/品牌

中國法律圖書公司(法律出版社) (348)
中國法制出版社 (265)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39)
元照 (131)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28)
北京大學出版社 (126)
浙江教育出版社 (125)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23)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21)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20)
高等教育出版社 (113)
教育科學出版社 (111)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95)
人民出版社 (91)
科學出版社 (88)
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85)
五南圖書出版 (74)
商務印書館(大陸) (74)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74)
知識產權出版社 (67)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8177筆商品,408/409頁
小選舉大作戰:關於那場自治市小市長的選舉
滿額折
作者:邱靖巧-作; 欣笛-繪  出版社:大好文化  出版日:2022/10/07 裝訂:平裝
~台灣第一本公民素養與校園選舉文化少年小說~《小選舉大作戰:關於那場自治市小市長的選舉》九歌少兒文學獎首獎得主邱靖巧最新力作、新銳插畫家欣笛精心繪製~各界推薦.佳評如潮~「透過閱讀,啟蒙公民素養。閱讀本書讓學生認識民主法治的觀念及公民參與的意識。」――新北市市長侯友宜 「從校園選舉,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與民主素養。本書值得一讀!」 ――桃園市市長鄭文燦「這是一本小小公民的『選舉』入門書!」――和順國小校長陳良圖社會多元是件好事,心平氣和是種態度,該如何面對不同的意見或聲音,或許才是我們該學習的方向。作者透過書寫這個故事,想讓孩子提前去思考民主選舉這件事,由衷地希望生活這個片土地上的人們,不論每場選舉的結果如何?雖然不可能盡棄前嫌的擁抱,但至少不要互相傷害,這樣一來,我們才是公民教育下的最大贏家。我們有義務和權利,不只透過教科書上的學習,也歷經生活的磨練,讓未來的社會更美好。◆本書六大特色:一、藉由《小選舉大作戰:關於那場自治市小市長的選舉》的小說形式,帶領孩子經歷一場校園選舉。讓公民教育落實於生活之中,瞭解候選人與投票人應有的態度與表現。讓孩子明白選舉時,除了投票,還需考慮政見以及如何藉由團隊力量努力克服困難。如果產生會互相對立的人事物,可以思考該如何相處、面對與解決問題。最後則延伸思考:選舉過後,候選人和投票人還有哪些責任?二、盼藉由閱讀本書的故事,讓學生認識民主法治的觀念及公民參與的意識,並學習到尊重包容不同想法及謙遜學習嶄新事物的品德觀念,在校園的小社會中,學生們能齊頭並進的成長,成為具有法治觀念及公民道德的佼佼者。三、小學生公民素養與法治教育最佳小說讀本,帶領孩子身歷其境透過討論,每個情節都可讓他們反思:如果是我該怎麼辦?最適合班級與讀書會團體共讀。四、相信透過這個故事的內容啟發,能引導孩子不怕挫敗、勇於學習。教育不拘泥於任何形式,藉此培養孩子思辨與民主素養,值得一讀。五、規劃閱讀小學堂單元,以《小選舉大作戰》推動班級閱讀活動教案分享,透過現場教學引導孩子共同經歷一場選舉,以小創意大企劃打一場不一樣的選戰。 六、融入12年國教課程綱要――108課綱六大核心素養:1)閱讀寫作力培養2)自主學習、自我精進3 )跨領域學習4)系統思考、解決問題5)溝通表達 6)創新~九歌少兒文學獎首獎得主、獸醫作家邱靖巧最新力作~《小選舉大作戰:關於那場自治市小市長的選舉》那一年,
定價:330 元, 優惠價:9 297
庫存:1
生病一定要吃藥嗎?:逆轉慢性病,不藥而癒【2022增訂版】
滿額折
作者:江守山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出版日:2022/06/27 裝訂:平裝
★最新增訂:與「病毒共存」,你該知道的事★ 是藥三分毒,腎臟科醫師最知道, 慢性病長期吃藥會帶來多少副作用? ▌國人平均1年看診高達15次,是美國的5倍!▌藥越吃越多,劑量越來越重,身體卻越來越差!「生病了,該怎麼辦?」得到的答案不外乎:看醫生呀、吃藥囉、不舒服不能拖,要及早檢查治療等等的回應。很多人一生病的立即反應,不外乎是找醫生開藥治病。以三高為例,台灣醫師通常都告訴你:「最好馬上吃藥控制,不然血管受到破壞,身體的各主要器官都會產生很多不可逆的傷害,而且不能停藥……」最後就是大家領著藥回家,開始吃藥人生。結果,藥越吃越多,劑量越來越重,身體卻越來越差!本書作者江守山醫師擁有腎臟科專業學識與數十年的臨床經驗,長期大量鑽研國內外醫學研究,他從多不勝數的醫學研究及臨床經驗中發現,藥物並非改善疾病的唯一選擇,而門診中也有不少患者不想長期與藥為伍,接受了非藥物治療而獲得良好改善,這些在書中江醫師都樂意與大家分享。我們常說藥物治標不治本,每一種疾病都有其造成原因,那才是「本」。從根本控制、調整,就有機會擺脫藥物人生,追求真正的健康。這是江醫師對自己的期許,也是身為醫師的責任與義務。▌從演化角度檢證,身體習慣什麼,就對健康有好處!▌對身體有益的食物、生活習慣,絕對經得起演化考驗!江守山醫師指出,不論在飲食選擇、生活型態等各方面,符合演化慣性對健康而言是比較安全的,越晚出現則越危險,對身體的影響會比較劇烈。例如,約在140年前,以甜食愛好者救星姿態出現的代糖,不僅對減重沒幫助,反而容易讓血糖上升更快,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和心臟病的風險,對健康有害而無益。又例如,現代人一天24小時幾乎都在冷氣房中度過,漸漸身體開始出現頭暈、頭痛、手腳冰冷、皮膚乾燥搔癢、打噴嚏、咳嗽、全身痠痛等等不適延伸出的「冷氣病」。回溯人類與食物的接觸歷程,我們能清楚知道人類最早接觸、最習慣的是海產,並非米飯或肉類。在演化上,江醫師主張最適合人類的飲食是「食物中沒有腳的優於1隻腳;1隻腳優於2隻腳;2隻腳優於4隻腳。」也就是海產>菇蕈蔬菜>禽類>豬牛羊。▌改善疾病,除了吃藥控制之外的科學實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統統不藥而癒!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不是不能吃,但藥吃太多會有承受不了的副作用和致命的危險。想改善健康的方式有很多,吃藥只是其中一種方式,它的排序不應該在前面。當生病了想重拾健康,首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3
