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79折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腎臟病可以靠運動治好!:第一本專為腎臟病患者打造的運動法,多人已改善腎臟功能,防止病況惡化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
優惠價
79252
促銷優惠
知遠全書系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95折,單本省下13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全日本第一個為慢性腎臟病患者打造「腎臟復健運動療法」
多人已改善,蛋白尿減少、血清肌酸酐指數下降、遠離透析、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輕鬆運動就能防止病況惡化,扭轉腎臟病!

實踐腎臟復健運動療法後,驚人的改善案例
【案例一】腎功能恢復到正常值,還成功減重12公斤!血壓也正常了(69歲男性)
【案例二】不再排出尿蛋白,對於透析的不安也消失了!(71歲女性)
【案例三】雖然我有糖尿病腎病變,但血糖值和血壓都降到正常值以下了!(65歲男性)
【案例四】開始透析至今已25年,體力還是好到能騎腳踏車去醫院(70歲男性)
以及在醫療現場,實際讓患者使用腎臟復健法後,所帶來的各種正面轉變。

本書適合以下狀況的人
‧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會引發慢性腎臟病的生活習慣病患者
‧健康檢查時被檢查出腎功能衰退或蛋白尿的人
‧被醫生宣告「再這樣下去要做透析(洗腎)了」的人
‧目前正在做人工透析,希望盡可能保持最佳狀態的人
‧家族中有罹患腎臟病的人

從限制運動→鼓勵運動。顛覆傳統腎臟病患者「必須靜養」的觀念
以前醫生都會告訴腎臟病患者,腎臟病的治療原則就是「靜養第一」,那是因為過去認為如果運動的話,人體會產生對腎臟病患者有害的尿蛋白(尿蛋白是顯示腎絲球發生障礙的重要徵兆,也是慢性腎臟病的診斷標準之一)另外,也有報告指出進行馬拉松等激烈運動後,腎臟功能會惡化。因此,在過去運動被認為是讓慢性腎臟病惡化的主要原因。
作者經過20多年的研究,醫界已經發現造成患者被限制運動原因的尿蛋白是暫時性的產物。此外靜養一天,身體就會老化兩歲,肌力減少身體也會變得虛弱和憂鬱,還會讓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惡化,罹患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提高,也是因為有這麼多因素交互作用,所以才會讓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死亡率升高。
作者舉例多種實驗證明,運動能預防腎功能衰退,甚至還能提高原本已經降低的腎功能。以長期的角度來看,輕度到中度的運動不僅不會讓腎功能惡化,甚至可以改善腎功能,也發現還能改善透析效率,反而可以為患者帶來顯著的健康效果。
本書將帶大家了解多年來腎臟治療方針巨大的改變,以及腎臟復健運動療法的起源和機制。

詳細圖解腎臟復健運動療法三大運動:
【1.腎臟復健體操】半蹲、抬腳等能溫暖身體的簡單體操,能讓新鮮血液和營養到達腎臟,是慢性腎臟病、透析患者也可以安心進行的運動。
【2.腎臟復健運動】健走等,可以悠閒且長時間進行的有氧運動,能改善腎臟機能。
【3.腎臟復健肌力訓練】單腳站、抬臀等,針對慢性腎臟病患肌肉量容易下降,此訓練可以增加肌肉量,防止腎功能持續下降。
這套運動是特別為慢性腎臟病患者設計,以不會造成腎臟負擔的輕度到「稍微有點辛苦」的強度運動為主,即使是有氧運動也不會到喘不過氣的程度。
也適合「不想做太多運動」、「沒有時間」和「體力只能做一種運動」的人,既能持之以恆,又能達到顯著的改善效果。

結合體操、運動、肌力,能出現各種的加乘效果:
‧改善腎功能
‧提升肌力和體力
‧預防動脈硬化的惡化
‧改善生活習慣病
‧增強心肺功能
如果認真做腎臟復健,消除運動不足的問題,有增強心肺功能、減少體脂肪、消除肥胖、降低血壓、改善糖耐受性(增強胰島素的功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弱血小板的凝集功能(讓血塊組成的血栓不易形成)、增強免疫力和延長壽命等許多效果。
運動還會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產生NO(一氧化氮)。NO的作用是讓血管擴張以降低血壓。因此這是降低心肌梗塞(心臟血管堵塞的疾病)和腦中風風險的一個因素。

