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9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本書是一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所史,既濃縮了近五六十年中國經濟學的成長史和中國經濟思想的發展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國近幾十年社會政治經濟的變遷。全書一共四冊,分為上卷“事件變遷”兩冊和下卷“人物思想”兩冊。下卷“人物思想”以人物為中心展開,集中記述和描寫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要學者一生的學術活動和言論行為。既評價他們學術思想的發展變化,也再現他們的行為方式和處事風格,全面展示這些個體的是非功過,旨在通過對每一個人物的回望、書寫和解讀,昭示後人和來者,也從另一個角度展示經濟研究所生動具體的全貌。此下卷第三冊描述的人物有六位:顧准、孫冶方、董輔礽、劉國光、吳敬璉和吳承明。
張曙光
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
主要著作有《公有制宏觀經濟理論大綱》(副主筆),《中國貿易保護代價的測算》(英文,合作),《制度、主體、行為----傳統社會主義經濟學反思》,《張曙光文選》(五卷),《博弈:地權的細分、實施和保護》(主筆,中、英文),《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主編,七集),《中國宏觀經濟分析報告》(主筆,七集)
vi 致謝
viii 自序
上卷:事件變遷
上卷(I)
2 引言
4 001 • 緒論:中國經濟學研究的百年變遷
25 002 • 從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到中國科學院經濟所
55 003 • 向科學進軍的爭鬥和反右派鬥爭的破壞
87 004 • 無錫、保定農村調查和商品生產、價值規律討論
121 005 • 公共食堂和《食堂報告》
159 006 • 《經濟論》的創作與傳統經濟學的短暫繁榮
189 007 • 經濟所“四清”的批判和改革後對孫冶方的肯定
224 008 •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經濟研究第二春
290 009 • 對外交流第一波和向東歐取經
332 010 • 20年翻兩番和經濟發展戰略研究
366 011 • 計畫與市場爭論的第一回合和經濟改革的全面啟動
401 012 • 反精神污染與經濟學界幾大事件
上卷(II)
440 013 • 莫干山會議和巴山輪會議
485 014 • 青年人的集體研究和老專家的豐碩成果
530 015 • 改革方案設計和價格闖關受挫
592 016 • “六四”事件前後的經濟所和經濟學界
630 017 • 第二回合的理論爭論和改革開放的繼續與偏移
678 018 • 對外交流第二波和合作研究
717 019 • 現代經濟學回歸和宏觀經濟分析
747 020 • 國家能力之爭和財稅匯率改革
776 021 • 資本市場發展和股市大論戰
818 022 • 研究機構多元化和經濟所的衰落
865 023 • 兩岸經濟學者交流及其經濟研究比較
下卷:人物思想
下卷(III)
911 引言
914 024 • 顧准:逆境探索的思想家
997 025 • 孫冶方: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傑出代表
1046 026 • 董輔礽:有為學者的人生軌跡及其轉向
1095 027 • 劉國光:官學難以兼得
1149 028 • 吳敬璉:頗具爭議的著名學者
1198 029 • 吳承明:經濟史學理論家
下卷(IV)
030 • 張聞天:從理論上證明自己
031 • 巫寶三:中國古代經濟思想史家
032 • 嚴中平:中國實證經濟史學的代表
033 • 朱紹文:現代經濟學的傳播者
034 • 楊堅白:自學成才,老而彌堅
035 • 孫尚清:富有人情味的經濟學家
036 • 烏家培:中國數量經濟研究開拓者
037 • 趙人偉:經濟研究范式轉型先行者
038 • 張卓元:學者、學官和編輯
附 錄
參考文獻
插圖和照片目錄
經濟研究所的領導和機構
經濟研究所的人員(幾個重要時期)
經濟研究所研究成果獲獎情況
經濟研究所大事記
後記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