我的幾何人生:從貧窮少年到數學皇帝,丘成桐自傳
75折
作者:丘成桐; 史蒂夫.納迪斯(Steve Nadis)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3/05/25 裝訂:平裝
「在哈佛,丘成桐一個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美國數學家 Isadore Singer 丘成桐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成就卓越,獲獎無數,被紐約時報譽為「數學皇帝」。他在27歲時破解卡拉比猜想,30歲即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33歲更榮獲菲爾茲獎,是首位華人得主。他的研究為包括幾何學、弦論、廣義相對論眾多領域都提供洞見,也為黑洞理論做出重要貢獻。 《我的幾何人生》以直率而真誠的筆觸,紀錄這位傑出數學家與眾不同、充滿意外的勵志故事與傳奇人生。書中講述他如何從貧窮的中國鄉村成長,因父親早逝,由母親一手撫養,度過顛沛流離的貧困童年。而後遠渡重洋,在異國求學,並在27的年輕之姿,在世界數學界一鳴驚人,獲得美國頂尖大學教職,並不斷解決科學上的難題,取得驚人突破。除了舉世矚目的個人成就外,他更投入大量的精力與心血,支持青年學子,培養新一代的數學家。 丘成桐也特別撰寫〈我與臺灣〉篇章,回顧自己與臺灣的奇妙因緣與學術烽煙,直言不諱地記錄他與臺灣學術界的諸多聯繫和互動,以及交往過的人與事。透過本書,不僅可了解一位傑出數學家對於生命與學術的見解,更可以藉著他的眼光,看見數學閃耀之美。 【談數學】 數學擁有的神奇力量,對那些懂得駕馭它的人來說,能打破距離、語言、文化的隔膜,把人們即時拉在一起,交流共通的知識。數學還有另一個神奇之處,那就是不需要甚麼成本,也能在數學的天地大展拳腳;對許多問題來說,所需的只是一張紙和一枝筆,再加上專心致志的能耐,有時甚至紙筆也不用了,最重要的工作就在腦海中完成。 【談天才】 事實上,我不喜歡「天才」這名詞,差不多從來不用它。恐怕很多人都把天才浪漫化了, 以為那些人能無中生有,創造奇蹟,提出凡人想不出的方法,或者完成驚人的數學證明。世人相信,他們的智慧是如此的高超,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成就一切。⋯⋯我的經驗是,解決數學難題需要艱辛的努力,沒有捷徑可走,除非問題本身其實頗易。 【談中西科學文化】 中國人「敬老」的概念可追溯至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這種取態由《孝經》一書中確定下來。揚名聲、顯父母、敬老、慎終追遠等皆視為義務和美德。這些中國文化中根深柢固的概念,我也贊同,而且做人處事,也一直依從父母的教誨,相信他們泉下有知,也會頷首。可是,對於學術研究,同樣的態度做得過份時,反而有害。在美國的學術界,絕大部分年紀老邁的學者都不再企圖去影響年輕人的學術方向,但中國則不
特殊書展B1
定價:620 元, 優惠價:75 465
庫存:3
契約法中的給付不當得利:契約法之現代化VII
95折
作者:陳自強  出版社:新學林  出版日:2022/11/01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 本書第一章點出我國不當得利法所借鏡的德國民法不當得利規定並非建立在成熟的理論基礎上。第二章及第三章分別說明目的不達案例及不法原因給付案例,不當得利法並無法提供實質的問題解決基準,均須回歸契約法秩序。第四章介紹日本民法關於無效有償契約給付返還之修正,並從歷史的立法者知識背景,探索我國民法第113條不為人知的規範目的。第五章論證以不當得利法則處理雙務契約無效或被撤銷、解除權之行使、合意解除、解除條件成就、契約終止後之返還關係,均非最佳選擇。第六章到第八章,將不當得利非統一說依其法律發展成熟度,區別為非統一說1.0到非統一說3.0,並對不當得利之責任體系提出個人的淺見。作者簡介陳自強現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學歷: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士、法學碩士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經歷:律師、司法官考試及格日本東北大學、京都大學法學部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專任副教授、教授自序 當事人為履行契約義務而為給付,其後出現契約失敗因素,發生返還關係時,給付若以發生物權變動為內容,而物權行為無效,有物上請求權(第767條)及附帶的回復請求人與占有人法律關係規定(民法第962條以下)之適用。倘基於物權行為無因性原則,物權變動不受原因行為不生效力之影響,或給付與物權變動無關,返還關係須基於債法上請求權。我國民法仿德國民法前例,在契約有效成立,因契約解除發生回復原狀關係(第259條),契約若無效或被撤銷,因法律上原因不存在,而須適用不當得利之規定(民法第179條以下)。此外,尚有被認為不知所云的民法第113條之回復原狀規定。 債之關係若以損害賠償為標的,無論損害賠償請求權基礎為何,我國民法在第213條以下有一般性的原則規定,契約給付之返還關係之發生,無論因契約無效、被撤銷或被解除,目的均為給付之返還,似應亦有給付返還統一的的原則性規定。若因返還原因不同返還效果南轅北轍,並不公平且不具正當性,因而,立法政策上,建立統一的契約給付返還制度,有其必要性。為使統一的契約給付返還關係之建議具說服力,不至於徒託空言,不切實際,應先凸顯契約解除回復原狀規定與不當得利返還規定具體而微的差異,論證不當得利法則並不適於處理雙務契約無效、被撤銷,甚至解除條件成就、合意解除等情形之給付返還關係。有鑑於契約解除回復原狀規定以雙務契約為設想對象,雙務契約無效或被撤銷時給付之返還,適用與契約解除相同的法則,最符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5 475
庫存:5
離巢的孩子,被分手的父母:當成年子女離巢又離心,如何各自獨立,又能遠遠關心?
