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大債時代:第一本看懂全球債務危機的書
滿額折

大債時代:第一本看懂全球債務危機的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2011/7/12 聯合:大債時代/經濟崩盤 推給中國就對了?〈點選可見相關閱讀〉

作者約翰.蘭徹斯特和大家一樣,很想搞清楚全球債券市場的來龍去脈,於是親自和各種人物打交道,包括不顧一切後果的銀行匪類、打瞌睡的主管機關、自滿的政治人物、吃人的放款者、借錢揮霍毫無節制的人,和無辜的旁觀者。

《大債時代》以深入而幽默的方式,講述了一個與我們每個人都有關,但我們卻一無所知的可怕現象:當地球上多數人奢華的日子,其實都奠基於債務之上,有一天債台垮掉,誰會是受害者?答案,即將揭曉。

書籍重點

商業周刊1232期書摘推薦 中國時報7/16開卷版書評推薦
3大百萬超人氣部落客綠角外匯最前線林洸興《美元圈套》王伯達強力推薦!

恐怖!明明你帳戶裡有存款,ATM卻不給你錢!
這是個債債相連的大債時代!從歐洲到美國,從日本到台灣,大家都在舉債!
如果債台垮了,會如何影響你我?沒有專家願意講,但本書揭開驚人答案:
到時候,不管你有多少存款,都將無法從提款機領到你的錢!

作者簡介

約翰.蘭徹斯特 John Lanchaster
小說家、新聞記者、及惠特布萊德新作獎(Whitbread First Novel Award)和佛斯特獎(E. M. Forster Award)等的得主。生於漢堡,在東南亞長大;現居倫敦。

他的書已經翻譯成20種以上的語言。他是《倫敦書摘》(London Review of Books)和《紐約克》(New Yorker)的固定作家,在《君子雜誌》(Esquire)上有個每月專欄。他定期為《紐約克》和《倫敦書摘》寫金融方面的文章。2008年1月,他的一篇文章「倫敦金融圈的子民」(Cityphilia)反省我們對倫敦金融圈的愛,發表在《倫敦書摘》上,文中根據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錯誤使用情形,預測將有全球性的崩盤發生,文章發表後,引發極大的論戰。

名人/編輯推薦

戴起鋼盔,衝向風險的槍林彈雨之後
文/知名財經部落客 綠角

《大債時代》是一本討論全球債市危機的專書,讓讀者瞭解危機發生的原委。但這本書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作者對這次事件的精闢分析。

許多分析債市危機的書,大多將矛頭指向不負責任的金融業者,或是管制失當的金融體系。但本書作者在最後一章直接點出了關鍵:「信用與資產泡沫,沒有大家的加入,不會無端發生。」換言之,我們,正是禍首。

為什麼?

銀行與金融機構為什麼要無止盡的追求獲利?就算它們很清楚,自己在現代經濟體系位居樞紐位置,應小心維持營運上的順暢。但在金融海嘯前,歐美銀行卻不斷擴增槓桿比率,研發出各種艱深難懂的衍生金融工具,以迎接更大的風險,做為更多獲利的基礎。它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為有壓力。這些銀行與金融業者,大多是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有哪位股東不要求公司營運成長、擴增獲利?想像一下,當別的銀行全都在這樣賺錢時,你是一位保守的銀行CEO,跟股東說,「這樣賺錢,恐怕不太好」,你認為自己能否保住職位?

不論何種產業,我們都在追求不斷的獲利,不斷的成長。銀行與金融業者在這樣的社會期待下,戴起鋼盔,衝向風險的槍林彈雨。當它們真的中彈倒下時,我們才會去想:或許,它們真不該向前衝。

在這本書裡,作者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了這場危機究竟是如何發生的。譬如,作者透過一份假想的資產負債表,向外行的讀者解釋,為什麼今天的銀行在本質上是一門高槓桿的生意。從這裡,再接著導引讀者看到,我們的銀行愈來愈會賺錢,不是因為他們有任何進步,而只是因為他們賭很大──下了更大的賭注,將槓桿比一路向上拉。作者也讓我們看見,金融業者如何藉由複雜的財務工程,將本質是「次級」貸款者的房貸,變成AAA 級的債券工具。

心中「不知足」的這把火
更重要的是,作者指出,我們不僅如此要求企業,也這樣要求自己。我們希望自己的收入不斷成長,不斷的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追求下一份更高的薪水、更好的享受。快樂永遠是下一次加薪,下一次旅行,下一次購物。我們從不滿足於自己已經所有的。

我們的整個社會,都全神灌注在「金錢至上」的唯一理念中。有了錢,還要更有錢。賺了錢,還要賺更多。這,就是引起全球債市危機的背景心態。這不是金融業才有的心態,這是受到這次債市危機波及的國家,其社會與國民的共同心態。

馬克吐溫曾說過,「缺錢是萬惡淵藪(The lack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現代已開發國家的多數人民,已經享有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的富足。但幾乎每一個人都仍在追求更多的收入,與更好的物質享受。我們其實並不缺錢,我們只是認為自己錢不夠多。

想像一下,有一個人在四、五十歲的年紀,有一天突然心臟病發作。雖然事後幸運地復原了,但發作那一霎那心痛如刀剮,讓他以為自己就要離開人世的瞬間,卻讓他看清了人生的目的。從此以後,他過著更健康的生活,更珍惜與家人與朋友相處的時光,更知道拿一些時間來做自己覺得真正重要的事。一次健康上的小打擊,卻讓他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快樂踏實。

作者將這次的債市危機,比擬為人生中的這麼一次心臟病。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追求,已經讓許多人忘記經濟的目的是要帶給人們更快樂的生活,而不是永無止盡的壓力。

這次,是一個反思的機會。日後人類經濟會如何發展,有很大一部份,將取決於我們在這次「心臟病發作」後,做了那些改變。不知足,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不知足,卻也可以是貪婪的委婉說法。就像一把火,能照亮大千世界,也可以焚燬廣廈高樓。我們如何處理心中不知足的這把火,將決定它究竟是好用的工具,或是兇猛的禍害。

目次

推薦序 歡迎來到債多不愁的世界 林洸興
推薦序 戴起鋼盔,衝向風險的槍林彈雨之後 綠角
第一章 那天,我的國家破產了
第二章 這樣搞金融,太神了!
第三章 你說,房地產還能熱多久?
第四章 忍者也能借錢
第五章 真的沒風險,快來借錢吧
第六章 政府呢?休眠中
第七章 夠了,我們不要買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