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35)
簡體書 (10)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200)
無法訂購商品 (45)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21)
無庫存 (124)
商品定價

$199以下 (4)
$200~$399 (108)
$400~$599 (93)
$600~$799 (22)
$800以上 (18)
出版日期

2024年 (7)
2022~2023 (47)
2020~2021 (33)
2018~2019 (31)
2016~2017 (29)
2016年以前 (91)
裝訂方式

平裝 (225)
精裝 (4)
盒裝 (4)
作者

史景遷 (16)
楊中美 (9)
岳南 (8)
白先勇、廖彥博 (7)
傑克.魏澤福 (5)
施明德 (5)
歐陽泰 (4)
竹中信子 (4)
閻崇年 (4)
黃仁宇 (4)
黃煌雄 (4)
林雪 (3)
胡煒權 (3)
黃光國 (3)
黃清龍 (3)
劉曉波 (2)
史明智 (2)
布琮任 (2)
林博文 (2)
皮國立 (2)
出版社/品牌

時報文化 (235)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0)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245筆商品,2/13頁
白銀、刀劍與石頭:魔幻土地上的三道枷鎖,拉丁美洲的傷痕與試煉
滿額折
作者:瑪利‧阿拉納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1/07/02 裝訂:平裝
2019年美國圖書館學會《書單》雜誌最佳非小說圖書得主2020年安德魯‧卡內基優秀小說與非小說獎入圍作品執迷於採礦、用殘暴武力寫下傳奇故事、宗教的牽動人口在這片魔幻土地留下痕跡,創造歷史!怎樣全面掌握拉丁美洲的歷史和現實?這片土地上的人有著什麼樣的特徵?無論是神祕的古代文明、鮮明的文學風格,還是動盪的政局、不平衡的發展,拉丁美洲究竟為何與世界其他地區如此不同?讀完這本書你會有答案!專文導讀李毓中(
定價:680 元, 優惠價:9 612
庫存:2
手挽銀河水:清季人物、歷史與記憶
滿額折
作者:布琮任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10/25 裝訂:平裝
以不同視角展讀清季歷史人物眼中的時代洪流,在行雲流轉的文字中,看到一個龐大揉雜的歷史空間。本書通過對清季個別歷史人物進行的微觀研究,彰顯他們的意志與信念,呈現這群知識人對家國穩定、盛世太平的追求與盼望。在人物的經歷更迭中,捕捉清季歷史的側影。手挽銀河水,一展函夏雄圖。自乾隆遜位、嘉慶登極以降,清帝國的內憂外患紛至沓來,衰世之象耳目昭彰。在這個日益多事的非常時代,不論是中國的知識分子還是在華的西洋顧問,也不乏矢志力挽狂瀾、積極追尋改革蹊徑的大小人物。值得注意的是,這批文化學人在苦思維新出路、急切謀求復興富強之際,卻不約而同地遭遇各式各樣的問題與制肘,致令他們對自身的經歷、信念和傳統涵養作出探問與反思……【本書提要】大家可曾想過,「曾左李」這個詞組,究竟是一個隨機生成的簡稱或表達,還是一個被建構出來的時代標籤呢?至於我們非常熟悉的「士、農、工、商」,真的是一個顛撲不破、不容倒毀的社會位階嗎?晚清學人薛福成所論及的「新四民觀」,是對舊說的一個徹底顛覆,還是一種概念的轉移?另一方面,「幕府制度」如何與清季政經格局息息相關?而在幕府之中,我們又可以找尋到歐美幕僚的身影嗎?這些主題看似瑣碎細微,卻可以幫助讀者們梳理、鉤沉與拼湊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中國與歐美世界的歷史圖繪。《手挽銀河水》是作者第一部自選論文集,也可視為其研究路徑和志趣的一個階段性紀錄。集內所錄七文,雖然各自獨立成篇,但彼此之間卻存具內在紋理,或可並讀。作者通過對清季個別歷史人物進行的微觀研究,以小見大地呈現並解構一系列涉及政局更迭、歷史記憶、人才流動、文化碰撞等宏觀性課題。全書結合學術思想史、治亂興衰史和文化交流史等取徑,以期彰顯歷史人物及所處時代,乃至後世記憶之間千絲萬縷的脈絡與扣連。