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43)
原文書 (57)
簡體書 (23)
港版書 (2)
政府出版品 (13)
紅利兌換 (1)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17)
無法訂購商品 (8)
庫存狀況

有庫存 (22)
無庫存 (103)
商品定價

$199以下 (5)
$200~$399 (23)
$400~$599 (24)
$600~$799 (7)
$800以上 (66)
出版日期

2024年 (6)
2022~2023 (25)
2020~2021 (14)
2018~2019 (13)
2016~2017 (16)
2016年以前 (49)
裝訂方式

平裝 (79)
精裝 (38)
軟精 (2)
適讀年齡

小學中年級 (1)
小學 (1)
作者

王俊 (4)
Anja Brunner (2)
Ann Carlson (2)
Brian Harrison (2)
G?系er H. Lenz/ Reinhard Isensee (EDT)/ Klaus Milich (EDT)/ Donald E. Pease (EDT)/ John Carlos Rowe (EDT) (2)
Gwynn Thomas (2)
Jeffrey L. Gould (2)
Kazimierz Z. Poznanski (2)
Lidia Klein (2)
Peter Rutland (2)
Ruth Teiser (2)
Sheila Jeffreys (2)
冷蕓 Christine Tsui (2)
楊莉莉 (2)
(美)弗雷德‧卡林 (1)
(英)休‧索海姆 (1)
(英)羅賓‧埃文斯 (1)
Akos Moravanszky (EDT)/ Torsten Lange (EDT) (1)
Alan Granadino(EDI) (1)
出版社/品牌

Cambridge Univ Pr (8)
中國商業出版社 (4)
LEGARE STREET PR (3)
PBKTYFRL (3)
Taylor & Francis (3)
聯經 (3)
Independently published (2)
Dartmouth College (2)
Equinox Pub (2)
Lightning Source Inc (2)
OUP Academic UK (2)
Oxford Univ Press USA (2)
Pennsylvania State Univ Pr (2)
Routledge (2)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
國史館 (2)
科學出版社 (2)
藝術家 (2)
遠流 (2)
香港中華書局 (2)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25筆商品,1/7頁
是電影,也是人生:1970-1990年的台灣電影攝影師
滿額折
作者:唐明珠  出版社:書林  出版日:2024/02/01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 活躍於1970年到1990年台灣影壇的陳坤厚、陳武雄、邱耀湖、張惠恭、陳嘉謨、楊渭漢、廖本榕、郭木盛、張展、李屏賓等,可以說是台灣本土培養的第二代電影攝影師,有的拍過類型電影,有的則搭上台灣新電影的列車,成為輔佐新電影導演的要角。1980年代初期,台灣新電影躍上國際影壇,藝術成就獲得高度矚目,然而光環多集中在導演身上,除了少數幾位之外,社會大眾對大部分的攝影師都很陌生。其實這十位攝影師在電影業界都各有一席之地,他們的電影啟蒙是什麼?如何入行?專業如何養成?在前輩攝影師的教導與其作品中成長,受到的影響為何?他們又如何擺脫傳統束縛,開創自己的攝影之路?以電影史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基礎資料。本書透過深度訪談,記錄下他們的工作經歷、電影攝影專業技術樣貌與作品年表,期望藉此描繪他們精彩的電影人生,並留下珍貴的台灣電影攝影歷史。本書特色1. 匯集十位1970-1990年台灣電影攝影師訪問紀錄2. 呈現二十年間台灣電影攝影樣貌,分享攝影師工作經驗與人生3. 補充台灣電影史攝影相關資料4. 適合影視從業者、影視相關科系師生、喜愛台灣電影的影迷閱讀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庫存:7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03:解嚴前後美術團體(1970-1990)