滿額折
作者:約書亞.柯曼  出版社:三采文化  出版日:2023/09/28 裝訂:平裝
寫給被子女「分手」的傷心父母心理學博士陪你走過一生中最難的課題與孩子重建親密而自在的關係 ──── 美國亞馬遜書店近 500 位讀者 ★ ★ ★ ★ ★ 滿分評價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心理諮商師 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終於有一本書,為身處痛苦深淵的父母和成年子女,帶來充滿希望、同理又容易理解的指引。」 國內外諮商心理師、治療師、家庭關係專家,一致感動推薦! 為什麼孩子只在需要金援時打電話給我?他真的關心過我嗎?孩子有了另一半之後就不理我了,是不是媳婦、女婿在挑撥離間?我在孩子小的時候付出這麼多,他怎麼可能還覺得自己被虐待?孩子對我這麼差,我該留財產給他嗎?還是乾脆留給孫子女?離婚之後,前夫一直批評我,導致孩子拒絕跟我聯繫,該怎麼辦?孫子是無辜的,可是他爸媽不讓我們見面……他會不會以為我不愛他了? 全球超過 1/4 家庭有親子疏遠的問題,數字年年攀升。這些從前看似「與我無關」的煩惱,已然成為所有人必須面對的難題。約書亞.柯曼博士從 40 年研究、執業經驗中,找出成年子女疏遠的原因與因應之道,幫助父母釐清彼此的想法及需求,踏上和解之路。 ◍ 疏遠的原因千百種,不一定是誰的錯--- 家庭價值觀轉變,子女的焦點從「義務、責任、忠誠」轉為自身幸福。--- 父母親採納的「靈魂伴侶教養法」,無形中讓子女成為生活重心。--- 親子雙方對於政治立場、性別意識或交往對象選擇長期抱有歧見。--- 父母離婚後,子女基於個性或受繼父母影響而選邊站。--- 心理疾病、虐待、創傷的定義變化,形成親子雙方對某些行為的衡量差異。 ◍ 選擇疏遠的兒女,到底在想什麼?--- 如果爸媽不按照我提出的條件改變,問題終究會不斷重演。--- 我已經盡我所能滿足爸媽的需求了,他們卻越要越多。--- 跟孫子女相處是特別待遇,不是祖父母的權利。--- 就算爸媽覺得自己已經為我付出很多,也不表示他們完全沒傷害過我。--- 爸媽用遺囑來威脅我,只會讓我更不想和好。 ◍ 如果目標是和解,該如何找回孩子的愛與尊重?--- 當成年子女拒絕談話 >〔各種情境都適用的和解信模組〕--- 當前夫或前妻詆毀自己 >〔以子女感受為出發點的反擊句型〕--- 當子女的另一半與你為敵 >〔邁向大和解的 6 大要點〕--- 當子女一再索要金援 >〔不傷感情的對話範例〕--- 當孫子女被灌輸不實指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3
容易忘記的名字(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韓)金愛爛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2/10/01 裝訂:平裝
《你的夏天還好嗎?》是金愛爛首部散文集,分三部共三十二篇,含6幅彩圖,為“金愛爛作品集”(共6冊)第六本。第一部名為“呼喚我的名字”,以走過作者生命的名字為線索,深情回望成長之路與往昔歲月;第二部名為“和你一起呼喚的名字”,記錄作者在文學意義上的成長以及與文人朋友的交往;第三部名為“召喚我們的名字”,分享作者的閱讀與遊歷,觀察與反思周遭社會。金愛爛說,“世界上不存在容易忘記的名字”,即每個普通人都不該被遺忘。本書既是作者致謝以往生命中出現的人們,也會讓讀者回憶過去,更加珍視人際往來。 金愛爛作品集 奔跑吧,爸爸 滔滔生活 我的忐忑人生 你的夏天還好嗎? 外面是夏天 容易忘記的名字 金句: 1. 那天悠長的正午融入了這片土地上艱辛而漫長的進京史。找到房子之後,我們面對面吃著紅豆冰山。在沉重的疲勞之間透明碰撞的冰塊聲,白花花的夏日天空,今後我要居住的首都,那天的陽光強烈到足以責怪任何人。 2. 我們一家生活在傳統廁所和三角鋼琴並存的房子裡,後來我以那段時間的生活為素材創作了《刀痕》和《滔滔生活》等短篇作品。 3. 媽媽煮麵條,我站在旁邊像小燕子似的張開嘴巴。媽媽撈出一兩根剛剛煮熟的麵條,徒手抓起泡菜,隨便塞進我的嘴裡。泡菜發出辣乎乎的汽水味。那是和泡菜一起進入我黑暗嘴巴的媽媽手指的味道吧?肌膚的味道,溫熱,清淡。菜刀切開白菜時脆生生的質感和清爽的聲音,我真的好喜歡,還有暗淡的廚房裡,從排氣扇縫隙透進來的光的骨骼,以及站在光線附近的媽媽的側影。 4. 我看到了各個階層和級別、各個年齡層構成的人間眾生相,也看到了公平的饑餓。我由此懂得烹飪在美德和義務之前,首先是一種勞動。 5. 那時的我很想喜歡某個人,並不是特別需要“某個人”,我只是想“隨便找個人”,把我的感情和零花錢全部用出去。我懷著這樣的心情四處張望。儘管我也知道,戀愛不可能完全由美好的事物構成。我渴望像音樂電視裡的人物那樣,無論是那種很有范兒的悲哀,還是淒慘的痛苦,都能全身心地感受。 6. 僅僅因為那是所有人“都長高的年華”,回頭看就會如此感傷。這大概是因為我在落上敏感皮膚的陽光和風裡,在我們生澀而尷尬的目光中長大成人吧。 7. 有人說,世界為沒想到會相遇和不可能相遇的事物設定了程序。 8.
定價:252 元, 優惠價:87 21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做工的場所:工地認知心理與健康促進
95折
作者:鄭晃二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2/01/25 裝訂:平裝
做伙推薦營造產業重要環節─工地場域的突破性研究 王本壯 國立聯合大學建築學系教授具開創性且實用的著作,施政者須要傾聽工人的聲音 李明憲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對工地場域與勞動人口健康促進有重要貢獻林金定 馬偕醫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切中產業環境人文與社會關懷的核心價值邱英浩 臺北市立大學代理校長創造公衛服務進入工地有利的支持環境胡益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教授探討的問題與對策也是護理領域重要課題苗迺芳 臺北醫學大學學士後護理學系副教授處於產業環節弱勢的基層勞工能夠具體受益的好書郭孟瑜 臺灣空間規劃設計產業工會理事長長期支持職場健康促進的重要研究成果 賈淑麗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對於職場權利義務關係的側寫十分具參考價值陳宇安 權麒法律事務所所長(巴毛律師)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社區議題的重要工具書陳偉堅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社區營造理念在職場具體實踐的首創黃世輝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教授兼雲林縣山線社區大學主任有溫度,對公共政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蔡培慧 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帶您關注工地文化、辛勤工作的職人們最真實的一面,藉由歷年工地田野調查、行動計畫,用積極的角度與實際層面,尋求工地職場環境與心理、健康的扶持及支撐力道。本書係根據認知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等相關理論的回顧,選取其中對應工地環境與工人行為的相關論述,再佐以歷年在工地田野調查與行動計畫回饋的心得編寫而成。主要有兩個核心主題,一是營建業的「工人」,工人指的是「在營造職場的工地中付出勞動力的人」,並非個人身份的標籤。每個人長期在特定的環境中工作,都會出現這個社群特有的習慣。工地的環境是一個極為特殊的職場,在其中工作的人受到這個環境極大的影響,這方面的探討是屬於認知心理範疇。本書的第二個主題是「健康」。根據勞動部110年的資料,全國營造工程業受僱的員工人數超過94萬人,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態直接關乎大約270萬的家戶人口。建築、醫療、公衛與護理專業,社會與支持團體對於職場工人健康的促進行動,是對社會與經濟的重要扶持力量。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5 361
庫存:4
