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錢漢東散文隨筆選(簡體書)
滿額折

錢漢東散文隨筆選(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5 元
定  價:NT$ 390 元
優惠價:87339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精選作者歷年所選散文、隨筆169篇,分"人間散筆""走馬觀花""錢氏文化""故鄉親情""域外風情""文言短章""玩瓷識寶""序言后記"等八個部分。在這些篇章中,作者飽含深情地記述了他的知青生活、教師生涯、宗族親情、游歷感想以及他在考古、收藏方面的所思所想,處處透露出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深的熱愛以及他的激昂向上的生活態度。文章筆調優美、可讀性強。

作者簡介

錢漢東,祖籍浙江諸暨江藻錢池村,錢武肅王第三十七世孫。1969年元月赴安徽省泗縣插隊。現為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新讀寫》雜志社社長、主編、編審,《文匯報》高級記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上海錢镠研究會會長,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兼職教授等。愛好書法,年輕時曾受到沈尹默、任政等大家的點撥。曾為浙江諸暨西施殿、浙江龍泉陳萬里紀念亭創作并書寫碑文,為浙江省臨安錢王陵、江蘇無錫錢王祠書寫楹聯以及為海內外名勝景觀、文化遺址題詞等,著有《錢漢東詩文墨跡選》,被譽為當代文人書法家。

2002年春天開始尋訪中華名窯,歷經風險,奔走祖國大地,行程超過20萬里,自費考察了寧夏、河南、西藏、新疆、內蒙古等22個省市自治區的50處古窯遺址,寫成專著《尋訪中華名窯》。這是我國第一部用散文形式撰寫的關于古窯遺址的田野考察報告。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市作家協會和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為《尋訪中華名窯》舉辦作品研討會。《尋訪中華名窯》曾榮獲2005年全國文博考古十佳圖書、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2008年第三屆全國冰心散文獎。花11年時間寫成的《日照香爐——中華古瓷香爐文化記憶》,對中國陶瓷器香爐的起源、型體演變及生產各式香爐的窯址現狀等進行直觀闡述和理性思考,是我國第一部關于陶瓷香爐文化的學術專著,榮獲2010年第四屆全國冰心散文獎。

《錢漢東考古文選》是一部用散文形式撰寫的有關中華文明的田野考察報告,也是作者長期從事中華傳統文化研究和陶瓷收藏鑒賞的結晶,具有較高的文化內涵和學術價值,是收藏愛好者學習中華文明歷史、鑒賞陶瓷文化藝術的實用教材。

錢漢東還著有散文集《歲月留香》、《人間瓷話》、《名人印象》等,并主編有《任政行書唐人絕句》、《上海作家散文百篇》、《書法考級大全》、《古詩文導讀大全》、《情景描寫大全》、《人物描寫大全》、《應用文寫作大全》等書籍。

名人/編輯推薦

這部反映錢漢東文化理念和人文追求的《錢漢東散文隨筆選(精)》,其中有不少值得一讀的內容,由于作者是記者、編輯、作家出身的學人,視野比較寬闊,寫出的文章深入淺出,更注意適合廣大讀者的閱讀興趣,所以文章讀來生動有趣且富有內涵。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散文隨筆選,洋溢著對鄉土、宗親的濃郁感情。