滿額折
作者:賴明珠  出版社:藝術家  出版日:2019/10/31 裝訂:平裝
臺灣從1949年實施戒嚴,直至1987年宣布解嚴。解嚴前,美術團體或受黨國政府之規訓、箝制;或遵從規訓,但在藝術實踐上則追尋創意與自主。此外,亦有創作者及美術團體,在吸納新潮及主體意識逐漸抬頭的環境下,不斷衝撞體制並開拓藝術創新與自主的各種可能性。本書即是以1970年至1990年創立的臺灣美術團體為分析文本,敘述其創立宗旨、推動歷程及創作實踐的內容,藉此歸納、分析,解嚴前後臺灣美術團體與國家政策、
定價:900 元, 優惠價:9 810
庫存:1
臺灣發展知識經濟之路
滿額折
作者:孫震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01/01/01 裝訂:平裝
二十世紀末期,世界經濟發展有兩大主流,一為從資訊技術發展晚近形成的知識經濟,一為從經濟自由化發展近年形成的全球化。這兩大主流交互作用,促成世界經濟的快速成長。 臺灣有幸在1970年代作了正確的選擇,在產業政策方面選擇了以電子業為主的科技產業,在一般經濟政策方面選擇了自由化和國際化,使臺灣經濟在1990年代表現優異,因而創備了一定的條件,向知識經濟的道路前進。 本書由二十三篇論文組成,主要為
定價:250 元, 優惠價:85 213
庫存 > 10
Un-Friedensstaat DDR: Mobilmachung, Kriegsbereitschaft Und Militarisierung 1970 Und 1990
作者:Johannes Muhle  出版社:VERLAG FERDINAND SCHONINGH  出版日:2024/04/01 裝訂:精裝
若需訂購本書,請電洽客服
02-25006600[分機130、131]。
向不可能挑戰:法國戲劇導演安端‧維德志1970年代
滿額折
作者:楊莉莉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2012/12/08 裝訂:平裝
安端‧維德志為法國1970至1990年代家喻戶曉的戲劇導演、演員、教師、譯者與戲院總監。1970年代,維德志到當時連戲院建築都沒有的易符里做戲,在捉襟見肘的製作環境中,他窮則變、變則遍,以「導演,即是導演不可能」的信念,發展出充滿想像力與批判性的戲劇化作品,表演意象同時在多重層面間運作,演員各個熱烈以赴,鮮活地將形而上的思想化為血肉之軀,原創力十足,成功地將一社區性的劇場轉化為「一座屬於所有人的菁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1
台大醫院子宮頸癌疫苗臨床試驗(HPV-008 PATRICIA Trial)典藏專書
作者:周松男  出版社:國家生技醫療發展基金會  出版日:2015/12/01 裝訂:精裝
人類乳突瘤病毒(HPV)的發現與研究走過一段漫長的歷史,美國病毒學專家Dr. Louise T Chow(周芷),早在1970年代及1990年代曾經利用電子顯微鏡發表HPV病毒結構電顯影像圖,周芷教授終其一生專注HPV對人類上皮細胞癌化機轉的分子生化層次的鑽研,並發表甚多的傑出研究論文(參看本書第380頁)。同一時代,德國病理學專家Dr. Harald zur Hausen證實人類子宮頸癌組織內有
定價:1500 元, 優惠價:1 1500
庫存:2
幻想蔓延:戰後臺灣科幻小說的空間敘事
滿額折
作者:楊勝博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出版日:2022/10/06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學位論文出版徵選」獲選作品。★以臺灣科幻小說中的空間呈現為研究對象,結合當時社會變遷的現實脈絡,爬梳戰後臺灣科幻的發展軌跡,並說明科幻小說與現實社會的密切關聯。書籍簡介★「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學位論文出版徵選」獲選作品科幻小說具有抽離(科技與時空的落差)與認知(反省並批判現實)的雙重特性,比起寫實主義作品更能積極地反映現實問題。