腎臟病的基礎知識
解說腎臟功能和機制、各種腎臟病種類(IgA腎炎、膜性腎炎、慢性間質性腎炎、腎病症候群…等)、每一期的標準和應對方法,簡單易懂,讓你從淺入深了解腎臟疾病,以及治療方向,以及早期發現的自我檢查重點。
例如:
‧每次排尿,尿液都有泡沫,而且泡沫不會消失(蛋白尿)
‧尿液顏色偏棕色像可樂的顏色,或像紅酒一樣的紅棕色(血尿)
‧沒有攝取大量水分,但是卻一直想要上廁所
‧明明有喝水,但是尿量非常少(一天400毫升以下)
‧總是很容易累,覺得全身無力
……等,可當做參考的標準,若出現這些可疑的徵兆,就應趕快去醫院接受檢查。

提高腎功能的飲食療法、生活習慣重點Q&A
收錄各分期的蛋白質和鹽分等營養素的攝取標準,雖然腎臟病患者必須限制鹽分和蛋白質,不過蛋白質限制過多也不行,書中教大家如何聰明攝取,搭配生活習慣上的重點和腎臟復健運動療法並行,在改善慢性腎臟病方面將會成為一大助力。
‧減少蛋白質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為了補充不足的能量,我能做什麼?
‧低蛋白飲食有什麼推薦的食材?
‧不能吃水果嗎?
‧水分也需要限制嗎?
‧洗澡時要注意什麼?
‧藥物也有可能讓腎功能衰退是真的嗎?
‧去其他科看診時要注意什麼?
‧如果必須要做透析了怎麼辦?

好評推薦
1.尤雄淞(內科與腎臟科醫師)
2.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共同推薦

本書特色
‧全日本第一個為慢性腎臟病患者打造的改善計劃、日本亞馬遜腎臟醫學類第一名、日本NHK電視節目「老師沒教的事」、「今日的健康」介紹後獲得廣大熱烈迴響!
‧腎臟復健運動療法的三種運動皆是低風險、低成本、高回報,只要持續下去就有可能看見巨大的效果。
‧顛覆一般腎臟病患應靜養並限制運動的觀念,解說正確的運動能幫助腎臟恢復,防止惡化。
‧收錄多種實踐腎臟復健運動療法後好轉的案例,以及在日本醫療現場實際使用後的迴響。
‧附腎臟復健紀錄表,藉由各項紀錄能讓腎臟復健變成生活習慣,並幫助患者自行健康管理。

作者簡介

上月正博
1956年出生於山形縣。198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醫學系。曾任墨爾本大學內科招聘研究員、東北大學醫學系附設醫院助手和同系講師,2000年成為東北大學研究所醫學系研究科障礙科學,專攻內部障礙學領域教授,02年成為東北大學醫院復健部長(兼任),08年成為同系障礙科學專攻長(兼任),10年成為同系先進綜合腎臟科學教授(兼任)。歷年來擔任過日本腎臟復健學會理事長、亞洲公眾服務學會理事長、日本復健醫學會副理事長、日本心臟復健學會理事、日本運動療法學會理事和東北大學醫師會副會長等等。擁有醫學博士、復健科專科醫師、腎臟專科醫師、綜合內科專科醫師和高血壓專科醫師等頭銜。提倡「腎臟復健」這個新的概念,致力於各種活動,目的在於減輕腎臟疾病和透析醫療給身體和精神帶來的影響。也上過許多電視節目。著有《『靜養』很危險!一天就會老化兩歲!》等書。

蘇珽詡
台南人,高雄醫學大學職能治療系畢業,熱愛外語和書籍,自學日文15年,日文N1合格,現為SOHO翻譯者,目前翻譯作品有《不靠藥物疾病自癒的真相!》、《連醫師都驚訝!醋洋蔥的救命奇蹟》、《90秒揉臉操,老化神經也能變年輕》、《不靠藥物也能治好憂鬱症》。