序言 錢谷融
序言 蔣星煜
人間散筆
想起先哲李四光
陳香梅印象
拜見詩翁臧克家
想起了李月華
送汪慶正大師遠行
走向世界的任政
任政“龍”印傳佳話
章含之印象
余純順壯士十年祭
仰望文學殿堂
歲月留香
想起了南京媽媽
十張郵票寄友情
真誠的歉意
三位學生校長
相逢是緣
師生情緣
我們永遠年輕
感恩
重歸淮北
魯迅給我生活勇氣
淮北瑣憶
流水般的月光
插兄田大頭
難忘的晚宴
樓下人家
一場“雷雨”落在心坎上
“無閑齋”偷閑
祖帖、皇帖及其他
感悟書法人生
編書甘苦錄
謝君咬文
分享睢寧兒童畫的歡樂——記美籍華人陳香梅為睢寧兒童畫題詞
語法教學弊多利少
一千萬打造一個新品牌——寫在《新讀寫》出版100期之際
走進洋山深水港
賞識教育值得倡導
走馬觀花
南昌舊居話浮沉
再訪靜海寺
走進臺兒莊
在聶耳墓前
微山湖上靜悄悄
徐州訪古
悲情才女柳如是
龍井問茶I
拉薩,我來啦
親歷重慶暴雨
情系都江堰
龍泉山觀日出
大澤鄉訪古
吳淞口炮臺抒懷
泗水亭感懷
在蔡東藩墓前
進士題名碑感懷
風雨炳靈寺
夢溪園尋夢
在南海潛水
走過蘇北古鎮窯灣
東山島走筆
訪老山漢墓
重訪臺北
神奇的跨湖橋文化
四訪河姆渡
走進金沙遺址
初識馬家浜文化
大汶口文化遺址考察記
上海崧澤文化
被淹沒的大溪文化
廣富林遺址斷想
齊長城散記
在徐州賞金縷玉衣
上海之根——松江
龍泉問瓷
臺北“故宮”賞國寶
臺北“故宮”賞雍正瓷器
泗州隋唐大運河
錢氏文化
拜謁錢王陵
武肅王錢繆逸事
大彭村尋根問祖
為無錫錢王祠書聯
錢復兄弟同尋根
壬辰錢王陵祭祖
在錢三強夫婦銅像前
錢王訓示碑
墻體開裂塔身傾斜 電線老化龍華古塔亟待修繕加強保護
義薄云天的錢金耐
故鄉親恃
故鄉江藻
西施與錢池村
諸暨風情
陳香梅為西施故里題書
諸暨城市的魅力
楊維楨在松江
斗巖風光天下奇
大樹見證百年學府
諸暨年糕
桑梓錢池
母訓
陪母親聊天
陪老父洗澡
舅父李雪謙
陪妻逛商店
為外甥女主婚
為孩子寫成長It記
多一點鼓勵
孩子初犯錯誤時
教女兒生活自理
女兒學當家
為女兒辦畫展
聽女兒講故事
父女捉鼠記
奧克蘭見證女兒加冠
做父親真幸福
家書一束
域外風情
費城的鐘聲
走進聯合國大廈
在濟州島迎新年
在哥倫布墓前
大都會博物館遐想
大英博物館里賞瓷器
鳥瞰十二門徒巖
新加坡首屆華文書展掠影
倫敦國際書展掠影
哥德堡國際書展掠影
悉尼上海書展見聞
初識德黑蘭
在馬尼拉覓寶
在哥本哈根淘寶
在巴塞羅那淘寶
文言短章
陳萬里碑文
認祖歸宗記
西施故里錢池碑記
龍華古塔修繕記
泗州隋唐大運河碑記
玩瓷識寶
品陶識瓷怡情養性
汪慶正談瓷器鑒賞
汪慶正談元代樞府瓷
陳萬里與龍泉窯
保衛“老中國”
景德鎮痛失“瓷都”
記元代石閘考古
安特生與仰韶文化
安特生與馬家窯文化
丹青起源馬家窯
發現龍山文化熏爐
明永樂龍泉“一桶天下”
“哥德堡號”與彩瓷
太白醉酒德化瓷
覓寶“吃藥”記
序言后記
《江藻錢氏宗譜》序言
《亂世中的人性》序言
《齋名集觀》序言
《名校春秋》序言
百年大同盛世風華——《陌上花開又十年》代序
《志安詩草》序言
《來生我們一起走》序言
《杏壇守望》序言
《學生楷書字典》序言
《潁上縣三中鄉土教材》序言
《校園寄語》序言
《歲月留香》后記
《錢漢東詩文墨跡選》序言1
《尋訪中華名窯》后記
《日照香爐》后記
《名人印象》后記
《錢漢東考古文選》后記
《金福安紀念文集》后記
喜歡阿滄的理由——曾元滄《手上阡陌》跋
附錄
《人間瓷話》序言/陳香梅
《歲月留香》序言/徐中玉
《尋訪中華名窯》序言/蔣星煜
《應用文寫作大全》序言/張煦棠
文化名人與名人文化——由錢漢東新著《名人印象》想到的/丁法章
草根百姓也能跨進神秘領域——先行者錢漢東談公眾考古/楊展業
索句六闋寄奉漢東兄/伊人
漁家傲·贊漢東君/馬聯芳
滿江紅·喜讀《尋訪中華名窯》/盧元
寂靜的感悟寂靜的幸福——讀錢漢東《尋訪中華名窯》/南妮
玩物成家/許國梁
無邊光景一時新——漫談錢漢東的《日照香爐》/竹林
“人生要成功:一要吃得起苦,二要吃得起虧”——訪上海文化界名人、
上海師范大學杰出校友錢漢東/采訪者:李煒李湘暉王禎嬌
撰寫者:王禎嬌
后記

