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終極密室殺人法則
滿額折

終極密室殺人法則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9024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7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我們現在都是別人的玩物,或者我們都是那個「倖存者」的奴隸……

幼年目睹姐姐受侵犯而心存陰影的女孩夏依依,一天收到匪夷所思的詛咒,她被死神選中了!

『死神』在這一場死亡遊戲中,選定了七個人,分別為他們的靈魂寫上饕餮、淫慾、貪婪、憤怒、嫉妒、懶惰和傲慢的罪名,被選中的七個人只有在被水泥封閉的房間裡印證自己的靈魂,判斷出自己被寫上的是什麼罪名,才有可能倖存下來,一旦印證失敗,只有死路一條。

死神還特意制訂了『罪之法則』,用來規範被選中的七個人的行為,規則共有七條,『罪之法則』並非無懈可擊,是規則就會有漏洞,問題是在於他們是否能看清規則的陷阱,為自己找到一條活路?

隨著真相越來越近,凶案也一場接一場地發生,死神一次又一次的眷顧,受害的人也愈來愈多,到底這個世界上有沒有『死神』,到底『罪之法則』的漏洞是什麼?怎樣才能確保在遵守『法則』的前提下存活下來,案件的幕後策劃者和真凶到底是誰?

背後究竟掩藏著怎樣駭人的秘密,在死亡面前,那扇連鎖孔也沒有的逃生之門,你能打開嗎?一連串的懸念,使人不得不連續奮戰,不到最後一頁無法放下。

死神所設下的「罪之法則」

◎規則一:每個人被寫上的罪各不相同。

◎規則二:罪會改變靈魂,但不會被所屬靈魂改變。這是指不可能會出現靈魂改變『罪』的情況。我們的靈魂無法對『罪』進行淨化,『饕餮』也不會被轉化為『貪婪』。『罪』的屬性永遠不變。

◎規則三:除了改變帶罪者的靈魂,罪不具有其他任何能力。也就是說,『罪』只能影響心,但並沒有給予『超能力』。

◎規則四:帶罪者想要去除罪,必須在塗滿水泥的房間內進行靈魂印證,如果不進行靈魂印證,在特定的時間內就會直接死亡。

◎規則五:靈魂印證的機會最多只有一次。失敗即是死。

◎規則六:如果靈魂印證失敗,帶罪者會被殺死。

◎規則七:罪會隨機引導其他帶罪者來完成殺人行為,成功率為百分之百。」

本書特色

找出死神法則的漏洞,
是他(她)們可以生存下去唯一的方式,
這個漏洞,卻隱藏更大的陷阱,
一場場步步驚心的詭局,是死神的計劃還是人性的謀略?

跨越邏輯×智力×人性的三重奏考驗,
你不能相信任何人,
包括你自己。

◎在讓人窒息的終極密室,上演最華麗也最殘酷的生死賭注。
◎新浪網推理狀元顛峰之作,挑戰智力的極限,歷時三年完美收藏版。
◎跟你打賭,任你再聰明絕頂,也破解不了死神的法則!
◎連島田莊司也沒寫過的終極密室,不到最後一頁無法知道真相。