【各界好評】贊語馬幼垣|史學大師,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專文推薦李仁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盧正恒|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誠摯推薦王一樵|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林滿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劉序楓|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研究員 (依姓氏筆畫排序)運用生動的筆觸,從不同的視角出發,帶領讀者們重新審視晚清以來世局變化中的各種政治文化現象。……書中的各章提供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視角與新看法,觀察晚清以來重要人物的生命特色、身分認同、思想脈絡與文化位置。對於晚清世局變化有興趣的讀者一定不要錯過這本新書。——王一樵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庫存:2
潛龍與禿鷹的文明對抗:共構文化中國,兩岸和平的解方
滿額折
作者:黃光國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0/09/02 裝訂:平裝
美中新冷戰,夾縫中的台灣,是危機還是轉機?美國禿鷹的伺機攻擊手段,中國從潛龍到見龍的叫戰反擊,看這場「中西文明對抗」如何的衝突與未來走向!國際局勢變化瞬息萬變,政治黑天鵝滿天飛。一場全球一起面對死亡的新冠肺炎疫情,港版《國安法》施行,將美中的衝突上升到最高級。這場衝突清楚體現中西文化的差異,當中國不再秉持過去《易經》「乾」卦初九的「潛龍勿用」的政策,美國政治人物持續以「禿鷹」視角來主導世界局勢的性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1
軍法大審:施明德回憶錄Ⅲ一九八○
滿額折
作者:施明德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5/31 裝訂:平裝
是事實,是不得不的記述……,這是你們沒有經歷過的人生;這是你們沒有走過的死亡之路的變境。被押解回看守所,我依然一手插在褲袋中,哀傷籠罩,沒有笑容。我一生最強烈的激情,也在這裡耗盡了。死刑的判決依舊糾纏著我,我知道。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三日蔣經國下令全面逮捕美麗島份子,一九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刺殺林義雄母女四人,台灣進入了全面性的大恐懼時代!恐怖氣氛全台灣籠罩,遠甚於二二八大屠殺。在大恐怖氣氛中舉行了大審判……,過程改變了一切。判決了,台灣在四個月之間,歷經了從極端恐懼走到敢於說出台灣應該獨立,應該廢除黨禁、報禁、戒嚴令、萬年國會了!台灣歷史真正翻轉了!二二八大屠殺讓外來統治者的氣勢無限高揚,殺氣騰騰,台灣人從此在恐懼中沉默伏首臣服三十年。美麗島大審則讓台灣人的氣勢飛揚,外來統治集團的氣息向下低垂,將止於失去統治政權。關鍵就在於公開審判!美麗島軍法大審,必定會成為扭轉台灣殖民史的最重要里程碑,足以引領後人繼續奮鬥。它有理論,有理想,有方向,有策略,有步驟,有奉獻精神榜樣,又有血有淚,是集體做工,各有角色所完成的。而且,這個大審是當代全體台灣人民共同參與的,不管他是站在那一邊,或是直接或是間接。台灣反抗者的高尚人格與文化教養,在「最後陳述」中赤裸裸的展示於世人之前。忝為八名被告之一,此刻,我心深深引以為傲、雖死亦榮……。美麗島軍法大審──這是台灣歷史上最值得傳頌的一頁;這是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感人的法庭史詩。
定價:880 元, 優惠價:9 792
庫存:2
尋道者趙紫陽(上+下冊)套書(共二冊)
滿額折
作者:林雪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01/10 裝訂:平裝
趙紫陽在「六四事件」中拒絕武力鎮壓學生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是最早策動中國改革開放的新一代領導人,中國改革方向的探索者,令中共忌憚的人民領袖。 因為在「六四事件」中拒絕武力鎮壓學生,趙紫陽已經被遮罩三十多年。這樣的遮罩改變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真實面目,給後人造成極大的誤導。 這部耗費八年寫成的七○萬言傳記,意在打撈一段歷史,以塑造中國的未來。 看趙紫陽如何在巨大的代價面前,選擇了忠於自己的底線──反對向人民開槍! 趙紫陽在「六四」事件中決不妥協的姿態,很多人都認為他是一個強勢的民主領袖。縱觀他的一生,會發現那只是從革命者轉變為改良者的過程! 他曾經引領了一個轟轟烈烈的改革時代。