目次

序言 錢谷融
序言 蔣星煜
人間散筆
想起先哲李四光
陳香梅印象
拜見詩翁臧克家
想起了李月華
送汪慶正大師遠行
走向世界的任政
任政“龍”印傳佳話
章含之印象
余純順壯士十年祭
仰望文學殿堂
歲月留香
想起了南京媽媽
十張郵票寄友情
真誠的歉意
三位學生校長
相逢是緣
師生情緣
我們永遠年輕
感恩
重歸淮北
魯迅給我生活勇氣
淮北瑣憶
流水般的月光
插兄田大頭
難忘的晚宴
樓下人家
一場“雷雨”落在心坎上
“無閑齋”偷閑
祖帖、皇帖及其他
感悟書法人生
編書甘苦錄
謝君咬文
分享睢寧兒童畫的歡樂——記美籍華人陳香梅為睢寧兒童畫題詞
語法教學弊多利少
一千萬打造一個新品牌——寫在《新讀寫》出版100期之際
走進洋山深水港
賞識教育值得倡導
走馬觀花
南昌舊居話浮沉
再訪靜海寺
走進臺兒莊
在聶耳墓前
微山湖上靜悄悄
徐州訪古
悲情才女柳如是
龍井問茶I
拉薩,我來啦
親歷重慶暴雨
情系都江堰
龍泉山觀日出
大澤鄉訪古
吳淞口炮臺抒懷
泗水亭感懷
在蔡東藩墓前
進士題名碑感懷
風雨炳靈寺
夢溪園尋夢
在南海潛水
走過蘇北古鎮窯灣
東山島走筆
訪老山漢墓
重訪臺北
神奇的跨湖橋文化
四訪河姆渡
走進金沙遺址
初識馬家浜文化
大汶口文化遺址考察記
上海崧澤文化
被淹沒的大溪文化
廣富林遺址斷想
齊長城散記
在徐州賞金縷玉衣
上海之根——松江
龍泉問瓷
臺北“故宮”賞國寶
臺北“故宮”賞雍正瓷器
泗州隋唐大運河
錢氏文化
拜謁錢王陵
武肅王錢繆逸事
大彭村尋根問祖
為無錫錢王祠書聯
錢復兄弟同尋根
壬辰錢王陵祭祖
在錢三強夫婦銅像前
錢王訓示碑
墻體開裂塔身傾斜 電線老化龍華古塔亟待修繕加強保護
義薄云天的錢金耐
故鄉親恃
故鄉江藻
西施與錢池村
諸暨風情
陳香梅為西施故里題書
諸暨城市的魅力
楊維楨在松江
斗巖風光天下奇
大樹見證百年學府
諸暨年糕
桑梓錢池
母訓
陪母親聊天
陪老父洗澡
舅父李雪謙
陪妻逛商店
為外甥女主婚
為孩子寫成長It記
多一點鼓勵
孩子初犯錯誤時
教女兒生活自理
女兒學當家
為女兒辦畫展
聽女兒講故事
父女捉鼠記
奧克蘭見證女兒加冠
做父親真幸福
家書一束
域外風情
費城的鐘聲
走進聯合國大廈
在濟州島迎新年
在哥倫布墓前
大都會博物館遐想
大英博物館里賞瓷器
鳥瞰十二門徒巖
新加坡首屆華文書展掠影
倫敦國際書展掠影
哥德堡國際書展掠影
悉尼上海書展見聞
初識德黑蘭
在馬尼拉覓寶
在哥本哈根淘寶
在巴塞羅那淘寶
文言短章
陳萬里碑文
認祖歸宗記
西施故里錢池碑記
龍華古塔修繕記
泗州隋唐大運河碑記
玩瓷識寶
品陶識瓷怡情養性
汪慶正談瓷器鑒賞
汪慶正談元代樞府瓷
陳萬里與龍泉窯
保衛“老中國”
景德鎮痛失“瓷都”
記元代石閘考古
安特生與仰韶文化
安特生與馬家窯文化
丹青起源馬家窯
發現龍山文化熏爐
明永樂龍泉“一桶天下”
“哥德堡號”與彩瓷
太白醉酒德化瓷
覓寶“吃藥”記
序言后記
《江藻錢氏宗譜》序言
《亂世中的人性》序言
《齋名集觀》序言
《名校春秋》序言
百年大同盛世風華——《陌上花開又十年》代序
《志安詩草》序言
《來生我們一起走》序言
《杏壇守望》序言
《學生楷書字典》序言
《潁上縣三中鄉土教材》序言
《校園寄語》序言
《歲月留香》后記
《錢漢東詩文墨跡選》序言1
《尋訪中華名窯》后記
《日照香爐》后記
《名人印象》后記
《錢漢東考古文選》后記
《金福安紀念文集》后記
喜歡阿滄的理由——曾元滄《手上阡陌》跋
附錄
《人間瓷話》序言/陳香梅
《歲月留香》序言/徐中玉
《尋訪中華名窯》序言/蔣星煜
《應用文寫作大全》序言/張煦棠
文化名人與名人文化——由錢漢東新著《名人印象》想到的/丁法章
草根百姓也能跨進神秘領域——先行者錢漢東談公眾考古/楊展業
索句六闋寄奉漢東兄/伊人
漁家傲·贊漢東君/馬聯芳
滿江紅·喜讀《尋訪中華名窯》/盧元
寂靜的感悟寂靜的幸福——讀錢漢東《尋訪中華名窯》/南妮
玩物成家/許國梁
無邊光景一時新——漫談錢漢東的《日照香爐》/竹林
“人生要成功:一要吃得起苦,二要吃得起虧”——訪上海文化界名人、
上海師范大學杰出校友錢漢東/采訪者:李煒李湘暉王禎嬌
撰寫者:王禎嬌
后記

