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滿額折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工作的本質: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樊登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突破工作難關、解決問題(隨書送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親筆專屬信)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79331
促銷優惠
618年中慶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6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逾7,100萬粉絲的帆書APP創始人樊登經典代表作

當當網新書榜年度百大

\讀者評論超過3,000則,100%滿分好評/

 

你,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嗎?

上班時期待休假,卻又在休假時焦慮工作?

是時候翻轉工作思維!

 

改變數千萬職場人的工作觀,重新看待工作的價值與意義

全球繁體中文版限定:「樊登工作思考框架隨行本」、「樊登給讀者的親筆專屬信+信封」

 

別讓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安靜離職、厭世躺平毀了職涯

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安靜離職、厭世躺平……

這樣的工作觀讓很多職場人很有共鳴,漸漸形成一股風潮。

 

然而,帆書APP創始人樊登指出,

這種工作態度會讓人生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不喜歡上班、倦怠拖延、和主管關係變差、收入變低、失業……

除了影響職涯,還會對人生造成嚴重損失。

 

看見工作背後的意義與價值

樊登曾經陷入工作低潮,經歷沮喪、頹廢……

雖然能緩解壓力,但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後來,他透過閱讀領悟到,

工作是人生的一場修煉,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收入可以支撐生活,

還可以讓我們有機會回饋社會,更能自我實現。

 

很多人會拿薪水來衡量工作,但就算薪水高,也不一定會幸福。

最重要的是,理解工作背後的意義,為自己而工作,看見因為你的工作而受益的人,

就能找到存在感和成就感,否則很容易陷入迷茫、憂鬱和焦慮。

 

5階段×14個工作法×28張圖表,幫你攻克每個職涯階段的挑戰

樊登不只喊口號叫大家熱愛工作,

他提出一套5階段的工作成長法,幫助每一個職場人破解每個階段的難關——

 

.職場生存靠真本事:重新定義何謂認真工作、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學會匠人精神……

.找到你的行動力開關:五步驟高效管理時間、從拖延到高效的五步改變法……

.提升自我核心競爭力:練成高手的四階段、掌控情緒、雙贏談判策略……

.打造高效團隊:到職時避免犯的七種錯、決定試用期成敗的八步驟、培養教練領導力……

.持續創新才能長勝:掌握同理心的技巧、在潮流中保持獨立思考、具備成長思維

 

本書還有更多14個經典工作法和28款工作思考框架圖表的精采內容,

在五大職涯階段,都能活用在工作上,

讓你重新看待工作的本質,找到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作者簡介

樊登

 

帆書APP創始人、首席內容官、西安交通大學客座教授,央視前主持人。

 

註冊會員數超過7,100萬人的「帆書」創始人,曾任職於北京交通大學,擔任應用傳播學研究中心主任,具備橫跨傳媒界、培訓界和學術界的資深背景。

 

出版書籍《可複制的領導力》1、2兩冊、《還煩惱嗎》、《樊登講論語》、《讀懂孩子的心》、《陪孩子終身成長》、《低風險創業》、《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讀書是一輩子的事》、《讀懂一本書》、《底氣》等。

名人/編輯推薦

【強力推薦】

 

JonJon MBA|知識型YouTuber

許景泰|SmartM世紀智庫創辦人

 

「非常推薦這本既有啟發性同時又能當工具的好書。它指引大家發現工作背後的深層意義,同時提出許多具體、科學工作方法,讀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實現職涯的發展,進而提升個人幸福感和滿足感。」──JonJon MBA,知識型YouTuber

目次

好評推薦

作者序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第1章 職場生存要靠真本事

01. 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

02. 讓匠人精神融入職業規劃

 

第2章 找到你的行動力開關

03. 向時間管理要效益

04. 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動

05. 別讓思維惰性毀了你

 

第3章 提升自我核心競爭力

06. 真正的高手都在刻意練習

07. 識別關鍵對話,溝通不再困難

08. 走向雙贏的談判策略

 

第4章 打造一支高效團隊

09. 一定要避開履新陷阱

10. 不做指令型主管

11. 要有危機領導力

 

第5章 持續創新才能走得更遠

12. 培養你的商業思維

13. 從0到1的創業之路

14. 新創企業的成長思維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前言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每逢假期,常看到許多人在網路上分享各種請假攻略,盤算著如何安排休更多天。但事實上,這種方式無法真正提升假期的品質,反而會讓休假中的你感到更焦慮,你會像期待放假一樣,倒數著還剩幾天要上班。當我們把人生切割成工作和生活的時候,分別心會時時刻刻折磨著你。結果是工作時總想著海邊的吊床,躺在吊床上時卻又煩惱著怎麼應付難搞的客戶。

