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滿額折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來自台灣研究生的聲音:支持大學自治,反對政治介入學術!

◎詳細記錄分析臺大管中閔聘任案與林智堅論文案等五年來十多起高教類似案例。
◎政治勢力圖謀影響與掌控大專校院,到底是存有實情還是危言聳聽?
◎臺灣都民主化多久了,為何國立大學在選舉期間仍頻傳行政不中立?

莫忘政治干預大學黑歷史!
假如現在有具影響力的政治色彩鮮明學生團體,
你的大學學生會有加入嗎?
學生會應該致力於服務全體學生,
而非獨厚特定黨派的學生支持者!
反對學生會偏向特定政黨色彩,
民主不是只有一種黨派的聲音!

別讓大學變黨校!
政客為了謀取政治利益於大學
而無視「黨政軍退出校園」紅線
這些現象儼然「房間裡的大象」般被集體視而不見。
守護瀕危的大學自主、學術自由與學生自治,
不只是校內教職員生的事,
也需要全體國民的關注與監督!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0436.pdf

作者簡介

賴彥丞

經歷:
臺中市政府青年事務審議會青年代表
POP Radio聯播網「學生問政團」成員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學生會中央總會學生代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學生會交通分會(交大學聯會)學生議員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務/教務/學生事務會議學生代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110學年度學生傑出貢獻獎(交大校區)(服務類)

自介:
中華民國國民,以身為臺灣人為榮,生於臺中市,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研究生,是合校前的國立交通大學末代碩班新生,參與學生自治、市府青諮與公民運動以捍衛自由、民主與人權,長期為學生權益、青年公參、性別友善發聲。

走出校園,拒絕黨校:大學應該是社會的「中間地帶」

「寧願最後徒勞無功,也不選擇無動於衷。」香港反送中民主抗爭期間,一位陳抗者在牆上如此噴漆。知名本土政治幕僚職人劇《人選之人─造浪者》金句:「這次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面對政治力對大學的滲透與介入,有不少人選擇群起唱和或默不作聲,但也有極少數人選擇公開表達異見以捍衛大學自主、學術自由、行政中立與學生自治。
《大學法》第一條第一項:「大學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為宗旨。」正因為大學被賦予如此崇高且神聖的任務,如同已故臺大校長傅斯年所言「貢獻這所大學於宇宙之精神」,比起其他各級學校如中小學而言,大學才得享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權。
大學,理應是社會的「中間地帶」,意即該領域理應不屬於任何政治黨派的勢力範圍,更可謂超越特定黨派的存在,正因為有這些中間地帶,才使得我們的社會充滿各種不受政治力束縛的活力。然而,即便臺灣民主化已久,不論是校外政治勢力對學術機構的意圖染指,或是校內教職員生自甘淪為政治側翼鷹犬,都使得大學逐漸步向「黨校」的墮落。
政黨傾盡全黨之力對抗大學學倫審查、校方借場地或協助候選人在校內搞造勢動員、學校與政黨地方黨部合辦政治研習營……,高教場域太多牽扯政治的謬事,根本與《大學法》所言之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等毫無關聯甚至背道而馳,但這些並非發生在戒嚴黨國體制的威權背景,而是在這幾年號稱民主享譽亞洲的臺灣,怎會讓人不會感到不寒而慄?行政中立,是對公務人員最基本的操守要求,豈能形同具文?
同時,「學生會對外代表全體學生」幾乎是各大專校院學生會組織規程都有的字句,代表著每位學生自治參與者對全體會員同學們的莊嚴承諾「我受你所託並會為你發聲奮戰」。然而,特定的個人或組織卻毫無底線地一再踐踏這些莊嚴承諾,假藉促進公共參與之名行將自治公器窄化為個人政治宣傳工具之實,甚至對於不同立場的會內夥伴開始黨同伐異、政治鬥爭,使得學生會對外不再代表全體學生,而充其量只是獨厚了特定黨派的學生支持者。各位同學們,你們甘心學生自治被這群人把持與玩弄嗎?我不甘心,我非常不甘心。
學生自治是否有受到政治勢力影響?全國整個學生自治圈卻往往諱莫如深,明明有跡象擺在眼前,政客為了謀取政治利益於大學而無視「黨政軍退出校園」紅線,這些現象儼然「房間裡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1般被集體視而不見。此時,總讓人想起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名言:「社會最大的悲劇,不是壞人的囂張跋扈,而是好人的過度沉默。」
目前關於學生自治的專書少之又少,吾人四處翻找,終於尋到具代表性的一本在2010年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11屆學生自治會會長林少軒所著《踏入學生自治的世界:學生會理念與實務筆記》2,當中由時任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范雲(現任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的推薦序裡提到:「有年輕朋友在參與學生自治後非常失望,覺得曾經是理想的學生自治,已然淪為學生政客權力競逐的場域。」那時可是十多年前的時空,如今十多年過後的今天,情況有改變嗎?恐怕只有更糟,學生自治逐漸出現政壇那種最讓人厭惡的派系分贓、賄選綁樁、貪污舞弊、公器私用、黨國不分、黨同伐異、政爭不斷、造神運動──最大的諷刺是學生會在學校所擁有的權力與獨立已遠比十多年前大幅增長。
我當然也有自己的政治立場與傾向,我以身為臺灣人為榮,高中時支持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2015年的反黑箱課綱學運,大學時聲援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民主抗爭運動、2022年的中國白紙革命民主抗爭運動。但近年來的時事尤其是林智堅的碩士論文學術醜聞3(相關護航林智堅的說法可參考由臺北市議員徐巧芯之團隊彙整之〈誰上了「抄跑」這台失智列車?〉4),使身為碩士生的我大受震撼與衝擊,尤其作為在新竹求學的理工人兼預聘半導體工程師,當我聽到林前市長稱「新竹產矽才有半導體產業」、把自身弊端重重的新竹棒球場自比為「世界級的臺積電晶圓也有不良品」時,還真是傻眼到無言以對。
正是因為越是看不下去,所以才越想振筆疾書。但是,不能只當「憤青」,面對問題與弊端也不是只有批判,而至少應該分析原因並提供可能改善的方法。在本書的第一部到第三部,我原則上不會用太強烈的字眼去批評所看到的人、事、物,而是多用「問句」,有些問題或許會讓讀者發覺顯得「明知故問」──這正是在下的本意,透過明知故問讓讀者自行判斷當中的是非,找出到底是哪些人在睜眼說瞎話、考驗大眾智商。
在寫這本書時,我盡量放下黨派立場之執著,除了不希望因政治立場而蒙蔽對基本是非之判斷,更因為學術不應受到政治之干預,我一字一句紀錄了近五年來大專校院政治影響校園事件之案例,個案類型包含但不限於境內政治勢力意圖滲透與介入大學校園、大學校方自身涉嫌行政不中立之爭議與疑慮,分析高教場域「泛政治化」(Para-Political)的氾濫成災,當然我也不怕本書出版後會遇到側翼網軍的何種人格謀殺。我在尚未離校與自去年5月以來高教界熱議的《大學法》修正案三讀前完筆,讓相關高等教育與學生自治議題「走出校園」,喚起社會大眾的關注,也為當代高教崩壞危機留下永恆見證。
一本默默無名的研究生寫的書有可能影響臺灣高教與學生自治嗎?「寧願最後徒勞無功,也不選擇無動於衷。」1940年在試圖逃離納粹德軍追捕而自殺的德國猶太裔哲學家班雅明(Benjamin)曾說:「正是為了那些毫無希望的事物,我們才被賦予希望。」從學生自治到高教環境,相信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目次