雪豹:穿越喜馬拉雅山的性靈探索之旅(名家譯本經典回歸)
滿額折
作者:彼得.馬修森  出版社: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日:2023/05/09 裝訂:平裝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旅行和自然書寫作品★知名作者彼得.馬修森穿越喜馬拉雅山的難忘精神之旅★ 「人生的荒謬可能在我們未理解之前就結束了,可是我們(對於跟別人不可分的那個自我)仍有義務盡可能勇敢、恢弘地活過一生。」──彼得.馬修森 ★榮獲1979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當代思想類」★榮獲1980年美國國家圖書獎「一般非小說類」★巴黎評論創辦人自然書寫經典★名家宋碧雲經典譯本 一部匯合旅遊經歷、自然書寫與性靈禪修體悟持續40年的經典著作《雪豹》 ●國內名家一致推薦● 作家 陳德政──專文推薦作家 謝旺霖作家 顏擇雅──一致推薦 「喜馬拉雅空氣清新,山顯得近在眼前,面對這壯觀的山水,淚水靜靜浮上眼眶。這幾週來不受干擾──沒有信件、電話、不必應付旁人的需求──我的腦袋很清楚,自動自發回應萬事萬物。這種感覺很驚人。……」1973年,作者彼得‧馬修森與動物學家喬治‧夏勒深入西藏邊界尼泊爾境內的多爾泊區,目的是研究當地特有的喜馬拉雅藍羊。不過,兩個人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能一窺雪山中最珍貴美麗的傳奇生物--雪豹。「自然以待」及「科學研究」兩種文化態度上的差異,在作者以研究者的身分進入佛學的精神發源地「藏區」時,一股隱隱約約的、一再挑戰讀者心念的對立不斷地衝擊。我們如何看待事物、如何安置自我,都在這主觀與客觀、主體與客體的對應中遊移流轉。師從禪宗的馬修森,在水晶山的古老寺宇間的精神追尋,最終卻成為對於身體和精神之旅的非凡描繪。因為艱苦的攀登,讓馬修森對現實、苦難、無常和美麗有了更深的佛教理解。 國內外好評「一本美麗的書,配得上他身處的群山。」——保羅.索魯,《赫丘力士之柱》作者「最初是對受人尊敬的佛教象徵、稀有的雪豹的探索,後來發展成為對存在意義的探索。一部登山與性靈追求,別致有趣的結合」——觀察者報「這是一個內心為平靜而博鬥的故事,將成為鼓舞人心和支撐人的荒島最佳陪伴讀物。」——艾米莉.巴爾,作家「既是內心旅程的編年史,也是對陌生領域的博學記錄……一部永恆的記錄」——獨立報「對一個遙遠而永恆的地方及其人民的令人回味的描述」——星期日泰晤士報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庫存:3
道德情感論
滿額折
作者:亞當.史密斯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3/12/28 裝訂:平裝
*不讀《國富論》不知何謂「利己」。讀了《道德情感論》,才知道 「利他」才是問心無愧的「利己」。 1976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密爾頓‧弗利曼*中國前總理溫家寶五次推薦的大師巨著:它的意義不亞於《國富論》!*十七世紀蘇格蘭貴族子弟的上課教材,儼然成為當今社會最需要的一本好書! 全球金融危機後,最發人深省的歷久彌新之作 。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阿馬蒂亞.森在經濟學的發展歷程中,由於人們只看到亞當.史密斯在其《國富論》中論述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重視經濟人的謀利心理和行為,強調「利己」,卻相對忽略了其在《道德情感論》中所重視的社會中的倫理、心理、法律和道德情感,從而曲解、誤讀了亞當.史密斯學說。中華經濟研究特約院研究員 吳惠林在這倫理道德淪喪、人心極度腐化的現時,中文譯本的面世對於華人世界不啻是一帖「救心」靈丹、「救命」妙藥。如史密斯所言,特別是立法者和偉大的改革者,此書更是非修不可的一門課。開南大學前校長 高安邦亞當.史密斯的《道德情感論》將道德哲學應用到經濟生活層面,每一個人從交易中追求最大利益,創造了最大的社會財富。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張清溪在這本書裡,他首先談到與自立心並存的同情心,而同情心就是惻隱之心,也就是無私的愛心。亞當.史密斯在這本書裡討論各種道德情感問題:他談同情心、良心、宗教、義務感、正義與仁慈、博愛與克己。也許應該說,這些才是資本主義的基礎。中國著名經濟學家 梁小民我們目睹了金錢慾爆發之後的種種罪惡,會感到亞當.史密斯稱《道德情感論》比《國富論》更基本的涵義。市場經濟應該是一個講道德的經濟,沒有誠信、同情心這些最基本的觀念,市場經濟就會引發災難。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沉思錄》譯者 何懷宏《道德情感論》不僅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主要著作,也是他在世前的最後幾年裡,竭盡全力進行修訂的一本書。他在身患重病,知道自己已時日無多的情況下,對這本書進行了最重要的一次修訂,這說明了倫理學在亞當.史密斯心目中的地位,對於道德真理的探討,在亞當.史密斯心中是貫穿始終的。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5 618
庫存:2
AI世代的創意教養:以色列教育專家全新未來人才培育提案
滿額折
作者:埃亞爾.多倫 博士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2023/07/05 裝訂:平裝
在ChatGPT 可於4秒內提供答案的世界裡, 我們的孩子需要培養的能力是: 創造力、獨創性,以及能夠提出還沒人想過的問題。 為了幫孩子在未來世界中站穩腳步, AI世代的父母需要跟著升級, 把孩子養育成擅長「邊做邊學」、「持續自我升級」的人才! 【本書特色】 ★創新之國以色列教育部顧問、芬蘭HundrED世界教育創新獎得主劃時代創新之作 ★了解AI世代孩子五大必備能力:好奇心、內在動機、創造力、社交技巧和科技力 ★作者專為繁體中文版撰寫新序,邀請父母「享受」教養兒女的人生階段 專序推薦 蔡依橙|新思惟國際 創辦人 共鳴推薦 任恩儀 博士|美國布里吉斯認知多樣性教育研究所教師與研究生院副院長、「N1的田野筆記」臉書專頁板主 吳媛媛 |瑞典達拉納大學中文助教、《思辨是我們的義務》作者 「如果你想開始系統性思考「教育」這回事,並希望確定好自己的價值後,再做資源的分配與取捨的話,這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門書,對於教育本質的反思,以及如何真正支持孩子面對未來高科技且變化快速的世界,都很有幫助,非常值得一讀。」──蔡依橙 「這本書可以放鬆地讀,它鼓勵父母掙脫瘋狂完美主義的綁架,發展適性的家庭互動。育兒可以是探索和實踐自我價值觀的共同旅程。」──任恩儀 ◆孩子成長於AI世代,父母不該還有傳統的教養迷思! 科技的革新,全面加速了世界的變化,也加深了父母的教養焦慮: 擔心自己沒幫孩子做好迎向未來的準備。 但為什麼,許多孩子從小的學習處境仍和真實世界相異? ‧父母認為創意思考很重要 →卻讓孩子花時間在重複性高、有標準答案的作業上? ‧我們同意要善用科技去解決問題 →卻覺得電視、電玩是侵蝕孩子心靈的洪水猛獸? ‧大人肯定YouTuber的熱情投入 →卻希望孩子選擇安穩(但未來可能會消失)的行業? ◆升級教養思維與策略,為孩子準備好迎向未來新世界的能力! AI世代的父母必須為孩子提供自我實現的工具, 並且使他們成為有能力持續自我升級、自我更新的人。 首先,我們要成為升級過的新版本父母,為孩子提供獨一無二的價值。 創新之國以色列教育專家邀請你思考以下問題: ‧什麼是未來會消失的職業?YouTuber的出現給我們什麼啟發? ‧為什麼未來世界的舞台,將會是有熱情、有執念的孩子大放異彩? ‧如何用電玩精神來育兒,讓孩子不怕挫折、善作選擇,並體驗到專注的美妙? ‧最適合你和你孩子的教養方式是什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庫存:2
契約之內容與消滅:民法講義II
95折