當然,我遇過把工作與生活分得一清二楚的工作者。這位朋友已經是非常有經驗且高階的專業經理人了,他從不抱怨工作,因為他把工作視為一種「必要之惡」。為了獲得生活的享受和美好,他願意忍受工作的痛苦。想通了,就不抱怨了,可以戴著職業精神的面具來應付工作中的種種不愉快。心理學把這種想法稱作「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也就是經過生活的「教育」,終於學會了用無助的心態來對待難以克服的困難。大象很少試圖掙脫不牢固的鎖鏈,不是因為力氣不足,而是因為從小就被這條鎖鏈限制,牠已經接受現實了。

然而,真相並非如此。大象可以掙脫鎖鏈,我們也可以重新認識工作。事實上,坐在辦公桌旁寫作和坐在咖啡廳裡寫作有多大差別呢?坐在會議室開會和坐在客廳聊天又有多大差別呢?生活的真相就是換個地方行住坐臥而已,是我們自己的界定讓工作變成不得不承受的痛苦。

換個角度想一想,有沒有可能你的工作被很多人羨慕呢?尤其是那些根本沒資格獲得這份工作的人。當然,過度美化工作也是一種分別心,也加入了幻想的成分。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用真實的態度面對工作,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你當下所做的工作就是你當下人生的全部。投入其中,認真地談話、寫字、思考、行動,這幾乎就是修行的全部了。

孟子說「必有事焉」,就是王陽明強調的在事上磨練。我們希望透過修行來強化我們的內心,但強化的內心是用來做什麼的呢?只有躲在深山安靜的茶室中才能平心靜氣,那不叫修行,那只是一種修行的姿勢而已。真正的修行,就體現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如何和顏悅色地與同事說話,如何清晰明確地安排事項,如何在別人不理解的時候坦白溝通,如何在獲得成績時不揚揚自得……這些事沒有一件不是人生大事。

如果只是這樣號召大家熱愛工作,那就是真正的心靈雞湯了。而本書提供了許多能夠讓工作變得更親切的方法,拾階而上就能成為一個對工作有辦法的人。有辦法才能更加心平氣和,所謂修行也就有了跨出去的第一步。

 

 

1章 職場生存要靠真本事

 

只有當你在某個領域,

精進為一個專家時,

你才能掌握話語權,

才能改變命運。

01. 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

人生如一場修煉,

而工作是最好的修煉方式。

──稻盛和夫,《稻盛和夫:工作的方法》

 

 

 

工作是最好的修煉方式

日本有經營四聖: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本田創始人本田宗一郎、京瓷創始人稻盛和夫。稻盛和夫創立京瓷時年僅二十七歲,而京瓷現在已成為日本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他在五十二歲時創辦的第二電電(KDDI),也成了世界五百強企業。更令人佩服的是,他在七十八歲高齡、罹患胃癌的情況下,應日本政府的請求,接手日航,僅用一年時間就扭虧為盈,使其重回世界五百強!

這樣一位「經營之聖」卻在退休時將自己的個人股份全部捐獻給員工,轉而追求更高層的心智提升。他認為,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過程。這樣的超脫,使他擁有了俯瞰人生的視野。

在日本泡沫經濟的蕭條時期,越來越多人「厭惡勞動」、「逃避工作責任」,有的人期待一夜暴富後就脫離工作、享受生活,有的年輕人甚至不工作,依靠打零工或「啃老」度日。稻盛和夫於是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在思索中產生的質樸「勞動觀」寫成《稻盛和夫:工作的方法》一書,分享於眾,希望幫助大家重新思考工作和人生的意義。

這本書在全球範圍內影響著數以千萬的人,我在春節期間讀完《稻盛和夫:工作的方法》,看完後迫不及待地又畫心智圖,又做PPT,想早日與大家分享。假期即將結束時的朋友圈,瀰漫著那種對於工作的排斥。如果我們能認真學習《稻盛和夫:工作的方法》,體會稻盛和夫所說的工作觀,你會發現,工作本身就可以成為幸福的來源。

稻盛和夫熱愛工作,認為工作是最好的修煉方式,並且一直身體力行。

稻盛和夫經常問那些將工作看成「必要之惡」的人:「難得來這世上走一回,你的人生真的有價值嗎?你人生的價值是怎麼體現出來的呢?是你忍受了很多不愉快的工作體現出生活的價值嗎?還是你帳戶上的錢體現出工作的價值呢?」這些當然都不是,稻盛和夫認為,只有在工作中磨練心性才是價值的體現。這與王陽明的心學何其相似,把工作當作修行,挑戰自我,磨練心性,在業績、報酬增加的同時,也使自己的閱歷、能力、見識、智慧得到了精進。

