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巨人三傳(簡體書)
滿額折

巨人三傳(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同出羅曼·羅蘭之手,坊間皆稱《名人傳》,唯傅譯以《巨人三傳》名之:因為,不是名人傳,而是巨人書;不再記錄成功,轉而凸顯受難。《巨人三傳》三巨皆命運多舛,遭遇不絕,從體膚之痛及至內心掙扎,歷歷受難史。固然才智天賦,若無災患磨礪,如何意志跨越憂患,靈魂掙脫困頓?受難是偉大的注解。

作者簡介

作者:(法)羅曼·羅蘭 譯者:傅雷

名人/編輯推薦

《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同出羅曼·羅蘭之手,傅雷譯以《巨人三傳》。傳記里的三人,一是音樂家,一是雕塑家兼畫家,一是小說家,各有自己的園地,三部傳記都著重記載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獻出了畢生精力。他們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慘,或由內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疊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他們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

《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同出羅曼·羅蘭之手。傳記里的三人,一是音樂家,一是雕塑家兼畫家,一是小說家,各有自己的園地,三部傳記都著重記載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獻出了畢生精力。他們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慘,或由內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疊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他們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貝多芬供大家欣賞的音樂,是他“用痛苦換來的歡樂”。米開朗琪羅留給後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淚的凝聚。托爾斯泰在他的小說里,描述了萬千生靈的渺小與偉大,描述了他們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諧,借以播送愛的種子,傳達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上帝生存的人”;“當一切人都實現了幸福的時候,塵世才能有幸福存在”。羅曼·羅蘭把這三位偉大的天才稱為“英雄”。他所謂英雄,不是通常所稱道的英雄人物。那種人憑借強力,在虛榮或個人野心的驅策下,能為人類釀造巨大的災害。羅曼·羅蘭所指的英雄,只不過是“人類的忠仆”,只因為具有偉大的品格;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能傾心為公眾服務。
羅曼·羅蘭認為在這個腐朽的社會上,鄙俗的環境里,稍有理想而不甘于庸庸碌碌的人,日常都在和周圍的壓力抗爭。但他們彼此間隔,不能互相呼應,互相安慰和支援。他要向一切為真理、為正義奮斗的志士發一聲喊:“我們在斗爭中不是孤軍!”他要打破時代的間隔和國界的間隔——當然,他也泯滅了階級的間隔,號召“英雄”們汲取前輩“英雄”的勇力,結成一支共同奮斗的隊伍。
楊絳

目次

貝多芬傳
譯者序
原序
貝多芬傳
貝多芬遺囑
書信集
米開朗琪羅傳
譯者弁言
原序
導言
上編 戰斗

力的崩裂
絕望
下編 舍棄
愛情
信心
孤獨
尾聲

這便是神聖的痛苦的生涯
托爾斯泰傳
“最近消失的光明”
我的童年、《高加索紀事》、《哥薩克》
《塞瓦斯托波爾紀事》《三個死者》
《夫婦間的幸福》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懺悔錄》與宗教狂亂
《社會的煩慮》《我們應當做什么?》《我信仰的寄托》
《藝術論》
《通俗故事》《黑暗的力量》《伊萬·伊里奇之死》《“克勒策”奏鳴曲》
《復活》
托爾斯泰的社會思想
“他的面目確定了”
“戰斗告終了”