作者:陳自強  出版社:新學林  出版日:2022/11/01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 本書第一章「債之關係總論」,除從債權與物權之不同說明債權之本質外,尚特別強調債編通則法定之債以外其他規定最主要適用對象為雙務契約。第二、第三章關於契約內容部分,除探討契約關係內容的形成及其義務群與債權的類型外,也從契約類型論的觀點,將債編各種之債紛然雜陳的契約,耙梳釐清其輪廓,架構其體系,並針對若干交易上重要的有名契約,敘述其基本法律關係與核心問題,期使讀者不僅能對債權的內容,也能對契約類型特徵與基本的契約內容有所認識。第四章「債之消滅」,對清償、代物清償、間接給付、債之更改契約的法律性質論,提出不少與通說不同的看法。作者簡介陳自強現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學歷: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士、法學碩士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經歷:律師、司法官考試及格日本東北大學、京都大學法學部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專任副教授、教授相關著作: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契約法講義Ⅰ契約之內容與消滅──民法講義Ⅱ契約違反與履行請求──契約法講義Ⅲ違約責任與契約回復──民法講義Ⅳ債之涉他關係──民法講義Ⅴ無因債權契約論代理權與經理權之間──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臺灣民法與日本債權法之現代化整合中之契約法契約責任歸責事由之再構成──契約法之現代化Ⅰ不完全給付與物之瑕疵──契約法之現代化Ⅱ和解與計算錯誤──契約法之現代化Ⅲ契約錯誤法則之基本理論──契約法之現代化Ⅳ多角關係請求當事人之確定──契約法之現代化Ⅴ契約給付之返還關係──契約法之現代化Ⅵ契約法中的給付不當得利──契約法之現代化Ⅶ第五版 自序 本書第二版與第三版的差別,顯而易見的是書名副標題從「契約法講義II」變為「民法講義II」,又回到本書2004年首次問世時的書名。內容上,原本第四章「債之移轉與契約承擔」遷徙到《債之涉他關係─民法講義V》、第三章「債之移轉」。如此調整,無論是日常生活交易的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間之交易(B2C),或雙方均為企業經營者的商事交易(B2B),契約目的達成上均須經歷的生老病死,都記錄在本書與《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可說是健康的契約生理方面的剖析。民法講義《契約違反與履行請求》及《違約責任與契約回復》,面對遭遇若干困難而無法順利達到終站的契約,民法講義《債之涉他關係》則述說因他人或為他人而發生債之關係的故事。 本書前版關於大陸合同法相關部分的介紹,此次改版僅保留極少數個人認為特別值得參考者。合同法雖因大陸民法典之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5 475
庫存:2
違約責任與契約回復:民法講義IV
95折
作者:陳自強  出版社:新學林  出版日:2022/11/01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 本書為作者關於契約違反救濟體系的後半部,探討契約違反損害賠償及契約解消兩大救濟。歸責事由之判斷及違約損害賠償之內容,傳統債總教科書多語焉不詳,卻為訴訟成敗的關鍵。因歸責事由並非契約違反之內涵,乃違約損害賠償責任之要件,本書特從違約責任之觀點探討歸責事由之概念,關於契約違反損害賠償責任的內容,則側重在觀察我國民法在無契約違反損害賠償特別規定而適用損害賠償一般規定情形下,基於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本質的不同,違約損害賠償所應呈現之面貌。契約解消之部分,除論述契約違反契約解除之要件及回復原狀關係外,尚探討因契約無效、被撤銷、合意解消、終止權之行使、解除條件成就等使契約給付返還關係發生的情形,適用給付不當得利之規定的困境。作者簡介陳自強現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學歷: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士、法學碩士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經歷:律師、司法官考試及格日本東北大學、京都大學法學部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專任副教授、教授相關著作: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契約法講義Ⅰ契約之內容與消滅──民法講義Ⅱ契約違反與履行請求──契約法講義Ⅲ違約責任與契約回復──民法講義Ⅳ債之涉他關係──民法講義Ⅴ無因債權契約論代理權與經理權之間──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臺灣民法與日本債權法之現代化整合中之契約法契約責任歸責事由之再構成──契約法之現代化Ⅰ不完全給付與物之瑕疵──契約法之現代化Ⅱ和解與計算錯誤──契約法之現代化Ⅲ契約錯誤法則之基本理論──契約法之現代化Ⅳ多角關係請求當事人之確定──契約法之現代化Ⅴ契約給付之返還關係──契約法之現代化Ⅵ契約法中的給付不當得利──契約法之現代化Ⅶ自序 債務人根本不履行契約義務或履行不合契約本旨,構成契約違反。契約違反有三大救濟:履行請求、損害賠償及契約解消。個人在《契約違反與履行請求》,就契約違反之態樣、債權人之履行請求、債務人對履行請求之抗辯、契約之調整與確認等問題有所論述,因篇幅所限,未能一氣呵成,網羅其他契約違反之救濟殆盡。以違約救濟一元論取代傳統債務不履行三分體系,革命尚未成功。 本書實質上為契約違反救濟體系建構的後半部,探討契約違反損害賠償及契約解消兩大救濟。因歸責事由並非契約違反之內涵,乃違約損害賠償責任之要件,本書特從違約責任之觀點探討歸責事由之概念。關於契約違反損害賠償責任的內容,側重在觀察我國民法在無契約違反損害賠償特別規定而適用損害賠償一般
定價:470 元, 優惠價:95 447
庫存:2
年少友人(孟若最慾望奔流之作.典藏新譯版)
滿額折
作者:艾莉絲‧孟若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2023/11/15 裝訂:平裝
她愛他的身體散發的生命力,如此理直氣壯。她不要他開口要求,她要的是被他宰制,成為他的領土。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09年曼布克國際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10篇短篇小說,10個獻給性與愛戀的祭品●全新譯本●性,向來是孟若小說中的核心。《年少友人》雖由十篇獨立短篇構成,卻各自飽含對於女性身體、感情的思索。在女性面臨重重束縛與道德義務的年代,孟若直面性的禁忌,寫下她們為何甘願「身敗名裂」,也要大膽追求感官的歡愉。那些身體的快感,情感的奔流,都是昔日錯失、今日必須聲討回來的正義。本書一九九〇年於海外出版至今,孟若書寫的性依舊毫不過時,甚至總能引起高度共鳴。小說中充斥著婚外情、第三者,親身遭遇背叛的男男女女,時光倏忽向前或向後,年少的友人不再聯絡,日後成了仇敵或陌生人;實則也藉由傷痕明白愛的意義、自我存在的價值。●〈年少友人〉一對姊妹隸屬大眾陌生的教派。姊姊不畏外界眼光,無微不至守護著家,即便遭逢劇變與背叛,似乎都不能阻止她付出。●〈五點岬〉女子從滯悶的婚姻中逃離,與一名男子幽會。男子說出的童年往事暗藏醜聞。●〈曼納斯統河〉女詩人心懷闖蕩的夢想,卻也思索著結婚安定的生活,直到目睹一具「屍體」,改變了一切。●〈抱緊我,別鬆手〉妻子從加拿大千里迢迢前去蘇格蘭,見丈夫曾經的情人,一切卻大不如她的預想。●〈柳橙與蘋果〉夫妻接濟落魄的友人,讓他住進他們的房子。三人間的情感微妙地發酵。●〈冰相〉牧師發現他竭力拯救的人,竟可能反咬他一口。他要離開教會,開始婚姻生活。但沒人知道他的妻子究竟是誰。●〈恩慈〉女兒與病中的母親享受著郵輪旅遊。最後的派對上,船長說起了一名旅客把遺體拋入大海的故事。●〈噢,風采似〉小鎮上住著一位亮麗溫柔的女孩,瑪蒂達。一對姊弟的生命歷程奇異地繞著她旋轉。●〈變〉她想起曾經親暱的摯友,對她多麼地友善,但那可能無法抵銷對方的一次無心之過。●〈戴假髮的時間〉女學生用背叛他人,換取已有家室的校車司機對她的愛。有朝一日,她是否得償還這些傷害?