臺灣科幻小說的創作主題,其實與臺灣的歷史和當時的社會變遷緊密相關。1970年代臺灣經歷一連串的政治外交挫敗,對國族神話產生不信任與懷疑,開啟對未來中國與未來臺灣的想像;1980年代臺灣走入資本主義社會,拜物風潮、環境破壞、全球化的矛盾日漸浮現,作家透過對日常生活中的荒謬現實進行批判;1990年代臺灣女權及性別意識抬頭,無論異性或同性戀的情慾不再是一種禁忌,科幻作品中融入性別認同與身體情慾等新元素。當世界變得越來越不可改變,現實越來越不真實,個人與社會兩者無縫接軌之際,想像與創造力顯得彌足珍貴。臺灣欠缺的不是寫實主義(這個社會已經過度寫實了),也不是實用科學,而是無用、真實的幻想。歡迎進入本書的科幻空間。──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林建光科幻這個類型的美學,在於以現實鋪演想像,以想像回應現實,兩者互為孿生的鏡像。本書在藉由空間敘事重新架構臺灣科幻小說發展軌跡的同時,又透過文化翻譯、國族、日常、後人類等理論,提供文本與現實之間的辯證框架,呈顯出臺灣科幻的基進性,可以說是目前可見最全面、且最具思辨性的臺灣科幻小說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陳國偉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庫存:1
全球社會經濟秩序的演變(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陳金猷  出版社:八方文化企業  出版日:2019/10/31 裝訂:平裝
作者服務于金融界三十載,親身經歷目睹世界時局的演變,書中收錄了陳先生頗為獨到的見解和客觀的看法,當中對全球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與變遷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和分析。全書分為四輯:資產泡沫與金融危機、全球經濟發展、社會與環境、結論。內容包括有1930年代的大蕭條,二戰後金融體系的建立,1970年代的經濟滯脹,1980年代的繁榮,1990年代互聯網企業的發展以及二十一世紀經濟的大變遷,還有2008年的金融海嘯和金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 > 10
再創夏佑國家劇院的光輝:法國戲劇導演安端.維德志1980年代
滿額折
作者:楊莉莉  出版社:清大  出版日:2017/03/31 裝訂:平裝
安端.維德志為法國1970至1990年代家喻戶曉的舞台劇導演、演員、教師、譯者與戲院總監。本書繼《向不可能挑戰:法國戲劇導演安端.維德志1970年代》後,分析維德志八○年代在夏佑國家劇院的建樹及導演作品,附可可士多幅知名舞台與服裝設計圖。與易符里時期相較,夏佑劇院時期之舞台、燈光與音效設計更細緻,更能明確地展現故事情境並兼顧象徵含意,演員對劇中角色的心理揣摩更深入,整體演出散發高度美感,充分發揚「
定價:480 元, 優惠價:88 422
庫存:2
墨必斯漫畫精選集(逝世十週年紀念典藏版)
滿額折
作者:墨必斯  出版社:大辣  出版日:2022/09/03 裝訂:精裝
全球唯一版本十年之後,墨必斯依舊過癮法國漫畫大師墨必斯MOEBIUS經典回歸我們都愛的大神✭首刷限量贈「2023墨必斯典藏紀念年曆海報」一張 ★宮崎駿:「墨必斯看待世界的角度令我驚訝!他的畫,以最單純的線條來描繪人物,包含了各種要素,呈現出既孤獨、又高傲的空間感。我覺得這是墨必斯最大的魅力。」大友克洋:「墨必斯是走在漫畫進化最前線的藝術家,至今依舊旺盛的創作慾,正是他的厲害之處。」松本大洋:「對我來說,墨必斯是奇蹟之人,是我的英雄!」褚明仁(電影人)趙自強(劇場人、主持人)翁稷安(漫畫研究者)何桂育(「巴黎不打烊」粉專版主)傑利小子(玄奘藝創系副教授、漫畫插圖繪師)小莊(廣告導演、漫畫作者)水晶孔(漫畫作者、皮克斯角色設計師)Huyu(旅法插畫藝術家)鄒駿昇(視覺藝術家)陳筱涵Stellina Chen(政治漫畫家)洪麗芬Sophie HONG(服裝藝術家、信鴿法國書店負責人)――感動推薦★一本全世界絕無僅有的漫畫精選集墨必斯自2012年離世,十年了,他那具有超越未來的藝術作品,仍持續征服著每一個地球人……墨必斯的科幻漫畫,啟發與影響許多跨領域的創作人,電影如雷利.