中國革命年代所有的「彎路」他都走過,中國建設年代的錯誤決策他也經歷過;在他主持的經濟改革之外,還有政治體制改革,在與傳統體制的對決高峰,才有了恢弘如史詩般的「六四」。 趙紫陽是體制內的能臣。他既高瞻遠矚又腳踏實地,既雷厲風行又穩紮穩打,既執著剛健又善於變通,既溫和又理性,既勤政又智慧。 即使是戰爭年代的殘酷,即使是黨內「左」的大環境致使趙紫陽犯下的那些錯誤,都不能淹沒他身上人性的光輝,這樣的「人性」在一些關鍵時刻,讓他屢屢超越「黨性」,扮演起「保護傘」的角色,保護那些追求理想的人們。 趙紫陽的落幕是歷史所規定的:他只能夠成為中國走向現代化的一級階梯,只不過是一級不可逾越的階梯。後來者如果要繼續前進,必定要踩在他的肩膀之上。 此書讓你瞭解了趙紫陽的一生,也瞭解胡耀邦和鄧小平的悲劇之所在。
定價:1300 元, 優惠價:9 1170
庫存:2
故宮六百年套書(共二冊)
滿額折
作者:閻崇年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10/11 裝訂:平裝
一座紫禁城,半部中國史明清史專家閻崇年,巔峰扛鼎之作完整講述故宮六百年風雲史 ∥明清史專家閻崇年,意猶未盡再寫故宮,繼《大故宮》後最新力作!∥∥全新視角,十易文稿,以時間為縱軸,從歷史長河剔沙淘金,精構而成100講。∥走進巍巍宮牆,六百年明清史近在眼前,帝王將相、后妃女侍、百官眾卿、御史諫臣、文化精英、書畫名家、能工巧匠、太監宮女,悉數登場。 *內附明代《朱瞻基行樂圖》、清代《十二美人圖》之四美圖全彩拉頁。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邱建一(藝術史學、新月藝文負責人)謝金魚(歷史作家)江仲淵(「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粉專創辦人)──歷史名家重磅推薦──故宮是個歷史大劇場,也是個歷史小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其人物之精采,事件之離奇,故事之生動,器物之精美,正邪之相搏,學人之才華,小人之奸詐,後宮之玄祕,英雄之豪氣,庶民之苦難,精采紛呈,再現了那個時代的江河波瀾與涓溪暗流。──閻崇年從明永樂帝朱棣下詔興建北京宮殿,以南京、中都宮殿為範本的紫禁城,於一四二○年正式建成,至今已六百年。明清史專家閻崇年,長年鑽研故宮學,已出版數本故宮相關著作。《故宮六百年》既是閻崇年的扛鼎之作,也是「中國故宮學」的巔峰鉅創。有別於其他故宮書籍書寫方式,此書以故宮為歷史舞臺,線性時間為縱軸,由皇宮的主人皇帝說起,擴及后妃侍女、大臣世家、能工巧匠、書畫名家……從人物風雲,講述各式在故宮展演的真實歷史、離奇故事、後宮爭鬥、官場殺戮,帶領讀者隨著明清風雲人物一同走過皇城宮殿景點,彷如置身歷史現場,閱讀間便悠悠走過六百年的驚心動魄與滄桑。書內論及多樁明清史疑案,閻崇年結合史料、宮廷制度,提出許多專業細緻的見解,供讀者思辨。上冊從永樂建宮說起,到泰昌紅丸疑案止。紫禁城新建即發生三大殿遭雷擊大火燒毀,朝中大臣為了遷都北京而起齟齬,後有奪嫡風波,有臣死也有臣因而立功;英宗土木堡被俘,後宮既有「五全皇后」張皇后,也有之後引燃外戚囂張氣焰的張皇后;正德即位,明朝失去勃勃生機,皇帝沉迷豹房,巡幸民間;嘉靖太廟「大禮議」之爭,儒門楊氏為此悲壯坎坷,海瑞諫諍無果;隆慶新政後,怠政貪樂;少年皇帝萬曆酒色財氣來者不拒,定陵地宮八年始成;鄭貴妃先涉梃擊案,後涉紅丸案,泰昌繼位一月即逝,留下歷史疑案。下冊從明天啟登基,到清皇宮轉型為故宮博物院止。天啟登位
定價:980 元, 優惠價:9 882
庫存:2
蒙古國:一部土地與人民顛簸前行的百年獨立史
滿額折
作者:邁克‧迪倫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1/09/01 裝訂:平裝
1921-2021蒙古國獨立百週年臺灣首見呈現20世紀以來現代蒙古國史的權威之作蒙古國——夾在俄羅斯熊和中國龍之間的小國,在龐大野心威脅下,從自我覺醒到認清現實, 一路顛簸但也逐步走出對自己最有利的獨立之路。在僅僅一百年多一點的時間裡,蒙古國經歷了1911和1921年的革命;還經歷了作為蘇聯附屬國的70年;以及作為一個完全獨立國家的將近30年時間。這段百年史因其夾在中俄之間特殊的地緣政治而足以成為
定價:460 元, 優惠價:9 414
庫存:3
意識形態階級鬥爭:中華民國的認同政治評析
滿額折
作者:劉立行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1/09/15 裝訂:平裝