 

工作究竟為了什麼

稻盛和夫先生於一九三二年出生在日本鹿兒島,二十三歲畢業於鹿兒島大學,這是一所以醫學著稱的日本二流大學。看起來,這就是一個小鎮的普通青年上了一所普通大學,絲毫看不出有任何發跡的現象。不過,另三位「經營之聖」也好不到哪兒去,除了盛田昭夫讀的是大阪大學,松下幸之助連小學都沒畢業,本田宗一郎也僅讀完小學。

因為戰爭,稻盛和夫的早年經歷頗為坎坷,十五歲之前因戰火而挨餓受窮。那時,他經常因為這些苦難而苦惱,盼望著戰爭能儘早結束。他想成為醫生,但後來考試失利,錯過了自己心儀的醫學院,也錯過了一流大學。無奈考進鹿兒島大學學習化學工程的他,必須接受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不喜歡的學校。

一九五五年畢業時,稻盛和夫又不幸遭遇經濟大蕭條,經由老師推薦才進入一家陶瓷廠工作,這家陶瓷廠就是京瓷的前身。最初,陶瓷廠效益極差,連薪水都發不出,作為一名那個時代的大學生,這份陶瓷廠的工作看起來沒什麼前途。與他同時入職的同事都相繼離職,身邊的人也都勸他離開。

稻盛和夫堅持到了最後,同時入職的大學生只剩下他和另外一個畢業於京都大學的高才生,他倆商量著乾脆去報考自衛隊後備幹部團算了。由於整體素質不錯,兩人都通過考核,眼看著一位「經營之聖」就要成為一個阿兵哥了。

好在雖然考試通過了,但是還需要家人將戶籍證明寄給他,才能正式進入軍營。那個一起考試的同事很快就收到戶口本去參軍了,然而稻盛和夫直到最後,也沒有收到家人的任何回信,最終失去了參軍的機會。後來才知道,他的哥哥對他從公司離開去參軍的想法異常生氣。哥哥訓斥他:「家裡節衣縮食把你送進大學,多虧老師介紹才進了京都的公司,結果你就因為一點點不滿,不到半年就忍不住要辭職,真是個忘恩負義的傢伙!」稻盛和夫被哥哥教訓,羞愧難當,只得回去上班。

於是,二十三歲的稻盛和夫回到陶瓷廠,繼續從事研發工作。但情況沒有好轉,拿不到工資,生活都無以為繼。在最困難的時候,他甚至想過乾脆去投靠黑社會算了。但想想哥哥的反應,參軍都被臭罵一頓,更別提加入黑社會了。

人家是天無絕人之路,稻盛和夫則是「天要絕其所有出路」,因為嚴格的政策、嚴厲的哥哥,他不得不一條道走到黑。既然生活之苦暫時沒有辦法解決,既然沒有別的出路,他就決定先好好工作,並且給自己定了一個要求:絕對不要抱怨,認真去做。

可見年輕人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連以意志力著稱的稻盛和夫,也需要時間和環境的歷練,有時候需要讓自己在艱苦的環境下磨練,有時候一個嚴厲的人才是自己真正的「貴人」。

 

什麼才叫「認真」工作

稻盛和夫是怎樣「認真」工作的呢?

稻盛和夫把鍋碗瓢盆全部搬到工廠裡,每天吃住都在工廠,徹底跟陶瓷生活在一起。他請公司幫著訂閱一些最新的、關於陶瓷的英文雜誌,了解行業的前沿技術動態,全身心投入相關課題的研發。每天不是在做實驗,就是在看雜誌,廢寢忘食。經過了一番如此艱苦的「認真」,他終於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真正的成功。

當時公司要求他研發鎂橄欖石,其中最大的難題是無法將鎂橄欖石黏合在一起,他一天到晚、吃飯睡覺都在想解決辦法。有一天,他無意間踢翻了一桶松香,松香黏在了他的褲子上。就在那一刻,他突然感受到了「神的啟示」:這就是最好的黏合劑啊!於是,他開始用松香做黏合鎂橄欖石的實驗,難題由此被攻克。