史考特《異形》與《銀翼殺手》、史蒂芬‧里斯柏格《電子世界爭霸戰》、盧貝松《第五元素》、喬治.盧卡斯的《風雲際會》、宮崎駿《風之谷》等,漫畫如漫威史丹.李、《X戰警》吉姆.李、大友克洋、松本大洋、鳥山明等都對他推崇備至。★理解墨必斯宇宙的十個短篇本書挑選十篇墨必斯從1970到1990年代初期的經典短篇作品,可以觀察到墨必斯創作的軌跡轉變,包括備受讚譽的〈漫長的明天〉(The Long Tomorrow)、〈亞薩克〉(Harzak)、〈西古力星人〉(L’homme du Ciguri)等篇章,欣賞他的多變風格,不管是科幻、奇幻,還是寫實、狂想,不論有無漫畫對白,他都掌握得游刃有餘,有超精細嚴謹的插畫手法,亦有卡通般的誇張人物造型,甚至連漫畫線框都是他的遊戲場。對漫畫迷而言,可說是一本集大成的夢幻逸品。★最著名的短篇〈漫長的明天〉故事大綱是典型的偵探故事,但背景設定在未來。歐洲人畫這類作品時,多少有些缺憾,法國人搞得太法國,義大利人搞得太義大利,而編劇丹.奧班諾(Dan O'Bannon)的作品卻是創意十足,墨必斯看了非常感興趣。他在1975年發表了這部迷人的作品,迷幻混亂骯髒的街道、擁塞的摩天大樓、超時尚的造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庫存:2
Baby Boomer Crossword Puzzles Book For Adults: 1950s, 1960s, 1970s,1980s and 1990s for Adults Memorable Events About Music, TV, Movies, Sports, People
作者:Elizabeth Publisher  出版社:Independently published  出版日:2024/03/29 裝訂:平裝
定價:320 元, 優惠價:1 32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到貨天數約30-45天)
文化研究期刊(第36期/2023春)
滿額折
作者:許仁豪; 周慧玲; 陳柏旭 等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05/30 裝訂:平裝
專題:邁向新臺灣劇場史學 作家楊渡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1989年《悲情城市》上映時,臺灣社會充滿著探究歷史的勇氣。雖然戒嚴的恐懼仍在,但《悲情城市》這類電影並不滿足於悲情的渲泄,而是希望透過歷史細節的探究與重現,呈現出歷史悲劇及其中真實而複雜的人事:二二八事件前後的省籍衝突、語言隔閡、利益糾葛、兩岸幫派合作等等,當然還有那一代紅色青年的理想與奮鬥。然而,33年過去了。楊渡認為,臺灣電影對於白色恐怖歷史的探索卻意外停留在林文清(梁朝偉所飾)那張蒼白驚惶的臉,以及林文清被迫說出的那句:「我是臺灣人」。「那種沙啞的咿咿嗚嗚聲,近乎哭聲」的臺灣認同,在本土意識形態脅迫下諷刺地成為一種壓迫的力量,楊渡認為,「我們彷彿都變成了林文清,不容許有任何瘖啞和異議」。[1]在《悲情城市》裡,林文清的瘖啞是歷史創傷的象徵,「我是臺灣人」是在壓迫的創痛中誕生的。而如今「我是臺灣人」反倒成為一種歇斯底里,一種不讓人說話,不願意面對歷史的強迫症。但是,這個在1990年代本土化運動中「被發明的臺灣」未必就是臺灣歷史發展中唯一的軌跡。重回歷史的企圖(包括楊渡的書寫),因此,也就在於鬆動「我是臺灣人」的僵固性與絕對性,帶我們回到歷史生發的時刻,端視檢閱其豐富的可能性。 本期專題「邁向新臺灣劇場史學」由中央大學英文系的周慧玲教授與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的許仁豪教授客座編輯,收錄了五篇專題論文與一個劇場論壇。這些文章不只回顧了1980年代(也就是《悲情城市》最初拍攝與放映的那個年代)的小劇場運動,更以之為座標向前、向外延伸至1970年代的海外保釣話劇和1990年代的亞洲民眾戲劇,並且深入小劇場運動中的左翼精神和系譜,作為後續臺灣劇場運動發展的參照系,提醒我們當年所謂的「臺灣小劇場運動」不只是「臺灣的發明」。三篇論壇文章則回顧了橫跨兩岸、更為深遠的戲劇傳播;不論是莫里哀劇本跨越臺海的傳譯與流播、戰後臺灣國語話劇的發展,還是國光劇團的新編歷史劇,我們都可以看到多元異質的元素如何豐富了所謂的臺灣戲劇史。劇場史學的回顧與前進,因此,也就與如何理解臺灣側身於兩岸分斷與東亞跨境交流的歷史相關,與如何重新思考1980年代臺灣奔放的思想脈動相繫。回顧,不是為了重述悲情,或是鞏固「發明」,而是為了在現實的困頓中大步向前,拾回被隱匿的思想方向。 除了劇場史學專題外,本期還收錄了四篇一般論文:吳慧娟的文章討論央視節目《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5