前言
近年來,「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CKD)的治療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所謂慢性腎臟病,是指腎臟慢性且持續發生障礙的狀態,日本國內患者數大約是1330萬人。糖尿病患者數大約是1000萬人,所以慢性腎臟病的患者人數比糖尿病患者還多,而且成人當中每8人就有1人罹患此疾病。
對我們而言,慢性腎臟病是極度貼近生活的疾病,已經可以稱為「國民病」了。
在過去,腎臟病被認為是「不治之症」或「到最後會讓人死亡的疾病」。就是因為有這樣的觀念,所以只要被檢查出腎功能衰退或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當事人都會感到備受打擊。
不過,這種思考方式現在已經改變了。
慢性腎臟病正在變成「能夠改善的疾病」或「能夠減緩惡化的疾病」。
這個現象的背後有一項原因是關於腎臟病的研究有所進展。腎臟病治療方法本身有了很大的變化。然後,在這些不斷變化的治療方法當中,有個方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那就是本書將要介紹的「東北大學式腎臟復健法」。
以前,腎臟病患者的治病原則是「靜養第一」。
那是因為我們知道如果運動的話,人體會產生對腎臟病患者有害的蛋白尿。另外,也有報告指出進行馬拉松等激烈運動後,腎臟功能會惡化。
因此,運動被認為是讓慢性腎臟病惡化的主要原因,被當作診療指標的腎臟病診療指引當中也有一條「限制運動」。
但是,現在已經發現靜養第一和限制運動這些過去的常識是不正確的。
那是20幾年前的事了。我在研究慢性腎臟病的過程中,逐漸開始懷疑,靜養第一這個常識真的是正確的嗎?
因為我們進行的實驗顯示出了「運動會改善慢性腎臟病」的結果(詳細內容會在文章內介紹)。
那個時候,每個人都相信著靜養第一的原則,所以我們的研究成果並沒有獲得認可。
不過,在持續做研究的期間,我們的研究漸漸地被世界各國看到,進入21世紀後,美國官方率先認可了針對慢性腎臟病的運動療法的健康效果。
醫界也已經發現造成患者被限制運動原因的蛋白尿其實是暫時性的產物。
現在,從長期的角度來看,輕度到中度的運動與其說是對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有害,不如說反而可以為患者帶來顯著的健康效果。
從「限制運動」到「鼓勵運動」──。
可以說是發生了哥白尼式的轉變。
在文章內會詳細說明,這項發現首先已經利用動物實驗確定了效果,臨床現場也正在不斷地持續收集到更多證據。
另外,跟腎臟復健有關的診療報酬也正在升高。這無非是代表著,我們提出來的腎臟復健法被公共機關評定為一種治療方法了。
東北大學式腎臟復健法是在這20多年間的研究成果之上建立起來的,是全日本第一個為慢性腎臟病患者打造的改善計畫。
靠著這個復健法,我們已經能夠改善衰退的腎臟功能或者減緩慢性腎臟病的惡化了。
另外,我們也發現不只還不需要透析的保守治療期患者受惠,對於有在做人工透析(以人工機器代替腎臟功能的治療,台灣俗稱「洗腎」)的患者來說,腎臟復健法也有為他們帶來好的影響。
本書將會詳細解說和介紹我們實際推薦給患者並獲得顯著成果的東北大學式腎臟復健法。
與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善並行,把適當的運動也當作自我照護的一環,在改善慢性腎臟病方面將會成為一大助力。
「如果沒有做腎臟復健,我現在就不會在這裡了。」說出這句話的是大沼明先生(86歲)。
大沼先生在35歲左右罹患了糖尿病。空腹血糖值大約是180mg/dl(正常值為110mg/dl以下)。因為工作繁忙,所以他把疾病放著不管,結果在71歲時因為心肌梗塞(心臟血管堵塞的疾病)而倒下了。
同時,大沼先生也被告知他的腎臟變得非常衰弱,是糖尿病惡化造成的糖尿病腎病變。他在2006年開始做人工透析,到現在已經持續了10年以上的透析治療。
大沼先生是跟我們在東北大學的復健教室合作的附設醫院患者之一,他跟其他患者一樣非常努力地在做腎臟復健。
支撐著大沼先生身心的支柱,就是腎臟復健。
開始透析後,在透析的這段時間內,大沼先生會在床上持續做踩腳踏車運動(手足健身車),這是「腎臟復健運動」(第3章會詳述)的其中一個項目。
不用做透析的日子,大沼先生也會提醒自己做「腎臟復健運動」的代表性運動,也就是健走。他出門購物或辦事的時候,一定都用走的。來回的路程大約可以走40分鐘。
然後他在家裡也會每天做20分鐘的「腎臟復健肌力訓練」(第3章會詳述)。
長期持續做透析的話,體力會漸漸衰退,不少患者到最後都必須依賴輪椅,不過大沼先生雖然已經做了10年以上的人工透析,還是非常有精神。
大沼先生過去曾經超過10%的糖化血色素(能知道過去一到兩個月的血糖狀態的數值。6.5%以上就是糖尿病)現在降到了6.6%。
血壓也降得比以前更低,收縮壓維持在130mmHg左右,舒張壓則是維持在70mmHg左右(高血壓是收縮壓140mmHg以上,或舒張壓90mmHg以上)。
就連腎功能衰退時很明顯的水腫狀態也在做了腎臟復健之後消失了。
其他還有以下這些例子。
「我曾經腎功能衰退還差點要做人工透析,不過做了腎臟復健之後,腎功能指數就回升了,甚至還恢復到了不用擔心要做透析的數值。」(69歲,男性)
「我從年輕時就有腎臟病,但開始做腎臟復健之後,連續幾十年都過高的尿蛋白終於回到了正常值。不用擔心要做透析了。」(71歲,女性)
「糖尿病惡化之後引發了糖尿病腎病變,然後我開始接受透析治療。不過,現在血糖值和血壓都降到了正常值以下而且很穩定。我看過很多人因為做透析而精疲力盡,但是我現在每天都很有精神,這都是腎臟復健的功勞。」(65歲,男性)
「因為遺傳疾病的關係,我40幾歲就開始做透析了。那之後雖然已經過了25年,但因為我有持續在做腎臟復健,所以我體力好到能自己騎腳踏車去醫院做透析。降血壓藥的劑量也減少了。」(70歲,男性)
拿起這本書閱讀的人當中,應該有人是在健康檢查等情況下被檢查出腎功能衰退而受到了強烈的打擊吧。如果是被診斷出有「慢性腎臟病」的人,那打擊又更大了。
「我的人生從今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想應該很多人心裡都懷抱著這樣的不安與擔憂。
但就像前面提過的例子一樣,如果腎功能衰退還沒到很嚴重的狀態,只要有技巧地將腎臟復健和治療結合在一起,就能得到充分治癒的機會。
另外,觀察有在做透析的患者的例子也能明白,就算是腎功能已經惡化到無法改善的患者,一樣能夠在跟腎臟病共存的同時活得有精神又長壽。
這本書我想要推薦給有以下狀況的人:
‧有高血壓或糖尿病這種會引發慢性腎臟病的生活習慣病患者
‧健康檢查時被檢查出腎功能衰退或蛋白尿的人
‧被醫生宣告「再這樣下去要做透析了」的人
‧目前正在做人工透析,希望盡可能保持最佳狀態的人
‧家族中有罹患腎臟病的人
而且這項名為復建的療法有著「低風險、低成本、高回報」的優點。
也就是說,副作用之類的風險很少,不用花錢,只要持續下去就有可能看見巨大的效果。
「想先了解腎臟復健法的效果」的人可以直接先看第2章,「想要快點確認做法」的人則是可以直接看第3章。
當然,從慢性腎臟病的基本說明到檢查方式和分期都想好好了解的人,就請從第1章開始看起。
那麼,各位,請開始吧!