作者簡介

普璞

新浪網文學比賽推理狀元。
目前為推理小說家,現居上海。
平日寫寫小說,僅此而已。

出版:《不可能犯罪》、《罪之法則》等著名推理小說。

主編:
1《跨越第十三層樓的謀殺》
2《擇日而噬》
3《百密千疏》
4《殺死這個世界》

書摘/試閱

第一章
饕餮密室

1

眼前的景象讓夏依依呆住了,作為第一個被帶到現場的目擊者,她雙腿一軟坐倒在地,眼淚順著臉頰淌了下來。當章局長的手在她肩上拍了一下之後,她竟失去控制,痛哭起來。

「沈翎,你倒杯水給她。」章局長搖了搖頭。

「好。」

一位女警應道,她叫沈翎,26歲,臉龐圓潤,眸子內斂,一副精明聰慧的樣子。她扶起夏依依後,將她帶出了房間。

這時章局長壓低聲音問身後一位其貌不揚的警員:「韓政,你怎麼看?」

「如果是演技,也算是爐火純青了。」他指的是剛被帶出去的夏依依,「不過,章局長,現在我們還不能掉以輕心,不能妄下任何結論。」

章局長點點頭,這一點不言自明。不只因為韓政是他最得力的助手,更因為任何員警站在這裡,都會感受到一種不同尋常的詭異。

在這凶案現場,除去空氣裡飄蕩的血腥氣味,更讓人發麻的是房間本身所散發出的氣息,它就像攪拌機,想用力把人的意志力粉碎。這可能正是兇手的目的。簡單來說,與其說這裡是案發現場,不如說它更像是一個恐怖的刑房。

死者位於這間民居的主臥室,從現場朝四周看去,只見房間的每一面牆壁都被塗抹上了一層厚厚的水泥,仔細一看,可以發現這層水泥被塗抹得異常平整,甚至連房間外客廳的牆壁上也是如此。

剛到這裡時,他們連臥室的門都找不到,並且房間內的電錶已經跳閘。等電閘被重新拉上之後,整個客廳在白晃晃的日光燈照射下顯得分外肅殺,讓人有一種不寒而慄感。

他們接著派遣消防員從樓頂進入陽臺,在察覺到裡面有一具屍體之後,為了不破壞門背後的重要現場,找來了局長的建築師朋友進行商量。這位建築師和章局長是老交情,她以最快速度趕到,並在查看了建築圖紙之後,建議施工隊從客廳的側牆著手挖鑿。

因為是局長親自交代下的事,施工隊員們也格外賣力。沒過多久,在側牆上就被挖出了一道巴掌大的口子。一位工人湊上去看了一眼,立刻流露出像是有人把拳頭硬塞進了他的嘴裡的表情,嘴都合不起來了。

韓政推開他,上前一看,只見在房間一側,一具肥大的屍體正被人綁在一張大床上,即使如韓政這樣見多了大場面的員警,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接下來,當牆被挖掘到可以容一個人通過時,本起案件的電話報案人夏依依也被請到了現場,目睹了那個讓她為之痛哭的場面。

簡單來說,死者是個胖子—還不是一般意義的胖—男性,發現時被綁在臥室的床上。

他的臉孔朝下,背脊上插著三把匕首,這三把匕首都穿過一根肥碩的手指頭刺入他身體背部。

地上到處都流淌著黑紅色的血液。

死者身上的衣服也被弄得破破爛爛,遍體都是猩紅色的傷口,皮膚向外翻起,露出白中泛黃的脂肪,整個場面慘不忍睹。

他那對臃腫的眼珠瞪著地板,已經分不出那表情是恐懼、憤怒,抑或是絕望。

再看他的手。

他的手與其說是被反扭在身後,倒不如說是從肘部被打斷後硬掰到身後的。他的左手少了三根手指,露出黃白色的指骨。他腳上沒有穿襪子,兩個腳心分別被挖走了兩塊肉,留下了一釐米深、直徑約兩釐米的血洞。

總之,他在生前遭受了慘絕人寰的虐待。

韓政算是見多了大場面的,比起這屍體,讓他更在意的是這房間的環境。

兇手就像已陷入了瘋狂的狀態般,在臥室的牆上塗抹了大量的水泥。先不說這麼做有何用意,令人髮指的是那些水泥被塗抹得異常平整,就像是以一種一絲不苟的心態來慢條斯理地完成的。一旦進入這裡之後,就感覺整個人一下子被無所不在的水泥給包裹住。

試想一下乳白色的牆壁被潑滿了水泥後的恐怖場景吧,這種強烈的視覺衝擊所帶來的不適令人難以想像,甚至可以用恐怖來形容。

匆忙趕來的房東在門外時還怨氣沖天,可一跨入房門人就攤了,他縮在了客廳的一角,連臥室都不敢正視一眼,看來受驚不小。「那個……哎……我可以走了嗎?」在交代完房客的大致情況後他馬上就說要離開,真有點讓人同情。