有關自己的國家、民族、文化以及歷史等知識信念,不同立場的國人仍然持續在中華民國台灣競逐所謂「話語權」。然而,在話語權爭奪的過程中,許多「話語」在定義上卻表現為「沒有邊際」以及「概念轉換」等混淆現象。各種缺乏「操作型定義」的認同話語時而涇渭分明、時而相互滲透、時而改良轉圜。這種情形經常促使一般國人陷於「國家認同混淆」的狀態。因此,本書第一章首先闡述所謂「身分認同」、「文化霸權」、「知識∕權力」以及「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庫存:3
成吉思汗:近代世界的創造者(暢銷萬冊經典版)
滿額折
作者:傑克.魏澤福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18/01/31 裝訂:平裝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書店4.5顆星高度好評――― 蒙古帝國創建前,中國與歐洲未曾往來,而當成吉思汗去世時,他已藉由商貿與外交使兩者連成一氣,至今未斷。 自由貿易、知識共享、多元宗教、世俗法律、外交豁免權……成吉思汗打造的蒙古帝國,構築了現代世界的基礎。 「最會說故事」的人類學家魏澤福,費時五年,深入禁區,顛覆世人對於蒙古帝國的印象。 從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寫下「暴躁易怒……良田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3
改變中國
滿額折
作者:史景遷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15/11/30 裝訂:平裝
回望中國歷史、思索台灣未來──史景遷傳世經典── 三百年來,十六位西方顧問,他們如何改變中國? 回顧一六二○年到一九六○年這段歷史,可看到西方人以唯我獨尊之姿來到中國,深信自己師出有名,急欲『開發』被他們視為落後的民族,這些西方顧問的境遇實可為借鏡:傅蘭雅和丁韙良堅忍不拔,湯若望、李泰國及托德精力充沛,胡美和鮑羅廷洞察敏銳,戈登和史迪威精明幹練,赫德和魏德邁善於組織,南懷仁和伯駕匠心獨運,華爾和陳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庫存:1
保釣風雲半世紀:保釣運動領軍人士的轉折人生與歷史展望
滿額折
作者:李雅明; 謝小芩;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1/03/31 裝訂:平裝
保釣運動從1970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半個世紀!當年一整個世代知識分子的投入與堅持,是非常值得珍視的典範。他們的反思與展望,更是寶貴的歷史鏡鑑!本書是保釣運動第一代領導者──林孝信、李雅明、劉源俊、林盛中、項武忠、花俊雄、龔忠武、劉大任、邵玉銘、胡卜凱、王正方等十一位,保釣運動的領軍人,難能可貴的釣運口述史。.保釣運動引起了國人對於釣魚台的重視,掀起了愛國的熱潮,還影響了許多知識分子的思考方向和民間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庫存:1
印度:南亞文化的霸權
滿額折
作者:湯瑪士‧特洛曼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18/05/23 裝訂:平裝
印度為何能成為稱霸南亞的主宰?文字、宗教、建築、藝術,又如何影響南亞諸國?專為入門者量身打造,人生的第一本印度歷史入門 印度,擁有多元民族與文化的國度,在歷史洪流中兼容中亞、伊斯蘭與西方的優點,透過其文字、宗教、政治的影響力,奠定南亞霸權的地位。 在長達五千年的歷史洪流中,印度的社會制度與宗教規範於吠陀時代奠定,是現今印度傳統文化的源頭。天文、科學等知識,是跟阿拉伯與中亞間相互交流後,彼此影響而來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2
海不揚波:清代中國與亞洲海洋
滿額折
作者:布琮任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1/08/11 裝訂:平裝
18世紀的清皇朝,真的是一個漠視海疆的內亞帝國嗎?從測繪海疆、伐木造船與海防方略,到《海錯圖》、追逐魚翅與渡海詩文,讓我們重探一段被遺忘的盛清海洋大歷史!我們已習慣利用以大陸為軸心的史觀,去分析滿清統治中國的歷史:滿洲人馳騁天下,建立一個橫跨中亞的陸上帝國。他們對海洋的認識,對海疆的重視,往往不如前朝鄭和下西洋的積極。若不是19世紀西方列強相繼由海路侵擾中國,清政府也不會意識到鞏固海防,發展海事的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庫存:2
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
滿額折