東北大學研究所醫學系研究科教授‧腎臟專科醫師
上月正博

目次

前言
第1章 慢性腎臟病是怎樣的疾病呢?
已知患者人數超過1300萬人!
腎臟的構造與功能
為什麼慢性腎臟病很可怕:
①沒有自覺症狀
②與生活習慣病的關聯
③會引來心血管疾病
各式各樣的腎臟病種類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點
從尿液檢查能知道什麼?
從血液檢查能知道什麼?
每一期的應對方法
治療的四個切入點

第2章 腎臟復健的效果
「限制運動」變成「鼓勵運動」的原因
只要靜養一天,身體就會老化兩歲!
走路速度變慢的話就要注意了
已知運動療法能延後透析治療
什麼是腎臟復健?
體操、運動和肌力訓練的加乘效果
透析患者也在做腎臟復健
引進腎臟復健法的醫療現場的聲音
如果碰到了信奉限制運動的醫師

第3章 腎臟復健的做法
「腎臟復健體操」的做法:
①腳跟上下運動
②抬腳
③萬歲
④半蹲
「腎臟復健運動」的做法
「腎臟復健肌力訓練」的做法:
①單腳站
②深蹲
③抬臀
④膝靠胸
關於做復健的時間點和組合
做復健時的注意點
為了讓腎臟復健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第4章 提高腎功能的生活Q&A
飲食療法需要注意什麼?
減少蛋白質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為了補充不足的能量,我能做什麼?
低蛋白飲食有什麼推薦的食材?
不能吃水果嗎?
不要喝酒比較好嗎?
水分也需要限制嗎?
一定要戒菸嗎?
洗澡時要注意什麼?
藥物也有可能讓腎功能衰退是真的嗎?
去其他科看診時要注意什麼?
如果必須要做透析了怎麼辦?