把線索匯總之後,韓政已經可以判定死者即為那名房客,即東華大學法律系在讀大三學生,名叫方宗廷。

據房東講,方宗廷已經租了這房子一年有餘。聽鄰居談起時,都說他整日閉門不出,甚至很少去上課,對他們來講,他就是毫無存在感的宅男。

死者固然值得同情,但對韓政而言,還不得不在意另一件事,就是這間主臥的密封結構。直接地說,這個凶案現場有某種邏輯上的不合理性。

那被認真塗抹的水泥已經把案發現場從內部變成了一個嚴絲合縫的水泥盒子—也就是所謂的密室,並且是最徹底的密室。

它的不合理處在於:

以這樣的現場佈置,兇手在殺死方宗廷之後,自己也是無法離開的。

韓政在一開始就了解到這一點,所以讓手下悄悄地進行了極為細緻的地毯式搜索,房間裡真的是連一道縫隙也沒找到。

本來韓政還考慮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可法醫經過初步鑒定後,認定這裡確實就是第一案發現場,也就是說,死者確實是在這裡遭到謀害的。

雖然致命傷還要等屍體運回去後再做進一步鑒定,但死者背上那被匕首穿過的三根手指經調查後確認正是死者自己的,並且從傷口肌肉的收縮情況可以判定是在方宗廷死亡了之後才被人砍下的。這說明方宗廷不但是死在這個房間裡,並且在案發當時,現場肯定還有別人存在,否則也不可能砍下他的手指,並完成水泥塗抹工作,可現在的問題就在於—那個兇手卻憑空消失了。

「會不會兇手先在牆上鑿了一個洞,等自己鑽出去後再把手伸進來砌牆,最後補上了一塊一面塗有水泥的磚頭呢?」章局長表情複雜地問韓政。

韓政還沒開口,一旁的施工隊長就跳了起來:「靠!開什麼玩笑!你試試!」

施工隊長看起來壓抑了太久,也不管面前是誰了,「你看,這表面這麼平整,絕對得有人在裡面抹才能做到,如果照你說的做,那麼水泥乾了以後磚頭四周必然會留下痕跡!」

「呃……我想也是。」章局長絲毫沒有生氣,只是嘀咕了一句,「那又是誰在裡面抹的呢?」

大家全都安靜下來,韓政歎了一口氣。不過現在對於他們而言也不是完全沒有線索,剛才那個名叫夏依依的大學生是這起案件的電話報案人,也是目前本案的關鍵所在。先撇開她和死者是何種關係不說,疑點在於方宗廷在死之前既然能聯繫到她,又為何不求助於員警呢?或者說,她是怎麼得知方宗廷死亡的消息的?

2

夏依依感到渾身發冷。這是一種非常不自在的感覺。

每當她恐懼時,身體就會這樣。她知道那些按部就班的員警還完全不瞭解狀況,不瞭解她現在的處境,就連她也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雖然她早就知道方宗廷要死了。

她今年上大二,和方宗廷就讀同一所大學,但之前他們並不認識。她讀的是行銷專業,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

可是她現在再說她和方宗廷不認識也沒人相信。更麻煩的是,她知道如果不快點兒想出解決的辦法,下一個死的就會是她自己。

想到這裡,她不禁又要落淚。

死亡原來是這麼恐怖的,她之前缺乏直觀的認識,總之和她想的完全不一樣。至少方宗廷的屍體讓她產生了這樣的感覺。有誰明白之前的慟哭完全不是為了那頭肥豬,而是為自己啊。

即使在趕來的路上她已經做好了自以為充分的心理建設,可到場後才發現那完全沒有用。怎麼說好呢,真的是倒了八輩子楣才會死成那樣的慘狀吧。

—「不過,我們還是有微弱存活的可能性呢」,這時,她想起了姐姐對她講的這句話,眼神驀地一變,彷彿是幫她鼓起了勇氣般,夏依依喃喃自語道:

「姐姐,你放心,在擺脫員警前,我一定會完成任務,查出他犯的罪就是『饕餮』。」

對於她而言,事情真正發生的時間是兩個月以前。她深知這一點,全部的恐懼,均來自一封意義不明的郵件,署名為「死神」,一開始沒人會相信裡面說的,郵件的大致內容如下—

你已被我選中,你的靈魂對我而言像一張紙,我可以在上面寫字。

從此刻起,我把「饕餮」、「淫欲」、「貪婪」、「憤怒」、「嫉妒」、「懶惰」和「傲慢」中的一宗罪寫在了你的靈魂上。

自此以後,這宗罪就將與你的靈魂融為一體,進而影響你的舉止,並給你帶來滅頂之災。

我以人道之精神提醒你,解決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在「靈魂印證」中判斷出我寫下的是什麼,這是你唯一倖存的機會。再重複一次,每個人的機會只有一次,如果你選錯了,必死無疑。

如果你無視此信,當死亡來臨時,必將永墮地獄,成為我的僕人。

這種可笑的東西沒人會信吧?

她也是,一開始也只是把它當成一宗蹩腳的惡作劇而將其拋在腦後,繼續過她逍遙自在的大學生活。

她的生活很愜意,除了上課和完成作業外,平日裡就喜歡看充斥著帥哥的日劇和動畫片,和室友整天討論的不是行銷大師菲利浦.科特勒,而是影星們的各種八卦。除此之外,她也很樂於討論班上哪個女生和某某的緋聞。大家還經常在寢室裡互相吐嘈,好不歡樂。

可以說,她一直是個容易與人相處的人,雖然有時她的虛榮心會過盛,也會出現很自私的一面,但她的缺點往往傷害不到別人,完全可以用「與人無害」來定義。

但是在那封信出現之後,事情慢慢地開始有了某種轉變。

彷彿有一種無法抗拒的不安因素在她的心底生根發芽,這是一種無法描述的感受,不知道它從何而來,但她確實感受到它的存在。

可以舉幾個例子:

首先的表現是心情會經常變得不好。

感覺煩躁不說,有時甚至會恨不得抓起東西朝地上摔去,她就曾這樣摔壞過一個刷牙杯,嚇了室友一跳。

想抑制住這種衝動也完全沒用,無處發洩的不良情緒只會進而產生幻覺和不好的欲望,比如在跟某個室友聊得正開心的時候,她會突然停下來,覺得對方變成了一隻愚蠢可笑的動物,在張牙舞爪地對自己說著什麼,這景象真是噁心呢!等回過神來把這種雜念拋開時,談話的氣氛也完全被破壞了。

還有,她變得喜歡自慰。

當獨自坐在床上看書時,她會用胳膊隔著衣服摩擦著自己的乳頭,這讓她上癮,進而養成了習慣,以前不是這樣的。

再有,就是上課時,以往即便昏昏欲睡,她也會跟著老師做完筆記。

這其實只是因為她討厭老師,不想和他們有什麼額外的「交流」。

但現在像故意有人和她作對似的,她上課時的注意力總變得無法集中,眼神喜歡瞄視同班的男生,甚至會像女色狼一樣盯著他們裸露在外的肌膚(包括側臉、脖子和手),不知不覺一堂課就過去了。下課鈴聲響起時,她才發覺面前攤開的本子上只有寥寥幾個字。

總之,這些表現都太反常了,以往的她不但對老師,而且對身邊的所有男生都會保持一種根深蒂固的排斥心理。表面上熱情開朗的她,心裡則會對異性保持著嚴格的距離。可現在她就像被餵了春藥似的。