作者序 / 走出校園,拒絕黨校:大學應該是社會的「中間地帶」

第一部:序章
第一章 淺談過往校園的政治控制
第二章 淺談當今校園中立之法規
第三章 淺談政黨側翼
第四章 給意圖介入校園之政治人物的忠告

第二部:近五年來各大專校院之政治影響校園事件個案的探討與分析
第一章 民主時代,政治力如何滲透並掌控大學?
第二章 (0001)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勢力結合特定校內師生意圖推翻管中閔校長當選聘任
政黨傾盡全黨之力對抗學校的林智堅論文學倫審議結果
第三章 (000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校方涉嫌協助政黨總統初選參選人王金平在校內造勢動員

第四章 (0007)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校方發全校信祝福美國政黨紐約市長初選參選人楊安澤涉嫌對他國內政指手畫腳
校長林奇宏涉嫌與黑金爭議苗栗縣長擬參選人鍾東錦談其競選教育政見
立院黨團總召致電校長關切對手陣營論文學倫案並下指導棋
新竹市議員候選人競選宣傳車開進校園
系所主管涉嫌率領師生於上班日參與新竹市長候選人林耕仁之交流座談會
第五章 (0008)國立中央大學
校方租借場地給政黨做公投政治宣傳
系所替政黨部門之活動從事宣傳推廣
第六章 (0017)國立臺北大學
校方與政黨地方黨部合辦政治研習營
第七章 (3002)臺北市立大學
校方租借場地給臺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辦選舉造勢活動
第八章 高教環境面對政治力之因應淺見
教育部
大學校方
校內基層教職員生


第三部:學生會,不該只有一種黨派的聲音
第一章 「黨會體制」:學生會,聽黨話、跟黨走?
第二章 個人學生自治論述雛形:《授權論》
第三章 當學生會開始充滿特定政治色彩
他們為何要拿學生會搞特定黨派色彩的政治表態?
學生會如具特定政治色彩的結果與代價
現行有具影響力的政治色彩鮮明學生團體嗎?
第四章 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之因應淺見
教育部
大學校方與教職員
學生會與全體學生

結語 / 政黨節制吧,學校守法吧,學生會回歸本質吧!