丹麥家具設計史:百年工藝美學溯源
滿額折
作者:多田羅景太  出版社:臺灣東販  出版日:2020/08/26 裝訂:平裝
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丹麥家具設計史, 帶領讀者輕鬆瞭解丹麥家具設計 從卡爾.克林特奠定基礎的萌芽期(1910~1930年代)、 黃金期(1940~1960年代)、衰退期(1970~1990年代中期)、 再肯定期(1990年代中期以後)至現代的變遷。 〔各章重點〕 CHAPTER 1 介紹與丹麥有關的基本知識,以及設計廣為融入丹麥的背景因素等 CHAPTER 2 概略解說丹麥家具設計從維京時代至現代的
定價:560 元, 優惠價:9 504
庫存:1
筆花盛開:詩酒書畫的年華
滿額折
作者:侯吉諒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0/09/24 裝訂:平裝
詩人書家侯吉諒重現臺灣文藝的黃金年代走訪江兆申、臺靜農的書齋;展讀余光中、洛夫的詩行臨摹書帖如同臨摹一個文人的時代★ 特收錄多幀作者珍藏影像,時代的身影躍然紙上。1970至1990年代,臺灣書畫藝術盛極之時、副刊文學引領著文藝界的風潮,一位年輕詩人侯吉諒躬逢其盛,投入文壇、書畫、篆刻界;機緣之下,學詩於余光中、洛夫、認識臺靜農、拜入江兆申門下,因編報、出版,而結識了傳奇的陳香梅、葉明勳、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2
Baby Boomer Trivia: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 Music, Cinema, Sports, History, Science and Inventions: 500 Multiple-Choice Questi
作者:Leon Simonds  出版社:Independently published  出版日:2024/03/18 裝訂:平裝
定價:520 元, 優惠價:1 52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到貨天數約30-45天)
彩光.詩域.蘇憲法
滿額折
作者:劉碧旭  出版社:藝術家  出版日:2023/12/21 裝訂:平裝
商品特色「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水墨、素描、書法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為讀者打造一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內容簡介蘇憲法1948年出生於嘉義布袋,天光水色的故鄉景色,孕育出他對色彩高度的敏銳感。就讀嘉義師範的期間,奠定炭筆素描的磨練及水彩技法的基礎。1970年考入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又培養出水墨和西畫方面的美學底蘊,並在系展中屢屢獲獎。婚後懷揣著留學夢,承擔家計的同時,蘇憲法考取托福、也申請到赴美留學的機會,卻因現實考量而放棄,1990年轉而報考入台灣師大美術系研究所,成為該所第1屆西畫創作組的研究生。期間深得陳銀輝老師的賞識,汲取其「取色賦形,捨像傳神」的繪畫美學,開展出屬於自己的創作道路。蘇憲法擔任台灣師大美術系系主任期間,策展促進台俄當代藝術交流、籌設台師大文保中心。2020年成立「蘇憲法教授油畫創作獎學金」,提攜母校的學子。廣結善緣的他,長期在台北國泰世華藝術中心舉辦個展,並跨界與多家廠商合作,讓作品現身於生活用品上。邁入不惑之年的他,創作能量依然充沛,同時發揮藝術行政與管理才能擔任台南市美術館董事長。蘇憲法的素描造形與油彩技法嫻熟,創作歷程從早期的具象寫實邁步,不僅喜歡創作台灣風景和風俗民情,也常在世界各國旅行,描繪國外人文與自然風景。尤其對港口船隻的題材情有獨鍾,可見對家鄉景色的依戀。其後蘇憲法融合具象與抽象繪畫的觀點,具象可以面對與挖掘;抽象可以創造與轉化世界的真實。以西方油彩展現東方美學的氣質,發展出獨有的「白色詩學」,隨著生命歷程開展白色的演變。攀登成熟高峰之後持續超越,走向浪漫主義,藉著植物表現自然滄桑與日光月影,也詠嘆時間流轉與季節嬗遞。在畫壇深耕數十載,蘇憲法以詩意調色,引領觀者進入他的彩光詩域。