《好女人的心意》延伸書展-單79雙75
定價:400 元, 優惠價:79 316
庫存:5
台灣生態家庭:六個女性、環保與社會運動的民間典範
70折
作者:何婉麗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05/16 裝訂:平裝
╳美國埃默里大學坎德勒神學院2019年指定教材╳╳韓國梨花女子大學2019年指定閱讀教科書╳╳著作已被131個世界著名的大學圖書館收藏╳ 環保的責任,從家庭開始! 以台灣本土多元文化下的「生態家庭」觀點與西方的環境主義進行新對話、提供新視野,改變人與環境關係的態度與實踐,並推廣到全世界。 本書志在廣傳「生態家庭」有意義的新觀念。當生態女性主義在西方強調性別與環境的理論近半個世紀之後,一個新表述,「生態家庭主義」展開了,它能更準確描述台灣從事環境保護的婦女, 也能成為一個新的學術論點,與生態女性主義開啟新對話。生態家庭理論提供了一個新視野,也就是「生命網」與 「一體觀」的生態家庭觀點,可以改變人與環境關係的態度與實踐。環保的責任從家庭開始,推廣到社群,一直到整個地球。 本書用台灣六個非營利組織來表述生態家庭的意義:慈濟基金會、關懷生命協會、生態關懷者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高雄環保媽媽環境保護基金會,最後是太魯閣族反亞泥還我土地自救會。從各個環保團體的發起、理念、運作及成果,看到台灣婦女參與社會運動的單純,務實與堅持。如此就更能了解「生態家庭主義」中蘊含的中國哲學、環境倫理、人文精神及其別於西方「生態女性主義」之所在。追溯六個團體個案的歷史,呈現不同志工團體分別奉獻心力的努力過程。希望透過介紹六個團體的義務工作,喚起民眾對愛護地球、追求環境正義、對動物的保護等議題的關心,進而身體力行,改善環境、尊重生命。 在生態家庭裡,人類應該更與動物、植物、土地、地球相互依存共生;當家庭是一個互相依賴的系統時,家庭裡所有成員應不分性別,把自己當成大地的一份子;每個人都要把對自己的愛周轉到社群、社會、大自然,分享一份大家庭的無私之愛與責任。本書將台灣婦女與環境保護留下珍貴的紀錄,並以台灣本土多元文化下「生態家庭」的觀點與西方的環境主義進行對話。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丘引 作家 汪中和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強力推薦】 郭佩蘭 埃默里大學康得勒神學院教授,國際知名學者 管佩達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宗教學研究主任 蕭新煌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這部開創性的作品,導入生態家庭主義的革命性概念以擴展生態女性主義的內涵。何婉麗博士透過個案研究,檢驗環保議題與地球這個有機體家庭之間的人事交互影響,讓我們了解非西
特殊書展B1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 315
庫存:3
止戰
滿額折
作者:張小虹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4/01/16 裝訂:平裝
什麼是「止戰」?若「反戰」是立場、「止戰」是思考,反戰,也反反戰!陳水扁執政時喊出「備戰而不求戰,止戰而不懼戰」馬英九執政時喊出「止戰而不拒戰,備戰而不求戰」2022年底蔡英文宣佈將義務役由四個月延長為一年時喊出「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2024年總統大選候選人柯文哲喊出「備戰不畏戰,能戰不求戰」、侯友宜喊出「備戰不啟戰」、賴清德喊出「備戰才能止戰」。作為台灣政治關鍵字的「止戰」,究竟如何「止」又如何「戰」呢?《止戰》一書乃是從「止」的曖昧與矛盾出發,企圖提出台海戰爭的「哲學論」,翻轉我們對既有何謂戰爭、何謂和平的思考方式。台灣知名女性主義學者張小虹,嘗試從台海「戰爭的框架」之外走出不一樣的路,說出不一樣的話,做出不一樣的事。戰爭不可兒戲,但當代的戰爭就是也必須是一場賽局博奕,一場在掌控與失控之間的賽局、一場充滿停止不動/邁步向前、攻勢/守勢不確定性的博奕。於是乎我們被迫在一波接著一波的戰爭緊鑼密鼓中,擺盪在策略與實戰、真實與擬像、挑釁與節制之間,我們是否還能夠判斷戰爭是不是仍在遠方?我們是否還能夠分辨鐘聲是不是為我們而敲響?《止戰》談兩岸戰爭,既談實體戰爭,也談隱喻戰爭,從軍事武裝衝突、戰爭時間表、軍購爭議,一路談到「防疫視同作戰」的疫戰與「兩岸一家親」的統戰,有對台灣當下政治社會動態的深切關注,也時時希冀拉出具有理論繁雜性的批判視角。《止戰》一書的自我定位乃是「台海戰爭的哲學思考」,希望透過「時間難局」、「攻擊難局」、「境外難局」與「祭祖難局」的重重測試,能在既有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社會與文化的兩岸論述套路之外,另闢蹊徑,而得以向時間的未來性開放,讓思考本身永遠攜帶著一個始終在進行的摺曲、轉向與變形。本一書共分為四個主要章節。第一章〈戰爭的未來完成式〉嘗試回到當代理論對「未來完成式」的重新書寫,來開展「戰爭」文法時態的哲學思考。第二章〈病毒、疫戰與攻擊欲力〉則從「戰爭實體」與「戰爭隱喻」的相互纏繞中切入,嘗試鋪陳2020年至2023年在台灣所啟動的「台海戰疫/役」,亦即由新冠病毒所引發一連串「防疫視同作戰」的戰爭想像與行動。第三章〈小心「地雷島」?〉聚焦於晚近台灣「火山車載布雷系統」軍購案所引起的軒然大波,嘗試從歷史、政治、心理的角度,一探台灣特有的「地雷情結」。第四章〈祭祖與統戰〉以2023年三月下前總統馬英九赴中國的祭祖之行開場,嘗試以女性主義「宗法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460 元, 優惠價:75 345
庫存:10
21世紀的人生難題:憂鬱‧焦慮‧藥‧迷信‧愛‧痛(牛津非常短講II)
滿額折