番外篇 (一)寫一首學生自治諷諭詩
(二)我的大學珍藏:梅竹賽 清交情

註釋與參考資料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民主時代,政治力如何滲透並掌控大學?


首先我們要問Why──政黨為何想將大學納入囊中?

1.爭取選票支持、培養從政人才與廣結校園人脈
對政治人物來說,人脈是選舉、公投的選票甚至是政治獻金的來源,也是可培養的從政人才,畢竟政黨的本質是由志同道合的人們所組成。

2.藉學術殿堂資源充實相關之智庫、調研等知識能量
大學的學術地位及資源能為政黨的知識加植有大幅進展,尤其在政策規劃、民意分析上。

3.發生學倫事件等特定情形有學校當靠山或內線以護航己方或打擊對手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政治的殘酷本質在於其充滿著各種鬥爭,不論是在黨內或黨外,在當今絕大多數人都有大學學歷之際,假如能掌握政敵在校期間的「黑料」,並在選舉時操作以發揮最大效果,那將有助於自身的仕途。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去年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的臺大、中華大學論文案,其一再延燒最終拖垮先前被看好的民進黨地方選情,外溢效應導致黨內立委高嘉瑜「一屍五命」的悲慘預言一語成讖,普遍被視為藍綠選情消長的轉捩點。
其實,這類論文抄襲事件對當事人(也就是被檢舉人)最大的傷害,不是讓他少了一個學位,而是使其被貼上違反誠信的道德醜陋標籤,重傷中間選民對其之觀感而不利個人乃至全黨選情,未來從政之路也永留難堪的話柄與汙點。
那接下來我們要問How──這裡僅討論不更動現有校園中立法規之情況下,政黨要如何做到呢?

1.以國家機器職權、公立大學預算、高教深耕計畫補助乃至於各類經費獎勵與資源分配等為籌碼,使得大學校方與學者不得不為五斗米或上級單位而折腰人總是為了生存的錢財而傷腦筋,大學亦是如此──從大學校長之遴選往往側重候選人的募款能力即可知。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政治勢力用權力、財力與資源去影響大學,從大專校院的學術發展到個別教授的研究主題,「誘導」他們選擇政府或特定政黨喜歡的主題而迴避其討厭的主題,以免影響學校的資源經費與個人的升等權益。
舉例來說,先「劇透」下一章內容將提到,那時正值臺大校長管中閔聘任案爆發初期,立法院民進黨、時代力量黨團總召藉協商107年度教育部預算案之際以黨團名義提出主決議12,要求教育部對臺大校長遴委會「釐清疑義,否則不得進行後續聘任作業」,就是一個以預算案影響大學的著名案例;而教育部作為各大專校院的法定主管機關,在為期一年左右的「卡管」上頻頻出招,往往令臺大校方與校長遴選委員會莫可奈何,「國家機器」有時還真的很好用。

2.透過扶植之「御用學者」、「職業學生」等,充當其側翼與眼線將大學納入自身勢力範圍
從學者到學生培養「自己人」,讓政治勢力能在大學校內有個照應甚至監控全校教職員生,當校外有事時也能看到這群「御用學者」、「職業學生」前來支援。或者另一方面,像近期政治人物在職專班碩論頻傳的抄襲醜聞,不乏有學者為了自身仕途「主動投靠」以讓政治人物「洗學歷」,形成「你給我學位,我給你官位」的骯髒交易。