作者:歐陽泰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17/12/27 裝訂:平裝
中國和歐洲強權勢均力敵的狀態為何被打破,就此進入武力上的「大分流時代」? 挑戰傳統軍事史觀 引發學界熱議論戰漢學大師歐陽泰 改寫中西軍事革新史的關鍵之作 「中國發明了火藥、槍砲與炸彈,但何以西方人會在十九世紀超越、擊敗並且羞辱了中國?」——賈德‧戴蒙,《槍炮、病菌與鋼鐵》、《大崩壞》作者 ——軍事科技史上最令人費解的歷史謎團——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卻是由西方人主宰近代世界版圖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庫存:2
時鐘在說謊:科學、社會與時間的構建
滿額折
作者:史考特‧艾倫‧強斯頓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10/25 裝訂:平裝
為什麼時鐘有12個小時?為什麼一天是從午夜開始?為什麼是24個時區,或根本沒有時區?本書敘述19世紀標準化的年代我們對時間的認知與如何編造時間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世紀之前,所有的時間都是地方時間。巴黎的時鐘與莫斯科的時鐘並不需要相互校正。不論是徒步還是騎馬,來往於城鎮之間的旅行都沒有快到需要考慮距離中午或是超過中午幾分鐘,還是幾小時。在那個時候,騎馬旅行沒有所謂時差的問題。 然而,鐵路和電報的發明使得世界各地的連繫變得更加緊密,城市之間的時差也突然變得很重要,但何謂標準時間? 國際標準時間之父史丹佛‧佛萊明(Sandford Fleming)所設想的標準時間,與天文學家提出的時間甚至有衝突,雙方於 1884 年華盛頓特區舉行國際子午線會議,討論安排時間的最佳方式時卻分歧不斷,標準時間幾乎差點不存在。時間改革所受到的影響不僅來自科學與科技,同時也包括宗教、社會、階級與文化。如果科學家與工程專家對標準時間都無法達成共識,一般人該如何遵守時間?其實我們的時間只是大家認同的一個近似值。即使是在今天,原子鐘與全球定位衛星向世人提供的時間能夠精確到十億分之一秒,也並非真正的時間。 本書透過一八七五到一九一四年發人深省的故事,探討人類對時間、空間的認識,以及對生活與時間的認知。作者認為,計時系統並沒有真正的時間,時間並不完美,世界時間仍有待我們發現。現在的時間完全是編造的,時間的建構是以人和權勢、政治與社會規範為中心,而非科技,我們需要重塑人類對標準時間的觀點。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庫存:1
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段抗疫歷史與中西醫學的奮鬥(限量精裝版)
滿額折
作者:皮國立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2/23 裝訂:精裝
全球第一本中國大流感史專書揭露近代中國流感疫情之全貌,探索疾病歷史上的「失語」,重拾中醫於東亞醫療知識網絡內的發言權。1918-1920年的全球大流感被稱為「所有大流行病之母」,粗估全球至少五億人受到感染,死亡人數更上看五千萬,是人類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相對於眾聲嘈雜的西方,東亞世界對於這場奪去千萬人性命的瘟疫史研究,卻異常安靜。2019年底開始肆虐世界各地的新冠肺炎(COVID-19),與全球大流感有許多相似之處,引起人們再度關注這段幾乎要被遺忘的疾病史。今日的科學研究已經證實,1918年爆發的全球性流行瘟疫,其源頭正是H1N1型流感。這波疫情當時也衝擊到中國本土、日本、臺灣、東南亞等地。在許多既有的西方研究中,都未曾對中國的疫情做出全面的介紹與評估,反而多帶有偏見地認為,大流感造成中國難以估計的人口死亡與損害,而且該病的散播源頭正是中國,一如新冠肺炎爆發後那樣。過往史家在研究中,或多或少的指出1918年大流感的影響,但多偏重世界疫情的論述,對中國疫情則僅有片段之著墨,缺乏基礎、深入的研究,難窺疫情全貌。 日本學者飯島涉曾坦言:「我們對中國當時流感擴散的狀況並不太清楚。」 是以我們目前需要一個對當時疫情全面考察的研究。皮國立的這本《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段抗疫歷史與中西醫學的奮鬥》,在新冠肺炎仍肆虐不止的此刻,不僅「躬逢其盛」,得以和許多談論西方全球大流感歷史的名著對話,提供了極為重要的中國與臺灣之歷史經驗,更為歷來僅從西醫角度討論或分析的書寫主流,另外開啟一扇中國醫學的視野,剪影這場流感大戲中許多過去未曾深究的細節,頗能讓人耳目一新,並體現了「疫病的危機其實就是轉機」,值得讀者省思。