此類看似微小的改變不勝枚舉,並且有與日俱增的態勢,讓她感到了渾身都不對勁。

說到夜裡,她還經常會被噩夢驚醒,隨後就迷迷糊糊地難以入眠,以至於白天的精神狀態更差,形成了討厭的惡性循環。

這完全不是那種月經對心情所產生的影響。

並且隨著時間推移,她獨處時所冒出的怪念頭也越來越多,諸如「在討厭的人杯子裡小便會怎樣」或者「同學C會不會幫她男友口交」之類的下流想法也開始層出不窮。

她這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自己絕對是被壞東西感染了。

這已經毫無疑問。

有什麼東西正像病毒一樣不斷地侵蝕自己,難道這就只是她的陰暗面在作祟嗎?

平時她喜歡自拍,然後挑漂亮的照片PO到網上,看到那些讚美的回復就會暗暗感到滿足。可現在當她面對鏡子時,卻體會到了一種令她由衷恐懼的陌生感。這種恐懼感就像來自她的本能。

鏡中的她是一張鵝蛋形略帶嬰兒肥的臉龐,皮膚白皙,嘴唇的輪廓誘人,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有著俏麗的輪廓。

如果一定要說缺點的話,就是顴骨下方稍稍偏寬了一些。她心裡希望自己能有一張瓜子臉,現在她頭髮盤起時會凸顯這一缺點,於是她就燙了捲髮放下來,完美地化解了這一點。

如果能再白一點就好了!

以往她總會這麼想,為此也一直堅持用一些名牌護膚品。可現在面對鏡子時,她總是會冒出一個念頭:

這個人,還是自己嗎?

哪怕是再微不足道且無傷大雅的改變,都會讓她如同驚弓之鳥。

她開始意識到,有什麼事情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身邊的世界已經開始變得不對勁了。

如果一切都是從那封惡作劇郵件開始的,那麼就想辦法把這霉氣去掉吧。

抱著這樣的想法,夏依依決定著手進行調查。

說是調查,也就是坐在電腦前,她登入了學校的BBS,然後進入匿名留言版發了個帖子,標題是「誰也收到一封搞笑的惡作劇信件啦?」內容就一句話:「是一個署名為死神的人寫的哦,收到的不妨交流一下,我的郵箱是lily2008@××××.com。」

因為是匿名留言板,所以能隱藏自己的身份。

此後她不停地上網,看有沒有人會給她發郵件。

後來想想也奇怪,為何對她惡作劇的人就沒有了下文呢?

平常不是應該過個幾天就跑來跟她說:「嗨!上次那封郵件把你嚇到了吧?哈哈,其實是我發的啦,看你窮緊張的。」

但是沒有。

沒人和她提過和那封信有關的一字一句。

這件事如果不是她朋友做的,又會是誰做的呢?

如果是陌生人郵件群發的話,那麼學校裡的其他人也有可能收到。

她之所以故意在留言版裡留了校外的郵箱,是因為給這個位址發信需要打開別的網址,可以減少閒人的騷擾。

而那個始作俑者正好看到那個留言並繼續捉弄她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他真的這樣做,也等於自投羅網。

總之,那個郵箱能收到回應的概率是極低的,除非是和她有一樣困擾的人,而這正是她所要找的。

她在等待著其他「受害者」,然後問問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麼。

她心底仍然認定這只是一封群發的惡作劇郵件,而她只是想證明這一點。

沒想到幾天之後,電子郵箱裡真的多了一封郵件。標題是:「你那封信的具體內容是?」署名是「Han」,內容只有一句話:「我快要瘋了!」

看到這樣的郵件,夏依依先是嚇了一跳,然後馬上回覆:「我收到的是罪與靈魂之類的奇怪東西啦,真不曉得誰會這麼無聊,給我發這種東西^_^」。

這次僅過了半個小時她就收到了回覆:

「我跟你一樣,也收到了這個。我已經不想活了,但我還要試一試。我的手機是138171×××××,如果來得及的話,你還能聯繫到我。」

這次在信件下方多了一個署名:

方宗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4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