第5章 有在做腎臟復健的人們的聲音
經驗談1腎功能恢復到正常值,還成功減重12kg!血壓也正常了
經驗談2不再排出尿蛋白,對於透析的不安也消失了!
經驗談3雖然我有糖尿病腎病變,但血糖值和血壓都降到正常值以下了!
經驗談4開始透析至今已25年,體力還是好到能騎腳踏車去醫院

後記
腎臟復健紀錄表

書摘/試閱

已知患者人數超過1300萬人!
在提到「從限制運動到鼓勵運動」這個發生在慢性腎臟病治療法上的巨大變化之前,我們先來了解慢性腎臟病到底是怎樣的疾病。
首先是病名。
慢性腎臟病這個病名,是進入21世紀後才出現的新名詞。慢性腎臟病是從英文的Chronic Kidney Disease翻譯過來的(經常簡稱為CKD)。各位,在聽到這個熟悉的名詞後,你們可能會認為「慢性腎臟病是從很久以前就存在的疾病」,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在20世紀,並沒有這個名字的疾病。
腎臟病的治療正在產生變化,被賦予這個新的名字也是變化之一。
如果在20世紀時還沒有慢性腎臟病,那現在這個叫作慢性腎臟病的疾病是從哪裡來的呢?
以前腎臟病有許多種類,各自都被當成獨立的疾病來治療。是在進入21世紀後,美國人才開始提倡將各種腎臟病全部整合成一種疾病。這是發生在2002年的事情。
世界各國都接受了這項提案,日本也不例外。
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被當成許多分散的疾病個別處理的各種腎臟病,全部被整合起來之後就是所謂的慢性腎臟病。
當然,會出現這樣想法上的改變是有理由的。
以前,腎臟專科醫生會分別單獨處理每一種不同的腎臟病。還有很多是腎臟專科醫生以外的人很難立即發現的腎臟病。
這種情況下,一般的醫生很容易忽略掉腎功能衰退的警訊,所以經常看到讓患者的病情惡化,或者讓患者的死亡風險升高的案例。
醫界逐漸發現,個別處理許多種類的腎臟病其實沒有辦法確實拯救到眾多患者當中的每一個人。
於是,醫生們為種類眾多的腎臟病設置了簡單易懂的指標,把這些腎臟病囊為一種「症候群」,並且將此症候群視為治療的對象。
「慢性腎臟病」這個病名不只是為了腎臟專科醫生取的,也是為了一般的內科醫生和患者們。
像這樣將許多腎臟疾病全部整合起來之後,我們也發現在日本有1330萬個慢性腎臟病患者,比糖尿病患者的1000萬人多出300萬人以上。
如果沒有用新病名將腎臟病整合,我們一定不會知道原來有這麼多的患者。
換句話說,做了統計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疾病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了龐大的危害。
慢性腎臟病的診斷標準為「因為蛋白尿、血尿或影像診斷的結果,而被判斷為有腎功能障礙」、「腎臟功能衰退」的狀態持續三個月以上。
這也是希望能藉由設立明確的標準,讓這項重大疾病能比以前更順利地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
不用說,我們提倡的「東北大學式腎臟復健法」也是針對這項被整合成慢性臟病的新治療法。

只要靜養一天,身體就會老化兩歲!
當然,我們的研究沒有立刻就獲得認可,我們走的絕對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
對當時的腎臟病研究者而言,「靜養第一」是基本常識。
讓患者運動這種做法簡直是荒唐至極。我們的研究被貼上了「違反常識」的標籤。
風向開始轉變,應該是在2000年左右吧。
美國芝加哥舉辦了國際學術研討會,我得到了發表慢性腎臟病運動療法的機會。
在那之後,運動的效果漸漸地獲得了認可。
在美國出版的「針對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指引2005年版」當中也出現了鼓勵透析患者運動的內容。
彷彿是緊跟在後一樣,大眾對於運動不足給健康帶來的危害逐漸有了更深層的理解,全世界也開始關注這個問題。
到了2012年,英國的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表了一篇「身體活動」的特集。文章以「運動不足是全世界的傳染病」為主題,指出運動不足是肥胖、癌症、糖尿病、高脂血症、憂鬱症和失智症等等許多疾病的誘因,還會威脅到老年人的獨立生活。
這裡的運動不足的定義是沒有達到「一週運動五天以上,一天30分鐘以上,或者一週做高強度的運動三天以上,一天20分鐘以上」的標準。根據這個標準,全世界的成人當中每三人就有一人運動不足。
人過了30歲之後,每增加一歲,就會減少平均1%的肌肉量和肌力。那麼,一整天都不動的話,各位覺得會少掉多少的肌肉量和肌力呢?
其實,如果一天內除了上廁所和吃飯以外的時間都躺著不動,只要這樣就會減少1%的肌肉量和肌力。
更嚴重的是,如果一整天完全躺著靜養,光是這樣就會減少2%的肌肉量和肌力。
也就是說,一個人只要靜養一天,就會老化1~2歲。
被醫生要求限制運動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因為無法運動,所以想當然會有很多人過著每天坐著不動的生活。
但是,各位知道這種生活對身體有多不好嗎!
不是只有肌肉量和肌力會減少而已,如果持續過著坐著不動的生活,還會讓慢性腎臟病可能引發的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脂血症惡化。
到最後,動脈硬化(動脈變硬的狀態)會越來越嚴重,罹患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的風險也會升高。
現在已經知道慢性腎臟病越嚴重,腎功能越差,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就會更加飛躍性地攀升。
而這個現象背後其實可能也有運動不足的因素。