這真是個神奇的發現:啃論文、泡實驗室都沒得到的東西,最終卻是由「一腳之力」得來的。難道是「上帝」,難道是神靈,難道是佛祖看他這麼辛苦,忍不住給他一個提示?稻盛和夫認為,這個「保佑」全是因為他每天日思夜想的都是這個問題,所以當他踢翻那桶松香的瞬間,靈感就迸發了。

他的這項發明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也讓這個發不出工資的陶瓷廠從此擁有了領先的、極具競爭力的技術。

對於稻盛和夫來說,這次成功帶給他的最大的收穫,不是使他擺脫生活窘境的獎金,也不是享譽行業的科研成果,而是他發現了自己對工作的興趣和熱愛:「工作真的太有意思了,工作這件事太有挑戰了,現在給我什麼我都不會換,我就喜歡工作!」他從一個排斥工作的人,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和專注投入,變成一個熱愛工作的人。他從科研工作中發現了美好,而這些美好也許就是外人眼中枯燥無味的部分。

經常有人問我:「樊老師,你一天到晚看書,要啃那麼多大部頭,跨那麼多領域,肯定特別累、特別辛苦吧?」我要告訴大家的是,讀書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娛樂,挑戰自己的舒適圈,是一件讓人特別滿足又有成就感的事。你們若見到我,儘管向我推薦好書就是了。

請記住稻盛和夫的這些話,它會成為助你一臂之力的精神財富:工作能夠造就人格,不要把它跟生活對立起來。極度認真地工作,能夠扭轉你的人生。在你最絕望、最無助的時候,你就應該認真地去投入工作。

 

學會和工作談戀愛

當你實在無助的時候,就努力吧。沮喪、頹廢、喝酒、蓄鬚……這些只能暫緩壓力,而只有努力才能扭轉你的人生。這也是稻盛和夫透過自己工作之初的經歷告訴我們的工作的意義。

當你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了工作的意義之後,你就不會再認為工作僅僅是為了賺錢。

京瓷公司在稻盛和夫經營了十幾年後就上市了,一直做到日本市值第一,稻盛和夫都沒有拋售過一股京瓷的股票,因為他覺得自己不需要賺那麼多錢。他是一個享受工作的人,他覺得工作就是在和「貪、嗔、痴」三毒抗衡。只有「愚直地、認真地、專業地、誠實地」投身於自己的工作,才能減少「貪、嗔、痴」的傷害。

怎樣才算是努力工作呢?稻盛和夫說:「你要學會和工作談戀愛。」

努力工作就意味著,不要把別人分配的工作當成一種任務,而應該將其看作一項天職,這樣你才能盡情地享受與每一項工作交互,然後完成它的過程。如果你長期努力地做一件事,你就會慢慢愛上它,會主動想要做好,工作也漸漸變成了人生的必需品。

我曾經看過一則貼文,很欣賞其中一句話:「不是生意越來越難做,而是專業的人越來越多。」混日子掙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只有當你在某個領域精進為專家時,才能掌握話語權,才能改變命運。

 

工作者的三種類型:不燃型、可燃型、自燃型

 

圖表1 工作者的三種類型

 

圖表文字

不燃型

無法被激起

工作熱情的人

可燃型

靠外部激勵

完成工作的人

自燃型

本身對工作

充滿激情的人

 

 

稻盛和夫將工作者分為三種類型──不燃型、可燃型、自燃型:

 

ž 「不燃型」(或稱「阻燃型」)的人,就是無論你怎樣勸說、激勵,都無法激起工作熱情的人,他會認為「你是在給我洗腦」、「你只是想利用我」。

ž 「可燃型」的人,是指透過外部的激勵,可以做好工作的人。

ž 「自燃型」的人,就像火柴一樣,一劃就燃燒,完全不需要外界的激勵,每天都有很多新點子,常常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

 

老闆和員工經常會有這樣的矛盾:員工覺得老闆太善變了,要做這個,要做那個,總是在變;而員工希望的是,最好拿著固定的薪資,按部就班地做一件事情。這就是「自燃型」的管理者和「可燃型」或「不燃型」的員工之間的差別。

不幸的是,我們現在的教育,抹煞了孩子大部分對於世界的探索精神。我們的教育往往強調,只要被動地接受並且完成就可以了,正是這種模式,培養了我們被動的心態。這種心態一旦形成,再想要將其轉化成「自燃型」的人就非常困難了。我希望這本書可以穿透讀者的心靈,讓那些曾經是「不燃型」的人,從小處開始轉變,慢慢轉化成為「可燃型」,甚至是「自燃型」的人。這樣,愛上自己的工作,就指日可待了。

 

希望每個人都能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過好每一天,就是成功之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31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