3.營造特定大環境政治氛圍或鼓吹特定意識型態,使得大學教職員生產生自我審查或群起響應以達成另類控制
這點我在交大倒是有感,交大創立於1896年的中國上海,交大過往與對岸的北京交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因系出同源而彼此互稱「五校一家」,像交大、清大這類「創於中國、在臺復校」的大學,當遇到兩岸情勢不利時,有時就會處在尷尬地位,背後不乏隱約浮現大學之間的「省籍情結7」──交大會被某些激進人士敵視為「外省大學」並貼上「外來者」的標籤,他們甚至把交大於2021年與在「本土」成立的陽明大學(創立於1975年)之合校,看成是交大「去中國化」的過程。2023年3月初,連日本人都在操弄臺灣省籍對立──日本主流媒體《日本經濟新聞》的不實汙衊報導謬稱「國軍軍官外省人太多且九成退役後淪共諜」。
可難道「中國原鄉」是交大的「原罪」?交大的前半生有五十三年在中國,但在臺復校至今也已有六十多年,這所學府對臺灣這塊土地的貢獻還不夠嗎?今天臺灣的各項建設與發展成果,是不分省籍的人們努力而成,現在臺灣家喻戶曉、不分黨派都一致嘉許其創辦臺積電打下「護國神山」半導體霸業的企業家,正是1931年生於中國浙江的張忠謀。
臺灣這塊被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人稱作「福爾摩沙」(Formosa)的美麗之島,自荷西時期有歷史文字紀錄以來,社會組成長期以移民來臺之漢人為最大宗至今,這也造成原住民在處境上遭受排擠。某些本省人在一些偏激政客的操控與煽動下敵視外省人是「外來者」,但諷刺的是,本省人絕大部分也是漢人,當年他們的祖先從唐山(泛指中國)渡海來臺時,在原住民眼中不也是所謂的「外來者」嗎?臺灣的省籍對立其實在清領時期就有,閩(原鄉福建省的移民)、粵(原鄉廣東省的移民)械鬥頻繁即是一例。每當翻閱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歐洲歷史與納粹暴行,都讓我深覺恣意操弄族群議題是危險的,因為希特勒(Adolf Hitler)正是極力將猶太人貼上「外來者」的異類標籤,煽動德國境內的排外、偏激民族主義,導致了一系列泯滅人性的種族滅絕屠殺――某些激進人士用「外省豬」仇恨言論形容外省人,這真讓我聯想到納粹曾逼迫猶太人掛著「猶太人是豬」字牌的劣行(後記:2023年4、5月間,臺大、中一中接連發生多起學生種族歧視原民事件,臺大學生會更為自身疏失公開致歉,https://reurl.cc/QXpO5b)。
我已經聽過校內幾位校方人員無論高層還是基層私下說過,幾年前臺灣的交大與對岸的上述四間交大常有往來,彼此也都只是單純校史與學術上的交流而無涉政治、統戰,但近期校方在「國內對於兩岸議題的政治氣氛」之大環境下都已幾乎斷絕跟對岸交大往來,這其實不啻於已經構成一種自我審查。而在本土意識強烈的年輕世代中,也發生奇特又弔詭的現象──有些交大學生一方面強烈主張陽明交大的合校新校徽要有原交大校徽「1896」的創校年分並自豪交大是百年老校,但是一方面對於交大在大陸時期(1896年至1949年)的歷史一無所知,或者因其「中國成分」而刻意選擇忽略、遺忘或避談。
連交大學生議會每會期定期出版之《法規彙編》8的《附錄――國立交通大學學生自治組織歷史》,也只記錄1986年以後「班代諮詢會」開始的歷史,使人誤以為交大的學生自治發展只有三十多年,完全忽略明明交大在大陸時期之1919年五四運動後,早有蓬勃的學生自治發展蹤跡9,是中華民國史上最早期的學生自治組織之一。我發表的《學生自治的法制改革:談交大學聯會於合校初期之修法沿革》之學生自治研討會文章,文中「一、交大學生自治歷史簡述──從上海到新竹」之「(一)大陸時期(1896-1949)」有略談過。我擔任交大學生議員時有跟議會高層談過此事,但隨即被以「此事涉及中國很敏感」為由迴避。唉,歷史不過就是歷史嘛,何必有如此多的意識形態束縛彷彿連談都不能談?不願面對過去的人,又怎能真正面對未來呢?
此外,陽明交大國際事務會議,四席學生代表有明訂須保障外籍生與僑生的席次表意權,卻刻意獨漏陸生。

4.藉政策法令宣導名義對校內教職員生搞「置入性行銷」,創造校內師生對其之好感度
《教育基本法》第6條是規定學校不能為政黨宣傳,但可沒說學校不能為政府宣傳啊!《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3條提到大學裡的公務人員應忠實推行政府政策,這裡就提供了個「巧門」給政治勢力利用掌握國家公器,將「政黨宣傳」包裝在「政府政策」裡頭(形同「木馬屠城」伎倆,中國用語叫「夾帶私貨」),再透過校方可以合法地對校內教職員生宣揚其「政績」以達到「隱形助選」的效果,而且他人又無法指控校方違反行政中立。
我們不妨以2023年2月14日一份陽明交大全校信之校園全面禁菸公告為例,來看看什麼是「置入性行銷」──這份公告的起因是1月12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案而即將生效施行,當中修正的條文明定大學校園將全面禁菸,致使現行部分大學存在之吸菸區在未來成為絕響,此時意謂陽明交大之新竹光復、新竹博愛與臺南歸仁校區的吸菸區將移除,故有了此份公告。
注意看框框處之劃線處,各位發現了嗎?其實學校要發布禁菸公告,只要跟大家說是依法行政以配合《菸害防制法》修正案即可,卻特地大力強調政府防制菸害的政績,儼然在灌輸教職員生「執政者好棒棒」之意向呢!



以上內容節錄自《黨校化危機: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賴彥丞◎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0436.pdf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