本書中,作者交錯運用歷史文獻與取自民間日常生活的個案或報刊記載的實例,從而突顯了上層社會與基層大眾所構成的文化現象、歷史記憶,其中「對疾病文化的多元解讀與認識」尤其值得今日的我們給予關注與反思。【專文推薦】余新忠|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兼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劉士永|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美國匹茲堡大學Global Professor【誠摯推薦】皮國立教授的這本新作首次揭露了上個世紀初「大流感」狂潮下,中國醫師與人群被遺忘的抗疫故事。當時不受主流重視的傳統醫學,現在也提出成績,參與了國際抗疫的行列。目睹這些最近發展的我們,更能從這本書所娓娓道來的
定價:680 元, 優惠價:9 612
庫存:2
槍桿、筆桿和權術:蔣介石與毛澤東治國之道
滿額折
作者:戴鴻超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15/07/17 裝訂:平裝
這本中文版書籍可能有衆多的中文讀者,因為中國人所具有的歷史觀影響他們對當代事務的看法;也因此這本書對中國今後的歷史進程具有重大意義。──哥侖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 黎安友(Andrew J. Nathan)書稿用詞典雅犀利,令人讀之為快。──美國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政治學教授 鄭敦仁(T. J. Cheng)這樣客觀論事的態度會引起讀者興趣,也是這本著作的貢献所在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1
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
滿額折
作者:戴安娜‧拉里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15/12/07 裝訂:平裝
白先勇教授 選書‧導讀 本書的重大意義,更在於她能撇開戰爭的表象,而直接切入戰時中國社會的深層,接觸到中國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深重苦難。三千萬人的死亡,對她來說不只是一個冷冰冰的研究數字,而是中國歷史上一場血淋淋的大悲劇。──白先勇 八年抗日戰爭(一九三七至四五)是中國歷史上最動盪、混亂的時期之一。這是個勇氣與犧牲的年代,也是個受難和損失的時代。這場戰爭的規模,和它帶來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2
24小時解放臺灣?:中共攻臺的N種可能與想定
滿額折
作者:黃河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0/07/15 裝訂:平裝
香港反送中事件證明──一國兩制是失敗的文統,文統失敗便只能冀望武統!二○二○年蔡英文以高票當選,對中共而言,已清楚地表示武統勢在必行。不要懷疑會或不會,問題在何時,以及以何種方式?本書提出中共攻臺的可能與想定──大打,烽火連天;小打,擒賊擒王;不打,窒息封鎖,及32種武統的可能手段。不管哪一種,從戰爭發起到結束,都在24小時之內!◤中共會攻打臺灣嗎?許多人好奇中共會攻打臺灣嗎?以前,可能不認為;如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2
史景遷作品集01: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
滿額折
作者:史景遷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15/05/29 裝訂:平裝
一封反清逆書,掀起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暴……◆雍正何以將造謠逆賊曾靜帶至宮中坐享榮華,甚至與皇帝聯名出書?◆乾隆為何違逆父命誅殺曾靜,甚至禁燬雍正頒行的《大義覺迷錄》?◆一樁曲折離奇的文字獄案,如何捲起滿清皇室與臣民間的重重波瀾?恪守史料,布局奇絕,敘事精妙,文筆流暢以小說筆法書寫歷史──漢學巨擘史景遷作品 經典重現──本書聚焦於雍正王朝著名的文字獄案,史氏從文化認同的角度,透過扎實的史料
定價:330 元, 優惠價:9 297
庫存: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