書摘/試閱

想起先哲李四光
汶川大地震,震撼了國人的心,電視機里那一個個慘不忍睹的場面,讓人悲痛萬分。每一次心痛,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先哲李四光先生。
李四光是中國最優秀的科學家之一,在地震地質領域建樹極高,當年周總理了解地震災害情況,都向他咨詢,他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我想,他如果還健在的話,一定會對汶川地震作出科學預報的。
除了大自然的巨大殺傷力,唐山大地震給中國人留下的難以抹去的創傷還包括心理上的極度恐懼。我當時讀過一篇回憶李四光預測地震的文章,文章是這樣表述的:在1966年邢臺大地震后,李四光“教導我們”要注意河北河間、滄州,要注意渤海,要注意云南通海,要注意四川爐霍,要注意云南的彝良、大關,要注意松潘,要注意唐山……這一系列地點都被李四光言中,這是偉大的奇跡。當時很多科學家認為地震是無法預報的,李四光斬釘截鐵地說,地震是可以預報的。周總理說過:“李四光力排眾議,認為地震是可以預報的。”文中用了一連串的“要注意”,這種特殊的表達方式起到了強調的作用,也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天,測試地震的儀器設備不知比李四光時要先進多少倍,但面對汶川大地震,“專家”們卻既不“專”也不“家”,多么可悲啊!我之所以用“先哲”來盛贊李四光,是因為他身上具有中國知識分子的高貴,是因為他對國家和人民負責,心中裝著的是切切實實的人民利益,并努力付諸實施,他是一代師表。
我們不能忘記,新中國成立前夕,李四光當機立斷,冒著生命危險,秘密回國參加建設。當中國經濟發展需要石油時,他用自己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為祖國找到了石油。早在1922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布萊克·威爾德曾武斷地宣告:“中國是缺乏石油資源的國家”,這頂“無油”帽子沉重地壓在了中國人的頭上。毛主席、周總理詢問李四光:我國天然石油遠景怎么樣?李四光認為,中華大地蘊藏著多種礦藏,在沉降帶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和石油。他樂觀的回答給了開國領袖以信心。在國家建設急需能源的時候,李四光的理論指引人們先后在大慶、大港、勝利、華北、東海等地找到了石油。滾滾石油把“中國貧油論”的帽子徹底甩進了太平洋,這是何等的氣派。 1986年,我應邀到大慶油田講學。在參觀鐵人王進喜事跡展覽后,我不僅敬佩石油工人艱苦創業的精神,更覺得有必要為李四光鑄造銅像,表彰他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所作的巨大貢獻,以教育后人。后來我兩次去京尋訪李四光故居。李四光家位于中央民族大學正門南側,他的最后10年(1962—1971)是在國家為他專門建造的這座宅院里度過的。門前的小路叫“李四光小道”,之所以這么稱呼,不是因為這條路是給李四光家修的,也不是因為這是一條李四光進出的必經之路,而是因為每天傍晚李四光都會準時來這條路上散步。
李四光博學多才,他不光散文寫得好,舊體詩寫得好,即便是地質學的論文,同樣寫得“有聲有色”。他的音樂造詣也相當深厚,他在巴黎寫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難》是中國人創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這首提琴曲寫于1920年,在近80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慶晚會上,得以第一次公開演奏。
面對汶川大地震,痛定思痛,我們更感念李四光的功績。李四光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絕不是偶然的。他是當年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年齡最小的會員,孫中山曾贊賞他的非凡志向:“你年紀這樣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氣。”還送給他八個字:“努力向學,蔚為國用。”李四光用實際行動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我是炎黃子孫,理所當然地要把學到的知識全部奉獻給我親愛的祖國。”
讓我們記住李四光,科學研究需要他那樣的精神,地震預測需要他那樣的專家!
2008年6月17日
P8-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3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