書摘/試閱

愛情把他遺棄了。一八一?年,他重又變成孤獨;但光榮已經來到,他也顯然感到自己的威力。他正當盛年按:貝多芬此時四十歲。他完全放縱他的暴烈與粗獷的性情,對于社會,對于習俗,對于旁人的意見,對一切都不顧慮。他還有什么需要畏懼,需要敷衍?愛情,沒有了;野心,沒有了。所剩下的只有力,力的歡樂,需要應用它,甚至濫用它。“力,這才是和尋常人不同的人的精神!”他重復不修邊幅,舉止也愈加放肆。他知道他有權可以言所欲言,即對世間最大的人物亦然如此。“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認還有什么優越的標記”,這是他一八一二年七月十七日所寫的說話他寫給G.D.李里奧的信中又道:“心是一切偉大的起點。”書信集一?八。貝蒂娜·布倫塔諾那時看見他,說“沒有一個皇帝對于自己的力有他這樣堅強的意識”按:貝系歌德的青年女友,貝母曾與歌德相愛;故貝成年後竭力追求歌德。貝對貝多芬備極崇拜,且對貝多芬音樂極有了解。貝兄克萊門斯(一七七八至一八九二)為德國浪漫派領袖之一。貝丈夫阿寧亦為有名詩人。她被他的威力懾服了,寫信給歌德時說道:“當我初次看見他時,整個世界在我面前消失了,貝多芬使我忘記了世界,甚至忘記了你,噢,歌德!……我敢斷言這個人物遠遠地走在現代文明之前,而我相信我這句話是不錯的。”按:貝蒂娜寫此信時,約為一八。八年,尚未滿二十九歲。此時貝多芬未滿四十歲,歌德年最長,已有六十歲左右。
歌德設法要認識貝多芬。一八一二年,他們終于在波希米亞的浴場特普利茲地方相遇,結果卻不很投機。貝多芬熱烈佩服著歌德的天才;一八一一年二月十九日他寫給貝蒂娜的信中說:“歌德的詩使我幸福。”一八?九年八月八日他在旁的書信中也說:“歌德與席勒,是我在莪相與荷馬之外最心愛的詩人。”——值得注意的是。貝多芬幼年的教育雖不完全,但他的文學口味極高。在他認為“偉大,莊嚴,D小調式的”歌德以外而看做高于歌德的,只有荷馬、普盧塔克、莎士比亞三人。在荷馬作品中,他最愛《奧德賽》。莎士比亞的德譯本是常在他手頭的,我們也知道莎士比亞的《科里奧蘭》和《蠶風雨》被他多么悲壯地在音樂上表現出來。至于普盧塔克,他和大革命時代的一般人一樣,受有很深的影響。古羅馬英雄布魯圖斯是他的英雄,這一點他和米開朗琪羅相似。他愛柏拉圖,夢想在全世界上能有柏拉11式的共和國建立起來。一八一九至一八二?年間的談話冊內,他曾言:“蘇格拉底與耶穌是我的模范。”但他過于自由和過于暴烈的性格,不能和歌德的性格融和,而不免于傷害它。他曾敘述他們一同散步的情景,當時這位驕傲的共和黨人,把魏瑪大公的樞密參贊按:此系歌德官銜教訓了一頓,使歌德永遠不能原諒。
“君王與公卿盡可造成教授與機要參贊,盡可賞賜他們頭銜與勛章;但他們不能造成偉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臨庸俗社會的心靈……而當像我和歌德這樣兩個人在一起時,這般君侯貴胄應當感到我們的偉大——昨天,我們在歸路上遇見全體的皇族按:系指奧國王室,特普利茲為當時避暑勝地,中歐各國的親王貴族麋集。我們遠遠就已看見。歌德掙脫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對他說盡我所有的話,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鈕子,背著手,往最密的人叢中撞去。親王與近臣密密層層;太子魯道夫按:系貝多芬的鋼琴學生對我脫帽;皇後先對我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認得我的。——為了好玩起計,我看著這隊人馬在歌德面前經過。他站在路邊上,深深地彎著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後我大大地教訓了他一頓,毫不同他客氣。”以上見貝多芬致貝蒂娜書。這些書信的真實性雖有人懷疑,但大體是準確的。