已知運動療法能延後透析治療
運動和腎功能的關係不是只有使用老鼠做的動物實驗證明,臨床研究也正在進行當中。
舉例來說,曾經有個實驗是將18名還不需要透析的保守治療期患者,分成兩組來進行。
一組(A組,10人)接受的是一般的治療。另一組(B組,8人)則是除了一般的治療還額外加上每週健走三次,一次40分鐘的要求。
實驗結果顯示,只接受一般治療的A組腎功能持續下降,但加入健走運動的B組在開始運動後,腎功能很明顯地改善了(參考左頁的表格)。
透過這個實驗可以看到,就算是用在人類身上,運動療法還是能夠預防腎功能衰退,甚至還能夠提高原本已經降低的腎功能。
另外,台灣也做了大規模的研究,留下了許多貴重的資料。
這個研究是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6363名慢性腎臟病患者(第3~5期)為對象。從2003年開始,進行花費十年的追蹤調查,從中分析健走、腎功能和壽命之間的關係。
根據實驗報告,有在健走的參加者在追蹤期間死亡的機率降低了33%,需要做透析或腎臟移植的機率降低了21%。而且患者健走的頻率越頻繁,治療的效果就越好。
反過來說,進行包含健走的腎臟復健,可以讓十年內的死亡風險降低33%,並且讓進入透析的機率降低21%,也就是說能夠延後開始透析治療的時間。

什麼是腎臟復健?
這裡我想要針對腎臟復健來做說明。
所謂的腎臟復健,目的在於減輕腎臟病和透析治療給身體和精神帶來的影響、調整症狀、改善預後以及改善社會心理和職業上的狀況。
具體來說腎臟復健是包含了運動療法、飲食療法、水分管理、藥物療法、教育以及精神與心理支持,長期且囊括許多項目的一項計畫。
在這當中,以專科醫生的指示為基礎的「運動療法」扮演著特別關鍵的角色。現在已知運動療法能改善透析患者的運動耐力(對運動的耐久力)、肌力和持久力,抑制蛋白質分解,還能改善生活品質(QOL),所以這項療法最近備受矚目。
腎臟復健可以說不只是改善患者的疾病,還會把生活功能和運動功能也全部整合在一起做管理。
那麼,為什麼腎臟復健可以讓我們得到顯著的研究結果呢?
關於這點,有很多重要因素都可以考量進去。
首先,對於會成為慢性腎臟病原因,而且又是讓病情惡化重要因素的生活習慣病和代謝症候群,運動的改善效果非常明顯。
如果因為運動不足而讓內臟脂肪增加,脂肪細胞會釋放出發炎物質,到最後會引起全身性的發炎,這就是血糖值上升、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等等的導火線。運動不足就是像這樣成為許多疾病的溫床。
相反地,如果認真做腎臟復健,消除運動不足的問題,就能促進全身血液流動,甚至還可以減少內臟脂肪。
另外,運動還會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產生NO(一氧化氮)。NO的作用是讓血管擴張以降低血壓。因此這是降低心肌梗塞(心臟血管堵塞的疾病)和腦中風風險的一個因素。
東北大學式腎臟復健法」的運動療法由下列三大重點構成(做法請參考下一章)。
①腎臟復健體操
②腎臟復健運動
③腎臟復健肌力訓練
①的「腎臟復健體操」是後面兩個主要運動(②和③)的暖身。
突然開始運動對身體並不好。心跳次數和血壓會快速上升,有可能會引起心律不整,還有可能會因為讓肌肉承受到突然的壓力而傷到肌肉。
為了預防這些危險,安全地開始做運動,請先暖身,讓肌肉和關節的動作變流暢。這個暖身操也有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的效果。
做這個體操也能讓新鮮的氧氣和營養更容易進入腎臟。
然後,在主要的兩個運動當中,我首先想推薦的是②的「腎臟復健運動」。具體來說就是有氧運動。大家或許也知道,運動分成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這兩種。
有氧運動是從呼吸攝取大量的氧氣,促進血液循環,同時消耗糖分或脂肪的全身運動。健走、慢跑和悠閒的游泳都算是有氧運動。
嚴格來說,有氧運動指的是滿足「運動時呼吸不會混亂」、「能用固定的節奏持續運動」、「不是局部運動而是全身運動」、「能夠自由調整運動量」和「安全性高」這些條件的運動。
眾所皆知,有氧運動有增強心肺功能、減少體脂肪、消除肥胖、降低血壓、改善糖耐受性(增強胰島素的功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弱血小板的凝集功能(讓血塊組成的血栓不易形成)、增強免疫力和延長壽命等許多效果。
另一方面,無氧運動指的是短跑和舉重這一類需要瞬間爆發力的運動。
我想推薦給各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是能夠長時間悠閒進行的運動。
如果持續做會讓人喘不過氣的激烈運動,會讓自律神經(跟本人意志無關,控制內臟和血管的神經)當中掌管興奮狀態的交感神經緊張,導致腎臟的血管強烈收縮,陷入缺血(局部貧血)狀態。
這個狀態不斷重複的話,會給腎臟帶來負擔,有可能會引起腎功能衰退。
也就是說,「這個運動會不會讓人喘不過氣或者讓呼吸混亂」就是用來判斷能不能推薦給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分歧點。
所以我們都會推薦患者做不會讓人喘不過氣的有氧運動,當作腎臟復健運動。
腎臟復健運動,在保護慢性腎臟病患者血管方面,是最重要的運動。「不想做那麼多運動」、「沒有時間」和「體力只能做一種運動」的人,我都會建議他們先只做這個腎臟復健運動(健走)就好。
對腿力沒有自信,經常走不穩差點跌倒的人,我推薦用踩腳踏車運動(手足健身車)代替健走。
手足健身車在健身房就能使用,也能購買市面上販賣的商品,自行在家裡做運動。