21世紀,科學的發達、知識的進步,關於人生,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也發現有更多解決不了的。比如,什麼是愛?我們為什麼會愛一個人?愛作為一種欲望,是無私的、還是自私的?愛有義務嗎?關於愛情,科學告訴我們什麼?有了愛,痛往往隨之而來。所以,痛一種身體的感受、是情緒,是文化建構,還是一種可能的同理?憂鬱,可能是21世紀最嚴重(而且沒有疫苗)的疫情,但憂鬱真的存在嗎?許多人的憂鬱來自焦慮,焦慮是人類基本情緒之一,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相當核心的一部分。什麼樣的焦慮才能稱之為一種病?所以,你用藥嗎?藥、毒,其實難分。20世紀藥物研究及治療層面取得重大進展,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但我們似乎仍然「相信」些什麼,比如迷信(還是信仰?)。21世紀,我們面對的難題是「心理」的,還是「生理」的?更多時候,是每一個人對同一個名詞的不同定義、不同感受,以及不同的接受方式。21世紀的人生難題是一串曖昧難分的關鍵字;或許,解方也是。《憂鬱》憂鬱,可能是21世紀最嚴重(而且沒有疫苗)的疫情,但憂鬱真的存在嗎?本書討論憂鬱症的概念演變及其治療,檢視某些爭議,並提出未來的研究方向。這不是一份患者指南,這是一本對一個既複雜又有挑戰性的論題進行非常(非常)簡短介紹兼選擇性評論的書。《焦慮》就像快樂、悲傷或憤怒一樣,焦慮是一種基本情緒,是人之所以為人相當核心的一部分。如果要你回想上次覺得焦慮的時刻,毫無疑問,不必回溯到太久以前。不過形式較嚴重的焦慮,也是最常見的心理疾病類型,世界各地有數百萬人隨時都會受到影響。21世紀,什麼樣的焦慮才能稱之為病?《藥》過去兩百年來,我們社會對藥物的態度有過幾次巨大轉變:鴉片和古柯鹼從好東西變成壞東西,尼古丁也是如此。大麻雖然違法,每年有數十萬人因此被捕入獄,卻也有許多政府開始認為,大麻並不比酒精或菸危險。有些國家已經將大麻合法化,像菸酒一樣只做有限度管制。21世紀,我們該如何用「藥」?《迷信》你會避開13樓的飯店房間、擔心打破鏡子會招厄運、認為黑貓不祥?還是隨身攜帶幸運小物、或是在人生重要事件前會有個人專屬的好運儀式?迷信的發展經歷許多轉折,但從文明之初延續至今,背後始終有個一致的脈絡。過去人之所以迷信的理由,大部分在今日依然可見。人類對迷信如此著迷,部分原因在於迷信難以理解,以及伴隨著迷信的矛盾。21世紀,我們「相信」什麼?《愛》我們會為了什麼「愛上」一個人?愛是無私的、還是自私的
暑期閱讀書展-單79雙75
定價:2100 元, 優惠價:79 165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扎根:人類義務宣言緒論
75折
作者:西蒙.韋伊; 卡繆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21/12/01 裝訂:平裝
在黑暗時代與漢娜・鄂蘭齊名的女思想家 用一生探求人類靈魂的渴望 指引流亡的青年,在混世中重新扎根 她用一輩子的力量,追尋人類的善、理解人類的需求, 在她生命中最後一年,她仍然關注著人類的靈魂何時饜足? 因為愛著國家、愛著人民,在渾沌的亂世中,她仍不願放棄,將一生奉獻給這個世界。 「當時最聰明、最清晰的作品之一。」──漢娜.鄂蘭 「在我看來,歐洲的重生如果沒有韋伊的思想,將是不可想像的。」──卡繆 「對於這位天賦近乎聖徒的天才女性,我們在她的人格面前,只能單純地敞開自己。」──艾略特 -------------------------------------------------------------------------------------------------------------------------- 二戰期間,當法國被納粹德國入侵之時,以法國為祖國的上千萬人民,瞬間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在徹底失去根的年代,人類的靈魂歸於空洞、向心歸於離散,即便國家重建、假使社會復甦,我們是否還是我們? 西蒙.韋伊被譽為黑暗時代的三大哲學家之一,她一生信奉自由與良善,積極參與工人與工會運動,她關注世間的階級與壓迫、關注人的價值與追求。為了在戰後重建法國,二戰時期的法國流亡政府代表戴高樂,請託黑暗時期的明燈西蒙.韋伊為法國設計重建的藍圖。在本書中,作為一份「國是建言」,她並未指明國家的未來,而是為混沌年代下的男男女女,找回內心安頓的根。 對西蒙.韋伊而言,人類靈魂在何時才會饜足?人類渴望擔負責任、渴望追求榮譽、渴望絕對的自由、渴望追求真理。然而,不論是過去的戰爭時代,或是現今的渾沌世代,這些追求一一瓦解,人民被「拔根」、思想被「拔根」,造成激進的「偶像崇拜」、失去了「文化認同」。西蒙.韋伊認為,唯有國家與社會給予他們足以扎根的土壤、滿足他們內心的渴望,在混世之中,人們才有機會重建自我、重建認同。 1943年,西蒙.韋伊在為了自由與納粹德國對抗的戰爭期間,因營養不良導致過度虛弱,又拒絕法國流亡政府給予她多於平民的食物,因而病逝於療養院。1949年,戰爭結束後,政治運動者、法國小說家卡繆,整理了西蒙.韋伊的遺稿,並出版成冊。對長年關注底層人民的卡繆來說,西蒙.韋伊的遺稿不僅僅指引了戰後法國的未來,更揭示了當代社會重建的可能。 ----------------------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5 375
庫存:3
最短時間,最高效率!50個超學習法
滿額折
作者:井口晃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22/08/04 裝訂:平裝
徹底擺脫無效學習!耗時20年,斥資1億日圓自我投資的最強學習心法。實際受惠超過20萬名學生。結合最新科學證據和實證效果分析得出的讀書訣竅。讀書考試、工作職場皆適用,「INPUT」&「OUTPUT」最強寶典。專文推薦鄭緯筌 「Vista寫作陪伴計畫」主理人好評推薦王乾任 《超快速讀書法》作者‧敦南新生活版主|鄭俊德 閱讀人社群主編──按姓氏筆劃序別再陷入「學了不會用」、「怎麼學都學不好」的惡性循環!若是你有以下想法:˙想要「迅速」、「有效」地改變自己。˙每次下定決心要讀書,最後都以三分鐘熱度收場。˙讀是讀了,但吸收效率很差,為此苦惱。˙想要一次通過大考和檢定考。˙想要提升學習輸入效率,成為工作和休閒的雙面贏家。˙想要靈活自在地運用英語,處處不卡關。˙想要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集中注意力。˙當學生時不愛念書,長大後想好好重學……等等。學會50個「超學習法」,就能幫助你在任何領域,用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學習達標。身為經營者的你需要擴充新知、與時俱進,才能延續公司的壽命;身為上班族的你也需要學習新技能,才能在時運不濟時順利轉職。走在人生百歲時代,「超學習法」將使你一生受用。在學校的義務教育期間學過好幾年的英語,身邊又有幾個人真的就能開口說英語?許多人汲汲營營地搶讀商業書和自我啟發書,到頭來卻只能說是「讀心安」?有人四處報名課程講座,想學得一技之長,最後仍無法學以致用?也就是說,世界上有太多砸下時間重本學習進修,實際上卻什麼也沒得到的例子。原因不是出在沒有才華、學歷不高、更不是基因不好,而是「學習方法」出了問題。我沒有含著金湯匙出生,也沒有天生才華洋溢。我只是學會了「超學習法」,就得到了驚人的成就。──摘自前言作者以此「超學習法」,成功翻轉人生:˙短短半年,多益(TOEIC)成績從三百分飆上九百分,去美國讀大學。˙從毫無社會經驗的呆學生,蛻變為連續十三年業績穩定成長的優良企業集團代表。˙從原本不擅長寫作文,蛻變為在世界各國出版了十本書的暢銷作家。˙從原本不擅長在人前講話,進步到可以在五千人面前用英語演講。˙在黃金時段的電視節目與知名藝人同台演出。