而歌德也沒有忘記。歌德寫信給策爾特說:“貝多芬不幸是一個倔強之極的人;他認為世界可憎,無疑是對的;但這并不能使世界對他和對旁人變得愉快些。我們應當原諒他,替他惋惜,因為他是聾子。”歌德一生不曾做什么事反對貝多芬,但也不曾做什么事擁護貝多芬;對他的作品,甚至對他的姓氏,抱著絕對的緘默。骨子里他是欽佩而且懼怕他的音樂:它使他騷亂。他怕它會使他喪失心靈的平衡,那是歌德以多少痛苦換來的。——年輕的門德爾松,于一八三。年經過魏瑪,曾經留下一封信,表示他確曾參透歌德自稱為“騷亂而熱烈的靈魂”深處,那顆靈魂是被歌德用強有力的智慧鎮壓著的。門德爾松在信中說:“……他先是不愿聽人提及貝多芬;但這是無可避免的(按:門德爾松那次是奉歌德之命替他彈全部音樂史上的大作品),他聽了《第五交響曲》的第一章後大為騷動。他竭力裝做鎮靜,和我說:‘這毫不動人,不過令人驚異而已。’過了一會,他又道:‘這是巨大的——按歌德原詞是Grandiose,含有偉大或夸大的模棱兩可的意義,令人猜不透他這里到底是頌贊(假如他的意思是“偉大”的話)還是貶抑(假如他的意思是“夸大”的話)——狂妄的,竟可說屋宇為之震動。’接著是晚膳,其間他神思恍惚,若有所思,直到我們再提起貝多芬時,他開始詢問我,考問我。我明明看到貝多芬的音樂已經發生了效果……”按:策爾特為一平庸的音樂家,早年反對貝多芬甚烈,直到後來他遇見貝多芬時,為他的人格大為感動,對他的音樂也一變往昔的謾罵口吻,轉而為熱烈的頌揚。策氏為歌德一生摯友,歌德早期對貝多芬的印象,大半受策氏誤解之影響,關于貝多芬與歌德近人頗多擅文討論。羅曼·羅蘭亦有《歌德與貝多芬》一書,一九三?版。
《第七交響曲》和《第八交響曲》便是這時代的作品,就是說一八一二年在特普利茲寫的:前者是節奏的大祭樂,後者是詼謔的交響曲,他在這兩件作品內也許最是自在,像他自己所說的,最是“盡量”,那種快樂與狂亂的激動,出其不意的對比,使人錯愕的夸大的機智,巨人式的、使歌德與策爾特惶駭的爆發,見策爾特一八一二年九月二日致歌德書,又同年九月十四日歌德致策爾特書:“是的,我也是用著驚愕的心情欽佩他。”一八一九年策爾特給歌德信中說:“人家說他瘋了。”使德國北部流行著一種說數,說《第七交響曲》是一個酒徒的作品。——不錯,是一個沉醉的人的作品,但也是力和天才的產物。
他自己也說:“我是替人類釀制醇醪的酒神。是我給人以精神上至高的熱狂。”
我不知他是否真如瓦格納所說的,想在《第七交響曲》的終局內描寫一個酒神的慶祝會這至少是貝多芬曾經想過的題目,因為他在筆記內曾經說到,尤其他在《第十交響曲》的計劃內提及。在這闋豪放的鄉村節會音樂中,我特別看到他佛蘭芒族的遺傳;同樣,在以紀律和服從為尚的國家,他的肆無忌憚的舉止談吐,也是淵源于他自身的血統。不論在哪一件作品里,都沒有《第七交響曲》那么坦白,那么自由的力。這是無目的地,單為了娛樂而浪費著超人的精力,宛如一條洋溢泛濫的河的歡樂。在《第八交響曲》內,力量固沒有這樣的夸大,但更加奇特,更表現出作者的特點,交融著悲劇與滑稽,力士般的剛強和兒童般的任性。和寫作這些作品同時,他在一八一一至一八一二年間在特普利茲認識一個柏林的青年女歌唱家,和她有著相當溫柔的友誼,也許對這些作品不無影響。 一八一四年是貝多芬幸運的頂點。在維也納會議中,人家看他做歐羅巴的光榮。他在慶祝會中非常活躍。親王們向他致敬,像他自己高傲地向申德勒所說的,他聽任他們追逐。
他受著獨立戰爭的鼓動在這種事故上和貝多芬大異的是舒伯特的父親,在一八?七年時寫了一闋應時的音樂《獻給拿破侖大帝》,且在拿破侖御前親自指揮。按:拿破侖于一八一二年征俄敗歸後,一八一三年奧國興師討法,不久普魯士亦接踵而起,是即史家所謂獨立戰爭,亦稱解放戰爭。一八一三年,他寫了一闋《威靈頓之勝利交響曲》;一八一四年初,寫了一闋戰士的合唱:《德意志的再生》;一八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他在許多君主前面指揮一支愛國歌曲:《光榮的時節》;一八一五年,他為攻陷巴黎按:系指一八一四年三月奧德各邦聯軍攻入巴黎寫一首合唱:《大功告成》。這些應時的作品,比他一切旁的音樂更能增加他的聲名。布萊修斯·赫弗爾依著弗朗索瓦·勒特龍的素描所作的木刻,和一八一三年弗蘭茲·克萊因塑的臉型(Masque),活潑潑地表現出貝多芬在維也納會議時的面貌。獅子般的臉上,牙床緊咬著,刻畫著憤怒與苦惱的皺痕,但表現得最明顯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侖式的意志:“可惜我在戰爭里不像在音樂中那么內行!否則我將戰敗他!”
但是他的王國不在此世,像他寫信給弗朗索瓦·特·布倫瑞克時所說的:“我的王國是在天空。”維也納會議時他寫信給考卡:“我不和你談我們的君王和王國,在我看來,思想之國是一切國家中最可愛的:那是此世和彼世的一切王國中的第一個。”
P38-42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