透析患者也在做腎臟復健
每個人年紀變大後,體力和肌力都會逐漸衰退。
而現在也已經發現,透析患者的體力和肌力又會比一般健康的人更差。
因為去醫院做透析佔去了大量的時間,所以很難再空出時間做運動,伴隨透析而來的疲勞讓患者活動量降低也有影響。
過去曾有調查指出,透析患者的最大攝氧量(體力指標)只有相同年代健康者的60%。
在透析的過程中,同時又罹患肌少症或衰弱症,變得無法用自己的雙腳行走的人並不少。
關於這一點,腎臟復健實際上不只能夠保住容易虛弱的透析患者的健康,同時還可以發揮更多重要的效果。
舉例來說,宮城縣仙台市的川平內科在2008年跟東北大學醫學系合作,積極地讓透析患者做腎臟復健。他們幫每一位患者量身訂做適合的運動計劃,並且得到了亮眼的成果。
人工透析需要花費4~6小時。患者會在透析的前半段時間做30~60分鐘左右的腎臟復健。
通常,透析做久了之後,在透析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低血壓的情況。血壓在短時間內突然降低會很危險所以必須預防,而做了腎臟復健之後,透析時血壓突然降低的情況會比較不容易發生。
而且,也有患者在做了腎臟復健之後血壓控制變得更順利,還減少了降血壓藥的藥量。
另外也有很多人因為肌力上升,日常生活中的動作變得更舒服,或者是抑鬱的心情消失,身心都變得充滿活力。