定價:390 元, 優惠價:9 351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白癡的歷史:18世紀至今世人如何看待智能障礙者
滿額折
作者:賽門‧賈勒特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3/07/06 裝訂:平裝
生而為人,他們與你我為何「應該」不同? ◎第一本從人性關懷的角度討論智能障礙者的歷史書◎收錄63張歷史圖像,重新思索300年來世人眼中的「白癡」 白癡、智障、低能……那些曾被貼上標籤,遭受歧視之人,今日稱之「智能障礙」者。一般認為他們天生智能不足,無法完全理解大多數人能理解的事情,缺乏獨立生活的技能,且終其一生都不會改變或被治癒。他們生活在你我周邊,卻彷彿不屬於這個世界。相較於有可能被「治癒」的精神病患,智能障礙者成為更加邊緣與不受關注的存在。 天生就該成為「收容所生物」? 本書從社會、文化、法律、醫學等面向,透過法庭紀錄、文學作品、笑話集、畫作、俚語、漫畫等重構「白癡」的300年歷史。在18世紀以前,智能障礙者雖可能遭受欺負與矇騙,但也同時受親友的保護,是社會群體中的一份子。 進入19世紀後,他們被認為無法履行公民義務且是需要處理的「社會問題」,應該安置在機構中接受治療與監管。而他們的天生殘疾,過去在法庭上可能是受到寬赦的理由,如今卻解讀成驅使他們犯罪的動力,「白癡」成為對社會秩序造成威脅之徒。 生而為人的標準是什麼?為何不能僅僅因為父母生下我? 近百年來,智能障礙者被認為僅是不斷變動的歷史長河中一段背景,無法對人類產生貢獻。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們曾經是技術勞工,填補了男性人力的短缺,卻在戰爭結束後又被迫離開崗位,回到收容所。 智能障礙者也在過去也經常被視為「非人」。達爾文及其後發展出的演化心理學,認為「白癡」的心智足以填補動物與人類這種「高等生物」之間的發展落差,「白癡」的行為舉止甚至被拿來與動物相比擬。 在優生學出現後,智能障礙者在納粹眼中成為應當被消滅的對象,1939年的法令甚至對「垃圾兒童」施以安樂死。二戰結束,優生學觀念雖受到譴責,但智能障礙者仍舊無法被社會接納,而被關入特定機構中受到「保護」。 從排斥到接納的旅程 20世紀下半葉,在去機構化的呼聲下,許多身心障礙者終於搬出收容所,回歸社區,過上一般人的生活。不過,現實中仍有需要面對的問題:他們是否得到社會完整的接納?在社會群體中有找到歸屬感嗎?他們可以多大程度上和我們一起履行公民職責?本書作者希望透過這段歷史重新思索這些問題。也許首先我們該做的是,理解他們
定價:630 元, 優惠價:9 567
庫存:4
走進世界喧囂:從戰地到家門,無國界醫生創始成員揭露人間邊緣黑暗,寫給世人的美好生活倡議書
滿額折
作者:帕提克・埃伯哈  出版社:積木文化  出版日:2023/11/02 裝訂:平裝
這不僅是一本打破地界的救援記事更是國際公民思考自身義務與價值的敲門磚★跨國行醫先驅、無國界醫師創始成員帕提克.埃伯哈(Patrick Aeberhard)寫給國際公民的人道呼召★戰爭與人性醜惡並不遠!政治、倫理與醫療間交互提問❝ 當我們把自己定義為無國界醫生時這只不過是說我們有能力跨越這些國界,僅此而已我們無法任意拆毀、廢除國界之牆那是受難者們的監獄同時也是為他們遮風避雨的庇護所⋯⋯ ❞這是一把通往國際公民之路的鑰匙,它將開啟一段令人震撼的觀察歷險:地球另一端的戰爭、種族紛亂,與恐怖攻擊、政治清算乃至毒品、傳染病等公衛問題,本質上並無區別……緊密串聯當代地緣政治情事與生命百態視而不見的災難,我們終將共同承擔作者帕提克.埃伯哈(Patrick Aeberhard)走過法國輝煌三十年與五月學運,在他還是青年醫學生的時候,便與同僚一起,和令人難以容忍的醫院內階級關係對峙著。彼時,一張來自法國紅十字會、徵召加入比亞法拉醫療團隊的海報映入眼簾,開啟他的跨國行醫之旅,更在日後與其他醫師同仁,創建首個大型人道救援非政府組織──無國界醫生(MSF)以及世界醫生(MDM)。搶救傷員、空中補給、搭建臨時野戰醫院、與地方高層和黑幫交手……種種行動占據埃伯哈大部分的人生。從黎巴嫩到越南,再到阿富汗、前南斯拉夫與盧安達,他時常在軍事衝突、極端分子和毒梟威脅下感到命懸一線,甚至因爲站在利益的對立面而慘遭當權者漠視和輿論撻伐,卻仍踩著鮮紅的血泊履行職責。支撐著他的,是內心人道主義的指引,以及當代偉大知識分子如米歇爾・傅柯等人的深刻反思。默不作聲和坐視不管首先殺死的是遠處的人,然後是你身邊的那些一九六〇年代末的奈及利亞,伊博族企圖掙脫伊斯蘭教和泛靈論的枷鎖,許多無辜百姓也紛紛遭受血洗。半世紀過去,遠在逾六千公里外的巴黎小禮拜堂門外,充斥著非法滯留、窮困潦倒、沉溺於毒品、罹患愛滋病和處於權利盡頭之人。他們可以過得更好,你也是。然而多數時候,這些人被視若無睹,因為他們的生活與我們離得太遠,而政府乃至媒體評論,往往選擇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把人道救援看作是左派分子的魯莽行徑。「這些地方被歧視、排斥、貧困和失業狠狠踐踏,他們當中只要有一小撮人接受虛無主義而否定宗教信仰,就可能陷入伊斯蘭激進主義的圈套,進而製造災難。就像我們曾切身經歷的那些恐怖攻擊⋯⋯」埃伯哈這樣說。在派系理念和種族之前他們都只是想要好好活著的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4
  • 1
  • 401
  • 402
  • 403
  • 404
  • 405
  • 406
  • 407
  • 408
  • 409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