母親節書展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庫存:3
半先知與賣文人:哈維爾評論集
滿額折
作者:米蘭.昆德拉  出版社:傾向  出版日:2023/02/01 裝訂:精裝
★ 當今第一部完整收錄研究和評價哈維爾的書籍!本書收錄三十八位東西方作家、學者和知識分子,近三十年來研究和評論哈維爾的文字。經由「認識哈維爾」、「理解哈維爾」、「解構哈維爾」、「虛擬哈維爾」這四個主題,呈現東西方作家、知識份子和流亡作家對哈維爾迄今一生的政冶作為、思想和文學作品的不同認知和解讀。哈維爾的文學和思想遺產不只是哈維爾本人寫下的那些文字,也不僅僅是對他思想、文學和行為的研究、評論和質疑,還包括世人對他持續的關注和審視,面對自身社會環境和人類狀況的深刻闡述和思考。這些思考和思想彌足珍貴,甚至和哈維爾本人的思想和文字同等重要。關於哈維爾:瓦茨拉芙.哈維爾(Václav Havel, 1936-2011),具有劇作家、持不同政見者、思想家、政治家等多重身分,也是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人權工作者。 1936年生於捷克首都布拉格, 1960年代初開始從事戲劇創作,是捷克最重要的劇作家。1968年「布拉格之春」後,投入政治活動,是捷克斯洛伐克「七七憲章」運動的代表人物,1979年以「顛覆共和國罪」被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政府判刑入獄,1983年獲釋,後又多次入獄。他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推翻共產黨專制統治的「天鵝絨革命」的靈魂人物。哈維爾曾任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總統(1990-1992),兩任捷克共和國總統(1993-2003)。劇作《花園晚會》於1963年首演;《通知書》(1965)與《愈來愈難集中精神》(1968)曾獲得紐約外百老匯戲劇獎(Obie Award)。其它劇作尚有《同謀者》(1970)、《乞丐歌劇》(1975)、《觀眾》(1975)、《山間酒店》(1976)、《抗議》(1978)、《錯誤》(1983)、《悲情聲聲慢》(1984)《誘惑》(1985)、《改善環境衛生》(1987)、《明天》(1988)、《離開》(2007)、Dozens of Cousins (Pět Tet, 2009 – a short sketch/sequel to Unveiling)、The Pig, or Václav Havel's Hunt for a Pig (Prase)(2009)等。哈維爾著作的中譯本有《來自遠方的拷問——哈維爾自傳》、《獄中書——致妻子奧爾嘉》(傾向出版)、《無權力者的權力》、《政治,再見!》(傾向∕左岸出版)、《反符碼——哈維爾圖像詩集》(傾向∕唐山出版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庫存:2
藝術認證Art Accrediting第99期:走過戒/解嚴:藝術家如何書寫大時代?(111/12)
滿額折
作者:高雄市立美術館  出版社:高市美術館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走過戒/解嚴:藝術家如何書寫大時代?1970-1990年代的高雄藝術,究竟是何模樣?本次專題精選2022年12月「走過戒/解嚴:藝術家如何書寫大時代?」論壇發表文章,聚焦戒嚴與解嚴前後,彷彿壓力鍋來到極限又驟然釋出的眾聲喧嘩年代,由特邀講者、與談人及徵文發表人與您一同思索:時代變遷下的高雄藝術家,如何透過創作來反思戒嚴時代的迫害與壓抑?他們又是怎麼回應解嚴後激越的藝術動能,衝撞外在束縛,進而對今日的藝術生態產生影響呢?而在美術館的展示上,又該如何將時代的藝術特質濃縮於展場?