經驗談1腎功能恢復到正常值,還成功減重12公斤!血壓也正常了──藤田一義先生(假名) 69歲無業
我在57歲的時候因為腦梗塞(腦部血管堵塞的疾病)而倒下。醫生說這跟我長年的高血壓也有關係。
我從20幾歲開始血壓就很高,在非常寒冷的冬天,收縮壓超過200mmHg、舒張壓超過100mmHg並不是什麼罕見的情況(高血壓的標準是收縮壓140mmHg以上或舒張壓90mmHg以上)。就算是冬天以外的季節,平常的收縮壓也還是有160~180mmHg。
但是,因為完全沒有頭痛之類的自覺症狀,所以那時我認為病情並沒有那麼嚴重。
雖然醫生有開降血壓藥給我,但我並沒有按時吃藥。一直到40幾歲我才開始認真吃藥。
我大概就是在服藥態度消極的這段期間罹患了動脈硬化(血管變硬的狀態)。腦梗塞發作時,我同時還有高脂血症等疾病,所以我想應該是各種惡劣條件綜合在一起才造成了腦梗塞。
在治療腦梗塞的過程中,我也接受了各種檢查。做了檢查之後發現的就是腎功能衰退。
有個稱為eGFR(估算腎絲球過濾率)的指標可以用來推測慢性腎臟病的嚴重度。我的檢查結果是50ml/min/1.73m 2左右。這個數值如果在45到59之間就是第3a期,似乎代表我的腎功能已經出現了輕度到中度的衰退。
醫生說如果腎功能再這樣衰退下去,可能就需要做人工透析(以人工機器代替腎臟功能的治療)了。
那之後,我開始接受避免讓腎功能繼續衰退的治療。除了吃藥和注意飲食,我的治療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運動療法。
腦梗塞造成我左半身偏癱,所以我開始做「東北大學式腎臟復健法」也是想要順便復健一下我的左半身。
這套復健法當中,我做得最勤勞的是「腎臟復健運動」的健走。我每天都一定會走到2萬5千步左右。
我早上花兩個半小時,下午花一個半小時走路。繞著附近森林公園內一圈3公里的步道走,有時候走到膩了我就會去市區逛街。
因為左半身偏癱,不管怎樣我都只能拖著左腳走路。所以我每一個月都會穿壞一隻健走鞋。
當然,雨天我也會出門走路。每天走路的習慣維持久了,如果只因為下雨就待在家裡,身體會覺得躁動不安。
除了健走之外,我也會在家裡一邊看電視一邊做「腎臟復健肌力訓練」。
從罹患腦梗塞倒下到現在已經過了12年,因為我有像這樣持續在做運動,所以腎功能沒有惡化得更嚴重。eGFR的數值也升到了60ml/min/1.73m 2左右,算是恢復到了正常值的範圍內。
主治醫生也跟我說「如果能夠維持這個狀態,就不需要做透析」。
在罹患腦梗塞倒下之前,我在50歲之後就開始感覺到身體會水腫。
我的腎功能大概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不知不覺地衰退了吧。
不過,最近我都沒有再發現水腫的跡象了,從這一點來看,或許可以說我的腎功能狀態已經變得比以前更好了。
另外,因為我在腦梗塞後住院過一段時間,所以偏癱的左腿變得特別細,不過在我持續做腎臟復健之後,變細的左腿又開始長出肌肉。
雖然偏癱沒有痊癒,但是在狀況好的時候,我還曾經在回過神來後驚訝地發現平常都拖著的左腳很正常地在走路。
健走對於維持體重也很有用。倒下之前我的體重是80公斤左右(身高168公分),現在減到了68~69公斤。
現在的體重感覺就是「理想體重」,而我覺得能維持這個體重,腎臟復健也幫了很大的忙。
還有血壓也出現了令人開心的變化。
以前我就算有認真吃降血壓藥,收縮壓也只能降到160mmHg左右。好不容易再降了一點,也還是維持在140mmHg左右。舒張壓也都在90mmHg左右。
不過,我開始認真做腎臟復健之後,藥的效果就變明顯了。現在收縮壓120mmHg左右,舒張壓60mmHg左右,血壓也成功控制在良好的狀態,這對腎臟來說也是好事吧。
以後我會繼續做腎臟復健,盡可能讓全身都保持在最好的狀態。我覺得這是保護腎功能最好的方法。
【作者的話】
慢性腎臟病患者在做人工透析之前的階段稱為「保守治療期」。保守治療期患者最大的目標就是不要開始做透析。
在這一點上,藤田先生的努力可以說是正在開花結果。
雖然腦梗塞的後遺症讓藤田先生走路不方便,但是他仍然每天走2萬5千步當作「腎臟復健運動」,這件事非常值得稱讚。
每天走路可以達到預防腦梗塞復發、預防腎功能衰退和預防肥胖這三個目標。
不過,雨天和酷熱的日子還是不用勉強自己出門走路沒關係,因為有跌倒或中暑的危險。如果自家附近有大型地下街或購物中心,去這類安全的場所走路也是一個方法。
附帶一提,可能有人會覺得「走四小時也太久了吧?」
但是,我們不能推薦慢性腎臟病患者做高強度的運動。也就是說,像慢跑這種會讓人喘個不停的高強度運動都不行。
藤田先生的情況,如果是會讓人喘不過氣的運動強度,他一定沒辦法走到四個小時,這也就代表,藤田先生做的腎臟復健運動是運動強度較低,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也沒有問題的運動(上月正博)。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52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