定價:390 元, 優惠價:85 332
庫存:3
從大中華到台灣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國家認同及其論述轉換
滿額折
作者:鄭睦群  出版社:政大出版社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平裝
聯合推薦陳儀深:國史館館長薛化元:政治大學台史所暨歷史系合聘教授矢板明夫: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鄭仰恩:台灣大學共教中心兼任教授陳俐甫:台灣教授協會會長許家馨: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研究員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黃春生:濟南長老教會主任牧師涂豐恩: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林齊皓:轉角國際主編馬雅人:Fb馬雅國駐台辦事處大使李文成:作家、podcaster 1977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宣言中一句「使台灣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在當時引發軒然大波,更觸動了在解嚴之前不僅敏感、甚至是危險的台獨議題。該宣言至今被普認為是長老教會公開宣告支持台灣獨立的文件,「新而獨立的國家」一詞也成為該教派在詮釋國家認同上的重要依據,在台灣的民主發展史上留下的重要的足跡。 但事實上,長老教會的台獨形象最早是來自教會外部的書寫,而該教派曾極力反駁其台獨意圖,認為這是政府與社會大眾的「誤解」。〈人權宣言〉從發表至1990年代,長老教會對「新而獨立的國家」詮釋從「自決」走到了「獨立」,如此的改變與當初的辯解一般被認為是威權時代的無奈自保行為,甚少從國家認同的角度加以探討與分析。本書從制度、族群與文化等國家認同三向度大量分析《台灣教會公報》上的隻字片語,發現長老教會在1970年代的國家認同依舊是中華民國 / 中國人 / 中華文化,接著在1980年代出現鬆動、交錯與轉移,到了1990年代後方成為台灣國/台灣人/台灣文化,也就是今日該教派國家認同的樣貌。因此在國家認同尚未轉移的1970年代,長老教會在當下即高喊台獨的歷史敘事值得更深的討論。
定價:300 元, 優惠價:85 255
庫存 > 10
世紀電影聖經:從默片、有聲電影到數位串流媒體,看百年電影技術的巨大飛躍,如何成就經典
75折
作者:馬克.庫辛思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2022/01/06 裝訂:精裝
電影是時空的世界語,是夢想家、局外人、理想主義者、哭泣者和害羞者的語言。這樣的人在千年後依然存在,同樣地,電影的樂趣也會以某種形式存在。這是一個關於創新的故事,它為聰明的普通觀眾而寫,而聰明的觀眾推動了電影的創新。本書之所以有價值,它並不只是以編年史的方式在介紹電影媒體,而是提取的都是一些偉大的電影。世界電影在今天已經發展成最廣為流傳的藝術形式,過去一些晦澀難解的作品,只要稍加詮釋,都會變得晶瑩透徹。本書探討的重點,主要放在最具創發性的電影,不管這些電影是在什麼時代、什麼地方製作的。作者並未對個別影片的情節細加解說,只盼讀者在閱讀之後,能親自走訪,實際去發現電影的繽紛與奧妙。本書探討的並不光只是西方電影,而是世界電影;並不以西方掛帥,而是主張非西方電影也有其獨特的表現。本書也企圖主要聚焦在電影製作的核心創意人物──導演,不只因為我們在銀幕上所看到、聽到的一切都歸功於導演,更因為導演是讓靜態的劇本文字在銀幕上生動起來的主宰。許多電影之所以成功,固然要靠演員、編劇、製片、剪接等人員的通力合作,但導演是把這些創意元素組合在一起的靈魂人物。【本書簡介】頼龬 無聲電影從無聲電影開始談起,不僅囊括好萊塢的主流電影,也針對歐洲、日本、華語世界、印度、伊朗等曾經引領世界風潮的各國電影,進行深入淺出的剖析,讓影迷們有所依循,茅塞頓開。這時期,探討了早期電影令人驚豔稱奇的技術表現,以及西方電影如何將這種技術表現,轉化為敘述性的創作媒介。另外也談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電影工業對電影製作的控制。日本電影在這幾年走的是另一種途徑,作者對兩者間的基本差異有所著墨。頼龬 有聲電影 1927年之後,隨著電影歷史下一個偉大時代的開始,世界各地的電影開始發聲。起初,因為設備笨重,有聲電影是呆板的,觀眾會聽到生硬的談話、人們唱歌、關門和狗叫等雜音;然後,電影製作人發現,透過聲音,劇中角色可以表達出他們的想法,來使他們的電影更加親切。有聲電影時期,探討的是東方電影的興起、好萊塢的浪漫電影,以及寫實主義電影的傳承及其影響。此外,也會談到1950~1960年代西方電影的流行與拓張,還有1970~1980年代世界電影的巨大分歧。頼龬 數位電影 1990年代,世界上每一個地方都對電影的復興充滿信心。伊朗導演製作出令人驚訝的原創性電影、澳洲和紐
特殊書展B1
定價:1200 元, 優惠價:75 900
庫存:2
  • 1
  • 2
  • 3
  • 4
  • 5
  • 6
  • 7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